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大班教案需要注重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分享幾份優秀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一
幼兒已經學過3和4的組成,對組成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理解,對組成中互補互換的關系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3和1合起來是4并初步推測1和3合起來也是4。本次活動應著重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為幼兒提供操作機會,引導幼兒思考歸納。同時,可以將營養搭配的理念和方法透到活動中去,鼓勵幼兒掌握運用5的組成來解決早餐搭配的實際問題。
1.掌握5的4種分合方法,理解互補、互換的關系。
2.能主動運用5的組成搭配早餐,會書寫數字5。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1.大食譜1張(大食譜中的食物金額應與當地條件相符,貼近幼兒實際生活)5的組成數字卡片和點子卡片各1套。
2.小食譜、練習紙、筆幼兒每人1套,盤子若干。
3.2-5的數字卡片若干,價格與大食譜一致的早餐食物卡片若干。
4.“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我健康我快樂》。
1.請幼兒觀察大食譜,了解飯菜的名稱、價格、營養等。
(1)引導幼兒了解飯菜的價格并對飯菜進行歸類。如圖。
(2)請幼兒說出自己想吃的食物的.名稱和價格,提醒幼兒注意早餐的營養搭配、干濕搭配。
2.請幼兒設計早餐食譜,學習5的組成。
(1)教師可示范選早餐,列出5的組成式。
如:有5元錢,用1元錢選一份小米粥,用4元錢選一份包子。引導幼兒分別用5的組成的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表示教師選擇的早餐,理解數字及各符號的意義。
如:
知道其中5個圓點和數字5表示5元錢,1個圓點和數字1表示買小米粥的1元錢,個圓點和數字4表示買包子的4元錢。
(2)引導幼兒在小食譜練習紙上表示出自己選擇的早餐,列出5的4種分合式。
提醒幼兒:早餐的標準為5元,在小食譜上要表明選的是什么食物、它們的價格是多少并用5的組成式進行表示。鼓勵幼兒選一份既營養又實惠的早餐。
3.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早餐食譜,理解互補的關系。
(1)用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記錄幼兒設計的早餐。
引導幼兒描述分合過程并理解其含義。
(2)引導幼兒看圖分析并得出結論:5分成的兩個部分數,一邊的數越來越大(小),另一邊的數越來越小(大);每分一次,兩個數合起來都是5。幫幼兒理解數之間的互補關系。引導幼兒討論并發現:這樣排列的好處是又快又對地分盡每個數的所有組成形式。
4.請幼兒觀察5的分合式,理解互換關系。
(2)引導幼兒討論:這樣排列的好處是只要想出一種分法,就能很快找到另一種分法。例如:知道5可以分成1和4,就會想到5可以分成4和1。
5.玩“買早餐”游戲,復習5以內的數的組成。
(1)游戲方法:兩名幼兒做餐廳服務員,其他幼兒做顧客。扮演顧客的幼兒端著盤子,手拿一張數字卡,買兩種合起來價格正好是手中數目的早餐,并列出組成式,幼兒所選的早餐要注意搭配合理、科學、有營養。
服務員要熱情待客、禮貌待人,顧客說對時,收好顧客的數字卡片,并將兩樣早餐實物卡片放到顧客的餐盤中。
在活動中,教師應及時糾正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幼兒克服困難順利完成游戲。
(2)游戲后組織幼兒交流,相互評價游戲時幼兒是否選得對,選得快,是否注意干濕搭配、營養合理等。
請幼兒閱讀《我健康我快樂》第21頁。
此活動的設計是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數學課的樂趣。通過創設情景,設置問題,有效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索欲望,我一開始沒有直接點題,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課題:5的組成。在情景的創設中,幼兒興趣濃厚,一個個當起了小兔的小幫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過來了。在幼兒探索操作的環節中,我放手讓幼兒去嘗試操作,再通過集體交流,讓幼兒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兩份的四組分合式。但在操作過程中,發現有的幼兒只是隨意分合順序,沒有規律;有的幼兒只會分一種的;有的幼兒按順序分的;有的幼兒有重復分的。但是經過我有意識的引導后,再次讓幼兒操作,讓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這樣活動既得到反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這個環節還讓幼兒學會觀察比較,學會思考,初步培養分析綜合能力。還通過游戲,鞏固了5的組成,讓幼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中體會數學課的樂趣。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二
1、進一步學習7、8的組成,體驗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2、能仔細觀察圖片,能獨立地找出不同的特征嘗試進行分合。
3、樂于接受和嘗試新的方法進行操作。
教具:烏龜一家的圖片(圖上有7只烏龜,1只大烏龜,六只小烏龜,三只在岸上,四只在水里)學具:《幼兒用書》(p7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提醒幼兒先記錄總數,再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的烏龜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教師:我們發現了許多不一樣的地方,誰按這些不同把烏龜分成兩組?
——幼兒思考并嘗試將烏龜分成兩組,說一說:大烏龜有幾只,小烏龜有幾只,根據大小特征,用分合式記錄烏龜的數量。然后再找出一個不同點分一分并記錄,如:按烏龜所在的位置不同,分為三只在岸上和四只在水里等。
※小組操作活動——彩色的動物。鼓勵幼兒觀察畫面,將圖中的小動物按顏色、大小、方位的不同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導幼兒找出一個不同點列出兩道分合式。
——看圖列分合式。請幼兒觀察點子圖,用短線將一排點子分成兩份或用兩種顏色將點子涂色,鼓勵幼兒用兩道分合式進行記錄,如8可以分成1和7、7和1。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師幼共同檢查,引導幼兒觀察按互換關系記錄的結果,發現這種記錄方式,即:它們的數字相同,但位置不同。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三
1、在游戲中歸納總結學習6以內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
2、在操作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學具:蟲子人手五份,記錄紙人手一份,剪刀、筆人手一份。
1、老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青蛙寶寶。
師說:青蛙寶寶們,現在我要帶你們去稻田捉害蟲,好嗎?來,出發啦!(音樂響起,幼兒跟老師學做小青蛙跳的動作)教師帶領幼兒進場后轉一圈坐在中間位置上。
2、無意間發現蟲子。
師說:(出示稻田圖)呀,這塊稻田真漂亮,黃燦燦的稻子長得多好呀!
師說:咦!這邊的稻子怎么這樣亂?(有蟲子)。
師說: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隱藏在稻田里的害蟲)原來是蟲子在搗亂。
3、認識蟲子。
師說:這條蟲子長得怎么樣?(長長的﹑有一個一個圓圈﹑一節一節的……)。
師說:小朋友說得真好!這條蟲子一節一節的,有幾節?用數字“幾”來表示?我們就叫它“六節蟲”。(教師寫“6”在記錄紙上)。
幼兒討論回答。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們怎樣消滅“六節蟲”?
4、學習捕蟲本領。
師說:(師拿出滅蟲武器——剪刀)這是消滅“六節蟲”的武器,看我的。(師用剪刀將蟲子一剪為二)。
(老師邊講邊寫完整分合式)。
師說:這是我捉到的第一條“六節蟲”,現在我把它分成的兩段數字記錄下來了,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我已經捉了一條蟲子。
幼兒討論回答。
師小結:看來只要把“六節蟲”剪成兩段它就會死掉。寶寶們要把每次捉的蟲子怎么剪的記錄下來,我們比一比誰捉的方法最多。
5、嘗試捉“六節蟲”
師說:在后面的稻田里還有許多的“六節蟲”,能干的寶寶們跟著媽媽一起去捉害蟲吧!
幼兒回到自己座位上自由練習,師巡回指導。
師說:寶寶們,回家啦!(組織幼兒回中間座位)。
6、交流捉蟲經驗。
師說:寶寶們,你們都捉到蟲子了嗎?誰來告訴我,你是怎樣消滅蟲子的?
師問:
(1)你剪在第幾節?
(2)分成了幾和幾?
(3)6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講述師演示并寫出“6”的分解式,重復的去掉。找出記錄方法——有序排列。
師小結: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師說: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些分合式,好嗎?
7、游戲:找朋友。
寶寶們,看看你的小青蛙背后有什么?(數字)如果我拿出數字2,數字2的青蛙寶寶就去找和它合起來是6的數,我說:“2的朋友在哪里?”你找到后說:“我的朋友在這里?!辈⒑驼业降呐笥驯г谝黄?。
8、結束。
師說:寶寶們今天學到了新本領真能干,現在我們跳回去,休息一會兒吧!
文檔為doc格式。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四
1、學習4的組成,知道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
2、學習用實物和數字表示這個過程
圓點圖片卡1、2、3、4及分合號;數學練習冊
一、集體活動
1、復習2、3的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2和3的組成,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2、學習4的組成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4的組成。請小朋友來看一看?!?/p>
看一看:教師逐一在黑板上畫出四只桃子,引導幼兒把四只桃子分別放在下面兩個盤子里(用筆畫)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不會畫桃子的幼兒可以用圓來代替)
教師:“我們請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只桃子分放到下面兩只盤子里,其他小朋友做小評委,看看他有沒有分對?”
(3)老師引導幼兒一起觀察操作情況,一起學用完整地話講述分解的圖。
教師:“我們來看看剛才小朋友分的蘋果對不對?誰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師出示帶有四個小圓片的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分解四個小圓片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分蘋果了,老師現在把蘋果換成了小圓片,有誰會分?”
(5)請個別幼兒來做數學4的分解,其他幼兒一起驗證是否正確。
二、個別操作
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知道分桃子時下面要畫桃子而不能用數字來代替,下面有幾條線就是有幾種方法。分解數字時下面就要用數字來表示。
教師:“請小朋友把練習冊打開到第25頁,完成4的分解組成及加減法”
教師:“做加減法時,題目的要求是:右邊每個盤里原來有4個桃子。小動物們分別拿走了幾個?還剩幾個?聽清楚題目,想好了再做?!?/p>
三、評價幼兒的操作情況
1、對上課認真聽講并獨立完成作業的小朋友予以表揚。
2、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再進行重點指導,直到弄明白為止。
這節課,我投計了時以活動為主,讓幼兒在游戲和玩中學習,使幼兒了解4的組成,讓幼兒的學習興趣更高了。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五
由于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只會享受別人的關心,覺得別人關心他們是應該的,缺乏主動關心別人的情感和行為,于是我設計了《老爺爺的帽子》這節活動,通過故事讓幼兒懂得人和人之間是需要互相關心的,通過做帽子讓幼兒感受到幫助、關心別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1.理解故事內容,并感受冬季里老爺爺和小鳥相互關心的友情。
2.知道關心別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懂得簡單的折疊方法,一起折疊帽子。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故事《老爺爺的帽子》和相關的圖片紙,折的帽子。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冬季里老爺爺和小鳥相互關心的友情。
活動難點:懂得簡單的折疊方法。
一.出示帽子引出話題。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帽子)你們認為帽子是用來做什么的呢?帽子還有其他的作用呢,不信我們來聽個故事吧。
二.理解故事內容并演示ppt。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中帽子是誰的?老爺爺把帽子給了誰?為什么要給小鳥呢?
3.師:老爺爺在那么冷的天里把帽子給了小鳥,老爺爺怎樣的呢?小鳥是怎樣關心老爺爺的呢?(引導幼兒講述小鳥用自己身上的羽毛做了一頂帽子,送給老爺爺的情景,體驗小鳥關心老爺爺的情感。)。
師幼總結:老爺爺在很冷的天氣中幫助了小鳥,每天都來關心、看護他們,小鳥很感謝老爺爺,每天唱歌給老爺爺聽,知道老爺爺生病了,主動地關心老爺爺,還送了一份禮物給老爺爺。
三.懂得關心別人。
2.師:我們除了關心爸爸媽媽還應該關心誰呢?
3.師:你覺的關心別人開心嗎?為什么?
教師總結:當別人遇到困難,或不開心、孤獨時,得到你的關心、幫助,他們會很開心,你也會很開心?;厝ブ?,多關心你身邊的人。
四.做帽子。
1.師:老爺爺只有小鳥送給他的一頂帽子,萬一老爺爺感冒那怎么辦呢?
2.師:要不我們每個小朋友做一頂帽子送給老爺爺,這樣老爺爺可以幫助更多的小鳥也不會生病了。(跟在教師后面一起做帽子)。
3.師:老爺爺知道我們小朋友這么關心他,肯定很開心。
在教學這個活動的時候,幼兒很有積極性,大部分幼兒掌握了故事內容,知道老師說的是什么情節,在結束這個活動后,我反思了一下,我覺得還應該再增加一個現場情境表演,加深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大膽地去想、去說,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六
2、在活動中學習掌握5的分解與組合3、通過感知分解組合的關系,提高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物質準備:ppt,黑板上展示操作——盤子,數字,符號卡,操作題…。
經驗準備:接觸過5以內數的分合。
一、游戲導入:《數字問答游戲》。
二、活動環節。
1、觀看并操作課件《分草莓》。
(1)教師引導引導幼兒將5顆草莓分在兩個盤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師示范將5顆草莓分成1顆和4顆。
(3)請幼兒操作,嘗試不同的分法。
教師:還可以怎么分呢?請小朋友試試看吧!
(4)教師小結:5顆草莓可以分成1顆草莓和4顆草莓,4顆草莓和1顆草莓,2顆草莓和3顆草莓,3顆草莓和2顆草莓一共有4種分法。
2、觀看課件《學習分合式》,認識分合號及分合式。
(1)認識分合號教師:這是分合號,用分合號就可以很方便把剛才分草莓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示范分合式及讀法教師:5顆草莓分成了1顆和4顆,所以5可以分成1和4;1顆草莓和4顆草莓合起來是5顆草莓,所以1和4合起來是5。
3、操作課件《數字卡片》,進一步了解5的分解組合。
教師:請根據卡片上的數字及圖案數量,找出合起來是5的兩張不同形狀的卡片。
4、操作課件《彩色氣球》,鞏固5的分解組合。
教師:請給氣球涂上紅藍兩種顏色,涂完后用對應的分合式記錄下來。
三、教師將分合式匯總到黑板上進行展示。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分分看。
幼兒:4種。
教師:這4種分法怎樣記錄讓我們看起來更清晰呢?
幼兒:按順序記。
教師:我們分成的數字叫部分數,記錄時可以按一個部分數遞增,另一個部分數遞減的規律,這樣看起來更清楚。
教師和幼兒一起按規律記錄。
四、分組活動。
第一二組:《涂一涂》根據分合式數字將每種花涂上兩種不同顏色,
第三四組:《貼一貼》根據圖案在方框里貼出相應的數字。
第五六組:《連一連》將數字合起來是5的兩張撲克牌連起來。
五、交流小結。
1、幼兒講述操作過程。
2、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總結。
3、師幼兒共同收拾整理材料六、
活動延伸在一日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周圍事物練習5的分解組合,比如:每只手上的5根手指頭,衣服上的5顆紐扣等。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能力。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4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于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紀律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玩中學習,以達到生活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活動的設計思路來源最近我們學的《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忙著寫著信,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為小動物分房子,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組成,掌握5的4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相互交換的規律。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七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3.體驗數學的奇妙有趣,喜歡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是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難點是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小路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至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一、游戲導入,以“碰球”的游戲復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游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的數字做朋友?!?兒歌: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二、幼兒操作:探索8的組成。
“森林樂園里新修了一條馬路,小動物們準備在路的左右兩邊種上小樹,這樣馬路看起來就會更漂亮一些。那請你看一看小動物們可以怎么種呢?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到紙上吧?!?/p>
1.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白板上呈現。
“請你們看一看并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一邊的數慢慢變大,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1.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動物們一共要種的樹?(8棵)。
2.教師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并說說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馬路的左邊1棵,種在馬路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p>
3.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的分解式,并帶幼兒說說: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
引導幼兒說8還可以分成7和1。
“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還是1和7,只是數與數的位置交換了一下,合起來的總數也沒有變,都是8?!?/p>
4.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
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四、結尾。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觀光游覽車,在剛種好小樹的馬路上看看美麗的森林樂園吧!(檢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
“今天我們一起找到了數字8的三組對應組成,那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數字8剩下的對應組成吧?!?/p>
根據我班幼兒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只進行8的組成。從一開始的問答游戲:復習7的組成到接下來的看圖片發現蝴蝶的不同,再到后來操作圓點卡片自由探索8的組成,到最后的內化遷移的游戲鞏固,整個活動環節流暢,《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動中貫穿了很多游戲,以便與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感到數學的樂趣。幼兒對這些游戲也非常感興趣。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八
1.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組成,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2.發展分析、推理、歸納和遷移能力。
3.喜歡并愿意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組成,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2.發展分析、推理、歸納和遷移能力。
3.喜歡并愿意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組成并記錄。
2.難點:在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遞增遞減的規律)。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白色若干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取學具。
2.游戲“敲鼓”
3.通過故事學習7分解組成,并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1)以《蘋果熟了》的故事形式,學習7的分解組成。
出示7個綠棋子。
故事: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有一所第二幼兒園,幼兒園的院子里面有一棵蘋果樹,秋天到了樹上結了7個蘋果,第一天。1個蘋果成熟了,變成紅的。
老師將一個綠棋子變成紅色棋子,并出示記錄表。
提問7分成了1和幾?1和6和起來是幾?
請幼兒用“照相機”把第一天蘋果成熟的情況拍下來。
第2天,又1個蘋果長成熟了,變成紅的…………(方法同上)。
(2)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分出來的兩個部分數中一個數增加1,另一個就少1,總數不變”的互補關系。
教師演示比較第1天和第2天紅蘋果的數量.
提問:第1天,樹上有幾個紅蘋果、幾個青蘋果,第2天,幾紅、幾青?紅變的(多一個)青呢?(少了一個)。
為什么紅變多一個,青就變的少一個呢?(因為樹上總共只有7個蘋果,紅變多了、青就變少了)。
(3)通過故事擺出7的不同分法。
請幼兒邊敘述故事邊擺棋子,擺完說出一種分合式,在擺下一種。
(4)引導幼兒進一步的理解部分數之間(逐一遞增、逐一遞減的互補關系)。
游戲“猜拳”
4.收學具并檢查學具。
5.聽音樂送學具。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九
活動目標:
在操作活動中主動學習7的組成,知道7的分合方法和數學的互補關系,培養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和善于思考的習慣。
環境創設:
小鈴1只,音樂磁帶,7的組成卡片,數量分別是1---6個圖片分散在教室四周的桌子上,數量為1—6的小動物頭飾每人一個。
重點與難點:
操作活動中主動學習7的組成,知道7的分合方法和數學的互補關系。
活動過程:
一、尋找。
教師:小朋友閉上眼睛用耳朵聽一聽,老師敲了幾下小鈴?(7下)。
請幼兒在教室里找2張卡片,要求卡片上的圖形個數合起來正好是7個。
幼兒分散找,相互檢查說說找到的2張卡片的內容。
二、書寫。
以小組為單位讓小朋友把配在一起的.兩張卡片上個數用數字記錄在紙上。
每組請一位幼兒將記錄的7的不同分合方法讀出來,教師用7的組成卡逐一出示在黑板上。
三、排列。
教師把7的6種分合方法都貼在板上,引導幼兒發現用什么方法幫它們排排對,記起來方便又不漏掉。
幼兒嘗試排列。
四、歸納。
教師引導幼兒把2個數字交換位置的方法記憶組成。
五、找伴。
幼兒帶著自己畫的小動物頭飾,聽音樂找朋友,要求找到的朋友頭飾上的數字合起來是7.手拉手重復進行。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十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
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十一
二期課改需要我們以整合的思想來實施新教材。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幼兒在前些階段的學習中,已經接觸和練習了數的形成、2、3、4的分合、組成等等。在此基礎上,中班下半學期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可以學習5的組成,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依據二期課改的理念及新綱要的要求,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去探索、體驗理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并將自己獲得的知識用交流的方式表現出來。
學習6的組成。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花片、小樹、小動物圖片、紙盒、糖果、筆、紙、數字卡片等。
(一)湊數游戲:《蘋果和生梨》。
1、請1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玩湊數游戲。
2、春天的花園里有個數學王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數學王國找一找那些東西的數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來,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發現寫在紙上。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游戲。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三)幼兒交流討論。
2、幼兒各自介紹自己的發現。
(四)學習6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的一家也到數學王國來玩了,數一數有幾只貓?用數字幾來表示?看看它們長得都一樣嗎?引導幼兒從貓的大小、顏色、花紋、蝴蝶結來分。
3、教師歸納: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們合起來都是5送糖果。
我們小朋友本領真大,不但學會6的組成,還學會了記錄,現在我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貓們一起到數學王國去玩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數學王國到了,看看國王今天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各種糖果)
國王還準備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粒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粒紅色的糖果、幾粒蘭色的糖果、或幾粒黃色的糖果、幾粒綠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周圍的爸爸媽媽檢查一下,也可以給好朋友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糖帶回家,可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十二
1、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
2、在操作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3、愿意積極動腦,大膽嘗試。
成。
2、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要玩的數字的碰球。
師:嗨嗨,我的一球碰幾球?
幼:嗨嗨,你的一球碰一球。
3、教師與幼兒分全體和個人玩這個游戲。
目標:1、復習6的組成,知道6的組成有5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根據教師的出示的數熟練的說出能組成6的另一個數。
3、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準備:6個玩具。
1、請個別幼兒起立玩碰球游戲。
2、以3桌為一組,請其中一組說出小于6的數,另一組找到與其組成6的數字。
二、玩游戲,鞏固6的組成。
(一)猜猜我的手上有多少。
2、分幼兒全體和個人進行游戲。
3、請幼兒回答為什么能準確的說出答案,教師對幼兒的答案小結。
(二)開火車回答。
幼兒按順序快速回答教師另一手中雪花片的數量(不能快速回答的幼兒由大家幫忙)。
三、做作業。
1、教師講明作業做法。
2、幼兒獨立完成。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十三
初步感受兩個部分之間互換的關系。
初步探索、學習7、8的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兩份各有幾種分法。
能將記錄與同伴進行相互檢查并發現問題,養成互查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2、物質準備。
教具:7、8的涂色活動圓圈圖各一張,彩色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6頁)幼兒人手一支筆;剪下《幼兒用書》(p19、20頁),雙色圓片片;小簍子若干,內放數量為7或8的雙色圓形片片,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快樂圓點怎樣涂?
教師:許多小圓圈來和我們玩游戲。出示7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并說出總數,知道今天分合游戲的總數是7。
教師:我們來變個小魔術,把每排圓圈中的一些變成彩色的,你想怎樣變。
教師再出示8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總數是幾。
引導幼兒猜測:把8分成不同的兩份,可能有幾種分法?鼓勵幼兒去試一試,看自己猜的對不對。
2、小組操作活動--涂色,觀察每排蘋果的數量和顏色,請你依樣按序給蘋果涂色,按顏色把蘋果分成兩份,并在左邊記錄,完成7的分合式。
連線。觀察閱讀花朵里的數字和花盆上的總數,請你劃線將兩個花朵合起來的總數與相應的花盆連起來。
翻泡泡,幼兒先將圓片按一種顏色排成一排,記錄總數,然后翻一個圓片記錄兩次,最后說一說每次分合的結果。
3、活動評價--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結果,展示幼兒的記錄單,進一步鞏固按順序記錄的方法。師幼共同得出7分成不同的兩份有6種分法,8分成不同的兩份有7種分法。
展示按互換關系記錄的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這種記錄方法和按序記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并請幼兒介紹是怎樣記錄的,鼓勵幼兒也可以嘗試用該種方法進行記錄。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十四
新《綱要》要求幼兒"應從生活中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和合作能力。"在本學期的前一階段,幼兒已經學習了7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對于數的組成和分解已具備一定的經驗基礎。前一階段幼兒的學習讓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數的組成和分解方法,使數群概念得以發展,能進一步理解數之間的關系,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在《8的組成》的數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經驗,同時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7種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7種分法。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1、小河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
2、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一、游戲:"碰球",復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游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的數字做朋友。
兒歌: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幼兒個別或集體玩此游戲,可重復進行!
二、幼兒操作:探索8的組成。
——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圍除了一條小河其他什么也沒有,每到春天風大的時候大風總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讓屋子里滿是灰塵,沙子總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淚,紅紅的、腫腫的,小熊想了很久,決定在小河的左右兩邊種上一些小樹,朋友們聽說后都給小熊送來了樹,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蘑菇釘和小釘板,請你把小釘當成小樹種在小河的左右兩邊,看看,可以怎么種,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在紙上。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呈現:
——引導幼兒觀察兩張記錄結果,比較哪張更容易記住,為什么?
——小朋友,請你看看黑板,說說發現了什么?(一邊的數慢慢變大,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像爬樓梯。)。
——小結:8一共有7種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熊一共要種的.樹?(8棵)。
——教師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并說說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小河的左邊1棵,種在小河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的分解式,并帶幼兒說說: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引導幼兒說說8還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都是1和7,只是數與數交換了一下位置,合起來的總數沒有變,都是8。
——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找出了8的7種分法,還運用互換規律快速的找出8的3組對應組成。小朋友只要記住這些規律,以后學習數的組成就會更加簡便、快速。
四、結束。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火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小火車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z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
結合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學習7、8的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兩份各有幾種分法。
2.初步感受兩個部分數之間互換的關系。
3.能將記錄與同伴進行相互檢查并發現問題,養成互查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7的分合卡片一套。幼兒人手一個操作板,7個“金幣”,7的房子圖、8的分合操作單各一張,鉛筆一支。
2.知識經驗準備:已經學習過6以內數的組成,并初步理解組成分解的互換規律?;顒舆^程:
1.“闖關開門”游戲:“喜羊羊和美羊羊來到魔幻城堡。可是,魔幻城堡的大門關上了,它們需要找到兩個數合起來,總數是6的鑰匙,才能進入?!?/p>
2.“哪幾串鑰匙可以用呢?”(幼兒自由回答)。
1.操作探索7的組成:
(1)情景引入,激發興趣:
“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里得到了7個金幣。決定把金幣分成兩份,可以怎么分呢?”(幼兒個別回答)。
(2)“看來7有很多種分法。把7個東西分成兩份,到底有幾種分法,請你用金幣試一試,把你分的結果用分合式記錄下來。記錄的結果不能重復哦!”
(3)幼兒操作、記錄。
(4)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分合式,知道7有6種分法。
“把7個金幣分成兩部分,你有幾種分法?請你把你的結果讀出來。”(個別回答)“他讀的時候,你們要仔細聽,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分法?”(根據幼兒回答出示7的分合卡片)。
“這些分法你們都有嗎?”“你們還有沒有不同的分法?”
(5)小結:“把7個東西分成兩份,有6種不同的分法。我們一起把這6種分法讀一遍。”
2.觀察、討論,發現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規律。
“在分合式中,7分成1和6,7分成6和1,6和1,1和6只是交換了一下位置,這就是互換規律。再來找找,還有那些是這種交換情況的?”
三、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推理8的組成。
1.出示8的分合操作單,要求:
“這里有一張操作單,是關于8的分合,請你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新本領,把8的分法有順序地填完整?!?/p>
2.幼兒完成操作單,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回答,教師操作8的分合操作單教具。
“你們填完了嗎?我這里也有一張還沒有完成的操作單,你們幫我一起來完成。你們說,我來寫?!保ǜ鶕變旱幕卮鹬鹨谎菔痉趾鲜剑?/p>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活動完成的對不對。先看看兩組數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8分成兩分有幾種分法?你們看哪一種分合式是有序的?”
4.“8有幾種分法?7有幾種分法?”
四、“放鞭炮”游戲。
1.示范游戲:“喜羊羊和美羊羊在魔幻城堡還驚喜的發現了一大串鞭炮。我們一起來玩點鞭炮的游戲。”
“每個鞭炮里都藏了一個分合式,你要正確地把它讀完整,鞭炮才有響哦。我們摘一個來試一下。”(集體游戲。答對了,“對啦,砰、叭!”;答錯了,“錯啦,呲,噓!”熄滅。)。
2.小組游戲、個別游戲相結合游戲數次。
最新大班數的組成的數學教案(優秀16篇)篇十六
1、通過嘗試,操作學具,讓幼兒桿子將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并作記錄。
2、通過討論、分析,理解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如一個不風增加1,另一個部分就要減少1。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塑料小鴨學具人手42只。
活動過程。
玩“碰球游戲”,出現數咔,師問:這數是幾?答“6”。師:今天玩碰游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6。(例如),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集體嘗試活動。
出現小狗、小兔家的圖象。
師:今天小狗請幾只小鴨到它們家做客?(幼兒答:7只)小兔也請小鴨去做客,怎么辦呢?(幼兒答……)請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鴨,分成兩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數與別人不一樣。(第一次嘗試)。
教師請幼兒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操作小鴨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兒回答一種,教師列出一種,功寫出6個分合式。
師:分成兩份,共有幾種分法?答:共有6種,集體朗讀7的分合式。
師:剛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種,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試試你能否分出6種,幼兒操作“塑料計算小鴨”,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嘗試)。
師:現在我請某某小碰喲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7的分合式,如圖。教師請幼兒回答時要注意請有代表性意見的,一是有重復的,實際沒有6種;二是雖有6種,但沒有按順序分;三是有順序地分清6種。請幼兒看看,這三種分法,誰的方法好,誰的對。幼兒通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的方法好。
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請幼兒在作業紙上寫7的6種分合式。(第三次嘗試)。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1和6,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2和5。
師問:2比1,幼兒答:2比1多1。
師問:5比6,幼兒答:5比6少1。
用這種方法講清7得6種順序奮發,最后得出結論:7分成兩份,這邊增加1,那邊就減少1。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