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也包括評估和反饋的內容,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和調整。具體的教學工作計劃示例,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一
二年級孩子對學習古詩還是比較冷漠,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一開始教學,我適當修改了一下教案,改為誦讀大賽,比比誰積累得古詩多,并給予獎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由于這首詩大部分學生已背誦,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解詩的意思。對詩意的理解,我想,如果孤立地去品析,往往是領會不深。為了突破重點,課前我給學生讀了兩篇文章《冬》、《歲寒三友》,學生對青松這一形象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學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自己當作小詩人,處在詩的情境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被激活了,這樣青松堅強、高潔的形象深入學生的內心。
不過,課堂真是遺憾的藝術!本課介紹背景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初步理解詩歌的含義,讓學生知道‘青松’借指堅強的中國人民在困難面前不彎曲,當時我問:孩子們,這里的青松還會指誰呢?一生說:指陳毅。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確的,由于堅持自己的預設,沒對該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雖然后來做了彌補,但顯得很牽強。這說明自己缺少課堂教學的智慧,也說明自己對教材鉆研的不透徹。如果當時說;對是指他自己,表達自己要向青松一樣不怕困難,相信自己。同學們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還會指誰呢?讓學生進一步聯想指的是中國人民,整個中華民族,該有多好啊!
葉圣陶老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對詩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詞析句,往往對詩的意境領會不深。但是變換了角色,你就是詩人,你就處在詩中情境,孩子們的想象力就會被激活,他們幼稚天真的話語,往往自然地把詩的意思吻合了。
(1)首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初讀古詩: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準確字音,讀通順詩句,利用已有的經驗解決難讀的生字,學生很有自信,讀詩的積極性自然就上來了。并給學生自主權,讓讀的形式多樣化(和同桌的小朋友兩個人一組一行一行地讀,也可以一句一句地讀,或者一邊看圖一邊讀。)其實這也是一種方法指導:接下來了解學生讀懂了什么地方時,學生就能從課題到每行詩句進行表達。
(2)其次,對于理解有困難的詞語進行注重了讓學生進入角色。“高潔”的理解一定有困難,引導學生看圖,看看雪化之后松樹葉子的變化,有學生說出葉子是鮮亮鮮亮的,有學生說雪化后青松顯得更加挺拔蒼翠了。結合上課開始老師畫的松樹,我讓孩子們把自己當作是一棵小松樹--“大雪就是想壓折你們,可是你們卻堅強地與他較量,你們會說些什么?”孩子們的想象力就是豐富:“雪,你來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陽曬化就會變成水,讓我喝了,我會更漂亮、更堅強!”情感激發了,語言訓練也恰倒好處。
(3)拓展閱讀的環節證明孩子是可以在一節課上同步學習一組古詩的。效果比較好。
《青松》是陳毅元帥寫的。這首詩單從字面上來理解它的意思并不難,但要從中體會青松那高尚純潔的精神品質,對二年級學生來說,的確有相當大的難度。為了突破這一教學上的難點,我教“大雪壓青松”這一句時,抓住“壓”字讓學生體會:從這個“壓”字上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說:“這個‘壓’字告訴我們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塊大石頭一樣重重地壓在青松身上,壓得青松都快斷了。”學“青松挺且直”時,抓住“挺”字讓學生體會:這么生的雪壓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彎腰,還“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與大雪對抗的樣子嗎?學生想了想說:“青松一這用足了力氣,拼命挺直身體,頂著大雪,不讓大雪把它壓倒。”我又接著問:“你喜歡這樣的青松嗎?為什么?”學生紛紛發言:“我喜歡,因為青松不怕大雪壓著,他很勇敢。”“因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堅強。”“我喜歡青松是因為它不怕困難,不向大雪低頭。”在學習“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一句時,我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說說:大雪過后,其他花草樹木有什么變化?青松又有什么變化?學生說:“大雪過后,有的樹枝被大雪壓得低低的,有的還被壓斷了,有的花草樹木被雪一凍,葉子都枯了,還有的都凍死了。而青松等到雪化了以后,葉子更綠了,身體也挺得更直了。”此時,我再接著問:“學到這里,你知道青松有怎樣高尚純潔的品格嗎?”學生就不難歸結出青松“不怕困難,堅強不屈”的高潔品質來了。學完全文,我又補充介紹了陳毅寫這首詩時的年代的時代背景,告訴學生陳毅寫青松,其實是在借青松贊美人。“陳毅在贊美誰呢?”學生很聰明地領悟到,《青松》這首詩其實是在贊頌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
本首詩選自陳毅的《冬夜雜詠》,全詩描寫了大雪重壓下青松毫不畏懼,蒼翠挺拔的形象,贊頌了青松堅強高潔的品格。
在理解了詩的表面意思后,我介紹了這首詩的背景,介紹背景的目的,是想讓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含義,讓學生知道“青松”借指堅強的中國人民在困難面前不彎腰。當時我問:“孩子們,這里的青松還會指誰呢?”有學生說:“指陳毅。”他的理解是正確的,但和我想要的答案不同,我堅持自己的預設,沒對該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雖然后來做了彌補,但顯得很牽強。這說明自己缺少課堂教學的智慧,也說明自己對教材鉆研的不透徹。如果當時說:“對,是指他自己,表達自己要像青松一樣不怕困難,相信自己。同學們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還會指誰呢?”這樣學生就會聯想到中國人民,也會更自然地想到詩的更深一層意思,那么課堂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美觀地書寫。
教學難點:
在反復誦讀中體會青松的品質。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美觀地書寫。
教學難點:
在反復誦讀中體會青松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談詩導入。
1、同學們學了很多的古詩,有些古詩的題目里面常常有這樣一個字――板書“詠”。(生齊讀)。
2、知道這個“詠”是什么意思嗎?
3、是呀,詩人多感,看到眼前的景或物,就會產生許多這樣那樣的感受,有了感受就想表達出來呀,于是,一不小心就寫下這么些詩來。還記得哪些古詩的題目里就有這個字?(齊背提到的這幾首詩)。
4、有些詩,題目中沒有這個“詠”字,卻也有歌詠之意。比如《望廬山瀑布》,
7、我們在識字五中學到的三種植物你們都提到了。怪不得人們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呢。今天老師要跟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組新的詩,補充詩題――冬夜雜詠(生齊讀)。
8、《冬夜雜詠》是陳毅元帥在1960年寫的一組詩的總題。里面包括三首詩,分別是《青松》、《紅梅》、《秋菊》。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首《青松》。(板書詩題――青松)。
二、初讀古詩。
2、既然有了問號,就自己讀一讀吧,詩中有幾個新的生字朋友,我們可要讀準它的名字。(生自由讀古詩。)。
3、小黑板出示古詩(生字用紅粉筆標出)。
4、誰來做小老師,帶著大家學一學生字。
5、生字都認識了,誰來讀一讀古詩?(生讀,師相機正音,重點指導讀“挺且直”,讀了好幾遍)。
6、真不錯,沒用老師教就能把古詩讀正確流利。
同學們都知道,詩要想讀得好,就不僅是正確流利了,還要讀出詩的韻味,也就是要讀好詩的節奏詩的停頓。詩該怎樣讀,怎樣停頓呢?同學們做老師,你們讀,我來畫。
7、再次練讀,讀得很有味。
三、潛心會意。
1、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同學們邊讀邊想。
(生自由發言)。
2、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大雪壓青松”,這是怎樣一場大雪呢?請同學們看書上的圖。
3、雖然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從地上的雪我們也能猜想到,這雪下的時候,一定很(大),下的時間也一定很(長)。用一個成語來,這真是(鵝毛大雪)。下這么大的雪,氣溫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了哪個成語呢?(雪窖冰天,冰天雪地)。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三
1、(出示青松圖)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樹?一起說出它的名字。(生說“青松”)跟老師一起寫它的名字。(師板書:青松)誰能把這個詞語讀好?(指生讀,“青”、“松”是后鼻音)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個詞。(生齊讀)。
2、小朋友們,你所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樣的?誰來介紹它?(指生交流)。
小朋友們,這樣的樹你們喜歡嗎?
3、有一位爺爺,他叫陳毅,他也很喜歡青松。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關于陳毅的課文,叫做——《陳毅探母》,從那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陳毅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好兒子,沒想到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呢。在一個冬天的夜晚,下著大雪,陳毅睡不著,他就到屋外去,看到燈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動畫,師配樂朗誦《青松》)。
4、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陳毅的這首《青松》(板書:18)。
請小朋友們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1、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116頁,借助拼音自由地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生自由讀)。
2、(出示全詩,生字用紅色的字)這些紅色的字是本課的生字,你能讀準嗎?誰來試一試?(指一生讀,相機評價)。
3、如果你是小老師,你會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挺”是后鼻音)請你帶大家讀這個字。
4、讓我們來齊讀這些生字,讀兩遍。
5、小朋友們,字音讀準了,詩句能讀流利嗎?自己練練。(生自由練讀)。
誰來試一試?(師相機評價)真不錯,沒用老師教就能把古詩讀得正確流利。
6、同學們都知道,詩要想讀得好,就不僅是正確流利了,還要讀好詩的節奏。這首詩該怎樣讀,怎樣停頓呢?小朋友們聽老師讀。(師朗讀后標出停頓符號)你們也想來試試嗎?自己先練練。
誰來讀?(指生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1、那么這首詩到底寫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讀懂呢?請小朋友拿起書,輕輕地讀一讀,想一想。(學生充分自學)。
2、(學生自學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聽聽你的同桌對這首詩是怎么理解的?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
3、小朋友們討論得很熱烈,老師也想加入你們,和你們一起來交流。
冬夜里的這場雪下得大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1)(生:很大,我從第一行中的“大雪”這個詞語看出來的。)(出示大雪壓青松圖)。
你們看,雖然這是雪后的情景,但從地面上的雪我們也能猜到,這雪下的時候一定很(大),下的時間也一定很(長),用一個成語來說,這真是一場(鵝毛大雪)。下這么大的雪,氣溫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哪個成語?(天寒地凍、冰天雪地)。
(2)再讀讀第一行,哪個字也讓你感受到了雪的大?(生:壓)。
a、是呀,就是在這樣的天,這么大的雪壓在青松身上。這就是“大雪壓青松”。(ppt出示“大雪壓青松”,“壓”用紅字)(相機板書:雪壓)“壓”字,給你什么感覺?(指生說)。
b、你們的感受這么真切!相信一定能讀好這句詩。(出示第一行)。
誰來讀?(指生讀,相機評價。)。
讓我們一起來讀。
4、子們,這么沉的大雪壓在青松的肩上(板書:雪壓),它怕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青松挺且直”)。
(板書:挺且直)。
那誰愿做一棵挺且直的青松?(一學生上臺,昂首挺胸,伸開雙手)。
通過這么一演,你們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生接)直,在這里挺與直是同義詞,中間用且字連起來。
我想問一問這棵青松:青松啊,寒冷的北風刮來,層層的大雪壓在你的身上,感覺怎樣?(指生說)。
你害怕嗎?(生:我不害怕。)。
真是一棵勇敢的青松!大家愿不愿意也來做一棵勇敢的青松?
來,孩子們,咱們一起挺起胸,直起腰。齊讀“青松挺且直”。(生齊讀)。
來,咱們可以拍拍胸脯,怎么樣,感覺是不是更挺了?
師引讀:青松們,大雪重重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大雪狠狠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大雪毫不留情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恩,老師看到了一棵棵不畏嚴寒、昂然挺立在風雪中的青松!(請學生坐下)。
5、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蠟梅花》中的一句話——大雪當(生齊:棉襖),風來(生齊:挺胸膛)。同學們,青松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氣,挺出的是一個男子漢的氣概。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理解,帶著這樣的情感來讀讀這兩行詩。(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6、小朋友們,太陽出來了,你們看,青松身上的冰雪怎么啦?(融化了)(板書:雪化)陽光照耀下說的青松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指生交流)。
7、是啊,冰雪融化后的青松,被大雪壓過,洗過的青松,在陽光下更綠了,更美了,挺得更直了,也更加惹人喜愛了。所以陳毅爺爺不禁發出贊嘆: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高潔“是高尚純潔的意思。(板書:高潔)是陳毅爺爺對青松的贊美,小朋友們,如果你是詩人,你要贊美青松的什么?(指生交流)。
8、小朋友們,能不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青松高尚純潔的品格?自己先練練,誰來讀?誰再來?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9、小朋友們,此時此刻青松在大雪的重壓之下,不怕嚴寒,毫不畏懼,仍然蒼翠挺拔,你想對它說什么?(指生說)。
10、來,孩子們,把你想說的話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出示全詩)自己先練練,誰來讀?(指名讀。師相機評價)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出青松的挺拔,讀出青松的高尚純潔,讀出對它的贊美之情。(生齊讀)。
11、讓我們把青松的形象牢牢印在心里吧,能背誦嗎?先試試。誰來背?(指生背)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一起來背誦。(學生齊背)。
真好,老師看到的是一棵棵堅強的松樹。
1、小朋友們今天詩句讀得好,背得好,老師相信今天的字一定寫得更好。(出示生字)老師指,你們讀。
2、誰想來當小老師,教教小朋友們,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指生交流)。
3、指導“壓”。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生字的?和那個字有點像?(莊)。
這個小點可真調皮,和我們玩捉迷藏,躲到哪里去了?
不過我們小朋友可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把它給逮住了。
寫這個字的時候,還有注意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小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寫。
4、指導“挺”。
本課的生字里,最難寫的要數“挺”了。讓我們首先來看看“挺”的字形結構。“挺”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左邊的“提手旁”要讓出一些地方給右邊。這個字的筆畫比較多,看一下,哪一部分容易寫錯啊?可千萬別寫成“延”啊。
寫這個字的時候要先寫兩邊,再寫中間的建字底。誰知道“挺”的筆順?(指生說)好,伸出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寫。(師邊寫邊說要點)。
5、最難寫的字都已經解決了,其它幾個字通過自學,一定能寫漂亮。請小朋友們打開《習字冊》完成“挺”“壓”的描紅、仿影、臨寫。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青松圖)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樹?一起說出它的名字。(生說“青松”)跟老師一起寫它的名字。(師板書:青松)誰能把這個詞語讀好?(指生讀,“青”、“松”是后鼻音)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個詞。(生齊讀)。
2、小朋友們,你所了解的青松是什么樣的?誰來介紹它?(指生交流)。
小朋友們,這樣的樹你們喜歡嗎?
3、有一位爺爺,他叫陳毅,他也很喜歡青松。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關于陳毅的課文,叫做——《陳毅探母》,從那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陳毅是一位——孝順母親的好兒子,沒想到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呢。在一個冬天的夜晚,下著大雪,陳毅睡不著,他就到屋外去,看到燈光下的青松,就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動畫,師配樂朗誦《青松》)。
4、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陳毅的這首《青松》(板書:18)。
請小朋友們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句。
1、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116頁,借助拼音自由地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生自由讀)。
2、(出示全詩,生字用紅色的字)這些紅色的字是本課的生字,你能讀準嗎?誰來試一試?(指一生讀,相機評價)。
3、如果你是小老師,你會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挺”是后鼻音)請你帶大家讀這個字。
4、讓我們來齊讀這些生字,讀兩遍。
5、小朋友們,字音讀準了,詩句能讀流利嗎?自己練練。(生自由練讀)。
誰來試一試?(師相機評價)真不錯,沒用老師教就能把古詩讀得正確流利。
6、同學們都知道,詩要想讀得好,就不僅是正確流利了,還要讀好詩的節奏。這首詩該怎樣讀,怎樣停頓呢?小朋友們聽老師讀。(師朗讀后標出停頓符號)你們也想來試試嗎?自己先練練。
誰來讀?(指生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三、理解詩意,感情朗讀。
1、那么這首詩到底寫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讀懂呢?請小朋友拿起書,輕輕地讀一讀,想一想。(學生充分自學)。
2、(學生自學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聽聽你的同桌對這首詩是怎么理解的?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
3、小朋友們討論得很熱烈,老師也想加入你們,和你們一起來交流。
冬夜里的這場雪下得大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1)(生:很大,我從第一行中的“大雪”這個詞語看出來的。)(出示大雪壓青松圖)。
你們看,雖然這是雪后的情景,但從地面上的雪我們也能猜到,這雪下的時候一定很(大),下的時間也一定很(長),用一個成語來說,這真是一場(鵝毛大雪)。下這么大的雪,氣溫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哪個成語?(天寒地凍、冰天雪地)。
(2)再讀讀第一行,哪個字也讓你感受到了雪的大?(生:壓)。
a、是呀,就是在這樣的天,這么大的雪壓在青松身上。這就是“大雪壓青松”。(ppt出示“大雪壓青松”,“壓”用紅字)(相機板書:雪壓)“壓”字,給你什么感覺?(指生說)。
b、你們的感受這么真切!相信一定能讀好這句詩。(出示第一行)。
誰來讀?(指生讀,相機評價。)。
讓我們一起來讀。
4、子們,這么沉的大雪壓在青松的肩上(板書:雪壓),它怕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青松挺且直”)。
(板書:挺且直)。
那誰愿做一棵挺且直的青松?(一學生上臺,昂首挺胸,伸開雙手)。
通過這么一演,你們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生接)直,在這里挺與直是同義詞,中間用且字連起來。
我想問一問這棵青松:青松啊,寒冷的北風刮來,層層的大雪壓在你的身上,感覺怎樣?(指生說)。
你害怕嗎?(生:我不害怕。)。
真是一棵勇敢的青松!大家愿不愿意也來做一棵勇敢的青松?
來,孩子們,咱們一起挺起胸,直起腰。齊讀“青松挺且直”。(生齊讀)。
來,咱們可以拍拍胸脯,怎么樣,感覺是不是更挺了?
師引讀:青松們,大雪重重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大雪狠狠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大雪毫不留情地壓在你們身上,讀——青松挺且直。
恩,老師看到了一棵棵不畏嚴寒、昂然挺立在風雪中的青松!(請學生坐下)。
5、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蠟梅花》中的一句話——大雪當(生齊:棉襖),風來(生齊:挺胸膛)。同學們,青松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氣,挺出的是一個男子漢的氣概。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理解,帶著這樣的情感來讀讀這兩行詩。(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6、小朋友們,太陽出來了,你們看,青松身上的冰雪怎么啦?(融化了)(板書:雪化)陽光照耀下說的青松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指生交流)。
7、是啊,冰雪融化后的青松,被大雪壓過,洗過的青松,在陽光下更綠了,更美了,挺得更直了,也更加惹人喜愛了。所以陳毅爺爺不禁發出贊嘆: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高潔“是高尚純潔的意思。(板書:高潔)是陳毅爺爺對青松的贊美,小朋友們,如果你是詩人,你要贊美青松的什么?(指生交流)。
8、小朋友們,能不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青松高尚純潔的品格?自己先練練,誰來讀?誰再來?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9、小朋友們,此時此刻青松在大雪的重壓之下,不怕嚴寒,毫不畏懼,仍然蒼翠挺拔,你想對它說什么?(指生說)。
10、來,孩子們,把你想說的話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出示全詩)自己先練練,誰來讀?(指名讀。師相機評價)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出青松的挺拔,讀出青松的高尚純潔,讀出對它的贊美之情。(生齊讀)。
11、讓我們把青松的形象牢牢印在心里吧,能背誦嗎?先試試。誰來背?(指生背)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一起來背誦。(學生齊背)。
真好,老師看到的是一棵棵堅強的松樹。
四、指導寫字。
1、小朋友們今天詩句讀得好,背得好,老師相信今天的字一定寫得更好。(出示生字)老師指,你們讀。
2、誰想來當小老師,教教小朋友們,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指生交流)。
3、指導“壓”。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生字的?和那個字有點像?(莊)。
這個小點可真調皮,和我們玩捉迷藏,躲到哪里去了?
不過我們小朋友可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把它給逮住了。
寫這個字的時候,還有注意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小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寫。
4、指導“挺”。
本課的生字里,最難寫的要數“挺”了。讓我們首先來看看“挺”的字形結構。“挺”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左邊的“提手旁”要讓出一些地方給右邊。這個字的筆畫比較多,看一下,哪一部分容易寫錯啊?可千萬別寫成“延”啊。
寫這個字的時候要先寫兩邊,再寫中間的建字底。誰知道“挺”的筆順?(指生說)好,伸出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寫。(師邊寫邊說要點)。
5、最難寫的字都已經解決了,其它幾個字通過自學,一定能寫漂亮。請小朋友們打開《習字冊》完成“挺”“壓”的描紅、仿影、臨寫。
雪壓挺且直。
雪化高潔。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3、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初步體會青松的品格。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興趣。
1、出示青松圖片,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樹嗎?
你們見過青松嗎?你認識的青松是怎樣的?
出示:“松竹梅歲寒三友”指導讀,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3、你們喜歡青松嗎?陳毅爺爺也非常喜歡青松,你們知道陳毅爺爺嗎?
陳毅爺爺不但會帶兵打仗,還非常有才華。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大雪紛飛,陳毅披著衣服走到屋外,看到燈光下的青松,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師飽含深情朗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求流利。
1、生自由讀古詩,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誰來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生字。
3、詩中的生字都認識了。讀古詩肯定不成問題了,誰來試一試?
學生朗讀,師相機正音。
4、要想讀好詩,不僅要正確流利,還要讀出韻味,也就是要讀好詩的節奏詩的停頓。那么這首詩該怎樣讀出它的節奏和停頓呢?你們做老師來讀,我來畫好嗎?(生讀師畫)。
再次練讀,讀出詩的味道。
三、再讀古詩會詩意。
1、自由讀讀,邊讀邊想每句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再互相說一說。
2、指名回答,你讀懂了哪一句,就先說哪一句,不懂的句子或詞兒也可以提出來大家討論。
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這是怎樣一場大雪呢?看圖想象一下大雪的場景,指名學生說。
是呀,那雪多大呀!每片雪花兒都有鵝毛般大,不一會兒,世界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積雪一定——(很厚很厚),天氣一定——(很冷很冷)。
可是,就在這冰天雪地里,在這寒風暴雪里,卻挺立著一棵——青松。(指第一句)誰來讀好這一句詩?(指名讀。讀出雪很大,天很冷,雪壓在身上很重的感覺)。
這么重,這么厚的雪壓在身上,青松有什么反應呢?(生:青松挺且直)。
青松是怎樣“挺且直”的呢?誰愿意做青松?(學生表演)。
通過這么一演,我們都知道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實在這里“挺”和“直”意思相近,中間用“且”連接起來,“且”就是而且、并且的意思。
在狂風暴雪里,在冰天雪地中,青松遇到這么大的困難時還挺直自己的身體,這種“挺直”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敬佩啊!讓我們一起再讀讀第一句。
閉著眼睛再讀一讀,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樣的青松?你想對它說什么?
說得好!風雪有什么可怕!困難在勇敢者的心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寒風吹不倒!大雪壓不彎!昂首挺立于風雪之中,這就是青松!讓我們都做一名勇敢者,一起再來讀好這一句詩!
4、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生:雪化后的青松更高。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更綠了。
生:青松一定更好看了。
生:青松在陽光下可能還閃著光。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挺得更直了。
生:被雪洗過的青松,可能更干凈了。
師:更干凈了,就是潔,更挺了,就是高。又不僅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壓過,洗過的青松,在陽光下更綠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漢的氣概了,也更加惹人喜愛了。這就是松的高潔之處,不同于其它樹木之處。
師:那現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的意思了嗎?學生說。
四、總結拓展激情感。
孩子們,讀了陳毅的這首《青松》,你對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認識呢?
生:青松不怕寒冷,不怕大雪壓,真叫人佩服。
生:青松被大雪壓著,還挺得那么自信,那么勇敢,真厲害。
生:我也要向青松學習。
生:青松在困難面前,一點也不害怕。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中國連續三年發生了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全國的大部分田地都收不上來糧食。沒有糧食可以吃,這讓無數的中國人民,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可是,堅強的中國人民沒有害怕,沒有屈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困難,很快地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
師:此時,你想說什么嗎?你覺得中國人民怎么樣?
生:中國人民真了不起呀!
生:中國人民真堅強呀!
生:中國人民不怕困難,不管多苦,都是勇往直前的!
師:是呀!中國人民面對困難,毫不屈服,多么堅強,多么了不起呀!不就像這高尚、純潔的青松嘛!于是,在1960年的那個冬天,陳毅爺爺提筆寫下了《青松》這首詩——(師生齊讀)。
師:這首詩贊美的是勇敢的青松,更是堅強的——生齊答:中國人民!
其實,陳毅爺爺不僅僅一首《青松》來鼓勵和贊揚中國人民,《青松》只是他寫的《冬夜雜詠》中的一首,另外還有許多首,比如《紅梅》和《秋菊》(出示小黑板),小朋友們有興趣課后再讀一讀。
五、教學生字助默寫。
教學生字,重點指導:壓、挺。
六、作業超市求鞏固。
1、背誦默寫古詩。
2、讀《紅梅》、《秋菊》。
3、寫幾句話,贊美你心目中的青松。
附板書:
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六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寒風中的那棵青松,傲然挺立在懸崖上。
噢,我突然明白了,這也是一種對于生命的熱愛,一種熱愛生命的詮釋。它像一道光打破了黑暗,給這荒蕪的懸崖帶來了生機。即使只有一線,哪怕只有一點點,一絲絲生機,它也不會放棄,努力地向上長,向上冒,度完自己的一生。我們也應該像它一樣,頑強拼搏,與生活做斗爭,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克服困難,努力向前,永不放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七
教學目標:
理解詩的意思,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質,并能初步領悟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提示課題。
師:同學們,冬天發展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說到寒冷的冬天,你們會想到哪些詞?(生說。)。
師:是啊,它們可真了不起,不少詩人還專門寫詩贊美它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陳毅爺爺寫的《青松》。(板書課題)。
二、學習生字,讀準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特別注意加點的生字。
(課件出示詩歌,在生字下加點,生自由練讀。)。
師:哪個同學來讀讀課文呀?
(請三到五個學生讀,在讀中糾正讀音。)。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字,看看用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們。
(生讀后交流)。
師:讀詩歌時,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要讀出節奏和韻律,請看大屏幕,聽老師讀。(課件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師配樂范讀。)。
師:請同學們模仿老師的讀法再讀課文。
(請三至五位學生讀,師指導糾正后,生配樂齊讀。)。
三、理解詩意,體會品質。
(課件出示:大雪重壓在青松樹枝上的畫面,讓生理解“大雪壓青松”。)。
師:誰能做一做“壓”的動作?從“壓”字上你們能感覺到什么?
(生觀察交流,并通過做動作理解“壓”的意思,體會青松在雪中的艱難處境。)。
師:假如現在你們就是風雪中的小青松,你們被大雪壓彎了腰,心里會想什么?你們會對大雪說什么?(生想象交流)。
師:這時,你們會怎樣站立在風雪中?
(生做動作:站直、站挺。師出示課件:挺立在大雪中的青松。)。
師:大屏幕上的青松在大雪中是怎么站的?
(生觀察交流,理解“挺且直”,體會青松在雪中的頑強表現。)。
師:大雪終于融化了,春天來到了,青松變成了什么樣子?
(課件出示:春天的青松。)。
師:青松身上有哪些品質值得大家學習?(生說。)。
(音樂起,指名說。)。
四、課外拓展,領悟情感。
師:陳毅爺爺除了贊美青松外,還寫詩歌紅梅。
(課件出示:紅梅傲然開放于雪中及詩句,生自讀。)。
師:你們發現紅梅和青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知道陳毅爺爺要贊美它們什么嗎?(生交流)。
師:這兩首詩都寫于1950年前。當時,我國正在鬧饑荒,人們幾乎沒有什么吃的。為了活命,人們啃樹皮、嚼草根……可是,堅強的中國人民沒有向饑荒屈服,堅強地和它作斗爭,最終戰勝了困難。陳毅爺爺寫這兩首詩真正想要贊美誰呢?(生交流,師引導)。
師:是啊,陳毅爺爺借這兩首詩贊美的是頑強的中國人民。
(生配樂誦讀)。
五、背誦再升華。
陳毅的一首詩,我們反復讀竟然有這么多的意思,讓我們先來記住它吧!相信這首詩會激勵你的一生。
六、作業。
背誦《紅梅》和《秋菊》。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八
本首詩選自陳毅的《冬夜雜詠》,全詩描寫了大雪重壓下青松毫不畏懼,蒼翠挺拔的形象,贊頌了青松堅強高潔的品格。
在理解了詩的表面意思后,我介紹了這首詩的背景,介紹背景的目的,是想讓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含義,讓學生知道“青松”借指堅強的中國人民在困難面前不彎腰。當時我問:“孩子們,這里的青松還會指誰呢?”有學生說:“指陳毅。”他的理解是正確的,但和我想要的答案不同,我堅持自己的預設,沒對該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雖然后來做了彌補,但顯得很牽強。這說明自己缺少課堂教學的智慧,也說明自己對教材鉆研的不透徹。如果當時說:“對,是指他自己,表達自己要像青松一樣不怕困難,相信自己。同學們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還會指誰呢?”這樣學生就會聯想到中國人民,也會更自然地想到詩的更深一層意思,那么課堂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九
這首詩選自陳毅同志的《冬夜雜詠》,全詩借寫大雪重壓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贊頌堅強高潔品質。以“青松”為題,隱含所抒之情。
德: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
反復吟讀,借助插圖在說話練習中理解此詩。
課文錄音,教學掛圖。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誰會背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寫的.,是一首古詩。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2、板書課題:18青松。
3、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
1、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翹舌音。
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細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想想詩句的意思。
2、引導理解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壓:重壓。
挺:直立而高聳。
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時修建青松的樣子。
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板書:景不畏嚴寒情純潔高尚)。
四、指導朗讀、背誦全文。
朗讀。
全詩朗讀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讀出停頓和重音。
大雪|壓青松。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名說說詩意。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且--()青--()公--()。
3擴詞。
高()()()青()()()。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
指名背誦《青松》。
齊背。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化:共四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寫時要注意:筆順,第三筆是撇,第四筆豎彎鉤。右邊是撇、豎彎鉤。
壓:共六筆。半包圍結構。廠字頭,下面是個土加一點。
挺:共九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注意第四筆是撇,不是橫。第八筆是橫折折撇,一筆寫成。
2、其他要描紅的字。
且:共五筆。獨體字。第五筆橫最長。它的上面部分要寫得稍微寬一些。
待:共九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邊雙人旁,右邊是個寺。
雪:共十一筆。上下結構,上下兩部分各一半。上面的雨字頭的第三筆是橫鉤,不要寫成橫折鉤。
2、描紅練習。
朗讀指導。
1、在學習《登鸛雀樓》的時候,我們曾經講過:通常讀五言詩,每一行中間兩次停頓,大都在第二、四字以后,但無論如何不能機械搬用,否則容易把關系緊密的詞語拆開,反而影響了詩意的正確表達。根據這一點,請大家輕輕讀《青松》,看看怎樣處理停頓比較合理。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2、小結:討論后的停頓處理。
3、研究朗讀這首詩的基調:贊美青松。
4、練習朗讀。/article/指名朗讀,評讀。
熟讀全詩。
試背、默寫,對照糾正。
高聲吟誦。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板書設計:
18、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景(所見)不怕重壓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情(所想)高尚純潔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一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于青松教案教學設計棒第一課時,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
這首詩選自陳毅同志的《冬夜雜詠》,全詩借寫大雪重壓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贊頌堅強高潔品質。以“青松”為題,隱含所抒之情。
: 青松教案教學設計棒第一課時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反復吟讀,借助插圖在說話練習中理解此詩。
“情感與態度”目標: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
:課文錄音,教學掛圖。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設計: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誰會背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寫的,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2、板書課題:17青松
3、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老師范讀。
自由試讀,畫出生字詞。
出示第一、二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揭示生字:雪、壓、挺、且
聯系上下文,結合看插圖,初步理解“壓、挺” 的意思。
領讀“雪”、“壓”、“挺”,尤其注意“挺”是后鼻音。
領讀“且”,有“暫且、而且、又”等意思,在“挺且直”中的“且”是什么意思呢?(而且、又)
指名讀第一、二句。
出示第三、四句:要知松高節潔,待到雪化時。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化”是“融化”的意思。
待到的“待”,讀第四聲,讀讀句字,你想一想,待是什么意思呢?
各自試讀,指名朗讀第三、四兩句。
指名讀第一、二行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誰能講講它的意思?
(厚厚的大雪壓著青松,青松仍然是直的)
你已經基本了解了意思,誰能根據課文的插圖,發揮自己的想象,來講講詩句的意思?
(鵝毛大雪下了整正一夜,早晨起來,高高的松樹枝上,厚厚地壓了許多雪。這時的松樹仍然是筆直筆直的,一點也沒有彎下來)
(下了整整齊齊一夜的大雪,好象還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地上白了,房頂上白了,大地一片雪白。這時只有那高高的青松,不怕重壓仍然昂著頭,挺立在大地上,經受著大雪的考驗)
指名讀第三、四行詩句: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高潔”是高尚、純潔,要想知道青松是怎樣的高尚純潔,還得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2)這僅僅是指青松嗎?(展開討論)
4、小結:通過寫青松來贊頌跟青松一樣的人,要經得起惡劣環境的鍛煉和考驗。
朗讀全文。/sjbwz/
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
指名說說,師生共同評議。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青松,青松教案教學設計棒第一課時,希望對你有幫助!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二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誰會背誦??。
2、板書課題:18青松?。
2、學生自讀課文。3、檢查。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翹舌音。?。
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1、自學課文?。
2、引導理解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3、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4、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時青松的樣子。?。
5、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6、練說全詩的意思。?。
1、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2、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直立而高聳。?。
且:而且?。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練習朗讀。練習背誦。認讀生字。自學筆順。交流記憶方法。學生描紅。完成《習字冊》。復習鞏固,引入新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古詩的韻味。借助圖畫;激發想象,理解詩句。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指導寫好生字。?????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初步理解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青松教案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棒
一、導入新課。
指名背誦《青松》。
齊背。
二、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化:共四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寫時要注意:筆順,第三筆是撇,第四筆豎彎鉤。右邊是撇、豎彎鉤。
壓:共六筆。半包圍結構。廠字頭,下面是個土加一點。
挺:共九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注意第四筆是撇,不是橫。第八筆是橫折折撇,一筆寫成。
2、其他要描紅的字。
且:共五筆。獨體字。第五筆“橫”最長。它的上面部分要寫得稍微寬一些。
待:共九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邊雙人旁,右邊是個“寺”。
雪:共十一筆。上下結構,上下兩部分各一半。上面的雨字頭的第三筆是橫鉤,不要寫成橫折鉤。
2、 描紅練習。
三、朗讀指導
朗讀指導。
1、在學習《登鸛雀樓》的時候,我們曾經講過:通常讀五言詩,每一行中間兩次停頓,大都在第二、四字以后,但無論如何不能機械搬用,否則容易把關系緊密的詞語拆開,反而影響了詩意的正確表達。根據這一點,請大家輕輕讀《青松》,看看怎樣處理停頓比較合理。
大雪 壓青松,
青松 挺且直。
要知 松 高潔,
待到 雪化時。
2、小結:討論后的停頓處理。
3、研究朗讀這首詩的基調:贊美青松。
4、練習朗讀。指名朗讀,評讀。
三、背誦指導。
熟讀全詩。
試背、默寫,對照糾正。
高聲吟誦。
四、課堂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18、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景(所見)不怕重壓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情(所想)高尚純潔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感受輕松的不畏嚴寒,純潔高尚。
掛圖、小黑板
教學流程
通用設計設計意圖個性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感受青松的高潔。
二、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看過青松嗎?給大家介紹介紹。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青松的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3、板書課題:18青松
4、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見教參及后附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時”是翹舌音。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說說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樣的青松?詩中怎樣寫得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2、引導理解詩句。
(1)出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2)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字的意思(壓:重壓。挺:直立而高聳。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3)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4)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5)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6)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7)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青松的樣子,與雪前青松比較,引導學生感受青松雪壓不垮、蒼翠挺拔、堅強不屈。
(8)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韻文。
2、指導書寫。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名說說詩意。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且--()青--()公--()
3擴詞。
高()()()青()()()
關于陳毅生平及寫作背景的介紹很重要,對于學生理解青松有幫助。
對詩的理解先重視學生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礎上的理解才更能使文本與學生走近。
學習生字要重視創造性的方法。
教后反思
《青松》教學思路
昨天讀了寒雨的《登鸛雀樓》的教學過程,很受啟發。我想通過上一首古詩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所以我想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
一、初讀古詩。
分組練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準確字音,讀通順詩句。然后進行小組匯報朗讀情況,可以派代表朗讀,也可以小組一起讀,由小組自己決定朗讀形式。朗讀之后可以師生一起點評,指出其中難讀的字或糾正其中讀錯的字。
二、理解詩意。
小組交流,說說讀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詞,組內討論。我想送給他們一些妙計:“看看圖,想想意思。”“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聯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詞。”這些錦囊妙計我想在學生討論遇到困難時送給他們。(打印在紙條上,藏在一個小錢袋里。)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我想孩子們對第一句的理解能結合圖用自己的話來說,對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對“高潔”的理解一定有困難,我想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說說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樣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點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潔凈蒼翠。
三、有感情朗讀、背誦
小組練習,通過點評讓學生讀出青松的“挺”“直”“高潔”。讀的形式多樣化(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讀的機會,在生動的朗讀練習中逐步達到熟讀成誦。
四、指導書寫。
小組交流識字方法,著重對“挺”字的書寫指導。
五、小練筆。
觀察校園里的松樹,寫寫外形,再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寫寫自己的想法。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五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教學用具:投影儀、掛圖、生字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背《登鸛雀樓》。
2、今天我們要學習陳毅爺爺寫的一首詩:《青松》。
3、板書課題:17青松。
簡介陳毅。
二、初讀指導。
1、聽老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3、出示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只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揭示生字:壓???挺???且???化???待。
(2)學生逐句讀讀詩句,對照插圖想想詩意,然后交流讀懂了什么,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共同討論。
(3)指名讀詩。
三、精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二行詩句,誰能講講它的意思?(指名講)誰還能聯系課文插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來講講詩句的意思。
2、指名讀三、四行詩句。
(1)"高潔"是高尚、純潔的意思,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
(2)討論:這是不是僅僅指青松來說的?
(3)小結:通過寫青松來贊頌跟青松一樣的人,要經的起惡劣環境的鍛煉和考驗。
3、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4、熟讀全詩,想想詩意,自己試講。
5、試背、指名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化、壓、挺、且、待。
2、教師指導范寫。
3、學生描紅、練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
2、觀察松樹,寫一段話。可先寫外形,再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和想法。
3、讀陳毅的故事,讀有關青松的作品。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六
這首詩選自陳毅同志的《冬夜雜詠》,全詩借寫大雪重壓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贊頌堅強高潔品質。以青松為題,隱含所抒之情。
德: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
】
反復吟讀,借助插圖在說話練習中理解此詩。
課文錄音,教學掛圖。
】
兩課時。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誰會背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寫的,是一首古詩。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2、板書課題:18青松
3、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
1、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翹舌音。
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三、細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想想詩句的意思。
2、引導理解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壓:重壓。
挺:直立而高聳。
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時修建青松的樣子。
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板書:景不畏嚴寒情純潔高尚)
四、指導朗讀、背誦全文
朗讀。
全詩朗讀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讀出停頓和重音。
大雪|壓青松。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指名說說詩意。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 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 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 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1 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 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且--()青--()公--()
3 擴詞。
高()()()青()()()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1、有感情的讀背詩歌。
2 、理解詩歌意思。
理解“高潔”意思,體會松樹不畏嚴寒、純潔高潔的品質。
一、利用舊知,談話導入。
1、小朋友,現在是冬天啦!在這寒冷的冬天,你知道有哪些植物不怕冷啊?
2、小朋友們真厲害,我們在識字五中學到的三種植物你們都提到了。人們把松
竹梅稱為“歲寒三友”。
3、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學過《陳毅探母》,知道陳毅元帥對母親十分孝順,但是你們可能還不知道,他還是一位文學修養特別高的詩人呢,陳毅爺爺啊,他也很喜歡這歲寒三友中的青松,寫了一首詩來贊美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青松》。請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初讀感知。
1、小朋友,你們想讀這首詩嗎?請同學們自由地,小聲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
音,讀通句子。學生按要求自讀詩歌。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開小火車讀一讀。
(2)說一說,你有哪個字的讀音要提醒大家。請你再帶大家讀一讀。
(3)去掉拼音讀。指名讀。
3、你們字音都讀準了,課文你們肯定也能讀好了吧?
(1)指名讀。
(2)去掉拼音讀詩。
(3)畫出節奏讀。
三、抓住字詞,理解詩意。
1、小朋友,陳毅爺爺寫的青松到底什么樣子的呢?想看嗎?
出示圖片。
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景象?這是一場什么樣的雪?青松是什么樣子?指名說。(挺拔且筆直)
2、師總結圖意。是啊,小朋友們,你們剛才說得仿佛是一幅畫,說得真好啊!
在這大雪的重壓之下,松樹還是那樣挺拔、筆直。我們說了這么多,陳毅爺爺只
用短短的一句詩就描寫出來了。誰來說說是哪一句?
3、出示第一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1)指名讀。
(2)小朋友們,讓我們來齊讀這句詩,想一想,從這句詩中你讀出了什么?
你從哪個詞最能讀出青松不怕冷?相機板書(挺、直、壓)
說說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學生說說體會。
4、是啊,青松的身上壓著厚厚的雪,卻仍然傲然挺立,真讓我們佩服啊!師范讀。
現在你像老師這樣能將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還可以加上動作。
指名讀。齊讀。
5、面對這大雪,青松沒有害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看到這樣的情景,陳
毅爺爺忍不住吟誦到:(出示)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6、指名讀。他的想法你理解嗎?學生說說自己理解。
8、出示雪前和雪后的青松圖片。說說雪后青松的樣子,說說它比下雪之前有什么變化。
小朋友們,在風雪的重壓之下,青松更加蒼翠,潔凈,這就是高潔。
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青松的高潔吧!。齊讀。
9、到這兒,你能體會到什么是高潔了嗎?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成語來形容一下嗎?
(堅強不屈、堅忍不拔)
10、學到這兒,你想對青松說什么?學生贊一贊青松。
11、小朋友們,你們想做一棵堅強的小青松嗎!
用你們的朗讀來表現好嗎?讓老師聽聽誰最像一棵小青松。
齊讀全詩。分小組讀。指名讀。
12、背誦。指名上臺背誦表演。加上動作齊背。
四、了解背景,體會情感。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陳毅元帥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首詩嗎?
簡介寫作背景后,問: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現在再來看看風雪中的青松,陳毅爺爺在風雪中看到了大雪中的青松,還僅僅是一棵樹嗎?他還像什么?(中國人民)
小朋友,你也是這堅韌不拔的中國人民的一員,讓我們再讀詩句,讀出中國人民的堅強。再配上動作背。
2、師總結寫法。
陳毅爺爺這種由青松來贊美人的寫法,就叫做——(板書)借物喻人。
他啊,為了鼓舞人民,用這種方法,還寫了《紅梅》這首詩呢!
出示《紅梅》
跟老師讀。齊讀
五、指導書寫,鞏固生字。
2指導觀察范字,示范“挺”“且”
3、生描紅,臨寫這兩字。教師巡視,輔導個別書寫有困難的學生。
板書設計:青松——挺 直 壓
青松教案設計范文(18篇)篇十八
這首詩選自陳毅同志的《冬夜雜詠》,全詩借寫大雪重壓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贊頌堅強高潔品質。以青松為題,隱含所抒之情。
德:初步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
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字詞意思。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詩。
反復吟讀,借助插圖在說話練習中理解此詩。
課文錄音,教學掛圖。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誰會背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寫的,是一首古詩。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詩,這首詩是陳毅爺爺寫的。
2、板書課題:18青松
3、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1、錄音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翹舌音。
要求讀出節奏,不能唱讀。
1、自學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想想詩句的意思。
2、引導理解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壓:重壓。
挺:直立而高聳。
且:而且
指名說說一、二行的意思。
結合看圖,說說青松是怎樣不畏嚴寒的。
學生練習讀一、二兩行。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潔是什么意思?高潔呢?(高尚純潔)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說說三、四兩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樣高尚純潔,請等到大雪融化的時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樣兒呢?請小朋友看圖。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圖,指名說說這時修建青松的樣子。
指導朗讀。(要讀出贊、自豪的感情)
3、練說全詩的意思。
自由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4、小結全詩。
課文一、二兩行寫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現青松不畏嚴寒;三、四兩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贊美了青松的高尚純潔。
(板書:景不畏嚴寒情純潔高尚)
朗讀。
全詩朗讀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讀出停頓和重音。
大雪|壓青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名說說詩意。
1、教學字形。
引導用熟字記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優——化
壓是廠字頭,不要多加一點。
2、指導寫法。
待、化:左窄右寬。
挺:要擺勻稱。
3學生描紅。
1讀詞抄詞。(課后第三題)
2給下面的字加個偏旁或字,再組詞。
化——()且——()青——()公——()
3擴詞。
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