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篇優秀作文,關鍵在于能夠明確自己的寫作目的,有條理地組織自己的思路和觀點。這里有一些精選的優秀作文供大家參考,相信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一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媽媽說:“咱們去買點糯米、葦葉、蜜棗,到外婆家包粽子。”我高興地答應了。我跟媽媽轉了三條街,還是沒買來葦葉。我說:“別買了,我們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葉吧。”
到了外婆家,我跟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撿竹葉,媽媽在家里泡糯米。竹葉已經干了,我只好把撿回的竹葉用水泡一泡。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外婆跟媽媽不會包,我只好當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示范包粽子的方法,不一會兒,外婆和媽媽就學會了。我們齊心協力,不一會就把粽子包完了。媽媽說:“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開始煮粽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添上水,點燃氣,我們靜靜地等著粽子變熟。這個時候,閑下來的媽媽問我:“你怎么會包粽子呀?”我自豪地說:“是跟著街上賣粽子的阿姨學的。”媽媽認真地說:“高潔,這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也應該像這樣用心。”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覺得香甜。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答應教我做粽子,媽媽說:“做粽子要有耐心!”我說:“快點教我吧,我都等不急了!”媽媽說:“先把糯米和紅豆放在水里浸泡8——10個小時,同時也把粽葉放進水里,等把糯米和紅豆泡好了,用粽葉把糯米和紅豆包成三角形,用白線纏好扎著。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可怎么也做不好,媽媽耐心的手把手教我,好不容易做成了第一個,還是個丑八怪,可是我不放棄,一直耐心的學,終于做的和媽媽做的一樣漂亮啦,我很開心!然后把做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一個小時,就這樣香甜的粽子就做好了。
今天我們舉行了包粽子活動,比賽開始了,我們先把粽葉弄成圓錐形,把米放進去,最后再把米用粽葉裹起來,用繩子綁好,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是粽葉太硬了,于是我們就把粽葉拼命往里塞,才取得了成功。比賽結束后,我看見大家包的粽子各不相同。我們分5個組,我在第四組,我們一共包了8個粽子,包得最多的是第三組,一共11個,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我今天過得很開心。
昨天回家過端午節包粽子系花線。我和王柯睿一起去買東西吃,回來一家人正在包粽子。柯睿哥哥也開始包了。他雖然包的不好看,但是包的很認真,可是我沒有興趣包,在一旁看著。過了好長時間粽子才煮好。我吃了一個粽子好香好甜啊!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在包粽子,材料也很充足,有花生、有綠豆、有紅棗、還有一些江米和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其實包粽子很簡單,先把粽葉窩成一個漏斗形狀,放一些江米,幾粒花生、綠豆和一個紅棗,最頂上再放一些米,然后澆些水,媽媽說這樣棕子可以更實在一些,水漏完之后就可以包起來了。我們包了很多粽子,粽子熟了以后沾著糖吃軟軟的甜甜的很好吃,真開心呀。
今天是端午節,唐馨雨來我家和我一起包粽子,我和唐馨雨先把花生和姜米還有綠豆在水里浸泡兩到三個小時,然后把綠豆,花生,姜米混合在一起,我們拿起箬葉開始做了起來,開始我不會做,然后越做越煩,還是不會做,我想:“這該死的粽子,怎么那么煩人哪!”媽媽教我包了粽子我越做越感興趣,最后米沒了,我還想做,我吃著我自己做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因為有苦才有甜嘛!
今天是端午節,中午我們吃了買的粽子,也想親手包一下粽子。我們先在電腦上查查怎樣包粽子和需要的材料,還有要煮多長時間。大概知道了怎么包粽子以后,我和媽媽買材料包粽子。
到了超市,我們先找到賣江米的地方,買了大約2千克的江米。找到賣粽葉的地方,買了3包粽葉。又去到賣豆沙的地方買了一袋500克的豆沙。
回到家,按照查到的方法把江米和粽葉洗干凈后浸泡在水里。24小時以后就可以包了。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三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重大的節日。到了那時,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包粽子三年級。
作文。
供大家參考!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學包粽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的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的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的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的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的手輕輕的包粽子媽媽說“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練習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端午節當天,媽媽一邊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媽媽包的可就差遠了。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粽子里包火腿和海苔,然后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干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閑話就說到這里,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我的饞蟲也被勾出來。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來到姥姥家,讓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開始包了,一個個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我不禁躍躍欲試。因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剛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里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幾顆又大又甜的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下,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本以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去煮,可是還沒等放入鍋中,只聽得“嘩啦”一聲,粽子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泄氣,可我怎么可以做事半途而廢呢?我又重新包了起開,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幾個粽子,它們別看形狀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還是親手做的,相當有成就感。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學會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樂的一件事。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四
5月24日早晨,我們五(1)班進行了一場包粽子的活動。班里來了一些記者,還有幾位專門來教我們粽子的老奶奶,他們都是包粽子的`“大蝦”,當中還有我們班同學的奶奶。
我們這邊放滿了清香的粽葉、白白的糯米、紅色的火腿腸。開始包粽子了,由于我聽的很認真,所以不一會兒就學會了,我先把兩片粽葉合在一起,再小心地卷成一個漏斗狀,留下一條長長的棕葉“尾巴”,接著把糯米放進去,又加了一點火腿腸和紫菜,然后用棕葉“尾巴”把“漏斗”口給封住,最后再用線把粽子給“五花大綁”起來,我的第一個粽子就這樣誕生啦!當我還沒浸在包粽子的快樂中時,下課鈴響了。劉老師數了數,我們班用了兩節課時間一共包了200多個粽子,成績可真不小啊!望著這些奇形怪狀的粽子,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笑開了花。
中午,粽子飄香五(1)班,我們班每個同學都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覺得特別香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五
昨天,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因為在這一個中國傳統佳節里我學會了包粽子。
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和妹妹一起跟著外婆來到菜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外婆說因為計劃要包五香肉粽,所以要買粽葉、糯米、花生、香菇、肉和繩子等。買好全部材料后我們馬上回家投入到緊張激動動手時刻。
開始包粽子了,外婆教我們首先把粽葉對折,然后在對折的粽子葉里裝粽料,接著再對折對折,最后用繩子把它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成形了。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會功夫就全包好了。最后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蒸煮,隨著灶具的火力變化,大約二十分鐘后,粽子的香味就慢慢飄滿了屋子。
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迫不及待的拿起碗筷開始動手動口了。吃著親手做的粽子,雖然熱熱的有點燙嘴,但是心里是特別的有味道。
這一個節日過得真難忘懷!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六
今天是端午節,每一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在這天,我不僅包了粽子,還領會了一個道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節日,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人們會向河里扔粽子。
包粽子需要用新鮮的蘆葦葉,潔白的糯米,還有一些紅棗、葡萄干之類的配料。
我先等糯米等配料泡好之后,把它們從水中取出。我拿了一片大大的粽子葉,用左手捏著總也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點力氣拉緊,上面松一點,輕輕一卷,卷好了一個如同碧玉一般的圓錐形粽葉。
接下來,我把一些糯米放入粽葉,可是我對用量的掌握不到位。有時把糯米倒得多,把粽葉給沖散開,有時又太少,才填滿了粽葉的三分之一。我只好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一點點的糯米放下,還在糯米中放下紅棗和葡萄干。就像在一片潔白的雪地里放下了一塊巨大的橙色瑪瑙和一塊紫色的玉。放入配料之后,我把粽葉合上。進入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捆繩!
我雙手把粽葉捏緊,用繩子在粽葉的尖兒附近纏了三圈,再系上一個小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掌握了技巧,有包了幾個粽子。
吃飯的時間到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不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還領悟了一個道理: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
文檔為doc格式。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七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為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那天有一個流傳至今的習俗——包粽子。
今天,我剛起床,看見媽媽和奶奶在包粽子,他們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們包粽子。至于爸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奶奶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氣四溢的綠豆陷。奶奶又把一些浸泡好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小舅把洗好了的粽葉也搬到一旁。媽媽先拿起兩片粽葉,卷成一個“小碗”,然后把糯米灌了進去,之后又把一勺綠豆餡放在糯米里。就這樣,一邊卷一邊放,不一會兒,一個長方形的粽子被媽媽熟練地包好了。待媽媽把粽子包好,就遞給爸爸,爸爸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過了十多個小時,鍋里的粽子熟了。廚房里到處彌漫著粽子的香味,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沒過幾分鐘,我就吃了五六個粽子,沒想到粽子是那么美味可口。
端午節的粽子真好吃。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八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每到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今年快到端午節了,爸爸坐在院子里包粽子,我很好奇粽子是怎樣包出來的,于是我就問了爸爸,爸爸叫我拿起一片粽葉,邊講邊做。
爸爸說:“要包粽子,必須要選一片好的粽葉,粽葉要中間沒有縫隙;然后把粽子的角下彎成像酒勺的形狀;再向里面倒一些米,還可以加一些棗子、玉米、臘肉等各種食物。”最后,爸爸對我說:“一定要把粽子用繩子緊緊的捆住。”因為在煮粽子的時候,沒有捆緊,粽子就會散。接著我和爸爸包了許多粽子。
粽子包好了,媽媽拿到鍋里去煮,我和爸爸都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粽子煮好,我剝開一個粽子,香噴噴的。不一會兒,粽子就被我們吃完了,我高興地說:“端午節真好啊!”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九
在我記憶的長河里,有的事情使我悲傷,有的事情使我后悔……然而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我學會包粽子那件事。
記得那是去年的端年節,按照習俗是都是吃粽子的。那天早晨,我對媽媽說:“媽媽,快去買粽子吃吧!”哪知道媽媽突然心血來潮,說:“我們今年不買粽子了,我們自己來做粽子了,我們自己來做粽子吃。”“為什么?”,我不解地問“買回來多方便呀,熱一下就能吃,干嘛要自己做,自找麻煩。“可是我們家有材料啊,為什么不做,除非你不會做。”媽媽說。聽她這一說我可火了,竟然說我不會包粽子。好!我今天就讓你瞧瞧本姑娘的.厲害,便隨口說了一句:“做粽子就做,誰怕誰呀。”
可剛說完我就后悔了,因為我卻不會包粽子,不過我外婆很會包粽子,媽媽小時侯跟外婆學過,所以,我家的包粽子能手要數媽媽了。
五分鐘后,媽媽把材料準備好了,大家都開始包粽子了。我不會包,既然有“高手”在場,不妨先“偷師”,然后再開始包。只見媽媽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葉子,熟練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幾勺江米裝進“喇叭”里,然后均勻地放上三個紅棗,最后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線繩系緊,一個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了。這一下,可把我這個在家什么事都不干的人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我真對媽媽佩服得五體投地!媽媽似乎發現我一直盯住她,就說:“瑋瑋,我教你練著包吧!”“這有什么?包就包吧!”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子葉卷成個大“喇叭”,用勺子舀了幾勺江米,又放上紅棗,然后包了起來。可粽子在我手里卻不聽使喚,一會兒,江米“拱”了出來,慌忙抓起一片葉子堵上。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可羞死人了!這是什么粽子呀?圓鼓鼓的,簡直成了個大肚娃!還有江米露在外面,好像在咧嘴笑我呢!再看看桌子上,又是江米又是水……我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我正想放棄,可又想想,要是被同學知道我連粽子都不會包,那多沒臉子呀。不行我一定要包好,我暗暗下了決心。我包一個又一個,當包完第五個的時候,“哈哈!”我高興得笑出聲來,我終于包出一個合格的粽子了。我真高興啊!當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時,感到無比的自豪。這次包粽子的事情深深印在我心里。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十
端午來臨,片片粽葉,把愛聚集到了一起。
端午節即將來臨,我們班開展了一次特別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一一包粽子。
家長阿姨們都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同學們一個比一個興奮,只見有的同學擺桌子;有的洗盆子;有的攤桌布……個個都忙得不亦樂乎。老師也沒閑著,她在一旁剪粽子繩,有紅色的、有白色的,真好看!我看著盆子里的米、甜棗和紅棗,心想:這米和棗既香甜又可口,應該很好吃,俄被饞得直流口水。
只聽見同學們吆喝著,包粽子啰!包粽子啰!這時,只見一位阿姨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粽葉,熟練地卷成“漏斗形",用一片小勺子舀了幾勺米裝進“漏斗",然后放一個甜棗進去,最后再把粽子繩擰緊、系好,一個完整而又漂亮的粽子包好了。家長們都忙得熱火朝天,同學們干勁十足的樣子,讓我看得眼花繚亂。我也想親自試一試,于是我拿起一片粽葉,先把它折成一個“漏斗形",用勺子舀了幾勺米裝進“漏斗",用筷子把米弄勻再拿一片粽葉蓋在上面,用一根粽子繩打結擰緊。正當我以為快大功告成時,結果我不小心,一下用力太猛,大米就從一個小孔里漏了出來,灑滿了桌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向阿姨請教了一番,這時的我才恍然大悟。我又試著包了一個,記住了要領,掌握了方法,慢慢的一個完好的粽子就包好了。這個粽子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個綠油油的小蛋筒冰淇淋,,十分誘人,好想咬上口啊!
叮鈴鈴!叮鈴鈴!放學的鈴聲響了,可同學們還在歡呼著、跳躍著、追逐著、品嘗著,真開心呀!
在學校,我們提前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一一包粽子。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十一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粽子,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別的同學碗里。
其實包粽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著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后把卷在后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扎緊。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粽子上。說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卷成螺形,但是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幾次,終于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的時候,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后,才勉強卷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扎好。才扎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粽子。我嘆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說:“這真是個粽子開口錢包”!
還有一次,包的時候還算順利,可到了后面扎線的時候,這粽子原來應是錐形的粽子,變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壓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們這次包的粽子還要送給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為了讓每一位老師、護學的警察、孤獨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幾個。其中有幾個是我獨創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葉子包成的,因為蜜棗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嘗著同學們的粽子,覺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比媽媽、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這是我永遠忘不掉的美好的記憶。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十二
課上一聽要包粽子,我非常激動,興沖沖地坐在椅子上,椅子上就像著火了一樣,怎么也坐不好,眼睛一直盯著那個鐵鍋,里面有滿滿一鍋粽葉,旁邊還有一些白白的糯米和紅紅的大棗,我的心一直在激烈地跳動。
過了一會兒,老師發給了我一片粽葉,我試探著,動手去把粽葉弄成小碗形,可是,一次又一次,我的粽葉還沒弄好。我又試了一次,這一次我細心地看馬老師的示范,然后低頭認真地做了起來。這一下,終于做好了,我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又看了看旁邊的同桌,他早早地弄好了。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包一個精致的粽子拿回家,給爸爸媽媽嘗一嘗!
我小心翼翼地拿著“小碗”走到老師那里,我用手抓了一些糯米,中間加了一個小棗,然后又在上面蓋了一層糯米。接下來,我把上面的兩小片粽葉折了下來,把糯米蓋住,就像蓋上了一個小蓋子。我又取了兩條小繩把粽子捆緊,我正在捆的時候,小粽葉好像在說:“松一些,我馬上就要被你勒死了。”這時,我聽見糯米仿佛在說:“小主人,緊一些,對,很好,謝謝你,讓我穿上了一件衣服。”粽葉和糯米激烈地爭論著。我無奈地嘆了口氣。不好,粽葉突然碎了,米都跑了出來。我心想:沒戲了,米太滿了。我正愁怎么辦呢?這時,我又看見了一條繩子,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拿起繩子,終于把它修補好了。
老師說要推銷粽子,我靈機一動,向老師要了一張彩紙,“人靠衣裝,粽子靠紙裝”。哈哈!我的想法還不錯吧!
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雖然包的不是很好看,但我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十三
快到端午節了,葛老師告訴我們的學校要舉行包粽子活動,我一聽一蹦三尺高,心想:粽子我還不會包,應該很好玩吧!
星期五的早上,我一進教室,就發現教室里掛滿了彩帶,黑板上畫了兩個小孩,手上都拿著粽子,好像在說這粽子真好吃吧!前門和后門都掛著氣球。一派熱鬧的景象。
開始上“包粽子課”了,我們組的老師——徐碩淵的奶奶。只見徐奶奶兩鬢有些斑白,年齡也有些高,但是她包粽子的技術卻超一流的,是個包粽子的高手。只見徐奶奶把一片粽葉卷成漏斗型,然后放一些糯米,再折好,最后用繩子包好,我看著徐奶奶包的粽子,心想:原以為包粽子何其難,現在一看簡直簡單的不得了。便拿起一片粽葉包了起來,把粽葉弄成漏斗型,放些糯米,要折的時候,這粽葉像和我過不去似的',捏左邊,破右邊,捏右邊,破左邊,真是這小小粽葉都欺負到我頭上來了,豈有此理!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我便兩邊一起捏,“嘶”的一聲,淘皮的糯米娃娃跑了出來,躺在桌子上,好像在炫耀“真沒用,連粽子都不會包。
我不氣餒,一不做,二不休,再接再厲,接著做,第二次,粽葉在我的”高壓政策“下,聽話多了,可繩子怎么弄呢?我絞盡腦汁也不知道怎么弄,沒辦法,只好請教徐奶奶,只見徐奶奶拿起我還沒完成粽子,三下五除二綁好了繩子。”高人,真是高人啊!“我十分崇拜徐奶奶,接下來,我樂此不疲,按照徐奶奶的”獨門秘方“做了許多粽子。
一年級包粽子(專業14篇)篇十四
哎,火辣辣的太陽斥烤著大地,大熱天的出門玩沒意思,可待在家里更無聊,一大早我便在客廳里晃來晃去,直嚷嚷:“無聊無聊真無聊!”奶奶見了說:"反正沒事做,要不你幫我裹粽子吧。”啊?包粽子,我還從來都沒有裹過粽子呢。我一下子來勁了!
忙活了一陣,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一看,有糯米、紅豆、棗子、肉、黑芝麻。奶奶說:“紅豆、棗子可以包甜宗子,肉和黑芝麻可以包咸粽子。”說著她便動起手來。
只見奶奶先把粽子葉卷成圓錐形,再舀起一勺糯米放進去,然后把肉塞進米中,把粽子葉蓋上,接著拿來繩子把粽子捆得緊緊的。看著奶奶這么輕易就把一個粽子裹好了,我在一旁躍躍欲試,可看似簡單,做起來卻難了!首先卷粽子葉這一關我就手忙腳亂的,好不容易終于卷出尖角了,倒米又把我難道了。奶奶只好手把手地教我,終于,包得像模像樣了,奶奶還在我包的粽子上做了一個記號,說是等燒熟了之后,給我自己吃。
凡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之后,后面就輕車熟路了。這不,奶奶又教了我包甜粽子和咸粽子,我一下就學會了,最后,奶奶把所有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熟,過了幾個小時,好吃的粽子出爐了,我挑起自己裹的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吃著粽子,我突然覺得呆在家里也不無聊了!嗯,我已經想好明天干什么了!
指導老師評語:小作者不寫成長中難忘的事,只描述了假期里和奶奶學裹粽子的平凡小事。看似與中心無關,卻在字里行間流露中對成長的另一種理解:要熱愛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尋找有意義的事!當我們學會一種本領,我們便離社會更近一步,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