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在一段時間內對自己的經驗和感悟進行總結和歸納的一種寫作形式,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接下來是一些關于心得體會的精彩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一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學習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后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
由此可見,地震,雖然目前人類還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災害降到最低限度。總結有以下幾點:
1.保持鎮靜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觀察到,不少無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傷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潰,失去生存的希望,亂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這是因為,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后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并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3.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盡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干凈紗布包扎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火中應盡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覆蓋身上,或臥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消毒紗布或清潔布料包扎后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5.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并且要盡早深埋尸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后的大疫。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二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營造學校、家庭和社會防災減災的宣傳氛圍,喚起廣大師生、學生家長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互救技能,我校積極開展了一系列“防災減災”教育宣傳活動。
1.為了保證活動順利有效的組織實施,學校領導班子討論與研究宣傳周活動的內容、要求、目標,制定《學校“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具體組織宣傳周的各項活動。
2.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我校按照縣局的要求,做好《關于開展20__年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的宣傳學習。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日”的宣傳工作,學校利用升國旗儀式進行了以《如何防震減災》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號召全體師生做到: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高自我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認真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綜合減災能力。積極配合學校的抗災防災演練,防患于未然。防災減災,從我做起。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營造安全教育活動氛圍。
1)、在校園操場、護欄等處懸掛安全橫幅。
2)、由學校法安科繪制兩塊有關“5·12防災減災”內容的宣傳展板,于5月8日—13日在學校進行集中宣傳。組織全校師生學習。
3)、led滾動展示5·12防災減災活動主題。
3.各班學生搜集相關安全教育的資料,讓學生能夠從中引起注意,并獲得相關安全知識,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與學習,提高認識,共同進步。
4.各班開展以“防災減災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主題班會。通過開好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防騙、防震、防火、防雷電、交通事故、溺水等安全教育,讓學生將安全牢記在心中。
5.一至六年級學生制作以“防災減災”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將優秀作品做成精美的宣傳欄,并組織學生參觀學習。
6.開展一次全校“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活動。
本次演練有兩個意義:第一為了讓同學們具有防震的能力,提高防震意識。地震時要沉著冷靜,要有智慧;要聽從指揮,不能擁擠。第二通過此次活動,學校領導講解了守護生命十大黃金法則,多了解防震的知識,提高自護能力。例如: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墻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開闊地。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救生知識。
7.向全校學生發放一張“防災減災”致家長一封信。要求老師先帶領學生集中學習,回家后學生與家長再次學習。
8.各班、各科室組織開展一次“火眼金睛搜索隱患”活動,學校全體師生認真分析了目前安全工作現狀,針對防震、防火、防雷電以及校園傷害、交通、溺水、用電等事故的薄弱環節進行安全自查,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好記錄,進行了及時的整改,使學校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再宣傳,再動員,再強調。進一步增強了我校師生防災減災意識,程度防止災害的發生、保障我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確保校園安全穩定。在以后的學校工作中,還將一如既往的將安全放在第一位,繃緊安全教育這根弦不放松,加強生命教育,讓學生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三
我區防震減災工作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于今年年初,批準掛牌__區地震局,并列支了經費,定期召開鄉、辦有關領導會議,調整了__區防震、抗震指揮部組成人員,并抽出一名專職副局長負責防震減災工作,定期向區委、區政府請示匯報工作,按時參加市地震局組織的例會和其它會議及活動。結合“內緊外松”的原則,區政府專題召開指揮部會議,強調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堅持“預、防、救”三大體系一起抓,樹立震情觀念,切實抓好震情短臨跟蹤和地震應急工作。組織學習地震法律、法規常識和防震、抗震的應急預案,強調在此項宣傳工作中,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向人民負責,掌握好“內緊外松”的原則,積極宣傳地震科普知識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使社會公眾了解地震知識,掌握地震避險技能,提高社會抗御地震災害的能力,同時在宣傳中避免產生負面影響,讓人民群眾理解防震減災工作是一項正常工作。
2.落實短臨跟蹤工作。
制定了__區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成立了以區長為主任的防震抗震指揮部,以應對地震突發性事件,按照管科字〔20__〕14號文件的方案,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防震減災工作聯絡員隊伍的作用,專人負責地震宏觀測報點,有專門人員觀測,實行每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到各宏觀測報點進行實地考察。建立起__區各鄉(鎮)、辦事處成員單位聯絡測報網絡,健全了各項聯絡體系,確保地震信息保送渠道暢通無阻。為了對我市的防震減災工作有一個總體把握,市地震局轉發了一系列國家地震局有關各地區實際情況和防震減災工作的調查匯總表,我局接到任務后,認真對待,馬上派專人查找資料并到區計統局、衛生局、文教局、民政局、農經委等相關單位查詢,比較詳細、完整、準確、及時地把我區的相關數據上報到市地震局。
3.預防為主,宣傳為先。
__區科技局利用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下鄉、科技進社區、科技活動周等活動,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到目前共進行防震減災基本知識宣傳____,展出各類展板500塊,掛圖60____幅,共發放防震減災基本知識宣傳材料500____份。
(一)召開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區直局委等有關單位,負責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和防震減災聯絡員會議,認真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__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辦法》、《__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等防震減災精神,傳達了市地震局防震減災宣傳精神,要求各單位要加強領導,責任到人,統一安排,精心部署,扎扎實實開展防震減災的宣傳活動。
(二)采取“三進入”的方式開展宣傳活動。即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利用板報、標語、條幅等多種方式,在社區科技文化廣場、街頭、企業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全區共懸掛宣傳條幅200條,標語500條,發放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材料3000份。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增強人民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抗御地震的能力,達到了宣傳的目的。特別是區教文體局,回后及時召開全體人員會議,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開展各學校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全體師生學習宣傳口號,增強師生的防御地震的能力,進行“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學生給家長宣傳防震減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廣大家長的防震減災意識。局屬各學校均有計劃、有組織地組織部分學生走上街頭進行宣傳,參與人數達兩千余人。
4.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工作效率。
我區防震減災辦公室工作人員,認真貫徹、落實、執行市防震減災的各項工作,按時參加市里召開的會議,及時傳達、部署市里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完成情況。平時我們能認真組織學習防震減災法,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學習地震業務知識。每當有文件和報刊到來時,都認真組織學習討論,領會文件,吃透精神,努力工作。
20__年防震減災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如:防震減災工作人員編制問題,區級防震減災工作的實地演練問題等。
5.20__年的工作打算。
明年我們將繼續深入宣傳、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做好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工作,探索防震減災執法,強化鄉(鎮)、辦事處聯絡員網絡,加大防震減災工作的宣傳力度,克服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繼續發揚艱苦奮斗,把防震減災工作做的更好一些。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四
大家一定知道地震吧?今天我和媽媽去參觀了x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
走進大門,就看見了一個大屏幕,里面介紹了魏格納對大陸漂移地理論和為什么會地震的原理。通常大地震前兆有:貓狗大叫、黃鼠狼、老鼠、螞蟻大搬家、鴿子高飛等。地震發生時在學校中,最需要的是聽從教師的指揮。在家里千萬不能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面積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如果,在街上行走,要注意因地震引起的高空墜落物砸到身上。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后面還有模擬的安全通道,一排排圖文為我們介紹,上面也有火災自我報護。
這次科普展讓我們知道了許多知識,明白了自我報護必不可少!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五
據調查,全國發生過許多次大地震,如xx大地震年、x海城大地震、x瓊州大地震、x康定南地地震、x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x大地震,由于是在夜晚,造成了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可見,地震是多么可怕呀!
其實地震發生前,是有預兆的。我國地震區群眾根據地震前動物異常反應就編寫了預報地震的歌謠: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樹上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銜著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朝水面亂跳躍。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其實地震發生了之后并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戶外的場合,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邊的門柱、墻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一位親身經歷過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們詳細介紹了“伏而待定”的具體方法:“在屋內感覺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山墻,兩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有些災害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要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多學習一些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樹立防范意識。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六
20__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一個凝聚著哀傷,承載著悲痛的時刻,一個中華兒女永遠無法忘懷的時刻!
還記得那日的四川本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然而卻在那一瞬間,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錯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截止20__年4月25日10時,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55名學生遇難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達8451億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于此可見地震帶給我們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地震是自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是我們人類最大的敵人。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懂得用科學的道理,使用的辦法來保護自己,減少災害,避免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下面我們一起了解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地震來臨前,地下水,動物都會有一些異常。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而動物則是亂蹦亂跳、驚恐不安等,這些都是地震來臨前的征兆。在地震來臨前,我們要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疏散路線和避震場所;清楚樓道和門前雜物;妥善處置屋內易燃易爆物品,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里裝上家庭成員名單、工作單位、通訊密碼等;有確切的要寫明血型。
地震發生時,從地震開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此時要保持冷靜,要做到以下幾點:
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書桌下面或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在教室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邊。在影劇院和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撤離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枕頭、臉盆、書包等頂在頭頂,或用雙手護住頭部。
地震發生后,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那我們在災難面前便顯得不再是那么渺小,在災難面前絕不再低頭。防震減災,共創美好家園!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七
2008年5月12日,是四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紀念日。學校為了增強我們的防范意識,特地在下午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避震演練。
下午第二節課剛上課,徐老師就來到教室里給我們講在避震演練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然后演練就正式開始了。廣播里傳來了孫校長的緊急通告:“余姚現在發生4.5級地震,請同學們做好避震工作!”隨后便是一陣緊急的鈴聲,同學們像一窩蜂似的涌向墻角:有的大喊大叫著,還不時地發出“咯咯”的笑聲;有的則像發生了真地震一樣,一臉的緊張。教室里一下子亂成一團!一班人都蹲在墻角處,有的雙手抱頭,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坐在同學的身上當馬騎。我呢!個子最小,就按老師的`要求躲在桌子下,由于是演練,我也一點兒不緊張,反倒覺得很好玩。過了幾分鐘后,鈴聲戛然而止。廣播里又傳來了校長的命令:“請各班排好隊在操場集中!”鈴聲再次響起。同學們迅速站起來,跑出教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列成兩隊,然后火速奔向操場。
到達操場后,我們發現已有好多同學站在那兒了。他們有的講空話,有的玩游戲,有的你推我搡的,隊伍三三兩兩,很不整齊,沒有一點逃生的緊張氣氛。后來,陳校長嚴肅地對我們說:“這次避震演練非常失敗,原因在于同學們沒有認真對待。在地震時,為了提高我們的自救能力,希望同學們嚴肅認真地對待這次演練,下面再來一次!”
于是,我們回到了教室,徐老師對剛才的演練進行了總結批評。隨后,第二次避震演練又開始了。因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同學們也基本掌握了避震要領,態度也嚴肅多了。我們只用了四分鐘的時間,便轉到了安全地帶。這一回可得到了校長和老師們的肯定。
這次避震演練,既是對四川大地震中的遇難者的懷念,又增強了我們的防范意識,使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面臨危險時有了一定的逃生經驗。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八
上午升旗儀式上,毛校長嚴肅地對全校師生說:“今天我們要做一次地震演練。大家如果聽到了警報就快點躲到桌子底下,如果聽到了第二聲警報就迅速排隊到內操場來。”我聽了有點興奮,地震演習,挺好玩的嘛。不過,毛校長又補充說警報隨時都有可能拉響,大家要提前做好準備。回到教室,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議論什么時候會拉響警報。有的說,會不會中午吃飯時拉響警報?有的說,會不會下午才拉響?……我也一心盼望著隨時都有可能來的警報。
第一節課是語文課,開始上課了,我卻聽得心不在焉,總覺得時間過得真慢。但是上完了第一節課,并沒有聽到警報聲,我們漸漸對那警報失去了興趣。
第二節課是數學課,我們又開始專心致志地聽課了。聽到一半,警報出其不意地響了,全班炸開了鍋,我有些手足無措。只聽到蔣老師說:“大家安靜!快躲到桌子下面去,用書包護住頭!”全班還是有些亂,有的人甚至大聲喊:“地震了!地震了!”接著是第二聲警報,“全班出去排隊,別擁擠!”鐘老師十分鎮定地說。我被一種不可名狀的恐懼感所包圍了,只顧往外沖,下樓梯時,我的腳開始不停地發抖。原來人類在災難面前竟是如此脆弱和膽小。到了操場,一切都過去了。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九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房倒屋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家具空間的地方,可以避震,及時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大家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
地震發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新的損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到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系,切不可大聲呼喊,勉強行動,盡量閉目休息。時間就是生命,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讓更多的人獲救,要先救近處的人,先救青壯年,先救容易救的人。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十
在這個消防安全月,我們組織了消防知識講座的班會活動。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我懂得了許多消防知識,如:用電安全、防火安全等。我還學會了一些滅火的.方法,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在播放消防知識宣傳片的時候,看著一幅幅凄慘的畫面,聽著一則則揪心的報道,我久久不能平靜。火災的危害,人人都懂,但是日常生活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痹、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消防工作應該是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能做口頭文章,要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
通過這次講座,我對消防知識有了新的了解,進一步鞏固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例如:消防法律法規、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怎樣識別消防安全標識、正確使用各類消防器材、如何做好火災預防、火災中逃生自救的方法等。
痛定思痛,我認為消防工作應該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消防設施,要定期的檢查。電源要天天查看,重點是:有無漏電的現象,下班后電源是否斷開,雷雨天要電源是否及時的關掉等。領導們要對可能存在火災隱患的崗位和部門及相應消防通道等重點部位進行明確的分工,包保到位,落實責任。要抓緊制定火災應急預案,遇到緊急的情況時,要及時的啟動應急預案,進行合理的部署,及時撲救,減少損失。
消防工作不是一時的,不是喊喊口號,走形式,要把消防工作當成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警鐘長鳴。經常學習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要加強火災救災和逃生演練,落實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熟練運用消防設施,熟練掌握逃生自救技能。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十一
還記得那日的x本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生氣勃勃,然而卻在那一瞬間,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錯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截止2023年4月25日10時,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x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55名學生遇難或失蹤。干脆經濟損失約達8451億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于此可見地震帶給我們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地震是自然災難,是無法避開的,是我們人類最大的`敵人。雖然我們無法避開,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應當懂得用科學的道理,運用的方法來愛護自己,削減災難,避開威逼到自己的生命。下面我們一起了解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愛護自己,愛護家園。
地震來臨前,地下水,動物都會有一些異樣。只要我們專心視察就會發覺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而動物則是亂蹦亂跳、驚恐擔心等,這些都是地震來臨前的征兆。在地震來臨前,我們要駕馭防震減災學問,提高自己愛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疏散路途和避震場所;清晰樓道和門前雜物;妥當處置屋內易燃易爆物品,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里裝上家庭成員名單、工作單位、通訊密碼等;有準確的要寫明血型。
地震發生時,從地震起先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此時要保持冷靜,要做到以下幾點:能撤離時,快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平安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后再快速到平安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書桌下面或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在教室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邊。在影劇院和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撤離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避震時要留意愛護頭部,如枕頭、臉盆、書包等頂在頭頂,或用雙手護住頭部。
地震發生后,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醒悟,都應當堅決獲救的信念,妥當愛護好自己,主動實施自救。
我信任假如每個人都能做到,那我們在災難面前便顯得不再是那么渺小,在災難面前絕不再低頭。防震減災,共創美妙家園!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十二
我去參觀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收獲了許多科學知識,同時也知道了不少地震時自救的方法。
走進科技館,一塊塊圖文并茂的展牌映入我的眼簾:上面講述著一個個小百科、小故事,有地球的形成結構,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的形成和遭地震侵蝕后與地震來臨前的樣子對比,并通過一個個小實驗、小游戲、小問答來增進我們對防震減災意識的增強。
好好的地球,為什么會發生地震呢?我在展覽中了解道: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和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生急劇的和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劇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室外,那就要趕快找一塊開闊的場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走,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懸掛物。
一條小小的逃生意識,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由此可見,發生地震時,逃生意識是如此得重要,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實用13篇)篇十三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的汶川地區發生了8級地震。正在上課的學生們一瞬間就被無情的災難奪去了生命,還有很多的學生還在學校的廢墟中呻吟,呼救……看到這一些,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汶川地區大地震,事先沒有預報,人們也毫無思想準備,對此,我感到很奇怪。因為我在《十萬個為什么》中知道,在地震發生前會有很多的預兆,比如:在地震前常有小地震,許多動物在臨震前會表現出驚惶不安的異常狀態。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在地震預報上是比較先進的,現在還有了先進的觀察儀器和衛星圖像,可這次沒有一點預報,這是為什呢?看來我們在預報自然災害上還有很大的差距啊!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該怎么辦?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如果地震來臨時,我們正在上課時,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等地震停止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如果地震來臨時,我們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不要回到教室去。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如果一旦不幸被埋在廢虛下,一定要堅強,不要嚇得大減大叫。要保存體力,利用一切資源自救。面對災難,我們要保持求生欲,不要被災難嚇倒。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雖然不能人為的制止和改變,但可以通過了解、認識和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常識來進行自救,最大限度的減少地震所帶來的災害,保護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