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起共鳴,并帶給人們思考和啟迪。下面是一些膾炙人口的優秀作文片段,希望能夠激發大家的寫作靈感。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一
說起天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聞名天下的國清古寺和石梁飛瀑。可今天我要說的,既不是國清古寺,也不是石梁飛瀑,而是剛開發的美麗景點——百丈景區。她以秀、奇、險著稱,真可謂是美不勝收。
清晨,我和爸爸、媽媽乘車來到了百丈山頂,穿過一片幽靜的農家小院,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雄偉挺拔的山峰,這就是百丈景區。我們首先從艱險的.“天梯”向下走。“天梯”實際上是一塊巨大的巖石開辟的一個小道,兩傍用鐵鏈加固而成。有的梯階十分光滑,腳踩下去有被滑倒的感覺;有的梯階凹凸不平,腳踏上去有一股針扎的刺痛。我左手扶著石壁,右手抓緊鐵鏈,小心翼翼地向下走。一不小心,腳上劃開了一道口子,痛得我淚珠在眼眶里直打轉。經過十幾分鐘的努力,我和爸爸、媽媽終于走過了“天梯”,來到了第一個景點——仙人座。
仙人座是一把天然的石椅,據說當年八仙之一的呂洞濱曾坐在仙人座上賞月。可惜現在不是月夜,要不然我也可以賞月了。我飛快地爬上了仙人座,悠閑地坐在上面欣賞著美景。周圍連綿的山峰就在我的腳下,仿佛置身在天庭的寶座上;側耳傾聽,美麗小鳥悅耳的歌聲令人陶醉,不時還有雄鷹展翅飛翔。
我們沿著棧道繼續向前走,突然,導游阿姨指著腳下跟我們說道:“噍!這就是孫悟空的金箍棒,正支撐著我們的棧道呢!”我往下看去,一塊又長又粗的巖石從底下長上,剛好支撐住我們的棧道。“看,豬八戒!”左面山上的一塊石頭,正像挺著圓鼓鼓大肚子的豬八戒,嘟著嘴對著我說道: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大自然真是奇妙!
“嘩啦啦、嘩啦啦……”一陣陣流水聲傳入耳中。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跑,前面是一片溪灘。一支水流從天而降沖向巖石,激起無數的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一條彩虹,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令人驚奇的,瀑布上有一塊大石頭,仿佛是剛剛躍過龍門的鯉魚,張開大嘴向人們高呼:“我成功了!”
溪灘中到處是各式各樣的鵝卵石,有的像云朵一樣晶瑩潔白,有的像湖水一樣通透碧綠,有的像瑪瑙一樣紅潤圓滑……。不計其數的小石斑魚,自由自在地穿梭在水中,不時發出耀眼的白光。我跳到水中撿起一塊鵝卵石,正慢慢欣賞,突然腳脖子一陣癢癢,原來是可愛的小石斑魚正在“親吻”我的腳,……。
不知不覺中我們游到了山腳下,遠處傳來了隆隆的機器聲,抬眼望去,那是一個建筑工地,工人們正在忙碌地工作著。導游阿姨告訴我,那個是正在建造的天臺最大的水力發電站——桐柏水庫,建好以后,我們可以坐船在湖面上游玩。聽到這里,我真想眼前就是一座水庫,開著水上摩托盡情游淌。
游了整整一個上午,我的游性意猶未盡,我會永遠記住這個世外桃源——“瓊臺仙境”。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二
早晨,我在叫聲中醒了,天陰沉沉的,我還是迷迷糊糊,好像什么也不知道。起來這么早因為今天我們要去看升旗。國旗是跟太陽一同升起的,所以我們也要早早的起來。
我們來到天安門廣場的中心,雖然天下著小雨,灰蒙蒙的,但是來看升旗的人還是很多。當國歌響起的時候,大家都莊嚴的看著五星紅旗慢慢升起。
看完升旗,我們的車就向八達嶺長城馳去!
啊!萬里長城好壯觀啊!我們登上了長城,因為是假期,人很多,一個挨著一個。當我們爬到第一個烽火臺時,放眼望去,萬里長城雄偉、壯麗。往下看,又是一番景色。一片片碧綠,好像在翠綠的海洋里。當我們越往上走越高時,下起了小雨,而且越下越大,雨天的長城又是一幅美景!鋪天蓋地的大雨下著,天空中有著淡淡的雨霧,其中感覺一絲絲的神秘。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是長城加重了神秘!
長城已經離現在很久了,地面已經磨損的很厲害了,后來人們又給加固了許多,雨天爬長城一定要小心才行。
從長城下來,我們又來到明皇蠟像館,一個個蠟像栩栩如生,講述了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有濠梁投軍、削藩激變、永樂盛世、仁孝天子、保衛北京……,直到明朝滅亡。在蠟像館里講解員講的是栩栩如生,我都聽的津津有味,都入迷了,自己仿佛走過了歷史的長河。
下午,我們返回市區,來到了奧林匹克公園,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是水立方,她像是用好大好大,好多好多的魚鱗做成的。鳥巢真是像個鳥巢,不知是那只大鳥建的呢?嘻嘻!鳥巢的建筑造型非常壯觀,又非常精細。傍晚的鳥巢跟水立方又是一番景色。鳥巢亮著紅光,周圍有著淡淡的黃光,漂亮極了。水立方一會兒紫色,一會兒紅色,一會兒藍色,藍色的水立方蕩起了波紋,好像在水面一樣。
今天的游覽,不但看到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跟艱辛的“萬里長城”,也看到了現代人民的智慧跟偉大的“鳥巢跟水立方”。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三
每逢暑假,爸爸媽媽總會帶我去游玩。今年暑假,我們去了北京,北京“野生動物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越過“鳥世界”來到了“袋鼠園”,這里的梨樹錯落有致,綠草如茵。袋鼠們有的在津津有味地啃著脆甜的梨,有的湊著耳朵在講悄悄話,有的正練習跳遠……您看,那邊一只袋鼠媽媽看見了一只渾身碧綠鑲著黑寶石的大鴨梨。它捧著大鴨梨來到小袋鼠身邊,拍拍小袋鼠說:“孩子,來,給你一個大鴨梨,快吃吧。”可是,小袋鼠不領情,沒聽見似的吃著它香香的干草。媽媽好像生氣了,快速地拍了它幾下,好像在說:“不聽話,我就打你了。”小袋鼠還是不聽,可能是“人來瘋”。媽媽真的生氣了,站了起來,小袋鼠見了竟然不怕,也馬上站起來,媽媽比小袋鼠高出一個頭,身體也比它強壯許多。我們的小袋鼠真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
開始打架了,媽媽先來個“大手打臉”,小袋鼠敏捷地一躍,躲過了,媽媽生氣極了,大吼一聲,跳到小袋鼠身邊,雙手抓住小袋鼠的肩,又迅速把右手一道小袋鼠的脖子上,騰出左手,在小袋鼠的頭上狠命地打。小袋鼠也不甘示弱,揪著媽媽跳起來踢媽媽的肚子。媽媽氣得臉都綠了,一把把小袋鼠的頭按到地上,一屁股坐在它身上,小袋鼠在地上掙扎了幾下就被媽媽征服了,乖乖地吃起鴨梨;來。媽媽也跳到一旁,若無其事地吃著干草。
下一站是“夜行動物館”。一進去我就被兩只小浣熊吸引住了。那兩只小浣熊全身灰色,兩只眼睛如珍珠般烏黑發亮,腳上穿著程亮的黑皮鞋。它們住在一個玻璃小房子里。在兩塊玻璃的接縫處被頑皮的它們摳去了一點玻璃膠,留下了一條大約十厘米長的縫隙,我見了,便從縫隙里扔一點餅干進去,一只小浣熊(以下簡稱咪咪)循著香味來到撲過來,拿起餅干吃了起來,只聽“嘎巴”一聲,嘴巴只動了幾下就吃完了。我再放一點在縫隙處,它一只手撐著玻璃以支撐他的身體,另一只手伸出尖尖的爪子在縫隙里摳,這是另一只小浣熊(以下簡稱大大)見咪咪趴在玻璃上,以為看什么表演呢,急忙過來。一看咪咪在津津有味地吃著餅干,便不高興了,蹲下身子,屁股一撅,把咪咪擠走了,也來縫隙里摳餅干吃,還故意發出“嘎巴、嘎巴”的聲音。咪咪不高興了跟大大擠來擠去地搶餅干。一會兒媽媽叫我走了,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夜行館”。回頭看看,它們那邊擠著搶餅干霄。
游覽結束后,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北京“野生動物園”。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四
雖未去過青城,但青城天下幽的美名,以及青城的靈山秀水和神奇傳說早令我神往以久。
今年暑假,因為天氣太熱,想找一個陰涼的地方,爸爸媽媽便帶我去游青城,我總算是如愿以償了。
當我們來到青城山時已經是中午了。遠遠望見青城天下幽幾個字守在太陽中中,更顯得蒼勁遒古。
在山邊的農家樂處小住一夜,早上起來,推窗一望,眼前薄霧一片,近處的樹木,似乎是很艱難地經歷了長途跋涉,向四面不散的霧氣深處傳開。遠處廟宇和山石在這的晨霧里若隱若現。這時,耳邊突然響起一聲洪亮卻又細切的聲音,過了十來秒鐘,又是一聲,從耳邊悠悠地傳開來,爸爸見我入迷的聽著便解釋說:那是鐘聲,從對面遠山的泰安寺傳來的。我便又細細聆聽,果然,悠遠的鐘聲穿過濕濕的霧氣飄在這深山之中。一剎間,我悄然覺出來這道家圣山的肅穆,好像聞見那濃濃的香火味了。
我們從農家樂出來,我們從樓梯下來,來到山門前,進得山門,首先來到建福宮,遺憾的是這建福宮正在修沒有開放,我們無法觀光內景。不過我們站在墻外,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見院中的兩棵古老的柏樹,其中一棵部分樹皮以脫落了,但依然生機勃勃,枝葉茂盛,。另一棵主干魁梧,這兩棵生機勃勃的百年古柏給青城增添了奇特誘人的風采。
看著蔣介石題寫的上清宮三個大字,爸爸頓生感慨:當他寫著字的時候很是神氣,可當時誰會想到他會死的十分悲慘呢!
離開上清宮,我們沿原路而下,其中經過一段羊腸小徑,路雖難走,景是非常好看。連綿起伏的山,如龍蜿蜒;小徑兩邊長滿了不知名的樹木,青翠欲滴,煞是誘人。
回到了山腳,有許多游人,遍地都是小攤點,各種各便來了樣的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我在一攤點買了一柄精致木制折扇作紀念,手輕輕的搖扇動清風便來了,好不神氣!
當我們在青城停車場時,已是夕陽西下。回首望處,只見青城山,仿佛披上一層迷人的輕紗,朦朧中的青城山更象一位得道的仙者,超凡脫俗,之后我們依依不舍的離去了。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五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簡稱南院、南博,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建立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博物館分為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
7月30號,我和愛心小屋的成員們來到了這個充滿著魅力的地方。
我們重點參觀的是歷史館,其次參觀了民國館,特展館……
開始參觀前,談老師給所有愛心小屋的成員發了一個煮熟的雞蛋,讓我們好好保管,老師形象地讓我們把這個蛋當作一個小寶寶,而我們,是懷著小寶寶的孕婦,我們要好好的呵護這個“小生命”。我用塑料袋將這個蛋好好的包裹起來,單手護著,放進口袋,全程小心翼翼的,生怕一個不小心雞蛋就碎了。
開始參觀了,講解員按照從遠到近的歷史順序給我們講解了一個又一個華夏文明,這些知識在初一的歷史書中都是學過的,可真正將這些放在眼前的時候,內心還是會受到悸動:約170萬年前,華夏大地上就有了人類的足跡,那是元謀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北京人在這片土地上開始使用火,并且能保存火種;距今約3萬年,山頂洞人學會了用獸牙,石珠做出精美的首飾……這是舊石器時代,那個時代的人類用自己的智慧驅趕野獸,保存火種,還學會了縫紉,鉆孔,他們已經有了審美的觀念。看著那串山頂洞人穿孔飾物,我覺得并沒有和今天的這些珍珠,鉆石,有很大的卻別,這些都是我們的智慧,要知道,在那個什么都沒有的時代,能做出這些是多么的不容易。
參觀還在繼續,半天時間,我們看到了到唐朝的歷史,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這些精美的石器,銅器就是這個時代留給后人寶貴的財富。
最后路過特展館,我們看到了一些互動的游戲,還有一些紀錄片……在特展館的某個小花園里,談老師先給三位雞蛋沒有破損的小屋成員發了獎勵,有我一個,想著半天下來,“過五關斬六將”每次都差一點雞蛋就會破,還真是無比的慶幸啊。談老師給我么講了《弟子規》,給我們講什么是孝,告訴我們父母的艱辛,也讓父母想想我們的心情,互相理解,互相溝通。最后,一位已經當了媽媽的志愿者老師,跟我們講了懷胎十月生孩子,媽媽的幸苦。
本次南京博物院之旅就這樣結束了,像這種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需要多參加一點。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六
看著那從未見過的漫山遍野的綠色,呼吸著從未體驗過的夾著太多水汽的空氣,此時的我已站在我們此行的最南端也是終點站——張家界的大地上。到了張家界,森林公園是必去的,到了森林公園,黃獅寨和金鞭溪是必去的,那山、那水、那人,一切.都是那樣的神秘而美麗。
從未見過這么多的山,這么多的綠。放眼望去,那山層層疊疊、曲曲折折,那綠青翠欲滴、生機盎然、此時我卻不知該如何下筆,就怕自己的拙筆有損了這景色的美。你可別以為黃獅寨是一個普通的村寨,它可是一座要你用上大半天時間去攀登、欣賞的大山;有人贊黃獅寨為一平地拔起而峻峻然,氣宇不凡而巍巍然,云纏霧繞而飄飄然是再恰當不過了。沿石階而上,感受著撲人跟簾的綠色,我的心跳加快了許多。放服望去,那嶙峋怪狀的山石便穿梭于我的視線,連綿重疊數以千計的石峰成林,奇峰陡峭,千姿百態。“定海神針”筆直插入云霄;“南天門”劈地而起,兩峰相環:“天書寶匣”如半掩神龕難道真有天書在其中?“夫妻巖”儼然一對夫妻緊緊相依,再仔細一瞧,那兩個人竟也臉龐、眉眼、口鼻、牙齒五官俱全呢!還有“金魚探海”、“采藥老人、"望夫巖”、“將軍石”……這些如柱、如鞭、如塔、似人、似禽、似獸的峰林石景讓我由衷地感嘆自然的偉大,正是它那鬼斧神工給人類留下了這樣一份震撼人的美。登上頂峰,清風拂.面,讓人不禁發出贊嘆:“如斯仙境何處有,不羨天堂不羨仙!”
水我見過黃河,那雄渾的氣勢讓我折服;我游過長江,它大浪滾滾直奔大海令我陶醉;而張家界的水卻是幽幽的、靜靜的,讓人的心境也平和似鏡,這便是金鞭溪。
金鞭溪蜿蜒曲折,潺潺東去,兩岸的紅巖綠樹與這清溪碧水相映成輝,絕妙無比!溪旁奇樹林立,濃蔭蔽日;沿岸奇花異草,爭妍斗奇。她的水流生機勃勃,于幽谷之中奏樂。透過清澈無比的溪水看去,溪底的奇石賽珠似玉,紋理清晰可見,這可真是“流水叮咚匯石潭,晶瑩清澈玉為淵呀”!
看著這輕輕跳動的溪水,我忍不住脫掉鞋襪,舉足邁人,頓時清涼之感注滿心田。忽然聽到有嬉笑聲,往前一看,原來經不住誘惑的又何止我一個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此時我們同行師生正漫步于金鞭溪畔,頭頂有古樹為我們撐傘,身旁有古柏送來幽香,踏著天然石砌成的小徑,時有山風吹拂古樹搖曳,篩下無數金燦燦的光斑,這真是“步步幽境天下最,自列仙班人天堂!”
人從黃獅寨到金鞭溪,隨處可以聽到的除了那不絕于耳的鳥鳴和蟬叫之外,就是那悠悠回蕩山間的土家妹子唱的山歌了。那歌聲婉轉悠揚,時有時無,美妙極了!
途中,我們還穿起了土家衣服,成了土家小姑娘,奔跑于山林之中,而于老師則當起了“山大王,’。王老師呢.則過了一回土家娶親的癮……就在這玩耍嬉戲之間,我們感受著土家人的淳樸與善良,熱情與好客。
張家界的奇峰、險山、石林、清溪、……一切都讓我看不透,品不完,寫不盡。一路游來,我只能“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開外,目瞪口呆了。
張家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七
話說唐僧與徒弟取經歸來,雖然被封了頭銜,整天沒事干也不是辦法,師徒四人看著牛魔王開發火焰山資源早就坐上了大奔,急紅了眼的八戒連忙向師傅提出我們師徒何不聯合開個酒店多少也賺點外快,地點就選猴哥的花果山。
唐僧再三思索覺得再好不過。
一個電話打到悟空的花果山聽了建議后也連連稱贊。
不久花果山大酒店便隆重開業了,唐僧是師傅見識廣自然當了總經理,八戒負責外圍宣傳,安全工作不能忽視,孫悟空率領一幫猴子干起了保安,沙僧憑借淳樸憨厚,忠心耿耿當起了唐僧助理。
前臺可是酒店的名片唐僧不惜重金從女兒國雇了兩美女當前臺接待,這樣一來酒店的客人人山人海,生意興隆。
唐僧并不滿足現狀又開發水簾洞弄了個水上游樂項目,讓客人吃好喝好玩好是他們的宗旨。
沒過多長時間酒店變向玉皇大帝上交了10萬的稅款。
八戒也在外邊找了個媳婦開上了寶馬。
唐僧和沙僧這兩位副總經理也不例外全身名牌不說還顧上了保鏢。
悟空急了連忙向師傅提出要在花果山辦武術學院錢算什么唐僧一張支票打出了1000萬用于辦校經過廣告宣傳全國各地的人都要報名。
悟空當起了武校校長,花果山越辦越紅火。
唐僧現在忙不過來了,那只能寫到這里了。
拜拜!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八
今天,我和媽媽乘著旅游團的大巴車,前往紹興古城。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到達了我們的第一站——魯迅故居。魯迅先生原來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但13歲時因為家道中落,把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當掉了,所以我們在會客大廳里看見的桌椅都不是原來的。而大廳里掛著一副對聯還有橫聯。橫聯上寫著“德壽堂”三個大字,表示“積德、行善、長壽”,足以彰顯了大戶人家的氣度。
接著,我們來到了“桂花堂前”,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經常玩的地方。我們隨著導游往里走,看見了魯迅先生的書房和臥室。都只有簡單的家具。后來,我們還參觀了三味書屋和魯迅先生紀念館。
參觀過魯迅故居后,我們隨著導游步行來到了我們的第二個目的地——沈園。沈園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和他的表妹唐琬約會的地方,后因為陸母的干涉,將陸游和唐琬生硬地拆開了。了解了沈園的歷史后,我們走進了被譽為“傷心之地、愛情名園”的沈園。沈園里景色很美,到處都是綠色,長廊上還掛著風鈴,中間有一個池塘,池塘里的荷花開得正旺。我們還看見了兩眼井,陸游唐琬寫的“釵頭鳳”。俗話說“傷心之地不宜久留”,很快,我們就登上了大巴車,去品嘗紹興菜。
吃過了紹興菜,我們來到了東湖,走過攬月橋,我們看到了東湖。湖水清清的,但是很深,讓它變成一塊碧綠的翡翠。陽光灑在水面上,為湖水披上一件金色的衣裳,一陣風吹過,碧波蕩漾,湖面上還有烏篷船。我、媽媽和一位阿姨包下一艘烏篷船。我們穿上救生衣,踏上了有些搖晃的烏篷船。我們剛坐穩,船夫就用腳搖起了船槳,接著手也搖起了另一根船槳,我們坐在船上,欣賞著兩岸的風景。不久,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橋洞,小小的,我們乘坐的烏篷船剛好可以鉆進去。我看向兩邊,兩岸都是峭壁懸崖,還有水從石壁的縫隙中流出。突然,船夫將船頭向右邊撥去,我嚇了一跳,那兒可是峭壁呀!這時,我們已經到了峭壁邊上,這里四面都是刀削過一般陡峭的山崖。外面是炙熱的太陽,而這里面卻涼爽無比,船夫又把船往左一撥,我們眼前豁然出現了一個洞,鉆了進去,又出來,哦,原來只是進去看了一圈,真是太震撼人心了。
今天我既知道了很多歷史故事,還大開了眼界,真是美好而有意義的一天啊!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九
小隊活動通知的是7點50分,可是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大早7點鐘,就到了學校門口,一個同學都沒來。我等了40分鐘,才來了第一位小組成員,這時的我早已在烈日的暴曬下汗流浹背了。到了約定的時間7點50分,“德國人”薛睿晗還沒到,直到了8點20分我們的小組成員才到齊。這下,我們的旅程終于可以開始了!
我們分兩輛車從杭州來到了紹興蘭亭,但是“德國人”薛睿晗他們那輛車慢了整整30分鐘。我們一到那兒就買好了票,可是為了等他們,我們錯過了講座的時間。人齊后我們一起進了蘭亭游覽區,我們先去了一家工藝品店,在那兒我們領到了兩個葉脈書簽,可漂亮了,然后便去了蘭亭博物館。
博物館是由一個導游阿姨帶我們參觀的。剛開始,我們去看了王羲之和衛夫人學練字的故事。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蘭亭序》的故事,聽說王羲之寫了《蘭亭序》以后,先是在唐初的時候傳到了辨才和尚手中,后來又被唐太宗李世民奪走了。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派了一名叫蕭翼的御史去奪,蕭翼扮成了一位書生,在寺廟里住下了,通過各種打探,知道了《蘭亭序》放在哪兒,便在一個深夜搶走,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中成為皇家收藏。最終《蘭亭序》被放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棺材里一起隨葬。
聽完了故事,我們去了-1樓,在那兒,我們體驗了印畫和描扇。我先體驗了印畫,其實是用稻草捆沾些墨水,在石板上均勻地上墨,再把宣紙蓋上去,用東西壓幾下,就拓印成功了。之后的項目是描扇,我用毛筆仔細地描摹扇子上的蘭亭二字,可真不容易啊,描摹了好長一段時間,扇子才做成了,我還在扇子上寫下了孫丞睦三個大字,哈哈,真的很有成就感。
這次蘭亭的行程,讓我了解了《蘭亭序》的由來和流傳故事。讓我知道了書圣王羲之的生平,讓我懂得了如果像王羲之這樣勤學苦練,將來才能學成一位有用的人才。這次小隊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真是非常有意義!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
吃過午飯,我們便向海壇古城進發。
我們邊欣賞古城的奇葩景色,邊往里走,不知不覺已走到了古城的盡頭。突然發現這里聚集了很多人,正在舉行一個“潑海節”活動,跟潑水節差不了多少,大家玩得非常盡興。
我看了,有一種沖動,趕緊用買來的“尖叫”空瓶裝了水,準備大戰一場,可姨姨攔住了我,說我們已經玩過水了,就不要去湊熱鬧了,說玩,她帶著表妹進去了。我呆了一下,也緊隨其后。我用“尖叫”向路人潑水,后來才發現,姨姨是帶表妹去洗手,可我們的衣服也已經濕了。我們趕緊回到車里,然后趕回家換衣服。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一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被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黃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今年暑假我和妹妹來到黃山,一睹黃山了風采,那的風景果然名不虛傳!
那天一早,我和妹妹便向黃山挺進。經過5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黃山。我們先游覽了翡翠谷,這是一個烈日當空的中午我們跟著導游走進了這個幽幽的山谷,隱隱約約還可以聽見游客的笑聲和贊嘆聲。我們順著山間小道向前走去,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細長的小溪,各色的雨花石沉睡在溪底,美不勝收。水淺的地方人們有的坐在大塊石頭上踩水,有的俯下身子把水輕輕地向手臂、臉上潑洗,還有的挽起褲腿踏入冰涼的水中。我飛快地跑向溪邊,將雙手伸進水里。啊!真難以相信,這水冰得離奇,比冬季自來水管中的水還冷得多。
翡翠谷淺藍的天空、金色的陽光,猶如倒映在水中的一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油畫。大概因為太美了,游客們仿佛進入了仙境,流連忘返,不知是在天宮還是人間。后來我們又游覽了愛字石,還拍了很多照片。翡翠谷游覽結束后,我們依依不舍離開了。休息一晚后,我們從山下出發。做景區公交車,到達索道口,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已到了玉屏峰。玉屏樓,古稱“文殊院”,左連天都峰,右接蓮花峰,雄渾綿延,連綿起伏,氣勢恢弘。古時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的美稱,果然不同凡響。
繼續前行,峰回路轉。我們爬完蓮花峰,又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霧氣漸小,對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各有各的名字,什么“豬八戒照鏡子”、“猴子觀海”,各具特點,都有其象形和寓意,變換角度觀察,更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讓人不禁要贊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第三天,我們到達了始信峰,這里以奇松而著稱,連理松一根兩干,一左一右,嬌健多姿,仿佛是一對孿生兄弟似的。而黑龍松則是根系發達,盤在地面上,如龍爪一般,形態十分奇特。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看表,已是中午時分,回到山下。離開了黃山,回家的路上,我回味著黃山的勝景,發出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贊嘆。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二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天津。
在天津,你可以在河邊看風景,可以坐游船游覽兩岸美景,也可以坐著發呆,沒有人會干涉你。
海河作為天津的母親河,哺育了無數的天津人。來天津乘海河游船賞津衛風景,是一大景致。他最讓眷戀的是夜幕降下之后,海河流水閃爍的波光燈影的美,流動不息的美。那兩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燈光,倒映在河中,浮如絢麗的彩霞,緩緩的流水,又把一道道彩霞送向遙遙的遠方,是人們產生無限的遐思。我們登船的碼頭叫做大悲院碼頭,也是我們的出發地點。隨著游船的緩緩前行,看到的白色的橋是大沽橋,是海河上又一個標志性建筑,墻上有兩個不對稱的拱圈。大拱全面向東方象征初升的太陽全面向東方象征初升的太陽,小拱圈面向西方象征月亮,預示天津美好的未來與日月同輝。
我們正在通過的是獅子林橋,始建于1974年,在我國首次進行了橋梁抬升,運用美國的頂升技術,用32個千斤頂把這座7400噸的橋臺升了1.72米,這是海和上第一座抬升改造的橋,也是國內首創。俗話說,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實際上盧溝橋上有485只獅子,而獅子林橋上一共有1181只,是名副其實的獅子成林。
在繁華的市區,在廣袤的原野,一座座現代化的橋梁巍峨起伏,強烈的表現出天津國際化大都市的英姿。有人說: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橋就有了詩意。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為依托的城市,橋對于每一個天津人來說,都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三
清明小長假期間,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開往芒碭山的大巴車。芒碭山,那是我們向往已久的地方啊!
“吱呀”車子停在了一處牌坊前。我們下了車,懷著好奇的心情跟隨老師進入了我們的第一站——劉邦斬蛇地,我們觀看了劉邦斬蛇起義的小短片,看了之后無不佩服劉邦的英勇無畏。
為了紀念劉邦斬蛇的傳說,后人為他建造了“漢高祖劉邦斬蛇碑”。據說,到夜晚用光照石碑可以顯現出劉邦高大威武的幻影,真是太神奇了。
吃完午飯,我們又來到了第二站,梁孝王后陵墓。我們踏上三百六十五臺階后,便進入了梁孝王王后的陵墓。穿過幽暗潮濕的甬道,我們看到了許多精美古董,都是梁孝王王后的陪葬品。在甬道的盡頭,我們看到了梁孝王王后——李王后的漢白玉雕像,那端莊大氣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聽導游姐姐講,站在李王后的漢白玉雕像的眉間處往洞口方向看,可以看到洞口處的亮光,這就是著名的一線天。據說,這是為了讓李王后看到外面,監視外面的一切而建造的鬼斧神工的設計,古代勞動人們精湛的手藝真是讓人佩服啊。
從甬道中間往右側進發,是梁孝王王后與梁孝王的相思道。傳說,這是李王后與梁孝王靈魂相會的地方,但由于工程還未完成,王后就駕鶴歸天了,而留下一個千古的遺恨。
出了李王后的陵墓,我們又朝梁孝王陵進發。在里面,我們看到了許多千古流傳下來的物品,我們感受到了當年劉邦在位時,當時的宮殿是多么豪華呀!
我們的第三站,是芒碭山地質公園。走過廣場,我們進入了地質博物館,里面有一個大大的時光隧道,陳列了許多生物標本及模型、巖石標本和礦物標本,還有人類的發展歷史等,我們仿佛真的穿越時空,回到了從前的社會。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意猶未盡的我們買了些紀念品,便排隊踏上了歸程。從車里往后看,山頂上屹立的劉邦雕像仍然那樣高大威武,仿佛在目送我們遠去,歡迎我們下次再來。
芒碭山,我們向往已久的地方,如今我們親眼看見了你,親身體驗了你,我們會永遠記住你的。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四
假期里,我和父母一同去西安參觀了舉世聞名的兵馬俑。那天是個萬里無云、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來到展館,門口的隊伍就像一條長龍,靜靜的等待著進博物館目睹“世界第八大奇跡”。走進大門放眼望去,無數的兵馬俑都端端正正的站在一個很深的大土坑里,仿佛在迎接觀光的游客。走近一點才發現兵馬俑中有的完整無缺,有的缺了一只胳膊,還有的連頭也沒有,可能是出土時弄壞了吧。
然后,我們聽到那些工作人員說,如此規模的隨葬人俑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考古價值。目前已發掘了三號坑的全部和一號坑、二號坑的一小部分,四號坑是未建成就廢棄的空坑。據發掘部分可知,三個坑中一號坑最大,坑深五米,面積14260平方米是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闊九間、四周環繞回廊、四邊各有五個門道的地下大廳。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分成各自獨立又互有聯系的四個部分。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是三個廂房相通的建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性博物館。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曾歷經坎坷和艱辛,凝聚著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土坑里面埋藏著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個個栩栩如生,簡直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真可以以假亂真了。這時我的心里又產生了和管理人員一樣的感受,古代人民真聰明,絕不比現代人差。
我又認真地參觀起來,這是我才發現,這些兵馬俑不僅栩栩如生,而且形態各異,變化多端。瞧,這些兵馬俑排列有序,隊形整齊,組成前鋒、左右兩翼及中部車與步兵排成主陣的龐大陣容。出土兵器多是實用的青銅兵器,個別的為鐵器。咦,這個目視前方,抬頭挺胸,那個抬起手臂,指著前方,好像在眺望遠方。突然,我又發現一個歌妓俑,一張笑嘻嘻的臉龐掛在身體上,它左手高舉,右手向后擺,單腳立地,另一只腳抬了起來,做出一副能歌善舞的樣子。這時,一只“野馬”進入了我的視線,它看上去“英俊瀟灑”,額頭半黑半白,四只腳穩穩地站立在地上,噢,原來是兵馬俑中的馬俑。接著,我還看到胖胖的兵俑,還有瘦兵俑,看得我眼花繚亂,金星直圍著我的頭轉。哦,我明白了,原來陶俑的雕塑是根據不同身分、不同年齡來設計的,面容神態各異。陶馬形象準確生動,比例適度,體現出靜中寓動的藝術效果。秦兵馬俑的發現,對研究秦代軍隊編制,武器裝備、作戰方式以及后吏服飾、雕塑藝術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看到這里,我迫不及待把相機拿出來,給兵馬俑照張相。而管理人員阻止了我,指了指墻上懸掛的醒目提示告訴我們這里不能照相,說:“相片是一種化學東西,在兵馬俑跟前照相的話容易引起兵馬俑的化學反應,令兵馬俑褪色。”媽媽說:“對啊,8年前我來過這里,這里的兵馬俑以前是彩色的,也是不允許照相的,而且光線很暗,那是為了保護兵馬俑上的色彩,現在的人富裕了,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照相機了,來到這里的人都不聽工作人員的阻止,堅持照相,所以現在的兵馬俑都全成土色了,已經沒有以前的光澤了。”
這次參觀,我真是大開眼界,讓我不由得想到古代勞動人民是多么的聰明啊,他們用智慧和心血凝結成這無數的、工人參觀的、流芳百世的“兵馬俑”!這些勞動人民可真讓人欽佩啊!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五
“嘰嘰喳喳,嘰嘰喳喳”,伴隨著小鳥的歌唱,面迎著清晨的陽光,文苑小學20xx學年的春游開始了!陽光微笑著照著五(2)班同學笑盈盈的臉龐,快樂的笑聲飄蕩在文苑小學四周。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坐上公交車,準備迎接快樂的一天。
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零食從各自的包里倒了出來,真是琳瑯滿目,同學們還把零食從四面八方扔來扔去,玩起了“零食大戰”,真是熱鬧非凡。飽餐了一頓后,在軟綿綿的毯子上曬太陽真是太好不過了,可同學們仍然精力十足,在草地上玩起了“冰凍”、“老鷹抓小雞”,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嘴角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這時,有一隊同學手上拿著精美的“愛鳥護鳥卡”,挨個向游客們宣傳,這真是西溪濕地一道美麗的風景。
時間過得飛快,春游接近尾聲,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意外,一位同學的手機丟了!我們撥打了手機號碼,可是一直無人接聽,估計是手機孤獨地躺在某個地方。我們全體同學分頭尋找,可還是不見蹤影,大家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位同學猜想手機被扔進了垃圾桶了,大家覺得有可能,可誰也不愿靠近惡臭逼人的垃圾。這時有位殘疾人主動幫助我們來翻找,我們認出了,中午的時候封老師同他分享過食物,他這次也來幫助我們了,但很遺憾,翻了很久還是不見手機的蹤影。
我們很感謝他,被他樂于助人的精神感動了,我的腦海浮現出一句諺語“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讓我們永遠把這美好的記憶留在心中!春游結束了,我默默地祈禱,希望拾到手機的人能很快聯系上!那樣就是最完美的一天了!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六
我不得不承認,海南是一個讓我心動的海邊圣地。
印象中最美的是亞龍灣。剛開始只是在椰林中走著,以為前方只是一個很小很無聊的景點。而穿過一層層椰林后,我仿佛看到了陽光照射著琉璃發出柔和而美艷的光。擺在我眼前的是銀色的沙灘與一望無際的大海。那海是有層次的,先是水的透明,后是祖母綠,接著是青色,最后是普藍。放眼望去,令人震撼,令人新奇。赤腳踩在沙灘上,綿綿的,暖暖的。而踏入海水的那一刻,一股清涼勁竄了上來。嘩嘩的浪花把我褲子都撲濕了,可我沒顧那么多,只管玩去了。多么美妙,什么時候這么痛快過?海浪一陣陣襲來,帶來一股清涼,帶走一片歡笑。
夜晚我們吃著燒烤,喝著椰汁,聽著海浪聲,有種幸福感溢滿了心頭。住在這可真不錯,至少可以忘記許多煩惱。
當然,在海邊是少不了潛水的,因為可以看到我們內陸人少見的海魚和珊瑚嘛。雖然大海表面上很美麗,但底下是世界是未知的。剛下去海水便帶給我一絲寒意,不禁有些害怕,不知下面由什么樣的生物。頭剛沒入海水,便覺得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無盡的藍色,無數的白色的浮游生物,和咕咕的吐氣聲。那時感覺世界時那么寂靜,只有單調的咕嚕聲。大概沉了兩三分鐘,我忽然看到閃閃發亮的東西了,定眼一看,原來是一大群小海魚。我感到一陣驚喜,以為與這種魚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魚群看見我們并未倉惶逃竄,只是慢慢地離開。當我又往下潛了一會時,我看見了一個朦朧的物體,再湊近一看,是一塊大珊瑚礁,呈黃白色,上面有許多小魚和其他生物。教練要我碰一株類似于蕨的黑色生物。我剛一碰便纏住了我的手指,下得我急忙縮手。但我感到了生命在我指間流動。
陽光,沙灘,大海,清涼。一次完美的海南游。
初中游興隆山大全(17篇)篇十七
桂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老城,象鼻山是桂林的名山,無數游客游覽過后連連贊嘆:真是鬼斧神工啊。今天爸爸帶我來到了這舉世聞名的象鼻山游玩,秋日的天空分外的美,真是游玩的的好天氣。
到了湖岸邊,從遠處展眼一望,只見它把長長的鼻子放入水中,好像在細細品嘗漓江的水大地的乳汁仿佛在說:“漓江的水真好喝啊。”秋天的象鼻山截然不同。秋天,秋高氣爽,天空湛藍湛藍的,像一塊純凈的`藍水晶,無端的掛在天空,從遠處看象鼻山像穿了一件金色的秋裝,不時一陣秋風拂過,山上的枝葉搖了搖身子,好似象鼻山抖了抖身子。我撐著小船繞象鼻山游了一圈不禁贊嘆,真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啊,幽幽小河,鬼斧神工,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啊。
小舟行到了山腳下,看到一個天然的半圓的洞,此洞名叫水月洞,水月洞石壁光滑,堅如磐石,游客可坐舟過洞,許多名人在象鼻山游玩留下了千古名句,其中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來到漓江邊,看到江水清澈見底。我忍不住走下階梯,去與漓江的水花嬉戲;去讓清涼的江水流過腳趾間頭,與江水親密接觸。漓江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靜呀,若不是腳在水里走動激起的波紋,我會以為那是一塊天然的鏡子;漓江的水真綠呀!綠得仿佛一塊完整無缺的翡翠。隨手從江中捻起一粒石頭,都會讓人覺得十分精致。對著朝陽,這石頭翡翠一般的顏色呈現在你眼前,碧綠碧綠的,這就是大自然送給我的禮物!水中有許多漁船,飄蕩在水面,船上都站著一兩只捕魚的鳥兒。一些漁夫悠閑地坐在船上垂釣。走在水里,涼爽舒服極了,正好給燥熱的天氣降降溫。水也不深,剛好漫過小腿。站在水中,想象自己就是一朵出水芙蓉,禁不住暗自得意。美麗的象鼻山倒印在水中,仿佛兩只大象在親呢。如果晚上過來,月亮倒印在水中,兩月兩象,一江一船,那種景色,是多么雅致!
下了小舟,我們順著一條石徑,一直走上山頂,一路上鳥語花香,大片郁郁蔥蔥的樹林圍繞山間,仿佛踏入了仙境了一般從山上眺望漓江,漓江的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像一條碧綠的飄帶,一直向遠延伸,真是江作青羅帶,山為碧玉簪。
啊,象鼻山真美啊,怪不得別人說:“原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