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一
1、志不可一日墜,心不可一時放。
2、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
3、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5、欲心一萌,當思禮義以勝之。
6、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容耐是處境第一法;安祥是應事第一法;退讓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將富貴貧賤死生,置之度外,是養(yǎng)心第一法。
8、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quán)。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二
1、要敢于質(zhì)疑自己認為不相信的事情,并追究其中的道理。
2、總有那么一個人,一直住在心底,卻消失在生活里。
3、生活中的許多事,并不是我們不能做到,而是我們不相信能夠做到。
4、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云,一切都是沒有結(jié)局的開始,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5、我很樂意接受更多的財富和更大的成就。
6、與其找糊涂導師,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卻尋覓的功夫,橫豎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7、如果你走之前回一下頭。就會不舍我滿臉絕望的空洞。
8、夸獎我們,贊嘆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良師,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9、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11、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12、人若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3、在必要時候需要彎一彎,轉(zhuǎn)一轉(zhuǎn),因為太堅強容易折斷,我們需要更多的柔軟,才能戰(zhàn)勝挫折。
14、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15、可以驕傲可以張揚,過度的謙虛等于驕傲。
16、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
17、抽出時間去學習,凡事從小做起,不怕單調(diào)和重復,長期的積累堅持,想不成功,也難。
18、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19、就算不快樂也不要皺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20、不要為性而愛,但是愛沒性肯定不行。除非……呵呵自己想去。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三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漢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jīng))?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四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jīng)》
3、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顧炎武》
4、憐君頭早白,其志竟不衰。《白居易》
5、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增廣賢文》
6、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增廣賢文》
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8、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jīng)》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1、富貴多士,貧賤寡交,事之常也。《馮夢龍》
12、清風兩袖朝無去,免得閭閻話短長!《于謙》
13、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納蘭容若》
14、甜言美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王實甫》
15、盡人事以聽天,吾唯日日謹慎而已。《曾國藩》
16、秋來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增廣賢文》
17、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增廣賢文》
18、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9、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司馬光》
20、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21、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曾國藩》
22、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蘇軾》
2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五
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
3、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4、臨難毋茍免。——《禮記·曲禮上》
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
6、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8、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
9、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10、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11、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12、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1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14、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15、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16、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7、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18、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緇衣》
19、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0、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2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2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2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
24、圣人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管子》
2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2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27、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28、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0、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3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3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資治通鑒》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3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36、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7、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38、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9、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
40、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41、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42、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43、夫婦和而后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44、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于謙《無題》
45、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46、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
4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4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4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50、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51、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小雅·蓼莪》
5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5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5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55、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5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57、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58、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59、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60、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六
2、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nèi)柿袀鳌?/p>
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
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5、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7、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8、圣人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管子》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12、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1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14、夫婦和而后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1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1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17、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
20、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21、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22、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資治通鑒》
23、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
24、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5、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27、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
28、臨難毋茍免。——《禮記·曲禮上》
29、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30、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3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3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33、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3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36、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37、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小雅·蓼莪》
3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39、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0、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42、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zhàn)國策·魏策》
43、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4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5、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
4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4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
4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49、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5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53、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緇衣》
5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
55、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5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57、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58、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6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61、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62、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63、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64、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于謙《無題》
65、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6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67、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
6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70、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7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72、義之所在,不傾于權(quán),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7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74、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7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76、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78、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80、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81、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82、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jīng)·天子》
8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8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87、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鑒》
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90、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9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增廣賢文》
93、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94、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荀子·性惡》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97、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98、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99、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10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10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3、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10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
10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0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109、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禮記·經(jīng)解》
110、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11、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112、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114、貧賤之交不可忘。——《后漢書·宋弘列傳》
11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系辭上》
116、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17、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118、輕諾必寡信。——《老子》
119、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120、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七
1、夸父逐日是個悲劇,而我是夸父,你是日,這段長跑我注定失敗。
2、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練。
3、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4、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5、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壺掩寂寞,縱使他人空笑我。
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7、清遠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蘇軾《放鶴亭記》
8、雞蛋里清而輕的東西往上飄,變成清澈明亮的天空;雞蛋里濁而重的東西往下沉,變成厚重結(jié)實的大地。
9、最后,女媧的雙手都麻木了,她站起來,順手從附近折下一根長長的藤蔓,伸入泥潭中,蘸上泥漿用力向地面揮灑。
10、后羿,既然你能射下九個太陽,為什么不把月亮也射下,奪回你的愛人呢。
11、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體育運動名言古文篇八
2、功名富貴笑談中,回首一場春夢。——《湯顯祖》
3、內(nèi)省不疚,未何憂何懼!——《論語》
6、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禮記》
7、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8、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jīng)》
10、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國藩》
12、云路鵬程九萬里,雪窗螢火二十年。——《王實甫》
13、在家千日好,出門處處難。——《增廣賢文》
14、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增廣賢文》
15、勤儉節(jié)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曾國藩》
16、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馮夢龍》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8、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曹雪芹》
19、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增廣賢文》
20、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羅貫中》
22、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辛棄疾》
23、閑來只把青山畫,賣得桃花當酒錢。——《唐寅》
24、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廣賢文》
26、人生世上,只須合眼放步,以聽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齡》
27、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戰(zhàn)國策》
28、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顧炎武》
29、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廣賢文》
30、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曾國藩》
35、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增廣賢文》
38、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羅貫中》
39、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朱熹》
40、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增廣賢文》
41、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吳承恩》
43、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增廣賢文》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45、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增廣賢文》
46、花開又被風吹落,月皎那堪云霧遮。——《施耐庵》
48、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羅貫中》
49、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52、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53、小人知其過,謝之以文;君子知其過,謝之以質(zhì)。——《馮夢龍》
56、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朱熹》
58、著意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陰。——《關(guān)漢卿》
59、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洪應明》
60、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經(jīng)》
61、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戰(zhàn)國策》
62、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增廣賢文》
64、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孫子兵法》
65、人生知足時常足,人老偷閑且是閑。——《增廣賢文》
68、不夸妍潔,誰能丑污?——《洪應明》
71、君子安平,達人知命。——《增廣賢文》
72、終身所約,永結(jié)為好。琴瑟再御,歲月靜好。——《詩經(jīng)》
73、成書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蘇軾》
75、節(jié)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增廣賢文》
77、消殺得妄心盡,而后真心現(xiàn)。——《洪應明》
78、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
80、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jīng)》
82、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廣賢文》
83、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
8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5、軒冕而敬,偽也。匿就而愛,私也。——《曾國藩》
86、莫道無情何必爾,自緣我輩正鐘情。——《唐寅》
87、心病還須心藥治,解鈴還需系鈴人。——《曹雪芹》
88、吾無過人者,但生平行為,無不可對人言耳。——《司馬光》
89、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90、天之所廢,雖貴必賤;天之所興,雖比貴。——《馮夢龍》
92、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孫子兵法》
93、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洪應明》
9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99、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國藩》
101、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戰(zhàn)國策》
103、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曾國藩》
104、皇帝坐北京,以理統(tǒng)天下。——《增廣賢文》
108、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jīng)》
109、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
113、自古驕兵多致敗,從來輕敵少成功。——《羅貫中》
114、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易經(jīng)》
115、勝敵者,一時之功也;全信者,萬世之利也。——《馮夢龍》
116、設(shè)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曹操》
1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
119、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12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
122、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馮夢龍》
123、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白居易》
124、學不至于樂,不可謂之學。——《黃宗羲》
125、蚊蟲遭扇打,只因嘴傷人!——《增廣賢文》
126、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增廣賢文》
127、好臣一國之寶,好婦一家之珍。——《增廣賢文》
129、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yǎng)之,是謂勝敵而益強。——《孫子兵法》
13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jīng)》
132、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增廣賢文》
134、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jīng)》
135、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湯顯祖》
136、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增廣賢文》
138、善人種德,降祥于天。惡人種禍,貽殃于后。——《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