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個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篇一
一、學情分析
本社團x名學生分別來自x至x年級的各個班級,普遍喜歡計算機,有較強的探索熱情和學習興趣。但是,由于家庭條件等客觀環境因素的限制,學生們普遍缺乏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二年級學生表現的更加明顯一些。
針對以上學情,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安排了以認識計算機為主的課程內容。
二、活動內容
了解計算機
1.與計算機見面
2.讓計算機上班――開機
3.鼠標的用法
4.讓計算機下班――關機
5.實踐活動
學習使用鍵盤
1.認識鍵盤
2.輸入字符時正確的姿勢和指法
3.輸入英文字符
4.實踐活動
中文打字
1.了解中文輸入法
2.輸入漢字
3.中文標點符號的輸入
4.實踐活動
認識windows窗口
1.程序窗口的組成
2.改變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3.實踐活動
計算機中的文件和文件夾
1.認識文件和文件夾
2.創建文件夾和文件
3.實踐活動
三、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鼠標、鍵盤。
2.認識計算機,了解計算機的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3.認識windows桌面和窗口,認識windows程序窗口的組成。
過程與方法
1.學會開關計算機,學會中英文打字,學會調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2.掌握鼠標的用法,操作鍵盤的正確方法。
3.會新建文件和文件夾。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
2.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與信息能力。
四、工作措施
采取教師講授、演示、輔導和學生動手操作、實踐探究等方式。
開展一些小競賽,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互動交流。
布置開放式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中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個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篇二
本學年期我擔任五年級信息技術課。學生通過一年的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基本掌握了開機、關機、鼠標使用、鍵盤使用。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操作計算機的熟練程度懸殊很大,優等生操作計算機運用自如,潛能生害怕動手操作電腦。潛能生成因分析:潛能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對信息技術開始有些興趣,以后興趣越來越淡,不知任何知識要想學好都要付出辛勤與汗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術概念不加強鞏固,有的甚至放棄操作練習。
教者本人計算機知識能勝任教學工作,但把新課程理念運用于教學的探索還任重道遠,當不斷努力。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知識結構體系分析:本學期教學內容共兩個單元,主要內容是windows系統的操作,認識windows窗口組成,掌握了對文件、文件夾的一般操作方法,以及電子郵箱的管理。技能訓練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的操作windows系統,管理文件和文件夾;能夠建立自己的電子郵箱,收、發電子郵件,熟練的管理自己的郵件。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學期所學知識是基礎知識,為以后深入學習計算機流行軟件打下扎實的基礎。兩章知識是當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熱點知識,學生興趣濃,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關鍵,培養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信息社會才能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自學能力。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知識點如下:
第一單元:掌握計算機的發展與應用,計算機硬件、軟件的概念,windows、文件、文件夾及windows資源管理器、壓縮文件等概念;第二單元:掌握網上交流的有關知識和技能,旨在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網絡有關的文化、道德規范,自覺抵制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潛能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潛能生提高,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逐步提高。
1、認真備課: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
2、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范清楚,教態親切、自然,采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后記。
3、認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復習工作,以利于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于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4、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內容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5、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采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潛能生,激發潛能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二)、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對于優秀生可以適當學教材以外的知識來充實自己,并在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對于潛能生在課上、課后給予更多關心、幫助和指導。對于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個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篇三
五年級學生對學習計算機沒有基礎,基本知識與技能的也沒有掌握,但大部分學生都喜好計算機,或多或少接觸過計算機,對于windows系統的基本操作還不夠熟練或者不規范,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形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本學期的上課特點,所以,本學期將繼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外,著重繼續鞏固和加深對word的學習,讓學生能盡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為下階段的計算機學習打下較扎實的基礎。
本學期采用的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它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總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主要內容是交個新朋友,共4課,通過了解電腦及windows20xx,完成一些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聯的任務,進而掌握完成這些任務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單元主要內容是學用鍵盤,共4課,在這一單元中,要讓學生學習對鍵盤的靈活運用,學會輸入文字;第三單元主要內容是美妙的圖畫世界,讓學生學會畫圖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技巧;第四單元主要內容是文件操作能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字輸入方法。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體知識點如下:認識word,熟悉word軟件的界面;工具欄的選擇;輸入、刪除文字;選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檔;打開文檔;改變文字的字體、字號、顏色等;認識電腦中的圖標,會申請電子郵箱,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1)認真備課: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領會大綱精神,鉆研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
(2)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范清楚,教態親切、自然,采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后記。
(3)認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復習工作,以利于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于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4)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5)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采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個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篇四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基本情況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材內容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繼續擔任七年級6個班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電腦的硬件有一定認識和了解,簡單的熟悉了鍵盤,初掌握了鼠標的操作,對一些簡單的程序也有了一定的使用基礎。但是每周一節信息技術課實在是太少,加之學校的硬件環境不是很好,學生只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后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遺忘性大,可喜的是由于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
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仍使用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著的全一冊教材,本學期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因特網應用、數據統計與分析、多媒體素材處理等。其中數據統計與分析部分是本學期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了解信息技術的網絡知識,并能利用網絡搜索信息、加工、處理信息。
3、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4、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機使用態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等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針對班級學生多電腦少這一特殊情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每節課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有限資源,爭取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上機動手操作的機會。
1、教學要切合初中學生實際,充分考慮中學生年齡、興趣、知識、認知結構等特點,語言要通俗易懂,培養學生學電腦、用電腦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敢用、想用、會用、善用電腦。
2、加強機房管理確保教學順利進行,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公物的習慣。
3、充分發揮掌握的好的學生的作用,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教學內容教時執行情況
1網絡世界巡禮1
2在信息海洋中獲取信息1
3因特網應用面面觀1
4因特網尋根1
5初識數據統計1
6涉及問卷搜集數據1
7整理數據1
8編輯和格式化數據表(一)1
9編輯和格式化數據表(二)1
10期中考試
11分析數據(一)1
12分析數據(二)1
13完成調查報告1
14圖片素材的加工(一)1
15圖片素材的加工(二)1
16錄制和編輯聲音1
17影片的準備和編輯1
18影片的后期制作1
19期末復習1
20期末考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