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通過音樂般的語調、畫面般的描寫等手法,能夠給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一些優秀作文,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寫作上的參考和借鑒。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一
暑假期間,我和父母去安徽游玩。在皖南的第二天,我們登上了慕名已久的黃山。
黃山主峰蓮花峰高達2884米,高聳入云。自古黃山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稱,以奇松、怪石、云海而聞名于世,這次我們從北登山道上山。
纜車上,我發現黃山的景色的確名副其實、巍峨壯麗。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飄動,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望無際的潔白云海。沿途懸崖上,生長著許多挺拔的松樹。纜車到達目的地后,走一公里便是始信峰,這是上山后的第一站。始信峰下有一棵蒲團松,它是黃山十大名松之一,松樹長得仿佛一個大蒲團,讓人忍不住想上去小憩一會。
登上始信峰,周圍風光盡收眼底。青山環繞四周,小溪從山谷中潺潺流淌,云海無邊無際。山峰左側,懸崖峭壁上,有“猴子觀海”之奇景,只見一只可愛的“小猴子”舉著手,正在觀賞云海,栩栩如生。繼續前行,十大名松中的黑虎松出現在眼前,它獨占一大塊地盤,而且顏色蒼翠,比其他松樹顏色深,看上去歷經了滄桑。
前往迎客松的途中,我們經過光明頂、蓮花峰,看到了許多奇松怪石,還觀賞了美麗可愛的紅嘴相思鳥、萌萌的小松樹。
天色漸晚,黃山的日落開始了,大紅色圓盤似的太陽一點一點地消失在山邊,金色的余暉灑滿了整座黃山。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二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早已久仰黃山的大名,今年寒假,我有幸目睹了它的風姿。
黃山的山真高啊!最高峰蓮花峰有1868米高,一般的游客上下爬一回要從早上7點爬到晚上7點。一座座山似利劍刺破云層,低山逶迤,聳立在遙遠的天際,一眼看不到頂。
黃山的山真美啊!在陡峭險峻的絕壁上,一棵棵頑強的青松穿過白色的薄霧,在微風中輕盈起舞,好似有意向人們炫耀它那婀娜俊俏的英姿。怪石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那些石頭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日曬雨淋、風化剝蝕和流水沖刷等,遠遠望去千姿百態。
黃山的山真險啊!登上山巔,周圍都是云海翻滾,似乎進入了仙境,遠處的`山峰若隱若現。一塊塊怪石屹立在山巔之上,搖搖欲墜。一座座山峰危峰兀立,微風輕輕吹來,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壯觀。一直往下望,讓人膽戰心驚。
此時感覺兩腿抖得厲害,走走停停已經爬了5個小時,我們就決定按原路返回,下山的步伐明顯比上山時輕松了許多。黃山還有許多令人向往的風景,說也說不盡,講也講不完,希望等我長大了重游黃山,再去慢慢欣賞。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三
在8月10日的時候,我爸告訴我明天要帶我去爬黃山。
第二天早上我們6點多就起床了,一路坐車來到了黃山風景區。在車上導游告訴我們今天要走很多路,可能會有點累。下車后我們上了纜車,一眼望下去,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小溪清澈見底緩緩流淌。
纜車到了之后,我看到了陡峭的石壁中長出的迎客松,它在絕地中頑強地生存著,仿佛在迎接從遠方來的客人。后來經過導游的講解,我們才知道這些迎客松是假的,真的其實已經死了。他這樣的目的在警示我們要愛護環境。
下一個景區是一線天。來到一線天,抬頭望去,兩座峰之間只有一條縫,細細的`,難怪人們稱會它為“一線天”。過了一線天之后,我們又來到了“鯉魚跳龍門”在一顆小松鼠的下有一塊石頭和一條鯉魚,魚頭魚尾,甚至還有魚泡泡,真是栩栩如生。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溜走,第二天我們告別了黃山,懷著留戀的心情踏上了歸途。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四
黃山的松樹也毫不遜色,棵棵青翠挺拔,就像一名名衛兵。迎客松的弟弟探海松是我的最愛,它的枝葉翠綠,好像不小心觸碰一下就會流淌出清澈的汁液。探海松的枝條舒展,還向著懸崖拋出一根枝條,就好像在向云海招手,一棵多么具有“探險精神”的松樹!探海松那生機勃勃的身軀成為懸崖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龍爪松也擁有它的一席之地。那霸氣的身軀,那挺拔高昂的枝干向四面八方均勻伸展,好一副威風凜凜的巨人將軍的樣子!更使它有勇者氣息的'是那裸露在外邊的樹根,張牙舞爪,給人一副堅忍不拔的感覺,怪不得叫龍爪松。
迎客松舉世聞名,它的樹干粗糙,粗壯如成年人的腰,頭頂綠色郁郁蔥蔥的大帽子。還額外熱情地伸出“手”向游客們招呼,不少人都經不住它的熱情,聚集在它的身旁。我也不甘示弱地和迎客松合了影。
黃山既有云海的陪伴,又有怪石的守衛,還有松樹的點綴,怪不得人人掛在口邊的都是“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終于目睹了一番這如畫的風景了!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五
隨著車子的晃動,我抬頭仰望著黃山的風光。茫茫云海,縈繞山間,為黃山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銀紗。
行進到一大半,一股“仙氣”從天而降,頓時,四周云霧繚繞,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云霧迷了眼。些許調皮的云霧使出“水小彈”,這些水珠黏在舌尖上,濕潤潤,涼絲絲。我情不自禁地縮回舌頭,一股清香彌漫心田,別有一番“美味”。在霧氣中行走,常使人有飄飄欲仙之感,雪白的霧氣撲面而來,像是要把面部麻醉,我的觸覺仿佛在這一瞬間失去了,說不出的享受和快樂。
我像一只跟屁蟲一樣緊緊跟在彭露姐姐身后,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怪石陣”。
遠處的山峰上屹立著四塊不起眼的石頭。經過導游的解說,原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西天取經”西游記。最左邊的石頭纖細挺拔,孫悟空的影像映入我的腦海之中。第二塊石頭胖墩墩,圓嘟嘟的,儼然將軍肚的模樣,這自然而然就是豬八戒了。第三位高大無比,下方略寬,唐僧騎著白馬行走在懸崖峭壁。最后一位個兒高,沙僧當之無愧。
繼續向縱深行進,周邊一座座山峰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我仔細觀察,發現其中有一座高峰整體就是一個公雞腦袋。半圓的雞冠,兩只眼睛突出而又溜圓,尖尖的下巴下托著一把胡須。這公雞一直在這兒,想必來這游玩的游客它都了如指掌了。這時,導游旗桿一揮,這時我才發現在公雞旁邊還趴著一只巨型烏龜!簡直就是鬼斧神工!這只烏龜的肉體和一般的烏龜一模一樣,但是龜殼翹得老高,就好像自己龜兔賽跑贏得了冠軍而得意洋洋造成的。
黃山的松樹也毫不遜色,棵棵青翠挺拔,就像一名名衛兵。迎客松的弟弟探海松是我的最愛,它的枝葉翠綠,好像不小心觸碰一下就會流淌出清澈的汁液。探海松的枝條舒展,還向著懸崖拋出一根枝條,就好像在向云海招手,一棵多么具有“探險精神”的松樹!探海松那生機勃勃的身軀成為懸崖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龍爪松也擁有它的一席之地。那霸氣的身軀,那挺拔高昂的枝干向四面八方均勻伸展,好一副威風凜凜的巨人將軍的樣子!更使它有勇者氣息的是那裸露在外邊的樹根,張牙舞爪,給人一副堅忍不拔的感覺,怪不得叫龍爪松。
迎客松舉世聞名,它的樹干粗糙,粗壯如成年人的腰,頭頂綠色郁郁蔥蔥的大帽子。還額外熱情地伸出“手”向游客們招呼,不少人都經不住它的熱情,聚集在它的身旁。我也不甘示弱地和迎客松合了影。
黃山既有云海的陪伴,又有怪石的守衛,還有松樹的點綴,怪不得人人掛在口邊的都是“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終于目睹了一番這如畫的風景了!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六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自古文人墨客都喜歡寫黃山。今年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這猶如仙境般的黃山。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剛來到黃山腳下,我就被這高聳入云的峰頂給震撼住了。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上山的路上我見到了很多怪石。它們有的像珍禽異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天狗望月”等;有的宛如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夫妻談心”、“童子拜觀音“等;有的形同各種物品,如“筆架峰”、“飛來石”等等。
上得山峰,我和爸爸媽媽見識到了云海,真是一片煙霧迷蒙,根本看不清云后面藏著什么。穿過云海再往上攀登,就能看到奇松了。黃山奇松聞名天下,特別有名的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等三棵樹。它們之中最出名的就是迎客松,挺立在高高的懸崖邊,底下是萬丈深淵。迎客松,站在那里,真像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牢牢地守護著祖國的關口。
最后我們登上了黃山山頂,站在山頂往下看,突然有了一種喜悅感和自豪感。這時,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季小棠,人生就像登山,困難猶如一座座高山,矗立在我們面前,我們要勇于攀登,戰勝困難。”媽媽的話至今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七
國慶節到了,爸爸、媽媽帶我去黃山旅行。
那天早晨,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早早地起了床。我們一家準備好所有物品后,就開車去了黃山。高速路上非常擁擠,爸爸開了六小時的車才到了黃山。
到了黃山的第一天,我們去了屯溪老街。屯溪老街上人山人海,到處都是木頭房屋,沒有一座水泥房,是個古老的商業街。到了晚上,這條古老的商業街更是有魅力,掛在木房子上的燈籠都亮了起來!我走在街上,仿佛回到了古代。
第二天,我們去爬了黃山。黃山真高啊!海拔1864、8米!我抬頭望去,黃山的頂峰根本看不見!“幸好是乘車到云谷寺,不然就慘了!”暗自慶幸。到了云谷寺,我們又乘了纜車過了最難走的一段路。從纜車上望下去,秋天的黃山顯得格外美。樹葉黃了、紅了,但有些樹還是展現綠的風采。
首先,我們去了仙人指路,遠遠望去,山那就像有一個“仙人”站在石頭上給游客指引進山的路一樣。接著,我們又去看了黑虎松。黑虎松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而且現在還枝繁葉茂著呢!聽別的導游說,劉海粟大畫家十次上黃山,有九次給黑虎松畫了像呢!看完黑虎松,我們又走去了光明頂。爬呀爬,我的腳走酸了,這時候,媽媽給我帶的登山拐杖幫了我大忙。我扶著拐杖,一步一步地爬到了光明頂。
在光明頂上,我看到了猴子觀海。那只“小猴子”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望著茫茫云海。我們還看了蓮花峰、天都峰、鰲魚峰等景點。大自然真是一個能工巧匠呀!天漸漸地暗下來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黃山。
第三天,我們乘車離開了黃山。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毛主席說過的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八
國慶節到了,爸爸、媽媽帶我去黃山旅行。
那天早晨,我懷著興奮的心情早早地起了床。我們一家準備好所有物品后,就開車去了黃山。高速路上非常擁擠,爸爸開了六小時的車才到了黃山。
到了黃山的第一天,我們去了屯溪老街。屯溪老街上人山人海,到處都是木頭房屋,沒有一座水泥房,是個古老的商業街。到了晚上,這條古老的商業街更是有魅力,掛在木房子上的燈籠都亮了起來!我走在街上,仿佛回到了古代。
第二天,我們去爬了黃山。黃山真高啊!海拔1864、8米!我抬頭望去,黃山的頂峰根本看不見!“幸好是乘車到云谷寺,不然就慘了!”暗自慶幸。到了云谷寺,我們又乘了纜車過了最難走的一段路。從纜車上望下去,秋天的黃山顯得格外美。樹葉黃了、紅了,但有些樹還是展現綠的風采。首先,我們去了仙人指路,遠遠望去,山那就像有一個“仙人”站在石頭上給游客指引進山的路一樣。接著,我們又去看了黑虎松。黑虎松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而且現在還枝繁葉茂著呢!聽別的導游說,劉海粟大畫家十次上黃山,有九次給黑虎松畫了像呢!看完黑虎松,我們又走去了光明頂。爬呀爬,我的腳走酸了,這時候,媽媽給我帶的登山拐杖幫了我大忙。我扶著拐杖,一步一步地爬到了光明頂。在光明頂上,我看到了猴子觀海。那只“小猴子”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望著茫茫云海。我們還看了蓮花峰、天都峰、鰲魚峰等景點。大自然真是一個能工巧匠呀!天漸漸地暗下來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黃山。
第三天,我們乘車離開了黃山。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說過的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九
8月初我和爸爸公司的同事一起去黃山旅游。黃山好高啊,山上到處是綠綠的樹,看了心情特別好。
我和爸爸跨過了幸福橋,聽導游講每個人許下的愿望只要跨過幸福橋就可以實現。于是我許下了以后再也不用做作業的愿望,然后就勇敢的跨過去了,心里祈禱著愿望能夠實現。結果從黃山回來后爸爸還是讓我做作業,看來這幸福橋是不靈的。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十
終于盼到國慶長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隨爸爸來到了被人稱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旅游。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有72座山峰。自古以來都是旅游勝地。徐霞客曾說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說明黃山擁有五岳的所有美,它有奇松,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
這次,我決定壯壯膽,登上黃山最高峰,蓮花峰!遠遠地我就望見那聳立天外的山峰,云霧繚繞,令我心驚膽顫。順著一節節陡峭的臺階,喘著粗氣的我終于站在了最頂峰。俯視山下,美不勝收!
尤其是那怪石,有趣極了。就說妙筆生花吧,瞧!在那座山峰上有塊高聳的巨石,筆直的身軀多像一支毛筆,在書寫天地之精華。在“毛筆”的上方長出了一棵奇松,枝葉茂密,像一朵盛開的花。怎么看都像毛筆開花了,所以叫妙筆生花。黃山的怪石還有許多:獅子搶球、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猴子觀海等。數也數不完。
“滴答,滴答—”黃山上下起了小雨,風輕輕地吹著,帶來了云和霧。云霧“霸占”了天、地、黃山,白茫茫的一片。有時又像和我玩捉迷藏,一會兒把我隱藏起來,讓周邊的人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一會兒又把握現出,好讓我看看風景。黃山的云霧是有脾氣的,看,她這會兒玩得挺開心的。所以像輕柔如絹的小溪,緩慢地流淌,我似乎還聽到了“叮咚”的流水聲呢!風小心翼翼地吹著,“小溪”也小心翼翼地流著。有時就待在巖石上不動了,風姐姐好言相勸,它才肯邁出一小步。風也會著急,看著云霧就待在行人旁邊,擋住了行人的視線,便使勁“呼呼”吹。這時的云霧像洶涌澎湃的大海,一個浪接著一個浪,毫不停息地翻滾而來。拍打著奇松、怪石,涌動在黃山里。真是印證了那句話:低頭看路,抬頭看霧啊!
太陽慢慢西下,白云天空都泛起了紅暈,我已徹底陶醉在這美景中了。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十一
我見過不少奇山秀水,美麗的景色,但是黃山的日出和云海還是讓我拍案叫絕。
那是在寒假的一天,黃山腳下冷冷清清的,一點兒生機也沒有。可是黃山頂上卻一掃黃山腳下的冷清。大家都在熱情地在迎客松旁興致勃勃地拍照,高大的迎客松好像揮舞著雙手,歡迎著五湖四海的游客。聽說迎客松這個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松樹只不過是黃山之美中的一部分,日出才是更美的.。
要想看黃山的日出,必須早起,這可難不倒我們,我們早早就起床了,去了觀日出最好的地方,這時周圍還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我目不轉睛地看著,突然,天邊地平線上出現了一絲金光,把周圍的云都染紅了。接著,伴隨著金光的擴大,太陽升起來了!猶如暗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明珠。周圍的云都變成了朱紅色,好似在棉花糖上加了一層草莓醬。
但是,黃山的美,不僅僅有這些,黃山的云海才是最讓眾人贊不絕口,流連忘返的。
接近中午的時候,霧氣突然散去,云海出現了!可美了!鋪排得那么均勻,沒有一點兒縫隙,這仿佛是畫出來的;如果把云海比作桌布,那長在懸崖峭壁上的黃山松就是桌布上精美的飾品;如果把云海比作汪洋,那長在懸崖峭壁上的黃山松就是一條條活潑好動的小魚;如果把云海比作宇宙中的銀河,那長在懸崖峭壁上的黃山松就是銀河中閃耀的星星!
黃山的每一片云,每一松樹,都像大自然畫的一幅美妙的畫,一首優美的詩……。
黃山是我國的一顆耀眼的明珠,明亮地照耀著中華兒女!正如一位詩人所言: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次黃山之行將永遠刻在我心里,今生難忘!
點評:黃山在徐遲老師的筆下已經很美了,但每個人看到的黃山之美肯定有所不同。本文在眾多的關于黃山的文章里依然富有特色,作者的感官格外靈敏,將黃山的日出和云海里的那些聲色之美生動表現了出來,帶給我們美妙靈動的感受。
全文的比喻可謂惟妙惟肖。作者善用生活事物為喻體,如“揮舞雙手”的迎客松、“加了草莓醬的棉花糖”般的太陽等等,富有情趣,咀嚼有味。全文最引人注目的是關于云海和黃山松的一組排比式比喻,既有生活細節的感悟,又有縱觀世界的氣勢,將最富黃山特色最具黃山風采的景觀的蓬勃氣質展現了出來,極具感染力。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十二
這個暑假,媽媽帶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世界地質公園——黃山。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確實如此,這里群峰林立,古樹參天,云霧繚繞,溪水清涼,真乃人間之仙境也。沿著石階向上走,兩邊滿是粗粗細細的翠竹,挺拔而青翠欲滴,仿佛亭亭玉立的少女,又如剛直堅毅的小伙。放眼望去,滿山的綠色植被,連空氣都那么清澈,忍不住使勁地深吸幾口,似乎要把在都市吸進的濁氣都趕出來。看,那山間的霧氣像不像西游記里白骨精出沒時的情景?再或者,是觀世音菩薩來了不成?一剎時,好象自已也沾了仙氣,有點飄飄欲仙了。走累了?那就歇歇吧。無論在哪兒,都可以隨便的往地上一坐。你絕對用不著擔心會弄臟衣服。不信?你用手摸摸,絕對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而著稱。今天,我終于見到了有名的迎客松,還有陪客松、團結松、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送客松等等。我還親眼看到了課文中學過的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甚至冒著危險親手摸了摸《紅樓夢》片頭的那塊飛來石,也就是傳說中女媧補天剩下的那塊大石頭。別看我只是個瘦瘦的小女生,我可是我們團隊中第一個登上光明頂的。光明頂海撥1800多米呢,這回我可是真領略到什么叫一覽眾山小了。第二天早上五點鐘,我就跟媽媽來到排云亭看日出。五點三十分,東方的天空出現了一道道淡淡的紅霞,我們靜靜地等待著太陽的出現。可是云層卻越來越厚了,唉,日出看不成了。我不由地噘起了小嘴,導游叔叔告訴我,一年當中黃山日出能看到的只有三十天左右,所以也不用太傷心,以后有機會可以再來的。我聽了導游的話,這才“陰轉晴”了。導游叔叔笑著說:“這小姑娘的臉就像黃山的天氣,說變就變啊。”一句話,把大家全都給逗樂了。接著我們開始下山,一路上有很多挑夫挑著沉重的擔子上山。我們空著手走都會累,這些挑夫們真是不容易啊。這下我可明白山上的東西為什么那么昂貴了。下山的石階旁是清涼的山泉水,走累了、熱了,我就去溪水里玩玩兒,用涼涼的溪水洗洗臉,洗洗手,那舒服勁兒別提有多爽了。我曾經去過恒山、綿山、嶗山,但黃山才是最高、最險,也是最美的。真是應了那句話,“無限風光在險峰”啊!我愛秀美的黃山,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十三
黃山的奇松、怪石讓人陶醉其中,云海、溫泉令人沉迷無限。黃山那神秘莫測的面孔也悄然揭開了朦朧的面紗。
一踏上黃山,就給了人一種高大的感覺。放眼望去,一棵又一棵的松樹頑強屹立在巖峰中,鼓勵人們向上爬。那綠油油的針葉下,有松鼠愛吃的美味。慢慢向上攀登,一地奇怪的石頭出現在我面前,她們很像現代的手機,許多小朋友都很疑惑,這是怎么回事?導游十分負責地向我們介紹。
越向上攀登,黃山的景色越給人驚奇,讓人佩服、驚嘆。那迷人的外表下,引得無數游客來攀登。這座大山,真是一座神奇的山。
我們沿著一線天向上爬,我們撐著、頂著,鍥而不舍繼續向上爬。黃山的臉真是說變就變,一團薄霧包圍了我們,如一層輕紗,將我們輕輕蓋上,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故意要增加我們的難度。在霧中眺望遠方,朦朧中隱約看見一片綠色、黃色交雜在一起。我們征服了一線天,從一線天望下去,我們都笑了。這笑容是燦爛的,明媚的,開心的。在薄霧下笑容依舊那么美好,那么能給我們帶來歡樂。
天放晴了,我們繼續向上爬。“快,快,快!我們馬上就到了!”我興奮地喊著,第一個登上蓮花峰,天空也十分奇妙云朵一下遮住了太陽,一下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的腳下也是云,我們像騰云駕霧的神仙,在黃山之巔為所欲為。
黃山,是那么的具有感染力,感染了所有游覽過的人。人類被它震住了,徹徹底底地震住了,我愛黃山!
黃山的松樹在巖縫中頑強生長,一陣輕風徐徐吹過,一團輕霧圍住了新的游客,怪石把游客震驚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我們震撼與欣慰。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十四
7月24日下午,我和媽媽登上了去黃山的列車,經過了15個小時的行程,我們入住在黃山天都國際大酒店。傍晚夕陽西下我和我的朋友還有我的媽媽一塊去了老街,老街燈光閃閃,人山人海,老街像一條彎彎長長的龍,龍的兩旁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有寶石、玉石、壽山石,有吃的、玩的、收藏的,我們在老街買了許多食品和飲料準備第二天上山。
黃山分為前山和后山,前山雄偉,后山秀麗。我們乘坐云谷纜車從后山進山,導游帶我們游了始信峰、北海景區的夢筆生花和十八羅漢朝南海,在西海景區,我們還到了排云亭和西海大峽谷入口,晚上我們就住在山頂的白鵝山莊。
第二天早上觀完日出之后,我們就前往光明頂遠眺飛來石,賞文明世界的迎客松,挑戰體力極限的第一高峰————蓮花峰,下午三點我們乘坐纜車下山結束了黃山兩日游之行。
黃山的奇石真是精雕細琢,千姿百態。黃山的奇松果然名不虛傳,叢叢疊疊,可敬可嘆!
黃山之行初一(專業15篇)篇十五
原文。
宇內名山,未能游覽,然觀之記載,似無逾黃山者。
奇山怪樹,突巘危峰,幽洞險壑,老藤古蘚,此獨尋常境界。若其變幻恍惚,忽青于染,忽凈于洗。月遇之而生白,日遇之而成紫,風遇之而生吼,雨遇之而澗寒。插天拄漢,龍虎有形。至于白云縹緲,若抱樹而流,攜石而走;勢與醉石共懸,澤同瀑布爭瀉;散則如蝶,結則張幔。千態萬象,不可模擬,巧繪之士,未能描其萬一也。
青山之緣,于此不淺,聊以寫目云。
賞析。
作者吳從先(生卒年未詳),字寧野,號小窗,新安(今安徽歙縣)人,別署延陵(今江蘇常州)人。約萬歷、天啟間在世。其人博覽群籍,性嗜山水,慷慨澹漠,慕游俠,重然諾。自云“歷試諸艱,毀多于譽”。嘗師事馮夢楨,與湯賓尹、黃汝亭、何偉然等均有交往。有《小窗自紀》、《小窗清紀》、《小窗艷記》、《小窗別記》。
此文題為“小記”,欲以二三百字描繪黃山千巖萬壑之奇麗景觀,談何容易。作者就“變幻恍惚”四字渲染,勾畫出黃山獨絕之處。“抱樹而流,攜石而走”化靜為動,二句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