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是一種用于傳達信息、告知事項或安排活動等的書面形式,它具有明確的目的和受眾。公司年會通知范文:特邀請各位員工參加本年度盛大的年會活動。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一
連日來的高溫酷暑讓人不由得“惦記”起高溫補貼來。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強調,企業為員工下發的降暑飲料并不能充抵高溫補貼。按照規定,勞動者在室外露天作業應按每月60元的標準領取高溫補貼。同時,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高溫補貼并非人人有份。
“今年的高溫補貼標準尚無上調計劃。”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本市今年的高溫補貼仍執行去年《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做好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也就是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該負責人提醒說,高溫補貼并非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獲得高溫津貼。”
降暑飲料不能充抵補貼。
根據規定,發放高溫補貼的時間為每年的6月至8月。至于具體到月初、月中還是月末發放,該負責人表示可由各用人單位隨發薪日期自行確定。“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本月領的工資條,上面應該有6月份的補貼發放記錄。”該負責人提醒說,上述通知特別列出一條,企業在高溫期間下發的防暑降溫飲料,并不能充抵高溫補貼。也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該負責人表示,高溫補貼只向高溫期間在崗工作的勞動者發放,其間休假或脫崗的勞動者并不享受。勞動者如發現用人單位違反規定,可憑工資條舉證,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國稅總局日前在其網站上回復網友提問時明確表示,防暑降溫費也須繳納個稅。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因此,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并入個人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二
據統計發現,在明確發放時間的22個省份中,發放高溫津貼時間最長的是海南省,為4月至10月,有7個月。
由于我國南北方氣溫差異較大,各地發放高溫津貼的時間長短不一,正和我國各地氣溫差異有關。其中,多數省份發放時長為4個月,多為北方地區,達到11個省份。如北京每年發放的時間是6、7、8月,這3個月也正是北京比較熱的時期。
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標準發放津貼;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標準發放。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三
北京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能夠領取高溫津貼者必須是在高溫下工作的崗位職工,包括建筑工人、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人等。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小貼士:
我國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合頒發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中暑作為國家法定職業病,要想認定為工傷必須憑職業病鑒定機構開具的職業病診斷證明,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人力社保局提請工傷認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職業病要認定為工傷,必須經具有診斷、鑒定職業病資質的醫療機構作出職業病結論。
例如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對于中暑的勞動者,需要經過本市工傷定點醫療機構的鑒定,并得到工傷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鑒定書》。
夏季防暑小貼士。
1.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
2.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氣,適當活動,使體內陽氣向外宣泄,適宜活動如去海底世界游泳、用音樂盒給周圍的玩家播放悅耳的音樂等。
3.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以清淡芳香為主。綠豆粥和玉米是不錯的消暑佳品。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四
市安監局、市衛計委、市人保局、市總工會近日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上調了本市高溫津貼標準。其中,室外和室內高溫作業的補貼最低標準分別上調到每人每月180元和120元,分別上調了60元和30元。
按照通知,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要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通知稱,自今年6月起,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及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據悉,本市高溫補貼從首次設立以來至今已有兩次上調。室外最低補貼從最初的60元,上調到120元,此番又上調至180元。室內最低補貼從最初的45元,一度上調到90元,此番上調到120元。
通知還明確指出,高溫津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的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也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五
據統計發現,在明確發放時間的22個省份中,發放高溫津貼時間最長的是海南省,為4月至10月,有7個月。
由于我國南北方氣溫差異較大,各地發放高溫津貼的時間長短不一,正和我國各地氣溫差異有關。其中,多數省份發放時長為4個月,多為北方地區,達到11個省份。如北京每年發放的時間是6、7、8月,這3個月也正是北京比較熱的時期。
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標準發放津貼;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標準發放。
海南,要求每年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含35℃)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應當向勞動者按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發放高溫津貼,每個月300元,共2100元。
北京,根據北京市安監局、衛計委、人力社保局和市總工會聯合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北京市按照相關規定將繼續在6-8月份發放高溫津貼,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溫津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上海,企業每年6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標準為每月200元。
得知2016防暑降溫費發放標準之后,有符合領取條件的朋友可以進行詳細的了解。
自6、7月份以來,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地的高溫津貼進入發放期。
1、室外高溫作業人員:180元/月;。
2、室內高溫作業人員:120元/月。
注意:高溫補貼不得以發放物品代替。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到35度以上露天工作,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度以下,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并且不能以降溫物品替代高溫補貼。所以,國家法律是明令禁止以實物代替高溫補貼的發放的,高溫補貼必須以現金發放,且不得以防暑降溫飲料充抵高溫津貼。另外,用人單位的高溫津貼標準納入工資總額,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范圍內。
企業未按規定支付高溫津貼的,員工可向所屬地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六
實物現金補貼均繳個稅。
連日來的高溫酷暑讓人不由得“惦記”起高溫補貼來。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強調,企業為員工下發的降暑飲料并不能充抵高溫補貼。按照規定,勞動者在室外露天作業應按每月60元的標準領取高溫補貼。同時,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高溫補貼并非人人有份。
“今年的高溫補貼標準尚無上調計劃。”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本市今年的高溫補貼仍執行去年《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做好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也就是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該負責人提醒說,高溫補貼并非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獲得高溫津貼。”
降暑飲料不能充抵補貼。
根據規定,發放高溫補貼的`時間為每年的6月至8月。至于具體到月初、月中還是月末發放,該負責人表示可由各用人單位隨發薪日期自行確定。“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本月領的工資條,上面應該有6月份的補貼發放記錄。”該負責人提醒說,上述通知特別列出一條,企業在高溫期間下發的防暑降溫飲料,并不能充抵高溫補貼。也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該負責人表示,高溫補貼只向高溫期間在崗工作的勞動者發放,其間休假或脫崗的勞動者并不享受。勞動者如發現用人單位違反規定,可憑工資條舉證,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國稅總局日前在其網站上回復網友提問時明確表示,防暑降溫費也須繳納個稅。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因此,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并入個人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校各單位:
我校今年的防暑降溫費,按照《關于發放防暑降溫費的通知》(北航實設字〔〕12號)規定發放。發放范圍、發放標準不變。請各單位將發放人員的統計情況于6月22日前報送到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環保技安辦公室(辦公樓135室,電話:82317866),具體表格在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網站下載區下載。防暑降溫費將直接發放到職工工資賬戶。
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環保技安辦。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七
如果企業安排職工在6月、7月、8月、9月這四個月安排職工在33度以上高溫天氣(環境)工作的,要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具體的標準按照江蘇省的規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
企業每年6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標準為每月200元。
3、河南。
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業發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溫津貼。
4、天津。
35℃下露天工作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到33℃以下的,21元/天。
5、北京。
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6、廣東。
廣東省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規定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每人每天6.9元。發放時間為6月至10月。
7、東莞。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作業場所溫度降至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單位6~10月需按月發放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如需按天數折算,則每人每天6.9元。
8、湖南。
夏季高溫期間(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溫作業和露天作業的用人單位,在氣溫和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7℃以上時,用人單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溫措施的,應停止作業。氣溫和工作場所溫度超過35℃的,要配備相應的防暑降溫防護設備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中暑,同時支付防暑津貼。防暑補貼標準原則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9、浙江。
高溫作業人員160元/月;非高溫作業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員110元/月。發放時間為6月-9月共4個月。
10、江西:
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120元/月;非高溫作業人員100元/月;行政單位和企事業單位的其他人員80元/月。
11、重慶。
5月~9月,當日最高氣溫在37~39.9℃時,高溫補貼額度為每天5~10元,日最高氣溫在40℃(含40℃)以上時,高溫補貼額度為每天10元~20元。
12、陜西。
每天10元。
13、海南。
發放時間: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間。發放標準: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發放高溫津貼。
14、湖北。
發放時間:6、7、8、9月。發放標準:用人單位對在崗職工發放高溫津貼的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天8元,調整為每人每天12元。
15、福建。
發放時間:5-9月。發放標準:每人每天按810元標準發放。
16、山東。
發放時間:6月、7月、8月、9月。發放標準: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
17、青島。
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
18、四川。
發放時間:未設定。發放標準:每人每天6元至10元調整為每人每天8元至12元。
19、新疆。
發放時間:6-8月。發放標準:每人每天按10至20元標準發放。
20、貴州。
發放時間:6-9月。發放標準: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標準發放。
21、寧夏。
22、安徽。
發放時間:每年的6月至8月。發放標準: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23、吉林。
發放標準:每人每日10元以上。
24、云南。
發放時間:6月至9月發放標準: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室內工作場所溫度無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標準發放。
25、甘肅。
發放時間:7-9月。發放標準:每人每月45元。
26、廣西。
27、內蒙古。
28、遼寧。
29、山西。
發放時間:6月份至8月份。發放標準:每人每月發放高溫津貼240元。
30、河北。
發放時間:6月-9月份。發放標準:有三檔(200元/月;160元/月;130元/月)。
國稅總局表示,防暑降溫費也須繳納個稅。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因此,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并入個人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八
北京要求在高溫情況下為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但有些上百人的建筑工地上每天僅供應一桶綠豆湯,藥品只有幾盒清涼油。今天上午,北京市安監局發布《工作場所防暑降溫技術規范》、《高處懸吊作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范》、《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導則》等四項地方標準,對夏季防暑降溫、高空懸吊作業“蜘蛛人”以及實驗室有毒有害化學品等多項內容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規定。
飲料每人每天不低于2.5升。
市安監局職業衛生綜合處處長丁大鵬說,6月,國家相關部門發布《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但是僅對防暑降溫措施做了一般性的規定,缺乏具體的技術措施規定,有些上百人的建筑工地上每天僅供應一桶綠豆湯,有的是提供開水,藥品只有幾盒清涼油。
今天發布的《工作場所防暑降溫技術規范》延續了以往對于高溫天氣下作業的時間規定,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40℃時,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7℃小于40℃時,在12時至15時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當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5℃小于37℃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另外,新辦法對于發放的防暑降溫飲料的數量進行了詳細規定,要求清涼飲料水溫應該在8℃至12℃之間,發放量應不少于人均每天2.5升。防暑藥品可配備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防暑藥品供應量以滿足實際需要為宜。
去年,本市上調防暑降溫費,室內從90元調高到120元,室外從120元調高到180元。另外,原來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沖抵高溫津貼。市安監局稱,該規定現在依然有效。
4級風“蜘蛛人”停止作業。
今天對外發布的《高處懸吊作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從管理機制建設、人員能力、設備器材、作業安全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新管理規范規定,風力大于4級時,不應使用坐板式擔任吊具作業;風力大于5級時,不應使用吊籃、擦窗機作業。雨雪天不應室外作業。在設備方面,新規范規定,柔性導軌、安全帶經過1次墜落沖擊后應報廢。在作業現場安全方面,施工單位應指派專人在作業現場頂部自始至終監護,控制作業進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作業人員還應該配備符合要求的墜落懸掛安全帶和安全帽。
百項安全標準全面啟動。
市安監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東洲介紹說,今年,市安監局啟動了百項安全生產地方標準,主要是解決當前部分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標準不一,或存在空白的問題,建成覆蓋北京市所有重點行業的安全生產技術標準體系,指導企業規范安全生產行為的重要技術法規。
今年出臺的關于防暑降溫、高處懸吊作業等四項地方標準將從今年11月1日開始執行。目前出臺的北京市地方標準多是推薦性標準,其中也有一些強制性的規定。市安監局稱,對于違反本市地方標準的企業,將要求企業限期整改。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九
各有關單位: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京財行〔20xx〕378號文件中發放防暑降溫費的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我校20xx年防暑降溫費的發放通知如下:
一、發放范圍。
(一)6月份發放工資的在崗職工及離休人員;
(二)人才交流中心待崗職工中參加臨時工作的人員;
(三)在我校發工資的在站博士后;
(四)已在人事處辦理正式借調手續的各類借調到我校工作的人員;
(五)在學生處和研究生院注冊的半脫產學生干部。
二、發放標準。
(一)6月到9月,教工每人每月50元。
(二)半脫產學生干部按教工標準的'50%發放。
(三)發放標準將隨國家、地方的變化適當調整。
三、發放時間。
20xx年7月份由財務處根據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提供的人員名單(含職工編號或學號、姓名、金額)按規定發放。沒有職工編號或學號的,由各單位憑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審核通過的人員名單到財務處領取現金。
四、發放辦法、統計要求。
(一)在職職工和正式借調人員名單,由各單位環保技安負責人與人事干部根據六月份工資名單審核上報。
(二)離休人員名單由離退休工作處審核上報。
(三)半脫產本科和研究生學生干部名單分別由學生處和研究生院審核上報。
(四)不在我校發工資的在站博士后,由各單位人事干部審核上報,費用在各自經費中支付。
(五)人才交流中心參加臨時工作的待崗人員,由人才交流中心審核上報。
五、其他規定。
(一)6月至9月出國人員不發,在此期間回國的,按實際在崗工作的時間補發。
(二)6月至9月份新報到人員根據人事處數據按實際在崗時間10月份后補發。
(三)出國定居人員不發。
(四)借出人員不發。
(五)在編不在崗人員不發。
(六)正在接受各類審查、處分人員不發。
(七)長期病休(包括享受勞保)人員不發。
(八)資產公司、后勤集團等單位可參照學校標準自籌資金發放。
特此通知。
xxx。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
享受補貼須符合一定條件實物現金補貼均繳個稅。
連日來的高溫酷暑讓人不由得“惦記”起高溫補貼來。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強調,企業為員工下發的降暑飲料并不能充抵高溫補貼。按照規定,勞動者在室外露天作業應按每月60元的標準領取高溫補貼。同時,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高溫補貼并非人人有份。
“今年的高溫補貼標準尚無上調計劃。”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本市今年的高溫補貼仍執行去年《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做好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也就是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該負責人提醒說,高溫補貼并非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獲得高溫津貼。”
降暑飲料不能充抵補貼。
根據規定,發放高溫補貼的時間為每年的6月至8月。至于具體到月初、月中還是月末發放,該負責人表示可由各用人單位隨發薪日期自行確定。“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本月領的工資條,上面應該有6月份的補貼發放記錄。”該負責人提醒說,上述通知特別列出一條,企業在高溫期間下發的防暑降溫飲料,并不能充抵高溫補貼。也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該負責人表示,高溫補貼只向高溫期間在崗工作的勞動者發放,其間休假或脫崗的勞動者并不享受。勞動者如發現用人單位違反規定,可憑工資條舉證,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國稅總局日前在其網站上回復網友提問時明確表示,防暑降溫費也須繳納個稅。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因此,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并入個人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校各單位:
我校今年的防暑降溫費,按照《關于發放防暑降溫費的通知》(北航實設字〔2011〕12號)規定發放。發放范圍、發放標準不變。請各單位將發放人員的統計情況于6月22日前報送到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環保技安辦公室(辦公樓135室,電話:82317866),具體表格在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網站下載區下載。防暑降溫費將直接發放到職工工資賬戶。
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環保技安辦。
2011年6月11日。
附件:
各有關單位: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京財行〔xx〕378號文件中發放防暑降溫費的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我校2011年防暑降溫費的發放通知如下:
一、發放范圍。
(一)6月份發放工資的在崗職工及離休人員;
(二)人才交流中心待崗職工中參加臨時工作的人員;
(三)在我校發工資的在站博士后;
(四)已在人事處辦理正式借調手續的各類借調到我校工作的人員;
(五)在學生處和研究生院注冊的半脫產學生干部。
二、發放標準。
(一)6月到9月,教工每人每月50元。
(二)半脫產學生干部按教工標準的50%發放。
(三)發放標準將隨國家、地方的變化適當調整。
三、發放時間。
2011年7月份由財務處根據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提供的人員名單(含職工編號或學號、姓名、金額)按規定發放。沒有職工編號或學號的,由各單位憑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審核通過的人員名單到財務處領取現金。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一
按照安徽省頒布的政策執行高溫津貼標準,企業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津貼標準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人社部等四部門3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發放高溫津貼。據安徽省人社廳了解,安徽省高溫津貼發放標準還將按照10元/天的老標準。
根據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飲料涼茶等不能取代高溫津貼。”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透露,由于高溫津貼的.發放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室外工作和35度以上高溫。不少企業在高溫天氣中都采取了勞動保護措施,比如在工廠內增加電風扇、空調,錯峰工作等。因此滿足發放條件的天數并不多。而且到目前為止,監察部門也未收到關于高溫津貼的投訴。
政策小貼士。
中暑可享受工傷待遇。
值得戶外工作人員注意的是,如果勞動者因中暑診斷為職業病,可享受工傷待遇。用人單位應當自職工發生工傷之日,或者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用人單位營業執照登記地縣(市、區)人社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更多熱門。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二
1984年12月1日起正式實行。標準文本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國家標準,是勞動保護工作科學管理的一項基礎標準,是確定。
體力勞動強度大小的根據。應用這一標準,可以明確工人體力勞動強度的重點工種或。
工序,以便有重點、有計劃地減輕工人的體力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本標準不。
是處理現行經濟待遇的依據。
各省、市、自治區勞動部門,各產業部安全技術部門,請將本地區、本部門屬于。
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工種名稱和現有人數摸清楚,并整理出書面材料,于今年年底。
以前報送我部,以便研究改善這方面的工作。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三
11月,北京市還規定,從當年起,將公共電汽車司機的防暑降溫費標準由100元/人/年調整到180元/人/年。對其他類型企業是否發放降溫費,記者沒有找到相關規定。
目前勞動法規一直未對勞動者高溫作業出臺具體保護措施,1991年,國家對原來的高溫補貼標準稍作了調整,但此后的十幾年間,高溫補貼標準一直未再作調整。國家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企業要以貨幣的形式為職工支付防暑降溫費。
【相關閱讀】。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應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常見的藥物和食物有: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于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癥。
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突出者。
清涼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以開水泡代茶飲。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
西瓜:西瓜是天然的白虎湯,具有很好的清熱養陰作用,是夏天去暑消喝的佳品,
夏天大量運動后如何防暑降溫。
1。運動后飲白開水。
運動者不能忽視飲水,那么,喝什么水好?按說,伴隨大量汗液的丟失,除了水分,還有鈣、鎂等礦物質。但當務之急并不是補充各種礦物質,而是很普通的白開水。因為礦物質的丟失只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在運動后從容地補充。相當多的人認為,大汗后喝的水應加進點氯化鈉(食鹽),這其實是錯誤的。夏天因運動(或勞動)而失水時,首先要考慮飲不含鹽的水。
糖是最能快速轉化為能量的能源物質,飲水時補以含糖飲料是否一舉兩得?專家們的見解是,不一定要飲含少量糖和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除非是連續的長時間的運動之后,一般的運動量喝白開水就很好。
每次喝水不超過500毫升。
夏天運動雖然會大量失水,而在補充水分時,一次又不可太多,最好是“細水長流”。雖然最快達到脫水組織的是白開水,但每次不能超過500毫升,若大于600毫升,胃吸收便會減慢,運動時就會覺得水在胃內晃蕩,腹部有脹滿感,運動速度就會明顯降低。
如果想喝點含糖飲料,在飲水時順便補充點能源,10%的糖水比較理想。這個濃度的糖水與開水的吸收速度相似,而10%以上太甜的糖水,由于在胃內逗留時間太長,故吸收速度明顯減慢,反倒是“遠水難解近渴”。
2。用毛巾擦干汗水后,用微風慢慢吹。
運動完要用毛巾把汗擦干才能吹風扇,可以降低感冒的可能性。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四
北京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北京市按照相關規定將在6―8月份發放高溫補貼。
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溫補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33℃以上室內工作月補120元。
根據北京市安監局、衛計委、人力社保局和市總工會聯合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北京市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間為每年6至8月,室外露天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此外,用人單位應當為從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相關負責人介紹,“錢物不能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也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露天作業如交巡警、快遞員、建筑工人、環衛工人、戶外線路檢測工人;室內作業如煉鋼工人、機械鑄造工人等都有可能享用到高溫津貼。
中央氣象臺7月14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預計,7月14日白天,內蒙古西部、甘肅、西北地區東部、華北中南部、江南、華南東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河北中南部、山西西部和南部、陜西東北部和關中地區、寧夏北部、甘肅西部、浙江、江西中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局地可超過40℃。
防御指南:
2、有關部門應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負載大而引發火災;。
3、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4、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
5、媒體應加強防暑降溫保健知識的宣傳,各相關部門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五
福建省。
發放時間:5個月(5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200元;如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每人每天9.2元。
07月14日,人社部等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按規定發放高溫津貼。
全國有27個省區市已出臺“高溫津貼”標準,但多地標準數年未漲。即便如此,許多中小企業的員工、流動性強的農民工仍領不到高溫津貼,或是常遭打折扣。有的老板不按規定按月份發放,竟按超過35°c的高溫天氣具體天數發放,有的單位用綠豆、飲料等防暑降溫物資“沖抵”,蒙混過關。
全國總工會表示,各級工會要督促用人單位嚴格遵守高溫作業時間要求,重點督促企業落實按時、足額發放“高溫津貼”費用,不得以發放錢物來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凡屬防暑降溫飲料的不得沖抵高溫津貼。
2016年高溫補貼政策。
1、要求各地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3℃或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3、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還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
4、高溫津貼的具體標準為: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高溫津貼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發放,在企業成本費中列支。其他相關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措施,也按照新政策執行。如用人單位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也需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實際出勤且提供的勞動天數折算發放等。享受高溫津貼的范圍從以前露天作業且工作場所溫度達33℃以上的人群擴大至所有勞動者;發放的時間從過去的.7—9月,擴大至6—10月。也就是說,每年6—10月,就算勞動者沒有在室外高溫條件下工作且工作場所溫度低于33℃,這期間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溫津貼。而高溫天氣下,工作場所溫度高于33℃的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則可拿150元/月。
5、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第十條規定,“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浙江省。
發放時間:4個月(6月、7月、8月、9月)。
福建省。
發放時間:5個月(5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200元;如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每人每天9.2元。
湖北省。
發放時間:4個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天12元。
江西省。
發放時間:4個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240元,室內非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160元。
河南省。
發放標準:每人每工作日10元。
廣東省。
發放時間:5個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月150元。
江蘇省。
發放時間:4個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月200元。
陜西省。
發放時間:4個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天10元。
山西省。
發放時間:3個月(6月、7月、8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月發放高溫津貼240元。
廣西省。
發放時間:5個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
海南省。
發放時間:7個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天10元。
湖南省。
發放時間:3個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月最低150元。
遼寧省。
發放時間:3個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每人每月200元。
四大直轄市:
北京市。
發放時間:3個月(6月、7月、8月)。
發放標準: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上海市。
發放時間:4個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每月200元。
重慶市。
發放標準:一般高溫天氣作業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標準發放;中度高溫天氣作業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標準發放;強度高溫天氣作業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標準發放。
天津市。
發放時間:4個月(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準:每月128元,4個月共計512元。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六
單位:元/人·天。
序號。
地區。
(城市)。
住宿費標準。
旺季地區。
旺季浮動標準。
旺季期間。
旺季上浮價。
部級。
司局級。
其他。
人員。
部級。
司局級。
其他人員。
1
北京。
全市。
1100。
650。
500。
2
天津。
800。
480。
380。
寧河區。
600。
350。
320。
3
河北。
石家莊市、張家口市、秦皇島市、廊坊市、承德市、保定市。
800。
450。
350。
張家口市。
7-9月、11-3月。
1200。
675。
525。
秦皇島市。
1200。
680。
500。
承德市。
1000。
580。
580。
其他地區。
800。
450。
310。
4
山西。
太原市、大同市、晉城市。
800。
480。
350。
臨汾市。
800。
480。
330。
陽泉市、長治市、晉中市。
800。
480。
310。
其他地區。
800。
400。
240。
5
呼和浩特市。
800。
460。
350。
其他地區。
800。
460。
320。
海拉爾市、滿洲里市、阿爾山市。
1200。
690。
480。
內蒙古。
二連浩特市。
1000。
580。
400。
額濟納旗。
1200。
690。
480。
6
遼寧。
沈陽市。
800。
480。
350。
其他地區。
800。
480。
330。
7
大連。
全市。
800。
490。
350。
全市。
960。
590。
420。
8
吉林。
長春市、吉林市、延邊州、長白山管理區。
800。
450。
350。
吉林市、延邊州、長白山管理區。
960。
540。
420。
其他地區。
750。
400。
300。
9
黑龍江。
哈爾濱市。
800。
450。
350。
哈爾濱市。
960。
540。
420。
其他地區。
750。
450。
300。
牡丹江市、伊春市、大興安嶺地區、黑河市、佳木斯市。
900。
540。
360。
10。
上海。
全市。
1100。
600。
500。
11。
江蘇。
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
900。
490。
380。
其他地區。
900。
490。
360。
12。
浙江。
杭州市。
900。
500。
400。
其他地區。
800。
490。
340。
13。
寧波。
全市。
800。
450。
350。
14。
安徽。
全省。
800。
460。
350。
15。
福建。
福州市、泉州市、平潭綜合實驗區。
900。
480。
380。
其他地區。
900。
480。
350。
16。
廈門。
全市。
900。
500。
400。
17。
江西。
全省。
800。
470。
350。
18。
山東。
濟南市、淄博市、棗莊市、東營市、煙臺。
市、濰坊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
日照市。
800。
480。
380。
煙臺市、威海市、
日照市。
960。
570。
450。
其他地區。
800。
460。
360。
19。
青島。
全市。
800。
490。
380。
全市。
960。
590。
450。
20。
河南。
鄭州市。
900。
480。
380。
其他地區。
800。
480。
330。
洛陽市。
4-5月上旬。
1200。
720。
500。
21。
湖北。
武漢市。
800。
480。
350。
其他地區。
800。
480。
320。
22。
湖南。
長沙市。
800。
450。
350。
其他地區。
800。
450。
330。
23。
廣東。
廣州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
900。
550。
450。
其他地區。
850。
530。
420。
24。
深圳。
全市。
900。
550。
450。
25。
廣西。
南寧市。
800。
470。
350。
其他地區。
800。
470。
330。
桂林市、北海市。
1040。
610。
430。
26。
海南。
800。
500。
350。
海口市、文昌市、
澄邁縣。
1040。
650。
450。
瓊海市、萬寧市、
陵水縣、保亭縣。
1040。
650。
450。
三亞市。
1000。
600。
400。
三亞市。
1200。
720。
480。
27。
重慶。
9個中心城區、北部新區。
800。
480。
370。
其他地區。
770。
450。
300。
28。
四川。
成都市。
900。
470。
370。
阿壩州、甘孜州。
800。
430。
330。
綿陽市、樂山市、雅安市。
800。
430。
320。
宜賓市。
800。
430。
300。
涼山州。
750。
430。
330。
德陽市、遂寧市、巴中市。
750。
430。
310。
其他地區。
750。
430。
300。
29。
貴州。
貴陽市。
800。
470。
370。
其他地區。
750。
450。
300。
30。
云南。
昆明市、大理州、麗江市、迪慶州、西雙版納州。
900。
480。
380。
其他地區。
900。
480。
330。
31。
西藏。
拉薩市。
800。
500。
350。
拉薩市。
1200。
750。
530。
其他地區。
500。
400。
300。
其他地區。
800。
500。
350。
32。
陜西。
西安市。
800。
460。
350。
榆林市、延安市。
680。
350。
300。
楊凌區。
680。
320。
260。
咸陽市、寶雞市。
600。
320。
260。
渭南市、韓城市。
600。
300。
260。
其他地區。
600。
300。
230。
33。
甘肅。
蘭州市。
800。
470。
350。
其他地區。
700。
450。
310。
34。
青海。
西寧市。
800。
500。
350。
西寧市。
1200。
750。
530。
玉樹州、果洛州。
600。
350。
300。
玉樹州。
900。
525。
450。
海北州、黃南州。
600。
350。
250。
海北州、黃南州。
900。
525。
375。
海東市、海南州。
600。
300。
250。
海東市、海南州。
900。
450。
375。
海西州。
600。
300。
200。
海西州。
900。
450。
300。
35。
寧夏。
銀川市。
800。
470。
350。
其他地區。
800。
430。
330。
36。
新疆。
烏魯木齊市。
800。
480。
350。
800。
480。
340。
克州。
800。
480。
320。
喀什地區。
780。
480。
300。
阿克蘇地區。
700。
450。
300。
塔城地區。
700。
400。
300。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七
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溫補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33℃以上室內工作月補120元。
根據北京市安監局、衛計委、人力社保局和市總工會聯合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北京市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間為每年6至8月,室外露天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此外,用人單位應當為從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相關負責人介紹,“錢物不能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也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露天作業如交巡警、快遞員、建筑工人、環衛工人、戶外線路檢測工人;室內作業如煉鋼工人、機械鑄造工人等都有可能享用到高溫津貼。
不發津貼最高可罰1萬元。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溫津貼屬于勞動報酬(工資)的組成部分,該發而不發屬違法行為,最高面臨1萬元罰款。未足額發放的,視為拖欠或克扣工資。
對于企業在發放高溫津貼時出現標準低、打折扣,或者以飲料代替津貼或以津貼代替飲料等情況,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大檢查力度。同時,職工如果未按規定領取到高溫津貼,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投訴,也可直接撥打人力社保舉報熱線投訴。
各地高溫津貼的標準有所不同,發放的月份也有所區別。上海為每年6月到9月期間發放,具體為每人每月200元。年平均溫度較高的廣東每年6月至10月期間發放,具體每人每月150元。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八
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京財行〔20xx〕378號文件中發放防暑降溫費的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我校20xx年防暑降溫費的發放通知如下:
一、發放范圍。
(一)6月份發放工資的在崗職工及離休人員;。
(二)人才交流中心待崗職工中參加臨時工作的人員;。
(三)在我校發工資的在站博士后;。
(四)已在人事處辦理正式借調手續的各類借調到我校工作的人員;。
(五)在學生處和研究生院注冊的半脫產學生干部。
(一)6月到9月,教工每人每月50元。
(二)半脫產學生干部按教工標準的50%發放。
(三)發放標準將隨國家、地方的變化適當調整。
三、發放時間。
20xx年7月份由財務處根據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提供的人員名單(含職工編號或學號、姓名、金額)按規定發放。沒有職工編號或學號的,由各單位憑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審核通過的人員名單到財務處領取現金。
四、發放辦法、統計要求。
(一)在職職工和正式借調人員名單,由各單位環保技安負責人與人事干部根據六月份工資名單審核上報。
(二)離休人員名單由離退休工作處審核上報。
(三)半脫產本科和研究生學生干部名單分別由學生處和研究生院審核上報。
(四)不在我校發工資的在站博士后,由各單位人事干部審核上報,費用在各自經費中支付。
(五)人才交流中心參加臨時工作的待崗人員,由人才交流中心審核上報。
五、其他規定。
(一)6月至9月出國人員不發,在此期間回國的,按實際在崗工作的時間補發。
(二)6月至9月份新報到人員根據人事處數據按實際在崗時間10月份后補發。
(三)出國定居人員不發。
(四)借出人員不發。
(五)在編不在崗人員不發。
(六)正在接受各類審查、處分人員不發。
(七)長期病休(包括享受勞保)人員不發。
(八)資產公司、后勤集團等單位可參照學校標準自籌資金發放。
特此通知。
33℃以上室內工作月補120元。
根據北京市安監局、衛計委、人力社保局和市總工會聯合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北京市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間為每年6至8月,室外露天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此外,用人單位應當為從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相關負責人介紹,“錢物不能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也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露天作業如交巡警、快遞員、建筑工人、環衛工人、戶外線路檢測工人;室內作業如煉鋼工人、機械鑄造工人等都有可能享用到高溫津貼。
不發津貼最高可罰1萬元。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溫津貼屬于勞動報酬(工資)的組成部分,該發而不發屬違法行為,最高面臨1萬元罰款。未足額發放的,視為拖欠或克扣工資。
對于企業在發放高溫津貼時出現標準低、打折扣,或者以飲料代替津貼或以津貼代替飲料等情況,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大檢查力度。同時,職工如果未按規定領取到高溫津貼,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投訴,也可直接撥打人力社保舉報熱線投訴。
據悉,各地高溫津貼的標準有所不同,發放的月份也有所區別。上海為每年6月到9月期間發放,具體為每人每月200元。年平均溫度較高的廣東每年6月至10月期間發放,具體每人每月150元。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十九
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溫補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自調整高溫津貼后,北京市再次上調高溫津貼最低標準。從本月起,室外和室內高溫作業的補貼最低標準分別上漲到每人每月180元和120元,分別上漲了60元和30元。
北京市按照相關規定將在68月份發放高溫補貼。
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高溫補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判斷是否屬高溫補貼發放對象有兩個標準,符合其一即算。分別是:從事露天崗位工作;用人單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作業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前者一般包括建筑工人、交警巡警、環衛工人、戶外線路檢測人員、倉庫搬運工等;后者一般煉鋼工人、機械鑄造工人等,具體需要看工作場所的溫度。像一些工廠的鐵皮廠房,里面若溫度超過33℃,也應發放高溫補貼。
4、高溫補貼不能計入最低工資。
高溫補貼是要納入工資總額的,但不能計入最低工資,用人單位不能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5、降溫飲料等防暑物資不能算高溫補貼。
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但企業不能以發放飲料、綠豆等防暑降溫飲料充當高溫補貼。高溫補貼應以現金形式發放。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
6、不發高溫補貼,員工可以投訴。
員工在高溫下作業卻沒收到高溫補貼,可通過企業所在的村級勞動爭議調解辦公室爭取合法權益,或撥打12333投訴。有用人單位拒不發放高溫補貼的,勞動者可向用工所在地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投訴。
7、企業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員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以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8、勞動者因高溫作業中暑的,可申請工傷認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9、其它高溫福利。
國家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時,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工作。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重勞動(搬重物、鋸刨、挖掘等)、中等勞動(鋸木頭、開卡車、粉刷、摘水果等)、輕勞動(打字、縫紉等),分別為不超過20、30、40分鐘;并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高溫津貼屬于勞動者工資的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也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此外,按照國家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日最高氣溫40℃以上為強高溫天氣,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37℃以上、40℃以下時為中度高溫天氣,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并暫停12時至15時高溫時段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為一般高溫天氣,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通知還要求各區縣相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加大對建筑工地、露天作業場所、存在高溫作業崗位用人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檢查單位的防暑降溫措施落實、高溫津貼發放、中暑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等。
國家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范文(20篇)篇二十
福建省防暑降溫費將在5月至9月發放,那么20福建防暑降溫費發放標準是怎么樣的呢?大家不清楚的就閱讀下文了解清楚吧!
【拓展閱讀】。
什么是高溫津貼?
根據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省人社廳曾經明確,結合我省氣象特點,每年6月、7月、8月3個月,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符合條件的在崗職工,領取高溫津貼的標準是,每人每月240元。
山西勞動爭議網站站長、山西晉澤律師事務所主任呂晉澤表示,根據國家安監總局等部門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高溫津貼不在最低工資標準內。
省人社廳明確,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津貼而降低勞動者工資。
近年來,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專項督查發現,用人單位發放高溫津貼,常進入3種誤區。
防暑降溫飲料等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另外一種情況是,認為職工少數時間在高溫下工作,故不發高溫津貼。比如,企業巡檢工,大多時候在空調房里工作,只有少數時候才到高溫環境中巡檢。企業因此認為,公司巡檢工不享受高溫津貼。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明確,企業的這種做法也不對。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高溫津貼。企業應從源頭上降低或消除高溫危害,對于生產過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溫危害,企業應當采取綜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企業不能完全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就應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溫津貼計算在最低工資標準內。去年5月1日起,我省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后,太原市六城區等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達1620元。有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效益雖然不好,但已向員工發放高溫津貼,并且算上高溫津貼,員工工資也達到最低工資標準了。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明確,最低工資標準是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支付勞動者的最低報酬,不包含加班工資、高溫、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種環境、條件下的津貼。企業將高溫津貼計入最低工資標準,聲稱其工資待遇已達最低工資標準的行為屬違法行為。
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者享受工傷待遇。
呂晉澤提醒:“除了高溫津貼外,國家明確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呂晉澤還提醒,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根據國家規定,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另外,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單位不發高溫津貼怎么辦?
省人社廳明確,對于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支付高溫津貼的,勞動者可向人社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記者了解到,就在本月初,人社部下發了關于開展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決定6月15日至7月29日期間,在全國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通知中,用人單位遵守高溫津貼規定情況被列入了檢查內容。此次檢查范圍為各類用人單位,其中,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企業及鋼鐵、煤炭企業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