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有關確定位置的知識。(板書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出示一排座位圖,提問:誰知道小明的位置在哪里?
出示三排座位圖,提問:現在小明的位置在哪里?(第1排第3個)
討論:同樣是小明的位置,為什么我們的描述方法卻發生了變化呢?
1.激活經驗。
學生可能回答:第×排第×個,第×組第×個,第×行左邊×個,第×列第×個……(教師相應板書)
2.認識列。
提問:看黑板上這么多種說法,你有什么感覺?(太亂了,不統一)為了便于交流,需要把表述方法統一一下。我們把豎著排的叫做列。(板書:列)
屏幕出示坐次圖,從左往右依次是第一列、第二列……(課件依次標出座位圖上的列數)
要求:誰能上來指一指我們教室中的第一列。(學生上臺指)先想一想自己的位置在第幾列,老師叫到第幾列,請相應同學起立。
3.認識行。
談話: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板書:行)確定第幾行一般是從前往后數的。(板書:從前往后數)
提問:這幅圖上第1行在哪里?第3行呢?這里一共有幾行?(課件依次在座位圖上的行數)
4.引發需要,探尋方法。
提問:現在能用列和行說說班長的位置嗎?(學生可能說:第幾列第幾行,第幾行第幾列,教師相應板書)
課件將座位圖改為圓圈圖,談話:我們用圓圈表示每一個同學,請大家用筆記錄紅色圓圈表示的位置。(快速出示幾個表示學生位置的紅點,學生來不及記錄)
反饋:小軍的位置你是怎么記的?(學生的記法可能是:4列3行;3行4列;4,3;3,4;3—4;4—3;……)
提問: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講解:其實,數學上專門有一種用來確定位置的簡捷方法,請將書翻到第15頁,看看課本上是怎么表示的?板書:(4,3)。
提問:書上也是用兩個數表示位置,跟我們的寫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一個名稱叫數對。(板書:數對)
5.體驗唯一 ,加深理解。
(1)起立練習。
依次出示(1,5)(4,2)(6,5)(2,2)(8,3),請這些位置上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說出自己的位置。
(2)出示(3,5)、(5,3),學生起立。
提問:這兩個數對有什么相同點?(都由數字3、5組成)有什么不同點?(兩個數字3、5組成順序不一樣,表示的位置也不一樣)
(3)依次出示(4,x)、(y,5)、(x,y),學生起立。
指起立的學生,提問:你為什么起立?是怎么想的?
1.抽象坐標。
談話:如果我們用線把這些圓點連起來,再把列和行的起點定為“0”,就可以變成一個方格圖(課件動態呈現),它和剛才的圓點圖相比更加簡單清楚,這樣的方格圖也叫坐標系,我們到中學會慢慢研究它。在這個方格圖上,小強的位置怎么表示?小麗和小剛的位置呢?(學生口答)
2.滲透思想。
出示:(1,5)、(3,3)、(4,2)。
談話:請同學們在方格圖中描出下面的點,把這三個點用線連起來,你發現了什么?(形成一條直線)
啟發:不看圖形,就看這些數對,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特征?(行數與列數相加等于6)
出示:(2,4)、(2,3)。
提問:下面的兩個數對,哪個會在這條直線上?
談話:再把這條直線向上平移兩格,4個點的位置現在用什么數對表示?你發現了什么?(行數減少了2,列數不變)想一想,如果把這條直線再向右平移兩格,各個數對會發生什么變化?(列數增加2,行數不變)
指出:圖形的特征會反映在數對上,數對的特征也會表現在圖形中。
3.理解應用。
小結:要想確定一個位置,首先要確定列數和行數。
談話:用數對確定位置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軍事、地理等很多領域也會用到,為了描述地球上各點的位置,地理學家建立了經緯線的概念。(課件展示動畫介紹經緯線)現在我們就從衛星上找找上海世博園中中國館的準確位置。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知識?
談話:數對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數對的出現卻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課件介紹笛卡爾由蜘蛛織網而創造出數對的過程)希望同學們能夠向數學家們學習,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的方位。
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后等詞描述所在的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在分組學習中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觀察:小朋友們觀察自己寬敞、漂亮的教室,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調疑:它們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呢?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一認它們之間的位置。
討論交流,感悟新知。
出示主題―――教室。
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討論交流。
(1)、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軍的什么位置?
(2)、小組匯報。
分組討論。
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討論后匯報。
聯系教室內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簡要歸納小結。
游戲。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兒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前、后認得準。
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題。 先讓學生說說,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讓學生轉換位置后說一說,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別是誰。
2、“想想做做”第2題。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學生獨立擺一擺。
(2)、小組內相互檢查擺得對不對。
(3)、小組采取互幫活動,把小朋友擺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
3、“想想做做”第3、4、5題。
小組討論后匯報。
情境2:小動物們為了答謝小朋友們說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想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它們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來排排隊。(上來排隊的小朋友分別說一說,我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
總結評價。
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哪些本領。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種物品的位置關系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1. 實物:東西南北的方位標,太陽的圖片、導游牌等。
2. cai:學校的平面圖:大操場、教學樓、綜合樓、籃球場。
生活中怎樣辨認方向。(幾幅圖)
岳陽步行街部分景圖。(新世紀商場、肯德基、廣場、大橋)
一、導入:
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蠟筆小新將到我們學校來參觀,還想到我們岳陽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2. 問:怎樣才能準確找到想游覽的景點的位置呢?
二、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方向的用途
問:你會認方向嗎?你們都有哪些辨認方向的好辦法?
師:同學們,你們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我在網上也找到了一些資料,想看看嗎?(出示年輪、樹林、動物圖片)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三、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3. 師:這兒有一些小動物,他們迷了路,你們能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嗎?請貼在教室相應的墻壁上。
5. 師:我們已經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
閉上眼睛,我說出方向請用手指出相應的方向。
6. 游戲:找禮物。請幾位學生從座位出發,按照師所說的路線找到各自的禮物。
四、模擬招聘:
1. 師:課前我說了關于招聘小導游的事,你們想不想報名參加?現在我們就來一次模擬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是評委,如果他們的表現非常好,就請為他們鼓鼓掌。
問:誰愿意第一個來試一試?(課件:小明上學路線圖)
問:還有誰想試一試?(多人練習)
2. (課件)師:這是我們學校的平面圖,這可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啦!這是教學樓,這是我們的綜合教學樓、小操場、大操場、植物園和乒乓球臺等。
師:誰愿意來試一試?
五、小結:
問:你們這節課有了什么收獲?
六、作業:
蠟筆小新想去我們岳陽的步行街玩一玩,請你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為小客人設計從6路車站(一人民醫院站)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線圖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場所所在地的位置。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動物分房圖若干;四只動物頭像若干;課件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這個學期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是數學王國里的小精靈聰聰和明明,你們愿意和他們成為朋友嗎?(愿意。)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
學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板書課題:上、下)
[用學生熟悉的事引入課,為進一步感知上、下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1、創設情境(1),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2、創設情境(2),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說得好,小松鼠也想來聽一聽(cai)顯示
c:再觀察小松鼠的位置:說“小松鼠在上面”對嗎?
小結:看來,比的參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創設情境(3),進一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b:現在,你又發現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比一比,誰問得好,誰答得好。
小結:看來,位置變,上下關系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三、創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
1、擺一擺。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1)聽口令擺一擺
(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
2、找一找。在生活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關系
(1)全體起立,從教室中,你能發現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2)(2)你也在教室里,你還能用上下來說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嗎?
四、小結
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高興嗎?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上、下的知識?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1、讓學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初步學會確定物體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學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關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初步學會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會到空間方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意識。
正確確定物體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體會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是比出來的,是相對的。
一、兒歌引入,激發興趣
1.以左、右手引入,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1)談話: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知道了很多課堂紀律。老師問問大家,當我們在課堂上想發言的時候應該先怎么樣?(指名回答)大家舉手看一看?(學生在座位上舉手)
(2)談話: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們的身上你還能找出這樣的好朋友嗎?誰來說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3)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想想做做”第1題)。
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
左邊拍拍手,右邊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兒歌教學,體會上下與前后
教學兒歌,學生邊說邊做:
上指天,下指地,兩手向前指,手摸后腦勺。
3、談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上下、前后、左右這幾個位置(揭示課題:認位置)。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題,出示情境圖——教室。
(1)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指名回答)
(3)同桌討論,交流反饋,要求學生把話說完整。
提問:有同學說“小剛坐在左邊”,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小結:在描述兩個人的位置關系時,要說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
(4)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討論后匯報,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整。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小結:在描述物體間或者人和人的位置關系時,要說清楚誰在誰的前面、后面或者誰在誰的上面、下面。
2.小游戲(“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說說各是什么。(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再指名回答)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通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并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教學重點: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同學們,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成功發射,圓了幾代中國人的夢想。讓全中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但是你們知道在茫茫無邊的大草原上,我們的科學家是怎樣找到返回艙著陸的位置的嗎?這全依賴于“gps——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大家一定覺得很神奇吧!從火箭發射到飛船返回,確定位置非常重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確定位置也很重要,我們全校每個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個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的位置,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位置。
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1.介紹同學:用響亮的聲音介紹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學。
2.與小動物交朋友:
(1)第幾組,第幾個
剛才我們是根據什么詞語來確定位置的?(板書:第組第個)
(2)問:你知道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嗎?
問:你是怎么數的?(從左邊開始數第幾組,從前往后數是第幾個。)問:要說清小朋友的位置要講清哪些條件?(要講清是第幾組第幾個。)讓每個小朋友說說你的好朋友的位置。
(3)游戲:我來當裁判
聽清游戲規則:請一個同學報自己的位置,大家來做小裁判。(注意把話說完整:我坐在第幾組第幾個)如果這個同學位置報對了,大家就說“yes”;報錯了,就說“no”。
a、指名學生報位置,學生判斷對錯。
b、老師報位置,是你的位置你就站起來,大家判斷,看站得對不對?
4、出示課本的座位表
(1)自由說:觀察座位圖,想說誰的位置就跟同桌說一說。
(2)思考:小青的位置在哪?可以怎樣說。
(3)操作: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小青的位置表示出來?(請表示方法不一的幾個學生板演)
4、剛才我們是用語言的方法表示,能用數字來表示嗎?讓學生探索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簡便的表示位置。
(2)嘗試用這樣(指數對)的方法表示小敏、小華的位置。先說兩人的位置再用數對表示,完成試一試第一題。
(3)嘗試看數對找位置,完成試一試第二題。
(4)仔細觀察這些數對和他們所表示的位置,你能總結出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嗎?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四人小組討論,再匯報。
師歸納小結:“數對”的表示方法,先橫著數,看在第幾列,這個數就是數對當中的第一個數;再豎著數,看在第幾個,這個數就是數對中的第二個數。在平面上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很多,但都需要兩個數據。
1.學校附近的地圖:
(1)看圖,說說學校在地圖上的什么位置?
(2)圖上還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與同學進行交流。
2.游樂場的平面圖:
(1)說一說游樂場各景點的位置。
(2)、現在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到溜冰場去,請畫出路線圖。
4.走進電影院:
(1)認識電影院座位排列規律。
出示電影院座位圖,提問:請你們仔細觀察,電影院的座位有什么樣的規律?(從前往后數,依次是第一排、第二排:而第幾號就比較特殊,把所有的單號排在一起,你看從中間往右依次是1、3、5把所有的雙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中間號碼小,向兩邊逐漸變大)
(2)介紹教室里布置的電影院。
回頭看,那是單號門、雙號門。靠走廊的桌子上有排數。凳子上有第幾號,請單號的同學起立,再請雙號的同學起立。(再次感受電影院座位特殊的排列方式。)
(3)根據電影票找相應的位置。
先示范幫一位同學找位置。再全班同學找,提醒:
a、從兩旁出去,后面進門,進門后,先找第幾排,再找第幾號。
b、如果找不到位置,可以請同學和老師幫忙。
c、坐好后,相鄰的同學互相檢查是否坐對了。
d、同時要守次序,不要擁擠,做個文明的小觀眾。(電腦出示文字:“歡迎光臨藍貓影院”,并放一段音樂。)
5.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學校的會議室要鋪地磚。老師沒有直接告訴他,只告訴他們一些磁磚的位置。你能找出來嗎?動手涂一涂。(7,2)(5,3)(9,3)(3,4)(7,4)(11,4)(5,5)(9,5)(7,6)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數學學習,能讓數學學習更加生活化,更加輕松愉快,從而達成有效的教學效果。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位置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9—20頁。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3、通過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并增強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課件
前言:同學們我們一起上一節數學課,這堂課趣味十足又充滿了挑戰,看著大家精神頭特別足,狀態特別好我現在信心十足,你們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嗎?請同學們向領導問好。
一、導入:
1.給小動物排隊,提供比較材料。
師:誰能說說排一排時小猴站在哪里?請第*組第*個同學回答!(第*個)。
師:你能說得具體一些嗎?(從左數起第*個)。
師:還可以怎么說呢?請第*組第*個同學回答!(從右數起第*個)。(師完成板書)
師:排兩排時小猴又站在哪里呢?(第*排第*個)。
師:你先從哪里數起,再從哪里數起呢?(從上到下第*排,從左到右是第*個,小猴在第一排第*個)。(板書)
師:抽象概括并揭題
師:同學們,(教師指著隊形)像這樣排成一行時只要用1個數就能說清小猴的位置,排成兩行時就要用到2個數了,對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兩個數確定的位置。(板書)在生活中,為了更清楚的確定位置,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說列時是從左往右數,稱之為第幾列,說行時從前往后數,稱之為第幾行。
二、新授
1.用第()列第()行表示位置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說一下小猴的位置,小馬的位置各是什么?(板書)
2.抽象成“數對”
師講解:大家發現了嗎?在表示位置的時候,老師只寫了兩個數字,再將數字用括號括起來,中間用逗號隔開。板書(2,4),這種表達的方法有很好聽的名字叫“數對”(板書)讀作:24(師領讀)
提問:數對中寫在前面的數字2表示什么?后邊的4呢?師講解:(數對的表示方法一般習慣于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3.練習寫“數對”
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把這些小動物請了上來,請你按順序依次用數對說出它們的位置。
4.小練習
師:我們成功的'幫助了動物樂園的小動物完成了排隊,在我們的教室中也有這樣的數對知識,我們來找一找吧。
5.探索“數對”的特點
師:接下來我們做游戲,認真思考,在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
聽口令:請第一列的同學全都起立,依次匯報數對。
生:該說(1,1)、(1,2)、(1,3)、(1,4)、(1,5)、(1,6)。
師:(多媒體顯示這些數對)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這些數對的第一個數都是1。第2個數不同,不同的原因是行不同。
師:聽口令:如果想讓各列的第4個同學起立,又該說哪些數對呢?
生:該說(1,4)、(2,4)、(3,4)、(4,4)、(5,4)、(6,4)。
師:(多媒體顯示這些數對)這次你又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數對的第2個數都是4。都是第4行的同學,列不同。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好,咱們班的同學個個聰明,活潑可愛,樂于回答問題,學習非常認真。咱們班有兩個學生最近學習進步非常快,我要獎勵他們每人一朵小紅花呢!想知道是誰嗎?那我就悄悄透露一點提示信息給你們好嗎?他們的座位是:(2,▁)(▁,4)同學們知道這兩個人是誰嗎?(課件)生:不確定。第一個只能確定是第二列,后一個只能確定是第四行。
師:沒找到怎么辦?還需要提示嗎?需要什么樣的提示?師:那好吧,我再告訴你們第一個人座位的后一個數字是幾。哪些同學有可能是呢?請做好準備呢?當我的數字出現,是誰就請馬上站起來。
師:評價,反應真快,非常好。我要給第二個數對填寫第一個數了,誰有可能呢?請把手舉起來。(舉手的應該是每一組的第四個同學)然后,快速反應。
師總結:當我們把兩個數字都找到時,才能確定位置。“數對”的意思就是用一對數組成,所以確定位置必須要用兩個數字表示。
師:請數對中含3和5的同學站起來,(兩名同學站起來)
師:咦,怎么會有兩名同學呢?(使學生明確用數對表示位置時
數字順序不同,位置就不一樣了)
三、拓展練習
游戲:“數對接龍”
師:請同學們拿出卡片,先觀察一下卡片,在卡片上找到表示你的座位的空格嗎?找到后在這個格中用數對寫出自己的位置。
師:老師先說出一個數對,表示的是誰的座位呢?誰就站起來,其他學生做出判斷如果對了就一起喊出他的名字;然后,這位同學再像老師一樣說出你剛才寫好的好朋友的座位的數對,其他同學再進行判斷,如果對了再一起喊出她的名字,依此類推。聽明白了嗎?開始!
師:剛才的游戲中同學們表現得很好。回答得既快又準。
四.總結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確定位置的方法不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這些科學研究中也要用到,它的用處可大啦!在地球儀上有橫線和豎線,連接兩極點的豎線叫做經線,垂直于經線的橫線圈為緯線。根據經緯線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正確位置,如北京在北緯40度,東經116度。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有經度和緯度,像gps——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就是通過監測出“神舟”5號返回艙降落位置的經度和緯度,從而幫助科學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楊利偉的位置。大家一定好好學習并運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下課!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位置》p2-p7。
例1通過呈現確定多媒體教室中學生的座位這個情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首先通過讓學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張亮同學,使學生明確“列”“行”的含義及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一般規則。接下來,又給出了用數對表示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用數對確定教室里學生位置的方法。例2教材通過呈現在動物園示意圖上確定各場館位置的情景,把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實際問題抽象成用數對表示平面上點的位置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明確如何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行、列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并通過四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的學習進一步認識了在平面內可以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或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為第三學段學習“圖形與坐標”的內容打下基礎。
一是遵循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的讓學生經歷由隊列圖到點子圖再到方格圖用數對確定位置的過程。二是讓知識與實際緊密結合充分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新課程理念。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根據數對確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3.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4.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讓學生經歷由具體的隊列圖到點子圖再到方格圖確定位置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一、課前活動,營造氛圍。
師生相互介紹。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三、探究新知,用數對確定位置。
1、結合班級學生隊列圖,引導學生利用第幾組第幾排來確定黃黎烜位置。
(1)出示班級隊列圖,在不給出任何條件的情況下讓學生說出黃黎烜的位置。
(2)學生思考:怎樣確定班級隊列圖中黃黎烜的位置?
(3)學生討論、交流。
(4)教師小結:確定班級隊列中一個人的位置,只用一個數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知道這個人所在的組數和排數才能確定其位置。
2、認識“列”和“行”。
(1)講授:在數學中,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一般以觀察者角度,確定幾列是從左向右數,確定幾行是從前往后數。
(2)利用班級隊列圖讓學生數出列數和行數,結合班級實際座位圖進一步使學生熟悉“列”和“行”。
(3)讓學生在隊列圖中找到第6列,第3行,確定黃黎烜的位置。
3、將班級隊列圖轉化成點子圖,再將點子圖轉化成方格圖,逐步引導學生用數對確定位置。
4、介紹數對,揭示課題。
5、讓學生在練習紙上用數對表示小凡、小麗、小明的位置。
6、比較數對(6,3)和數對(3,6)的區別。
四、應用新知,加深對數對的體驗和理解。
1、活動:用數對表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2、用數對表示公園中各景點的位置,設計路線圖。
五、聯系生活,用數對確定位置。
1、展示火車票,電影票,入場券等用數對確定位置的例子。
2、地球上用經緯度確定位置。
3、學生交流生活中的用數對確定位置的例子。
六、介紹數學史,激發探索欲
介紹笛卡爾。
七、生字格找話,拓展提高。
在生字格中根據數對順序找出老師送的一句話。
教學反思: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是學生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為此上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通過隊列圖到點子圖再到方格圖逐步抽象出用“列”和“行”來表述位置的過程,然后再通過用數對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加深了對知識的體驗和理解,最后再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實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對于本課中學生極易出現的“列”、“行”順序不分的情況,我在不同的練習時多次強調,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另外教學時還要加強對數對書寫的要求,避免出現書寫錯誤。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在操作活動中,學生感受到確定某一物體的具體位置,僅靠單一的方向或距離是不夠的,只有當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本單元與第一學段不同的是:在方向方面,從8個方向發展到任意角度的方向;在路線方面,則從單一的路線發展到幾個點的路線;同時,又將方向與路線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綜合。所以,學習這些內容的難度可能比較大。為減輕學生學習的難度,教材中設計了多次動手操作的活動,目的是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積累感性經驗,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在第一階段教學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八個方向與簡單的路線,并且掌握了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的方法,這節課主要訓練學生敘述一個物體具體位置的方法,容易出錯,要加強練習。
1、在具體情境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確定位置的有關問題。
2、通過具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
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老師宣布游戲規則:所有的同學都閉上眼睛,老師和班上的一位同學握手,讓其余的同學來猜猜老師和誰握的手。一次猜出就算勝利。
師:誰能一次猜出?如果為你提供一個信息,你能猜出嗎?
師:這位同學的位置是(1,5),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
師:根據學習過的數對知識就能快速找到這位同學。是啊,根據數對我們可以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可是生活中要確定有些物體的位置可不這么簡單,不是所有的物體都像我們教室里的課桌這樣有規律的擺放,那怎么辦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確定位置的方法吧!(揭示課題:確定位置(二))
二、探究新知 掌握方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茫茫的大海上一艘漁船遇到了危險,向搜救艇發出了求救信號。)
師:如果你是搜救人員,你覺得首先要知道什么條件?(板書:方向)
師:要知道漁船的方向,首先應該確定一個什么?(板書:觀測點)我們這里的觀測點是什么?(搜救艇)
師:以搜救艇為觀測點制定一個方向標,在圖上是怎么規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師:漁船在什么方向?
師:知道在搜救艇的東北方向能快速找到漁船嗎?
師:這條路線的具體方向到底該怎么確定?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學習材料,小組合作嘗試著找一找漁船的準確位置。(小組合作測量)
師:通過剛才的測量,你有什么新的發現?誰能把你的發現給大家匯報一下。
師:他有一個特別的描述,北偏東30°,他用了一個“偏”字,說說你是怎么理解北偏東的?誰還能說一說什么叫北偏東30°?(板書北偏東30°)肢體語言強調。
師:這個方向就是北偏東30°,還有其他的描述方法嗎?(兩種都可以,但我們在生活中通常使用角度較小的方向進行描述)
師:現在可以確定漁船的位置嗎?(距離)(在這幅圖中1厘米代表1千米)
師:現在誰能用最準確最簡練的語言報告出漁船的位置。(自己默默想一想默默說一說)
學生匯報
師:找到漁船了嗎?想一想,我們確定了哪些因素,才找到漁船的呀?
師:對,只要先確定觀測點,再確定方向,最后確定距離,就能夠確定物體的準確位置。
三、實踐應用 感受成功
師:請同學們看探寶要求。(大屏幕出示)點名讀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結合實際 運用新知
師:劉老師是前幾天乘坐飛機到達武漢市的,請同學們觀看飛機的飛行路線。
師:你們知道飛機是從哪里起飛,向什么方向飛行多遠到達武漢市的嗎?(從恩施出發,向東偏北5°飛行462千米到達武漢市)
師:參加完這次的學習活動,老師還要從武漢飛回恩施,那又應該怎樣描述呢?(從武漢出發,向西偏南5°飛行462千米到達恩施市)
師:正是出發點的不同決定了路線的方向不同,因此在確定位置的時候一定要關注這些信息。
五、綜合運用 拓展提高
師:這次來到美麗的省會城市武漢,老師真是覺得不虛此行,可以近距離的感受到專家以及眾多同行精湛的教學技藝,能和聰明可愛的你們共同學習,老師的收獲太多。在工作之余,老師也想到武漢的著名景點黃鶴樓逛逛,賓館服務員給了我一張路線圖,你能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幫老師說一說正確的路線嗎?(課件出示路線圖)
先小聲地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匯報
學生互動,說說自己在某一同學的什么方向大約多遠的位置。
師: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還很廣泛,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救援、尋寶、看地圖,還可以應用于軍事方面、雷達掃描、方向導航、觀察星象及生產勘探等多方面。只要大家做生活的留心人,你們將會有更多的發現!
六、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位置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1.通過探究學習,使學生在具體環境里體會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要求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習慣,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能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難點:通過探究學習合作交流使學生能按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要求體會一個物體的位置是與另一個物體相對的。應用所學知識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課件教室掛圖。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學具盒。
1.啟發誘導,激發求知欲。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促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能夠正確熟練地確定物體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小學生就有日常生活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基礎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體現主導作用,抓住兒童年齡特點采用直觀教學的方法以及想一想練一練,開展趣味性的游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領悟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一.情境導入:
2.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位置,看一看.比一比誰學得最棒。
3.板書:認位置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件教室圖
(1)a.圖上畫的是仕么地方?畫上畫了些仕么?
b.上課時同學們要發言,我們要舉哪一邊的手?
同學們回答的真棒!現在請大家舉起右手,好那另一邊的手是……
c.誰還能像這樣看著圖說一說呢?
(2).誰能完整的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說一說教室里都有些什么?
(3).教師小結:
今后我們還會經常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希望小朋友們要分析清楚,認清位置。
2.想想做做。
{1}做游戲。
a.教師示范。
b.師生共同游戲。(教師下口令,學生根據口令做一做)
(2)想想做做2
說一說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誰。
(3)想想做做3
分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各種物品擺放的位置。
(4)想想做做4(擺一擺)
a.幫助孩子理解題意。
b.動手擺一擺.同桌交流說一說。
(5)想想做做5
a.教師示范說一說。
b.集體交流,說一說,看其他小朋友可以怎么說。
(6)想想做做6.
學生獨立思考,集體交流。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位置,今后在日常生活種經常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小朋友們要分清楚。誰能說一說,今天我們都認識了哪些位置,并用手指一指?(讓小朋友們自主發言,想一想說一說,今天都學了些什么知識,便于總結也可以及時反饋信息。)
四、板書設計:
認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
五、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玩具坦克在小男孩的()邊,小狗在小男孩的()邊,剪刀在小狗的()面,小狗在剪刀的()面。
六、教學反思
《認位置》這一單元教學原以為很簡單,學生在生活中早就接觸過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也能分清楚這些方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