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小班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小班教案參考資料,供教師們查閱和使用。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一
目的:
1.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學習運用不同的語言、動作、表情大膽表演。
2.培養幼兒能傾聽他人講話,與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戲。
3.能根據游戲需要尋找替代物。
準備:
一組投入頭飾,道具。兩組投入頭飾及服飾。一組投入胸飾及道具。
指導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回憶故事的片斷,集體學習著急、氣氛、兇惡、感動等語調、表情。
2.師生共同提出游戲中的注意事項。
1)今天那么多的.老師來看我們表演,我們應該怎樣與同伴合作才能表演的更好?
2)如果找不到紗布怎么辦?(尋找其他的物體――布代替)。
3)我來當攝像師,看看誰的表情、動作最好,我會給它拍照!
4.幼兒按意愿結伴,商量分配角色,布置場地,進行表演。
1)教師以“攝影師”的身份指導幼兒學習運用不同的語言,動作,表情進行表演。重點指導“愛心小兔”的一組游戲。
2)觀察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情況及幼兒“以物代物”的情況。
3)提醒個別不遵守紀律的幼兒,鼓勵其與同伴認真合作游戲。
3.結束。
1)請幼兒自己反饋今天游戲進行中出現的問題。
2)根據游戲出現的情況(如,有些幼兒在表演的時候東張西望)組織集體幼兒說說:為什么不僅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表演時還要認真傾聽同伴的表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二
目標:
1、熟悉故事的內容,喜歡扮演角色表演,初步運用動作和表情表現故事中的角色;。
3、能進一步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感受,能與同伴一起商量分配角色。
活動準備:
背景道具、故事中的角色頭飾和服裝,小桶和釣魚竿;。
過程:
1、分角色表演《小貓釣魚》。
?將幼兒按照角色意愿分成4組;進行集體表演;。
?表揚有表情和對話時運用動作的幼兒,并請幼兒進行重點的示范;。
?和幼兒一起討論:“貓弟弟為什么看到媽媽釣上魚來會生氣?你會怎樣表示它生氣的?”
“貓媽媽是怎樣教育貓弟弟?”(練習對話)。
“最后貓弟弟聽了媽媽的話,他怎樣釣魚的?他的眼睛是怎樣看魚竿的?”“貓弟弟最后釣上魚來了,它高不高興?怎樣表示貓弟弟很高興?”
2、請幼兒相互商量選擇角色,和同伴一起表演《小貓釣魚》的故事。
請
幼兒說說怎樣和小伙伴一起商量分配角色。
3、輪換角色,繼續表演。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三
活動背景:
小紅帽是一個家喻戶曉,比較經典的故事,流傳給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我班小朋友在家中也聽過家長講述過這個故事。在全班集體教學活動中當大家再次接觸到這個故事以后,被其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對故事中的人物和內容十分感興趣,常常在語言區域活動的時候進行講述,還伴有自己想象的動作和表情。有的孩子向我提出了為他們提供材料,讓他們可以制作表演的道具、服裝進行表演等等,于是開展了表演游戲《小紅帽》。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能夠用故事中的語言創造性的表演。
2、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幼兒自主分配角色,學會合作表演。
3、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會完整地講述故事。
2、狼的頭飾、草地、大樹、沙發床。
3、各種表演道具(絲巾、紙、塑料、紙盤、膠水)活動過程:
一、幼兒與老師共同布置場景和制作道具1.回憶故事內容,進行討論。
提問:故事中有誰?每個角色的服裝怎樣進行設計?
故事中有那些場景?怎樣進行布置?
2.分組制作分為服飾組和場景組,共同制作,
資料共享平臺。
3.幼兒合作擺放場景。
二、幼兒進行表演1.討論四個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并集體練習。
2.幼兒自主分配角色。
3.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穿好表演服裝。
4.幼兒表演,教師觀察指導。
要求幼兒能夠用語言及動作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四、活動延伸1、你們還聽了哪些故事?你最感興趣的故事是什么?
2、集體討論并確定下一次表演游戲的內容。請幼兒回去完整講述故事以便下次表演游戲。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四
活動設計背景:
學生手拿捆成一捆的蘿卜,從活動場的一端到另一端,把自己手中的蘿卜放到另一端的框中。
活動目標:
讓學生對數字有一定的辨認力。提高學生的體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錯放蘿卜。
活動準備:
道具蘿卜、竹筐、口哨。
活動過程:
一、學生集合,教師給學生講解活動規則。
二、給學生分組。(把學生分成6組,每組6人,依次站好)。
三、分發蘿卜每人一捆,每組站在最前面的同學先玩。(生先數清楚自己手中的蘿卜數量,再跑到活動場的另一端把蘿卜放在與蘿卜數量一樣的竹筐中。第一個同學完成后,第二個學生繼續。)。
四.師清點蘿卜的數量,是否有誤。
五、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鼓勵有失誤的學生。
六、說一說下次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學生放蘿卜的過程中有混亂現象。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應安排更加仔細,讓學生在活動中能收獲更多。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員的職責,學會玩超市的游戲。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游戲,增進各游戲之間的'聯系。
3、進一步培養幼兒按要求歸類擺放游戲材料的意識、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營業員標志、錢、柜臺及超市的各種貨物。
活動過程:
1、簡單講述上次“超市”的游戲情況,提出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在超市中,不能按類收拾游戲材料。
(2)個別幼兒不懂得禮貌待客。
(3)游戲情節較單調,與娃娃家的交往不夠。
2、讓幼兒按意愿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游戲,教師給予適當的調整。
3、幼兒分組游戲,教師重點指導超市。
引導幼兒在學會分清“超市”游戲中營業員、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職責基礎上,能與娃娃家進行簡單的游戲交往。
教師以經理的角色身份幫助幼兒發展相應的游戲情節。
活動結束:
提醒幼兒按各角色區收拾游戲材料,并要求能整齊擺放。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六
1、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跳,并嘗試跳過障礙物----“小矮墻”,發展跳躍能力。
2、感受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1、活動重點:能雙腳并攏向前跳。
2、活動難點:能雙腳并攏向前跳,越過“小矮墻”。
:青菜、蘿卜若干個、小兔子胸飾人手一個、磚塊“小矮墻”兩座、兔媽媽頭飾一個、律動音樂等。
1、跟著音樂進行熱身運動。
2、學習雙腳向前跳。
(1)教師示范并個別指導,要求兔寶寶雙腳并攏向前跳。
(2)幼兒自由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跳。
3、學習雙腳并攏跳過障礙“小矮墻”
(1)教師示范越過障礙“小矮墻”并沿兩旁的紅線跳回來。
(2)幼兒一起越過障礙“小矮墻”并沿兩旁的紅線跳回來。
(3)分組(長耳朵組、紅眼睛組)越過障礙“小矮墻”并沿兩旁的紅線跳回來,教師注重個別觀察指導。
(1)教師示范經過兩條“小矮墻”采一次青菜或蘿卜的過程。
(2)幼兒分組去采青菜、蘿卜,長耳朵組采青菜,紅眼睛組拔蘿卜,并送回框子里。
(3)放松運動:拍拍手、拍拍腿,把青菜、蘿卜搬回家。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七
本班幼兒大多數是新生,對舊生都不是很了解的,通過這節課讓幼兒能與人相處,能夠理解故事內容,從表演中找到快樂,幼兒能表達清楚想表達的事,利用頭飾使幼兒產生興趣。
1. 重點使幼兒能欣賞故事和懂得傾聽,理解故事內容
2. 讓幼兒樂于參與表演,并創編角色動作。
3. 幼兒能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點:讓幼兒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大家要團結合作,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
難點:有些幼兒理解能力有限,語言表達不清楚。
1. 教學掛圖《拔蘿卜》6張,幼兒用書。
2. 準備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卜等頭飾。
1、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手指游戲,然后請出今天的小頭飾。
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3.教師提問:“小朋友,請你們說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
1.出示第一二三四五六張圖片,分別提問:“這個蘿卜是誰種的?老公公為什么要請老婆婆幫忙拔蘿卜?老婆婆喊了誰來幫忙拔蘿卜?小姑娘請了誰來幫忙?小黃狗又喊誰幫忙拔蘿卜?小花貓喊了誰來幫忙拔蘿卜?最后蘿卜被誰拔起來了?”幼兒分別回答完后,讓幼兒明白蘿卜是大家共同努力才拔起來的。
2.教師復述講故事,讓幼兒看掛圖,并理解故事情節,讓個別幼兒到臺上看圖講這個故事,教師在一旁糾正幼兒的發音和故事情節。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卜等頭飾,讓幼兒認識這些圖片。請幼兒分別回答。
2.表演故事,指導幼兒分角色表演,請幾個幼兒老扮演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卜,讓幼兒根據頭飾做自己的動作和發出表演聲音,教師指導糾正。
3.復述故事情節,表演者跟著故事表演,其他幼兒仔細觀看表演。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拔蘿卜》,讓幼兒從書中的“操作材料”中取出人物頭飾,貼在自己的衣服上,和同桌的幼兒一起表演故事,教師分組觀看指導。
5.表演完后向幼兒提問:“蘿卜是誰拔出來的?”請幼兒回答。
告訴幼兒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拔起蘿卜
通過上《拔蘿卜》使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孩子的參與意識很強,表達能力也比較清楚。在故事中幼兒領悟到“人多力量大”這樣一個道理,活動結束時,有些孩子意猶未盡,由于活動時間有限,孩子們中能被老師叫起來表演的人只有少數。活動后,請幼兒到外面自由表演或創編。我覺得以后的語言活動,我應多加一些表演活動,讓每一個有人都能展示自己,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表演和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大家要團結合作,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個人是要努力鍛煉自己的生活本領,像老公公那樣,種的蘿卜比別人的個兒大,與其他人友好相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像“拔蘿卜”那樣一個幫一個,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應該團結合作,這節課中有得有失,我覺得準備還不充分,有些幼兒較小,理解能力有限,大多數幼兒都會表演《拔蘿卜》,以后我會吸取這節的教學,讓以后的教學能更好!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八
本班幼兒大多數是新生,對舊生都不是很了解的,通過這節課讓幼兒能與人相處,能夠理解故事內容,從表演中找到快樂,幼兒能表達清楚想表達的事,利用頭飾使幼兒產生興趣。
1、重點使幼兒能欣賞故事和懂得傾聽,理解故事內容。
2、讓幼兒樂于參與表演,并創編角色動作。
3、幼兒能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點:讓幼兒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大家要團結合作,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
難點:有些幼兒理解能力有限,語言表達不清楚。
1、教學掛圖《拔蘿卜》6張,幼兒用書。
2、準備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卜等頭飾。
1、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手指游戲,然后請出今天的小頭飾。
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3、教師提問:“小朋友,請你們說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
1、出示第一二三四五六張圖片,分別提問:“這個蘿卜是誰種的?老公公為什么要請老婆婆幫忙拔蘿卜?老婆婆喊了誰來幫忙拔蘿卜?小姑娘請了誰來幫忙?小黃狗又喊誰幫忙拔蘿卜?小花貓喊了誰來幫忙拔蘿卜?最后蘿卜被誰拔起來了?”幼兒分別回答完后,讓幼兒明白蘿卜是大家共同努力才拔起來的。
2、教師復述講故事,讓幼兒看掛圖,并理解故事情節,讓個別幼兒到臺上看圖講這個故事,教師在一旁糾正幼兒的發音和故事情節。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卜等頭飾,讓幼兒認識這些圖片。請幼兒分別回答。
2、表演故事,指導幼兒分角色表演,請幾個幼兒老扮演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卜,讓幼兒根據頭飾做自己的動作和發出表演聲音,教師指導糾正。
3、復述故事情節,表演者跟著故事表演,其他幼兒仔細觀看表演。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拔蘿卜》,讓幼兒從書中的“操作材料”中取出人物頭飾,貼在自己的衣服上,和同桌的幼兒一起表演故事,教師分組觀看指導。
5、表演完后向幼兒提問:“蘿卜是誰拔出來的?”請幼兒回答。
告訴幼兒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拔起蘿卜。
通過上《拔蘿卜》使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孩子的參與意識很強,表達能力也比較清楚。在故事中幼兒領悟到“人多力量大”這樣一個道理,活動結束時,有些孩子意猶未盡,由于活動時間有限,孩子們中能被老師叫起來表演的人只有少數。活動后,請幼兒到外面自由表演或創編。我覺得以后的語言活動,我應多加一些表演活動,讓每一個有人都能展示自己,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表演和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大家要團結合作,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個人是要努力鍛煉自己的生活本領,像老公公那樣,種的蘿卜比別人的個兒大,與其他人友好相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像“拔蘿卜”那樣一個幫一個,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應該團結合作,這節課中有得有失,我覺得準備還不充分,有些幼兒較小,理解能力有限,大多數幼兒都會表演《拔蘿卜》,以后我會吸取這節的教學,讓以后的教學能更好!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九
1、通過游戲,熟悉故事的內容、樂曲旋律。
2、掌握角色名稱并創編角色動作。
3、學習在游戲中關心同伴,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老鼠的頭飾,一個大蘿卜。
2、故事錄音磁帶《拔蘿卜》及故事圖片。
3、了解孩子對蘿卜基本特征認識的水平。
1、欣賞故事《拔蘿卜》,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老公公拔不動大蘿卜,找誰幫忙?”
“老公公、老婆婆還是拔不動大蘿卜,找誰幫忙啊?”
(以下角色按以上方法逐一類推)。
“最后是誰把蘿卜拔起來了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來的,人多力量大)。
3、幼兒熟悉故事中的各種角色,并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簡單的表演動作。
4、講評游戲情況,并進行小結:幫助幼兒理解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同伴,共同體驗在游戲中合作的快樂。
這是孩子們入園以來第一次開展表演游戲,在欣賞故事時,大家都很專注,注意力也比較集中,基本上記住了故事中的角色,對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孩子們說得還不夠完整,有幾個能力稍強的孩子(心琪、之若、圣哲、圣霖、梓瀅)比較自信,能和老師一起大膽表演,但動作還不夠好。其他孩子舉手很踴躍,但不會角色的對話。小班的孩子似乎對表演游戲還不是很了解,不知該如何去表演,有的孩子坐不住,會隨意跑出來,他們對故事的講述部分不感興趣,在進行講述部分時,孩子們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在下周進行表演游戲時,還要讓孩子進一步熟悉故事的角色對話,熟悉故事的情節,學習角色的表演動作,學會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演;在表演時可適當把故事講述部分縮短;同時要注意幼兒常規的培養,學會傾聽他人說話、表演。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
1、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夠根據故事情節模仿各種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小老鼠等胸飾若干;蘿卜胸飾若干;
《拔蘿卜》伴奏音樂。
(一)、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蘿卜頭飾,引出故事主題。
教師:看,這是什么啊?(教師出示蘿卜頭飾)。
(二)、展開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正確回答。
教師:老公公蘿卜呀拔不動,我們看看,老公公會用什么辦法拔蘿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
教師:最后蘿卜拔出來了沒有啊?那是怎么樣拔出來的呢?有誰一起拔的啊?
教師: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講故事,請個別小朋友進行角色表演。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上來表演,請小朋友試著和老師一起講,主要掌握“xx來拉,來拉”“‘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這兩個句子)。
教師小結: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這個蘿卜啊?那好,現在啊,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蘿卜拔出來!(教師引導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全部幼兒一起表演故事。
教師:這么大的蘿卜,小朋友們有沒有拔出來啊?蘿卜拔出來了小朋友們開不開心啊?
(四)、活動延伸。
教師:那我們現在一起把這個蘿卜搬回家吧。
語言教育的方式靈活多樣,種類也多不勝數,可以說是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幼兒園的語言活動則是教育者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有目的說話的環境,并且鼓勵幼兒與教師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主動交流、積極合作。
故事《拔蘿卜》是一個趣味性與表演性相結合故事,它是將人物和動物串連起來以此來引發幼兒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發現小班孩子最喜歡不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它告訴幼兒一個“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告訴幼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時,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
在《拔蘿卜》的教學中,在講故事時,我注意了語速較慢,吐字清晰,語言生動,并特意加重了“拔、拉、幫”的讀音,加上多次地重復,幼兒很快便學會了這三個詞,從而達到了本活動目標中豐富詞匯這一項目標;復述故事階段也是一個識記的過程,孩子在復述故事時不僅可以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回答問題也鍛煉了幼兒語言組織能力。在回答問題時,小朋友們都很積極,回答地也很準確,這說明孩子們能把簡短的,重復性強的對話記清楚。在做“拔”的動作時,他們都紛紛主動站起來,模仿老師做著拔蘿卜的動作。
讓幼兒通過表演故事,使幼兒對故事情節,內容進行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每幅圖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那豐富多彩的畫面,生動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我先出現大蘿卜和老爺爺,接著便出現了老婆婆、小狗兒、花貓、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問題的形式開始問幼兒,“故事中你看到哪些人去幫老公公的啊?”幼兒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給說出來,“那誰先去的呢?接著又去了誰?還有誰啊?”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來激發幼兒的回憶,并再次完整的欣賞故事,讓幼兒帶著問題帶著思考來聽故事,以此來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傾聽中,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基本能回答出來了,而且興趣依然很高漲。
一聽說要表演,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舉起小手,他們強烈的反應,充分表現出對表演活動的興趣及喜愛。表演時我讓幼兒自由選擇,你喜歡什么角色就去扮演什么角色。游戲玩的比較順利,孩子們的表演還算不錯。通過配上《拔蘿卜》的音樂,既有韻律還有歌詞提醒孩子,將氣氛渲染的更好。表演有利于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幼兒在表演游戲過程中,可以按照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經驗、發展水平來反映故事且容易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易受挫折。所以,以后的語言活動,我應多加一些表演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表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通過玩“拔蘿卜”故事,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個人是要努力鍛煉自己的生活本領,像老公公那樣,種的蘿卜比別人的個兒大,但還要與其他人友好相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像“拔蘿卜”那樣一個幫一個,勁往一處使,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小百科:蘿卜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紅色,果梗長1—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一
活動目的:
1、練習雙腳向前行進跳,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學習按蘿卜的特征分類(顏色、大小、形狀分類);
3、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音樂、場景(兩塊蘿卜地)、卡片蘿卜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做準備活動。
兔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媽媽要帶寶寶們去拔蘿卜。我們先活動活動,待會才有勁。(引導幼兒隨音樂做動作:甩甩頭、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
2、第一次練習雙腳向前行進跳。
(1)幼兒自由練習,教師指導。
(2)請個別幼兒示范,強調動作要領,集體練習動作要領:自然起跳,起跳時,要雙腳用力向后蹬地,落地時要保持身體的平穩,要盡量加大跳遠的距離。
(3)隨音樂向前行進跳,適時提醒幼兒動作要領。
3、學習按蘿卜特征分類。
(1)幼兒分組觀察蘿卜的異同,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2)幼兒進行分類活動,并說出自己組是怎樣分的,如按顏色分,可以分成三組,一組是紅色的,一組是橙色的,一組是白色的。
(幼兒可以有三種分法:按顏色、大小、形狀進行分類)。
(3)組織幼兒將蘿卜按大小放入小筐中。
4、情感體驗。
兔媽媽:今天我們拔了這么多的蘿卜,快來幫媽媽一起把它運回家吧!(幼兒團結合作將蘿卜運回家)。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二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積極參與表演。能根據作品主題情節加以想象運用不同語氣,動作,表現作品的角色特征。
2、同伴間輪流扮演角色。
活動重點:積極參與表演及各角色。
活動難點:運用不同語氣,動作特征。
活動準備:頭飾,布置場地材料。
活動過程:
1、回憶上節課表演時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并提出這次表演的重點,要注意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反映角色性格特征,還要根據作品主題思想和情節內容進行想象,創造性地進行表演。
2、讓幼兒回憶故事內容,說說角色的出場順序,師和幼兒共同復習故事情節,鼓勵幼兒用連貫語句復述。
3、幼兒游戲,提出要求:
(1)在游戲中能相互謙讓。
(2)能形象生動地扮演角色。
(3)愛護頭飾,在游戲中能做到“三輕”。
(4)懂得互換角色。
4、幼兒游戲,師巡回指導。
5、評價:請個別幼兒上來扮演個別角色。并問小朋友他們扮演好在哪里?
活動反思:
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表演的場地比較小,表演沖動內化為主動活動,教師及時因勢利導,創設良好環境,提供自由空間和豐富材料,擴展表演內容和形式,確保游戲展開,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并引導幼兒自制服飾道具,就地取材,充分發揮幼兒主體作用和創造潛能,使之不斷獲得愉悅的成功體驗。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三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進入角色配上動作認真表演。
2、培養幼兒的表演技能和興趣及有創造性表演。
活動重點:讓每位幼兒進入角色配上動作有表情認真表演。
活動難點:培養幼兒的表演技能和興趣。
活動準備:在上次游戲的基礎上增添積木、插塑、皺紋紙等半成品材料。
活動過程:
1、回憶上次游戲情況,表揚有創造性表演的幼兒。
2、出示頭飾,讓幼兒回憶如何表演游戲中的每一角色。
3、請一組能力強的幼兒上前表演、讓幼兒評析游戲情況。
4、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色組合進行表演,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
5、游戲一遍后,師指導幼兒互換角色再表演。
6、評析游戲。
活動反思:
這次游戲,流動表演的幼兒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主動的參與游戲,在表演中能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動作來表現不同的角色。表演的經驗進一步的豐富。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四
活動目的:
1、熟悉故事內容,初步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激發幼兒表演的欲望。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學會簡單復述及情節對話。
活動準備:各種頭飾。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2、幼兒欣賞故事及動畫,初步了解故事的情節。
(1)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
逐一出示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圖片及字卡,初步認識漢字貓、畫眉鳥、公雞、狐貍。
(2)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過動畫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了解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特征,豐富幼兒詞匯.
(1)狐貍想抓公雞它是怎么騙公雞的?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夸公雞漂亮,還要給它吃的,公雞上當了,探出頭,結果被狐貍抓走.
(2)公雞被救回來后貓和畫眉鳥是怎么叮囑公雞的?狐貍一開始是怎么騙公雞的?公雞上當了嗎?狐貍見公雞沒有上當又想了什么辦法?它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用舊辦法騙公雞不成又想了新辦法騙公雞,說不給它吃的,公雞貪吃就上當了,結果又被狐貍抓住.
(4)最后貓和畫眉鳥是怎樣救出公雞的?
3、通過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故事。
4、結束部分:集體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讓幼兒學習理解故事并進行初步學習對話,我以公雞的叫聲引入,由于現在很多孩子對家禽都不是很懂,然后讓幼兒對公雞的印象更加深刻,問問孩子們你們見過的公雞長什么樣?然后出示公雞的頭飾,頭飾激起幼兒興趣,再利用一體機讓幼兒觀看視屏并聽故事,一體機播放故事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電腦講的故事比我們老師講的更深動,印象更深,一堂課下來孩子們上課的激情還是很濃厚的。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五
活動目的:
1、要求幼兒學會自己表演游戲。
2、能用不同語氣扮演各角色。
活動準備:頭飾、場所布置。
活動重難點:加強幼兒表演技能,并大膽有創意。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動物的頭飾,讓幼兒回憶故事內容,說說角色的出場順序。
2、回憶第三課時表演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并提出這次表演的重點,要注意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還要根據作品主題思想和情節內容進行想象,創造性地進行表演。
3、請能力強幼兒示范表演,并讓其他幼兒觀看,提高幼兒欣賞水平。
4、提出游戲要求:游戲中能互相謙讓。能形象生動扮演角色。愛護玩具,在游戲中能做到“三輕”。
5、幼兒游戲,師巡回指導。師幫個別能力差的幼兒能完整地講述出角色間對話。師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形象生動地進行表演。
6、游戲結束,收拾整理玩具。
7、師和幼兒一起講評,表揚生動形象地進行表演的幼兒及有進步的幼兒。
8、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在游戲中比上次玩得更有經驗,他們能大膽的通過協商進行分組表演,而且合作的也比較愉快,利用輔助材料創設游戲環境時有個別幼兒還具有一定創造性,如他會利用瓶罐當作禮物。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六
學習向前、向左、向右變化跳,鍛煉腿部肌肉能力。
小兔胸飾,塑料圈,蘿卜每人各一個,音樂磁帶。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幼兒扮演小兔子,聽著音樂做動作,活動身體。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幼兒自由探索,玩圈的方法,教師觀察。
幼兒交流不同的玩法,并集體模仿練習:
你是怎么玩的?表演給大家看看。
小結:圈有各種各樣的玩法,我們一起來學一下。
再次分散練習,對不同水平的幼兒進行指導。
3、游戲。
教師將蘿卜放在一邊當蘿卜地。
——“菜地里的蘿卜豐收了,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拔回家。”
第一次游戲時,雙腳并攏連續向前跳。
第二次游戲時,雙腳時而并攏時而分開跳。
第三次游戲時,雙腳并攏向左向右跳到蘿卜地里拔蘿卜。
4、放松身體,結束活動。
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幼兒每人拿一個圈,當做汽車方向盤,開著汽車把蘿卜運回家。
2023年小班的表演游戲拔蘿卜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掌握歌詞中人物出現的順序。
2、樂意表演歌曲中角色的動作,感受一起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相關ppt課件;伴奏音樂;人物頭飾(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大蘿卜抱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活動前先老師先講述一遍故事,幫助幼兒回顧故事內容,喚起記憶)。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聽過《拔蘿卜》這個故事。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你記得《拔蘿卜》里有誰去拔蘿卜嗎?(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故事中人物圖片)。
師:老師要把這個故事,變成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仔細聽一下。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分段清唱歌曲,幫助幼兒掌握歌詞,幼兒跟唱。
(重點學習“哎喲哎喲”;老公公拔不動蘿卜,叫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時是怎么唱的;打節奏讀旁白)。
2、教師一邊彈琴(或者播放伴奏),一邊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這一環節可加上少許動作,給后面的表演環節作鋪墊,也避免重復唱的枯燥)。
四、教師指導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并表演相應的動作。
1、師幼共同討論、創編歌曲中人物的動作。
2、請個別小朋友上臺,和老師共同表演《拔蘿卜》的歌曲;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此環節看時間來定,時間充裕可多進行幾組)。
五、結束部分,遷入生活。
(引導互相幫助,小朋友之間也要這樣……)。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選材欠妥,音樂《拔蘿卜》雖然耳熟能詳,但是段落過多,人物的出場在歌詞中要唱正確,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難度太大。建議作為音樂欣賞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