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應該包括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等方面的內容。下面是一些優秀教師編寫的教學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一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使學生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的思維過程,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師: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來慶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園,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攢的零花錢去買玩具呢,我們也和他們一起去看看吧!(電腦出示玩具店的貨架和玩具的標價。)
1、仔細看圖,提出問題
師:看貨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歡什么玩具?你從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觀察后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的對話
師:貨架下的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說出題意)
師:怎樣才知道左邊的小朋友買大象玩具后還剩多少元?右邊的小朋友還差多少元呢?(用減法算)
師:你知道這么列式嗎?(師根據生回答板書算式)
師:大家會算上面的算式嗎?先在小組里擺一擺,算一算。
2、分組操作,形成思維。
學生擺小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
3、信息反饋,抽象算法。
師:大家擺出了上面兩道題的得數嗎?誰來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師根據學生說的板書算法。
師: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結算法。
師:同學們可真棒,我們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在個位上去減還是在十位上去減。
1、完成p68 的做一做的第一題
要求:1、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獨立完成p69 練習十二的1—3題。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二
2、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與同伴交流,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合作的愉悅。
教學重難點。
難點:結合動手操作,理解相同數位的數相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2、老師遇到了兩個難題:
(2)如果買一個……,20元夠嗎?還差多少元?誰會?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35-2你是怎么算的?(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2、像這樣的算式還有嗎?你會算嗎?(同桌合作,寫一寫,算一算,展示反饋)。
4、2、像這樣的算式還有嗎?你會算嗎?(同桌合作,寫一寫,算一算,展示反饋)。
5、比較兩組題,你有什么發現?(揭示課題)。
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計算方法。
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三、反饋練習深化認識。
1、對比練習做一做1。
2、鞏固練習t1、2。
3、綜合練習t3。
4、提高練習。
想一想:下面每個()里可以填什么數?
四、全課:
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為什么開心?還有什么遺憾?
板書設計。
先算(5)減(2)得(3),先算(30)減(20)得(10)。
再算(30)加(3)得(33)。再算(10)加(5)得(15)。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三
2、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復習鋪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本第72頁練習十六的第6題。
判斷算法是否正確,不對的改正。
2、課本第72頁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新知。
課本第72頁第8題。
先說說得數十位上的數字,再計算。
四、全課小結。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四
構建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習并非是對于教師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構建過程,因此,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靠模仿、記憶、操練,而要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探索、合作在與老師、文本、同學、自我對話交流的過程中思考、感悟、富有個性地學習。
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算法的過程,理解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從而能掌握口算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的方法。
思維發展目標:弄清計算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區別發展學生的思考力。
情感態度目標:發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使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比較例題里兩道題計算方法的不同。
談話:小朋友們,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
1.口答。
3個十是多少?3個一是多少?
8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4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2.口算。
70+2=30+4=30+6=。
70+20=30+40=30+60=。
生:指算口答。
師:算70+2你是怎樣想的?
師:算70+20你是怎樣想的?
評價:你的計算過程說得真清楚。
(一)教學例1。
1.談話:今天停車場里開來了幾輛汽車。
師:這是大客車、小客車、小轎車,你知道每輛車有多少個座位嗎?
生:口答。
課件:大客車和小客車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教學45+30。
師:怎樣列式?
生:45+30=如果有人報出得數旁邊板書75。
師:45+30等于多少?讓我們請小棒來幫忙算出得數。
45+30等于75嗎?讓我們請小棒來幫忙,看算得對不對。
3.學生活動。
4.生演示:擺小棒。
師:誰來一邊擺小棒一邊介紹?
生:先擺4個十5個一是45,再擺3個十是30,合起來是75。
師:通過擺小棒,你怎樣看出是75的?
生1:因為有7個整捆和5個單根,合起來就是75根。
生2:因為有7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就是75。
生3:4個十加3個十得7個十,7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75。
追問:7個十哪里來的`?
生:4個十加3個十得7個十。教師:直尺畫方框。
評價總結:說的很好,要把幾個十和幾個十加在一起。
5.生演示:計數器。
把計數器放在胸前,我們再用計數器撥一撥45+30等于多少。
師:誰撥算珠的?請來介紹一下。
生:在十位上撥4顆珠子,個位上撥5顆珠子是45,再在十位上撥3顆珠子,合起來是75。
追問:這3顆珠子,為什么要撥在十位上?
生1:因為是3個十,所以要撥在十位上。
生2:因為加上30就是加3個十,所以要撥在十位上。
評價總結:說的很好!加30就是加3個十,這3顆珠子要撥在十位上。
4個十加3個十得7個十。7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75。
6.如果我們現在不擺小棒,也不用計數器,你準備怎樣算45+30呢?
請四人小組商量一下。
全班交流?;貞耗衬惩瑢W,你當時是怎樣算得?
師:我們看看小蘿卜是怎樣說的。或者小蘿卜和你說的一樣。
板書:40+30=70。
70+5=75。
總結:其實無論是擺小棒還是撥算珠,我們都是先算40+30等于70,再算70+5等于75。
我們一起讀一讀。
(二)教學例245+3。
1.師:大客車和小轎車一共有多少個座位?怎樣列式?
師板書:45+3=旁邊板書48。
2.師:45+3等于多少?讓我們用小棒或計數器擺一擺,撥一撥。
45+3等于48嗎?讓我們用小棒或計數器擺一擺,撥一撥,看看對不對。
3.生動手操作。
4.生:上臺操作演示。擺小棒。
師:誰來一邊擺小棒一邊介紹?
師:你怎樣看出是48的?
生1:5個一加3個一得8個一,4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48。
生2:4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48。
追問:8個一哪里來的?
生:5個一加3個一得8個一。教師:直尺畫方框。
評價總結:很好,要把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
5.撥計數器。
師:誰撥算珠的?來介紹一下。
追問:這3顆算珠為什么要撥在個位上?
生:因為是3個一。
評價總結:說的很好!加3就是加3個一,所以要在個位上撥3顆珠子。
5個一加3個一得8個一。4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48。
6.師:如果我們現在不擺小棒,也不用計數器,你準備怎樣算43+5呢?
請和你的同座說一說。
師:我們看看小蘿卜是怎樣說的?;蛘咝√}卜和你說的一樣。
教師板書5+3=8。
40+8=48。
小結:其實無論是擺小棒還是撥算珠,我們都是先算5+3等于8,再算40+8等于48。
我們一起再讀一讀。
7.完成書上45+3045+3的算式。
(三)比較計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師:老師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師:都是45加上一個數,一個是加30,一個是加3,那么。
計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生:四人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如果回答不出:
師:45加30,30的3加45的在哪一位上?為什么?
師:45加3,3加在45的哪一位上?為什么?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描紅303。
總結:的確這樣,如果加的是加幾個十,就要和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加;如果加幾個一,就要和兩位數個位上的數相加。
師:你覺得自己學得很好的,請坐直,很自信!請先把小棒收起來放在??淳毩?。
1、想想做做第1題:
課件:先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填出結果。
26+20=50+34=。
26+2=5+34=。
生:寫好的同學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得?
集體訂正。
追問:在計數器上撥26+20和26+2有什么不同?
在計數器上撥50+34和5+34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題。
(1)不用計數器,你會計算這樣的題目嗎?讓我們來試試。
先做第一組題,寫好的同學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得?
(2)師:41+50你是怎樣算得?41+5呢?
計算41+50和41+5有什么不同?
20+67你是怎樣算得?2+67呢?
師:計算過程說得很清楚。
3、想想做做第3題。
師:老師要請大家到水果店幫幫忙!看看水果店進了什么貨?
生:40個蘋果,34個梨。
茄子老師:蘋果和梨一共有多少個?
師:你會求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下面讓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活動。
1.比大小。
35+2035+250+235+2334+5034+5。
生報答案。師:你是怎樣想的?
2.踩地雷。
59+206+3340+4730+28。
43+618+7041+56+31。
正確算出答案的同學可以看看算式后面是笑臉還是地雷。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五
重點:掌握口算的方法.。
難點:理解相同數位的數相加的道理.。
1.口算.。
30+28+1050+74+20。
20+3060+2080+1050+40。
2.口答:
(1)4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37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5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
(4)1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
3.30+40+6=4+3+50=。
1.導入新課.。
教師再次出示算式:30+2,讓學生說怎樣計算?又是怎樣想的?
師:整十數加一位數的口算是我們學過的知識.現在老師把這道題改變一下.。
板書:
34+2.。
師:觀察算式,這道題是怎樣的兩個數相加?啟發學生回答.。
師:兩位數加一位數,你們會計算嗎?知道計算方法嗎?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
2.教學:34+2=.。
(1)動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讓學生擺小棒,左邊擺34根,右邊擺2根.。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計算?4人一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可能結合實物這樣回答:
也可能結合算式這樣回答:
先把個位上的4加2得6,再加30得36;
十位上的30不變,個位上4加2得6,30加6得36.。
(2)觀察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師:為什么要先算個位上的4加2呢?(因為個位上的4表示4個一,2表示2個一,4個一和2個一相加得6個一,是6)。
板書:
接著,可讓幾個學生說一說口算步驟.(把34分成30和4,先算個位上的4加2得6,再用6加30得36)。
(3)變式練習.。
試算:2+34=(板書:2+34)。
師:先算幾加幾?再算什么?得數是多少?
學生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板書: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六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備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知道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小棒
口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過程。
40 + 20 40+2
50 + 30 50+3 比較以上兩組算式的不同點。
1、出示掛圖,教師給小朋友發新書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掛圖)
(數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一包數學書和一包語文書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語文書和數學書共有多少本?)
2、學生獨立從圖上尋找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
板書:35+3 30+8 35+30 8+3
請你找一找,哪幾個算式已經學過了?得數是多少?(30+8=38,8+3=11)
35+3 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擺一擺,也可以直接在頭腦里想。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各種計算方法
用小棒擺:先擺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來是38
用小棒點數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計算35+30 用小棒幫助解答
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來是65
用小棒點數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計算個位上的30+30=60,再計算60+5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方法,共同點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1、書上第61頁的做一做
可以把它們歸結為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進行計算。
完成課本第61頁的做一做
2、練習十一1—3題
練習十一第四題
20+3= 25+3= 76+3=
2+30= 20+30= 69+30=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知識?請大家自我評估一下,今天的學習你成功了嗎?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說課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中的內容,包括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有兩個例題,共用3節課完成。本節課是第一節,主要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數與整十數對比集中編排,其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加減的算理認識,為后面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打基礎。
教材的設計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轉自數 學吧 )象的原則。先讓學生在計算問題的情境中,動手操作、動腦想、討論交流探討不同的計算方法,再讓學生運用獲得的方法進行口算,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練習設計注意專項與綜合訓練相結合,注意變換形式,突出正確率。這些都是我們教學中值得借鑒的。
1. 學生創設的生活情景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認識。
2. 學習后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斷提高計算能力。
3. 不斷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4. 培養學生認真聽、積極探究與合作的`習慣。
說教法:
創造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決問題、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自我表現和個性思維,鼓勵學生創新。這樣的數學活動長期堅持,一定會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并獲取數學活動經驗。為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培養運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乃至終身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學生已具備了學習本節課內容的基礎:整十數加一位數,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加法以及剛學習的整十數加整十數。學生能夠自主解決本節課的新問題。只是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性,所用的時間長短與方法會有所不同,需要老師的點撥與引導,同時大多數學生很難認識到“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一算理層面上來。
師:大家喜歡做游戲嗎?下面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看誰反應快,說得對。
1. 5個十是( ),5個一是( ),5個是和5個一是( )。
2. 20+30 20+3 50+30 50+3
2. 學生獨立思考后,提出問題,說出解決方法。
4. 學生分組討論算法。
5. 集中匯報,并引導學生理解算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
2. 分組接力采蘑菇。(1)對比計算題;(2)兩位數加一位數;(3)兩位數加整十數;(4)變式題。
3. 延伸出進位加法。
師:在大家的幫忙下,兔姐妹又發現了一片草地上有幾堆蘑菇,這時候她們只剩下一個筐子空著,能裝33個,請大家幫助算一算,哪兩堆蘑菇正好裝滿筐子。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結果。
4. 人人采蘑菇。
師:兔姐妹采了這么多的蘑菇,你們想采嗎?請大家到黑板上去采,看誰采得多。
學生采蘑菇,計算,再放到指定的籃子里。
教研員評課
體現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新理念。在呈現了學生熟悉的情境之后,放手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操作、交流、匯報、從而解決問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前提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問題,而不再是把我們所謂的“最簡便的方法”強加給學生。小結有利于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七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提出并解決有關問題,理解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合作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八
一、結合亞運浪潮激趣導入:
剛過去的廣州亞運會,一定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師生交流)。
除了國球外,本屆出現的具有中國特色和初涉賽場的比賽項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師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其中三個項目。(課件出示:乒乓球、馬術、賽龍舟)。
二、教授新課:
1、結合學生興趣,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自主發掘問題。
師:在這三個項目中,有你喜歡的嗎?(教師統計人數并板書)。
(課件出示:上面項目的門票價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票價和各項目喜好的人數來編一道跟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指問,板書列式)。
讓學生嘗試計算,教師結合反饋情況再引出課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讓學生認識到以前的加法計算跟今天學習的乘法口算的內在聯系。給學生空間去思考,去探索。
三、鞏固練習。
創設亞運主題“祥和如意樂園”情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1、“鋪橋過河”即課本71頁第一題,點名口述,其余學生評價;。
2、“射擊比賽”利用課件呈現題目,學生兩兩競賽口算乘法;。
3、“火車對開”男女生對抗賽,比誰先正確口算出車廂上的題目;。
4、“智慧商場”憑口算乘法自由挑選各自心儀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創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爭論”讓學生來當裁判“評理”。
使學生從探討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九
教學內容:(p61例1和練習十一1~4t)。
教學目的: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捆扎好的練習本,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29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學校新到了一批書,老師打算發給同學們,我們班有個同學,我們先算算有多少本書,看夠不夠發給同學們。
1、觀察,課件出示主題圖。
要求: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數一數,你知道它們有多少嗎?一捆有多少本?
數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
2、小組討論:
看圖提出問題,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怎么能算出來?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數學書,你能怎樣算?
想一想,你是怎樣列式的?用小棒擺一擺,你是怎么算的?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5、全班反饋:a動手操作,理解口算辦法。
b總結算法,計算時要注意計算的單位,個位上的數要加在個位上。整十數要加在十位上。
6、比較算法,加深理解。
讓學生認真觀察兩個算式,
這2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樣計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組說,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促進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
2、p63的練習十一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1)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指名說53+4和20+67是怎么計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組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圖。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說出來嗎?
(2)你根據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
(3)說出結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課總結。
五、作業?設計。
p63的4題。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十
出示情景圖,檢查學生提出問題的情況,教師板書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問題、指導點拔。
1.平均每分鐘生產多少瓶干紅葡萄酒?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估計一下商。
(2)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并在小組內交流。
2.平均每分鐘生產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方法同1。
3.總結概括觀察一下,今天學到的知識有什么特點?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課題的板書。
三、類化練習、限時作業。
1.計算。
480÷3=360÷3=640÷8=。
124÷6=996÷9=82÷4=。
416÷2=754÷5=。
2.辨對錯。
自主練習第5題。
3.解決問題:自主練習第4題。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做這種除法應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采訪果品加工廠——商末尾有0的除法。
平均每分鐘生產多少瓶干紅葡萄酒?
420÷3=140(瓶)。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一
背景分析:
本課內容以人教版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數的加法和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整十數為基礎,學習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這既是前面學習的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學習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數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求相同意義量的和等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了學習本節課內容的基礎:整十數加一位數,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加法以及剛學習的整十數加整十數。學生能夠自主解決本節課的新問題。只是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性,所用的時間長短與方法會有所不同,需要老師的點撥與引導,同時大多數學生很難認識到“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一算理層面上來。
目標分析:
1.學生創設的生活情景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認識。
3.不斷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認真聽、積極探究與合作的習慣。
預設理念:
創造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標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積極改革,大膽創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如小兔采蘑菇,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自我表現和個性思維,鼓勵學生創新。這樣的數學活動長期堅持,一定會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并獲取數學活動經驗。為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培養運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乃至終身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中的內容,包括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有兩個例題,共用3節課完成。本節課是第一節,主要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數與整十數對比集中編排,其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加減的算理認識,為后面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打基礎。
教材的設計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先讓學生在計算問題的情境中,動手操作、動腦想、討論交流探討不同的計算方法,再讓學生運用獲得的方法進行口算,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練習設計注意專項與綜合訓練相結合,注意變換形式,突出正確率。這些都是我們教學中值得借鑒的。
預設過程:
一、對口令游戲,鞏固舊知。
師:大家喜歡做游戲嗎?下面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看誰反應快,說得對。
1.5個十是(),5個一是(),5個是和5個一是()。
2.20+3020+350+3050+3。
二、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2.學生獨立思考后,提出問題,說出解決方法。
4.學生分組討論算法。
5.集中匯報,并引導學生理解算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
三、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2.分組接力采蘑菇。(1)對比計算題;(2)兩位數加一位數;(3)兩位數加整十數;(4)變式題。
3.延伸出進位加法。
師:在大家的幫忙下,兔姐妹又發現了一片草地上有幾堆蘑菇,這時候她們只剩下一個筐子空著,能裝33個,請大家幫助算一算,哪兩堆蘑菇正好裝滿筐子。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結果。
4.人人采蘑菇。
師:兔姐妹采了這么多的蘑菇,你們想采嗎?請大家到黑板上去采,看誰采得多。
學生采蘑菇,計算,再放到指定的籃子里。
四、課堂小結(根據課堂情況而定)。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二
1、通過練習,學生鞏固一位數除兩位數及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能夠熟練計算。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除法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活動和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投入課堂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聯系實際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學生認真細心,積極思維的學習態度得到培養。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學會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能力:正確計算能力。
德育:口算要細心。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學會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
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
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口算:72-298-863-374-4。
70-2098-8060-3070-40。
2、54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6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54=50+68=8+()。
二、新授。
1、實物演示:從單根小棒去2根,整捆的小棒不變,結果是34根,也就是先算6減2即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減。
2、36-589-628-474-3035-2。
3、教學36-20。
先擺小棒,后口算。
36-20=16。
306。
10。
4、對比36-2和36-20的計算方法。
三、小結。
四、達標測評。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十四
教學目標:
1、掌握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準備:
主題情境圖、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促進遷移。
1、談話引入。
2、請學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數加一位數的。
小結:原來你們可以找到身邊這么多用加法的例子,老師真佩服你們,課后老師一定把你們的例子全部在學習園地里展示出來。
(1)語文書有多少本?
(2)一包數學書和一包語文書一共有多少本?
(3)數學書有多少本?
(4)語文書和數學書一共有多少本?
該怎樣列式?
4、承上揭示課題。
30+8我們已經學過了,誰能說說得多少?
對35+3、35+30、38+38怎樣計算,我們還沒學過吧,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計算像35+3、35+30這樣的算式。(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先用小棒擺一擺是怎樣計算的?再在頭腦里想還有什么好方法?
(2)在小組內說說你的方法。(學生互相交流,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交流計算方法:35+3。
誰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
剛才同學們用數數法,擺小棒法,數的組成法計算35+3,做了一回小小發明家,那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呢?和你旁邊的同學說一說。
想想它們都是要先算什么?
小結:我們在計算像35+3這樣的算式時,都是先把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和整十數相加。
(4)交換兩個加數位置出示“35+3”的變式題“3+35”你會算嗎?
(1)像這樣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同學們很快就學會了,那么35+30該怎樣算呢?(學生自己用小棒或自己動腦想)在小組內說說,請生匯報(請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一種算法)。
(2)35+30應該先算什么?
(3)小結:在計算35+30這樣的算式時,應先把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加個位上的數。
個位數和個位數相加,十位數和十位數相加,即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板書)。
三、應用練習,鞏固提高。
(1)出示書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做,指一組題問:你是怎樣計算的?
師:兩位數加一位數,一位數要與兩位數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整十數要與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加,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書練習十一第3題。
獨立做,集體訂正。問:為什么用加法?
四、總結。
你今天學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五
1、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
3、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掛圖,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計算后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算法,著重說一說15-8和你17-9是怎樣算的。
二、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會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不退位減法了,大家會算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減法的計算。
三、新課教學:
1、引導學生從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減法算式。
1)出示67頁例1中的掛圖: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嗎?
2)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
(1)教師引導學生擺小棒:不夠減怎么辦?我們先用小棒擺一擺。
學生分組擺小棒,并讓他們邊擺邊討論擺的方法。
(2)引導學生交流擺小棒的方法: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擺小棒的方法和過程?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從剛才擺小棒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4)引導學生探索另外的算法:你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四、鞏固練習:
完成第68頁的做一做(著重讓學生說一說,當個位上的數不夠減的時候,怎么辦?)。
五、課堂小結:
整十數加一位數教案(通用16篇)篇十六
說課稿背景分析:
本課內容以人教版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數的加法和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整十數為基礎,學習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這既是前面學習的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學習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數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求相同意義量的和等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了學習本節課內容的基礎:整十數加一位數,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加法以及剛學習的整十數加整十數。學生能夠自主解決本節課的新問題。只是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性,所用的時間長短與方法會有所不同,需要老師的點撥與引導,同時大多數學生很難認識到“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一算理層面上來。
目標分析:
1.學生創設的生活情景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認識。
2.學習后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斷提高計算能力。
3.不斷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認真聽、積極探究與合作的習慣。
預設理念:
創造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標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積極改革,大膽創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如小兔采蘑菇,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自我表現和個性思維,鼓勵學生創新。這樣的數學活動長期堅持,一定會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并獲取數學活動經驗。為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培養運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乃至終身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中的內容,包括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有兩個例題,共用3節課完成。本節課是第一節,主要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數與整十數對比集中編排,其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加減的算理認識,為后面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打基礎。
教材的設計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先讓學生在計算問題的情境中,動手操作、動腦想、討論交流探討不同的計算方法,再讓學生運用獲得的方法進行口算,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練習設計注意專項與綜合訓練相結合,注意變換形式,突出正確率。這些都是我們教學中值得借鑒的。
預設過程:
一、對口令游戲,鞏固舊知。
師:大家喜歡做游戲嗎?下面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看誰反應快,說得對。
1.5個十是(),5個一是(),5個是和5個一是()。
2.20+3020+350+3050+3。
二、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2.學生獨立思考后,提出問題,說出解決方法。
4.學生分組討論算法。
5.集中匯報,并引導學生理解算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
三、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2.分組接力采蘑菇。(1)對比計算題;(2)兩位數加一位數;(3)兩位數加整十數;(4)變式題。
3.延伸出進位加法。
師:在大家的幫忙下,兔姐妹又發現了一片草地上有幾堆蘑菇,這時候她們只剩下一個筐子空著,能裝33個,請大家幫助算一算,哪兩堆蘑菇正好裝滿筐子。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結果。
4.人人采蘑菇。
師:兔姐妹采了這么多的蘑菇,你們想采嗎?請大家到黑板上去采,看誰采得多。
學生采蘑菇,計算,再放到指定的籃子里。
四、課堂小結(根據課堂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