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中秋節的周記篇一
農歷八月的月亮將又一次從彎彎的“眉毛”變成一個“大圓餅”。啊!一年一度的中秋又快到了。
我們家也有些熱鬧了,媽媽已經把住在黃石的外公外婆接來,打算一起過一個團圓的中秋節。
連續幾天,媽媽和外婆都“奔波”于多家超市挑選月餅,終于定下一款有多種口味的。當媽媽提著一大箱月餅回家時,我跟只猴子似的竄到媽媽跟前——倒不是想媽媽了,而是想吃月餅了。接過媽媽手里的箱子,喲,真沉!看來這么多月餅可以讓我過個癮了。
征得媽媽同意后,我打開了月餅盒摳出一個流心月餅,打算品嘗一下。這月餅,貴得有道理:一只小巧玲瓏的月餅上印著一只兔子(大概是傳說中的玉兔吧),后面有個大圓月,周圍被切割成了花紋,喻意著“花好月圓”。
這么一個月餅,“金燦燦”的,靜靜地躺在塑料盒里,一口下去,奶油夾心直往下流,甜而不膩。沒得說,真好吃!
我可算是“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剛吃完一個,就又伸出“爪子”想再吃一個,被媽媽制止了。她說:“先讓這些月餅多‘活’會兒,到中秋晚上,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好吧?”我只好咂巴咂巴嘴,悻悻走開。
其實中秋在我心里也就是代表家人團圓的日子罷了,不管有沒有月亮,中秋一樣過。至于月餅嘛……對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吃月餅哦。哈哈,其實吃才是我的本“姓”。
中秋節的周記篇二
今天是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我很開心,因為今天可以在爺爺奶奶家玩,在爺爺奶奶家吃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中秋節了。
在吃中午飯的時候,奶奶端上來了鱸魚、大蝦、柴雞、粉條、豆腐等好吃的菜,這么豐盛啊!我恨不得一口氣把這些菜都送到自己嘴里。吃完午飯,我在院子里玩著,時間就像流水,不知不覺就到了夜晚。奶奶已經把晚飯準備好了,當然有今天的主角——月餅。月餅有草莓味的、五仁味的,還有玫瑰味的。
在朦朦朧朧的夜色中,我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金黃的“大圓盤”。月亮真圓呀!真像這有團團圓圓寓意的月餅。月亮真亮呀!亮得像是白晝一般。月亮真美呀!美得就像一位仙女在云霧中飄動。我感覺自己真幸福呀!有家人一起過中秋節,有這么多好吃的。
我抬頭望著明月,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脫口吟誦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就這樣,我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著月,和家人度過了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周記篇三
中秋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經過了那么多年的積淀,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個蘊含豐富的中秋節了,在中秋節里面蘊含著很多中國的文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又是一年中秋佳節,中秋節蘊含豐富的文化,中秋節的習俗、美食、神話故事和文學作品都體現了中國元素。那么中秋節蘊含豐富到底有哪些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季、追月節、拜月節、團圓節……中秋節在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剛剛介紹完中秋節的發展史,我再來介紹一下中秋節的主要習俗:
一、賞月。文人在月下吟詩,“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民間月下踏歌、跳舞。
二、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飲酒。
三、拜月。婦女拜月、少女拜月,祝愿“貌似嫦娥,面如皎月。”
習俗介紹完,當然少不了中秋美食——月餅。我國月餅品種繁多,主要有十種: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滇式月餅、港式月餅、潮式月餅、徽式月餅、泰式月餅、桂式月餅。這十種月餅各有各的風味,我真想把所有的月餅都品嘗一遍。圓圓的月餅,象征團圓,反映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
中秋節的周記篇四
俗話說“中秋人月兩團圓”。每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六口都特別開心。尤其是今年的中秋節,特別難忘。
晚上,我和家人吃完團圓飯后,準備去賞月,可家里又看不到月亮,怎么辦呢?爸爸說:“要不然,去沿江公園賞月吧?”“好啊,好啊,那正是賞月的好地方!”我和姐姐一同說道。
于是,爸爸開車,帶著我們向沿江公園出發。一下車,我往天空中一看,“哇,好多孔明燈呀,真是壯觀!”我不禁感嘆道。接著我又數了數:“一、二、三、四、五……哇,一共有二十多盞呢!”看到這里,我也想買一盞去放。媽媽說:“去吧,我們也去放一盞,據說孔明燈飛到高空中,能幫助人們實現心愿呢!”我和姐姐連忙往賣孔明燈的地方跑去。啊,好漂亮的孔明燈啊,各種顏色,各種款式,真是應有盡有。我們買了個紅色的,因為紅色代表我們火熱的心。點著火,手托著燈,看著它慢慢地朝空中飛去,真希望它能如大人們說的那樣,幫我實現家人永遠健康快樂在一起的愿望!
放完了孔明燈,我們就坐在椅子上賞月,老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天,我們發現十五的月亮特別圓,像一個白玉盤,瞬那間,想起了李白的那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遙臺鏡,飛在青云端。”我連忙拿出媽媽的手機,把這美景拍了下下,上傳到網上。希望那些在外的游子們,看到這美麗的“嬋娟”,能緩解一些他們的思鄉之情。
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們回家支起帳篷,坐在里面玩游戲,吃爸爸從南昌買回來的冰淇淋月餅。嗯,味道真是不錯,這個中秋過得真是難忘啊!后來我在帳篷里睡著了,還夢見跟月宮里的小白兔一起玩呢!
中秋節的周記篇五
輕輕打開窗戶,仰望墨色的天。明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忽然兩只不知名的鳥從我眼前飛過。它們在商量要相約共度中秋嗎?我輕笑。
今年,我的中秋會有誰陪?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嗯,一定有他們。
關上窗戶,我捏起一塊月餅,豆沙餡的,輕力一扳。老師布置的中秋作業在我腦中游蕩:明天中秋節,要和家長靜下心來坐在板凳上心平氣和的講話、談心。
我能做到嗎?應該可以。
放下月餅,轉身走到臥室,地上的幾張試卷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我的周周練。看著對不起中國共產黨的試卷,我極度苦笑。顯眼的分數讓我羞愧的無地自容。語文120滿分,我才得了77分,剛及格。語文這可是我的強項啊。
媽媽的‘你看看人家,考得比你好多了。你看看你這分數。’還在我耳邊轉著。我再次輕笑。
是,我的學習不好。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我,已經很努力了?沒有吧?
我拾起地上亂七八糟的試卷,隨手把它們扔在沙發上。
考試那天,我還在對我自己說:“后天是中秋節哦,不可以考不好,讓家人過個不開心的中秋。”可是,我始終沒做到。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我知道,即使他們看到我的試卷會很傷心,但我知道,她們會一直愛我,保護我。會陪我度過明年,后年,大后年的中秋。會陪我一直到最后。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愛你們。中秋節快樂。你們的中秋,有我陪。
中秋節的周記篇六
秋高氣爽,氣爽秋高,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都喜歡過中秋節,我爸,我媽,我姐,我弟,我妹也全喜歡過中秋節,因為中秋節這天,我們全家人能在一起吃月餅。今年中秋節,恰逢農歷八月十五,黃昏的傍晚,玉兔東升,皎潔的月亮正照耀著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云彩飄蕩在云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的吹著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只螢火蟲飛來飛去,飛去飛來,是那么有情調,這情調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們倆站在院子中央,抬著頭,仰著脖子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說:看吶,這邊的月亮升起來了!弟弟說:看吶,那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里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妹妹幾乎全都異口同聲的一起喊到:看吶,東邊的月亮真的升起來了!
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就像一輪明月,又像一輪圓月,正在升起來!
我們在院子里高高興興的簡直就是高興,沒有人能說出這不是高興。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美麗而又美觀的中秋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這天,正巧又趕上中秋節,真正雙喜臨門呢!
月有悲歡離和,人有陰晴圓缺,此時此刻,正是全國各地的全國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團圓的好日子,讓我們一家高高舉起月餅,共同暢飲這一杯高興的月餅吧!
夜色已經很深了,深夜也漸漸的濃了,月當空,映著皎潔的月亮,我們全家人都流連忘返,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的在院子里看著那輪明亮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節,真是讓人難忘啊,但愿明年的八月十五,還能趕上吃月餅。
中秋節的周記篇七
一年又一年,一個中秋又一個中秋,也許人們都已經習慣了,沒有什么激情和歡喜了。也許是家人都在身邊,中秋節缺少一份思念,也就沒有什么特別的意味了。只不過是月亮圓了點吧。越長大,越覺得節日的氣氛不夠濃。
小【】時候爸媽不在家,中秋都在外婆家過。節日還未到,前幾晚就會牽著外公外婆的手到超市買月餅。燈光下,三個背影,大手牽小手,看著差點就“圓滿”的月亮跟在頭頂上一起走,覺得這才是中秋節最快樂的。
小時候,不知怎么得知中秋節要邊吃月餅邊賞月,硬是站在門口,一直等著月亮出來,手捧著月餅,眼盯著月亮,月亮一出來就咬一口月餅。那時候覺得手中的月餅是天下最美味的東西。而站在一旁的外公外婆則哭笑不得。記得有一年中秋是下雨的,回校后聽老師說不少同學的作文是寫中秋賞月的,這下慘了吧,我因下雨沒能看見月亮而沒寫作文呢!
這回的中秋節經臺風一鬧也是下雨。雨點敲窗,注定今夜將是無月了。正打算和父母出門挑選月餅,沒想到收到了父母好友送來的一大盒月餅。月餅的包裝挺精致的,可我沒有從前那種迫不及待想嘗嘗的沖動。輕輕咬下一口,應該是五仁的,竟感到有些甜膩。
明月還在,中秋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