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通過精心選擇的語言和形象的文字描寫深入人心。這些優(yōu)秀作文范文包含了各個方面的主題和風格,相信能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想到明天又可以去姥姥家放松緩解學習的重壓,心里別提一個爽!
2、天的清晨,當1、縷陽光剛剛露出頭,父親就開車帶我來到了姥姥家,一到就看見母親挺著個大肚子來問我吃早餐了嗎,當時自己就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母愛的偉大在這一刻讓我的內(nèi)心愈加有所觸動。
吃過早餐,姥姥就籌備包粽子了,一聽要包粽子我立刻就來了精神。第一姥姥把泡好的糯米和粽葉拿了出來,然后便問我:“孫子,你知曉端午節(jié)為何要吃粽子嗎?”我答道:“知曉啊,是為了紀念屈原。”姥姥又問:“那你知曉為何要紀念屈原嗎?”這一問讓我愣住了,然后姥姥見我答不上來便給我講起了關(guān)于屈原的故事,她說屈原是楚國人,當時楚秦之爭,他主張抗秦卻遭到了以貴族為首守舊派的排擠與誹謗,隨后被楚王免職逐出都城。最后因為沒聽取屈原的提議,楚國最后被秦國滅了。屈原在流放途中聽聞國家被滅,萬念俱灰,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中。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都紛紛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給蛟龍水獸為食,使屈原的尸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5月初,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jié)的風俗就如此流傳了下來。聽著姥姥說完,我不禁贊嘆道原來端午節(jié)的起源包含著這么一個具備深遠影響的愛國故事。
聽完故事,我學著姥姥的樣子拿出一大一小兩張粽葉折出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一半浸泡好的糯米,接著塞上一小塊豬肉,再用糯米蓋的嚴嚴實實的。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團就像一個調(diào)皮的小孩一樣不停的跳出來,姥姥見了連忙過來幫我解了圍。下面就剩包粽子的最后一步—扎繩,我想這也太容易了,終于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大伙都了解粽子要包扎嚴實才美味,我接過繩子,把粽子捆綁了一周,然后還給粽子打了一個蝴蝶結(jié),哈哈,終于大功告成可以開始煮粽子了!大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了一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純真無邪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二
粽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外出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jié)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父親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節(jié)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jié)日:在初夏那個節(jié)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伙圍在一塊,孩子纏著大人講那個熟知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zhàn)火紛飛,在陰歷5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我們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沒辦法達成,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探尋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yōu)榱俗屗械聂~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個時候,大大家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孩子子們便會抬起頭遙看著那深邃的天空,探尋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大家已經(jīng)不可以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須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好像也越來也乏味,而大家有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大家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少興趣了,只須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wǎng)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感覺有的老土,只須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制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大家沒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嗎?大家好像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大家正在迷失方向!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三
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jié)。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兩種說法。
端午節(jié)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興行圖騰祭祀的節(jié)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后來,楚國(今湖北)有一位叫屈原的大夫,公元前278年,秦軍地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為了不讓魚龍蝦蟹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粽子,投入江中。
這兩天,每天早晨,我們按照習俗、要吃粽子,所以早飯是一人一個粽子。
昨天早上,我們吃的是嘉興的肉粽,它不是很大,還沒一本新華字典大,粽子被黃綠色的楝樹葉包著,中間系著一條細細的,魄的繩子。打開后,就露出了里面淺棕色的粽子,這種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不特別黏,吃起來不粘牙。因為包的是肉餡,所以味道有點咸,有股粽子特有的香味。有時一口咬下去,還可以咬到棕色的、有點硬的肉,可好吃了!
今天吃的粽子和昨天吃的就不一樣了,今天我們吃的是舟山本地產(chǎn)的堿水粽。這種粽子我不怎么喜歡吃,它是用黃中帶黑的毛竹葉包著的,很大,是嘉興粽子的兩倍。打開后,粽子里土黃色的,很黏,弄得我手上、嘴邊全部都黏乎乎的,很不舒服,而且它里面沒有包任何東西,淡而無味,一點都不好吃。
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一個主要習俗,但有些人在端午節(jié)已經(jīng)不吃粽子了,我覺得我們應(yīng)該將這種中國節(jié)日習俗保留下去,不能讓它失傳!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四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臨了,今年的端午接又格外的不一樣,因為今年是奧運年。
大概從上周開始,大街小巷就開始賣粽子、五色線、各種各樣的荷包、掛飾,一問才知道:端午節(jié)要到了。小小的街道似乎變得異常熱鬧,連媽媽也變得比已前更加興奮,還給我縫了荷包,買了五色線。領(lǐng)著我在大街上、超市中來回轉(zhuǎn)動、挑選節(jié)日要用的物品。不一會兒就買了好多東西,于是,我和媽媽回到了家中。
在盤點物品的過程中,媽媽告訴我門上要放桃枝,使不好的東西都逃之夭夭。端午節(jié)的由來其實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了紀念屈原的死去而建立的一個節(jié)日,而粽子則是由人們怕屈原在河里沒有吃的,就把米飯用粽子葉包起來,扔入河中,從而演化成的。端午節(jié)還要系五色絲線,帶荷包、蕩秋千、熏五毒、吃雞蛋、吃鴨蛋等許許多多不同的風土民俗。
今天,爸爸突然回來了。他的到來無疑是為我們家今天晚上的節(jié)日氣氛添加了一份溫暖的香氣——因為爸爸做的飯菜很好吃。爸爸雖然很久沒回家,可他的活兒并沒有減少——所有的飯菜都要爸爸一個人來完成,至于媽媽卻又跑出了家門,接著逛街買東西,留下我和爸爸兩個人在家,一個學習,一個干苦力。很久以后,天色漸漸暗下來,飯也做好了,媽媽也在爸爸的念叨之中回來了,原來媽媽去學做荷包去了,我高興極了,并給媽媽倒酒祝媽媽身體健康,也開始吃那翠綠色的棕子,一家人在齊樂融融的氛圍下度過端午的夜晚,這大概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夜晚了。
希望在這小小的粽子中小小的希望會使今年的奧運年變得更加順利。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咬著手里香噴噴的粽子,包粽子時的快樂情景仿佛又出現(xiàn)在眼前。
我作為小助手,幫媽媽捋粽葉,媽媽包粽子。我捋了一會,覺得很簡單,看媽媽包粽子很快,很好玩,于是就對媽媽說:“媽媽,您也教我包粽子吧?”媽媽說:“好吧!”“先把捋好的粽葉挽個兜,然后往兜里邊裝滿糯米和棗,同時還要放一些水,要不然糯米煮不熟,裝滿糯米后用長出來的粽葉往下折,把裝糯米的兜裹住,最后用繩子系好。”說話間,媽媽已包好了一個粽子,再看看我吧,一個兜還沒挽好呢!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挽好了,開始裝米和棗,裝好后,說什么也裹不住,一不小心,嘩!全散了,還濺了一身水。媽媽告訴我,不要著急,慢慢來。“我才不服氣呢,我就不信包不好一個粽子!”我又拿起粽葉重新開始,這次比第一次有進步,至少兜是自己挽的,可是當我系繩時,粽子又散了,媽媽一下子沒接住,糯米灑到了地上,看著滿地的米粒,我們娘倆哈哈大笑。第三次,我終于成功地包好了一個粽子。
看著一個個包好的粽子,使我深深體會到: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耐心和恒心。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六
從睡夢中醒來,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從人們的笑聲中美好的遐想中感受到了端午節(jié)的美好和神圣。端午節(jié)的`早晨既讓人鍛煉了身體,又讓人們知道了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艷艷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shù)撵F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zāi)袪百病。
吃完了兩個雞蛋,我們便背著包袱來到了三角山的腳下,我們順著山間那蜿蜒盤旋的小路,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看到了龐大的巖石、強壯的綠樹、香氣撲鼻的鮮花、活潑的昆蟲、清澈的小溪,綠油油的小草......
走著走著,終于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遠方,俯視下方,人們常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站得高,望得遠。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樓房,條條川流不息的街道.......站在山頂上,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令人流連往返。走了一段路,我們都筋疲力盡了,就坐在大巖石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吃著香噴噴的的飯菜,讓人更加貼近大自然,體會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絢麗。伴隨著人們的吶喊聲,天空中的無數(shù)“小水兵”羨慕極了,也來到了人們的身邊,天空中雖然下著蒙蒙小雨,但大家一點都不遺憾,而且更加喜歡三角山了。
踏青結(jié)束,人們手里都拿著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粽子,自然很高興,但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yōu)榱思o念他,發(fā)明了粽子這種食品。
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著下一個端午節(jié)的到來,可以繼續(xù)上山踏青。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七
時間可過得真快,想去年的臘八,我還呆在學校里準備考試呢,呵呵。昨天發(fā)短信的時候,居然有位大哥問我,臘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簡單地解釋了一下,不過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臘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沒好到哪里去。
臘八即我國農(nóng)歷的12月8日。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這一習俗的起源和形成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為尋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訪名山大川。一天,由于旅途勞累再加上饑渴交加,釋迦牟尼昏倒在人煙稀少的尼連河邊。后來,一位牧羊女發(fā)現(xiàn)了他。牧羊女將隨身帶來的各種雜糧,連同采集來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狀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將他救活。蘇醒過來的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深思,終于在農(nóng)歷12月8日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侶們?yōu)榱思o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從此以后,每到農(nóng)歷12月8日,便用五谷雜糧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間也紛紛效仿,長此成俗。到清朝的時候,吃“臘八粥”的風俗更加盛行,皇室還在雍和宮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禮節(jié)都非常講究。雍和宮的臘八粥是由內(nèi)務(wù)府主辦,一頓粥要用十萬兩銀子!煮好后先恭呈給皇上,然后再分別賞給王公大臣。誰如果得到這么一碗粥,會認為是非常體面的事。
臘八粥的具體做法是:將預(yù)先分別泡過的五谷雜糧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雜糧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麥米、紅豆、蠶豆等,粥果有栗子、紅棗、核桃、桂圓肉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不停地攪動。講究一點的還要再另備一盤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餞、青紅絲,這是為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過好象北方喝臘八粥比較多,寧波還沒怎么聽說過,以后在家里自己燒。
【例文二】。
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早早地就盼望著臘八節(jié)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著自制的冰車,女孩拎著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沖我們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不覺太陽已經(jīng)升起,盡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八
六一兒童節(jié)。
唱歌、跳舞。
歡天喜地過。
隨后到端午。
舅舅家。
騎車的、步行的……。
手里還提著畫布包包。
油曲連、花餅餅。
手腕戴、脖子套。
玩著、吃著。
斗雞兒。
出門曬。
這家夸。
哪戶說。
外婆手兒巧。
妗子真能干。
舅舅送外甥。
花衣裳。
穿身上。
一年只有兩次機會穿。
春節(jié)間。
端午后。
喜氣洋洋過端午。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九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早早的起床了。我刷完牙洗完臉,就看見桌子上擺放了許多粽子,粽子里面包得有紅豆的、有豬肉的、有板栗等等。
吃完粽子以后,我和媽媽一起到“后海市場”去買菜。到了市場只見市場里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我看見許多人的手上拿著菖蒲和艾葉,我不知道他們買這個干什么的?于是我去問媽媽,媽媽說:“可能是避邪的,我也不太清楚。”買完菜以后,我和媽媽回到了家,我連忙走進房間里,打開電腦,在網(wǎng)上查詢,哦!我知道了,菖蒲和艾葉是用來干什么的,原來五月開始天氣轉(zhuǎn)潮濕了,蚊子的幼蟲在這個時候生長,菖蒲和艾葉是用來殺蟲驅(qū)毒的!
我喜歡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讓我們吃到好吃的,還知道有關(guān)于它的經(jīng)典故事。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
爸爸,您在那邊還好嗎?那邊有沒有粽子吃?您現(xiàn)在還喝酒嗎?少喝點,別多喝,別讓您的兒女擔心您的身體好嗎?您的離去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每天腦海里總是想起您在家里和媽媽相依為伴的情景,總認為您還在家里,還在等著我們回去。記得每次我們回去,不管多晚,您總是在等我們,只要一聽到我們的腳步聲您總是起來看看我們,您生病后話不是很多,但每次我們都能從您開心的笑容里品嘗到您的愛。您總是一直面帶笑容的從每個人臉上看過去,一遍一遍又一遍,也許您怎么看也看不厭倦,也許您看到您的兒孫時才是您最開心的時刻。
爸爸,您還記得您生病后您就身體一直不方便嗎?是母親一直給您日夜操勞,您總說得好好感謝媽媽,可是今天你人在哪里?您怎么舍得丟下母親一個人走?您知道嗎?您走后母親一直把您抱在懷里久久不愿放下,別人都說您已經(jīng)走了,可是母親卻一直不肯承認,母親還一直認為您是堅強的會挺過這一關(guān),您一定會的,因為您和母親說過要一起走,您和母親要手拉手一起去,可是您沒有實現(xiàn)您的承諾,您還是選擇一個人悄悄地走了,您沒有等到您的兒女回來見見您,爸爸,您知道嗎?當我開車一路狂奔趕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還堅信您不會有事情,您還會和以前一樣在家里我們,到家門口還能見到您坐在沙發(fā)上笑著迎接我們的回來。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一直在祈禱。爸爸您知道嗎?當我快到家的時候才接到電話您已經(jīng)走了,沒有等您的兒子,您當時為什么不等我回去,為什么不再堅持一會......淚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把車靠邊,我不能控制自己當時的情緒,爸爸,也許是您兒子不孝,還沒來得及好好孝順您,爸爸,如果您去年還在我們身邊,您就不會這樣離開我們。所有的往事涌上我的心頭,我的馬上趕路,馬上回家,也許是他們弄錯了,也許您只是暫時的休克,您不會有事,您一定不會有事,于是我馬上啟動車子,隨著急切的心情我已經(jīng)顧不了超不超速了,我一直告訴自己,爸爸不會有事的,一定不會,我得馬上到家,馬上到家,陪您再說說話........
手捧著您的骨灰,看著您慈祥的遺像,淚水一路伴我到您的安息地,那邊靠近中山河邊,風景很好,風很大,您一個人在那邊冷不冷?晚上睡得著嗎?誰給您做飯吃?您不吃飯時,誰去叫您起來吃飯?您身體不舒服時,誰給您帶到醫(yī)院?還有人整天為您操心嗎?看著墓碑上您的照片,您還是那么的慈祥可親,還和以前一樣......
爸爸......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一
我跟她是幼兒園、小學的同學。從幼兒園說起吧,我和她是不折不扣的“死黨”,印象最深的,就是大班時候的畢業(yè)典禮上,我和她跳的'《數(shù)鴨子》,她每天都到我家來排練,扎著兩個小辮子,手里拿著面包,就匆匆來我家,頭上的小辮子也蹦蹦跳跳的,跟她一樣活潑。我們練習,會有一點爭吵,或者在家門口玩游戲,抱著一起笑;她要走了,就揮揮手,盼望著明天她會來。那時候我們單純,單純的玩,單純的吵,單純的話題,我們很快樂,無拘無束。
到了小學,我們分在同一個班級,雖然身邊的朋友多了起來,但是我們還是玩在一起。我們感謝上天,讓我們這么有緣分,可以讓我們還在一個班級學習成長,我們的感情也就越來越好了。我們常常去跑步,有時候天才剛剛亮起來,大街上沒有什么人,我們可以放肆的笑得很大聲。我累了,她拉著我跑;她累了,我也拉著她。她跟我說著昨晚爸爸抓到了一只老鼠,我們兩就咯咯的笑個不停。就一路的,我們看著太陽從東邊升起,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是屬于我們兩個的,對著陽光,我們說著心事,或者互相奔跑追逐。
那天她哭著就打電話給我,她們家失竊了,東西被偷走了好多,她好傷心。那時候我們已經(jīng)沒有什么交談了,也許是因為時間的變遷,歲月的消磨,或者是我們彼此厭倦了對方,我們最終還是有了新的朋友圈子。她的這一通電話讓我覺得她還是把我當好朋友的,在她最脆弱的時候,她的依靠還是我,心里有點小小的喜悅,我安慰她,像是小時候我們,那么無話不說。
到了初中以后,她認識了另外一群朋友,雖然我們還在一個班,是同學、是朋友,但是我們開始形同陌路。或許是因為她那張漂亮的臉蛋,她有許多最求者,而且她選擇了回應(yīng),回應(yīng)那些追求者。她戀愛了。我不理解她,我開始厭倦她,把她當成壞學生,離她遠遠地,跟她在一起,我認為不在合適了。
不知道經(jīng)過了多少變遷,她走了,離開這這座小城市,去了另一個地方讀書,我們不在相見了。我不知道她過得好不好,很想給她寫封信問候一下,才發(fā)現(xiàn)沒有地址。我翻開小學畢業(yè)時候她給我寫的同學錄,在“最好的朋友”那一欄中,她填了我的名字。但是我至今也不能明白,不敢肯定,這是不是真的,我想知道。
那些瑣碎的記憶不再發(fā)亮。
那些未完的故事,就算了吧。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二
今天是6月8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嗎?呵呵,對了,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亦名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是怎么來的呢?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個大夫叫屈原,他很愛國,可以說對國家是赤膽忠心,后來因為種種原因,他就抱著一塊石頭跳入汨羅江,結(jié)束了他悲壯的一生。許多人為了保護屈原的身體,便駕著船,向江中投飯團和肉丸,并向江中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是啊,這么一個愛國的詩人,國家應(yīng)當保護他。
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
一大早醒來,便聞到滿屋子的粽子香洗刷完,我趕緊跑進廚房,從鍋里拿了一個正好溫乎的肉粽子,大口大口地在電視前吃起來,打開電視,哇!某地已經(jīng)準備劃龍舟啦!
“思思,先把粽子吃了吧!”
“嗯……”,一大口,糯米包的肉下了肚,不到5分鐘,一個粽子被我“消滅”了,下一個我可要細細品味了。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甜粽子里的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
端午時節(jié),奶奶總會帶來一大包粽子,本身愛吃粽子的我,感到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幸福。
雖然這個端午節(jié)很棒,但老天爺不作美呀,我感冒還沒好,中午喝完雄黃酒,吃完回鍋肉就去打針了。明年端午節(jié),我只求不生病啊!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三
回到曾經(jīng)居住的家鄉(xiāng),翻找著曾經(jīng)那視如珍寶的“百寶箱”,瞥見不再艷麗的絲線,殘破的粽葉,沾染上灰塵的河燈。記憶不斷在腦內(nèi)翻涌。
彩線纏身。
剛剛起身,便看見父母站在床頭,想要張口問候,母親的手立刻捂了上來,隨著溫熱滿滿的傳遍全身,我才想起,今日是端午。
見我安靜了,母親拿出了五色的絲線,絲線猶如彩虹,艷而不俗。我看著絲線輕盈的圍繞在我的手腕旁。需要纏繞的不僅僅是手腕,還有我的腳踝與脖頸。期間我總是忍不住想說些什么,但看見母親溫柔而又虔誠如水的眼神,不由得閉上了嘴。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鬢”,這些禮節(jié)繁瑣封信,但在那一天,五色的絲線似乎真的保佑了我。
粽葉飄香。
“五月鶯歌燕舞時,又到粽葉飄香時…”每當母親說起這首小詩時,我便知道要開始包粽子了。
在這時,我總是站在母親的身旁看著她包第一個粽子。她總是拿起三片嫩綠的粽葉,重疊在一起,手腕一轉(zhuǎn),便形成了一個漂亮的漏斗形。用手往里填加著各種小料,每加一點邊鋪上一層糯米。最后順著粽葉的方向包住缺口用繩子扎緊,在這種時候,我往往是幫不上忙的。但看著那一串串粽子如風鈴般輕晃,懸掛在墻頭,吃著那一個個風味俱佳的粽子,心中總是難掩雀躍。
如今,母親為了生活而不停奔波,已許久未聽見那句小詩,未聞見粽子的飄香,未嘗到曾經(jīng)的喜悅。
河燈飄渺。
端午的夜晚總是被上帝青睞的,天空像是被毛筆蘸上墨一點點地被渲染,重重疊疊的黑,唯有那里永遠是明亮的。
母親牽著我的手,絲線不斷掉落,提起又滑落,本想再次提起,但眼前的景色令我不再理會。我們來到河岸,河的兩岸燈火通明,河水被燈光照的似乎有些醉了,柔柔地擺動著。河面上星光點點,點亮了黑夜,那是河燈。我也拿起河燈將它放進河中,在那一瞬,我的思緒萬千,河燈已經(jīng)染上了我的溫度,帶著我的敬意尋找著屈原不屈的靈魂。
現(xiàn)在,我從未在街上見過那精美的河燈,河燈似乎在那一夜全都飄向了遠方。
回想這些端午舊事,我竟有些感慨。我相信我們會重拾這些,讓這些不再成為回憶而是當今。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四
小時候,我常常不會安分地待在家里,因為我每次無聊,就會哭著讓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玩。而玩的時候,我經(jīng)常摔跟頭,每次摔完又會哭,哭聲震天響。隔壁家的大哥哥就給我起了個綽號——“朝天吼”。
三歲那年,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跟爸爸媽媽來到公園曬太陽,剛到公園門口,我心里就想:嘿嘿,上次沒玩好,我今天一定要把上次沒玩好的補回來!我以百米沖刺地速度往公園里跑,一直跑到了樹底下,休息了一會兒,真是不回頭不知道,一回頭嚇一跳!爸爸媽媽不見了,我急忙往回跑,找爸爸媽媽在哪兒。可是找了半天,還沒有找到他們一點兒身影,正當我要嗷嗷大哭時,爸爸媽媽從草叢里躥了出來。原來,剛剛他們一直在叫我,可是我壓根兒沒聽見,所以他們躲了起來嚇我,讓我不敢繼續(xù)亂跑了。可是我呢?完全不聽他們說的話,只顧著嚎啕大哭,哭得驚動了半個公園的人。
五歲那年,我來到廣場學騎自行車,爸爸告訴我騎車要膽大心細,一開始,爸爸扶著車尾陪著我騎。不一會兒,我騎得平衡一些了,可是當我回頭看見爸爸居然不在了,我心里一慌,手一抖,難以保持平衡,磕到了旁邊的石頭上了。腳上擦破皮了,鮮血不停往下流,“嗚嗚嗚,嗚嗚嗚!”我又開始“朝天吼”了,一直哭,直到最后,爸爸給了我一根雪糕,我的眼淚一下子止住了,拿起雪糕,就開始啃起來。到如今,媽媽都還笑我是個愛哭鬼,還是貪吃鬼。
七歲那年,我看了《中華詩詞大會》,心血來潮,準備跟爸爸賽一首關(guān)于“兒”字的詩。我叫來爸爸和媽媽,跟他們講完規(guī)則,比賽就開始了!只聽“美麗裁判”媽媽大喊道:“家庭版詩詞大會開始!”我迅速答出:“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爸爸接下來一直想不出來,“耶,我勝利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爸爸媽媽都很佩服我的知識,還鼓勵我:“兒子,你真棒!”我心里頓時比吃了蜜還甜。
童年,陪伴了我們小時候,童年像一本相冊,記錄了我們點點滴滴的歡聲笑語和快樂時光!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五
今天是傳統(tǒng)端午佳節(jié),在傳統(tǒng)端午佳節(jié)有吃粽子的習俗。
早晨,我一大早起床便聞到了粽子香噴噴的氣味,心想,哈哈,今天又有頓大餐了。再看看我的手腳都系上了五絲。
到了餐桌上,我拿起一個豆沙的粽子,這可是我最愛吃的粽子。我嘗了一口,味道確實不錯。
在吃粽子時,我想到了傳統(tǒng)端午佳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當年屈原含冤而死,老百姓為了保護他的尸體不讓魚蝦吃掉,所以家家戶戶都做粽子去喂魚。可見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有何等的重要啊!的那首詩寫得好“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傳統(tǒng)端午佳節(jié)吃粽子憶屈原,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六
望著父親我低下頭去,淚上來了,模糊了眼前的父親。“爸,種藥材吧!準賺錢。”“一畝多少?”“少說也有兩千塊!”“真的?”
“誰騙誰,報上還在成篇宣傳呢!”“行!”父親顯然已決定。一筆很小的數(shù)目,但對于做農(nóng)民的父親來說是多么重要呵!其實他也在精打算盤尋求簡捷的致富途徑,擺脫貧窮啊!
于是父親信了我的話,試種了一畝藥材。我們開始起早摸黑的待弄那片土地。和父親一起,我知曉了提糞上坡腿肚是怎樣的脹痛;蹲久了腰又是怎樣的酸疼;什么是土里刨食;什么是農(nóng)民的艱辛。幾月的精細,都如愿以償?shù)玫交貓蟆?/p>
出售的日子,才知曉賣種子的公司是假的,這就意味著播種、施肥、培土、采摘、曬、烘一系列過程宣告白費。我的希望徹底破滅。面對我那忠實勤勞的父親,幾次都欲言又止。在父親眼里扮演這樣的角色,讓我悄悄的在背后流淚。
希望隨季節(jié)的推移,連同藥材的枝節(jié)枯焦在那片土地中。昏黃的燈光下,我和父親相對無語。我真想說:“爸,這不要緊,慢慢的來吧。”父親發(fā)話了。“依我看,書還得念。這回砸了,"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生啊!’”“爸,市場——”“什么市場,知識就是市場!”
唉,也真是,我知道市場遵循價值規(guī)律,可我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洪浪中摸滾爬打么?“還是回去!”挺強硬的。“嗯!”
要不是父親提醒,我差點忘了我是休學在家。過了一回農(nóng)民的癮,酸溜溜的走出山里,父親擔著鋪卷送了我遠遠的一程。
“爸,放心吧!”
三
一學期結(jié)束,拖一身不愉快回家。見到父親,叫了一聲來自心中的“爸”。“怎么,沒考好,你瞧,臉多難看。”“爸,你不怪我吧?”“你說呢?拿來看看。”父親邊說邊接過背包。“還可以,只是??”
他用了好多好多比喻、例子來說明后退沒有好處。父親笑了。可笑不能掩蓋他額頭上為我的成長而多生的皺紋;不能掩飾他那雙包容我所犯過錯的無神的眼睛。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七
天上飄著毛毛細雨,伴著幾聲啼哭我來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我的成長開始了。
學走路,學說話。
我一天天長大了,也開始學習走路,走路對于我這個小孩來說無比的艱難,一步一倒,無數(shù)次的跌倒才算換來成功。
說話也是一大難題,媽媽細心地教著我念:“ma媽,ba爸,”我也堅難地嘗試著:“媽,爸。”
幼兒園。
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媽媽剛給我送到幼兒園時,我還不怎么適應(yīng),媽媽剛一走我就哇哇大哭起來,老師沒辦法只好把我送回家。經(jīng)過與小伙伴幾天的相處,我就慢慢地與她們玩得融洽起來,上學也不哭了。本以為上學很快樂,但是卻不如我所想象了。有一天我去幼兒園遇到了麻煩,我的裙子被一位小朋友不小心弄臟了,給我的裙子添了幾分色彩。
小學。
懷著對小學的憧憬,我踏上了小學的大門,本以為像幼時充滿樂趣,可是我又想錯了。剛一到班級,老師開始忙碌地為我們安排坐位。我的同位是一個男孩子,非常頑皮。因為剛開學,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文具袋,在我出去玩的那一小會兒,他把我筆袋里的筆全折斷了。
童年就像調(diào)味瓶,有甜,有酸,有苦,有辣,交織在一起,才形成了童年。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八
童年是一首詩,多么令人難忘啊。
小時候,當我第一次回到老家,一眼看見了一只老母雞在雞窩里孵雞蛋,這令我非常的驚奇,我想:“既然母雞能孵出小雞,那么我是不是也能孵出小雞呢?”于是我進屋,找出三個雞蛋放在奶奶床上,然后坐在上面,等待奇跡的發(fā)生。十幾分鐘過去了,我累了,起來一看,幾個雞蛋仍在那兒紋絲不動。我很納悶,跑去問奶奶,奶奶聽了哈哈大笑,說:“傻孩子,人是孵不出小雞的。”
小時候我不光孵雞蛋,還用洗衣粉洗白菜呢!那天我看見媽媽正在用洗衣粉洗衣服,我一看衣服上的污漬都被洗掉了,我又驚又喜,原來洗衣粉這么神奇呀,一下這里面想到廚房新買的小白菜根上都是泥巴,是不是也能用洗衣粉洗干凈呢?于是馬上去廚房拿出一捆小白菜,跑進廁所,倒了一些洗衣粉在白菜上面,然后打開水龍頭,把白菜泡在水里,我興致勃勃地洗著白菜。不一會,媽媽走過來,看見我嚇了一跳,說:“兒子,你臉上怎么那么多泡沫?還有你在洗什么?”我把事情的經(jīng)過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之后就笑,又說:“兒子洗衣粉只是用來洗衣服的,不能洗菜。”
童年無知的我,不僅鬧了不少笑話,還留下了一些痛苦的記憶。記得四歲左右的時候,媽媽送我去學游泳。一來到游泳館,好多小朋友啊!我穿上泳衣,跳進泳池,教練在旁邊教我。過了一個小時,我覺得自己基本都學會了,于是興奮地推開教練,打算自己暢快的潛水。可是我忘記了屏住呼吸,結(jié)果很自然,我吸了一大口水,然后就被嗆住了,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教練救起來的。剛上岸,就一直在吐,吐的都是水,還一直在咳嗽,沒過幾天就感冒了,我太難了!
童年一下子就過去了。無論是事還是趣事,一直珍藏在我的記憶里。
今天是端午節(jié)初中(模板19篇)篇十九
童年,就是一棵大樹,那些回憶中的趣事便是樹上結(jié)的果實;童年,就是一道彩虹,那些回憶中的趣事便是繽紛的色彩。
小時候,我總喜歡跟林姐姐玩,當她的“小跟屁蟲”。有一次,我們餓極了,想去找大人買零食吃。找我爸媽:“不買。”找林姐姐爸媽:“不買”。就在我們要“鬼哭狼嚎”的時候,林姐姐指著紙巾說:“依依,快看!那好像可以吃!”“啊?哪?在哪里?”我向四周看了看,林姐姐飛快地跑過去,伸手抓了一把紙巾對我說:“喏,就是這個!”我倆立刻像餓極了的貓見了老鼠一樣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呸!我呸!林姐姐,這是什么?”我?guī)е耷徽f。“我也不知道,真難吃!”林姐姐皺著眉頭說。我爸媽聽見我們的哭聲,立刻跑過來,問:“小乖乖們,怎么了?”我拿著手里的東西,問:“這是什么?好難吃!”爸媽哭笑不得地說:“這是紙,不能吃呀!”“啊?”我們倆同時拔高了聲音尖叫道。現(xiàn)在回憶起來覺得很傻,但還是很懷念那時候和林姐姐一起玩的時光。
還有一次,我和林姐姐走在水泥路上(還不是很干),覺得很好玩,還在上面滑來滑去。“撲”的一聲我倆同時摔成了“兩只小花貓”,逗得爸媽哈哈大笑。
我童年的趣事很多,每每回想起來,就忍不住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