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總結。現在,讓我們一起閱讀一些演講比賽的獲獎者的心得體會,看看他們是如何總結和表達的。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一
“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在我看來,旅行的意義在于感受不同的風景,釋放心靈,重要的不是身體在路上,匆匆忙忙從一個景點趕往另一個景點,買些紀念品,拍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里,配幾句矯揉造作的文字,重要的是讓心靈踏上旅途,給自己一個和心靈交流的機會,去感受,去收獲成長。
8月的研學旅行,我們來到了重慶。從此“重慶”于我們來說,不再僅僅一個模糊的`歷史或地理概念。當看到那些經歷風霜雨雪依然屹立,無言地記錄了這個城市的風雨變遷的古城墻與現代化建筑比肩而立,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古與今的碰撞,感受到這座古城,歷經世事滄桑,卻依舊蓬勃發展的生命力。
走進“渣滓洞”、“白公館”,站在這片以前被同胞的鮮血浸染過的土地上,“小蘿卜頭”的故事、江姐的故事,這些不再僅僅歷史書上毫無溫度的文字,當看到那些根據當時的真實場景還原的雕像,感受他們的憤慨與無助時,當一張張照片上的景象直擊內心深處時,當看到那些銹跡斑斑的曾沾染同胞的鮮血、沾染無數罪惡的軍刀時,內心的震撼,發自內心的憤怒,是無論看過多少文字都無法感受到的。我們真正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絕不是一句笑談;我們真正意識到“有國才有家”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真正意識到“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是我輩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真正意識到作為祖國未來主人的我們,要發憤圖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研學旅行不但僅一種形式,更應該是我們成長的一次給予,我們在路上,在學習,在成長。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在我們期待已久的研學活動中,我就有這樣的感受。
這次研學活動,我們去了很多地方,但唯有一個地方讓我流連忘返,卻又不愿再經歷一次,那就是“世界地質公園”——仁化丹霞山。在還未下車之前,我目睹了丹霞山的雄偉風姿,但未曾想過丹霞山如此艱險、陡峭。
我體力不是很好,爬到三分之一時就打算放棄,但這種想法被班主任扼殺了,班主任說道:“不爬到山頂不就白來一趟了嗎?”是啊,爬山是生活中的一個困難,但卻不是我人生中的困難,連小小的爬山都堅持不下來,怎么能堅持做其他的事情呢?在遇到接近垂直的一條山道時,我也從未想過放棄,我告訴自己,既然已經走到這了,何不再繼續往上走呢?就懷著這樣的想法,我爬過了這一條山道,也爬到了山頂。
在爬山的.途中,除了懸崖峭壁,還有一幕也讓我內心震撼無比。在攀爬最后一個險峻的階梯時,有一位老爺爺跟在我身后,我有一點點怕,所以爬的時候有些慢,那位爺爺就在我后面跟我說:“別怕,慢慢來,一步一步走好,別著急。”說實話,我低下頭來望著這個滿頭白發的老人都能堅持,都能無所畏懼,那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在這位老爺爺的鼓舞下,我克服了恐懼,成功地抵達了山頂。
從山頂往下看,心中毫無恐懼,只有滿滿的興奮和自我滿意,對自己能克服困難而感到滿意,對自己能夠堅持下來而感到滿意,對那時的自己感到滿意,也希望對以后的自己感到滿意。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經過了幾天的雨水天氣后,今天,天空終于放晴了,陽光灑滿了大地。我們三年級的小學生興高采烈地來到莘畈小學開展研學活動。
下了車,班主任在飛快地清點人數。我四處張望了一下,發現了幾頭牛。李老師也看見了,擔心地對大家說:“這幾頭牛沒人管,容易受驚,大家不要去惹它們。”這時,我忽然想到我手中的扇子是紅色的,如果牛看見了會不會往這兒撞?于是,我忙把扇子折成一團,塞進口袋,這才放心地向前走去。
拐個彎,我們來到了一座橋上,橋下的那條河清澈碧綠,像一條飄揚的綠絲帶,美麗極了。
過了橋,沒多久,我們就來到了目的地-莘畈小學。學校里空無一人。我們剛排好隊,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了過來:“大家好!”原來是教官來了。他跟大家講了些注意事項后,就把我們帶到了田野里。田野里的風景真好看啊!有金黃色的油菜花;有粉紅色的桃花;有嗡嗡飛的小蜜蜂;有月亮一般的小橋……真是“無邊光景一時新。”讓我大開眼界!
來到農田里,教官讓大家摘做清明粿用的“青”,可我不認識“青”啊!這可難不倒我,我跟著一位認識“青”的同學摘。摘了一些后,我總結出了一點經驗:一、要摘那些有毛的,要不然就很有可能不是“青”;二、摘沒開花的,不然做出來以后味道不會好。
過了沒多久,我就摘了很多。這時,我忽然發現有許多青蛙正隨著我們的腳步蹦蹦跳跳,這里的生態環境可真好啊。
摘好“青”后,我們來到文化禮堂做清明粿。只見一位大媽一手拿勺,一手拿面皮,把餡放入面皮,然后把面皮合在一起,捏了很多褶子,一個清明粿就包好了。我也照著做了兩個,雖然沒有大媽包得好看,但是包得也還不錯。看來只要勇于去嘗試,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食物,感恩勞動人民。也明白了只有在春天撒下辛勤的種子,才能在秋天收獲累累碩果。
返回目錄。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四
早晨八點,頂著陽光,安防青年出發,來到平陽,開啟第二天的城市研學之旅。
我們一群人步行來到了浙南抗日革命根據地舊址,路口的墻壁凹凸不平,馬路為石頭路,表示了當年抗戰的艱辛,到最后只有五百人成功留了下來,特地為他們設置了雕塑。我們走上一層層的階梯,漸漸地離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碑越來越近,看著上面的'一個個為了戰爭而失去生命的人,感慨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創造而來的。
下午來到了蘇步青的故居,體會到數學偉人的聰明與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晚上以畬鄉特色——長桌宴結束一天的路程。長桌宴充滿著濃濃的民族風情,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少數民族的特色。這一天的行程滿滿,收獲許多,也學習到很多東西,讓我開始期待最后一天的旅程。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五
為了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拓展我們的視野,學校組織了一次學習性旅游活動。
本次研學的目的地是曹村,一個人才輩出,人杰地靈的地方。出發前,同學們都已經躍躍欲試,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討論著今天要發生的事。有的同學提前認真查閱過資料,對我們的目的地十分了解;有的帶上了筆記本,準備認真汲取知識;而有的,則在書包里塞滿零食,飲料,一副要去野餐的`陣勢。所有人整裝待發,準備開始一天的研學活動。
一路上,同學們興奮地聊起了天,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第一個活動是紙牌游戲。13張同花色的牌倒扣在地上,打亂順序,同學們分成4隊,每隊有這樣一個牌堆。依次上前抽取,要求以“a,2,3,4......j,q,k”的順序翻過來。如果翻到不是目標牌的牌,則翻轉回來。若一次翻多張或者沒有將錯誤的牌翻回去,視為犯規,將牌重新打亂處理。
游戲開始了,蔡恩來一個箭步沖上去,不像別的組一樣急著翻牌,而是慢悠悠的掏出本子,將牌的擺放位置畫了下來,然后隨手翻一張“7”,他大聲念道,回頭看一眼隊友,再轉身瞥一眼對手,神色安然的在本子上對應的位置寫一個“7”,再優哉游哉地走回去,交給隊友。我作為裁判員,不能加入競爭,只得在原地著急,我的隊員還一個沒有翻到,這可如何是好?其余3個小組一籌莫展,蔡恩來一組已翻出5張了。
3分鐘后,游戲出現了反轉,我組各人已摸清各牌位置,逐一去破,最終奪得第二。蔡恩來一組卻因連連犯規而導致打亂順序,使蔡恩來那些東西毫無用處,沒有目標,落得個倒數第一。游戲結束后,老師讓我們總結,我認為,到了最后關頭,我組成員一起喊“哪邊第幾個是目標牌”,使得錯誤減少;蔡恩來組則是個人意識過強,沒有注意到已經翻過的牌,因此導致失敗。由此可見,團隊精神和互相協作是多么重要。
第二個項目,也是最困難的一項——編制稻草人。稻草是極硬的,甚至還帶著穗,極難彎折。聽師傅一步步講解,我們跟著一步步折疊,卷曲,壓實。先是身體,取兩根稻草,對折后頭部向下壓褶2次,然后將3根3等分成手臂,軀干并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肩部,先將一根稻草插在草人的手臂上,再從手臂末端往里繞,余下的向下束進身體里。再取3根粗稻草,油上而下披在身上,壓實。此過程中如果沒有壓住稻草人,它便逃似的彈開,散成一根根稻草;若是沒有散開,制成后也一定松松垮垮,不堪一擊。許多人都敗在了這一回合,要么徹底放棄,要么得到一團勉強看出人型的稻草團。我和陳繆互相幫忙壓住稻草人,另一個負責繞草,束尾。相得益彰,我們兩人都得到了既堅實又美觀的稻草人,成了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
我們還體驗了竹編制作,戶外拓展等活動,無一不是以互助為成功之捷徑的。我的作品美觀,別人為我束繩,別人作品牢固,我為別人壓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相扶持,通向成功。
遇到困難時,與你的朋友并肩作戰,一起努力,互幫互助,共享成功,何嘗不是一種快樂!為期一天的研學之旅活動帶給我無限的啟發和感想。
返回目錄。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六
這個暑假,我開啟了我長達七天的江浙研學之旅,這一路上,可謂是收獲滿滿。
我們先來到杭州這個又繁華又漂亮的大都市,這哪是廈門能比的,清河坊街上的大藥房,各種藥材琳瑯滿目,排隊的人特殊多,整個房子都是一股濃重的藥味,人們提著一大袋煎好的中藥,匆忙離去。南宋御街古色古香的鄰居,雖然已經把舊街改造了,但還是余留下了舊街的一點影子。最出名氣的當屬西湖了,即使現在夏天這么熱,但還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它的人氣。這個時候,西湖里的荷花盛開了,有白的,有粉的,開成一片。給西湖增加了幾許夏天的氣息,蘇堤上的柳樹隨風搖擺,給滿頭大汗的游客送來了陣陣涼快。晚上,我們一起去京杭大運輸河漫步,京杭大運輸河很老了,已經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的起點是杭州,終點是北京,相隔1971公里,這條運輸河也太長了吧,而我這次看到的僅僅是杭州段,就已經很長了,還是在古時候鑿的,聰慧的,你來告知我,那個時候是怎么造出這么長的一條運輸河呢?在杭州待了幾天后,我們來到了蘇州這個城市。蘇州的'獅子林讓我嘆為觀止!要說獅子林,廳堂都與別的蘇州園林沒兩樣,但它園內的假山,是這個園林最獨特,最美的地方。假山坎坷,各種各樣,其范圍特殊大,一點也不比西方的迷宮遜色。有句話說:“你一旦進去了,可能就出不來了。”蘇州的蘇州博物館,雖然是座新建筑,但是一點也不輸那些園林,它出自貝律銘之手。藏品特殊多,許多方面都有。館內還有人造瀑布,還可以往外走,可以看到一個荷花池,還有一座新館,蘇州博物館包括了部分拙政園,自然也是一風景勝地。
這次的研學之旅,讓我懂得了很多關于江浙一帶的一些學問,好像從一汪大海中游了出來,希望以后可以再去一次。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七
20xx年10月27日,早晨7點我們三五年級全體師生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向目的地銀川出發。
此次研學旅行在丁校長“實踐育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由宋副校長帶領政教處具體操作實施。長達一個星期的精心準備,保證了此次以“走進科學,走近夢想”為主題的研學旅行圓滿成功。通過研學旅行,同學們走出課堂,融入自然,掌握知識。
路途中同學們一路歡歌笑語,大家輪番表演才藝,唱歌、講笑話、猜謎語等,氣氛十分活躍。讓原本乏味的行程,因為同學們的`青春活力而生動有趣。讓作為班主任的我感嘆:“研學旅行解放了孩子們的天性,原本我們以為內向不愛說話的學生竟如此的大方、多才多藝。”
此次研學我采用的是學生小組自主管理制度,五人一小組,十人一大組的兩隊的管理方式結合起來。實行分時間段點名制度和層層負責的管理制度,有效杜絕了學生集合遲到、景點落人等現象。更可喜的是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學會了理解、體諒、互助、互愛。我們班的胡嘉樂同學在研學期間坐車暈車,小組的其他同學一路上細心照顧她,幫她拿行李、倒水,感動了隨行的老師們。
研學旅行,安全是重中之重。除了出發前的數次安全教育之外,旅行中為了保障同學們的安全,在上車、下車、到達目的地,班主任和隨隊老師都要進行點名,并將結果報給組團領隊,最終由領隊向校領導匯報。導游和帶隊老師負責監督。由于管理規范、到位,三五年級全部學生無一例安全事故。
學生們有序地參觀了銀川科技館、賀蘭山巖畫,快樂的同時,學生們還了解了許多神秘而寶貴的大自然知識,知道了好多巖畫的知識,深深體會到了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研學旅行,“學”字是靈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學期間在導游的指導下進行參觀。研學旅行中同學們提升了知識,開拓了眼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獲。
我校一直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今后也將繼續借助研學旅行這個平臺,加大素質教育的力度,深化素質教育,點亮蘇希小學子靈動的生命。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八
我們在上周四舉行研學活動。
我們的研學地點是在一個網球中心,大約走了三公里,我們到那兒認識了一個教官,他姓趙,外號種子,我們就叫他趙種子,他還吹牛說自己是隊里的顏值擔當,他還說自己在隊里排第二黑,"第一黑"就是綽號為:班長的黃小川,他是教我們軍訓的人,雖然喊著非常累,但也很有趣,我們的教官讓我們每個人都想一個隊名,在我們的爭議下商量同意叫戰狼隊,我們的教官又叫了幾個人去畫我們的戰旗。當他們把戰績拿來的時候,我們看見了說"四不像。"。
我們又進行了杯子舞的環節,種子老師教我們一句口號:拍拍碰碰碰拍拿扣,拍拿捧切換手扣,我們跟著歌曲跳起了杯子舞。
跳完杯子舞,就去領飯盒,我們吃的是米飯和魚香肉絲,又喝了一碗健康湯。
我們吃過午飯就開始了我們的下一個活動生命動力圈,首先分為a圈,和b圈,我在b圈。首先我們先搖了50下在100下,然后是1500下,在1500下的搖中有許多同學想放棄,但他們還是咬牙堅持著,直到堅持到結束。
我們去研學旅行,知道了困難就像彈簧,如果你弱小它就會強大,如果你強大它就弱小,我們就反程回家了。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九
八年八班。
這次研究性學習使我受益不少,也給了我一次鍛煉的機會。研究性學習提高了我們的“提出問題能力”、“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等,而這些能力在傳統的。
教學。
模式中很難得到培養。
研究性學習使我培養了負責、認真、積極的工作態度,在走近生活、走近社會的實踐中提高了對生活的熱情,主動地去學習與探討新事物。我不僅從此項活動中獲得了巨大的樂趣,同時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拓展了自己的視野,發現了許多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事物。在研究性學習中,我們既是學習的實踐者,又是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研究計劃的制定者,學習研究結果的。
總結。
者、創造者。推行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本身,不在于讓我們研究出什么成果來,而是讓我們有所感受、有所體會、有所體驗,培養學生主動去研究的意識,養成主動研究的習慣、探索的狀態。
在領略老北京的過程中,我們小組間成員,互相協作,認證研究,不斷汲取經驗,未完成任務不辭辛苦,跑到各地探求,受益匪淺。我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們不斷總結失敗經驗,力求下次更好的完成任務,合作更加愉快。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實踐性的活動,著實為我們的學習生活增色了不少。通過彼此之間的思想交流,我深刻領悟到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就有了兩種思想”的內涵!研究性學習,讓我學會了許多課堂之外的知識,看到了更為真實的社會,更為真實的人生。
難忘遇到困難時相互鼓勵的眼神,難忘脆弱時輕拍肩膀的手掌。這一切,都使我們更快的成長,使我們了解友情的可貴。我想,當我老了,回首往事時,它一樣會使我流淚、歡笑。它將是我最珍貴的記憶,最價值連城的寶藏。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十
在動手制作線裝書過程中,我們感受古人做書之不易,在體驗中收獲知識,在經典中獲得智慧。
之后我們又來到了孔子六藝城。孔子六藝城是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引線,將六藝融入具體的實踐體驗之中,我們通過體驗以射觀德,周游列國,參觀孔子八德展廳,感受儒家文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博大精深。
本次研學使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對學習儒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收獲滿滿!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十一
中秋節快到了。一家人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然后上樓。大家坐在一起看電視劇有說有笑。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在西五七的外婆。我爺爺今年去世了,奶奶經常一個人在家。我想知道我奶奶這個假期過得好不好。這一刻我才明白,無論何時何地,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一定要懂得珍惜,失去了也不要想著后悔。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十二
三天研學,我們了解了安微的歷史,參觀了安微硯臺博物館、陶行知紀念館,在糕餅博物館學做黃山燒筑,還去了詩情畫意的百年村莊——宏村。
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徽字號”。“徽字號”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雕刻品,我們雕的正是“徽派四雕”中的竹雕。
我們六人一組,一到教室坐下,我就看見面前放著六個竹制的筆筒、六只左手手套和六把刻刀。筆筒是一個直徑大約7.7厘米的圓柱體,上面寫著“天道酬勤”。認真聽完老師的講解,我們就開始刻了。我把刻刀斜面朝上,使出洪荒之力,才刻好了一橫。正巧,指導老師來到了我身邊。我向她求助,她告訴我要反著拿刻刀,平口朝上。
我又開始干起來了,這回我吸取教訓,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天”刻好了。我再接再厲,又刻好了“天”和“道”兩個字。“酬”字才刻了一半,老師就喊“停”了。她讓人端來墨汁,我們給刻的字上色。我仔細地為我的竹筒上色,終于完成了。被砂紙磨得油光發亮的筆筒上,不僅又“天道酬勤”,還有我的名字。
“天道酬勤”這四個字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只有勤奮,上天才會給你相應的回報。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加倍地努力學習,爭取比現在更好。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十三
周末,我們學校組織去曲阜研學,曲阜是孔子的故鄉。我們坐了5個多小時,到了目的地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像,雕像旁邊有一個紅里帶黃的太陽,遠看孔子比他還高。在小路兩旁有幾個池子,成群的魚兒,引人注目。
我們先游覽了三孔,孔廟始建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距今已經2497年的歷史,當時魯哀公將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作“圣堂”。漢代以后孔子及儒學地位提高,歷代皇帝對孔廟都有擴建,經過兩千多年的歷代擴充到現在的規模。孔廟仿皇宮建筑之制,規模宏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的三大古建筑群。孔廟,又稱作圣廟,主要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弟子們的地方,現在看到的孔廟為明代弘治年間的規模。走到欞星門。它是明代所建,公元1745年重修,由木制改成鐵石的。“欞星門”系乾隆御筆。相傳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個掌管文化的星叫做“靈星。”有一道門,文的走右邊,武的走左邊,皇帝走中間。
游過孔廟,便到了孔府。孔府是衍圣公處理公務的場所。這里是三路布局,九進院落,共有建筑463間,加上后花園,共占地240畝。走進大堂,一股威嚴之感撲面而來。這是宣讀圣旨、接見官員、舉行儀式的'地方。這里也曾是歌舞升平、熱鬧非凡吧。
緊接著我們便來到孔林,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墓,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歷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人造園林。這里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在這里我懷著敬畏之心拜見了孔子。除此之外,我們還參觀了六藝城,體驗了射箭,感受古時候人們的娛樂活動。向導老師跟我們說了六藝的代表,“禮、樂、射、御、書、數”,它們各指禮節、音樂、駕馭馬車技術、書法、算法。
我在這里學會了許多文化,“孝”,是長大了必須執行的一件事,幫父母洗腳、做家務、做飯……“好學”是我們的一種品質,在這里我們學會了“孝、好學和尊敬”。
我很慶幸,能有這次研學的機會。我也很自豪,我是一名山東人。
研學心得體會(優質14篇)篇十四
今天,在校方的精心組織下,全體同學來到創新園園區開展研學活動,此次研學活動讓我們學習了許多妙趣橫生的植物生長知識,感受了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變化,激發了我們對未來生活的期待,這真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無土栽培館。我們了解了兩種不同的植物栽培方法。第一種是水培法,就是利用立體式管道栽培,讓水肥在管道中流動,而植物生長在管道上的洞里面。第二種是基質土栽培,利用草炭蛭石和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等合成的土壤來栽培植物。通過參觀,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我們還沉浸在無土栽培館的奇妙場景中,不知不覺就走進了花卉館。這些鮮花來自不同地域,生長習性也大不相同,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寶塔花和生命源。寶塔花也稱金塔花,它開出花瓣后就叫金蝦花。寶塔花色彩鮮艷,形態各異。生命源安家在廣袤無垠的大漠里,人們一旦找到了它們就相當于找到了水源,它是大漠中最美的一道風景線。花卉館真是百花爭艷,讓人流連忘返。
美好的東西總是稍縱即逝,不一會我們來到了盆景館,場館內有許多奇珍異樹,最的是日本五針松,這種植物目前在全世界僅存兩株,它們活的時間比較長,大約有三百年,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如今這里居然就有一盆,真是讓人大開眼見啊!除此而外,還有另一種名為“一位”的植物,它的名字很奇怪,讓人聽起來就覺得很有趣。它大約活了一百年,上部早已經枯死了,而下部分卻生長的極為茂盛,雖是同一植物,可上下兩部分的景色卻截然不同,真的是一株很奇妙的植物。
盆景館的幾株植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了我對生命價值的.思考,讓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不知走了有多遠,我們就又來到了一個新地方——南方樹館。這里面有一種樹,結出的果子叫文蛋果,它是一種南方的果子,色味俱佳。還有一種果子,它名字聽起來有一點搞笑——雞蛋果,果子的個頭像雞蛋一樣大,吃起來像蛋黃一樣干干的、沙沙的,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最后,我們來到了超級菜園。這里有立體栽培的西紅柿,它的栽培限度的節省了西紅柿生長所需的空間,同時也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它的生長周期一般是四十五天,多了也就是多出六、七天。新技術的使用大大的縮短了植物的生長周期,讓人不禁感慨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這次研學活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拓寬了我們的眼界,激發了我們的想象力,明確了我們的學習目標和理想。在回來的路上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如果可以的話,我長大一定要創造出更多的植物養護方法,爭取讓它們結出更高質量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