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不僅要有獨特的觀點,還要有充分的論證和有力的實例支撐。以下是一些具有啟示意義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激發大家的寫作靈感。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一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后,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于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里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然后我們往里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經過這番忙活后我們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緊不能太松,太松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松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么松,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粽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仿佛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如果用干的竹葉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沒有竹葉的清香。
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勤勞的女主人正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熟了揭開鍋,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除了吃粽子,雞蛋也是少不了的。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在端午節這天把艾蒿掛在門楣上。掛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每年媽媽都要幫我買上一個掛在胸前。
又要端午節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難道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端午節的風俗有很多,比如包粽子、插艾葉等。我家做的事就是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當然是包粽子呀!
媽媽說過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粽葉、糯米、葡萄干、蜜棗、絲線,準備好了之后,可別忘記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變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問:“我不會包那怎么辦呀?”別著急我來做個示范,媽媽回答說。說完媽媽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葉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入卷好了的粽葉里,接著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繩就可以了。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二
星期六下午放學的時候,王老師對全班的同學說:“在假期里學會包粽子,星期五我們來一次粽子大賽,評選出一名包粽子王來!”我聽后,又是驚喜又是興奮,心想“太棒了,包粽子那么簡單,這個冠軍一定屬于我!”
星期五,我來到教室,一股蘆葦葉和糯米香味撲鼻而來,好似端午節已經到來一樣。同學們都非常興奮,我也不例外,激動的心怦怦直跳。王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態,嚴肅地說:“包粽子看起來很容易,要想包的又快又好,其實很難。”我覺得王老師說的話一點道理都沒有,包粽子太簡單了,根本不用練,有什么難的,這個冠軍非我莫屬。
不一會兒,粽子大賽就開始了,我按照包粽子的程序,先把粽葉卷成漏斗形,然后往里面加幾勺米,再把粽葉一道一道地卷起來,可是我發現我放的米要么多了,要么少了,始終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我手忙腳亂,百般嘗試,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但無論怎樣,我包的粽子寶寶始終是梯形的。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包粽子并不是那么簡單。
不一會兒,粽子比賽結束了。王老師選出了五名包粽子王,粽子大王是王詩雅,粽子二王是劉宇菲……,很顯然,我沒有獲得粽子王的稱號。之后,王老師又讓這幾位包粽子之王分別到臺前表演包粽子,王詩雅包粽子的動作很熟練,包出的粽子又大又結實,竟然連一根線都不用,米也不漏,真是太棒了!這說明王詩雅一定經過了大量刻苦的練習,才能包出這樣好的粽子,她取得粽子王當之無愧。
雖然這次比賽我沒能拿冠軍,但是通過這次包粽子的實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獲好的成績。
星期五,我們班舉行了一場包粽子大賽。
下午,我們興高采烈地走進了學校。剛進校門,我才想起來:哎呀!東西忘拿了!算了,現在拿已經晚了!我垂頭喪氣地進了教室。
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整裝待發地進入“比賽現場”。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想:這下完了,如果老師發現了,那……我簡直不敢想象后面的慘狀。(早上帶的是自己在家里包好的粽子)。
開始包了,我心里開始發虛:咋辦?咋辦?我也要進入“批評族”了!老師走過來,我嚇得趕快把頭縮進“殼”里。還好!老師只讓我坐在最后,oh,mygod,真是有驚無險呀!
“預備——開始!”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我們開始進入緊張的比賽。在征得“位主”的同意下,我借了“位主”的書看。嘿,“位主”的書真是應有盡有,我這個“書蟲”也得好好“飽餐一頓了!
正當我看得入迷時,突然聽見”臨時同桌“的聲音,我便湊過去看。他除了粽葉,別的東西都帶了。沒有粽葉怎么包呀?可他跟別人想的不一樣,想試圖包一個粽子,可是沒有粽葉的”映襯“,是包不好粽子的。可他是個”堅持不懈“的人,弄了一次又一次,什么都沒包成,還讓桌子夾了他的手,落了個”兩敗俱傷“。
下一次,我一定要大顯身手,讓別人看看我粽子的“威力”。
舅把葦葉有順序的收在了糯米頂上,完全包蓋了糯米。
我和舅的“創新”粽子包好了。像一枚成長的綠色花蕾!
上鍋了…。
大約兩小時過去了,我好急啊!
第二天早晨練,我起床先跑到廚房看我和舅的“創新”粽子。
乖乖!好大的“創新”粽子呈現在我眼前,仿佛綠色的荷花開在盤中間。太誘人了。
我和舅晨練去了,在路上我的心里就是惦記著那“創新”粽子。
可回到家了,洗漱完畢,默寫了幾個英語單詞,心思早飛到了“創新”粽子那里。
舅終于對“創新”粽子開刀了!一刀、兩刀,一塊三角形“創新”粽子到了我的盤子里,我拿叉子急切的叉了一塊放到了嘴里。
“嗯!味道真的好吃”我說。葦葉的清香陣陣撲鼻。
“成功了!”舅說。
我一連吃了兩塊!
舅看著我吃的那個香。我看到舅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舅,你這是在干什么啊?”
“包粽子”舅說。
“創新粽子”舅說。
“有你這樣包的嗎?”“沒有”舅說。
我拿了一張葦葉在舅面前比劃著說:“看,是這樣包哎,三角形的。”
“包三角的那種麻煩,這樣省事,效果和味道都是一樣的。自家人吃嗎,不講究。”舅說。
哈哈,看看我舅是怎樣“創新”的吧!
舅把已經泡了三天的糯米拿過來,又拿來一個大盆,開始了他的“創新”。
舅把前兩天我們晨練時,在菜市場,舅花五元錢買來的葦葉先放在鍋里,煮了一下。我說是煮,舅說是焯,反正我看就是煮(我好多字不會寫的,寫的是拼音)。
“為什么要煮一下么?”我問,
“殺菌”舅說。
哦!我明白了。
操作開始了,舅把已經煮過的葦葉拿了過來,在那個大盆底,一張一張的鋪著,好有規律呢!
乖哉!就好像開的青蓮!
鋪好了,我和舅把糯米在葦葉上先放了一層,在上面又放了一層紅棗。
舅說:“你喜歡什么口味就在里放點什么。肉啊、草莓、水果等,切成小塊就可以放。做出來的味道比包出小三角的要好吃,應為這樣做,放的東西多,明白嗎。”
“沒想到”我說。
又一層糯米放好了,又一層紅棗也放好了,紅棗上面又鋪了一層糯米。
我是一個粽子迷,最喜歡吃肉粽子了。這不,外婆知道我這么喜歡吃粽子,就特意從家里跑到我家來為我包粽子給我吃。高興啊!
包粽子前的晚上,外婆先把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把肉放進一個大碗里,再加入醬油、老酒、鹽、雞精等調料攪拌均勻,就放在一邊,外婆說這叫腌制一下肉,讓肉更好吃。需要十幾個小時以上時間。
第二天,外婆把腌制好的肉放在桌子上,接著把箬葉(粽子外面包的那層葉子)放在裝滿水的鍋子里煮一下,這是給箬葉清洗和消毒。然后把糯米用開水泡一下,等它漲起來就好了。漲好的糯米肉層層的,很好看!這樣是讓粽子煮的時候好煮一些。
當所有的準備動作做好后,外婆就動手包粽子了:外婆先把箬葉從中間開始卷成一個尖錐體,再往里倒入一小把糯米,還拿了一根筷子捅了捅,我問外婆干什么用?外婆說這是讓它更緊一些。于是就往里放一兩顆腌好的肉塊,接著再加入糯米壓實,馬上把箬葉包上,剩下兩只像”兔耳朵“一樣的葉角也向前壓向邊上這樣一個有立體感的三角粽就基本成型了,還沒完呢,外婆拿起事先搞好的棉線,用牙齒咬住一端,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于是一個漂亮的肉粽就大功告成了。外婆接著繼續做其他的,一會兒工夫就包起好多了。
我看了很感興趣,也想試著做一下,我按剛才外婆的步驟做,外婆還不斷給我指點,終于也做出來一個了,我看看我做的粽子形狀不是很好看,樣子方不方園不圓的,都能看到糯米粒,完全不像外婆做的好看。可是我依然很快活!連忙叫外婆先給我煮起來給我吃。過來半個小時,熱氣騰騰的粽子出爐了!我一把抓起其中最“好看”的我包的粽子,撕開箬葉一股新粽子特有的清香飄開了。我一邊吹氣,一邊大口咬了一口,吃著我自己親自動手包的粽子,我大聲說道:“真是天下最最最最最最的美味啊!”說完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了。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三
五月五過端午,家家戶戶來包粽子。我要寫的傳統文化是包粽子,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我真想看看粽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包出來的。
每當五月五日過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很多人都會來包粽子,因為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上次那時候,人民會舉行包粽子大賽和吃粽子大賽,包粽子的人必須手非常光滑,包粽子必須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亞軍了,吃粽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攪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亞軍。開始比賽包粽子了大家不停地包著粽子,都想拿冠亞軍,他們的手不停地抱著粽子,連手已經累的不行了還繼續包粽子,看來他們真的都很想拿冠軍,都想著:我不能輸給別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軍了。吃粽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著香甜的粽子,最后好像有一個在1分零幾秒吃掉了兩個大粽子的人,他得了冠軍。人民都向他學習,想他教人民包粽子,那個人也毫無保留的把怎么樣得冠軍的方法告訴了這些人。
我和媽媽先去超市里買粽葉,我們買的粽葉是綠色的,而且很大,我們把粽葉帶回家,然后開始包粽子了,我和媽媽把糯米放進粽葉里雞肉香菇還有鵪鶉蛋都放到糯米里,然后用粽葉把糯米包起來,再拿點繩子捆住,把它放到水開了的鍋里,煮很久,就行了,香噴噴的粽子氣味飄到了媽媽那里,媽媽說:“啊真香呀,我估計粽子已經煮好了,我們快去拿粽子吧。”“好的,我們得快點吃完粽子,趁粽子還沒有涼趕快把它吃完。”我高興地說。我們把香噴噴的`粽子拿出來,“啊,真香呀,快點吃吧。”我說。我們拿來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了,就睡覺了。
這次的端午節實在是太美好了,吃到了我和媽媽親手做的雞肉粽子。我們做的粽子實在是太美味了,想起來都流口水,真好吃的粽子呀,希望下一次再做一次這樣好吃的粽子。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四
學著姑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看了一眼完全不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端午節包粽子的。
作文。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喜歡吃可口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連包粽子的過程也全然不知,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一有粽子,我就吃個精光。姑媽看了,總是說“就知道吃,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要拜師學藝——包粽子。我頭一回這么專心致志!我乖乖地在姑媽身旁耳染目睹,看了看這包粽子根本難不住我吧。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能包得漂亮而結實真的非常不容易。
姑媽瞧我這么認真。讓我動手包粽子,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姑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鮮嫩的豬肉,再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不讓儒米寶寶溜走。我得意極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十分生氣哦!姑媽看了,說‘遇到事情要有恒心,要有耐心,方法。姑媽來替你“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我接過長長的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姑媽的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吃奶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味道就是不一樣,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十分高興。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里,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么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么好玩的游戲,只知道那些游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們都非常地贊同外婆的意見,大家爭先恐后地說:“我要包,我要包。”心里想著:太好了,總算有事情干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干凈,再把米給淘干凈,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現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過媽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后,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系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粽子包不好。”媽媽說:“沒有關系,你照著我做。”我學著媽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為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眾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畢后,餓得饑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著的并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里做客呀?還是什么特別的日子?怎么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干什么去?”“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著頭皮去蠻干。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后……”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著,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粽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里。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有一番滋味呀!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五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想學包粽子,于是就跟著媽媽學起來。
糯米需要用水先泡一泡,粽葉也要先煮一煮,再準備一些紅棗和蜜棗,花生和葡萄干也要先用水泡開,最后是包粽子的繩子,一定要用純棉線或者粽葉撕成細條狀。
材料準備完畢,開始包粽子。只見媽媽先拿出兩張粽葉并排疊在一起,兩手捏著粽葉的中間和尾端,輕輕一折卷成錐筒狀,把早已準備好的食材放入粽葉中,再把粽葉折起來把米包嚴實,用繩子一綁就好了。媽媽的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就包了好幾個。
兩張粽葉卷成錐筒狀看似簡單,但我總是卷不好,不是卷大了,就是卷小了,我并不氣餒,一次,兩次……終于做成了,我非常高興。我按照媽媽教給我的方法繼續包:先放入一些糯米墊底,接著放一粒紅棗幾顆花生和葡萄干,再用糯米把粽筒填得滿滿的,用上邊余出的粽葉當蓋子緊緊包裹住糯米。“哎呀,糯米跑出來了!媽媽,怎么辦呀?”我著急地喊道。媽媽說:“糯米放多了,把最上邊一層糯米輕輕地抹掉一些。”我將糯米抹掉一些,果然,粽葉中的糯米變乖了,不往外跑了。將包好的粽子用線纏繞好,系緊,我的第一個粽子“新鮮出爐”了,我給它做了一個記號,等煮熟后一定要先嘗嘗我的手藝。
粽子要煮四五個小時才能熟,其間我不停地催問媽媽什么時候吃粽子,媽媽笑道:“你這個小饞貓,粽子那么大,又包得那么緊,糯米很難煮熟,不熟的糯米硬邦邦的,可不好吃。”粽子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挑出我包的那個粽子,撒上一些白糖,輕輕地咬上一口,軟糯香滑,還很有嚼勁兒,真是太好吃了!
這次包粽子,既讓我學會了制作端午節的傳統美食——粽子,又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和廚藝。從前期食材的處理,再到包粽子,最后經過漫長的燉煮,只有細心做好每一個步驟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成果。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六
星期天,我們昂立全體師生去老家印象農莊,舉行了包粽子活動。
首先,老師一邊包粽子,一邊給我們講解。同學們都覺得很簡單,信心滿滿。沒有幾個同學認真聽老師講解。
輪到我們親手包粽子了。我們來到了大廳,同學們都紛紛拿起粽葉開始開始包粽子。我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去包,可是,怎么也包不緊。我開始沒有耐心了,看著已經被我折壞了的粽葉,我心里十分焦急,卻又不知所措,淚水都潤濕了眼眶。老師看到我沮喪的樣子,走過來說:“怎么了?”我并沒有直接回答,只看到別人的粽子一個接一個包好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們的心思,給了我幾片完好無缺的粽葉,一步一步仔細地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包粽子。老師說:“首先,把兩片粽葉平行放好,接著,把第三片粽葉倒過來放在中間,再旋轉兩圈,就成了一個圓錐形筒,然后往里面放入米,肉,紅豆等食材,再封口,用繩子纏緊,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完成了。我試著按照老師講的步驟自己包了起來,終于我親手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外形不是很好看,但我心里還是甜滋滋的。因為這畢竟是我親手包的,里面包含著我辛勤的汗水,對我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后面我又連續包了幾個。
今天我過得非常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認真去做,虛心學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七
端午節到了,一些嘴饞的同學一定想到粽子吧!一個個小三角形的、讓人張著嘴流口水的粽子是怎樣寶成的那,星期二,我就和奶奶學了一手。
星期二晚上,我正在家里無所事事。突然看見奶奶在廚房里忙碌著,大概又是需要幫忙了,我便走進廚房,奧,原來奶奶在包粽子。奶奶先把棕葉左一折、右一折的將棕葉折成蛋桶狀,然后把糯米放進小型單桶里再把剩下的棕葉沿邊折上,最后把線纏在棕葉上。這樣一個可愛的粽子包好了。我也想包幾個,便對奶奶說;“奶奶,我要包粽子。””就你?能行?”奶奶非常懷疑,我理直氣壯地說:“哼!奶奶,你別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說干就干,我拿起一片棕葉,也學奶奶那樣把棕葉折起來,沒想到形成了漏洞,把放進的米都掉了,一次不行,再來,我這次盡量把棕葉折緊一些,放上米。果然,包得比上次好多了,奶奶說:“不錯。”這句話讓我增加了許多信心。終于把粽子包完了。我高興極了,心想我包的粽子一定會美味無比。
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過了一會兒,一股香味在廚房里飄著,粽子煮熟了,興奮的望著一鍋粽子,心想:明天快快到來,我就可以回嘗我包的粽子了。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不僅學會了一份手藝,還體會了付出努力獲得的碩果。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八
文章來源aoue.om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
昨天晚上,媽媽已經把竹葉和糯米泡在了水里,早上,媽媽把這些材料撈出來準備好了。開始了,媽媽先把竹葉卷成圓錐形,下面的尖一定不能留半點空隙。一開始我很著急,可后來我認真做,終于卷得合格了。再往圓錐里放少許糯米,用筷子用力往下戳,接著選擇你自己喜歡吃的紅棗、花生、咸肉、豆沙……放入其中。然后再放上一些糯米,也是要把米填緊,把它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都可以,最后用線捆綁結實才行,要不然就會煮成一鍋糯米粥了。
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了接近一個鐘頭,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我們全家品嘗著我們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我喜歡這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指導教師崔梅茹。
文章來源aoue.om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九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都是家喻戶曉的',而農歷五月初五則是端午節。
過端午節早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的時候還要,吃粽子,而我就在端午節。
需要準備粽葉,糯米,糖棗,花生這些材料,還要把粽葉和糯米還有花生浸泡入水中洗干凈。我把粽葉握成底部是尖角的形狀,在放入糯米,花生,糖棗。再用粽葉把糯米糖棗花生包起來,用粽條把粽子系緊了。哈哈!大功告成!我包成了一個粽子,就在我得意忘形時。忽然,粽條“咚”的一聲斷了。我包的粽子就散開的四分五裂,接著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這些我都以失敗而告終,終于在第五個包完成粽子沒有破裂,我成功了,我高興的喜出望外,手足蹈舞,差蹦起三尺高。
開始煮粽子了,我們把粽子放到鐵盤上,把鐵盤架在鍋上過上,再把鍋內裝半鍋水。開始煮。不一會兒就發出了誘人的香氣。開吃嘍!我狼吞虎咽,很快就解決了五個粽子。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覺得正是這樣,如果沒有失敗,怎么會有成功呢?就像如果不經歷風雨,就不會出現彩虹一樣。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每一年的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
今天,我的媽媽也買來了糯米,紅棗,花生,紅豆,還有棕葉。接著把泡好的江米洗干凈,放到鍋里煮了一會兒。好了,開始嘍!
我一會兒這里看看,一會兒那里弄弄,看媽媽把粽葉折成了三角形,放上一層糯米,又放上花生,再放一層紅豆,我馬上拿了一個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放了進去,最后媽媽把上面的粽葉向下一折,好了,三角形的粽子做成了!哦,忘了還要用棉線綁緊,因為媽媽的技術還不到家,才只能夠用棉線綁起來。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了很多個粽子,其中我還自己包了一個很特別的大棗餡粽子,是個船形的。煮粽子時,聞著飄出來的香味,饞的我垂涎三尺。
兩個小時后,粽子終于煮好啦!我顧不上燙,趕緊拿起我包的那個船形粽子咬了一口,哇!好香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們一家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媽媽我夸說:“家駿真是長大了,能夠幫媽媽了!”聽了這話,我心里甜絲絲的。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一
星期六下午,我學完棋回家,看見媽媽在。我情不自禁地就去看了起來。
的細節非常復雜。首先要把米淘好,放在一個盆里。再把新鮮的粽葉刷一刷,把刷好的粽葉排列在手上,再把淘好的米放上,把蜜棗放在中間,然后把粽葉整齊地合上,最后用線把粽子捆起來,這就大功告成了!
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雖然到了八點鐘我們才吃上,但味道還是不錯的。雖然我知道了怎樣,但是,我還是沒有親自動手包一個,真可惜!我想:下次的時候,我一定要親自動手包一個粽子。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二
聽說明天要舉行,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的準備。可是我還不會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媽媽粽子是怎樣包的,媽媽就將的材料和怎樣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打開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粽葉,粽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粽葉,左手抓住粽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粽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筒,老師說;“這里的頂端一定要尖。”后來,老師在用手托者粽葉,在里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厘米的時候,在拿粽針向粽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粽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粽子這么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三
在我們浙江紹興,每到春節之前,都有的習慣,我們外婆家也不例外。
早在一星期前,外婆就將粽葉和麻繩浸泡在水中,將原來已經都干了的粽葉和麻繩恢復它們原來的面貌。
今天外婆要,我早早的'來到外婆家,準備給外婆做個幫手。外婆讓我把浸泡在水中的粽葉取出來,然后一張張的清洗干凈,放進臉盤里。我又把麻繩一根根的撕下來,也一起放進了臉盤里。只見外婆已經將糯米清洗干凈,而粽子里面的餡外婆也已經一碗碗的準備好了,有紅棗、紅豆、五花肉、栗子、蛋黃。
一切都已準備好,我們把這些的材料都放到了大桌子上。外婆就開始,外婆把那碧綠而又那么平正的粽葉在中間折出一個漏斗狀,在漏斗中放進一半的糯米,然后根據放入不同餡料,再用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然后用麻繩給粽子打結。我們包了不同口味的粽子,素的有紅棗粽、紅豆粽、栗子粽,葷的有肉粽、蛋黃粽。
外婆將這此粽子分裝入二個大鍋內,再放進水,開始煮粽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鍋里的粽子香味一陣陣的飄滿了整個屋子。二小時后,外婆關掉了火,又燜了一小時,我呀,也在鍋又等了一小時。
粽子總算是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個吃了起來,味道好極了。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四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后,只看到媽媽正在。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于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名師點評:
小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己跟媽媽學習的.趣事,文章選材很好,敘述也很生動,展現出了家庭生活的溫馨和美,也讓讀者掌握了粽子的包法。
文章的條理性也很好,起因、經過依次敘述,結尾小作者再用簡潔的語言總結,這樣讀者閱讀起來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而且全文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寫得很不錯啦!小作者不僅要學會幫助媽媽,還要學很多的知識,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這是對媽媽最好的回報啦!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五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快到了。
一說端午節,肯定少不了,今天我和媽媽也一起。先把綠油油的粽葉清洗干凈,糯米用水泡上煮一會兒,這樣的米包好之后會更容易煮熟,然后準備需要的繩子和餡料。第一步,拿一片大粽葉折成一個尖尖的角,接著抓一把米放進去,中間放上喜歡吃的'紅棗,再放點米填滿,把粽葉折過來綁成一個三角形,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可是我怎么也包不成一個三角形。媽媽看到了之后,給我講了一個小技巧,經過媽媽的指導,我茅塞頓開。不一會兒,一個圓鼓鼓的三角形粽子就包成了。最后一步,用繩子把粽子拴得緊緊的,這樣煮的時候,米就不會漏出來。粽子終于包好了!我學會了,心里特別自豪。
粽子煮好了,誘人的清香味撲鼻,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真幸福啊!
你們的端午節,都做了什么餡的粽子呀?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六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著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此時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七
“糯米白花花,粽葉手中拿……”我邊唱邊幫外婆拌肉餡。原來是快過年了,我們老家有習俗,我和外婆在呢!
早兩天外婆就把粽葉刷干凈了,然后放水中泡大約十分鐘,拿出來晾干。在晾干的十五分鐘里,外婆教我拌餡。第一批是芋艿餡的粽子,所以我拿了四個芋艿,把它們切成一粒一粒小粒,再拌入鹽、醬油和辣椒醬,然后均勻攪拌。接著是拌肉餡,我拿起醬油和黃酒一同倒下去,一不小心黃酒倒太多了,肉像是在水里游泳似的。“這可怎么辦呢?”我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外婆走過來了,只見她把多余的.黃酒給倒了出來,然后拌入醬油等其他調料,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搞定了。
最關鍵的是了,這可是一門技術活,我們拿出昨天泡好糯米,還有餡和棕葉,開始動手包咯。先把粽葉卷成桶形,然后在“桶”里鋪些米,再鋪芋艿……裝好餡后把多余的葉子折到餡上。接著把兩邊葉子向下折,多余的向另一邊折,用繩子系緊。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子里煮上一個小時,一個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可口的粽子,一邊看電視,幸福極了。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八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古代人民扔進河里,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了屈原的身體,繼而相傳,便成了中國端午節的一項風俗傳統。
我特別喜歡吃粽子,北方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各有不同,南方有的用肉最餡,是咸口的。北方呢喜歡用棗就餡,是甜的。今天我陪著姥姥,老人家總是喜歡自己動人做這些東西,說自己做的比買來的要干凈好吃還實惠。姥姥把泡好的江米搬到廚房,還有粽子外面的葉子。滑滑的江米握在手中,真的很好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外面葉子有沒有扎好,江米放的多少,一開始動手還有好幾個都忘記放大棗了。姥姥說,我只要用心學就是好樣的。
包好的粽子就可以上鍋蒸,我感覺蒸汽中都透著粽子的香味。三十分鐘后,姥姥把蒸好的粽子拿出來給我嘗,把白糖倒到碗里沾著吃,真好吃。可能是粽子本身就是一個美食,或許是因為自己動手才會覺得更加好吃。東西就是這樣,通過自己勞動得來的總會覺得比隨便得來的要好的多的多。
我愛上了,因為它的美味,因為它的樂趣。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十九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老媽說:“咱們去買點糯米、葦葉、蜜棗,到外婆家。”我高興地答應了。我和老媽轉了三條街,還是沒買來葦葉。我說:“別買了,我們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葉吧。”
到了外婆家,我和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撿竹葉,老媽在家里泡糯米。竹葉已經干了,我只好把撿回的竹葉用水泡一泡。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了。外婆和老媽不會包,我只好當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示范的方法,不一會兒,外婆和老媽就學會了。我們齊心協力,不一會就把粽子包完了。老媽說:“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開始煮粽子了,老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添上水,點燃氣,我們靜靜地等著粽子變熟。這時,閑下來的老媽問我:“你怎么會呀?”我自豪地說:“是跟著街上賣粽子的阿姨學的。”老媽認真地說:“高潔,這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也應該像這樣用心。”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覺得香甜。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二十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吃粽子、品粽子了。
今天,正好學校舉行品粽子和,我們準備了一些箬葉和糯米,準備。到了教室我先把手洗了一下,在跟著老師學。只見老師先熟練地把箬葉折成一個漏斗,然后將糯米灌進箬葉折成的漏斗,又在糯米的中間嵌了一顆蜜棗,用手將糯米丫的嚴嚴實實,接著將粽子折成四個棱角,一個粽子便在老師手上誕生了。
見此情景,老師連忙過來幫我解圍。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包的粽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幾經失敗,終于做出了一個粽子。它什么也不像“三角形”、“圓形”等。
在一個個鍋子里正散發出自己動手做出來的香味了,這就是自己動手做出來的結果。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二十一
前幾天,爺爺在說,我和姐姐都喜歡吃肉粽,難得寒假,就給我們吃,本來我家都是大家三十那天的,但我倆很想早點吃到肉粽,爺爺和奶奶就早幾天先包幾個粽子給我倆個小饞貓解解饞。今天,奶奶準備了的材料,爺爺則負責。我和姐姐就跟著爺爺學。
爺爺取出三片蘆葦葉,把它們交疊放好,然后把蘆葦葉頭和尾向相反的`方向彎折,變成個漏斗形狀。就是這個小小的技巧我和姐姐可學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我做好了一個,學著爺爺的樣子,我把糯米和肉塊放進葦葉里,用勺子壓一壓。緊接著把較長蘆葦葉順勢翻折,折成一個三角形。最后用棉線把粽子系住,總算大功告成,可一下子,一個角上的米又漏出來了,我都泄氣了。看看爺爺已經包了很多,而且個個精致,而我包的不像三角形,倒像個梯形。真是佩服爺爺,爺爺反而淡淡一笑說:“這也是熟能生巧嘛!”我和姐姐就只能在旁邊給爺爺打副手,我給爺爺夾肉塊,姐姐拿蘆葦葉。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涼水鍋里,用慢火慢慢煮。聞著鍋里飄出的葦葉清香,我和姐姐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晚上,爸爸媽媽下班后,我們一家吃了一顧美味的肉粽。雖然我還沒學會,等大年三十,我還要跟爺爺學。
包粽子字包粽子(優秀22篇)篇二十二
今天是端午節。
因為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所以外婆教我:先把泡好的糯米和熱水煮好的粽葉準備好,再把糯米和香菇、豬肉、醬油等一起炒熟備用,接著我就拿起粽葉,手忙腳亂的包起來,但是我技術太差,包了這里漏了那里,包了那里漏了這里,結果,我用了十張粽葉才包完了一個“超級大”的粽子。外婆問我還要不要包,我說:“算了吧,我可不想繼續丟人現眼。”
看來也是一門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