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小班教案的編寫,教師可以系統地整理和準備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通過閱讀小班教案范文,教師可以拓寬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視野。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一
1、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得干凈。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良好習慣。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漱口》掛圖、自制大嘴頭像、《刷牙歌》
一、大嘴的丁丁xx今天,有一個小朋友來到了我們教室,我們看看他是誰?(出示大嘴頭像)xx他是大嘴丁丁,今天他吃了很多東西,吃得滿嘴都是,我們看看有些什么?(白菜、蘿卜、小魚、糖、蘋果)xx丁丁又吃水果,又吃蔬菜,還吃了小魚,是個不調試的好孩子。丁丁說:"吃完東西了,我要去睡覺了。"可是嘴里有這么多的東西,很不舒服,現在我們想個辦法幫幫他吧!
二、我幫丁丁漱口xx我們一起來幫丁丁漱口吧!漱口需要什么東西?
xx播放音樂,教師幫丁丁漱口。上漱漱,下漱漱,左漱漱,右漱漱。
xx漱完口后,我們看看丁丁的嘴里少了什么?
三、老師教我漱口xx小朋友,我們看看自己的好朋友小嘴巴干凈嗎?
xx現在老師來教你們漱口。(出示漱口他)xx幼兒邊念漱口兒歌,邊做動作。
四、我會漱口xx講解漱口時應注意的地方xx播放音樂,幼兒漱口
五、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漱口,漱口可以幫助我們保護牙齒。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睡覺前不吃甜食都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棒棒的。
對目標達成的反思目標一的達成較好。整個活動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讓幼兒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從而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學會了正確的漱口方法。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二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干凈。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良好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粘有青菜、小魚、西瓜、糖果、蘑菇的“丁丁”掛圖;
圖片3張(小水杯,小水滴);音樂伴奏。
2.學具:幼兒每人一個小水杯、水、臉盆或水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有一個好朋友,它很喜歡你們,你們想不想見見它呀?好,我們來看看它是誰。(揭示掛圖)嗨!這個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個招呼吧!
二、學習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個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歡一下子吃很多很多東西,你們來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青菜、小魚、西瓜、蘑菇、糖果、)。丁丁一共吃了幾樣東西?請一位幼兒上來點數食物。
2.丁丁吃了5樣東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還吃魚,一點也不挑食。告知幼兒不挑食才是個健康的好寶寶。
3.吃完東西,丁丁說:“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齒里面有這么多這么多東西,還有糖果,等會睡覺的時候會怎么樣呀?(有蟲牙)那怎么辦呀?導入主題,漱口。漱口的時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圖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漱口的過程,利用小水滴,幫助幼兒加深對漱口的順序(左右上下中)。
5.請一位幼兒上來幫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兒嘴巴跟著一起動。
6.第一次漱口完畢后,胡蘿卜、青菜、小魚不見了。但是還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沒有漱掉,再請一位小朋友幫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8.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教師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邊咕嚕咕嚕,右邊咕嚕咕嚕,上邊咕嚕咕嚕,下邊咕嚕咕嚕,中間咕嚕咕嚕,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請一位幼兒示范漱口動作。
10.今天你們表現的都很棒,現在老師還帶來了好吃的,要獎勵給你們。(奧利奧)。
11.好吃的吃完了,現在你們的牙齒縫里也留下來很多的食物殘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漱口)。
三、總結分享。
請幼兒談談漱完口的感覺,也可以請同伴看看牙齒有沒有變干凈。
四、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和丁丁都學會了怎樣去漱口,以后我們吃東西了都要去漱口,要。
保持牙齒的干凈,才不會有蛀牙。現在我們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給其他的小朋友吧!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三
因為幼兒在園內吃過飯后很容易粘在牙齒上東西,為了幫助幼兒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而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變干凈,保持口腔衛生。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好習慣。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學會正確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兒歌。
活動準備。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個)、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樂。
活動過程。
1、介紹“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數數吃了幾樣。
3、互動----請一位小朋友幫“小明明”漱口。
4、學習漱口----小朋友相互觀察牙齒-----引導幼兒敘述漱口過程---兒歌。
5、給孩子拍張干凈的牙齒照片留念。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四
1.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強幼兒勞動觀念。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難點: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掛圖兩幅(一幅“一名幼兒晨間鍛煉后把外衣脫下,整齊疊好放入櫥柜;另一名幼兒則隨手將衣服扔進櫥柜”,二幅“放學了,爸爸媽媽來接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很快就找到了衣服高高興興回家了,而第二位小朋友由于衣服亂扔,找不著衣服急哭了”)。
2.幼兒用書。
一、開始部分。
談話活動:我的小手會干什么?
組織幼兒討論手會做哪些事?
你用勤勞的小手做過哪些事?
二、展開部分。
1.觀看第一幅掛圖,并討論:哪個幼兒做的好?從而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
兩個小朋友分別在干什么?你喜歡哪一個小朋友?為什么。
2.觀看第二幅掛圖,明白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圖中發生什么事了?第二個小朋友為什么哭呢?
那么,小朋友脫下衣服應該怎樣做呢?我們來教他,幫助他好么?
3.學習折疊衣服的兒歌,練習正確疊衣服的方法。
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疊衣服。
幼兒念兒歌,學習正確的疊衣服的方法。
活動延伸:專門整理出一個櫥柜,供用幼兒存放疊好的衣服,引導幼兒分類擺放衣物。
疊衣服。
兩扇小門關關緊,兩只衣袖中間包,衣領向下彎彎腰,整整齊齊放放好。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五
活動目標:學習疊衣服,并將衣服放在指定地方。
活動準備:每幼兒一件開襟衫(連帽子的);桌面清理干凈;自編兒歌《疊衣服》一首。
組織形式:分組進行。
活動過程:
1、確認衣服各部分名稱(從上至下):分別為帽子、領子、前衣襟、后背、袖子。
2、聽兒歌、看慢動作示范:
老師一邊說兒歌,一邊按兒歌說到的順序動手疊衣服,同時強調重點、難點(肩、背部拉平,兩個門襟對齊、衣下擺對齊等)。
3、在兒歌的引導下,幼兒跟老師一步一步學著疊,并巡回觀察,必要時親手指導孩子,使幼兒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
4、請幼兒一個跟著一個按老師的指令,將疊好的衣服交給保育員老師。
5、活動結束后,鼓勵小朋友聽、說兒歌,熟記兒歌內容,方便以后疊衣服順利進行。
衣領提起,后背放平,
找準中線,衣襟拉展,
衣袖拉平,上下合抱,
帽子點頭,衣服彎腰,
兩手端平,放衣柜中。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六
1、培養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強幼兒的勞動觀念。
2、引導幼兒學會互相幫助。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疊衣服圖一張,幼兒扔衣服圖一張。
2、幼兒穿衣圖一張,幼兒找衣圖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第一組圖,教師根據圖意講故事。
圖上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歡哪個小朋友?
你為什么喜歡第一個小朋友而不喜歡第二個小朋友?
2、出示第二組土圖,教師根據圖意講故事。
第二個小朋友為什么哭呢?
我們小朋友早上來園應該怎么做呢?。我們都來教他,幫助他好嗎?
3、請一幼兒上來示范疊衣服。
4、教師講解,教幼兒正確的疊衣方法。
5、開展活動,使幼兒學會互相幫助。
小班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不會疊衣服,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我們都學會了疊衣服,去幫助他們吧。
【活動延伸】。
活動反思。
要充分挖掘生活的教育價值。如因為生活活動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因此可以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學習解決生活問題能力、促使幼兒動作技能發展、特別是手的精細動作發展、感受勞動的快樂等等。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七
因為幼兒在園內吃過飯后很容易粘在牙齒上東西,為了幫助幼兒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而設計本次活動。
1、學會正確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變干凈,保持口腔衛生。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好習慣。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讓幼兒學會正確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兒歌。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個)、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樂。
1、介紹“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數數吃了幾樣。
3、互動————請一位小朋友幫“小明明”漱口。
4、學習漱口————小朋友相互觀察牙齒————-引導幼兒敘述漱口過程——-兒歌。
5、給孩子拍張干凈的牙齒照片留念。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八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健康疊衣服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強幼兒的勞動觀念。
2、引導幼兒學會互相幫助。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幼兒疊衣服圖一張,幼兒扔衣服圖一張。
2、幼兒穿衣圖一張,幼兒找衣圖一張。
3、紙衣服卡片若干
3、請一幼兒上來示范疊衣服。
4、教師講解示范,教幼兒正確的疊衣方法。
5、為了使幼兒對疊衣服不感到煩躁我還自編了一首兒歌:“衣服脫下你別跑,要幫衣服做早操,拉拉衣袖伸伸臂,拍拍肩膀彎彎腰,這樣衣服就疊好。”
6、指導幼兒疊衣服。教師分發紙衣服,帶領幼兒學習疊衣服。
8、評價。將疊的.好的幼兒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表揚鼓勵。
9、總結,教育幼兒要將物品擺放整齊,午睡時穿脫衣服要互相幫助。
在校午睡或在家睡覺自己學習疊衣服。
本次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給與了每個幼兒參與的機會,幼兒的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不足之處就是模型是用紙做的,易碎、易爛。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九
1、初步掌握疊衣服的方法,養成脫下的衣服要疊整齊的好習慣。
2、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體驗自己會疊衣服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放衣服的框子。
2、套衫每人一件。
3、兒歌圖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寶寶們,剛剛娃娃們出去游戲,有點熱,把衣服都脫掉了,你們看!桌子上的衣服看上去怎么樣?(亂亂的)。
二、初步學習疊毛衣:
1.出示場景,觀察毛衣的擺放。
師:你們看這樣放著太亂了,怎么辦呢?
幼兒自由回答。
師:好,這是我們小朋友剛脫下來的一件衣服,首先我們要做什么?(把衣服翻過來)。
請個別幼兒嘗試翻衣服。
2.教師示范翻衣。
(1)出示圖譜,學習翻衣服的兒歌:小老鼠,鉆山洞,鉆鉆鉆,大山洞,吱溜吱溜回家了,鉆鉆鉆,小山洞,吱溜吱溜回家了,鉆鉆鉆,小山洞,吱溜吱溜回家了,我的.衣服翻好啦。
(2)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
師:我們來和小老鼠一起玩游戲吧。
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邊念兒歌,邊翻衣服。
3.了解毛衣的組成。
師:我們小朋友把毛衣脫下來都翻好了。現在我們就來疊衣服吧!誰會疊?請你來試一試。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再進行集體評價。
三、學習疊毛衣的方法。
1.教師示范正確的疊毛衣方法。
師:你們看,他的衣服疊好了嗎?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吧!(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正確的方法)。
師:你們聽到毛衣是怎么疊的嗎?
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么,教師將幼兒說到的內容以圖譜的形式呈現出來。
2.出示兒歌圖譜,教師帶領幼兒學念兒歌:
拉拉直,拉拉直,抱抱臂,抱抱臂,彎彎腰,彎彎腰,我的衣服疊好了。
3.集體念兒歌,徒手練習疊毛衣。
四、幼兒自行操作,加以鞏固。
1、幼兒邊操作邊念兒歌,教師在旁指導。
師:小朋友們學的真快,現在請你開始動手疊衣服整理吧,看看誰先疊好。
2、幼兒動手整理衣服,將疊整齊的衣服放在籃筐里。
3.教師簡單點評。
五、活動延伸:
在每天的幼兒午睡時間指導自理能力差的幼兒疊衣服。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十
1、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干凈。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要漱口的良好衛生習慣。
1、大嘴巴丁丁頭像一個,展板一塊,自制大水杯一個,水滴四個。
2、音樂《健康歌》、《刷牙歌》、《漱口歌》動畫、電腦、電視機、照相機。
3、水杯人手一個,溫水、漱口筒、餐巾紙每組一份。
(一)、出示大嘴巴丁丁頭像,引起幼兒興趣。
2、了解丁丁吃的食物,并復習5以內的數數。
提問:丁丁一共吃了幾樣東西?誰來數一數。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從上往下有順序的數數。教育幼兒做個不挑食的好孩子。
(二)、幫助丁丁把牙齒變干凈,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1、老師:丁丁想睡午覺,能不能馬上就去?
2、幫丁丁漱口,提問:漱口需要哪些東西?
3、教師在《健康歌》音樂中示范給丁丁漱口的方法。
4、提問:剛剛給丁丁漱了哪些地方?牙齒上的哪些東西沒有了?
5、請一名幼兒上來操作,再次為丁丁漱口。
(三)、幼兒操作練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1、請幼兒互相檢查牙齒是否干凈后,激發幼兒漱口的欲望。
2、教師交代要求。
3、邊看《漱口歌》視頻邊學漱口的兒歌,進一步概括正確的漱口方法。
(四)、教師組織幼兒合照留影。
老師:把你們干凈的牙齒露出來一起拍張照吧!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十一
1、通過多媒體讓幼兒學習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2、通過引導幼兒討論、嘗試各種穿衣服的方法,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小肌肉。
3、通過鼓勵幼兒嘗試自己穿衣服,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心。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褲子、襪子、鞋子。
2、多媒體課件。
1、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課題:
〈1〉多媒體播放:我是紅紅,今天天氣真好,太陽公公出來了,我也起床了,“媽媽!媽媽!媽媽去哪里了呢?我還沒穿衣服呢!嗚嗚嗚!媽媽快來!媽媽,快來我穿衣服!”
提問:小電影里的小紅怎么了?(幼兒表達)小紅哭著叫媽媽做什么?(忙穿衣服)〈2〉結合表演引導幼兒分析討論:紅紅做得對嗎?她應該怎樣做就是能干寶貝?(學習自己穿)
2、看圖片并啟發幼兒討論講述:我們應該怎么樣穿衣服?
師:圖片里的小寶貝是怎么穿衣服的?
幼:抓住衣服領幼:套在衣服袖子里
3、出示實物讓幼兒來認識衣服的正面。
師:看,這里有一件小朋友的衣服,請觀察仔細老師用手抓住了哪里?
幼:抓住了衣服最上面。
師:那就是衣領。
師:誰來告訴老師衣服哪面是正面哪面是面?
幼:我媽媽說有洞洞看到的'是面。
師:可以套進我們小手的是面,前面有圖案和小口袋的是正面。
4、老師用多媒體結合兒歌介紹穿衣服的方法及要領。
師:那我們再來看看小電影里的寶貝怎么教你們穿衣服?
師生共同欣賞多媒體。
師小結:原來是抓領子,蓋房子,一手鉆進衣袖子,下擺對整齊,扣扣子,家都是好朋友。
師:你們想學穿衣服做個能干寶貝們嗎?
5、讓幼兒練習正醛衣服:
〈1〉給娃娃穿衣服。
〈2〉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自己穿衣服。
1、“xx小朋友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么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上幼兒園等,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穿衣比賽。
“原來小班的小朋友也這么能干。好,現在我們來比賽穿衣,看誰穿得又快又好。得到能干寶貝的笑臉花。
1、角色游戲:娃娃家。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十二
1.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干凈。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良好衛生習慣。
1.教具:粘有青菜、小魚、西瓜、糖果、蘑菇的“丁丁”掛圖;
圖片3張(小水杯,小水滴);音樂伴奏
2.學具:幼兒每人一個小水杯、水、臉盆或水桶。
一、導入活動
老師有一個好朋友,它很喜歡你們,你們想不想見見它呀?好,我們來看看它是誰。(揭示掛圖)嗨!這個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個招呼吧!
二、學習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個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歡一下子吃很多很多東西,你們來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青菜、小魚、西瓜、蘑菇、糖果、)。丁丁一共吃了幾樣東西?請一位幼兒上來點數食物。
2.丁丁吃了5樣東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還吃魚,一點也不挑食。告知幼兒不挑食才是個健康的好寶寶。
3.吃完東西,丁丁說:“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齒里面有這么多這么多東西,還有糖果,等會睡覺的時候會怎么樣呀?(有蟲牙)那怎么辦呀?導入主題,漱口。漱口的時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圖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漱口的過程,利用小水滴,幫助幼兒加深對漱口的順序(左右上下中)。
5.請一位幼兒上來幫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兒嘴巴跟著一起動。
6.第一次漱口完畢后,胡蘿卜、青菜、小魚不見了。但是還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沒有漱掉,再請一位小朋友幫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8.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教師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邊咕嚕咕嚕,右邊咕嚕咕嚕,上邊咕嚕咕嚕,下邊咕嚕咕嚕,中間咕嚕咕嚕,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請一位幼兒示范漱口動作。
10.今天你們表現的都很棒,現在老師還帶來了好吃的,要獎勵給你們。(奧利奧)。
11.好吃的吃完了,現在你們的牙齒縫里也留下來很多的食物殘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漱口)
三、總結分享
請幼兒談談漱完口的感覺,也可以請同伴看看牙齒有沒有變干凈。
四、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和丁丁都學會了怎樣去漱口,以后我們吃東西了都要去漱口,要
保持牙齒的干凈,才不會有蛀牙。現在我們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給其他的小朋友吧!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十三
1、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得干凈。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良好習慣。
《漱口》掛圖、自制大嘴頭像、《刷牙歌》
一、大嘴的丁丁
今天,有一個小朋友來到了我們教室,我們看看他是誰?(出示大嘴頭像)
他是大嘴丁丁,今天他吃了很多東西,吃得滿嘴都是,我們看看有些什么?(白菜、蘿卜、小魚、糖、蘋果)
丁丁又吃水果,又吃蔬菜,還吃了小魚,是個不調試的好孩子。
丁丁說:"吃完東西了,我要去睡覺了。"可是嘴里有這么多的東西,很不舒服,現在我們想個辦法幫幫他吧!
二、我幫丁丁漱口
我們一起來幫丁丁漱口吧!漱口需要什么東西?
播放音樂,教師幫丁丁漱口。上漱漱,下漱漱,左漱漱,右漱漱。
漱完口后,我們看看丁丁的嘴里少了什么?
三、老師教我漱口小朋友,我們看看自己的好朋友小嘴巴干凈嗎?
現在老師來教你們漱口。(出示漱口他)
幼兒邊念漱口兒歌,邊做動作。
四、我會漱口
講解漱口時應注意的地方
播放音樂,幼兒漱口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漱口,漱口可以幫助我們保護牙齒。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睡覺前不吃甜食都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棒棒的。
對目標達成的反思目標一的達成較好。整個活動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讓幼兒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從而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學會了正確的漱口方法。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十四
美國兒科權威專家詹姆斯博士曾說:“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松懈,懶于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替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這句話耐人尋味.
我們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還需要加強,于是我就這個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我會穿衣服》這節課。
1.學習如何穿好衣服。
2.知道自己有一雙勤勞的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穿衣服,褲子,鞋.
難點:1、紐扣扣得是否正確。
2、穿褲子分清反正。
3、能分清左右鞋、系好鞋帶。
兒童上衣(紐扣式)、褲子、鞋(系帶式)若干。
開始部分:做手指操,穩定幼兒的情緒。
基本部分:
一、談話
1.師:你們已經是學前班的小朋友了,你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
2.師生共同總結:我們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褲子、鞋。
二、學習自己做事情
1.學習穿(脫)衣服、褲子、鞋的方法。
幼兒自由討論并回答以上問題。
(2)教師演示穿(脫)衣服、褲子、鞋的基本要領:
穿衣服,注意紐扣要扣得正確。衣襟對齊后再扣,這樣就不會出現衣襟一長一短的現象。
褲子,首先穿之前要分清反正面,把正面朝上再穿,不要兩條腿穿一個褲筒里。
鞋,先分清左右腳的鞋,不要穿反鞋。穿上后學系鞋帶,不要系死扣。
(3)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從新穿衣服(穿紐扣式衣服的)
鼓勵孩子以后要經常自己動手穿,因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并且我們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三、課程拓展,進一步學習生活自理的`一些基本技能
教師示范整理物品的方法,講解整理物品的正確方法和基本要領。如書包的整理方法,教師拿幼兒的書包做例子,從新整理。
讓全班幼兒自己從新整理書包。
結束部分:引導幼兒在家里幫父母做能做的事情
在這節《我會穿衣服》的課程中,教師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道具,便于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每個環節中都注意向孩子講述注意事項,如穿衣服、褲子、鞋子前要分清反正;學習整理書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難的方面在于幼兒系鞋帶的方法,教師給每個孩子一根鞋帶來練習,并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表揚他,要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總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教師要言傳身教,多開展自理能力培養的活動,并多與自理能力較差幼兒的家長溝通,指導他們在家里做一些配合學校活動的做法.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習慣,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小班健康我會疊衣服教案(匯總15篇)篇十五
班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同時,小班孩子在玩耍中,缺乏生活經驗,自理能力較差,因此,在《我自己》這一主體中我們開展了《我會穿鞋》活動,重在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學會穿鞋。
1、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2、讓幼兒嘗試體驗知道,要穿大小合適的鞋子,學會穿鞋。
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1、大腳娃娃一個2、圖片(爸爸、媽媽、娃娃、腳三只)3、音樂磁帶4、大鞋若干雙(與幼兒人數相等)。
1、師:今天,我請來了特別可愛的小客人,想認識他嗎?
(出示大腳娃娃)大腳娃娃最喜歡和我們的小腳丫做游戲了,脫下鞋子露出小腳丫與大腳娃娃一起做游戲。
2、(放音樂)師同幼兒一起光腳丫跟音樂做游戲。
1、(出示爸爸、媽媽、娃娃圖片)師問:圖片上都有誰?
(出示腳丫圖片)師問:他們分別是誰的呢?(在回答問題中,讓幼兒知道爸爸的腳大、寶寶的腳小)師問:爸爸應該穿什么鞋子?寶寶呢?(讓幼兒知道爸爸穿大鞋,寶寶穿小鞋。)。
2、讓幼兒通過游戲,體驗穿合腳的鞋子才安全、舒服。
師:如果我們給寶寶穿上一雙大鞋子會是什么樣子?想不想穿上玩玩?讓幼兒穿上大鞋玩。
師問:小朋友,剛才我看見有的小朋友掉鞋了,有的.小朋友摔倒了,為什么呀?(讓幼兒知道穿大鞋子不跟腳,不安全,要穿合腳的鞋子)好,去找自己合腳的鞋子穿上吧。
3、學習穿鞋。
(1)師邊說兒歌邊示范脫穿鞋子。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教小朋友一邊說兒歌一邊脫、穿鞋子,可好玩了,來,先把小手藏好,看老師做。
師說兒歌: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鞋兒媽媽往里靠,小腳丫抬抬起,分別鉆進鞋子里,蹬一蹬,提一提,蹬一蹬,提一提,兩邊鞋扣緊緊系。
(2)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脫穿鞋子。
師:好了,老師穿好了,我們一起來一遍吧。
(3)幼兒自己練習穿鞋。
(4)幼兒一起比賽穿鞋。
師:小朋友,我們讓大腳娃娃當裁判,比賽誰穿鞋x快,穿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大腳娃娃。
4、師幼穿上合腳的鞋跳舞。
師:穿合腳的鞋舒服嗎?好。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總結:穿合腳的鞋不會掉鞋,也不會摔倒---三、結束部分師:小手和小腳做了這么長時間的游戲臟不臟呀?一起出去洗手吧!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