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能夠展示我們語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寫一篇優秀的作文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通過閱讀優秀的作文,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些寫作的技巧和才思的培養方法,以下是一些值得參考的作文范文。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一
三年級,我們又增加了《科學》這門課,在我幼兒時期,我就非常喜歡聽媽媽講《十萬個為什么》小故事。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知識有的就是《科學》書上的內容。
這個星期科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是觀察小動物——蝸牛。課前,老師要求我們準備“蝸牛”標本。于是,我利用放學后時間回家,在外婆的幫助下,準備了瓶子和其它工具,來到我家小區周圍的草叢中尋找蝸牛,讓我感到高興地是我和外婆很快就捕捉了六只蝸牛。回家后,我先將瓶子里鋪上了一層粗沙,然后鋪上潮濕的土,再放進去幾根樹枝和幾片落葉,這就是蝸牛的生活空間。
接著,我把早以準備好的菜葉、果皮放在瓶子內,擰緊瓶蓋,請外婆幫忙將瓶蓋上鉆出許多小孔,使蝸牛透氣。
連續幾天,我利用空閑時間,耐心靜靜地觀察蝸牛,有時用小棒輕輕觸摸蝸牛的身體,看它有什么反應。
通過幾天的飼養、觀察、記錄,我把“蝸牛”標本帶進科學課堂,還送了兩只給花語和曾思喻,同學們在課堂里爭先恐后地將蝸牛的形狀、顏色和飲食習性敘述得很具體。
大自然有很多的奧妙,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它們,比較它們,多動腦筋,多加思考,就一定能發現。讓我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二
今天媽媽買了幾串葡萄,我在葡萄藤上發現了一只小蝸牛。哇!這可真是個驚喜呀!
我把蝸牛拿起來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只小蝸牛又軟又滑的身體上背了一個重重的硬殼,看上去像個簡樸的小房子。它的眼睛和鼻子都長在它那細長的觸角上,看起來總覺得怪怪的。好奇的我用手輕輕的觸碰它的小身體,它就會把身體慢慢地縮回殼中,想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我把它放進一個寬口瓶里,放了一些葉子和水。就把這個可憐的小家伙當做我的新寵物了。
過了一會兒,我再來看我的新寵物。咦?它怎么不見了?它去哪了?我左找找,又看看,還是沒找到。我剛要打開瓶子看時,我才發現它在蓋子上倒立著睡大覺呢!我把蓋子擰下來晃了晃。瞧!它醒啦!也許它覺得像是“地震”了吧!它探出小腦袋,伸直了觸角,開始慢慢移動。似乎在向我炫耀,“哈哈,我的爬行能力強不強?我能在天花板上睡覺,你可以嗎?”
如果說蝸牛睡覺時是它靜的一面,那它動的時候可讓哭笑不得呢。我覺得瓶子太悶了,就把它拿出來放到我書桌上的小碟子里,讓它來陪我看書。我沉浸于書的精彩情節里,好久才想起它。當我再想看看它時,它早已無影無蹤了。桌面上,地上,我都找了個遍,還是沒找到。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來,蝸牛爬行時會留下痕跡,于是我順著小碟子附近的痕跡找。不一會兒就找到了,原來它多到我的計算器上溜達呢!它還真是閑不住呀!
我的小蝸牛可愛嗎?你們喜歡嗎?
北京石景山區石景山實驗小學四年級:孫一丹。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三
我家的蝸牛可貪吃了,它長著兩對解角,嘴巴小的像一只螞蟻。
有一天,我放了一片青菜,可沒過一天,那一片青菜就只剩下柄了。你說,這只蝸牛貪吃不貪吃?最讓我討厭的就是蝸牛的大便。當然,它的大便很臭,卻引來兩三只蟲子。
想到這兒,你說蝸牛膽子小不小?一碰就進殼里。可一件很可憐事情發生了,其中一只蝸牛死了,媽媽就把蝸牛扔到花盆里。
我家的蝸牛可真貪吃,可真有趣。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四
早上,我一起床,媽媽說:“姜靈,快看小蝸牛。”我看見媽媽手中拿著一片大大的絲瓜葉,上面有一只小小的蝸牛。
小蝸牛身上背著一個大大的殼,就像是一座大大的房子。它的頭上有兩只觸角,當它爬行的時候,它的觸角就變得很長,不停地左右轉動,好像在辨別方向。小蝸牛爬的時候,身后會留下爬的痕跡。
現在小蝸牛爬累了,把頭縮到殼里,睡著了。小蝸牛真可愛!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五
說起蝸牛都是很小的,走路慢慢的。但是,它也有優點,也就是可愛。
有一天,我和父母昨做完運動,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只大蝸牛,它比我們的嘴還大,蝸牛殼是黑色和棕色組成的。它身體上的顏色也是棕色的,可愛極了。我仔細一觀察,它的殼就像一個小青螺,這樣顯得更加可愛了。它走路慢吞吞的,比烏龜還要慢十幾倍。我可喜歡極了!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問我:“你很喜歡這只蝸牛嗎?”我點了點頭。爸爸接著問:“想帶回家養嗎?”我又點了點頭。媽媽說:“有什么好養的!又要花錢買東西!”媽媽都不太喜歡小動物,都反對我們養。“可是我很喜歡啊!”我說。“再喜歡也不給你養!我反對!”媽媽說。我覺得沒希望了,心想:算了,沒希望了。突然,爸爸在我耳邊小聲說:“第二天,爸爸抓來給你養,好嗎?”我笑了,點了點頭。
第二天,蝸牛不見了,可愛的蝸牛,你怎么一夜之間不見了呢?你在哪?
總之,我想說:“蝸牛,蝸牛,你真可愛呀!我喜歡蝸牛!”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六
先給大家猜個謎語:“說它是條牛,不會拉犁走,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謎底是什么?對了!就是可愛的小蝸牛。
我以前在家里的陽臺上養過多只蝸牛,所以我就能夠近距離的觀察他們。
這些蝸牛先生和小姐們都背著一個精致而有趣的“小房子”,而且顏色也不一樣,有的小房子顏色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而有的卻是金黃色透亮的,美麗極了。你可別小看這間房子,它一圈一圈的,層次分明,實在是太“時髦”了。每當遇到危險時,還能鉆進去躲避。他們就喜歡在里面冬眠和夏眠。
蝸牛們是雌雄同體,他們不是爬行動物,而是無脊椎動物。我看過一個關于蝸牛的幽默、精彩的'小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會瞠目結舌。故事是這樣的----螳螂先生接蝸牛小姐去參加宴會,蝸牛小姐刷了半個多小時還沒有刷完,這讓螳螂先生等急了,它闖進去大吼:“你刷牙有沒有完?”蝸牛小姐竟然笑瞇瞇地說:“馬上就完,只剩下最后100顆牙了。”這還不是最令人吃驚的,蝸牛小姐慢條斯理地說:“在動物里,我的牙齒大約是最多的,只不過牙齒“粘”在舌頭上。”
怎么樣,蝸牛先生和小姐們神奇吧,他們身上還有許多奧秘呢!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七
今天,我覺得在家沒事做,于是便看起《走進科學》這本書,看著看著,我發現有一篇關于寫蝸牛的文章,上面寫著:“下雨之后蝸牛會出來。……”我想證明這一切是否是真的,于是我想做個實驗。
我將許多涼水裝入盆中,接著抬著沉甸甸地水“咚咚咚”地慢跑下樓,把水灑遍地上的每一個角落。接著我就仔細、耐心地開始觀察起蝸牛來。
一秒鐘、一分鐘、半個小時,小蝸牛們還是不出來,我等的有點不耐煩了,嘆了口長氣:“哎,你說你們呀!為什么不出來呢?”正當我泄氣要走的時候,小蝸牛好象懂我的心事。悄悄地、慢慢地從一個個小洞里鉆出來。我覺得小蝸牛很淘氣。額頭上長著軟綿綿地觸角,身上有個“小房子”,特別引人注目。
不一會兒,從小洞子里鉆出來了更多的小蝸牛。我從草坪上隨意摘下一株小草去碰小蝸牛,小蝸牛如同含羞草一般害羞,像個小姑娘。不知怎么的,小蝸牛的頭漸漸地縮了回去,最后小蝸牛的頭全部縮進了“小房子”里。這也許是蝸牛保護自己生命,防止別人傷害它的獨門戶秘訣吧!我覺得逗蝸牛十分有趣,于是,我用這株葉子繼續干“壞事”,結果所有蝸牛的頭都縮進了殼子里。“真沒意思啊!蝸牛的膽實在太小了。”我無精打采地說。
過了一會兒,蝸牛可能以為沒有誰會傷害它們了,然后緩緩地將頭伸出來,它東張西望仿佛在仔細觀察四周有沒有敵人。
它開始慢吞吞地行走了,在不停的“逛街”。我不懂它為什么要這么做。我飛快地跑回家去查找資料。哦!原來這是因為小蝸牛要吸收大量的水份,那樣到了熱天,蝸牛不出殼也不會被渴死。
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八
“說它是牛,卻不會拉犁;笑他力氣小,背著房子跑”。小朋友們,你們能猜到這是什么動物嗎?是的,他就是蝸牛。
昨天下大雨,我和媽媽在樓下的草地上看到一只拇指般大的小蝸牛,這只蝸牛長著長長的觸角,小小的嘴巴,肚皮上粘著一層粘液,身上還背著一個小小的硬殼房子,看起來非常的可愛。
我摸了一下她的小觸角,沒想到它竟迅速縮了回去。對了,小朋友們,你知道它的.觸角是什么器官嗎?今天我悄悄地告訴你:蝸牛的兩個小觸角就是他的鼻子,可靈敏呢!一旦他嗅到了食物的信息,就會用他的小嘴巴開始吃了。
蝸牛是一種喜歡潮濕的動物,在陰濕的地方或下雨的時候,他會很快從花草叢中爬出來,伸出頭來“犁”地了;如果太陽毒辣,它就會把頭縮到殼里去,躲在草叢中納涼。
蝸牛有很強的爬行本領,昨天晚上我看到的蝸牛,今天一大早到樓下去看他,竟然怎么也找不到了。這時,我想到科學老師教我們的知識:蝸牛爬過的地方會有白色的痕跡。我順藤摸瓜,終于在電動車充電的地方找到了它。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九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見一個圓圓的影子。剛開始我還以為是落葉的影子,可是我定睛一看,不是落葉的影子。于是我走近細看,原來,這是一只蝸牛!
我興奮地把這只蝸牛帶了回家,把它放在了餐桌上。我怕它會逃跑,于是拿來一個塑料盆蓋著,我又怕它被悶死,于是就在盆子上打了幾個洞。
這只蝸牛很可愛,頭上的兩根觸角,就像是天線。它們都是用觸角來說話交流的。它的觸角上長著一雙雪亮雪亮的大眼睛,常常警惕地看著天敵的一舉一動。蝸牛眼睛的下面就是一張小嘴巴,往上翹,像整天笑個不停,又好像有說不完的喜事。
我家的小蝸牛的殼是螺旋形的,那螺旋先是粗線條,結果越來越細,最后變成了一個小點點了。它的殼顏色是黃白相間的,就像給它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又像披了一件鎧甲,看上去威風凜凜,神氣活現。蝸牛的身子就像一床軟軟的被子,金黃金黃的。它軟軟的身體讓它走起路來悄無聲息。
我只要把小蝸的身體翻過來,這只小蝸牛努力地翻回來。它首先身子想盡各種辦法把身子往一邊傾斜,然后用副足努力地去觸碰地面。副足觸碰到地面后用它的吸力讓它重新正回來。
這只小蝸牛非常可愛。但是有一天我發現它不開心了。因為它整天不吃不喝,也不動,我想肯定是因為它想大自然了。于是,我就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小蝸牛,不知你現在過得好不好?要知道,直到現在,你的樣子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
最近,科學課要求我們觀察小動物,我買了兩只蝸牛,一大一小。大蝸牛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稍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的。
這幾天,我就經常盯著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經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里,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一只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實在著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去吸引它們。可它們就是不理我!小蝸牛的體殼很薄,身體徐徐動著,它的觸角可以伸縮。用手輕輕摸一下,小蝸牛會馬上縮到它的殼里。我目不轉睛的`觀察著小蝸牛,看它是否吃我給它們準備的葉子,發現它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了,我又生氣又失望。過了一會兒,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蝸牛,我一看葉子少了一個大洞。不久,這幾片白菜葉全被那兩只蝸牛吃光了。
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它常常慢慢地爬到白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先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甘肅蘭州城關區水車園小學四年級:趙袁彬。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一
蝸牛爬行靠腹足,速度很慢,測試蝸牛在不同材料上爬行的速度,準備玻璃﹑瓷磚﹑紙板。首先把沒喂食的蝸牛放在玻璃上,旁邊擺一直尺,用細線系小塊蘋果去引誘它,食物放在蝸牛范圍內5-6厘米左右,一會蝸牛出殼發現蘋果朝它爬去,沿直尺邊緣平行輕緩地拉動細線,使蝸牛只能看到﹑聞到就是吃不著蘋果;饑餓的蝸牛要吃蘋果,只得沿直尺往前爬。以蝸牛腹足尾部為起始點和終點,60秒后,從直尺讀取爬行距離是12厘米,計算出爬行速度為0.2厘米/秒。同樣在瓷磚﹑紙板上做測試,爬行速度分別為0.15厘米/秒和0.1厘米/秒。蝸牛在不同材料上的爬行速度不一樣,玻璃比紙板爬得快,分析原因:玻璃光滑阻力小。觀察結論:蝸牛的確爬得很慢。
腹足的運動與勻速爬行。
觀察三次測試實驗,雖速度不一樣,但發現每次爬行過程中速度大小不變。蝸牛的爬行速度跟腹足運動有直接關系,從玻璃背面觀察爬行中蝸牛的腹足,看到腹足肌肉收縮從后傳向前端,同時粘在物體表面防止向后滑動,當收縮傳到最前端,腹足就釋放開來,蝸牛得以完全伸展,身體向前滑行,腹足肌肉是波浪式收縮運動。堅持觀察很久發現其波浪式收縮頻率不變、把蝸牛放置在手臂上爬行,靜心感覺,其運動節奏始終一致,以此判定腹足運動是勻速的,經推理測試得出結果:蝸牛確實是勻速爬行。
2.關于蝸牛的勵志文章。
3.觀察螞蟻搬食物日記作文。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二
我在讀一年級的時候就聽說:蝸牛爬的很慢,并且吃菜葉的時候總愛從中間吃,然后吃一個洞。那時候,我對此說法很懷疑,后來我家的小蝸牛告訴了我答案。
三年級上學期時因為科學課的需要,我買回來兩只蝸牛放到玻璃缸里養著。小蝸牛很可愛,陽光好的時候它會把頭向上伸得長長的,露出來的肉白得晶瑩剔透,讓人忍不住去觸摸。仔細觀察會發現它竟有兩雙觸角,小小的嘴長在第二雙觸角下面。拿一片菜葉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在菜葉中間真的出現了一個洞,我想這應該就是蝸牛吃的吧,看來我聽說到的內容是真的!小蝸牛很調皮,趁我不注意的時候竟然偷偷爬出了玻璃缸,我急忙尋找,最后終于在窗臺下面找到了它。它的膽子很小,在我抓它的時候,它把肉完全縮到了殼里,很怕我傷害它的樣子。我把蝸牛放到缸子的最下面,它奮力地向上爬去,好像在說:“干嗎把我放到最下面呀?”我發現它在爬的時候吸盤上會有像波浪一樣的紋樣,并且一直在動。
我真是太高興了,我能從生活中發現新知識了。雖然生活中有許多事都是人們知道的,但如果能在自己的觀察中了解和掌握新知識,那這知識就會讓我們永生不忘!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三
你們知道蝸牛是吃什么的嗎?有沒有真正觀察過呢?下面請看語文迷整理的蝸牛觀察日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星期六早上,我寫完毛筆字去廚房洗手。咦,水池上面的墻壁上有一只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背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墻壁上怎么會有一只小蝸牛?”“可能是你奶奶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里,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里,一動不動。于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著,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
看著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于大自然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后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仿佛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我看來看去,心早想蝸牛是怎么呼吸的?蝸牛吃什么?蝸牛沒有腳,它為什么能爬呢?所以我要好好觀察一下。
首先我想先知道蝸牛吃什么?我把蝸牛關在一個瓶子里,然后又在瓶子里放了幾只蚊子和一些面包渣,還有幾片菜葉,這時蝸牛慢慢向菜葉爬去,然后蝸牛開始吃菜葉,我明白了,原來蝸牛喜歡吃菜葉。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它為什么能爬呢?我把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杯子里,仔細觀察,原來蝸牛是靠腹足爬行的。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蝸牛是怎么呼吸的?我去問爸爸,爸爸說:“蝸牛身上有個口,它就是靠那個口呼吸的。”我在它身上找到了那個口,原來它就是用那個口呼吸的,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蝸牛睡覺了,我想讓它醒來,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讓它醒來,我又去問爸爸,爸爸說:“你把它放在水里。”我把蝸牛放在水里,蝸牛慢慢醒來,然后爬出了水面。
蝸牛真的是很有趣,我喜歡觀察蝸牛!
幾個星期前,爸爸帶我去花鳥市場買了一只可愛的小蝸牛和一個天藍色的飼養盒,我興高采烈地把它們帶回了家。
小蝸牛的外殼是暗紅色的,像爸爸喝的葡萄酒的顏色,外殼很硬,呈螺旋形,這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讓天敵傷害。蝸牛頭小小的,感覺沒有臉,不過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一觸碰就會縮進去,不一會兒又伸出來了,據說這是為了和同伴打招呼、感知外面的世界。它用白白的腹部爬行,很柔軟的樣子,爬起來速度很慢,身體后面會留下一道長長的黏液,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
我在飼養盒里放了一片菜葉又噴了點水,這就是小蝸牛的房間了。它在吃東西的時候,總是喜歡啃一個洞,然后慢慢地擴展開來,似乎很享受的樣子。我挺喜歡我家的小蝸牛,它睡覺的時候,我老是忍不住地去打擾它,雖然事后我總是后悔自己太魯莽。
我愛我家的小蝸牛,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四
我養了五只可愛的小蝸牛,每只小蝸牛有兩對觸角,長觸角上長著像針尖一樣小的眼睛,要是不留心觀察根本看不到。它們的嘴巴,長在觸角的'下面,很小很小,但譚老師告訴我們,它們的嘴里有幾千顆牙齒,這個數字是不是很驚人?我聽到后,都嚇到了,真是神奇。它們的身上背著一個圓圓的“房子”,讓蝸牛能在里面睡覺和躲避危險,真羨慕它們,隨時都可以休息。它們是用腹足爬行的,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痕跡,那就是我們所說的粘液。蝸牛體內的粘液,可以防止它們身體干燥,聽媽媽說:蝸牛的粘液有消炎、保濕的功效。
蝸牛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爬行。我就在飼養槽里放了一點點水,又在上面蓋了一層白菜葉,因為蝸牛喜歡吃白菜葉。它們本來是趴在飼養槽上面呆著的,看見白菜葉后,就使勁地往下爬,一邊爬還一邊動嘴巴,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然后它們“大口大口”地吃起白菜葉來。但那只最小的蝸牛還在慢吞吞地往下爬,我真是等不及了,就用手指一彈,那只蝸牛就掉在白菜葉上了,看著它頭朝天,我就哈哈大笑。蝸牛吃東西還真是慢,我都睡了個午覺,它們都還沒吃完一片葉子。真不愧是蝸牛啊。
這五只非常有趣的小蝸牛給我的課余生活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五
我家養了三只可愛的蝸牛,我給它們安了個透明的家,里面放了濕的細沙,我把它們放在衛生間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蝸牛是軟體動物,抗上去有點透明。它們小小的腦袋上長著兩對又細又長的觸角,想四根電線前后豎著。觸角上有兩粒芝麻般大小的黑點。我看了科學書,知道了那是它的眼睛。這眼睛太小了,還這么隱蔽,太有趣了,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我試著用筆尖去觸碰它的觸角,它馬上就把觸角縮了進去。我又用筆尖觸碰它的身體,它又把身體縮進了殼里,反應極快。可不會兒,它又會馬上爬出來。蝸牛身上有個大大的`殼,像座防房子,上面有許多形狀的花紋,顏色也是深淺不。要是放在燈光下看,它的殼又有點透明,非常好看。我想,蝸牛在它的殼里睡覺定會很舒服。
蝸牛爬行的速度好象沒有我平時想的那么慢。我們平時說個人動作慢的時候總是會說他像“蝸牛”樣,可是蝸牛的腳在哪呢?原來它是靠“腹足”行走的。
蝸牛好象挺害羞的,我喂她們新鮮菜葉的時候,她們總是在沙土上磨蹭著,從不當我的面吃東西,可過了兩小時,就會發現菜葉上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原來,它們在我面前裝作很斯文的樣子,背后的“吃相”也是“狼吞虎咽”的。
每天早晨起床,看到蝸牛,總是爬盆子的頂部,旁邊有很多黑點,這應該是它們的“排泄物”吧。原來,蝸牛也是“夜貓子”,白天休息,晚上活動,可能它們每天晚上都要比賽“跑步”,看誰先爬上“屋頂”。
有次,媽媽看到只蝸牛縮在殼里,有層白色分泌物封住了洞口,媽媽以為蝸牛死了,就想把它扔了。我跟媽媽解釋說:“這是蝸牛在休眠,你只要把蝸牛拿出來,給它淋點水它就會蘇醒的。”媽媽照著做了。果然,那只蝸牛從殼里爬了出來,好像在說:“是誰打擾了我休息?我正在做美夢呢!”
媽媽告訴我,蝸牛還能做藥呢。在以前的《本草綱目》里就有蝸牛治病的記載。它還有“軟黃金”的美譽呢!
蝸牛不但可愛,還對我們人類的健康有幫助,我很喜歡這些“新朋友”。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六
我家養了好幾只蝸牛。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蝸牛有一對長長的觸須,觸須不停地來回擺動,觸須下面是一對短須似的小眼睛,兩只眼睛下面有一張紅紅的小嘴。蝸牛身上背著螺旋形的硬殼,身體是肉形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永遠在殼里的,另一部分經常露在外面并和頭連在一起,這也就是蝸牛有吸盤的“腳”。
蝸牛爬行時靠頭和身體的蠕動帶著殼前進,速度很慢,但很靈活,它還會翻大跟頭呢!它先把頭翻個面,吸住固定物,再帶動身體翻了個面。休息時它把頭和“腳”全縮回殼里,只有它那像感應器一樣的觸須在外面,監視著外面的一切動靜,但我用小棒一碰觸須,觸須就立刻縮入了殼內。吃東西時,它先找一個位置從葉緣開始慢慢地嚼碎,咽下,跟蠶寶寶吃桑葉一樣,非常有趣。
動物世界真奇妙!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七
今天,張暉在下雨過后給我了一只小蝸牛。很可愛的小東西!我高興地把它帶到了教室,開始好奇地觀察它。
它的身子嬌小,比我的大拇指還小,長有四個觸角。身上背著一個螺螄一樣的殼。身子軟軟地,有時很長,有時又變得很短,伸縮自如。我用手輕輕地碰它一下,它就會迅速的把身子縮進去,連長長的觸角也收藏得好好的。過了好一會兒,它才敢探出它那小小的腦袋,用一對烏黑的小眼睛東張西望一番,然后才放心把身子探出來。它的眼睛不斷地向四周轉動,寫滿了恐懼。我再也不敢用手去碰它,生怕它縮在殼里,再也不出來。只在一旁屏聲息氣,觀察著它的動向。心里有了一絲對它的憐惜。
它終于開始慢慢地爬了!看起來好象是在漫無目地的溜達,又好象是在尋找的逃生路徑。這不!我正觀察在興頭上,那不解人意的鈴聲響了。我只得不情愿地把它放到了窗下的柜子上。那小不點挺老實的,一開始沒動。上課我忍不住偷偷地瞥了好幾眼。后來,好不容易等到下課,我趕快去探望我的小家伙。它竟然不見了!我正納悶。我在柜子上發現有一條長長的透明的印痕。請教老師才知道是小蝸牛的排出的黏液,沿著這條線,我發現了在柜子另一頭的蝸牛,那條印痕正是它逃生的路線。
小時候,媽媽總是說蝸牛和烏龜爬得很慢。可是我覺得蝸牛其實爬得并沒有我想象中的慢。突然,它的左下方出現了一條墨綠色的條形狀物體。我們幾個同學紛紛猜測這可能是它的排泄物了吧!
到了晚上,我忘記把它帶回了寢室。第二天早上,我發現它時它整個縮在殼里,外面結了一層薄薄的膜。估計,昨晚孤單害怕的它根本沒有睡覺,而現在困極了的它已睡著了,也許還正在夢里尋找自己的媽媽,尋找自己的家呢?我俯下身,似乎聽到了它的哭泣聲……我再也不忍想下去,也不忍吵醒它,便把它輕輕地送回了大自然的懷抱。
晚上我做了個奇怪地夢,夢見可愛的小蝸牛竟然在甜甜地朝我笑呢!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八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蝸牛牙齒的秘密。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正在院子下面玩。一只小蝸牛慢慢地爬到了我眼前的一片葉子上,啃著樹葉,本來我以為蝸牛一會兒是吃不完的,吃不飽的,我轉身就要走了,可我又想看看它已經吃了多少了吧,于是我又轉過頭去看蝸牛,我以為蝸牛現在還只吃了一個小小的洞,可是結果和我想的正好相反,蝸牛居然在樹葉上咬了一大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我想起了老師說過:“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上網查找資料,也可以到課外書上去查找。”那還等什么呢?我馬上跑回家在書柜里找了起來,可找了很久也只找到五個童話故事,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一次,森林舉行了一場誰牙齒多的比賽,小蝸牛也去報了名,可受到了小黃鶯的嘲笑:‘你根本沒有牙齒,來參加比賽干嘛呀!’小蝸牛把嘴巴一張開,把大家都驚呆了。它的嘴里有著三萬多顆牙齒。小蝸牛很容易的就取得了第一名。后來,小蝸牛又被人們稱為‘牙齒最多的動物’。”這個故事雖然告訴我們蝸牛有很多牙齒,可這畢竟只是童話,我不太相信。于是我又打開電腦,在百度里輸入“蝸牛的牙齒”,結果搜集到的資料讓我大吃一驚:“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雖然它的牙齒很小,肉眼無法看到,但是卻十分厲害,即便你把蝸牛放入一個比它的身體還硬的硬紙盒中,它也能咬破硬紙板爬出來。”看到這兒我終于弄明白蝸牛為什么吃葉子吃得那么快了。
小小的蝸牛卻有成千上萬顆牙齒,小而可怕的蜈蚣還被稱為“萬足之王”,大自然真充滿奧秘呀!
四年級觀察蝸牛可愛的蝸牛大全(19篇)篇十九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兩只白玉蝸牛,我給它們起名為小蝸和小牛。
白玉蝸牛因頭、頸、腹、足、身體肌肉白色如玉而得名,它的背上有一個漂亮的殼,它是蝸牛的房子,在蝸牛的殼上有細細的螺紋,頭部有2對觸角,其中最長的觸角長著眼睛。白玉蝸牛膽小如鼠,每天放學回家,我都要看看它,它也伸出長長的觸角,就像在歡迎我一樣,我伸手輕輕觸摸它的觸角,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縮了回去,過了好一會,觸角才會慢慢地試探著伸出來,小心翼翼地觀察周圍的一切。
白玉蝸牛的嘴很小,小的幾乎都看不見了,可蝸牛是有嘴的,嘴里還有成千上萬顆牙。白玉蝸牛很聰明,有一次,我給它們了一塊黃瓜,過了一會再看,發現了一塊“空心”黃瓜,它們不吃硬硬的黃瓜皮,它們只吃軟軟的黃瓜瓤,再一看盒子里,有很多條綠色的“蟲子”在蝸牛的兩旁,那些是蝸牛的大便,它們吃什么顏色的食物就拉什么顏色的大便。
這兩只白玉蝸牛真可愛啊,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它們。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這兩只白玉蝸牛“絕食”了,不吃不喝,當然,也不拉大便了,我以為蝸牛要冬眠了,所以也沒太在意。到了晚上,我被媽媽的叫聲引到了客廳,“霏霏,快來看啊,”我急忙跑了過去,見到了桌子上放著的幾個米粒般大小的圓球,我數了數,共有六個,我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啊?”“這是蝸牛的卵。”我想:這么大的蝸牛,卵原來這么小啊,生命真神奇!
我和媽媽小心地把卵放進了花盆里,生怕把脆弱的卵弄碎,期待著它們的出世。轉天早上,我被媽媽的叫聲驚醒了,“快起床,你快來看看蝸牛!”我連忙起床,跑了過去,媽媽指著桌子上不計其數的蝸牛卵,說:“快看”我把頭伸過去仔細地看,發現這些卵都被粘液站住了,這時,我驚奇地發現有一只蝸牛正在產卵,一枚枚小卵從蝸牛的脖子排出,我小心地拿出一枚卵放在手上,仔細地看著,放在燈下,我便發現一塊深色的地方,那就是小蝸牛,我把它們一一放到花盆里,期待它們的到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