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升初語文抒情小升初語文選篇一
;寫作學習抒情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抒情方式及作用。
2、學會借景抒情的寫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通過閱讀、交流、展示讓學生逐步學會欣賞自我,熱愛生活,抒發真情。
4、學會理性的思考,真實抒情。
教學重點、難點:1、理解抒情方式及作用。2、學會借景抒情的寫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練習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賞析下面兩個片段。
片段一:我能感覺到媽媽并沒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睜開眼,媽媽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著毛毯,眼睛靜靜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親的好詞加上都不為過。我曾經在一本書上讀過一篇文章,說所有的母親都喜歡在孩子睡覺時端詳他們……?片段二:我能感覺到媽媽并沒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睜開眼,媽媽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著毛毯,眼睛靜靜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縷晨曦對嬌花的撫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風對碧水的溫柔,那是夏日晚霞對嫩柳的輝映,那是月光對修竹的依戀,那是冬日里的朝霞與小草的交談,媽媽呀,我愿在您溫柔的懷里甜甜如夢!
教師導入本課中心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敘事之外運用了一種表達方式使文字充滿情意和張力,這種表達方式叫抒情。
二、什么是抒情
(一)、抒情,就是對主觀感情的抒發和表達。表達方式除抒情外,還有記敘、描寫、議論、說明。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我們寫文章,總要表情達意,直接或間接地抒發和表露作者的感情,這就是抒情。?記敘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人物或事物、描繪景或物的過程中,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把自己內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熱愛或厭惡,或贊美或批評)抒發和表達出來。
(二)、從情感的表達方式上講,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之分。
1、“我愛你,中國!”這是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比較直白、熱烈,多用帶有濃重感情色彩的判斷句、陳述句等,同時經常會在句中使用感嘆詞,如“好美啊”、“真想你呀”。直接抒情還經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強烈的地方,以精練的語言表達濃郁的感情和強烈的感染力。
間接抒情常用方法
2、間接抒情則比較含蓄。它往往借助于敘述、描寫和議論等手法來抒發感情。如“藍藍的天空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1)、有的借人抒情,通過對人物行為的描寫來表達。
如一位同學在作文中寫到:“媽媽欣慰地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地、盯著我看了很久很久。”通過對媽媽笑了、眼睛亮晶晶地、盯著我看等行為描寫,來表現媽媽因“我”的進步而高興、“我”因自己的行為使媽媽欣慰而自豪的情感。
(2)、有的借物抒情,在對事物狀態的描摩中抒發感情。如:“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3)、有的借事抒情,將主觀感情隱藏在對事件的記敘之中。
(4)、有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過描寫景物來達到抒情的目的。
(5)、有的是通過議論抒情,把自己真實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幾句點睛式的議論之中,如“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勞苦!”
三、什么是借景抒情
所謂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內心要表達的某種情感蘊含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借景物來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在這其中,情由景所背負,景為情而浸蘸,情是靈魂,景是載體。
例:那春日的楊柳是否讓你油然而生依依難舍的情意,那夏日的荷花是否讓你昂然而有蓬勃似火的熱情,那秋日的雁影是否讓你驟然而起戀親思歸的幽思,那冬日的松梅是否又讓你勃然而添披荊斬浪的勇氣?
理解“借景抒情”
《春》中作者借助對江南春景的描寫,抒發自己喜悅的心情。
《土地的誓言》中通過對東北景色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和熱愛之情。
非寫景為主的文章中的借景抒情
1、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葉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子…… 《爸爸的花兒落了》
2、我一個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羚羊木雕》
3、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巖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走一步,再走一步》
4、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的唱歌;《最后一課》
借景抒情的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交代背景;為下文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作品主題。
四、怎樣寫好借景抒情的文章?
(一)、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仔細觀察才容易抓住特征進行描述。世上景物都有它自己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決定了事物之間的區別,如果離開了這些特點,我們就無法把某一特定的景物逼真地描寫出來,必須對所寫的景物有細致的觀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寫得逼真傳神,為抒情打好基礎,做好依托。
例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選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二)、合理安排寫景的順序
人們觀賞景物都有一定的規律:有時按空間順序:或定點環顧,或邊走邊看;有時按時間順序:或從早到晚,或從春到夏;有時用邏輯順序。描寫時也應該“順其自然”。
例如:
每當早晨,透明的露水閃耀著......秋天的明麗。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熱烈的氣息。
下午,太陽還沒有落,.......明亮的帶子。
很明顯的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相關熱詞搜索:;小升初語文抒情小升初語文選篇二
寬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只有有了寬容,才能無憾于一生。文明的美麗,歸功于寬容的美麗。
許多事情的后果我們無法預料。突如其來的意外也常使我們避之不及。但原諒所有的一切,拋開所有的煩惱,一切都會過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藺相如因完璧歸趙而被奉為上卿,職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于是揚言要羞辱藺相如。然而,藺相如卻說:“秦國不敢侵犯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是國家的恩怨在前,個人恩怨在后啊!”于是,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做人要學會寬容,寬容更是一種高尚人格的體現。無數禍端挑起的事情被一次又一次的寬容壓平。彭德懷雖然被打了卻毫不在意,從而成了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董篤行看到家人與鄰居爭地,但卻不計前嫌,讓出幾尺地。世稱“仁義胡同”;孔子告訴他的學生,要將“恕”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寬容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善意的結局。
寬容是冬日的暖陽,當你踩在紫羅蘭的花瓣上時,它卻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學會寬容,讓自己快樂的學習生活。
心有寬容天地寬,被別人寬容是一種快樂。它是一把金鑰匙,開啟智慧的大門。寬容可以讓生命在無限中延伸,讓心底的小溪歡快的流淌。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軍隊在攻占了日本前沿后,撿到兩個小女孩。當這兩個女孩生死攸關的時候,這支軍隊的戰士們把她倆撫養長大。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兩個女孩竟都是日本人!在戰火紛飛的日子里,中國人的寬容被世人稱贊。
誰若想在平日里得到幫助,應該寬容待人,我們要有崇尚美德的寬容。閉上眼睛,聽到那小溪仍在流淌。
寬容無處不在,在公車上,即使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腳,你也要寬容別人,避免爭執,避免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爭論。心里就有寬容。讓寬容的小溪在心底靜靜流淌,奏出那叮咚的音樂,讓寬容美麗的音樂在心中飛揚。
小升初語文抒情小升初語文選篇三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是誰染白了你的發是誰催促著你的年華
時光匆匆流過,我長一歲,你老一歲。我不敢回頭看我們走過的路,因為我怕看到你那蒼老的容顏,其實更怕的是發現你已老去,稍個不留神你就會離我而去。你的一生祿祿成就了我的青春,你用了你的一生青春護了我一生的平安。
“媽,你總像個孩子,還那么調皮。”我總這么說,你總是嘴角揚起弧度。也就在你那不經意的轉身間,我看見了你鬢邊的白發。我再想抓住你的手,為你撫平眼角的尾紋。可,為什么我怎樣抓都抓不住你呢哪怕是你的衣角,都那么困難。不!媽為什么離我而去我沖你的背影苦苦哀求著,撕心裂肺的哭喊著。你為什么不回頭我奮力奔跑,期望能追趕上你,將你緊擁我懷。可是,無論我怎樣追都追不上你,怎樣喚也喚不回你的一回眸。難道你不愿看見我嗎媽,別留我一個人在這喧鬧的城市……
猛地睜開眼,是場夢。發現枕頭被淚水浸濕,被子被緊緊抓住,滿身的臭汗。這是怎樣了昏昏沉沉的下了床,抓起手機播通了你的電話:“媽,在上班嗎”“打電話哪樣事你想我了不是(方言)”“我是想你錢了嘎,我怎樣可能想你呢哈哈。”“你管是想我錢了嘎,管不想我,我不給你打錢來噶,看你吃屁哇。(方言)”幾句俏皮話,我們之間的距離又近了,有時還美美的自言自語:還有哪對母女像我們這樣啊,一個老小孩,一個小小孩,呵呵,與其說我們是母女,倒不如說我們是前世續今生緣的閨蜜。
“這次不走了吧”我怯怯的問。“初四就走,廠里要上班。”你無力的一笑。“為什么這么快就要上班啊”“因為要多賺點錢好養你啊。”你撇了撇鬢邊的白發,我的心是揪著的。為了我,你朝成青絲暮成雪,我心萬般潮涌翻騰。或者我們都不善言辭,亦或者我們都羞于說出對對方的愛,再者是我們長期兩地分離,讓我們有了語言障礙。。與其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倒不如說我們愛得深沉,一切愛皆在不言中。
媽,我會挽著白發的你去看世界,世界那么大,即使風雨再強也不怕。以后的世界,我陪你,我不會辜負了這大好的青春,不負你的愛。
門前老樹長了新芽,院里的枯木又開了花,今年,回來過年嗎?
小升初語文抒情小升初語文選篇四
若人生做得孤芳自賞也不失為一種美麗。風會呼喚、雨會調皮、花會笑、魚兒有清歡。萬水千山都長著會說話的眼睛。連那太陽也學會了溫柔,盡情潑灑人間溫暖。本著一個多情的自然,又本著一個多情的世紀。可愛的人本是幸福滿季花開。卻見得川流不息里,大街小巷里,燈火闌珊里,充盈的不是盡放彰顯出的歡哥和笑語,而是背后深了又深的孤獨。
月影自憐聽風處,我更加愿意的把自我沉靜在黑夜里頭自憐自愛。這世間充滿了多少孤獨的影子,總是貪婪的侵蝕著脆弱人的心,就像搖曳在燈光下的眼淚,無以寄慰,灑落一地悲涼。記得以往那個天真的我,總是活在自我的情緒里,就像大海上落隊的船只,不能看到更廣闊的遠方。我是個異常認真的人,不喜歡掩飾,歡樂了會笑,難過了會哭。默默也好,有聲也好,我定是要把自我沉浸在悲傷中一片。我失落了會抱怨,會發牢騷,總是輕易的被困在自我的情緒里,而以至于不能全面的理智的思考問題。雖然這不太好,可是在精神世界至少我也算的上富足。
習慣了孤獨的人,便會覺得孤獨不再是孤獨,而是一種高情趣的享受。于是我們便有了深切的感悟。一個人的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坐在一群不合群的大眾里。那對于靈魂來說是一種難忍的煎熬。
時光偷走了誰孤單的影子,進而繁衍出更深的孤單。以前我心境不好時、難過時、悲傷時。總會找同學、朋友訴說,僅有訴說完了,得到他們的安慰后,我才不會覺得再壓抑和悲苦。因為我不再總是一個人的精神孤獨游離,至少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三三兩兩的人會聽我生命里的故事般的故事。生命給的暖一兩季而已,莫可是于春與夏。起初我的同學朋友都會很認真的聽我的傾訴,并且很有感觸,之后會感同身受的談起他們的經歷。但日子久了,就像異地戀一樣,慢慢褪去了活力。再也沒有昔日相訴恨晚的悸動了。之后的一次又一次我守著他們的等待暢敘深情,人間悲喜。閃動的頭像在也沒有了回應。時間的心境也隨著一齊流入了海底?漫畫式的友誼不再想起。漸漸的我收起了浮躁的心境。原先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能夠吶喊的。靈魂的撫慰最深處終究也只能是自我。那段時間也是我人生最難熬的,感覺世界都空了。靈魂流浪了,壁戈上的浪漫能否再度燃起。
月抓住了誰的雨,滴進了寒磣,做了月宮的囚徒。也有區于凡人的力量,一片空間,任我隨自遨游。我愿意做這月的影,聽風處,自賞著情。
小升初語文抒情小升初語文選篇五
抒情,即表達情思,抒發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征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體來分又可分為借景抒情法、觸景生情法、詠物寓情法、詠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過在意識中對現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抒情是個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造、審美創造的辯證統一。
1、直接抒情 也稱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
2、借景抒情 是指詩人將自身要抒發的感情或表達的思想寄寓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如張可久的詞:“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情與景高度統一。
3、托物言志 就是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來抒發感情、表達志向和意愿的一種抒情方式。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以及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等等都是詩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對象。如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 :“騷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全詞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慘遭遇,喻托作者報國無門、屢受排擠與打擊的不平心境。
4、用典抒情 詩歌中常常引用古書中現成的故事或詞句,叫做“用典”。用典恰當能以少量文字傳遞豐富的思想,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典故分事典和語典兩種。事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屬于借古抒懷。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 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典。“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語典是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在于加深詩詞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如“過春風十里,盡葬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 “春風十里”引用了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莽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小升初語文抒情小升初語文選篇六
——妙用抒情,叩擊心扉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學會運用間接抒情的手法表達真情實感。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從不同角度充分感受和體悟真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運用敘事、描寫、議論等方式間接抒情,表達真情實感。
教學難點:學會運用敘事、描寫、議論等方式間接抒情,表達真情實感。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一雙赤腳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那是父親;一把斧頭舞出清寒的月色,在貓頭鷹的啼叫聲里荷鋤而歸,那是父親;一盞紅薯酒就可以解除一切愁苦的,那是父親。這是親情小說《臺階》所展示的父親形象,讀來不禁讓人潸然淚下。在我們的寫作中,又該讓真情怎樣流淌?我們來學習一下。
我今天的微課展示是讓真情靜靜流淌——妙用抒情,叩擊心扉。
二、微課展示
(一)材料引路
1.展板一:(原文)
媽媽您一年四季的操勞,頭發都白了,您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點評:這是一段寫母愛的文字,但是,母親怎樣愛我們?母親為我們的操勞體現在哪些方面?這些都沒有具體的描寫出來,因此,沒有抒寫出真情實感,并不能真正打動讀者。
2.展板二:(改文)
媽媽呀,我記得您的長發,春天您在播種,細雨梳理著它;盛夏您在鋤田,驕陽炙烤著它;金秋您在收割,秋霜點染著它;隆冬您在挑水,冬雪侵襲著它。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歲月的刻刀將它鐫刻成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的標志。
范文點撥:與原文比較,它沒有空喊口號,而是通過敘寫春夏秋冬具體的勞動細節如播種、鋤田、收割、挑水等,讓媽媽的頭發飽經風霜來表現媽媽為我們的操勞和付出,這把無形的母愛化為具體的生活細節,在敘事中做到情事交融,感情更真摯。這種寫法叫做“抓住細節于敘事中抒情”。3.小試牛刀:運用抓住細節于敘事中抒情的方法抒寫親情。
范文:
媽媽,今天看到窗前臨風搖曳的竹,我便想起了你對我的愛。不能忘記,不能忘記,為了養育我們,您在暑天里面朝黃土背朝天,歸來時已是滿臉的灰塵,滿身的汗水,深深的皺紋里藏著辛勞和艱難;不能忘記,在我深夜生病時,你不顧一天的勞累,不顧風狂雨驟,背著我深一腳淺一腳奔向衛生院。不能忘記,我康復出院時,您喜極而涕的憔悴的面容。媽媽啊,每次看您,我都抑制不住傷感的淚水,不向您訴說著日思夜想的牽掛。
(二)材料引路
1.展板一:
凄風。苦雨。天昏。地暗。
點評:文章通過描繪凄風苦雨、天昏地暗的凄涼意境,烘托了作者悲傷沉痛的心情。這種寫法叫“景物點染于描寫中抒情”。
2.小試身手:運用景物點染于描寫中抒情的方法抒寫真情。
在屋檐上,放眼望去,天地間像掛著一幅巨大的珠簾。一片茫茫的雨景呈現在眼前。我沒有心情去欣賞雨景,只想能快點完成作文。當我寫完下樓時,媽媽已騎著自行車到了樓下給我送傘,看著媽媽被雨淋的那狼狽不堪的樣子,我心痛極了。
(三)材料引路:
1.展板一:
因為親情,才有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壯舉;因為親情才有孟母擇鄰三遷教子的堅決:因為親情,才有沉香劈山救母的勇毅,因為親情,才有田世國為母捐腎的無私。
點評:這段文字通過家喻戶曉的古典歷史事件:花木蘭替父從軍、孟母三遷、沉香劈山救母、田世國為母捐腎來抒寫親情的偉大無私,使得這種抒情更具有說服力。
2.展板二:
親情是什么?親情是一封家書,“意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親情是一句問候,“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親情是一雙淚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親情是一種情緒“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點評:這段文字通過引用古典詩詞來表現親情,向我們展示:親情就是一封家書,一句問候,一雙淚眼,一種情緒,樸實平淡但又真摯感人,能引起讀者共鳴。
過渡:以上兩段文字不管是引用古典故事還是引用古典詩詞來抒發情感,都能使文章的主題得到深化,容易引起起讀者的共鳴。這種寫法叫“古典穿插于議論中抒情”。
3.小練身手:運用古典穿插于議論中抒情的方法抒寫真情。
例一:因為親情,才有董永賣身葬父的壯舉;因為親情才有老萊子戲彩娛親的孝順:因為親情,才有王祥臥冰求鯉的執著,因為親情,才有仲由百里負米的堅毅。
例二:親情是什么?親情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
親情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思念;親情是“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守候。親情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
三、總結:妙用抒情的技巧:
第一招:抓住細節于敘事中抒情。
第二招:景物點染于描寫中抒情。
第三招:古典穿插于議論中抒情。
四、實踐:
看圖,選取上述的某個抒情招式來描述。
智慧的啟迪——溫馨的關愛——無悔的付出
范文:
親情是智慧的啟迪,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叮嚀;親情是溫馨的關愛,是“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的擔憂;親情是無悔的付出,是“母勞兒未見,兒勞母不安”的甘愿。
五、結束語:
同學們,希望這些間接抒情的方式能運用于大家以后的寫作當中,讓真情在你我的心中盡情流淌。
附板書設計:
抓住細節于敘事中抒情。
妙用抒情
景物點染于描寫中抒情。
古典穿插于議論中抒情。
讓
真
情
靜
靜
流
淌
小升初語文抒情小升初語文選篇七
心靈底片
她不是我的母親,卻對我有母親才有的關懷和照顧;她不是我的祖母,卻對我有祖母才有的疼愛。她是我的老師——一個無私的擺渡人!
她就是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歲月無情地磨去了她年輕時的光鮮,一條條小蟲子似的皺紋爬上了她的臉龐,生活不斷變好讓她的腰上鼓起了游泳圈……她有男人一樣的性格,因此老愛和我們稱兄道弟,更重要的原因,她有一顆年輕的心。她從來不和老太太老爺爺一起活動,她說打打太極、跳老年交誼舞是她八十歲的活動!現在的她活力四射,走起路來健步如飛,唱起歌來你隔兩條街都聽得見,跳起舞來簡直是不亦樂乎!她呀,就是一個孩子王!
我們跑到醫院看著蒼白的她,眼淚止不住地流,可虛弱的她還反過來安慰我們,還說:“別急,我一個星期就回去上課!”她呀,就是一個不要命的傻子!
對,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年輕心態、嚴格卻又慈愛、無私奉獻的老師,讓人不得不愛的“媽媽”!
老師,您是我永遠的牽掛!對您的那份愛,永遠珍藏在心靈最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