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舌尖上的家作文篇一
舌尖上的家,顧名思義,這必須跟吃的掛上鉤。而有一個地方,一個美食聚集的地方,便是姥姥的家。
身為一個吃貨,一到老家,我最想見到的就是姥姥。為什么呢?因為姥姥做的各路小吃都十分合我及妹妹的胃口。準確地說,姥姥就是我們一家人的大救星,姥姥就是個美食制造者。每逢到了吃飯的點,我的小妹便會左右手各拿一根筷子立在桌子上,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滿期待地望著姥姥忙碌的身影,直到姥姥將香噴噴的菜肴端上餐桌。
當然啦,姥姥也有自己拿手的好菜,我最喜歡的要數小籠包子了。姥姥捏出來的包子皮兒不厚也不薄,餡兒不多也不少,小籠包子一個個靜靜地躺在蒸籠里,像一個個胖娃娃,正沖我們微笑呢.
剛剛蒸好的小籠包子一上桌,會發出淡淡的香氣。我坐在椅子上,一聞到這氣息,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吃它。不過,吃小籠包子的方法還是很有講究的喲!最好先蘸一點醋,然后輕輕咬一小口。因為小籠包子里面有很多湯汁,這樣就可以先吸出湯汁,再吃肉,吃皮。所有的美味精華就在這湯汁里。湯汁很鮮,皮很薄,肉很嫩,真是美味極了!
每次吃到姥姥做的飯,很香,很溫暖,但是我們卻忽視了姥姥的良苦用心。她為了我們,不惜讓自己受累,這傳遞出一種對我們的關懷,對我們的愛。而這種愛,將我們緊密相連起來,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
日復一日的三餐,花樣百出的飯菜,酸甜苦辣的味道,都有著同樣的愛。系起親情的紐帶,在各種滋味里出生。在這種飯菜里,愛與味道碰撞,擦出家的火花.家的味道,不僅在舌尖,更在心里。我們可以從電視上看到《舌尖上的中國》,可,又有多少人能回憶起自己家的味道?那種親切,那種甜蜜只屬于家,舌尖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