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總結是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的有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和提升學習能力。以下是一些成功學習總結的案例,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激勵。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一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16日、17日。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2017年司法考試《民法》學習方法總結,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民法是實體法,規定并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學好其它法律的基礎學科,學好民法中的概念、理論知識對于學習其它部門法至關重要,并且國家司法資格考試中直接或間接考察民法的知識將達到一百多分,無疑民法是你通過司法資格考試得敲門磚。考試的重點是理解相關民法理論知識,然后運用到具體的案例中解決實際問題。一般民法的考題不會單獨考察某一法條,而且對相關制度的形成的“法條鏈”進行綜合的考察。所以如果考生僅僅是對法條死記硬背,不對相關“法條鏈”綜合理解,肯定不會學好民法,在司法資格考試中應對民法試題將會很吃力。學好民法,不僅是知識點的單純記憶,考生一定要遵循理解掌握相關理論和制度至上的原則,才能在司法資格考試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典(中國未出臺),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司法考試中民法包括的相關法律規范有《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司考的重中之重是涉及物權、合同和侵權的相關法律規范。
民法每年必考的重點內容有民事法律行為、訴訟時效、物權取得方式、抵押、合同責任,合同的履行抗辯權、代位權、特殊侵權等知識點。
民法的學習最注重的就是體系性,教材的學習舉足輕重,按照相關教材的體系(例如三大本、黑皮書)把民法系統的學習一遍。看教材的要求就是在腦海中形成民法的基本框架,對民法重要的制度(例如善意取得制度)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關于練習題以及歷年考題的運用。如果在沒有對民法有整體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做相關的民法試題是事倍功半的,不建議考生復習完一章就緊接著做題練習,因為每一個民法的知識點很容易牽扯到另一個民法的知識點(例如無權處分和善意取得),不能對整個民法的知識體系做到胸有成竹的話,零散的知識點很難在做題中得到有效的運用。真題比練習題重要,如果有些考生復習時間有限的話,建議只做真題不做練習題,真題的權威性、準確度大,參考價值遠比練習題大的多。要謹記,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我們從真題中汲取的不僅是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老師的出題思路,考生做完一道題后,最基本的要清楚這個題考察的知識點是什么,老師的出題的陷阱在哪里,只有在真題中千錘百煉,才能在考場上百戰不殆。
關于法條的復習,把法條單獨孤立的來學習,是件既枯燥且效率低的事情,學習法條一定要結合真題和教材,把相關的法條結合起來理解記憶,這樣既省時又省力。近年來,考題中涉及司法解釋的試題越來越多,考生一定要注意相關重點司法解釋的學習,尤其是新頒布的司法解釋必然是司法考試的寵兒(例如《婚姻法解釋三》)。但是,學習不能舍本逐末,民法的學習重點還是圍繞重要的部門法展開,我們學習不僅要埋頭苦讀,還要抬頭看路,把握學習的方向。
首先把握民法的體系性。我們如果不能把記憶的民法零散的'知識點加以整合成體系,那么在做題中好多知識點都是無用武之地的。因為現在司法考試中知識疊加型的題目越來越多。何謂知識疊加型?就是說一個題目不僅僅考一個知識點,而是考很多知識點。知識疊加型的題目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有一個體系性的概念,也就是對整個民法的體系非常清楚。
其次全面復習,重點突出。全面復習的原因是司法考試的大題量,小分值,細節化。每一道選擇題不僅考一個知識點,而是考多個知識點,這就意味著試卷的內容相當零碎,因此全面復習顯得尤為重要。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要突出重點,重點的含義有三種:一是傳統重點,就是每一門課里面都有它固定的重點,無論何種考試包括司法考試都會考到的重點知識點;二是新增內容,我們強調主要是每年新頒布的司法解釋。三是熱點問題,主要體現在每年的論述題中,這就要求大家對每年的熱點問題有所了解。
最后就是做題時找準“題眼”,提取信息,縝密分析。找準“題眼”,就等于做對該題的一半,避免全盤皆輸的“悲劇”發生。提取信息,即善于從題干中發現與“題眼”相關聯的法律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涉及所考法律制度的定義、典型特征、構成要件等。找準“題眼”與提取信息是兩個相輔相成、難以分開的過程,但又不完全相同:找準“題眼”是根據所提取信息進行的初步判斷,而對問題的最終解決尚需進一步提取更詳盡的信息。縝密分析、構建民事法律關系,就是根據所考的“題眼”,考查民事法律制度,全面收集對該制度有意義的法律信息,運用已掌握的法理知識,構建民事法律關系,進而把握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
我們建議對于該學科的復習計劃,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
首先,要系統的看一遍教材,腦海中初步形成民法的基本理論體系。這一階段是花費時間較長而且關鍵的階段,考生可以按照相應的部門法依次復習,例如先復習民法通則,再復習物權法、合同法和侵權法,同時注意在學習中的知識點鏈接和串聯,比如說,學習民法通則民事行為的效力狀態時,一定要結合到合同法中合同的效力狀態的內容。
其次,進行第二遍。第二遍的復習要有所針對性,針對重點的知識,進行重點的復習,同時前后結合,做到融會貫通。學習重點的相關司法解釋和新增法條,這也是歷年司法考試的重點。一定要特別記憶這部分。
最后,要特別注意。在對民法知識掌握比較的好的情況下,開始研習真題,檢測自己的復習效果,同時鞏固學習的知識。
要注意做筆記,把容易遺忘的內容記下來,以便在復習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找到自己不熟練的地方,節省時間。同時為了加強記憶可以用畫圖表的方式來記憶,比如下面的就是善意取得制度的一張圖表:
(1)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
(2)受讓人受讓該財產時是善意的。
(3)以合理的價格有償轉讓。
(4)轉讓的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交付給受讓人。
(5)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被盜、被搶的財物、遺失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適用范圍動產、不動產、其他物權都可以善意取得。
效力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后,該動產上的原有權刺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
1.提醒考生在復習時要處理好重點與全面的關系,現在司考題考察的越來越精細,只掌握重點知識遠遠不夠,掌握重點的同時也要全面的學習。
2.重者恒重,民法中得重點常考點必須牢固掌握。
3.法條和教材的復習,一定要先教材后法條,對教材熟悉后,再復習法條才會有的放矢。
4.真題至少多三遍。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掌握老師的出題思路。
民法是實體法,相對其它學科理論性更強一些,難度更大一些,所以要求考生在民法上較其他部門法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但是,只要考生本著踏實、嚴謹的態度,突破民法的學習也是件容易的事。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二
第一種方法,可以使我們對民法獲得一個整體的把握,即掌握民法的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為進一步學習、研究民法或者從事民法實物,奠定扎實的民法知識基礎。但這種學習方法,對初學者來說,要理解、記憶許多專業概念術語有相當的難度。建議大家聽一聽獨角獸司考網校全程班基礎階段的課程,對于打好民法基礎很有幫助。
第二種學習方法,從具體案例入手,可以喚起對民法理論的興趣,但僅靠這種學習方法,不大可能準確理解和掌握整個民法的基本結構和概念、原則、制度、理論體系。
因此,現在提倡交替采用上述兩種學習方法。即為了掌握民法的基本結構和整個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體系,須采用第一種學習方法,精讀一、二種較好的民法教材或者體系書。在此基礎上,再采用第二種方法,閱讀一些民法實例演習著作,使我們結合實例,對民法各項概念、原則、制度獲得正確的理解和把握。獨角獸司考網校的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與案例結合十分緊密,聽后讓人感覺茅塞頓開,不但讓人對于民法理論理解更加深入,還能啟迪考生的思考,的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特別指出的是,獨角獸司考網校的視頻課件,都是有同步字幕的,當時幫了我很大的忙,因為有些老師講課的語速比較快,有時候會遺漏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但是,有了同步字幕就不一樣了,它幫我省了不少麻煩事,使我的學習效率明顯的提高了。除此之外,再閱讀一些具有較高學術水準的專題研究著作、相關專題論文,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民法理論素養。并且,在具有比較扎實的民法知識的基礎上,應閱讀民法方法論著作和民法判例研究論文,以掌握解時適用民法的方法、規則和理論,提高運用民法和研究民法的能力。
圖形列表法有三種圖:
第一種圖是鳥瞰圖,分為宏觀鳥瞰圖和微觀鳥瞰圖。
宏觀鳥瞰圖幫助我們把握學問的體系,在理解上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法;。
微觀鳥瞰圖是一個具體制度的結構描述。
第二種圖是法律關系圖。
在涉及三方以上法律關系時,要用圖形來表示。
久而久之,空間想象能力就出來的了。在考場中,圖形自然在腦海中浮現。
一線串聯法一線串聯法比較適合對四大程序法的復習。
程序法規定了事物的發展順序。
考生可以選擇類似佘祥林的案件,從偵查一直到死刑復核,聯想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進行的各個環節,然后與法條相對照。
如此反復進行,甚至可以達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橫向比較法橫向比較法,是把相近、相反、相同的知識點或者制度進行比較。
如民法中的傳統論述題,多為聯系、區別題,這屬于橫向比較,考察的是分析性思維,促進的是宏觀或精確把握。
比如,理解了物權與債權的區別,打通了任督二脈,應付物權、債權具體知識點的考察,就會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
再如,掌握了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民事行為、效力未定民事行為的區別,對效力模式的掌握,就是綱舉目張般的掌握。
題海捕魚法過去一直主張做5年真題。現在看來真題應當多做,但要注意隨著新的法律、解釋的出臺,有些題目已經過時了。
在做真題的基礎上,要做模擬題,最好做模擬試卷。做題的好處是:
1.發現思維的死角。有時你以為懂的東西,一做題,發現并不懂。
2.做題,可以發現重點和規律。很多人可以舉一反三。
3.做題,可以提高在考場的效率。做題的大忌是:只拉車,不看路。
形象記憶法形象法記憶是一種通過借助而加深記憶的方法。
比如,很多考生記不住短期訴訟時效,隋老師就在講課時提供了七個字:商品存租賣于河。
“商”指人身傷害;“品”,指產品;“存”,是指寄存,寄存又稱為保管;。
“賣”是指拍賣;“于”是虛詞;“河”是指內河、沿海運輸。
這七個字,代表了六個短期訴訟時效。在我作適當講解之后,所有學生當堂就記住了。
法條串聯法重點法條必須記牢,也是歷年所主張的。法條串聯有四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考察法條與法條之間的關系,否則掌握的法條是支離破碎的,不足以應付考試。
第二,適度注意立法理由,體會法條所體現的法律的基本價值。
第三,要有法條鏈接的意識。要有天馬行空般的聯想。
第四,對底線式的法條,要記憶,記憶性思維是分析性思維的基礎。考生不妨聽聽法條的錄音。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三
情況說明:本人系法學本科專業畢業,大四那一年第一次參加司法考試,結果以352分敗北,為了安慰之前辛苦復習的五個多月,申請了c證,但是對于志愿從事法檢工作的我來說,這個證根本就是廢紙一張,所以6月司法考試報名,我網上報了名,當時我已經順利保研到蘭州大學,所以選的現場確認地是蘭州,但是畢業的心情以及現場確認地兒離我家有點遠,我就沒有去現場確認,最后也就沒有參加20的司法考試。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司法考試的重要性,已經超過拿到學位證,所以我正式從年3月考試復習,經六個月的集中復習,最后以412分成績通過2013年司法考試。現在就將自己的司考學習經驗進行簡要的總結,提供參考,以幫助更多的司考戰友,希望你們也能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一、教材選擇。
首先說下報輔導班和自學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報不報輔導班,因人而異,據我了解的情況,很多報輔導班的同學還沒有自學的同學考的高(無論過或者不過),當然個人iq高低程度可能很重要,但是我認為存在以下原因:第一,輔導班的學習,都是高強度、集中系統的,進度是一定的,不管你掌握沒有掌握,輔導班的進度是不會變的。所以對那些之前沒有好好看過書的,以及部分內容沒有掌握的等情況的人來說,如果不在課下好好自學,消化白天所學的知識,考試會很吃力;第二,首先,輔導班的老師都是集中講一些重點、考察頻率高的知識點,他們常說司法考試要學會放棄,我很不同意他們說的這些話,如果這個也放棄、那個也放棄,那么我們的過關率拿什么來保證。他們可以不講,但是我們不能不看他們講授之外的東西,可事實上,大多數戰友將輔導班老師的講授的內容視為考試內容的全部,容不下講授內容之外的知識甚至也懶得弄。其次,別忘了,出題老師很不喜歡現在市場出現的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如果出題老師出的題目都中了輔導班所謂的考試重點,那是不是顯的出題老師很沒有水平,考試都過了,那么司法考試的含金量是不是太低了,所以為了應對輔導班,出題老師想盡辦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的司法考試考完,大家都會說“出的題太變態了”“不按常理出題”“為什么考一些犄角旮旯的偏冷門知識”等。
我沒有報班,我聽的音頻、看的講義、做的真題解析全都是從學法網上下載(強烈推薦“學法網”)。
整個司法考試學習過程就是:聽音頻-背講義-看真題解析-做真題(除了民事訴訟法和卷四:民訴,我從頭至尾都是看專題講座--看真題解析--做真題;卷四,除了第一題,其他都是一遍又一遍看真題解析)。
我認為司考學習用書,主要三大類,一是音頻講義,我全部是從學法網下載的。我認為最為重要的司考用書就是這個音頻講義了。我學習司法考試,法條從來沒有看過,75%就是靠這個講義,尤其是每個老師的的講義,我至少也在十遍以上,講義是司考知識的精華濃縮,非常有價值。三大本作為司法考試標準教材,很多人買了,但是我沒有買,因為我大學本科專業就是法學,所以我就沒有買,但是對于沒有法學基礎知識儲備的戰友,買不買因人而異,但是個人認為只能作為工具書使用,也就是確實發現有題目的知識沖突、或者哪里不理解、講義上沒有的理論知識又覺得重要的時候需要查閱的可以查閱,其實可以在學法網上下載一套電子版的,用時查閱就是了,我就下了一套。二是歷年真題解析。我用了兩套,一套是張能寶的,這還是準備參加年司法考試時候買的結果沒有用,今年除了純理論那本沒有看之外,全部都認真看了兩遍。還有一套是從華夏考資網上下載的三校歷年考題解讀(共8本),個人認為三校的這套題相當不錯,都是三校名師自己根據歷年考試真題按照專題整理、解讀,這八本歷年考題解讀含金量很高,個人認為他和音頻講義的重要性一樣,我最后兩個月半基本上都已這個為準,這上面的內容很全,卷一到卷四都有,而且每個題除了講解本題,還把相關的知識串起來,對于強化記憶講義上的內容十分有幫助,對于那些不會容易錯的,我反復看,反復對比講義和這套題(刑法沒有看三校那本歷年考題講解,我看的是柏浪濤《國家司法考試刑法攻略柏浪濤(試題卷)》)。而張能寶的完全按照當年司法考試答案來解析,有些法律修改了,他也沒有相應的改正,這對于初學者非常不利。學法網的司考題庫里面有分科真題也有年度真題,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三是模擬題。我至始至終沒有做過模擬題,但是很多人也喜歡模擬題,筆者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下我看到的,覺得還不錯學法網上的(包括萬國m卷、三校ab卷、還有近5年的歷年真題)。個人認為,模擬題的作用在于能夠檢驗自己司考學習的程度,鍛煉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率。學法網司考題庫內有近2萬道帶詳細解析的模擬題,喜歡做題的朋友,可以好好利用起來。
二、老師的選擇。
對于零基礎的人來說,老師選擇尤為重要,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講解更利于知識的掌握。
刑法:個人推薦柏浪濤音頻講義和他的《國家司法考試刑法攻略柏浪濤(試題卷)》(2012年的)。無論是他的講義還是試題卷,對于應對司法考試來說是一套不錯的復習資料,還給戰友們講一些特別難的理論知識,而這些知識對于我們做題時判斷某些問題非常重要,強烈推薦,這是我參加兩次司考以來,覺得在刑法類是最好的老師。好不好大家看了以后就知道了。當然我在看柏浪濤的講義和試題卷之前,我也認真仔細的聽了和強化記憶樂毅和韓友誼的音頻講義(2012年的系統強化),我始終相信多聽多看不同老師的音頻和講義是有益,在其他學科上我大多數也是這樣做的。這兩位老師好不好,我不做評論,在刑法方面除了柏浪濤,我覺得他們至少對于理解、記憶相關知識是很幫助的。下面我給大家說下,我在其他戰友的經驗總結中了解到關于劉鳳科劉大帝情況。劉鳳科講的確實很好,但是更適合于有法律基礎的同學,或者更適于搞法律研究,很多理論講得很好,但是并不和司法考試同步,會造成誤解,而且講總則的時候穿插了很多分則,最后分則有些又講的不細,小罪名基本不講,例如瀆職罪。
民法:推薦韓祥波、段波、鐘秀勇。我民法前期階段是:韓祥波的民法總則、物權法;段波的債法和婚姻法(二人資料都是2012年的系統強化),他們二人講授的內容非常適合沒有基礎的同學,因為講的還是比較簡單,而且還很有意思,條理也非常清晰,適合理解和背誦。鐘秀勇的民法講的真的很好,知識的拓展和層次的加深做的都很好。首先以韓祥波和段波的民法來入門,然后聽鐘秀勇的民法來拓展和加深,最后把鐘秀勇拓展和加深部分總結補充到他們二人的民法講義里,以這本講義作為民法復興的最終資料。
刑訴法:強烈推薦陳少文。個人認為他講的非常不錯,我刑訴至始至終都是看陳少文的講義(第一階段是2012年系統強化的,第二階段是2013年系統強化的,講義內容對比記憶,也互相補充),尤其是基礎理論,如當事人主義這些基礎知識,在今年的考試中,涉及不少,基本都講到了,而且講的很還是很有條理的,有重點劃分,而且他很注重劃關鍵字,非常便于記憶,例如今年第四卷考的技術偵察的情形,關鍵字就是危恐黑毒賄侵逃。
民訴法:推薦眾合專題講座(2013年的)。我民訴沒有聽過楊秀清和郭翔的音頻。我覺得專題講座講的比較深入,雖然內容很多,但是有助于理解,卷三考完以后,我當時暗自慶幸沒有看張翔的講義(今年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大題,上面內容涉獵的很少,我雖然沒有聽他的音頻講義,但是我下了他的講義,翻開感覺內容不僅少,而且邏輯太簡單,這對一個邏輯性很強的程序法來說不是好事,所以我果斷的把他丟在一邊)。
商經法:推薦史越、張海峽。前階段是史越(2012年的系統強化資料),他將的透徹,易于理解,內容也很全面。后來聽說張海峽講的也不錯,我就在網上下載他的音頻講義(2013年系統強化的資料),兩個人的資料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個人講解方法上都是互補。
三國法:推薦王斌、揚帆。王斌(2012年系統強化的資料)講的很全,邏輯也很清楚;但是聽說2013年三國法有改動,就在第二階段又聽了楊帆的(2013年系統強化資料),把楊帆和王斌的資料放在一塊理解記憶,今年三國法能夠順利選擇,他們二人功不可沒。雖然很多人說楊帆講的很好,但是一個人畢竟講授內容有限,而且樹大招風,今年感覺到出題老師對她有所防范了,有部分題依然在她的預料之外,還好我看了王斌的。
行政法:推薦魏建新、徐金貴。和民法一樣,魏建新適合于入門學習,徐金貴適合于拓展加深。我行政法自始至終都是以魏建新的(2012年系統強化資料)為準,后來在第二階段,我怕2013年有所改動,所以下載了徐金貴的(2013年系統強化)的講義,把里面少許的新內容的那幾張,取下來粘貼在魏建新的講義里。在我做三校的歷年真題講解時,把那里講解的很多新內容謄抄到魏建新的講義里,雖然密密麻麻的的,但是自己能夠看懂。后期,行政法,就是以經過多次添加整理的魏建新講義作為行政法沖刺全部資料。
法理學、法制史、憲法,推薦揚帆。由于法理學屬于理論型,而且自我感覺法理還行,我聽了一半就聽不下去了,是我唯一沒有聽完的課程。我把講義看了幾遍,而后又看了課本上難懂的內容。法理就這樣準備的。法制史,憲法也一樣,雖然聽完了,但是屬于前頭看后頭忘的那種。于是我就在第二階段,一邊看講義一邊把三校的歷年專題講解上的內容沒有的,謄抄到講義上。最后兩個星期左右,我每天早上要按照計劃把他們背記下來,當然如期按照計劃執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我沒有專門提出來復習,我就在考試的最后一周,反復看了幾遍,沒有聽過音頻。
最后特別加上卷四論述的講義:推薦淳于聞。聽過很多老師講的。比如任海濤。他的方法倒是對的,但是僅僅是論點提煉,三段論的結構我覺得倒是不難,填充血肉才最難,尤其是零基礎的人,肚里空空,沒話說,湊字數都難。淳于聞的模式論,個人覺得有意義,至少能寫一些看上去還算專業的話,來博得閱卷老師的一瞥而過。我覺得他講的還是挺有道理的,畢竟閱卷老師停留在每一份試卷的時間都非常有限,那么能夠寫出一些隔壁大媽說不來的專業理論,更有助于打動老師,把自己劃入法律人的行列,得到相應的分數。
在這里我想先說明,司法考試確實是下功夫不一定能過,但不下功夫一定不能通過的。輝煌的成果總是和辛勤的汗水分不開的,因此想要通過司考,首先要有吃苦的覺悟和思想準備,全力付出的實際行動,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績。當然方法也很重要,但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將自己的司考學習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3、4、5月份,熟悉階段。
由于自己已經一年沒有好好看過專業課的內容,因此第一階段主要是熟悉內容。因為正式的今年的音頻基本上過了五一以后網上才有,所以每天就聽老師的2012年的講課音頻,目的是為了做到頭腦中對法律知識有印象,最起碼能夠做到別人說起來,自己仿佛好像聽說過,不會太茫然。這個階段我都是有有計劃的,譬如三月,就必須把民法、刑法聽一遍,張能寶的題做完,四月是行政法、刑訴聽完,張能寶的題做完,五月是商經、三國法、憲法、法制史聽完,做張能寶的有關商經、三國法的題。
第二階段:6月、7月中旬,強化階段。
這個階段是最痛苦的階段。6月份起,網上就可以下載2013年各類老師講課的音頻了,把相關老師的音頻聽了一遍,由于已經復習一遍了,所以第二階段聽音頻也就特別快。為了抓緊一切時間聽課鞏固學習,所以就經常逃課了,所有朋友聚會聚餐能拒絕的就拒絕了。
安排上是這樣的,最先聽的是法理學。每天早晨六點起床后,開始就只是背誦法理、法制史,到后期有了憲法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后,穿插著背誦,白天的時間就不再涉及這些知識了。白天全天都是聽課,要注意晚上要對白天聽的內容進行回看,否則第二天就會忘記。每一門聽完以后,要對該門課程講義從頭到尾再看一遍,鞏固加深。值得注意的是,每兩到三門課聽完以后,要及時的把早先聽過的課程再拿來重新復習一遍,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法學基礎薄弱的戰友們,很可能吃了這個虧,全部學完以后,再拿法理、三國講義來看,也有可能完全不認識,甚至連自己的筆記都不知道寫的啥,只好又浪費時間重聽了一遍,我周圍就有這樣的戰友,方法不當,結果白白浪費了大把時間。
強化階段里,有些課程有幾個老師講,比如民法,因為第一階段聽了韓興波和段波的,所以我就直接看鐘秀勇的講義,雖然內容很多,但是確實是對韓祥波和段波的資料很好的補充加完善。同樣的道理,每個老師一定會有自己的講課風格和偏重點,也會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因此兼收并蓄和及時補充記憶非常重要,而且再補充的時候還可進行總結,非常有利于以后的背誦學習。我是以段波和韓祥波的講義為準,我不喜歡寫便利貼,所以復習理解記憶民法的時候,手邊三份講義。雖然有點不方便,但是習慣就好了。有些在真題解析中遇到的內容我倒是認真的用筆記載到空白處或者用便利貼。
第三階段:7月下旬到9月的一個星期,做《三校歷年考題專題解析》以及背誦提高階段。
7月下旬到八月中旬,近一個月的時間,我把三校八本歷年考題解析除去刑法那本以及柏浪濤的講義試題卷認真做一邊,對于不會做的,畫上記號,回頭再做一遍。把里面的新內容謄抄到講義上。當然,每天早上6:30后到8:30之間都是按照計劃背講義。經過一個的做題、整理,最后我的刑法講義集合了柏浪濤、樂毅、韓友誼、《三校歷年考題專題解析》里面的內容;民法講義集合了韓祥波、段波、鐘秀勇;民訴法雖然是看專題講座,但是也集合了楊秀清的《三校歷年考題專題解析》里面的內容;行政法集合了魏建新、徐金貴,《三校歷年考題專題解析》里面的'內容,憲法、法制史、法理集合了淳于聞、《三校歷年考題專題解析》里面的內容;三國法集合了王斌、楊帆、《三校歷年考題解析》;商經集合了史越、張海峽、《三校歷年考題真題解析》,最后背講義的時候就不需要翻很多書,一門只需一本講義足矣。
這里的要重點講一下,背誦主要是各科系統強化的講義(已經在第二、三階段總結補充過的作準的講義)。成績出來以后,很多沒過的戰友問我到底是背書還是做題才能考好,我個人認為,光看講義,如果理解也就罷了,如果不理解那也白搭;光做這題,風險也很大,雖說做真題也有過的,但是那是極少數。真題除了能夠讓我們熟悉出題老師出題思路、練習做題速度、理解相關知識外,不能夠讓我們系統掌握思考知識,他比較零散。講義本身就是各科老師講課的基本教材,是對各類法律知識的解析和總結,重點很突出,知識非常濃縮、精煉和實在,可以說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但是沒有經過做題的訓練,很難在做題的時候做對。所以我覺的,講義一定要配套一套含金量很高的真題解析,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掌握知識的系統性、以及理解知識的透徹性。
第四階段:8月下旬到考試前,背誦沖刺階段。
我從三月份復習開始以來,沒有完整的做過一套真題或者模擬題,都是按照專題做真題。因為我這樣練過,感覺那樣做沒有針對性,做完一看錯了一大堆,更加別提那少的可憐的分數,內心奮斗的激情瞬間被打擊的稀里嘩啦。為了不打擊自己的積極性,所以我一直沒有那樣做,大家也別學我,因人而異吧。
第四階段,我上午全部投入到準備卷四,無論是背也好,還是重復做歷年真題。我上午的時間都留給卷四。下午就是背誦講義,看之前做過的做題。
因為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我準備的很夯實,所以在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我不急不慢的一步步按照計劃一項一項的去完成。尤其第三階段,暑假宿舍的都回去了,就我一個人,我就在宿舍復習。每天中午吃一頓飯,然后買好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吃的,打好足夠用的水,基本除了睡覺,吃飯的時候和晚上十點半之后玩會兒電腦外,都是在看書。基本上作息時間是晚上12點或者更晚點睡覺,早上6點準時起床,中午睡一個小時。
具體到考試中,發下卷子要認真的填寫姓名考號等信息,千萬不要著急填完好趕時間做題,我就認識一個同學就差點吃了虧,為了趕時間做題,急急忙忙的填完信息,結果在粘貼編碼的時候,不小心弄錯了,浪費大把時間,心里又緊張,很影響做題。所以千萬不要在小錯誤上面馬失前蹄。前三卷的作答中,我的方法是先快速的做第一遍,遇到一下子不會的或者考慮不清的,題目前面畫個對勾后放過,馬上做下一題,第一遍做完后,從頭開始做那些畫對勾的題,做完他們之后,涂答題卡,涂完答題卡后,又從新看一遍,對那些有疑慮的但能夠有理由推翻之前選的答案的題,改選項,注意一定要有理由,否則不動為妙,因為實踐證明,往往這么改的都是改錯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夠防止由于時間緊張而出現題目做不完的情況,每次考試出來都有人說題目沒有做完,多數都是在某一道題目上考慮時間過多,反而影響了后面能夠做對的題目。二是可以檢查糾錯。第一遍做完,起碼做不完題的壓力不存在了,可以認真的檢查已經做過的題目,并且集中時間對于第一遍做題過程中畫圈的題目深入思考,我在涂完答題卡時重新檢查了一遍,改了幾個選項,結果按照我的方法:即有理由支持之前選錯的,改了,最后也對了;對于每卷搖擺不定的那十幾個題,第一遍已經選了,雖然有幾個是錯的,但是還是對的多一些。自己做前三卷時加涂卡時間,基本上卷一100分鐘左右、卷二120分鐘左右、卷三120分鐘左右,完成后檢查一下基本信息(姓名、準考證號等),就交卷了,因為第一已經做成這樣了再坐著也不會了,白浪費時間,以防止對某些還不確定的題目進行更改。
卷四不能像任海濤說的那樣做(先把答案寫在草稿上,思考過后再寫到卷子上以防涂改影響分數),雖然我買了他的書,但是我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況且我也沒有這個習慣。我先是認真思考,一氣呵成,盡量不涂改(如需涂改也只畫一筆,另寫清楚,切不可涂黑一片),本人的字,寫慢點還不錯,但是如果寫的太快,有時候連自己都不認識,所以我盡量在有限時間時間內,努力寫工整、清楚的寫,至少讓人能看清寫的啥。這里想說第一題法治理念完全背誦的任海濤的依法治國的套話,第七題的論述則更多的三校《歷年考題解析》的以前考過的類似題目,以及借用了淳于聞和任海濤的模板論,感覺都很實用。雖然套用模板影響分數,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有水平的東西來,對我來說,太難了。
最后說幾句感受,自己考完以后,心理倒是一下就放松了,不再去想考沒考好的問題了,我媽媽給我打電話,我開玩笑的說要么過,要么不過。11月21日,可以電話查分了,晚上大概11點快12點了吧,一個同學說我考了多少,我說沒有查。隨后我把我的身份證號碼和準考證給他讓他托同學幫我查。在他們查的那幾分鐘我的心臟都快跳到嗓子眼里,生怕沒有過,我舍友不斷的安慰說一定會過的,但是自己就是緊張,控制不了。不一會我同學電話來了,我說壞消息就別說了這類的話,結果他說你過了,412分,當時我高興壞了。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自己六個月的辛苦付出終獲回報,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最后電話怎么掛斷的我都忘了。第二天上午讓同學幫我查到:卷一110、卷二109、卷三101、卷四92、總分412。希望各位司考戰友能從我的經歷中吸取到你需要的,預祝你們也能順利的通過司考!!
海梅琴。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四
6、統籌計劃安排否,客觀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嚴格執行否(只要用一天學習的效果與效率就可以校正這個最適合自己的安排計劃)。
大三12月份起,我開始打算考司法考試,上法律教育網看帖,大量瀏覽關于司法考試的相關信息,從前人的經驗出,汲取哪些是自己能用的,適合的;哪些書籍是推薦率比較高的。小學時可能大家都學過一篇語文課文,講的'是小羊過河。
小羊問媽媽:“這河水深不深呀我能過去么。
它媽媽回答:“你去問問別人吧。”
小羊找到了小松鼠,問了同樣的問題,小松鼠說:“千萬別去啊,水深的很!我上次想過去,差點被淹死。
小羊有些膽怯,恰好這時老牛走了過來,于是小羊又把問題向他重復了一遍,老牛說:“這水很淺呀,我每次過河,水還不到我膝呢!
小羊只好又去找媽媽尋求幫助,它媽媽說:“你自己親自試試吧。”
小羊于是親自下水走了走,不深不淺,水面正好到身子的地方。
所以,讀別人的帖子就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讀的少吧,你可能會對考研認識不清晰;讀多了吧,又沒那么多時間,也容易看花了眼無所適從。
我個人總結,最初的閱讀攝取以下幾部分:
1)時間與復習分量的分配;
2)書籍與輔導班的選擇;
3)對司考的總體認識與自身情況的客觀分析。
(1)三大本指定教材即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
俗稱的“指定教材”,共三本,按照司法考試前三卷的考試內容進行編排。原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司考官方教材。后在《行政許可法》頒布之后,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稱謂,但是,作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唯一司考專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質疑的。因此,作為考生,也應當對其有足夠的視。當某些教材或者復習資料對某個觀點存在爭議時,我們應當以輔導用書的觀點為準。當然,三大本中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不少內容似乎對于司法考試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們在復習時也應當視具體情況而定。
(2)歷年真題。
對于司法考試而言,歷年真題的作用是相當突出的,我們必須對它要有足夠的認識——善待真題。應該說,歷年真題是司法考試的精華所在,它將司法考試范圍內的知識點以題目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也是命題專家智慧的結晶。
如何用好真題是關鍵問題。曾經有位考生僅通過看重點法條和做真題通過了司考,由此可見一斑。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于真題必須反復的做,并且要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夠真正搞懂每一道真題,而并非單純的記住答案。在制訂復習計劃的時候,應當把真題練習單獨列出來,穿插在每一輪的復習過程中。我的建議是,真題至少做兩到三次。希望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每次對題目的內涵都能夠有更深刻的認。
(3)視頻音頻資料。
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也方便了我們的交流。目前,網上有不少專門針對司法考試的網站和論壇,很多考生都會將自己學習的體會和經驗發表于此,像法律教育網就有很多不錯資料,此外,也會有名師視頻課程都可以找到,應該說,這些資料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有時能給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1、民法、刑法前期要放在重點,因為理論性較強,需要徹底掌握;
2、越到后期越要重視第一卷的內容;
4、司考注重思考結果,所以要練習分析速速,思維要敏捷;
5、第一遍要全面看,挑出重點;第二遍要重點看,反復記憶;
6、真題題目來自哪些章節,哪里分多,哪里分少,知識點考察幾遍;
7、不要每天學一點,一科學一點,要2、3科集中學完,再復習下幾科,并且溫習前幾科,例如:半個月打算完成民法、行政法、刑訴法;那么一個星期打算看完多少章,一天打算看幾頁,這么按排。
1、真題要做,還要練習答題規律,例如選對選錯,認真審題;
2、要刻苦,不要押寶;
3、心要靜;
4、緊張感與壓力要有;
5、不要以難嚇唬自己,也不要太不以為是;
6、不要熬夜、不要生病,病不起!
7、不在乎你看了多少,你記住多少。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五
民法是實體法,規定并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學好其它法律的基礎學科,學好民法中的概念、理論知識對于學習其它部門法至關重要,并且國家司法資格考試中直接或間接考察民法的知識將達到一百多分,無疑民法是你通過司法資格考試得敲門磚。考試的重點是理解相關民法理論知識,然后運用到具體的案例中解決實際問題。一般民法的考題不會單獨考察某一法條,而且對相關制度的形成的“法條鏈”進行綜合的考察。所以如果考生僅僅是對法條死記硬背,不對相關“法條鏈”綜合理解,肯定不會學好民法,在司法資格考試中應對民法試題將會很吃力。學好民法,不僅是知識點的單純記憶,考生一定要遵循理解掌握相關理論和制度至上的原則,才能在司法資格考試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二、學科概述。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典(中國未出臺),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司法考試中民法包括的相關法律規范有《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司考的重中之重是涉及物權、合同和侵權的相關法律規范。
民法每年必考的重點內容有民事法律行為、訴訟時效、物權取得方式、抵押、合同責任,合同的履行抗辯權、代位權、特殊侵權等知識點。
三、如何使用教材、法條、真題等復習資料。
民法的學習最注重的就是體系性,教材的學習舉足輕重,按照相關教材的體系(例如三大本、黑皮書)把民法系統的學習一遍。看教材的要求就是在腦海中形成民法的基本框架,對民法重要的制度(例如善意取得制度)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關于練習題以及歷年考題的運用。如果在沒有對民法有整體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做相關的民法試題是事倍功半的,不建議考生復習完一章就緊接著做題練習,因為每一個民法的知識點很容易牽扯到另一個民法的知識點(例如無權處分和善意取得),不能對整個民法的知識體系做到胸有成竹的話,零散的知識點很難在做題中得到有效的運用。真題比練習題重要,如果有些考生復習時間有限的話,建議只做真題不做練習題,真題的權威性、準確度大,參考價值遠比練習題大的多。要謹記,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我們從真題中汲取的不僅是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老師的出題思路,考生做完一道題后,最基本的要清楚這個題考察的知識點是什么,老師的出題的陷阱在哪里,只有在真題中千錘百煉,才能在考場上百戰不殆。
關于法條的復習,把法條單獨孤立的來學習,是件既枯燥且效率低的事情,學習法條一定要結合真題和教材,把相關的法條結合起來理解記憶,這樣既省時又省力。近年來,考題中涉及司法解釋的試題越來越多,考生一定要注意相關重點司法解釋的學習,尤其是新頒布的司法解釋必然是司法考試的寵兒(例如《婚姻法解釋三》)。但是,學習不能舍本逐末,民法的學習重點還是圍繞重要的部門法展開,我們學習不僅要埋頭苦讀,還要抬頭看路,把握學習的方向。
首先把握民法的體系性。我們如果不能把記憶的民法零散的知識點加以整合成體系,那么在做題中好多知識點都是無用武之地的。因為現在司法考試中知識疊加型的題目越來越多。何謂知識疊加型?就是說一個題目不僅僅考一個知識點,而是考很多知識點。知識疊加型的題目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有一個體系性的概念,也就是對整個民法的體系非常清楚。
其次全面復習,重點突出。全面復習的原因是司法考試的大題量,小分值,細節化。每一道選擇題不僅考一個知識點,而是考多個知識點,這就意味著試卷的內容相當零碎,因此全面復習顯得尤為重要。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要突出重點,重點的含義有三種:一是傳統重點,就是每一門課里面都有它固定的重點,無論何種考試包括司法考試都會考到的重點知識點;二是新增內容,我們強調主要是每年新頒布的司法解釋。三是熱點問題,主要體現在每年的論述題中,這就要求大家對每年的熱點問題有所了解。
最后就是做題時找準“題眼”,提取信息,縝密分析。找準“題眼”,就等于做對該題的一半,避免全盤皆輸的“悲劇”發生。提取信息,即善于從題干中發現與“題眼”相關聯的法律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涉及所考法律制度的定義、典型特征、構成要件等。找準“題眼”與提取信息是兩個相輔相成、難以分開的過程,但又不完全相同:找準“題眼”是根據所提取信息進行的初步判斷,而對問題的最終解決尚需進一步提取更詳盡的信息。縝密分析、構建民事法律關系,就是根據所考的“題眼”,考查民事法律制度,全面收集對該制度有意義的法律信息,運用已掌握的法理知識,構建民事法律關系,進而把握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
五、該學科的復習計劃。
我們建議對于該學科的復習計劃,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六
民法是實體法,規定并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學好其它法律的基礎學科,學好民法中的概念、理論知識對于學習其它部門法至關重要,并且國家司法資格考試中直接或間接考察民法的知識將達到一百多分,無疑民法是你通過司法資格考試得敲門磚。考試的重點是理解相關民法理論知識,然后運用到具體的案例中解決實際問題。一般民法的考題不會單獨考察某一法條,而且對相關制度的形成的“法條鏈”進行綜合的考察。所以如果考生僅僅是對法條死記硬背,不對相關“法條鏈”綜合理解,肯定不會學好民法,在司法資格考試中應對民法試題將會很吃力。學好民法,不僅是知識點的單純記憶,考生一定要遵循理解掌握相關理論和制度至上的原則,才能在司法資格考試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典(中國未出臺),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司法考試中民法包括的相關法律規范有《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司考的重中之重是涉及物權、合同和侵權的相關法律規范。
民法每年必考的重點內容有民事法律行為、訴訟時效、物權取得方式、抵押、合同責任,合同的履行抗辯權、代位權、特殊侵權等知識點。
民法的學習最注重的就是體系性,教材的學習舉足輕重,按照相關教材的體系(例如三大本、黑皮書)把民法系統的學習一遍。看教材的要求就是在腦海中形成民法的基本框架,對民法重要的制度(例如善意取得制度)有比較深入的理解。
關于練習題以及歷年考題的運用。如果在沒有對民法有整體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做相關的民法試題是事倍功半的,不建議考生復習完一章就緊接著做題練習,因為每一個民法的知識點很容易牽扯到另一個民法的知識點(例如無權處分和善意取得),不能對整個民法的知識體系做到胸有成竹的話,零散的知識點很難在做題中得到有效的運用。真題比練習題重要,如果有些考生復習時間有限的話,建議只做真題不做練習題,真題的權威性、準確度大,參考價值遠比練習題大的多。要謹記,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我們從真題中汲取的不僅是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老師的出題思路,考生做完一道題后,最基本的要清楚這個題考察的知識點是什么,老師的出題的陷阱在哪里,只有在真題中千錘百煉,才能在考場上百戰不殆。
關于法條的復習,把法條單獨孤立的來學習,是件既枯燥且效率低的事情,學習法條一定要結合真題和教材,把相關的法條結合起來理解記憶,這樣既省時又省力。近年來,考題中涉及司法解釋的試題越來越多,考生一定要注意相關重點司法解釋的學習,尤其是新頒布的司法解釋必然是司法考試的寵兒(例如《婚姻法解釋三》)。但是,學習不能舍本逐末,民法的學習重點還是圍繞重要的部門法展開,我們學習不僅要埋頭苦讀,還要抬頭看路,把握學習的方向。
首先把握民法的體系性。我們如果不能把記憶的民法零散的知識點加以整合成體系,那么在做題中好多知識點都是無用武之地的。因為現在司法考試中知識疊加型的題目越來越多。何謂知識疊加型?就是說一個題目不僅僅考一個知識點,而是考很多知識點。知識疊加型的題目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有一個體系性的概念,也就是對整個民法的體系非常清楚。
其次全面復習,重點突出。全面復習的原因是司法考試的大題量,小分值,細節化。每一道選擇題不僅考一個知識點,而是考多個知識點,這就意味著試卷的內容相當零碎,因此全面復習顯得尤為重要。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要突出重點,重點的含義有三種:一是傳統重點,就是每一門課里面都有它固定的重點,無論何種考試包括司法考試都會考到的重點知識點;二是新增內容,我們強調主要是每年新頒布的司法解釋。三是熱點問題,主要體現在每年的論述題中,這就要求大家對每年的熱點問題有所了解。
最后就是做題時找準“題眼”,提取信息,縝密分析。找準“題眼”,就等于做對該題的一半,避免全盤皆輸的“悲劇”發生。提取信息,即善于從題干中發現與“題眼”相關聯的法律信息,這些信息往往涉及所考法律制度的定義、典型特征、構成要件等。找準“題眼”與提取信息是兩個相輔相成、難以分開的過程,但又不完全相同:找準“題眼”是根據所提取信息進行的初步判斷,而對問題的最終解決尚需進一步提取更詳盡的信息。縝密分析、構建民事法律關系,就是根據所考的“題眼”,考查民事法律制度,全面收集對該制度有意義的法律信息,運用已掌握的法理知識,構建民事法律關系,進而把握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
我們建議對于該學科的復習計劃,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七
近年來,司法考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了社會熱門話題。參加司法考試的人群越來越龐大,筆者本人也是其中之一。經過數月的刻苦學習和準備,我終于成功通過了今年的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從業人員。在這個過程中,我獲得了一些寶貴的學習心得體會,希望通過此文與大家分享。
首先,精心制定學習計劃是成功的關鍵。司法考試考綱龐大,各個科目的知識點也眾多,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很容易陷入學習的迷茫中。因此,在準備司法考試前,我制定了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首先,我根據考綱,確定了每個科目的重點和難點,然后將整個學習過程分解為每日、每周的任務,確保能夠按部就班地學習。在每天的學習中,我注重對知識要點的總結和歸納,形成自己的學習筆記,以便后期復習和查漏補缺。通過精心制定學習計劃,我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習,節省時間和精力,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其次,堅持不懈是取得成功的保證。司法考試的內容繁雜,復習的過程也頗為艱辛,對自律能力和毅力提出了高要求。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有時候會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有時候會感到學習進展緩慢,有時候會因為各種瑣事無法專心學習。然而,我意識到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戰勝這些困難。每當遇到困難時,我會調整心態,調整學習方法,及時尋求幫助。我還會設置獎勵機制,給自己一些小的獎勵,以保持學習的動力。通過堅持不懈,我慢慢攻克了一個個難點,不斷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再次,靈活應對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司法考試中,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如何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成為我必須面對的問題。為了提高效率,我嘗試了很多方法,并總結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技巧。首先,我強調學習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我發現,通過有針對性地學習重要知識點和高頻考點,可以事半功倍。其次,我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將重要的科目和難點安排在學習狀態最好的時間段進行,以提高記憶的效果。此外,我還注重學習方法的靈活運用,比如,遇到了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我會嘗試通過查找資料、請教他人來解決問題。通過靈活運用學習方法,我提高了學習效率,更好地利用了有限的時間。
最后,積極心態決定了學習效果。在準備司法考試的過程中,有人可能會遇到失敗、挫折和焦慮等問題。這些問題容易導致學習的效果不佳。然而,我認為只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堅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相信自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同時,我也學會了放松自己,避免過度壓力帶來的消極情緒。通過保持積極心態,我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己,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總之,準備司法考試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毅力。通過精心制定學習計劃,堅持不懈地學習,靈活運用學習方法,以及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我成功地完成了司法考試的準備工作。這個過程不僅讓我深感收獲的喜悅和成就感,更培養了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希望通過我的學習心得體會,能夠對其他人的司法考試學習起到一定的幫助和啟發。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八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司法考試并不是難在題本身,而往往是難在自己不能戰勝自己,沒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司法考試心態是根本,沒有平穩的心態,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心浮氣躁、壓力感很大,學習效率必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
1、恒定心:無論在備考中還是考試時遇到何種困難,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要靜下心來,全身心的投入,要心無雜念、忍受寂寞、戰勝枯燥,要能夠抵擋住各種誘惑,諸如在準備司考期間時不看電視、不上網,不去參加任何娛樂活動等等,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看書、做題。
2、吃苦心: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既然選擇了司法考試的道路,就要作好吃苦的準備,無論怎樣辛苦,為了以后能更幸福的生活,一定要先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通常情況下,在周末或者放假的時間應該每天看十個小時以上的書,在上班期間利用下班和晚上的時間看三至五個小時的書比較合適。
3、喜悅心:痛苦著去學習不如快樂著去學習,學習是快樂的、是愉悅的。要在學習中感受快樂,當你搞懂了知識點,做對了題,你就會感到非常喜悅,這樣又增添了你勝利的信心。因此每天都要保持一顆愉快的心情,早上起來說的第一句話是“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今天心情真好!”。
備考資料。
“天下事,或逼或激而成者,居其半”,面對“司考”這樣的硬骨頭,以“臥薪嘗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來激勵自己,不怕自己沒激情,不怕自己不拼命――所謂“哀兵必勝”罷!其實,人生總有些事是志在必得的!有了信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5、平常心:復習階段,往往會產生焦躁不安,心緒不寧,信心不足,擔心憂慮等等不良的心理狀況。所以要不斷的自我提示,“享受過程是快樂的”,不能總是患得患失,復習到最后了,就是全力去考試,其它的事情就不必去考慮了,保持這樣的良好心態一直到考試結束,就勝利了!
二、備戰篇。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司法考試這樣重要、大型的被稱為中國第一難考的考試更要提前做好準備。
1、選一套好的輔導用書。
一套好的輔導用書,往往體系安排合理,知識點選擇精當,并且綜合性較強。一套好書在手,會讓你學起來省時、省力,感覺輕松之中把握要點、考點,從而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第一、買一套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俗稱三大本)。這套教材內容每年都有所調整,內容盡管濫點兒,但它作為司法考試真題答案的唯一理論依據,其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考點全部來源于這套三大本。很多命題老師往往是教材的主編、副主編或編委。所以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科目應該抓住教材不放,特別是教材上出現的小案例,一定要熟記于心,而且要能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第二、買一套各章節練習題。第三、買一套模擬題,的就夠了。其實資料不要買得太多,比如一些法條、什么講義都沒有必要買,因為在三大本里的知識點已經很全面了,再加上買起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看,況且還浪費錢財。
〖為您提供更多的免費閱讀資料〗/。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九
經歷一年的司法考試艱辛努力后,看到422分的成績還是讓我非常意外,因為聽慣了太多的不可能和看到了許多人幾年的努力卻一無所獲。自己在查詢到分數的時候的確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幸運的是,我終于在第一年便沖過了這道坎,確實是無比興奮的。人生或許就是用這樣的小成功來證明自己的。也由此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情況并不一樣,即使付出同樣的辛勞,也有如“小馬過河”文章中所言說的那樣,“河水既沒有松鼠說的那么深,也沒有老牛說的那么淺”,一切都在于你的親身體驗。因此,既不必杞人憂天,也不可不以為然,做好該做的,或許成功就在“燈火闌姍處”。
考過了,似乎便有了談談經驗的資格。其實每一個跋涉者都有其獨特的體驗。司考的艱辛不僅源于一路的艱難跋涉,更源于之前“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煎熬。在此過程中,我們不但積累知識,更積累了一種人生閱歷。司考是艱難的,當你歷經千難萬險后,不管失敗的苦痛還是勝利的喜悅,都將因這份苦難而倍感復雜,此種體味未足與外人道,但在同行之中,你所說的一切,總有人會心而笑。因為你們曾在同一條路走過。個人體驗雖有差別,其間的艱辛卻基本相似。于是,我記下我的司考歷程,以期給還在司考路上上下求索的朋友們一絲的慰藉和幫助。
立志。
確定這樣一個詞匯或許讓人有些奇怪,且似乎是廢話,更有淺薄之嫌,但大道理至簡難行。實際上對于這樣一些基本的理論,我感到是人愈老,體會愈深。立志之于司考,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前提。想起小時候也反感老師和家長的說教,但人到中年,工作經年后,慢慢地才回味這些說教。其實人生的許多事,你只有從心里認定他了,你才能做得成,司考更是如此。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到你翻翻書就能過了的考試,“天下第一考”的確是名至實歸。學進去后,你才會知道什么是浩如煙海。老子講“得一”,從某個角度講,也是此意。你不管是什么原因,必須要確確實實地確定要通過這個司考,如果僅僅是碰碰運氣,或練練手,那你完全可以不必想著通過。我是被逼著考的。說實話,我對法律是門外漢,我大學學的是通信專業,工作后又一直在部隊,一直以來,未曾有涉足法律的一點點想法,但命運的安排陰差陽錯,轉業時卻進了檢察機關,入其門,看其人,聽其事,我知道我面前豎起了一座法律的高山,于是我立定決心,爭取攀上這座山峰,開辟新的人生之路。心念一定,人實際上就在心靈中已經上路了,如同宗教里的“信、愿、行”要求,有信有愿,剩下的行就單純了。
準備。
其次是身體上的準備。司考是一場智力的比賽,也是一場身體的競爭,不要說每天十幾小時的努力,就是考場上12.5小時的高強度腦力活動,沒有一個好的身體,一切都是枉談。因此,應該規劃一個計劃,把身體的鍛煉與營養的搭配也要考慮進去。起碼一周要鍛煉幾次,確保在長期的持久“作戰”中能堅持下來。三是物質的準備。也就是書籍與資料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必須要有基本的準備。我準備的學習資料主要包括:三大本、法律法規、真題、實驗班的課件和講義(我的制勝法寶)。我這些基本上都準備了,但最后有好多也沒看完,因為時間實在太緊了。從自己體會來講,三大本似乎用處不大,看吧,太多太散,仿佛跳入大海,哪里都是水,縱使會游泳,也總感到要淹死了,但在有困惑時可以作為辭典來翻看,畢竟它是最權威的。實驗班的課程一遍下來,絕大部分考點已盡收眼底,大大提高了我的復習效率。大家不妨通過聯系一下他們的客服試試。他們的老師很熱情,很負責任的。
沖鋒。
萬事俱備之后,首要面臨問題是如何學習。
要注意跟班學習中的弊端。學習因人而異,輔導班最大的特點是因為受眾基礎不一,它只能面面俱到,所以最后形成的結果是翻來覆去地、一輪輪地過知識點,每門課少則1、2天,多則3、4天,這時候你會覺得似乎每門課所講的都有些印象,但都不那么記得準確,甚至在聽了幾門課后覺得都要爆炸了,因為知識量太大了。這時候千萬要注意,不要完全依賴輔導班,一定要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在跟聽2-3次后,應該脫出來,自己簡單總結一下,根據自己的強弱重新選擇聽哪些課。一定不要試圖把所有的課都聽下來,因為即使這樣的課你聽上十遍,考試效果也并不一定理想。我認為聽課的最大意義在于你能夠最迅速的把司考的所有內容框架構建起來,知道考試將最大限度地涉及到哪個范疇,至于最終考的東西,其實是在細節,而細節則如磚瓦,需要的是你自己一塊塊地“揀拾”,這個過程是哪個老師都無法代替你的。
還有一個復習時間的問題。我的一個同事曾說過,實際上無論你司考學習時間長短,最終通過的結果肯定是把該掌握的都大致掌握了。我覺得此言非常有道理。司考三大本的知識就擺在那里,就看你是用了多少時間來掌握它。網上有人講可能需要600-700小時,我覺得有些牽強,這或是很有法律基礎,即有些基礎知識早己在大學時就浸澤腦中了,現在只是加強其中不熟悉部分的或是天分超常的人。對于沒有法律基礎的和中人之資的,我認為老師講的600-800小時更合理,而且這也或許是實際可以估測的時間。實際上,一個人一旦謀求做一件事時,他的時間不能單獨看其可測量部分,因為其思維所駐留的時間肯定遠遠大于這個時間,夢牽之、魂索之的時間難道就能忽略不計嗎?或許,這個時間更為重要,因為這才是你測量你究竟是否真正用心的標桿。事后我想,我大概用時也足在800小時以上。因此,可以不客氣地講,要想通過司考,你起碼要有堅持學習600小時以上的勇氣。
朋友們,司法考試的成功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既然選擇了遠方,那便只顧風雨兼程吧!
為您提供更多的免費閱讀資料: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十
司法考試備考的三點經驗。中國人才網整理如下:
第二,看書要仔細,考的東西有些比較細,不認真看不會注意到。要認真聽課,法律教育網的課程針對性還是很強的,我參加會計考試的時候就參加了網校的輔導,網校的老師授課非常認真,對每一個知識點的解讀也很透徹。
第三,書一定要看最新版的,很多東西陳舊了,個人推薦平時多看看教材,考試內容里面基本有而課本上末必會有。許多問題就剛好考了,比如最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方面的,原則性的問題還是要以書本上的內容為準。
我在順利通過了司法考試經驗,總的來說就一句話:考場幾分鐘,臺下一年功。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十一
一、樹立通過的決心。
司考被稱為“中國第一考”,復習強度大,出題角度刁,考試過程緊張,錄取率低是其他考試所罕見的。
司考又是淘汰賽,錄取比例限制在10%左右,有些省份在7%左右,要過關就得戰勝你的90%的考友,而能參加考試的都是本科生,絕大多數都受過高等教育,有著豐富的學習知識和應考經驗。
根據正態分布規律,每年有50%的考生都集中在低于分數線1-20分之間,這是因為司考有40%的題是基礎性的,稍微看下書即可考200分左右,但要想力挫群雄,順利通過,那就得付出艱辛的努力。
因此,決定了司考不僅僅是拼智力、體力,還必須有通過的決心,否則在枯燥漫長的備考過程中就很有可能中途放棄,留下人生的遺憾。
二、建立法律知識體系。
在備考過程中,我翻閱的司考用書有20多本。
首先要以指定教材為主、法條為輔,吃透概念、把握要領,做好第一遍總復習,初步了解法學基礎理論體系。
其間找一本司考的重點難點考點精粹方面的書加深印象;第二階段是以法條為主、課本為輔,按法律部門分類,交叉翻閱法條和課本,期間多做真題和模擬題,特別是案例分析;第三階段是按《大綱》對照所學,可以做一些比司考難度大一些的題,尋找自己的薄弱環節,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不留下任何一個缺口。
三、強化實戰經驗。
2023年司法考試學習總結(精選12篇)篇十二
學員提問:
陳新軍老師,聽您說,您當時考前看到曾被自己破卷的法律法條一書,頗有成就感。不知是指重點法條還是全部法條?我想向您學習。
陳新軍回答:
我當時復習時使用的全部法規匯編類的書籍,而非重點法條,這一點更多的是個人習慣問題,雖然我使用的不是重點法條,但是在復習過程中,也并非將全部法條進行記憶,大體而言,重點部門法的法條重點記憶,如刑法、民商法、訴訟法等,非重點部門法則有所側重如經濟法中側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其余的如會計法一類基本上沒有看。
在重點部門法中也是重點部分重點記憶,如刑法典,對于總則部分,除了極其個別的條文(如第一條關于立法目的、第二條關于刑法任務等)基本上是全部記憶(不過其中相當部分是需要結合理論知識理解的,如中止犯、共犯等,僅僅掌握法條的內容顯然不夠),分則部分,則重點掌握罪名、罪狀以及法定刑部分的加重情節、特別規定(如數罪并罰、一罪論處等),對于一些次要內容,如軍職罪部分,也可以放棄。加重情節部分也重點掌握一些重要罪名如搶劫罪的八種加重情節,不僅要記憶其內容,而且要結合司法解釋掌握其具體內涵(如何為入戶搶劫,戶的特征如何等等)。至于法定刑幅度,則基本上不需要掌握,但是對于一些常見牽連犯等罪數形態中哪些罪的法定刑重需要大體有個了解,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極為個別的情形,比如刑法規定的絕對確定的法定刑的例子(綁架罪――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劫持航空器罪致人重傷、死亡或者致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再如盜竊罪中兩個可以處死刑的情形(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