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體驗和實踐的活動。下面是一些經典的四年級教案范本,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對你的教學有所幫助。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一
對于課題學習選擇方案的教學,我形成了如下的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本節課一開始的創設問題情景,以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問題恰當的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在教學設計中,基本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去主動探究做的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師生中間的合作與交流,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同伴的交流中獲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和歸納能力。
3、書上的例題只有一題“用那種燈省錢”,缺少方案選擇問題的恰當設元和規范書寫的訓練。為此教學時增加補充引例:活動1和活動2,分別以上網收費問題,購買毛筆和書法練習本的不同方案做鋪墊,它們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能更好的體會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4、始終堅持“問題引領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思維。設計不同梯度的問題,讓水平不同的學生均可以感受學習數學的的實用性,符合《課標》學習有用的數學的要求。
5、在學生的探究中出現故障時,能夠有耐心一步一步的引導,并能做到回歸教學的重、難點,讓學生自主描述,找出根源最終學生可以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
二、不足之處:
1、在解決學生困惑時,學生們的交流、合作應加以完善,注意掌握尺度做到收緊有度。并且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不滿意時,情緒有一次失控,對學生的學習不利,今后一定要杜絕。
2、課堂內容設計過多,不利于學生體會本節課的重、難點,即重點不夠突出!
3、在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回答的偏少,教師講述的過多。
4、課時提前了3節課,學生沒有學習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而直接探究課題學習選擇方案為時過早,學生沒有知識準備,所以理解上有難度。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二
學生大多喜歡讀故事、講故事,通過課外的閱讀又擁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所以對本單元的內容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在本單元的學習中,要注意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反復讀故事,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講故事,并以課文為出發點,把學生目光引到課外閱讀中去,引導他們大量閱讀民間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話故事,進一步激發讀書的興趣。
[教學設想]。
1、從學生已有的閱讀積累出發,鼓勵學生根據以前對這些故事的了解,互相交流見解,從而了解學生對這些故事所知多少,在此基礎上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
2、讓學生反復讀書,練習講故事,引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理解與感悟。
3、使學生對不同體裁的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有效地拓展課外閱讀。
[學習目標]。
1、認識28個生字,會寫27個生字,正確讀寫“理睬、醫治、驅趕、造?!钡仍~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故事,講述故事。
3、感受故事蘊涵的哲理和情感,體會做事、做人的道理,從中受到民族團結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件。
[教學流程]。
師生共同查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文及音像資料,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及故事的大體內容。激發學生學習這四篇課文的興趣,同時為本單元的學習提供一定的知識儲備。
(一)《寓言兩則》。
《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這兩則寓言故事都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好學的紀昌,堪稱名士的飛衛,醫術高超的扁鵲,固執己見的蔡桓公;且人物對話較多。因而要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準確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紀昌學射》。
1、自讀,簡要概括故事內容。
2、熟讀,請學生提出自己想要和大家討論的問題,梳理提出的問題后,再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圍繞重點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如:飛衛為什么要紀昌練習眼力呢?為什么紀昌后來會成為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4、指導讀文(重點指導讀好人物對話)。
5、交流: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扁鵲治病》。
1、自讀,了解故事內容。
3、練習分角色讀故事并講述故事。
4、開展一次與蔡桓公之間的跨越時空的對話活動。把你想對蔡桓公說的話用一段簡短的文字寫下來。
(二)《《文成公主進藏》。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有關文成公主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課文所選的這個故事以歷史真實為依托,卻與歷史有所出入,反映了百姓對文成公主的崇拜和愛戴。
教學本文要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簡要講述故事,激發學生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
1、展示“文成公主進藏圖”及相關音像資料,使學生更直接地感知故事內容。
2、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了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3、交流匯報閱讀收獲。
4、提出不懂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討論。
5、練習簡要講述這個故事,開展組際之間的講故事比賽。
(三)《普羅米修斯》。
這是一篇外國的神話故事,課文重點寫了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后,受到了殘酷的懲罰,但他并不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教學本課,要引導學生感悟普羅米修斯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從有關語段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情,學習復述故事。
1、讀文,概括故事內容。
2、再讀課文,想一想:普羅米修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都是怎樣的神?想好后,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3、出示句子:宙斯得知普羅米修斯從天上取走火種的消息以后,氣急敗壞,決定給普羅米修斯以最嚴厲的懲罰。組織討論:從這個句子中可以體會到宙斯什么樣的心情?從文中找到類似的句子加以體會,并抄寫下來。
4、練習復述課文。
(四)《漁夫的故事》。
這個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不復雜,又是學生喜歡的故事,理解起來應該沒有難度。所以,應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通、讀懂。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讀書感受。
1、自讀課文,概括故事內容。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討論解決。
3、利用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方式讀文(讀文中引導學生體會魔鬼的兇惡、狡猾而又愚蠢;漁夫的從容、鎮定、聰明)。
4、練習講故事,重點講好魔鬼為什么要殺死漁夫和漁夫戰勝魔鬼的部分。
5、隨文閱讀《東郭先生和狼》這個中國故事,以深化學生對課文內涵的感悟。
課外讀一些寓言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簡單整理一下自己的閱讀收獲,開展一次讀書匯報會,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一下讀書收獲。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識圖和用圖的能力,感受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使學生在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進一步感受統計方法對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會利用統計圖里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式折線統計圖,誰來說說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綜合練習。
1、出示p77第2題。
(1)學生看圖后獨立思考:哪種電話的用戶多?呢?
(2)哪種電話用戶的增長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斷的?
(從折線的走勢上來判斷;計算每種電話用戶與19的差,進一步檢驗作出的判斷是否正確)。
(3)看這這張統計圖,你還想到什么?學生交流。
(2)擁有電話的家庭戶數哪兩年增長幅度最快?計算機呢?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說說自己判斷的方法。
(3)從上面的統計數據中,你還能想到什么?
三、聯系生活應用統計知識。
1、完成p78第4題。
引導學生看懂統計圖的橫軸和縱軸,學生獨立完成后和同學交流。
(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長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長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為開始發芽的時間比較晚。但從第8天起芽的生長速度就和根大體上是相當的)。
我們在農學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請你也來做個小科學家,堅持觀察一種植物,并做好記載。
2、完成p78第5題。
逐題討論交流,注意引導學生比較兩條折線中相應點的關系進行判斷。
3、獨立完成p79第6題,(1)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圖例。
(2)交流,互相評價,進一步掌握繪制的方法和技巧。
(3)討論交流問題。結合“為什么氣溫變化正好相反?”一道學生自主閱讀“你知道嗎?再交流說說理由。
四、全課總結。
1、引導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小結所學的知識。
2、完成練習冊上相關習題。
課題一: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使學生在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例1。
1、讀題列式。
2、探究計算。
(2)指導分小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別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
交流:你能根據操作的情況說出1/2加1/4的得數是多少嗎?
明確:計算1/2+1/4時,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們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
(3)按剛才討論的方法,完成例題中的填空。
交流學生填空、計算的情況。
討論:把1/2和1/4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過程應用了什么知識?(分數的基本性質)怎樣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的?(通分)。
二、學習“試一試”
1、提出要求,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2、學生完成計算后,組織討論:
(1)例題學習的是異分母分數的加法,5/6-1/3是計算異分母分數的--(減法)(在已經板書的“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后添上“和減法”,完成課題的板書)。
指出:計算結果如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你是怎樣計算1-4/9的?怎樣想到把1轉化成9/9的?
指出: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要根據減數的分母,把1轉化成與減數同分母的假分數。
3、提出:你會驗算上面的兩道題嗎?你打算怎樣驗算?
交流后:讓學生各自驗算,確定上面兩道題的計算結果。
4、引導學生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提出要求: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計算后要自覺進行驗算。
三、做“練一練”
1、學生按要求獨立計算,并驗算。
2、重點討論7/12+1/4的計算過程,提醒學生把計算結果約成最簡分數。
四、做練習十四的第1-4題。
1、做第1題。
學生按要求涂色,并寫出得數。
要求學生結合圖形解釋:為什么1/5+3/5等于4/5?1/4+3/8等于5/8?
明確: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可以直接相加;而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由于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要把它們轉化成相同單位的分數,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
2、做第2題。
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都要先通分,再分別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做第3、4題。
指名讀題后,要求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學生解答后,指名說說自己思考和計算的過程。其中第4題提醒學生根據要求的問題正確選擇條件。
五、全課總結。
課題二: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頁的練習十四的第5-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靈活地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初步學會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使學生進一步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通分練習(口答)。
5和310和79和38和520和1535和7。
2、計算練習(指名板演)。
1/5+3/103/5-3/8。
二、探索規律。
1、出示練習十四第5題,學生自己讀題觀察。
1/2+1/31/9+1/101/4+1/71/5+1/8。
1/2-1/31/9-1/101/4-1/71/5-1/8。
2、交流觀察后發現。
3、每人選擇兩組題目計算出結果,并校對結果。
4、交流計算后發現。
5、教師小結:兩個分數最大公因數是1、分母分子都是1的分數加減,得數的分母就是原來兩個分母的積,得數的分子就是原來兩個分子的和或差。
6、根據規律,請學生自己寫出幾組這樣的分數加減法算式,并計算出結果,再交流。
三、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1、練習十四第6題。
(1)出示題目:下面的分數中,哪些接近0?哪些接近1/2或1?
4/71/108/92/259/2011/137/15。
(2)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思考方法。
(3)教師小結: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數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數就接近1/2;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數就越接近1。
2、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題目:先估計哪幾題的結果比較接近1/2,再計算。
4/5+2/31/10+3/72/9+1/3。
5/8-1/53/5-1/21-1/9。
(2)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再每人選擇三個題目計算驗證。
(4)教師指出:先估算再計算,可以提高我們計算的正確率,培養靈活的思維能力。
四、解決實際問題。
1、練習十四第8題。
先說說圖意,再填空,然后計算。
2、練習十四第9題。
先說說圖意,再估計,然后計算。
五、總結延伸。
思考題:請把合適的分數填入下面括號里。
1/()+1/()+1/()=1。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四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例,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并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情感目標: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很多樂趣。
3、能力目標: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二、教學重難點:直觀區別平移、旋轉這兩種現象。
三、課件設計方案:
四、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受平移與旋轉。
2、指學生匯報。
3、師:這些項目的運動都一樣嗎?能按它們不同的運動方式分分類嗎?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并說明理由。
根據學生的回答,最后歸納為2類:平移與旋轉,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2種不同的運動現象。
二、分析歸納、揭示概念。
像纜車、滑梯所做的運動叫平移,像轉椅、過山車、摩天輪這樣所做的運動叫旋轉。邊說邊板書課題。
三、舉例。
1、師:生活中平移的現象隨處可見,像升國旗、扶梯的運動都是平移。
2、學生舉平移的例子。
3、小結:看來物體不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還可以斜者平移。
4、師:瞧,風車在做什么運動?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5、學生舉例。
四、表演。
1、用自己喜歡的動作把平移和旋轉的現象表現出來。
2、學生表演:轉圈、向前走、原地上下跳等。
3小結:我們把這樣的直線運動叫平移(手勢表示),用“-”表示,把圍繞著一個固定點所做的圓周運動叫旋轉,用“0”表示。
五、判斷練習。
1、我們已經認識并親身體會了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下面有一道題你能快速作出判斷嗎?
2、出示課件:汽車行駛、鐘表、風車等,學生判斷。
六、故事激趣感知平移的距離。
2、講故事。
下雨了,小螞蟻的房子要被水浸了,所以兩只螞蟻決定把房子從一個地方平移到另一個更安全的地方。紅螞蟻說它走的`路長,綠螞蟻不服氣,于是他們發生爭吵,產生矛盾。到底誰走的路長呢?請大家給當判官評評理。
蜻
蜓
紅
綠
4、學生匯報,上前演示。
5、學生解疑:一樣長。
6、師電腦操作演示紅螞蟻和綠螞蟻走的路線,他們分別走了幾格?(6格)。
7、假如當時有只蜻蜓飛在屋頂上,那么蜻蜓又走了幾格呢?
學生動手操作后演示。通過動手操作,同學們發現蜻蜓也走了6格。
8、小結:兩只螞蟻都走了6格,蜻蜓也走了6格,所以小房子也走了6格??匆粋€圖形移動了多少格,只要找準一點,看這一點移動了多少格就可以了。
七、填空練習。
2、出示課件,小房子分別向四個方向平移的圖形,中間虛線是房子原來的位置,看它向哪個方向分別平移了幾格。
八、畫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把它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學生做后展示學生的作品,然后教師演示電腦操作過程。
九、拓展創新。
1、平移和旋轉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請同學們欣賞圖片(有舞蹈演員優美的舞姿、體育健兒的風采、古老的上海音樂廳大樓、藝術家設計的美麗圖案)。
2、讓學生運用平移和旋轉的知識,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相信他們的作品會更出色。
十、總結。
大家回想一下,這節課咱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吃烙餅嗎?誰烙過餅,或看家長烙過?能給大家說說烙烙餅的過程嗎?
2、烙烙餅中也有數學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到數學廣角中去學習有關烙烙餅的知識。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問:烙一張餅需要幾分鐘?烙兩張呢?一共要烙3張餅,怎樣烙花費的時間最少?
問:還可以怎樣烙?哪種方法比較合理?
學生動手用硬幣、課本來代表餅進行實驗。
問: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
怎樣按排最節省時間?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發現。
2、教學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圖。
小明,幫媽媽澆壺水,給李阿姨沏杯茶,怎樣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觀察理解情境圖。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樣安排?需要多長時間?和同學討論一下,看看誰的方案比較合理。
分小組設計方案,思考討論: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
比較: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最合理?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第1題。
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
2、書后做一做第2題。
小紅應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做一做的第3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113頁的例題1和例題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5頁的例題3。
教具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
2、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學廣角。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2、觀察圖,說說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問: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學生討論)。
3、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
列出表格,問:從表中你有什么發現嗎?(引導學生思考匯報)。
4、找出最優方案。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數學教案3:“田忌賽馬”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2、問:田忌的馬都不如齊王的馬,但他卻贏了?這是為什么呢?
3、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在給出的表格中補充完整。出示表格。
齊王。
田忌。
本場勝哲。
第一場。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第二場。
中等馬。
上等馬。
田忌。
第三場。
下等馬。
中等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秦王的方法?(討論)。
3、引導學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來,填如表中。
4、展示各組匯報的結果: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種,但只有一種是唯一可以獲勝的。
5、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結合實際說一說。
三、鞏固新知。
1、數學游戲:
a兩人輪流報數,每次只能報1或2,把兩人報的所有數加起來,誰報數后和是10,誰就獲勝。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寫一篇數學日記。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六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簡單的分數描述一些簡單生活現象,能通過實際操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比較熟練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使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的知識,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或幾份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解決這類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3、使學生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積極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獲得與他人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經歷,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
一、教學例題。
1、(出示題圖)引導學生看圖。
提問: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你是怎么想的呢?
討論:這盤桃該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得這樣的幾份?是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2、上個學期我們認識的分數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呢?(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
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3、想一想。
如果把這盤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相機提問:把這盤桃平均分成幾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幾份?是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2個桃是4個桃的幾分之幾?
二、想想做做。
1、你能填一填,說一說嗎?
(上面一排題目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1個的情況,第二排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幾個的情況。)。
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只要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2、先填寫,然后交流。
把12個小方塊平均分成了幾份,涂色的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占這12個小方塊的幾分之幾。
3、先分一分,說說每份是幾個,再涂一涂。
4、集體拿一拿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自由拿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交流。
5、計算,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課時(解決實際問題)。
一、教學例題。
1、出示題圖。
引導學生看圖。
2、研究討論。
這盤桃的四分之一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把這盤的4個桃平均分成4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除以4等于1個的算式求出結果。
3、試一試。
這盤桃的二分之一是幾個?
你是怎么想的?你想怎么列式?
二、想想做做。
1、請學生先分一分,再填寫。讓學生體會到12的三分之一和12的四分之一結果是不一樣的。
2、學生先做一做,說一說感受:同樣是二分之一,8的二分之一和12的二分之一是不一樣的。
3、獨立完成。
4、學生直接列式計算,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5、獨立完成。
6、思考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四課時(認識幾分之幾)。
一、教學例題。
1、引導看圖。
出示題圖,引導學生看圖: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這個問題,該怎么想?(小組討論)。
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3、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幾。
4、想一想。
先用學具分一分,再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一聽。
把10個蘿卜平均分成5份,3只兔分得這樣的3份,即這些蘿卜的五分之三。
二、想想做做。
1、仔細看圖,說說可以把幾個看成1份?
進一步體會到:只要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2、說一說總數是多少,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個?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幾分之幾?
3、思考:平均分成了幾個?每份是幾個?應該把這樣的幾份涂色?
4、拿出這堆小棒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
5、舉例說明是怎么計算的?
6、獨立練習。
練習后讓學生說說,各涂了幾個小方塊,為什么要這樣涂。
7-10題是有聯系的4大題。
7、看線段填分數。
你是怎么填的?為什么這么填?
體會分數與“1”、幾分之一與幾分之幾的聯系。
8.看著直尺說一說,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幾?3厘米和7厘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9.看著圖,說一說1角是1元的十分之幾?5角和8角呢?
10、直接填寫。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11、做游戲:
填一填,全班交流。
第五課時解決實際問題。
一、教學例題。
1、引導題圖。
出示題圖,引導看圖:
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討論。
要知道分給它們多少個,該怎么想?
(一)我用圓片分一分。
(二)12個蘑菇,平均分成4份,給小兔3份。所以是9個。
誰能來列式呢?
12÷4=3(個)。
3×3=9(個)。
3、小結:
把12個蘑菇,平均分成4份,每份3個,給小兔3份,就是9個。
二、想想做做。
1、先分一分,在和同學說說可以怎樣算。
2、先說說每次拿出多少個,在列式計算。
讓學生操作:把擺出的圓片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3份。
說說該怎么列式?
第二小題如上處理。
讓學生比較:雖然兩次都拿出了總數的四分之三,但由于每次擺出的總數不同,所以拿出的結果也不同。
3、引導學生:用去了五分之二,就是用去了這箱肥皂(50塊)的五分之二。
4、引導學生:六分之一、三分之二都是把24人看作一個整體。
5、讓學生按要求操作后,根據結果口答交流。
第六-七課時練習四。
一、你能用分數表示下面圖里的涂色部分嗎?
你是怎么做的?
你是怎么想的?
請學生先獨立做,再交流。
把這些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幾份?
二、在每個圖里適當的部分涂上顏色標是它上面的分數。
先分一分,再涂一涂。說說你是怎么分的?涂了幾個?
三、6分米是幾分之幾米?4角是幾分之幾元?
四.你能用幾分之幾說一句話嗎?
讓學生充分用分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使學生感受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五、先讀題,再討論:
你是怎么想的?
六、這是一組對比題,可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討論這兩題的異同。
第一小題:把36棵樹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第二小題:求36棵的四分之一是多少棵的實際問題。但方法也是把36平均分成4份,求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讓學生體會:這兩題在解題方法上是一樣的。
七、讓學生自己先獨立解決問題。
請你來說說這兩題的區別和聯系嗎?
第一小題是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后一個問題是平均分成幾份得出一份是多少后,再求這樣的幾份是多少。
八、你能在鐘面上畫出時鐘的位置嗎?
想一想:12時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小時?那時針應該走到了幾呢?你是怎么算的?
九、先折一折,再說一說。
讓學生折一折,然后把紙打開,數數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并填在表里。然后觀察表后,在小組里討論。
十、思考題:
這道題目已知什么?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6只是其中的幾份?那每份是幾只呢?一共有這樣的幾份?你會列式了嗎?
十一、你知道嗎?
讀一讀,做一做。
板書:教學心得: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七
1、一張餅兩面都要烙,需要6分鐘,一只平底鍋每次可以烙3張,烙熟5張至少需要分鐘。
2、麗麗每天晚上要背誦成語6分鐘,燒開水10分鐘,泡好不燙的牛奶2分鐘,喝牛奶5分鐘,那麗麗在()同時可以(),做完這些事情最少用()分鐘。
3、小明給客人燒水沏茶。洗水壺要2分鐘,燒開水要12分鐘,洗茶杯要2分鐘,找茶葉要1分鐘,為了使客人早點喝上茶,按你最合理的安排()分鐘就可以沏茶了。
4、星期六早上吃過早飯,小明的媽媽要做幾件事,請你幫她安排做事的順序。
要做的事情大約所用的`時間次序。
刷碗整理廚房20分鐘。
燒一壺水沏茶15分鐘。
用全自動洗衣機洗被罩1小時。
手洗小明衣服20分鐘。
把小明衣服放入洗衣機甩干5分鐘。
小明的媽媽做完這些事,最少要用的時間是()。
二、解答。
1、劉英早晨起來是這樣安排的:刷牙、洗臉3分鐘,淘米2分鐘,用電飯鍋煮飯18分鐘,背英語單詞12分鐘,吃早飯8分鐘,結果用了43分鐘才去上學。請你合理安排,使劉英起床后用最短的時間就能上學。
2、麗麗長大了,想和媽媽學做菜,星期天要學做一個炒雞蛋,媽媽告訴她這道菜有以下幾項工序:
敲蛋(1分鐘)攪蛋(1分鐘)切蔥(1分鐘)洗鍋(2分鐘)燒熱鍋(2分鐘)燒熱油(1分鐘)炒蛋(4分鐘)。
如果要進行團體比賽,三局兩勝制,你能找出四(1)班勝出四(2)班的策略嗎?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八
(一)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吹降默F象。從數學的意義上講,平移和旋轉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從二年級上冊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的靜態形狀,發展到動態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符合兒童的空間發展水平。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大量感性、直觀的生活實例,來感知體會它們的不同特點,使學生掌握它們的運動規律及平移的方法。為以后學習習近平行線,三角形的`分類以及推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打好基礎。
(二)設計理念。
結合教材的這一特點,我本著體現生活實踐數學化、數學概念實踐化這樣兩個轉變,向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內容,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接觸、感悟到的大量事物中,領悟到“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從而建立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通過學生自定向、自運作、自調節、自激勵,最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情感與態度目標: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感受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受到數學美的熏陶。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并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平移后的圖形。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課前小研究”、作業紙。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和活動教學法,并結合我校生本教育的理念,設計了“課前小研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自我發展。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單是純粹地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體現了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方法,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三、說教學過程。
(一)感知圖形變換。
1、(自定向)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2、(自運作)研究展示,初次生成。
3、(自調節)辨析內化,發現規律。
4、(自激勵)列舉現象,深化認識。
(二)研究平移距離。
1、(自定向)故事導入,引發思考。
2、(自運作)操作探究,突破難點。
3、(自調節)辨析爭論,掌握方法。
4、(自激勵)解決問題,形成技能。
四、說板書。
平移旋轉。
小火車小纜車摩天輪旋轉椅。
方向距離。
向右平移5格。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九
1、本課從實際生活情景引入,讓學生產生疑問,從而引出百分數。
本課開始,設計了一個網上競答:李斯同學答25題,對22題;張良同學答20題,對18題;劉清同學答50題,對46題,你覺得那位同學可以參加下一輪的比賽呢?學生開始了積極思考,說出了以下幾種結果:“劉清,因為他答對的最多?!薄皬埩?,他答錯的最少”“我比較正確率”。在學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學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討論第三位同學匯報的結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較正確率,轉化為分母為100的分數的比較,在將這些分數改寫成百分數的形式,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百分數的含義。
2、通過課前收集百分數信息,課上匯報,主動去理解百分數的含義。
百分數的含義只有一句話,如果老師教給學生只要幾分鐘,但真正理解它還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給他們不如讓他們自己來理解領悟。學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70%”,“橙汁含量〉10%”等等,讓他們說出含義之后再問學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數?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自己總結,印象深刻,理解透徹。
《扇形統計圖》的教學反思(九)。
我上了一節“扇形統計圖”,課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舉。
1、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想到什么”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從這幅圖中你還能想到什么”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如:“我們一般用圓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
如提問:“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怎樣去做?!睆亩ぐl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敗筆之處。
1、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特別是第七張幻燈片中計算扇形b表示的人數和c表示公頃數時講的不透徹。
2、沒有掌握好時間,整節課前松后緊,以至于有點拖堂。
《百分數的應用》的教學反思(十)。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的。從實施情況來看,整堂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在教學中,教師一改往日應用題教學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實用價值。
1、改變應用題的表述形式,豐富信息的呈現方式。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出示例題、習題時,呈現形式應力求多樣、活潑,讓學生多種感官一起參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本課的教學中,我大膽地改變了教材中的知識例題,重組和創設了“實驗活動”這樣一個情境,從而引入“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即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的實際需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更好地為下一環節的自主探索、主動發展作好充分的準備。
2、突出數學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能夠“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本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例題從學生的游戲中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自己的探究,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又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研究解決生活的其它數學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同時,例題的教學注重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創設民主氛圍,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民主、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主動參與、敢于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前提條件。在本課的“請你選擇感興趣的百分數嘗試編一個百分數應用題”中,學生卸下了書本應用題、教師思維的束縛,大膽設想、討論,從實際效果來看,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學習發揮的淋漓盡致。更培養了學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對學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點“關愛”的指導,大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海浪中自由搏擊,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學習的方法,有頭腦、有個性、有能力的學生才能應運而生。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
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中的發現。
(1)分式的運算錯的較多。
分式加減法主要是當分子是多次式時,如果不把分子這個整體用括號括上,容易出現符號和結果的錯誤。所以我們在教學分式加減法時,應教育學生分子部分不能省略括號。其次,分式概念運算應按照先乘方、再乘除,最后進行加減運算的順序進行計算,有括號先做括號里面的。
1.增根是分式方程的去分母后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方程的根;
2.增根能使最簡公分母等于0;二是解分式方程的步驟不規范,大多數同學缺少“檢驗”這一重要步驟,不能從解整式方程的模式中跳出來。
(3)列分式方程錯誤百出。
針對上述問題,我在課堂復習中從基礎知識和題型入手,用類比的方法講解,特別強調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與列整式方程一樣,先分析題意,準確找出應用題中數量問題的相等關系,恰當地設出未知數,列出方程;不同之處是,所列方程是分式方程,最后進行檢驗,既要檢驗是否為所列分式方程的解,又要檢驗是否符合題意。
二、教學后的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及課后幾位專家的點評,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基本達到,不足之處本節課的容量較大,如果能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更好;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
?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一
一、詞語。
《元日》歲:年。除:去掉。曈曈:太陽初升時光亮耀眼的樣子。桃符:春聯。
《江雪》絕:絕跡,不存在。徑:道路。蹤:蹤跡。滅:沒有。孤:孤零零。舟:小船。翁:老人。
《元日》詩意:在陣陣爆竹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旭日的光輝普照著千家萬戶。人們每年春節總要拿新春聯換掉舊春聯。
《江雪》詩意:所有的山上都沒有飛鳥的蹤影,一片潔白。所有的道路上都沒有行人,一片沉寂。江面的一葉孤舟上,一位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人,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二、課文內容。
1.《元日》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他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元日”指的是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這首詩描繪了新春佳節,除舊布新,歡樂喜慶的景象。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整首詩寄托了作者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情感。詩的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寫的是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緊扣題目,渲染出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瞳瞳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象征了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第四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風俗,又寓含了辭舊迎新的意思?!靶绿覔Q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的意思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這首詩寫到了春節這一天的風俗: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
2.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家家戶戶忙著張貼大紅春聯。當你沉浸在這祥和的氣氛中時,你想到的詩句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江雪》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的作品。詩中描寫了大雪紛飛,孤獨漁翁寒江獨釣的情景。作者借描寫山水景物,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作者不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的情感。
4.《江雪》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寄興高潔、寓意豐富的寒江獨釣圖。詩的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畫的背景。讓人感受到雪天的寂靜清冷和凄涼,后兩句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這幅畫的主體,流露出詩人凄清、幽獨的落寞情調。這位迎風抗雪、孤舟獨釣的漁翁形象,正是詩人不屈精神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
5.《江雪》詩中描繪雪景的句子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用你積累的詞語來概括這雪景,如大雪紛飛、漫天雪花、鵝毛大雪。詩中最能表達作者心情的詞是“孤舟”和“獨釣”,從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詩人孤獨和不屈的心情。
6.古人常說“詩中有畫”。請把《江雪》中描繪的情境想象成一幅畫,再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
這是隆冬的時節,寒風凜冽,大雪鋪天蓋地,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所有山嶺都沒有了鳥兒飛翔的影子,所有小路上也都沒有了行人的足跡。這時,只見寒冷的江面上,孤單單地漂著一條小漁船,船上有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獨自冒著大雪在垂釣。
三、拓展。
2.本學期,我們隨課本瞻仰了寬廣壯觀的廣場;了解了奇特美麗、天下聞名的泉城;游覽了神奇美麗、充滿詩情畫意的九寨溝;欣賞了如詩如畫的荷蘭田園詩情;領略了潔白晶瑩、千姿百態的霧凇奇觀……真是開卷有益啊!
練習7。
1.對對子。
細雨對和風桃紅對柳綠地北對天南藍天對白云(碧水)辭對賀。
神州對大地海角對天涯雨雪對風霜春風對秋雨漫山對遍野。
舊歲對新年鳥語對花香明月對清風舒眉對開口山光對水色。
綠柳對紅桃和風對細雨地北對天南虎嘯對龍吟古木參天對雪峰插云。
秋雨瀟瀟對春風徐徐風綠千條柳對雨紅萬朵花風扶千條柳對雨潤萬朵花。
門對千根竹對家藏萬卷書山美水美春光美對天新地新氣象新。
2.與新春有關的成語: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吉星高照萬事如意。
3.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
1、多讀書:多讀是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的。讀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內涵。反復看課文上的文章,將精彩之處做上標記,寫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練習寫作,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不管是雜文、散文,還是小說,都可以寫,寫完了要反復修改,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要多思考,學而不思則惘。
3、多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1、注重日常積累:語文考驗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沒有一定知識累積的話,語文成績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語文成績,平時更應該注重詩詞好句的積累。
2、學會理解文章:通過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課文的內在邏輯,把結構層級作為記憶線索,形成知識網絡,更能方便記憶。
3、學會觀察周圍:寫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之處。所以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寫作時多做細節描寫,才能真正為作文進行潤色,讓老師能眼前一亮。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二
一、動動腦筋,快樂填一填。(14分)。
1.把統計的數據進行整理,可以制成統計()或統計()。
2.()統計圖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數量的多少;()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看見數量的變化情況。
3.為了清楚地表示出2010年渭河水位的變化趨勢,應該繪制()統計圖。
4.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方法是先在格子圖中(),然后把點用()順次連接起來。
5.在條形統計圖中用1厘米表示500米,那么()厘米可以表示2000米。
6.條形統計圖可以分為()條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
7.折線統計圖可以分為()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二、下面是張大爺生病住院一段時間體溫變化情況統計表。(15分)。
1、張大爺每隔________小時量一次體溫。2、張大爺體溫下降最快的`是______時到_____時,體溫上升最快的是_______時到______時。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答。
1、四(1)班一共有多少人?
2、哪個成績段的人數最多,有多少人?
3、哪個成績段的人數最少,有多少人?
4、你認為他們這次的成績怎么樣?談談你的看法?
文檔為doc格式。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三
相信大家都做過夢吧!有的人夢到自己成為了白雪公主,有的人夢到了自己成為了億萬富翁……我夢過一個詭異而奇特的夢。
夢中,我和媽媽走丟了,我的身上僅有20元,我在街上,商店,仔細地尋找著媽媽,可是就是找不到!不一會兒,我不“爭氣”的肚子咕咕的叫了起來。我找了一家生意非常興隆的面館,買了一碗刀削面,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我又踏上了尋找媽媽的征途。僅僅過了一天半,20元就花光了。我開始了我的流浪生涯,我把衣服變賣,把身上一切值錢的東西都賣了,才得來10元。我每天省吃儉用,真后悔當初把20元一下就花光了。五天后,10元也花光了。我開始找工作,但是他們都不收童工。經過一天的奔波,我終于找到了一家不合格的面館,他們讓我洗洗澡碗,打打雜,……一天就能賺到5元。好景不長,這家不合格的面館被查封了。幸虧我機靈,找機會溜了出來,要不然我也被警察抓走了。接著,我又被幾個小混混帶到了一個很偏僻工廠里,給他們運送貨物。沒想到,這些貨物里裝的竟然是,我又被警察帶到了公安局里。我把這些天的遭遇都告訴了警察叔叔,他們幫助我送回了家里,真是有驚無險啊!
這個夢告訴我,一定要省吃儉用,花錢不能大手大腳,找工作時一定要謹慎,以防上當的。
教師評語:你的夢寫的很詳細,是夢境的過程,中心思想有意義,有收獲,加油!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四
1、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培養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1、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發現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主題圖練習本。
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內容相關的舊知識。
2、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a: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他們的現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結運算規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教師進一步強調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
3、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練習一第1、2、5題。
課題:一、二級混合運算。
教材第6、7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的第5、6、7題。
1、使學生初步掌握較典型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靈活算法。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1、級運算由高到低。
2、理解兩邊高級、中間低級的混合運算的靈活算法。
1、媒體演示復習題。
請四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2、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
1、學習例3。
(1)多媒體出示例3的掛圖。
(2)學生分組討論,在組內交流獲取的信息,小組匯報。
(4)這道題應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組內說一說。
(5)放開讓學生獨立解答。
2、提問: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小組討論并交流。
學生可能會提出: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學生獨立列綜合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順序。
3、較這個算式與例題算式有什么不同?
1、完成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一中的第5題。
今天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練習一第6、7題。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
雪天地”游玩。購門票需要花多少錢?
算法一:24+24+24÷2算法二:24×2+24÷2。
規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難重點:四則運算順序。
教具:掛圖。
1、師準備撲克牌,帶領學生玩“算24點”游戲,分組競。
教師抽出四張牌,根據撲克牌上四個數用加減乘除把它列為得數為24為勝。
2、有24個蘋果,每6個蘋果裝一盒,需要幾個盒子?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2.分析題中數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1.42+6×(12–4)=。
2.42+6×12–4=。
總結四則運算。
1、掌握0在四則運算的特性。
2、理解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和概括能力。
1、通過歸納分析總結0在四面八方則運算中的特性。
2、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特征。
1、通過學習進一步對在生活中的意義以及0在運算中的作用。
2、掌握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3、理解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
4、教具準備。
5、教學過程。
1、出示口算卡片。
0+50=0×135=0÷12=。
學生口算后兩題時可能有些困難,教師可以結合前兩道已學過的含有0的加減法算式來對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進行歸納。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任何一個數加0或0加任何一個數和0減任何數或任何數減0,它們所得的結果都是原來的那個數而不是0,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有關0的運算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呢?它們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進入今天的學習?!?/p>
教師:“這個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會進行探討。”同時并夸講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好。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你知道哪些有關0的運算?
(1)小組合作交流并舉例。
(2)全班交流。
老師結合學生的概括,整理出板書內容。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例5+0=5。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5-5=0。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0×5=0。
0除以任何數都得00÷5=0。
(1)老師提出問題: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
板書:5÷0=□0÷0=□。
(2)引發思考。
(3)小組交流。
(4)舉例說明觀點。
觀點1:如果被除數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論等于幾,與除數0相乘后的結果都不等于5。
觀點2:我們來討論“0÷0”,它結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學認為“0÷0=0”。也有的同學認為“0÷0=1”(相同數相除,商是1)。實際上“0÷0”的商無論等于什么數,商和除數的積都來等于0,也就是說“0÷0”的結果有無數個。
觀點3:根據上面同學的分析,我認為如果0作除數,要么沒有確定的結果,要么有無數結果,沒有研究價值和意義,因此0不能作除數。
(1)教師讓學生先明確題意。
(2)分組探究。
(3)交流反饋。
0+8=22+17×0=0+7+7=。
3300÷25=1320×500÷250。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想一想應注意什么問題。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五
本單元具體例題安排如下表:
1. 通過觀察、操作和實驗探索等活動,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 通過分類、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別它們。
3. 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4. 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征、圖形的變換以及圖形的設計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1.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他們的知識經驗是在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這些知識與經驗是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基礎。為使兒童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經驗,認識新問題,建構他們自己新的知識與經驗,教材的編寫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豐富多彩的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情境和動手實驗活動,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數學知識。例如:對“三角形的分類”這一內容,教材根據學生已懂得了角的分類,能區分銳角、鈍角、直角、平角與周角這一基礎,設計了“給三角形分類”活動,放手讓學生自己在“給三角形分類”的探索活動中了解和把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2.重視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
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征還是圖形特征、性質,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比較抽象。要解決數學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特點之間的矛盾,就要充分運用其直觀性進行教學?;谶@樣的考慮,教材在提供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時,加強了數學問題情景、操作探索活動的設計。例如“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這一部分內容,創設了“我上學走中間這條路最近”“這是什么原因呢?”這種學生熟悉而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探索、去實驗、去發現。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教學內容的呈現不但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給學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
經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關于三角形的認識的直接經驗,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圖形的性質打下了基礎。為方便教師領會教材編寫的理念與意圖,開展有效的教學,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教材在呈現具體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體現知識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為教師靈活地組織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這主要體現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給出結論,而是提供豐富的動手實踐的素材,設計思考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獲得。例如,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等,均是讓學生在操作、探索中發現,形成結論。
4.加強對圖形之間的關系的認識。
本單元增加了“圖形的拼組”,讓學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與區別,從而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探索能力。
1.三角形的特性。
(1)情境圖。
教材提供了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應用的直觀圖,目的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并說一說“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激發學生學習三角形的興趣,而且引起學生對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2)例1。
在“畫三角形”的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屬性,抽象出概念。在已學的垂直概念的基礎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最后,教材說明為了便于表述,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3)例2。
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讓學生對三角形有更為全面和深入的認識。設計思路是“情景、問題—實驗、解釋—特性應用”。
(4)例3。
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對三角形邊的關系的思考。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規律。
2.例4。
教學三角形的分類。用集合圖直觀地表示出,三角形整個集合與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之間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三角形按邊分類,教材不強調分成了幾類,著重引導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邊和角的特征。
3.例5。
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先通過讓學生度量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的內角度數,并分別計算出它們的和,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它們的內角和是180?。在此基礎上,教材再提出用實驗的方法加以驗證。
“做一做”應用這一結論解決問題。
4.圖形的拼組。
(1)例6。
用同樣大小的三角形拼四邊形的活動,讓學生體會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關系。具體活動時,不一定只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讓學生自主拼,看用同樣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邊形,并說一說是怎么拼擺的。
(2)例7。
用三角形拼出美麗圖案的活動,進一步感受三角形與其他圖形的關系,同時享受創作的快樂,感受數學美。
1.適度把握本冊關于“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目標。
這一學段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間感。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圖形及其關系的愿望不斷提高,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可以在比較抽象的水平上認識圖形,進行探索。因此,本冊對三角形認識的教學目標與第一學段“獲得對簡單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有所不同,應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三角形。因此,在進行本單元的教學,如落實“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等內容的具體目標時,不僅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而且要積極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能力。
2.重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取知識。
“數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數學活動的過程”,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是在活動中逐步建立起來的?;貞浬罱涷?、觀察實物、動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學習理解抽象的幾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途徑。教學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出發,給予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通過觀察、操作、有條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動,經歷從現實空間抽象出幾何圖形的、探索圖形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過程,從而獲得對圖形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
3.注重教具、學具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加強教學的直觀性。
幾何圖形的直觀性為各種教學手段的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利用各種教具、學具和現代教學技術,可以使學生認識和探索圖形的過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也是進一步發展學生空觀念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但在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時,要注意切合實際,易操作而有實效。一些農村學校由于經濟困難,不能配備豐富多彩的教學具,教師必須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當地資源,積極發動學生制作。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不但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加深對圖形的認識。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六
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有淚水,有委屈,但未曾沮喪;有失落,有彷徨,但未曾絕望。寶石要經受過千錘百煉,才會迸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我相信我可以成為這樣的寶石,因為,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我能成為一名畫家!雖然我畫技沒有那么高超,同學們都經常笑話我,說我畫的鬼不像鬼,人不像人,但我沒有因為這些而放棄了畫畫這門技術,因為做任何事都不要想自己有沒有天賦,熱愛就是最好的天賦。所以我更加的努力,把畫畫好,讓同學們知道我也能畫好畫。
也許讓那顆種子長成大樹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但我絕不退縮,每一位學者的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比如懷素練習寫字,把木板都寫穿了,經過長久的努力終于成為了有名的書法家。再比如愛迪生,經過幾千次的實驗,因為他的不放棄最后終于成功了。他們的努力和不放棄是我要學習的優良品質,如果沒有這些優良品質,一個人是很難實現理想的。我的人生路還很長很長,我一定會向前向前!為我的夢想努力努力!
我的母親是位語文老師,她愛好文學,家里自然有成堆的好書。但我既不感興趣于各種小說,也不著迷于其他文學作品,只在這座書山中撿了一塊不起眼的“石頭”——《金像背后》。
《金像背后》為李元所著,它以豐富的資料介紹了西方科幻片的盛衰、恐怖片的離奇、倫理片的時興、好萊塢三代人的演變、著名影星的生活與愛情……它象一扇窺視西方影視界的窗口,使我在獲得廣泛電影知識的同時,也看到了西方社會五顏六色的怪現狀在銀屏上的種種反應映。
在這本書中,我了解到西方科幻片從鼎盛到衰落的歷程,認識了科幻小說的兩大鼻祖——凡爾納和威爾斯,懂得了神話與科幻的根本區別;看到了西方文明的畸形兒——恐怖片,明白了西方很多人為什么花錢去尋恐怖、心甘情愿地去擔驚受怕的原因;窺見了西方社會在傳統的有規律的生活節奏里、在和諧幸福的假象背后隱藏著的尖銳的矛盾。傳統的倫理觀念已經淡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體貼的可貴感情已經相當程度的喪失;銀幕上的西方政治事件讓我感到觸目驚心;漫話美國戲劇片使我對卓別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今日好萊塢三代人的生活,使我懂得了資本主義生產決定于利潤。帶著文化與技術雙重性質的電影工業和電影文化都受到資本主義必然規律的制約,它的前途是暗淡的,無論什么人、什么力量,都無法挽救它必然衰退的命運;在金像背后,隱藏了形形色色的內幕;英格麗·褒曼和費文·利兩位影星的自傳,燃起了我的影星夢。
我從小著迷于科幻電影,于是在得到這本書時,便如獲至寶、欣喜若狂地讀起來。在我漫游了那向往已久的神秘世界后,存于心中的迷團一個個被解開。我不僅對科幻片產生的背景、科幻片的制作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效應有了深入的了解,還了解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我國雖有幾十萬“科幻迷”,但從事科幻影視的卻不足十人,年產科幻片還不到一部??偖a科幻片12部,有十部還是翻譯的??苹闷瑒撟魇芬矘O為短暫,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便銷聲匿跡了。這與西方科幻片制作者數以萬計、年產科幻片數十部的現實比起來,真是九牛一毛,讓人感到寒酸。因此,我便立志要從事科幻影視業,用我們自己的科幻片來填補那數以萬“科幻迷”的腦海,從而展示我國工業、文化的發展。
我愛書,尤其喜愛《金像背后》這本書,因為它是我志向的轉折點,是我新的起跑線。雖然它在我家書山中不過是塊不起眼的“石頭”,但它將成為我實現理想的里程碑。
“下面宣布獲得‘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他們是張凱、王文波……我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看到獲獎的同學興高采烈,眉飛色舞,我一面報以熱烈的掌聲,一面暗暗地埋怨自己:“膽小鬼,你真是個十足的膽小鬼!明明準備得那么充分,為什么就舉不起那只手呢?”想知道我為什么這么后悔嗎?那還得從老師宣布要召開“班級故事會”說起。
這一單元的語文課都是些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受這些故事的影響,同學們也都迷上了讀故事??吹酱蠹易x得津津有味,于是,上周五老師宣布要召開班級故事會,讓我們回家好好準備。
星期天寫完了所有的作業,才想起還得準備一個故事。“老師這不是為難人嗎,我明明不太擅長講故事,還非得讓每人都得準備。別準備了,到時我就說沒準備好?!蔽覄傁敕艞?,又一想,“不行,雖然我不是什么班長、學習委員,但我學習好,平時是老師的眼珠子,同學們崇拜的對象,我要說沒準備好,多沒面子啊。再說了,現在老師總是讓我們在學習小組內交流啊、討論啊,連小組這一關都過不去,我這個學習小組長還怎么當??!還是趕緊動手,尋找合適的故事吧。”
想到這兒,我打開書柜,搜索讀過的比較熟悉的故事。翻過來倒過去,比較過來,篩選過去,總算確定了要講的故事《永遠坐前排》。為了能講好,我把故事又反復讀了好幾遍,然后丟開書,自己對著鏡子試了幾遍,覺得差不多了,還讓老媽當觀眾講了兩遍,直到自己非常滿意,媽媽直夸獎我才放下心來。
班級故事會在大家的企盼中終于來臨了,同學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也是信心百倍。在小組選拔賽上,我力拔頭籌,被所有成員推舉為我們組的代表。故事會開始了,我特別想戰勝自己平時膽小的毛病,一開始就舉起了我那輕易不肯舉起的手??汕懊鎯蓚€同學的故事講下來,我的手就不敢舉著了。問我為什么?人家講的太精彩了唄!一個個眉飛色舞,繪聲繪色。我哪里是他們的對手啊,還是甘當忠誠的聽眾吧??墒墙酉聛韼讉€同學的故事講的也是一般般了,我甚至覺得還沒有我講的好。在全組成員的鼓勵下,我剛想把手舉起來,老師卻宣布由于時間關系,故事會到此結束了。
我長嘆一聲,后悔自己沒有能戰勝自己,全組同學也都為我感到惋惜??墒沁^了這個村哪里再去找這個店??!吸取教訓吧,以后可千萬不能錯過任何機會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敬佩的人,我就講講我敬佩的人。
我最敬佩的人就是老媽了。因為我媽每天都很幸苦。早上,就開始做起家物事。為了讓我們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他又去市場買菜。所以,每次起來很少見到媽媽。中午,他吃好飯,才休息一下就開始去工廠幫爸爸。每天,他都要等爸爸,到很晚。他連黑眼圈都快出來了。所以,他令我敬佩。有一次,是一個很晚的夜晚。我突然頭很燙。媽媽連忙找退燒藥,讓我喝。然后,就抱著我,直到天亮。天亮后,媽媽連忙去穿衣服,把我帶到醫院去。回來后,又開始煮起飯來,忙得要命。
推薦一本書——《千萬個為什么》。
同學們你們知道飛機為什么會飛呢?你們又知不知道電話為什么能夠讓距離遙遠的人互相通話呢?又知不知道電腦為什么可以通過網絡與世界各地的人在電腦上見面呢?如果你想知道正確的答案就可以買來看看吧!
這本書的名字叫《千萬個為什么》,里面有科學、地理、歷史等。里面的內容非常豐富,知識非常有趣,每一頁都有彩色的圖片,如果你遇到不會的字,就可以看拼音,學會多一些新的字,還有箭頭為你分辨方向。
我完整地看了這本書,已經有三次多了,不過還是看不厭,因為它的文章并不長,還會去舉例子說明,寫出解釋,即生動、形象,又讓人明白,學懂。不但止有這些,里面還有許多關于科學家的資料和。
名言。
例如,成功是靠百分之一百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努力才會取得成功。
有一次,我隨便打開一頁,就翻開了電話這課,我帶著話筒為什么會發出聲音的這個問題認真地讀了起來。當我讀完了以后,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知道其實電話是由四位科學家共同研究而成,但是如果沒有了蘇格蘭的貝爾先生把螺絲扭動了四分之一,就不會在1876年誕生了。電話是靠電流才能變出聲音,話筒里有一塊輕薄的碳板,聲音會讓話筒里面的碳板產生振動,以促進電流產生強弱的變化。電話的原理就是這樣,是不是又簡單有能讓人明白。
同學們,你們想多懂點課外知識嗎?想就看看這部書吧!這本書既有科學原理,又有大自然的奧秘。我想這部書里面的精彩內容一定會非常吸引你們的!
上學是一首進行曲,放學是一首圓舞曲,這是我在學校門口獨特的發現。
早上的時間真是緊張??!刷牙、洗臉、吃飯,呀!七點半了,于是我背起書包和爸爸一起趕緊奔向學校。
我發現路上的人們都是行色匆匆的,來自各個方向的同學,在家長的護送下逐漸向學校門口聚攏,大家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快點,別遲到了!”這時他們的表情都是緊張的、焦急的。一到學校門口,同學們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奔向各自的教室,家長們直到孩子們消失在視線中后,才又匆匆奔向各自的工作崗位。
我的發現有趣嗎?
在一個明朗的夏日,樹葉伸了伸自以為柔軟的腰肢,傲慢地對風說:“我的身段誰也比不上,橢圓的身形,翠綠的裙衫,還一年一換衣裳呢!”
說完他又彎下腰沖地面上的樹根喊:“喂!樹根,看你那黑不溜秋、彎彎曲曲的,多難看,你敢和我比一比誰更美嗎?”樹根甕聲甕氣在地下說:“沒有我,你就美不起來了?!?/p>
過了不一會兒,樹葉又炫耀起來:“我這一生多風光阿!外面的世界看個夠;我是最有用的,沒有我樹木哪能茂盛?沒有我們,路人到哪里遮蔭納涼,我才是最有用的?!?/p>
她的話被路過的小鳥聽到了。小鳥說:“樹葉,難道你忘了嗎?沒有樹根天天給你們輸送營養,你們能那么鮮活嗎?樹根其貌不揚,但是沒有他整日默默地工作,你那整棵大樹恐怕就要死掉了。你應該感謝樹根才對?!?/p>
聽了小鳥的話,樹葉羞愧地低下了頭,從此再也不貶低樹根了。
我是一本書,名字叫《男生賈里新傳》,我出生在印刷場。
自從我進了新華書店后,我的命運從此改變了,每一個人都用驚奇的眼光看著我的“新傳”,把我翻開來看了又看,又一扔,扔回了原處,和我一樣的書,用著同情的眼光看著我,我感覺到我比他們低了一等。但幸運的事沒有多久就來臨了。一位女孩好象看中了我,就把我拿起來,對她爸爸說:“爸爸,我要這本《男生賈里新傳》?!彼盐規ё吆螅徒蚪蛴形兜乜粗摇嗄旰?,那個把我帶回家的女孩,早是一位成績優異的高中生,對我沒什么興趣了,便把我送給了她五年級的弟弟。開始她的弟弟待我非常好,不光無聊的時候看我,中午、晚上睡覺前都會津津有味地讀著我。可是她的弟弟看完我之后,就再也不看我了。
直到有一天,她的弟弟拿起了我,我欣喜若狂,他終于想起我了,以為他又要讀我了,但是他寫了一張條子,夾在了我的里面。并把我帶到了他的學校,他把我放在閱覽室里。過了一段時間,我在墻上發現了幾個大字:跳蚤書市,我才知道,主人要把我賣給他人了。我暗暗地想:買主喜歡我才會買我,我的新主人會對我更好的。我不禁激動萬分。又過了一段時間,一些同學陸續走了進來。他們左看看,右看看,一連買走了好幾本書,我沮喪極了,以為沒有人來買我了。突然,一女生看見了我身上的“新傳”兩個字,就把我拿起來看了看,但又放下我,走了。就剩最后幾本書交易了,還剩一點點時間,偶然地出現了一個大高個子的男生,把我拿了過去,翻了翻,把我拿走了,他將成為我的新男主人。
我的生命將繼續延續下去。
“下面宣布獲得‘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他們是張凱、王文波……我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看到獲獎的同學興高采烈,眉飛色舞,我一面報以熱烈的掌聲,一面暗暗地埋怨自己:“膽小鬼,你真是個十足的膽小鬼!明明準備得那么充分,為什么就舉不起那只手呢?”想知道我為什么這么后悔嗎?那還得從老師宣布要召開“班級故事會”說起。
這一單元的語文課都是些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受這些故事的影響,同學們也都迷上了讀故事??吹酱蠹易x得津津有味,于是,老師宣布要召開班級故事會,讓我們回家好好準備。
星期天寫完了所有的作業,才想起還得準備一個故事?!袄蠋熯@不是為難人嗎,我明明不太擅長講故事,還非得讓每人都得準備。別準備了,到時我就說沒準備好。”我剛想放棄,又一想,“不行,雖然我不是什么班長、學習委員,但我學習好,平時是老師的眼珠子,同學們崇拜的對象,我要說沒準備好,多沒面子啊。再說了,現在老師總是讓我們在學習小組內交流啊、討論啊,連小組這一關都過不去,我這個學習小組長還怎么當啊!還是趕緊動手,尋找合適的故事吧。”
想到這兒,我打開書柜,搜索讀過的比較熟悉的故事。翻過來倒過去,比較過來,篩選過去,總算確定了要講的故事《永遠坐前排》。為了能講好,我把故事又反復讀了好幾遍,然后丟開書,自己對著鏡子試了幾遍,覺得差不多了,還讓老媽當觀眾講了兩遍,直到自己非常滿意,媽媽直夸獎我才放下心來。
班級故事會在大家的企盼中終于來臨了,同學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也是信心百倍。在小組選拔賽上,我力拔頭籌,被所有成員推舉為我們組的代表。故事會開始了,我特別想戰勝自己平時膽小的毛病,一開始就舉起了我那輕易不肯舉起的手??汕懊鎯蓚€同學的故事講下來,我的手就不敢舉著了。問我為什么?人家講的太精彩了唄!一個個眉飛色舞,繪聲繪色。我哪里是他們的對手啊,還是甘當忠誠的聽眾吧??墒墙酉聛韼讉€同學的故事講的也是一般般了,我甚至覺得還沒有我講的好。在全組成員的鼓勵下,我剛想把手舉起來,老師卻宣布由于時間關系,故事會到此結束了。
我長嘆一聲,后悔自己沒有能戰勝自己,全組同學也都為我感到惋惜??墒沁^了這個村哪里再去找這個店啊!吸取教訓吧,以后可千萬不能錯過任何機會了。
:
我的同桌王凱,在我班可是大名鼎鼎,平時大錯誤不犯,小毛病卻不少。但就是學習好,就連老師也拿他沒辦法。
期中考試時,我和他正巧在同一個考場考試。交完卷后我問王凱:“王凱,你都答上了嗎?估計能的多少分?”他胸有成竹地說:“答上了,一百分沒問題?!甭犃怂脑?,我心說:“你可真能吹牛?!?/p>
然而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后,王凱數學居然真的得了一百分。我只得了82分。改卷子時他對我說:“王可心,你有不會的數學題盡管問我?!痹捳Z雖然不多,但聽起來讓我感到心里暖暖的,我改正錯題的勁頭更足了。
我為有這樣一個同桌而感到慶幸,因為在他的影響下,我也漸漸的喜歡上了數學,成績也大有提高。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七
1、由于受氣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因此,不同的地區農產品的種類會有所不同。(對)。
2、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的歷史悠久,地區發展比較平衡。(錯)。
3、工廠就是生產各式各樣的工業品的地方,汽車就是一種工業品。(對)。
4、由于行業的不斷變遷,以及各種行業需求量的不斷變化,人們從事的工作也會不斷改變。(對)。
5、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主要選擇現代的交通運輸方式,傳統的交通運輸方式已經不起作用了。(錯)。
6、父母可以私拆并閱讀孩子的信件。(錯)。
7、汽車的污染主要是噪音污染,其次是尾氣污染。(錯)。
8、所有的報紙和雜志都適合我們看。(錯)。
9、羊是農產品,但用羊毛做成的毛衣是工業品(對)。
10、上網電腦容易中毒,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學電腦。(錯)。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八
教材分析:
文章寫了一封被郵遞員投錯的信,哥哥和妹妹不同的態度,表現了妹妹娃麗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心靈。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簡潔地復述文章內容。
2、感受娃麗關愛他人的美好心靈,做一個有優良品質的小公民。
3、仔細朗讀課文,理清思路,培養自己讀與復述的能力。
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娃麗有責任心、能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信箱》,看看這個信箱又引出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2、板書:、信箱。
二、通讀全文,概括大意。
1、出示問題:問讀課文,然后說出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記號,然后小組討論,說出結果。
3、檢查閱讀結果(回答得好的及時給予表揚)。
三、再仔細朗讀,解決問題。
1、朗讀閱讀提示,之后解決提示中的三個問題:
a、哥哥、娃麗各是怎樣對待這封信的?
b、娃麗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樣的鑰匙?
c、你想對哥什提亞說些什么?
2、請同學一一回答,找出相關段落,分角色朗讀(師做適合的指導朗讀)。
從中分析并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總結全文,談感受。
1、根據板書復述課文。
2、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感受?
3、結合實際:假如是你遇到了類似的事,你會怎么做?
五、課后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爺爺、奶奶聽。
四年級第八單元教案(模板19篇)篇十九
1、看地圖時,要先看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圖例)。
2、車牌的第一個字母是什么意思(各省市的簡稱)黑龍江的簡稱或別稱(黑)。
3、我們需要的所有物品有的是(農產品)、有的是(工業品),還有的是原料來自(農村),然后又由(工廠)來加工生產。
4、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5、交通運輸不僅要有(交通線路),還需要有(交通站點),如(火車站)、(汽車站)、(港口)。
6、19,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
7、我們現有的通信方式種類有(寄信)、(打電話)、(發傳真)、(發電子郵件)。
8、書籍、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被稱為(大眾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