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優秀作文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使文章觀點清晰、層次分明。如果你正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惑和難題,以下的優秀作文范文可能會給你一些幫助和啟發。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一
端午是一個一年演一次,但永遠也演不玩的戲。
端午的配角是賽龍舟。在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注:指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都擠滿了人。在這熱鬧非凡的場面,幾支龍舟飛速行駛,舟上坐著一群強壯的小伙子,他們都賣力地晃動船槳。“加油”聲一陣比一陣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賽中,他們也用起了“雜技”:有的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頭船尾的人有節奏的`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點綴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戶戶[注: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都在門口懸掛了艾草。據說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種治病的藥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語。
以身殉國[注:忠于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的屈原。
端午著場戲環環相扣,是一場百看不厭的戲。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二
又是一年端午時。窗外的蟬鳴已經宣告了夏季交響曲的開始,偶爾的“龍舟水”帶不走些許燥熱。然而最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端午的,還要數那一絲絲甜膩的粽葉香。
傳說,當年屈原悲憤投入汨羅江之后,當地尊敬他的老百姓悲痛無比,紛紛用荷葉包了糯米,丟入江中,以求河中的魚兒不去食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粽子來由。所以,當我們打開這個荷葉包之時,不應帶有幾分尊敬的感情嗎?品食粽子之時眼前依稀可見汨羅江的怒濤,似乎可聽到屈原無力救國的悲哀吶喊。
小心翼翼撕下粽葉,把粽子整個剝出,當我輕輕咬下那一小口糯米時,味蕾頃刻倒戈,臣服于這美味中———軟糯的舒適感充盈了口腔,本應寡淡的糯米也被粽葉的清香所包裹,饞得讓人恨不得一口吞下。油香的蛋黃、肥亮的豬肉在糯米的層層包圍中也不顯得膩,反倒有一股奇香。再加上屈原的傳說,讓人浮想聯翩,肅然起敬。使這美味不那么輕浮,有歷史的那種厚重。
如今端午時分,市面上的粽也變得繁多錯雜。自然我也買了一兩個嘗嘗鮮———美味是美味,只不過少了一股熟悉的氣息———團圓。我們都渴望一大家人盤在桌旁,有說有笑地享受“天倫之樂”。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三
我不知道是為什么,每逢春節,奶奶、姨婆,還有媽媽就聚在一起包粽子。每當那個時候,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淘米的淘米,洗豆的洗豆,煮葉的煮葉,而我就幫著碾花生。年年如此。
每當大人們圍著,正式包粽子的時候,我就端一張小板凳在旁邊瞧著,因為那時還小,不懂得做什么,只好仔細地瞧著,希望有一天學會了,也能幫上點忙。那是一只三棱錐壯的粽子,層層綠業里面躺著糯米、綠豆,還有八種材料。我不懂事,總是問:“干嗎非要加八種材料,六種七種不行嗎?”奶奶總是用似有若無的聲音回答:“‘八’就是‘發’,財源廣進的意思。”“哦,原來是這樣。”可是今年問完后,明年又問,奶奶用同樣的話回答了一年又一年。
知道四年級那年,我才能原原本本地記住那“八”的含義,至始至終不忘記。可是到了那年頭,我就可以幫這給粽子系繩子了。
“系緊點呵,別松了就可不好了”,自從那年起,媽媽就每年都這樣叮囑我。我開玩笑這問:“松了會怎樣啊?”
“總之就不可以松,盡量的緊,不過我看你也不會系松的······”
是啊,每年這樣包粽子,我對他們的感情似乎越來越深了,我對他的情就似那根繩子一般,矢志不渝。我總逃不出母親的話的圈套,我的確不可能系松,由于我對粽子的情,對故鄉的愛,像繩子一樣深深的扎著。
其實我也明白,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他們愛粽子,更愛那個依山傍水的故鄉,但我還是忍不住問了:“為什么每年都要包粽子?”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個個人沉默不語。
是的,不僅僅是粽子本身的香,更是那份濃濃的情,濃濃的鄉情。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四
1、迎端午,共歡度,拋除煩惱留不住;喝雄黃,戴香包,驅邪避禍去五毒;賽龍舟,打龍鼓,事業順利競相度;吃粽子,送祝福,愿你美滿又饒富;端午快樂!
2、端午到,送你一顆好運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運蛋,長壽花,幸運栗,如果你收到將會好運連連。端午節快樂!
3、聞著粽子香,思念漂過江,你我相隔幾百里,端午節里更想你!由于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端午節的安康。祝你永遠比我安康!
4、朋友情意長,祝福送身旁;生活蜜如糖,幸福萬年長。端午節快樂!
5、祝福就是包個小粽子,送給你心中最“粽”要的人。碧綠的艾葉里,包裹著幽香的粽子。幽香的粽子里,有絲絲的祝福。祝福你幸福美麗,快樂如昔,端午節快樂!
6、“端”著溫馨的祝福,“舞”起輕柔的思念,“節”省所有的時間,“祝”福親愛的朋友,“擬”出別致的短信,“快”出動車的速度,“樂”在你的心上。
7、咬你一口,清香依舊,咬你兩口,全身自由,咬你三口,幸福永久,咬你四口,完了,我想你想的太投入吃粽子咬到了手。嘿嘿!端午節快樂哦!
8、如火如荼五月艷陽天,又是一年粽子飄香時。粽葉片片把真情包裹,糯米粒粒把幸福粘連,紅棗顆顆把甜蜜點綴,紅線條條把吉祥系牢。端午時節愿你愉快綿綿。
9、距離,有近有遠。記憶,彼此相連。聯系,時多時少。情誼,永恒不變。短信,今朝一段。祝福,天天相伴!
10、讓我攜一縷粽香,溫馨你生活的角落;讓我傳一份思念,照耀你心靈的花園;讓我架一葉龍舟,滿載如意的風帆;讓我送一份祝福,滋潤你善良的心田。愿你端午時節,幸福愉快樂無邊。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五
一轉眼,又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到了。往年,我吃的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包的粽子,今天,在學校里親手包了一回粽子。
我們帶著興奮與期待一起走進了食堂,不一會兒,食堂的阿姨搬來了糯米赤豆,取來了準備好的箬葉與棉線。
首先,一位阿姨為我們演示。瞧她那嫻熟的動作,包粽子好像真的很簡單。我迫不及待了,照著阿姨的樣子挑了一片青翠的竹葉卷成一個小漏斗形,別的同學也都笑嘻嘻地動手了。
接著便是灌糯米和赤豆,我用手將盆里的糯米大把大把地灌進竹葉里,結果卻發現,米放多了,一擠便涌了出來。我只好倒空重頭開始。這次我吸取了教訓不敢灌太多,但卻拿不定主意到底灌多少,我推推一旁的王青青:“哎,這點夠了嗎?”她看了我的粽子一會兒,不確定地說:“應該……應該夠了吧?”
我速度挺快,一連包了三個質量“上佳”的粽子。突發奇想,干脆將粽子串成串拎在手中——啊,真是有趣極了!
下午,我們品嘗到了我們的勞動成果。當香噴噴的粽子端來時,同學們都很興奮,我吃到的雖然不是我自己親手包的,但卻感到比往年任何一次吃的都要可口!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六
一陣清逸的香氣從蒸籠里飄出,充斥著整個廚房,端午節便從這一刻開始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我們當地的端午節也叫“五日節”,“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劃龍舟”,一連過五天。我最喜歡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們家正在包粽子!
制餡。
制作粽子的第一步當然是做餡了!只見媽媽拿出一大袋糯米,將米放在已經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時將其他的一些雜糧也放進去。再過了幾個小時后,媽媽將水倒出,那些被浸過的雜糧就有點粘稠了,媽媽說這樣做出的餡會更好吃。
洗葉。
制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葉。媽媽讓我把放在陽臺的粽葉拿來,我一聽,立馬拿了過來,媽媽接過粽葉,把粽葉放在熱水中浸了十分鐘,接著解釋到:“這粽葉放在熱水中,一來是為了消毒,二來是為了使粽葉變軟,包粽子時更好包,一舉兩得!”
包粽子。
接下來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媽媽將浸好的葉子從中間卷成一個圓錐形,留出一部分粽葉,再在圓錐中放入做好的餡,就像蓋蓋子一樣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葉一按,再把粽葉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纏,用繩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七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風箏漫舞,龍舟競發,喝艾酒,插艾葉,包粽子。
提起粽子,父母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他們孩提時珍貴的回憶了。那時候,父親家里窮,兄弟姐妹又多,粽子里只有赤豆和糯米,母親家稍微好些,因為她可以吃到外婆包裹的肉粽。
每逢端午,鄰里都歡聚一堂,坐在小板凳上,環成一圈,笑容不由自主地洋溢在臉上。此刻,碧綠泛青的粽葉散發著清香,柔和地鉆進你的鼻孔。鮮艷晶瑩的赤豆褪去了外衣,靜靜地躺在盆里。浸泡了一夜的糯米正躺在簸箕上,堅韌的水草亦洗凈放在一旁。而我中規中矩地坐在一旁,望著外婆用她那嫻熟的手藝在我眼前變戲法。映入眼簾的是讓人垂涎三尺的五花肉,表面撒了一層薄薄的白芝麻,好似給它穿上了一件亮麗的外衣。只見外婆將三四片葉子疊齊,卷成一個圓錐,依次填進潔白的糯米和幾只蝦仁,再鋪上一層糯米,加入赤豆〡五花肉、橘紅色的咸蛋,最后撒上糯米,兩拇指一壓,其余幾只手指攏成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再修剪粽葉,后用水草捆綁,一個小巧玲瓏的“工藝品”就這樣誕生了!
最后一步,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鍋里,用柴火煮透。等上幾個小時,煮熟后,把熱乎乎的粽子放于瓷碗當中,輕輕地解開粽葉,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入口中,細細品嘗,粽香在唇齒間徘徊,整個口腔彌漫著端午的味道,充斥著食材相互碰撞而產生的火花,美味極了!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八
又是一年端陽至,綠楊帶雨垂重重,五色新絲纏角粽。華夏大地處處彌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棕葉淡雅的香味中,那唇齒縈繞的糯米香甜也給我的生活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照映在我心靈的廟堂。那飽含綿綿的愛的梵音,悠遠了似水流年。
今年的端陽,沒有回江西陪外公外婆過節,空曠的屋子,讓我分外想念往年的端午節,往年的此時,我們一家人總會圍著在餐桌前,混雜著粽葉的柔濡和糯米的香甜,原本靜謐的屋檐下,此刻杯盞相碰,外婆刀刻的皺紋如波紋斂滟,舒展開來。讓我最心向神往的,是全家圍坐包粽子的幸福時刻,外婆的手經了滄桑歲月的磨礪,早已如砂巖般粗糙,她說她最喜歡粽葉的香氣,每當她包粽葉時,就會發出,如流水擊石一般清脆的響聲,是那樣的入耳動聽。而此時的外婆,猶如少女般敏捷輕靈,裊裊生姿,深綠色的粽葉映著她那深深淺淺的煙火氣息暈染開來,卷好粽葉的同時,瑩白的糯米如素練從她指的罅隙漏入,將已浸泡得色如翡翠的葉筒灌成胖鼓鼓的錐形,綠素相映。外婆還為我們準備有紅棗花生粽、有蛋黃、有肉粽,瞧,她拾起筷子,夾起一個咸蛋黃,往粽子上一滾,便將如玉的粽米涂上幾許琥珀色的濃郁溫煦。粽葉一裹,再扎上幾根細細的長繩,有味清歡便都束在了這玲瓏小巧的粽子里,滿溢出來。
水汽氤氳,火由藍變紅,粽子在咕嘟咕嘟地響,是端午的歌謠最貼切的唱腔,香氣從廚房溢出,氤氳在整個院子上空,鍋里第一鍋粽子出鍋了,那絕對是我最愛的肉粽,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縷縷粽香,輕輕的剝開深綠色的粽葉,一咬,絲滑的肉汁在嘴里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糯米裹著的半塊咸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我的嘴里,悄悄的,慢慢的融化。這都是由于外婆包的肉粽肉放得適當,且不是籠統地全裹在一起,而是在不同的地方放幾點五花肉,有的還會隱匿起來,這樣在吃的時候不僅不會感到肥肉的油膩,更重要的是能嘗到生活的驚喜,還有那媽媽喜歡的紅棗花生粽,熱氣騰騰的,感覺入口即化,仿佛和喝醉了酒的肚子溜兒圓的老夫子一樣,搖搖晃晃的黑色的只有頭上一撮兒毛——中間那個蒂兒,姐姐等不及了,在冷水中沖洗,熱氣消祛了一半,和那剝開了顏色卻那樣鮮紅的花生碰在一起,軟中有硬,兩兩相融,勻稱有致地嵌入脂玉般的粽子里,將整個粽子暈染一圈紅棕色,外婆包的粽子總比外面買的好吃,而這鮮腴中少不了她的一份苦心孤詣。
斜暉漫籠之時,伴隨著觥籌交錯的朗朗笑聲,粽子端上餐桌,我們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倒飲料,斟酒,天南地北地談論著,外婆總是站起來,帶著慈母一般的笑容吆喝著我們:“吃,挑自己喜歡的多吃點兒,別老想著減肥,多吃點兒,還得長個子呢。”一個勁的往我們碗里夾菜,然而外婆總是被我們強拉下來坐回座位,“我也吃。”她臉上的笑容猶如綻開的白蘭花,就像一個小孩得到一塊甜到心坎的蜜糖。此時,桌上的飯菜香和粽子的清香,纏纏綿綿地流向遠方,將一家人的其樂融融,用糯米的糯,紅棗的甜,肉的鮮,花生的脆,包裹在一起,珍藏。
今天,依然是端午,晚上依然吃著粽子,卻味同嚼蠟,端午猶在,心中卻有一絲失落,原來外婆包的粽子已成了我最美味的牽掛,微信群里一張張四歲小表妹陪著外婆包粽子的照片,看來我們家后繼有人了。
那粽子,依舊清香,征鴻杳杳,流水茫茫。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九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眼看就要端午了,為慶祝這一傳統節日,同時讓全體員工感受到節日的氣氛,精品在端午節前幾天,就安排杜隊專人負責,準備了所需要的材料,購買了粽葉、江米、蜜棗等等,以及包粽子所需要的盆、桶等必須用品,為使員工們過上一個溫馨的節日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經過大家清洗、泡米、煮粽葉等準備工作就緒,這不,7號就組織“包粽子能手”們挽袖開工,包起了粽子。一時間粽葉舞動,草繩穿梭。只見他們雙手將粽子葉卷成漏斗狀后,用糯米充實壓緊,再用草繩打個結,動作麻利優美,轉眼間就包出了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還有那男同志,一點也不遜色,粽葉翻飛,一會就包好一個。
待粽子上鍋,不一會就粽香四溢,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來。等到熱騰騰的粽子發到大家手中的時候,大家都露出開心的笑容,總覺得不知為何,這粽子吃起來特別的`香甜。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不只是簡單的粽子,里面還包含了企業關愛員工的真摯的祝福哦!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十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到超市買了各種口味的粽子準備到奶奶家過端午節。
一路上,我和媽媽閑聊著,媽媽問我端午節的由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知道。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的日子。當時為了不讓魚吃了屈原,人們將米扔進了江里,并且奮力劃船到河里去找屈原。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到了奶奶家,餐桌上已擺好美味佳肴,奶奶端出了一盤粽子,熱氣騰騰,一股股清香味,讓人嘴饞。盤里有菠蘿餡和八寶餡的粽子,我愛吃甜的,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拿了一個菠蘿餡的。哇,好香,一層層剝開粽葉,香味越來越濃。咬上一口,一股糯米的清香味,再咬一口,就是甜甜的菠蘿味。我給大家每人拿了一個粽子,他們邊吃邊拉著家常。我和哥哥邊吃邊評論著粽子的味道。平常,我們只有逢年過節才會來奶奶家做客,今天因為端午節,我又能和哥哥妹妹聚在一起品嘗粽子,聊學習,一起開心地玩耍。
端午節,我好快樂!不僅品嘗到了美食,而且增進了我和哥哥妹妹之間的親情。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十一
吃著裹蒸粽,想起小時候在家鄉過端午節的情景。家鄉的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當兵之后,已有二十多年沒在家鄉過端午節,也沒看過龍舟賽。粽子雖然年年吃,但在外吃的粽子象裹蒸粽一樣,都是有餡的,味道和內容很豐富,家鄉的粽子是沒有餡的,原滋原味。因此,再也吃不出家鄉的味道了。
小時候的端午節,家家都包粽子,不象現在從超市買現成的。粽葉是剛摘的,泡在清水里,糯米洗凈濾干,再找一個木架子,纏上包扎用的麻繩,材料備齊了,就可以包了。家鄉的粽子比較小,一般是兩片葉子包一個,呈圓錐形,糯米不摻任何東西,粽子包完后吊在架子上蕩來蕩去,象一串串風鈴隨風搖曳,好看極了。包好的粽子一般是一次性煮好,分幾頓吃完,每頓熱一下就可以了,粽子煮熟后糯米和粽葉夾雜的香味特別濃。由于家家都包粽子、煮粽子,因此,一到端午節村子里就到處彌漫著濃濃的粽葉香。
剛出鍋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取一個粽子,解開麻繩,展開粽葉,潔白的粽肉露出來了,晶瑩剔透,象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有時粽葉的綠滲透到糯米中,很自然,看上去象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著實讓人喜愛。聞一聞,糯米和粽葉混合的香味沁人心脾。醮上糖,咬一口,酥軟、甜香、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賽龍舟是家鄉端午節最熱鬧的時候,全鎮大部分村子都會來,也有外地人參加。家鄉是水鄉,水網交錯,賽龍舟隨便找一條河就可以了。吃完粽子的人們,都要到水上比試比試,贏的吃甜瓜,輸的吃黃瓜。這時,水上一條條龍舟如離弦之箭,爭先恐后向前沖;全鎮的男女老少都出動了,兩岸人頭攢動,觀看的人們扯開嗓子為自己的龍舟加油鼓勁。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十二
一團團雪白的糯米,一片片碧綠的粽葉,一顆顆鮮紅的棗子,一條條青青的繩子。這就是我端午節包粽子要用到的材料。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掛上艾蒿,這是習俗來著,是需要我們一直延續下去的。
當然,端午節的重頭戲還是吃粽子和包粽子。
告訴你,這個不用著急,我媽媽不是正在努力包嗎?
我手癢癢的,實在忍不住想大顯身手一番。于是我拿起一片竹葉,學著媽媽的動作,慢慢把它折成個圓錐形。然后,把葉子拿平,在里面放米。可是呀,一切可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容易,這些個小米粒好似跟我過意不去,一不留神就從我手里悄悄溜走。我趕快拿了第二張竹葉來,不夠又再來一片,結果啊,我包的粽子就像“大肚子將軍”一樣,可壯啦。
包完粽子,接著就來蒸粽子了,媽媽先在鍋里倒滿水,再用小火蒸一個下午,久不久的,就會有淡淡的清香飄散出來,可誘人了。
一揭開鍋蓋,那些粽子變得更大個了,個個是你推我擠,爭著讓我把它們吃掉。
咬上一口,忘也忘不掉,這一種棕香,長久地伴隨著我,芬芳了我的童年時光……。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十三
時近端午,窗外又是陰雨不斷,賣粽子的小販又開始叫賣了,我從未因此停下腳步,偏偏是這陰雨天,讓我沉下心來思念起300公里外的粽子味兒來。
北方的人家不常包粽子。常出現的是涼糕。但總會為孩子而包上那么幾個,我家就是個典型。
姥姥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巧的是每個都生的是兒子。兄弟三個便像商量好一般,日日上演大鬧天宮演罷各自又領各自父母的訓斥去。端午節,那粽子便是為我們三個淘氣包準備的。
我是最小的那個,包下的粽子常由著我挑,最大的哥哥也備受姥姥疼愛,所以也得了較好的粽子。獨獨苦了老二,但二哥并不因此而記恨,有時大哥也會將他的分與他一些。由此難免折射出一些事實來:大哥疼弟弟,二哥心胸寬,我嘛,常是受寵那一個。
吃罷粽子,大人常叮囑我們不許劇烈運動,只憑那幾句話能攔住我們?沒門兒!不一會兒,后院又鬧騰起來了,我也并未覺得腹中的糯米會粘住腸子,肯定是媽媽又騙人了。
自從搬出平房,那快樂竟再未有過,當時并不覺得有什么,今日看來自是很痛心的了。曾經那三個淘氣的小瘋子現在一個已上了大學,另兩個還正為明年的中考而狂奔著。其中一個在老家,另一個在包頭。學業重了,團聚只有等到假期才敢奢望。今日逢此細雨落塵,粽香縈心,勾起不少回憶與愁思來。
哥哥們,不知你們各自所處的地方下雨了沒有?若是下了,但愿落在你們身邊的雨與落在我身邊的雨來自同一朵云吧!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十四
盛夏還未來到,端午佳節就已邁著它獨具韻味的腳步凌波而來。悄然幻化成一股濃郁的民族氣息,飄散在華夏大地上,盤桓在炎黃子孫的心中,永遠清香馥麗,滋潤心田。
又是一年端午節。夏日的悶熱讓我有些浮躁,什么事情都沒了興致。然而,當我時隔一年,重逢那還泛著熱氣,彌漫著香味的粽子時,心驟然平靜下來。坐在桌前,拿起粽子。頓時,一股葦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怦然心動。這是久而未逢的自然的芬芳,在我的心中激起澎湃的浪潮。透過那蒸騰的水氣,我分明可以窺見歷史的悲愴畫面。
戰國末期,秦國稱霸。楚國大夫屈原,滿懷富國強民的雄心壯志,勸告頃襄王搜羅人才、操練兵馬,為楚國報仇雪恨。只可惜忠言逆耳,他的滿腔赤膽,又怎能喚醒君主那早已泯滅的雄心。他反而遭到了小人的栽贓陷害,終被流放湘南。屈原是抱著國仇家恨來到汩羅江畔的,對于一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仁人來說,明知國家危在旦夕,卻無法施展雄才大略,這是憤恨的,更是痛心的。更可悲的是滿朝官員,又有誰能體會它的赤膽忠心呢?然而,他的思想早已在歷史的筆觸下持久地絢爛,被后人融進了端午的粽香、龍舟的號角,更將在民族的發展中生生不息的綿延下去。
我慢慢剝開粽葉,漸漸的,葦葉的芳香中又裹覆著糯米的醇厚氣息。忽而濃郁,忽而淡雅。我靠近鼻子,深深呼吸,其中的韻味真是一種享受,我更可嗅到其中夾雜的滿腔愁怨。
“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是屈原在湘南的慨嘆。的確,國運多舛,民生多艱,淪落天涯的屈原也只能吟誦《離騷》來排解憂愁。而當地的老百姓亦能敬佩他的為人。于是,屈原,一位憂國憂民的志士,便在百姓的心中筑成了一座光輝的豐碑,永不磨滅地閃爍著燦爛的光芒。
當那潔白的糯米綴著幾顆紅棗展現在眼前時,心中的暖流頓時噴涌而出,黏嫩的糯米靜靜地置于箬葉上,仔細端詳活似一件精工細作的裝飾品。雖然沒有華麗的珍珠翡翠,但僅憑那隱約地泛著紅暈般的米粒,就足以令我難以忘懷了。張開雙唇輕品滋味,剎時間,一股濃濃的甜蜜注入口頰,轉瞬間又滑入心田,滑落到民族的平仄之中。
屈原注定是歷史的悲劇,他帶著清高徘徊在江畔。正如他對一位漁夫所說的那樣:“眾人皆醉唯我獨醒,我寧愿跳的江心,也不能讓自己干凈的身子沾滿污泥。”于是,在五月初五,他懷著獨有的高傲與悲壯墜入汩羅江水,跳進了歷史的浪潮之中。他這一跳,即使悄無聲息的,又是震天動地的。他不留痕跡地融入到脈脈江水中,卻在民族的波濤中激起驚濤駭浪。而他也找尋到了渴求的清明,伴著澄澈的河水,在你我心中沉積成千古樂章。粽香端午,愿這寂靜清香永遠飄散下去,彌漫下去,亙古不變。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十五
外婆又包了許多粽子.一只只粽在蒸籠上升騰著溫暖的水汽,散發出粽子獨有的香氣,阿太慈祥的笑容漸漸浮現在我的眼前。
阿太最拿手的絕活就是包粽子。她包的三角粽、二角粽、迷你粽無不叫人饞涎欲滴。香噴噴的粽子,裹著豆沙、豆板、肉餡,或大或小,精美得如一個個藝術品。每到端午,阿太必定包上許多粽子,煮上一天一夜,解我的饞。一只只粽子,排列得整整齊齊。阿太總是一邊坐在廚房看著蒸籠,一邊慈愛地撫著我的頭發,說:“快熟了,快熟了。”
蒸好的粽子總是香氣撲鼻。各種各樣的粽子滿滿地鋪了一桌。阿太知道我喜歡吃什么粽子,揀了一個大肉粽,細細地剝去粽葉,放在我的碗里:“來,囡囡,吃粽粽。”我夾起一塊肉放在阿太碗里,阿太卻推開我的筷子,說:“囡囡吃,阿太不吃精肉,阿太吃肥肉。”我咽著口水,固執地說:“精肉最好吃了,肥肉不好吃,阿太嘗嘗看嘛!”,“囡囡,”阿太笑了,“阿太的牙齒掉光了,咬不動精肉,肥的肉肉軟軟的像豆腐,阿太正好吃。”“是嗎?”我望了望阿太掉光了牙的光禿禿的嘴,又“吧唧”一下把那塊肉塞進嘴巴里,阿太又笑了,說:“這才是我的好囡囡。”
也許是因為阿太包的粽子太好吃了,我總是忍不住大吃特吃。于是,小小的我,一口氣能吃下兩個大肉粽,阿太嚇得不敢再給我吃,我就捧著小碗問她要:“阿太,粽粽,阿太,粽粽。”
阿太在九十多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死前她很安詳,唯一的囑咐是:“囡囡愛吃粽子,別忘了包給她吃。”
望著外婆包的一只只粽子,一層濕氣蒙上了我的眼睛。阿太,您可知道,您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我好想重新變成當年那個稚氣的小女孩。
端午佳節粽香飄(優秀16篇)篇十六
隨著一縷粽香飄入鼻腔,我才偶然發覺,已是快到端午佳節。
說起端午,我最先想到的自然不是龍舟,屈原,艾草,菖蒲,雄黃酒什么的,而是清香四溢的粽子。
小時候過端午,我們這些小孩子總喜歡外別人家跑,借此蹭幾個粽子。雖然是為了蹭粽子,但我們都不太喜歡吃粽子,因為粽子里面的糯米吃起來黏黏的,軟軟的,很甜很膩人,平常家里煮糯米飯我是堅決不會碰一粒米的,但是粽子可能因為外面有葉子的清香味和里面一些餡料,勉強能吃下一兩個,而且粽子的味道很好聞,那時一種清甜的自然的味道。
我們家是不包粽子的,一般都是提前就把粽子買好,我以前也問過阿公和阿婆,阿公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教導著我,我當時受不了,立馬躲得遠遠的,走時還小聲的留下了一句話“不會包就直說嘛”一陣微風把我的話帶進了阿公的耳朵。然后我就和阿公上演了別開生面的血腥畫面,阿婆則一個人站在旁邊偷笑。
過多的體力消耗,再加上今天周圍到處都彌漫著粽香,使我的肚子很快就“咕咕”作響,我尷尬的紅了臉,抱著阿婆的腿,可憐兮兮的看著阿婆。
阿婆看了看我,再看了看時間,轉身進入了廚房忙碌。阿公這時則十分善良的‘扔’了一瓶牛奶給我,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拿著牛奶就跑到一個不知名的角落獨自享受起來,走時貌似看到了阿公嘴角抽搐了一下。
剛喝完牛奶就被阿公抓去干活了,掛艾草,掛菖蒲等等。剛喝下一瓶牛奶補充的體力一下子又耗光了的感覺。
看著阿婆還在燒著火,煮著粽子,鼻尖粽香的味道愈發濃烈,肚子也餓得愈發的厲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問阿公要吃的,他板著臉說快吃飯了就不給了。哼,就是小氣!
不知過了多久,在我快要睡著的時候,阿婆一聲“吃粽子咯”立馬把我驚醒,整個屋子里面粽子的氣味芳香四溢,我火急火燎的拿著一個剛出鍋的粽子,感覺就像拿了一塊剛燒紅的鐵塊,在手里扔過來扔過去,阿婆笑看著我。
等到溫度差不多時,我三下五除二的把小粽子的‘綠外衣’剝了,聞著淡淡的清香,終于在肚子的催促下將粽子下了肚,滿意的打了個飽嗝。
外婆把粽子裝了一些,放在了外面的小石桌上,讓我去叫周圍的鄰居們也來吃粽子。
看著大家都其樂融融的吃著粽子,談天說地的,只覺得心里暖烘烘的,好像很滿足。
不知道今年的端午又會發生些什么有趣的事呢?很讓人期待呢,你們是不是也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