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一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尤其是第五自然段基本上要求能熟讀成頌。
2、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懷鄉(xiāng)之情,以及搖花之樂。
3、了解作者是如何表達出懷鄉(xiāng)的那份情感。
板書:桂花雨。
介紹琦君: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她出生于浙江永嘉縣瞿溪鄉(xiāng)一個舊式家庭里,她的父親是國民黨的一名高級將領。琦君以散文響譽文壇,在琦君50多本文學作品中,童年、故鄉(xiāng)、親人、師友占據(jù)了她創(chuàng)作題材的絕大部分。她寫的最出色的是回憶早年生活的懷舊文章,不論寫人、事、物,都以細膩雅致的文筆,動人的情節(jié)把讀者牽引至她所無法忘懷的故鄉(xiāng)。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琦君,走近琦君的童年,好好地去欣賞欣賞那陣陣美麗的桂花雨吧!讀題。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激趣讀文。
1、學生自讀課文: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既然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桂花也不好看,那作者為什么卻對桂花那么癡迷呢?(因為桂花的香氣。)
1、師:仔細讀課文,文章哪些語句寫到了桂花的香氣?請用“──”劃下來。
2、交流:
朗讀。
3、大屏幕顯示下列句子:
⑴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⑵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⑶“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⑷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⑸“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⑹母親洗凈雙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盤中,送到佛堂供佛,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師:用心讀讀這些句子,想想: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說出:空氣中全都飄飛著,彌漫著,沉浸著,浸泡著,淡雅的、濃郁的香味等。)這種走路空氣中彌漫著香氣,讀書空氣中充盈著香氣,吃飯空氣中飄飛著香氣,睡覺也枕著香氣入睡的感覺,課文中用哪個詞把它表現(xiàn)出來了?(板書:浸)再輕輕地讀文章4、6兩節(jié),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感情朗讀4、6兩小節(jié)。
4、怪不得,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這里指哪里?是真的比不上嗎?再讀文章3、5、7小節(jié)結合文章中母親對桂花的關注、深情來體會。
──《家鄉(xiāng)味》
──《鄉(xiāng)思》
“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還僅僅是母親的心聲嗎?深情朗讀這句話。
師:作者懷念的只是桂花之香嗎?
學生通過朗讀,再現(xiàn)搖花樂。
教師配樂朗讀: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在我的頭上,落在我的肩上,落在我的臉上,落在我的身上,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低頭一看,地上也早已鋪滿了桂花,踩上去軟綿綿的。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讓學生閉目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交流。
指導美讀“這下,我可樂了……好香的雨啊!”
師:作者懷念的僅僅是搖花之樂嗎?(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人人物物,點點滴滴。)
再次深情朗讀:“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師:這么多年過去了,琦君已老了,并與今年五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她說的話,她寫的文章,卻成了我們永遠的財富。齊讀琦君的話:“這魂牽夢縈的故土,這難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收藏起來,藏在記憶的花園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開不敗的花。當我們想起來的時候,會覺得很溫馨,那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麗的人生。”結課。
朱慧:
這堂課朗讀很到位。
1、教師舍得放時間給學生讀書:
上課伊始,教師放手讓學生整整讀了五分鐘,整個教學過程也均可說是書聲瑯瑯。
2、教師抓住文本的典型語句,引導學生感受體會再入情朗讀,學生大多能有滋有味地美讀。
3、讀得層次性也很鮮明,從讀準、讀通、美讀,到最后的搖花部分的熟讀成誦,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提高,學生就在這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讀書,擁有了積累。
丁萍:
正如朱慧老師所評,章老師這堂課朗讀指導很到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是一堂快樂的語文課。通過感受桂花的香,想象搖花的樂,孩子們沉浸于桂花的世界中,暢談自己的感受:“我感覺我簡直成了桂花人,滿頭滿臉都是桂花,真香啊!”“我感覺我的周圍全都彌漫著桂花的香味,那香味仿佛鉆進了我的頭發(fā)中,我的衣服中,我感覺我就像桂花仙子一樣!”聽著這詩意的語言,真是一種享受,有著如此快樂的心境,相信孩子們對語文的興趣肯定會越來越濃。
楊潔: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于像我這樣普普通通的一線教師來說,更是遺憾多多。正如楊老師所評,前半堂課課堂很沉悶,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當學生劃出了描寫香氣的句子談感受時,脫離了文本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孤零零地那么幾個句子,確實很難入情入境。讓學生自讀4、8小節(jié),在語境中感受體會,或許情況就不同了。這是感受一。二、楊老師說,這篇略讀課文我在教學上放得不夠開。確實,我也有同感。總感覺教師牽得痕跡太濃,略讀的味道沒上出來。但具體如何放,我不知道,這方面只有以后多關注,在教學實踐中爭取摸索出一點教學略讀課文的方法來。整個教學過程,自己感覺比較滿意的是:教學中,我始終把目光關注于學生,關注于學生的語言生長點,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清楚,并能引導學生誦讀、積累,擴充、豐厚學生原有的語言圖式,為學生更高層次的語言提升、質(zhì)變又添了一把薪,加了一把火。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二
也許我的人生就是不一樣吧?竹子四季都存在,而我正是其中一棵。
那時,我還只是一粒種子,春天萌發(fā)成芽,夏天在成長,一節(jié)節(jié)長高,一天天的過去,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晝長夜短,晝短夜長,不斷變換,而我每天都要去適應,不然就會渴死,甚至會凍死的。
但是我生長的地方卻很美,它的名字叫做桃花山,桃花山上有很多的桃花,有著不同的類型,也有著許多的竹園,其中一個便是我的家鄉(xiāng)——傅家竹園。
傅家竹園,有著荊楚第一竹鄉(xiāng)的美譽。園內(nèi)怪石嶙峋,山勢嵯峨,峽谷深壑,曲徑通幽,數(shù)不盡的清泉小溪,聽不厭的鳥語歌喉。遒勁粗壯的楠竹,似玉柱林立,直指南天,玲瓏密集的枝葉,如碧頂翠蓋,華覆山野。東作暖被,可橫山而臥,夏有蔭護,需擁被而眠。“沐雨經(jīng)風誰有節(jié),通天曉地比虛心。”這莽莽大山,茫茫竹海,囊括了大山的氣魄,竹鄉(xiāng)的風采。
當時,我就在想,什么時候才可以長大,看看這桃花山的一切呢?我想,雖然我現(xiàn)在還看不到,但是我卻是知道的。
桃花山的楠竹,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到清末的時候,山中名園已有劉家竹園、秦家竹園和傅家竹園了。土地革命時期,開發(fā)萬畝荒山,栽種幾盡毀滅。解放后,桃花山建立國營林場,開發(fā)萬畝荒山,栽種“月月竹”(大楠竹名)。四十五里桃花山,大竹園星羅棋布,以傅家竹園為最。走進竹園,沿304級整齊的石級階梯而上,然后登上山巔,放眼望去,竹海碧波,波瀾壯闊,一望無際的巨型竹園遮天蔽日,近十丈高的竹群,綠得清新,翠得透明。萬里長江,象地平線上的哈達,若飄若舞。山水廣袤,萬象開闊,讓人感嘆自然的壯美,天地無私。
而且在1981年,著名作家碧野慕名來游傅家竹園,寫下了《荊南散記·玉石首》,贊美傅家竹園為“荊楚第一竹鄉(xiāng),可與井崗翠竹媲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以《竹鄉(xiāng)之行》為題,用40多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從此,傅家竹園蜚聲海外。
這就是我的故鄉(xiāng),一個很迷人的地方。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成就了我的夢想,完成了我的愿望。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三
在爸爸咖啡館院子一角,種著幾株紫竹——身桿兒細長,小葉兒翠綠,錯落有致,姿態(tài)優(yōu)美。
一提到竹子,我總是說不完的溢美之詞。
記得那幾株紫竹剛栽進來時,已是晚春,初離故土,它們看起來無精打采。葉子蔫蔫的,有些泛黃。我和爸爸很擔心它們適應不了新環(huán)境,會枯萎死去,我們一有時間就去看它們,可越是擔心,越是著急,越看不出有什么變化。
在我焦急的盼望中,“滴滴答答”,“嘩嘩啦啦”——雨來了。
一夜的風雨過后,第二天一早,我趕緊去看我的竹子們,生怕它們倒在風雨里,但卻驚喜地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雨水的滋潤,它們的枝葉已經(jīng)完全伸展開來,翠綠翠綠的,在風中搖擺,好似快樂起舞。再細瞧,地上還冒出了他們的嫩芽—-雨后的小筍尖,并不很綠,而是黑中帶黃,上面還帶著些紋路,有點探頭探腦的,煞是可愛呢。
小竹芽長得很快,近半個月時,已經(jīng)長到我小腿這兒了,這時候,爸爸和我不知怎的把話題轉(zhuǎn)到了竹筍上,琢磨剛冒出了的第二個小竹筍長得有些慢,要不挖出吃來嘗嘗?但也只是想想,直到它們長得沒了小腿也沒付諸行動。
盛夏來臨,竹子已經(jīng)和院子、土地融合在一起,在陽光雨露中茁壯成長,越發(fā)挺拔,我經(jīng)常拉爸爸去看它們,把手放在它們身上,暗暗鼓勵它們。
現(xiàn)在已是初冬時節(jié),看著寒風中傲然挺立的竹子,我已然忘了它們何時來的,只記得關于它們的點滴回憶。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四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最喜歡植物。可在那么多的植物中,在一片好似茫茫無垠的宇宙中,我卻偏偏挑中了再平凡不過的竹子,你要問我為什么,原因可不止一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是最好的闡述。
在鄉(xiāng)下,竹子是再普通不過的植物,城里,它的身影不再那么頻繁了,而我們見面的機會也逐漸少了,即便如此,也絲毫不能削弱我對它的情有獨鐘。聽爺爺說,家門口的那一大片竹林還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呢。我出生時,爺爺親手栽培了這一園的竹子,他說他希望我長大后能做一個像竹子一樣的人——默默無聞、清清白白的人…我那時還小,并不懂得那些道理,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了不同的感受呢。而我也就此與竹子結下了不可分割的緣分。
竹子與梅花、松樹并稱“歲寒三友”,在別人看來,認為竹子既沒有松樹的高大威嚴,有沒有梅花的驕艷嫵媚,但我卻認為竹子它有四季常青的常態(tài)和秀氣。它一年四季不畏嚴冬酷暑,依舊傲然挺立,竹尖那沉重的頭卻低下了,像是做錯了什么事情,低頭認錯;又像是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埋頭苦干。可不管怎么樣,它都擁有著人類一般的靈性。
望著望著大片的竹林,我陷入了沉思:竹子一年四季生長著,像戰(zhàn)士一樣蓬勃生長,具有多么頑強的生命力呀!這不正像邊境的工作人員嗎?他們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做著他們的工作——建設邊疆,保衛(wèi)祖國,他們都一樣,無論在怎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依舊不忘初心,奮力前行,我敬佩竹子。竹子它取舍人的那樣少,給予人的卻那樣多,也不求回報,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扮演著這么一個角色,誰能真正做到呢?我贊美竹子。竹子它們是多么有“禮貌”,天天弓著腰桿,可愛極了,他們的繼承者們——小竹筍,也破土而出,為人們的飲食做出著想,我更喜愛竹子!
他們雖然遠不及更上層的人物,但社會卻總需要那樣的人物,很感謝竹子,還能依然如此。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五
我看著那小小的桂花花苞,我就已經(jīng)想到開放的桂花。
桂花花苞很小,只比一粒米大一點,是那種嬌嫩的黃,十分可愛。雖然只比一粒米大一點,但是已經(jīng)有那種深藏不露的氣質(zhì)了。如果在桂花樹上找不到桂花花苞,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可愛的娃娃就藏在里面呼呼睡大覺呢。它們有的大有的小,大的,有兩粒米那么大;小的,只有一粒米不到那么大。桂花樹的樹葉嫩嫩的小小的,十分俏麗。
以后,我每天都會去看那些可愛的小娃娃。在第5天的時候,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桂花開花了。桂花站在樹上亭亭玉立,個個精神抖擻。那些深藏不露的氣質(zhì)一掃而光,換成可愛,嬌嫩,大方的美麗氣質(zhì)。成熟的桂花香飄萬里,嬌艷欲滴,十分美麗。這種美,只有桂花才會有。它們就是因為香氣撲鼻,才被選為做月餅的原料的。想必,你也聽說過桂花餡的月餅吧!桂花的形態(tài)也是姿態(tài)萬千;有的抱成一團,好像在嚷著冷,有的獨自站著,好像是戰(zhàn)士一樣,還有的七八個在一起,像是在談話呢。
桂花也有藥用價值,泡茶喝,可以讓人變得神清氣爽,讓人萬分舒服。
除了藥用價值,桂花還有其他的作用,可以做成香氣撲鼻的佳肴呢。
桂花是香飄萬里卻不張揚。我喜歡它的那種氣質(zhì),我喜歡你,桂花。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可說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寫得淋漓盡致。竹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無論是峰峰嶺嶺,還是溝溝整整,她都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盡管長年累月守著無邊的寂寞與凄涼,一年四季經(jīng)受著風霜雪雨的抽打與折磨,但她始終“咬定青山”、專心致志、無怨無悔。千百年來,竹子清峻不阿、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fā)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象個活潑的小姑娘,在明媚的春光里婷婷玉立。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炯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難怪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里看。”竹,擁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樹,使人想起了將軍;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隱者。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jié),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清代詩人鄭燮這樣贊美道:“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竹子心無雜念,甘于孤寂,她不求聞達于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置身萬傾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卻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象一隊隊,一排排跨馬飛戈的兵團,而當漫步兩旁茂竹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幽雅。剛?cè)嵯酀芮苌欤@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jié)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這副對聯(lián),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懷與豁達開朗的性格。
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七
竹子,江南的每個孩子都會遇見的吧。
在漫著濕氣的小巷里漫步,隨處可見青磚黛瓦后隱約著的墨竹,散發(fā)著空山雨后的清新氣息。一朵一朵的清香撲面而來,滿是江南的味道。
第一次遇見竹子,自懂事的那一刻起。在還沒有水泥路的日子里,就有屋后那一層層排山倒海般的竹浪了。或淺或深的綠放肆地渲染著,大有吞天沃月之勢。他們就這樣,每年綠了灰,灰了綠,而每一次萌生,都如新生般鮮艷明麗。那時的心境也如這明透的綠般無憂無慮,總覺得世界也就一片竹林那么大。爬樹,摘花,這樣沒心沒肺的日子就如流水般悠悠地滑過。世上有太多我能做的事,那時的我總這樣想。
第二次遇見竹子,自開卷的那一刻起。每每夜里,無邊的寂靜中泊著乳樣的月色和依稀的燈火,凄美而悠遠。憑著一窗月,一席風,一卷書,便能度過一枕幽幽的時光。在清淺的墨香中,我依稀看見翠綠的竹似素衣女子,衣袖飄然,身姿搖曳,映襯出竹后憑窗而立的瀟湘妃子,她手執(zhí)詩書,淺笑嫣然。然而,她清高孤傲的靈魂不愿被這封建舊制所禁錮,她梨花帶雨的斑斑淚痕,皆印在了竹子上。竹影零亂,交錯縱橫,映射出一處紅樓的悲涼,一個時代的凄慘。世上有太多我無能為力的事,那時的我總這樣想。
第三次遇見竹子,自念書的那一刻起。邁入校園正值盛夏,草木繁盛。在佳木秀而繁陰之際,無意瞥見校園圍欄里的那片翠竹,瘦弱而孤單的身影在校園的紛擾中落寞地飄零著,竟顯得如此格格不入。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多么可憐的竹子啊!他們本應在微風中翩然起舞,在暖陽下沐浴濯洗,卻落得這樣無奈而落魄的境地像極了我!從此只能在校園過著禁錮般的生活。然而,竹卻不屈服,他昂著頭接受雨水的沖刷,挺著腰面對狂風的怒吼。纖細的根倔強地抓著奮力掙脫的土壤,讓我不得不為之震驚,繼而思索。于是,我學會了欣然接受,并奮斗。世上有很多我無能為力但應為之努力的事,我總這樣想。
遇見不一樣的竹子,遇見相同的自己。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八
在今天的作文課堂上,老師跟我們一起玩“恐怖”竹子的游戲,我從來沒有玩過,所以對這個游戲有很大的興趣。
“恐怖”竹子的游戲規(guī)則是:大家分成兩組,每組三個人。每個人把左手張開,手心向下,右手把食指豎起來。一個人的食指頂著另一個人的手心,圍成一個圈,聽蔡老師講故事。當蔡老師講到“竹子”這個詞的時候,大家就要用自己的左手抓住別人的食指。如果這個人的巴掌抓住了別人的食指,并且自己的食指沒有被別人抓住,就可以得到2分,如果完成其中一項任務只得1分,都沒有成功就是0分。每組有三次機會,累積得分最高的人獲勝。
最先上臺的是第一組的鄭軒宇,林宗晴和林霽恒。參賽的三個同學圍成一個圈,擺好姿勢等待蔡老師念故事。當聽到蔡老師說到“竹子”時,只見三個同學立馬一邊收起食指,一邊用手試圖抓住別人。我們睜大了眼睛看誰獲得了第一場的勝利,第一次大家都得了1分,打成平手,我們在臺下聲嘶力竭地喊著“加油”為三位同學打氣。第二次,大家都安靜了下來,認真地聽蔡老師講話,都怕錯過了蔡老師說的“竹子”。這次的結果還是1比1比1,打成平手。最后一次,三個同學都鼓足了勁兒,好像都想拼上一切拿到第一。只見鄭宇軒既抓住了別人的手,還逃脫了別人的“魔爪”,得到了2分,其他兩個同學各一分。最后,第一組的鄭宇軒以1分險勝,我們?yōu)樗钠鹆苏啤?/p>
第二組要上場的是吳熙楷,呂思彤還有我。我們迅速地圍成了一個圓圈,擺好了姿勢,等待蔡老師念故事,我們既興奮又緊張。當蔡老師第一次念到“竹子”時,我們的兩只手都開始迅速活動,最后我得到了1分,呂思彤0分,吳熙楷2分。第二次,我告訴自己我的速度跟應變能力還要再快點,我感覺我已經(jīng)很快了,但是還是只得到了1分。呂思彤因為沒有發(fā)揮好還是0分,吳熙楷2分,好厲害啊。第三次,我們都屏住呼吸,耳聽手快,當蔡老師剛念到“竹子”,我們立馬雙手開動。三局下來,我得到了三分,呂思彤0分,吳熙楷得到了6分。
游戲結束了,吳熙楷以6分的高分得到了冠軍,鄭軒宇得到了亞軍,我們開心地為他們鼓掌祝賀。
“恐怖”竹子一點都不恐怖,是個特別有趣的游戲,好期待老師下回再讓我們玩好玩的游戲。
桂花品質(zhì)的片段篇九
走進海小,聞著桂花香,不知在哪兒,找了好幾天才找到,原來在食堂旁邊。
遠遠望去,桂花樹枝繁葉茂,亭亭玉立,有的像一朵綠色的云,有的像一把大大的傘,還有的像一個美不勝收的蘑菇。
走近看,桂花已開了不少了,有的躲在密密的樹葉中,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只露出了半張臉,好似跟你捉迷藏,還有的非常喜歡熱鬧,大膽地站在前面,仔細地聽你在說些什么。
桂花由四朵花瓣組成,好像一個十字口。它們一個個都是小小的、黃黃的,還時不時的發(fā)出讓人心曠神怡的香味,惹人喜愛。我撿起地上的桂花,輕輕地一吹,桂花就像蒲公英那個樣,隨風飄蕩。
桂花除了美還可以做成桂花糕、桂花酒、桂花飯……我最喜歡吃桂花飯,它是用大米拌桂花蒸的。吃咸的,澆上麻油、蒜泥、陳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桂花蜜。
啊!桂花花開時供人欣賞,欣賞完可供人治病、食用。桂花真是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