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范文范本,我們可以了解不同領域的寫作特點和規范。接下來是一些經典的總結范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寫出更加出色的總結。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美德不能丟”。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是彪炳千秋。
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曾說“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斗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還可以用的書包、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食堂里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還有,每到暑假時候,畢業班的同學,把還可以穿的衣服當作垃圾丟到垃圾房里,那幾天,石巖鎮很多收垃圾的,三輪車、摩托車的工友穿著我校的校服在街上游蕩。
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后,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后的。在城市里,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
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斗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多少人,貧困時勤儉節約,奮發有為,終于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貴時驕奢淫逸、聲色犬馬,使千萬家財、百年基業毀于一旦。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足夠發達了,我們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儉節約的美德也不能丟。
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講勤儉,其意義已經不止是物質上的克勤克儉,而更多體現為一種高尚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作為一種民族精神,勤儉節約美德更不能丟。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倡議人:__。
2021年_月_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二
各級團組織、全體團員青年:
由于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后果是很嚴重的!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心中應該明確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二戰以來,每37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一倍,再加上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糧食供應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2019年總產量9380億斤,消費量9978億斤,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
為響應省團委的號召我院團委決定在10月16日前后開展多方面的節約糧食系列活動。通過這次活動院團委旨在使得廣大青年團員了解糧食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糧食現況,節約糧食。特此,我院團委將以“八個一”的活動形式來開展節約糧食系列活動。
二、院青協開展一次節約糧食專題宣傳展。
三、院宣傳部組織各系更換一期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海報。
四、院廣播臺在糧食日當天開辟一個節約糧食的廣播專欄。
五、宿舍團工委、院自律委在宿舍辦一次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板報。
六、各系團總支開展一次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主題講座。
七、各班團支部組織一次以“我節約,我光榮”為主題的團會。
八、倡議廣大團員青年在生活中樹立一個節約意識。節約每一粒糧食。
我院團委希望各系團總支、廣大團青年積極響應院團委的號召,積極參與到此次節約用糧系類活動中來。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三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我們并未意識到那是在浪費,或許我們會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在每天中午打飯的時候,你是否有過將只吃幾口的飯菜就倒掉的現象呢?是否不吃就倒掉呢?……我們發現,每天中午打飯不一會兒,撞翻的桶就裝滿了飯菜。看這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難道大家就不感到可惜嗎?為此,我們校學生處舉行了此項節能系列活動,值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飲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5、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6、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成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
7、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也是每一位師生品質的表現,節約更是每一位師生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并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一直堅持開展下去,為建設節約型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__。
2021年_月_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四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又看到學校食堂的工友們收集了三大桶剩菜剩飯,這真是讓人痛心的現象!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同感,是否也感到痛心,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你知道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那天,全世界已經有620萬多人因饑餓而死亡。我國是人多地少的發展中國家,糧食供求將長期處于偏緊狀態。據測算,1公斤大米約有米粒40000個,我國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天可節約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節約1200萬公斤大米,可養活35000人。因此,六(3)班全體師生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菜剩飯。
3、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4、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向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
伙伴們,只要我們努力,人人爭做節約小公民的話,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會更富強。
倡議人: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五
親愛的同學們:
在我們扔掉糧食的時候,不僅扔掉了農民伯伯賦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災區人民一份樸實而熱切的渴望,是中國未來一份微小卻珍貴的`資源!
同學們,我們當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為此,我向同學們提出以下倡議:
1、吃飯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飯菜,剩飯剩菜不倒掉。
2、在餐廳吃飯時點菜要適量,不要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
3、吃飯盡量吃完,不浪費。
4、在學校吃早餐,剩下的面包、點心不要扔掉,可以拿回家吃。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更是責任,讓我們一起自覺地節約糧食吧,讓節約糧食成為我們的習慣,并且能保持這樣良好的習慣。
此致
敬禮!
倡議人:xxx。
20xx年x月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六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在忍受饑餓。
作為在校的師生,我們也許沒有增產的農業技術,也不具統計規劃糧食的能力,但每個人可以做到的是一件更為重要的事: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從自己做起。
飲食管理中心在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到來之際,向大家發出倡議:
1、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
2、以剩飯打包為榮,隨意丟棄為恥,
3、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4、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多少點多少,減少奢侈浪費。
5、大家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和宣傳者。提醒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親愛的朋友,現在就開始加入“光盤行動”吧!
倡議人:
2016年xx月x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七
漳州素有“魚米、花果之鄉”的美稱,歷史上是“產糧區”,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以及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我市糧食生產總產量一直在低位徘徊,難以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已從糧食的“主產區”變為“主銷區”,每年都要調入大量糧食,保障軍需民食,保障糧食安全。而在糧食調運、儲存、加工到消費的各環節都存在嚴重的浪費。因此,作為中小學生,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糧食、消費不浪費的良好習慣,自覺擔負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責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為落實總書記關于“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重要指示,發揚“愛糧節糧,傳承美德”的中華傳統,大興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優良風尚。我們向全市中小學生發起以下倡議:
一、當愛糧節糧的倡導者。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糧節糧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增強愛糧節糧意識,愛惜糧食,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糧食為榮、浪費糧食為恥,讓愛糧節糧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當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從我做起,堅持營養、健康、適量、節儉吃好每日三餐,不剩飯菜,在外文明就餐,提倡“光盤”,打包剩余飯菜,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堅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爭當愛糧節糧的表率和楷模。
三、當愛糧節糧的宣傳者。倡導崇尚節約、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家庭生活理念,宣傳愛糧節糧知識和減少浪費的措施,影響和帶動家庭成員、同學和朋友愛糧節糧,讓節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共同努力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節約型社會。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行動起來,愛惜糧食,杜絕浪費,人人勤儉,家家節約,共創富美新漳州!
倡議人:
2016年x月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八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在忍受饑餓。
作為在校的師生,我們也許沒有增產的農業技術,也不具統計規劃糧食的能力,但每個人可以做到的是一件更為重要的事: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從自己做起。
飲食管理中心在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到來之際,向大家發出倡議:
1、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
2、以剩飯打包為榮,隨意丟棄為恥,
3、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4、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多少點多少,減少奢侈浪費。
5、大家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和宣傳者。提醒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親愛的朋友,現在就開始加入“光盤行動”吧!
倡議人: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九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經濟發展之基。值此20__年第35個世界糧食日、第25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來臨之際,我們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關注國家糧食安全。
當今世界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產,仍有八億多人處于饑餓之中,饑荒成為人類頭號殺手。我國雖然糧食連年豐收,但人口數量巨大、土地淡水資源不足的國情決定供求長期緊平衡,尚需進口。而現實生活中糧食浪費驚人,一年餐桌上的浪費相當于兩億人的'口糧。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愛糧節糧既是傳統美德,又是現實需要,更是責任擔當!
樹立愛糧節糧意識。
廣大人民群眾要高度認識糧食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認識糧食生產和消費的嚴峻性,確立愛糧節糧意識,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加大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努力營造文明用餐、理性消費的社會風尚。
開展愛糧節糧行動。
每個機關企業、學校家庭及個人要從自身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自覺做到節約用糧、科學用糧、適量用糧,提倡不浪費一粒糧、一滴油,提倡不剩飯、不剩菜,養成勤儉節約、飯菜光盤的良好習慣,爭做這愛糧節糧、反對浪費的倡導者、先行者、示范者,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愛糧節糧,你我責重。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共創節約型社會,為建設強富美高的新寶應貢獻力量!
倡議人: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有一種美德始終溫暖著億萬國人的心,那就是“節約”;有一個行動強力感召了幾乎所有人的參與,那就是節約糧食。勤儉節約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重拾勤儉節約傳統,杜絕餐桌上的浪費,積極投入到光榮的節約糧食行動中來!
雖然在學校食堂的醒目位置上懸掛了“請節約糧食”的提示語,但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很嚴重。在我們學校食堂中,您是否有過將僅僅才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餐桌上的行為?是否有過將還沒吃完的飯菜隨手就倒掉的習慣?我們發現,平均每3位同學中就有1位要倒掉1/3碗的飯菜。因此我們發現,只是在食堂就餐時段的一小會兒功夫,泔水桶就裝滿了。看著一桶一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我們感到可惜與遺憾。
社會糧食狀況令人心痛,節約糧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號召全校師生從現在做起,以實際行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在此,我們提出如下倡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盡努力減少餐桌上的浪費;
2、不攀比,不顯闊,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就餐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同學們有浪費現象要及時提醒;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要適量;若有剩余的要帶回家。
老師們、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讓勤儉節約之風成為新時尚!
倡議人:xxx
xx年x月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一
同學們: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們國家將“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那周定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周”。
還是一個缺糧的國家,糧食是不能浪費的。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在“節糧宣傳周”里,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活動,節約糧食就是拯救耕地;節約糧食就是愛護環境;節約糧食就是珍愛資源。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倡議人:xxx。
xx年x月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二
同學們: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二戰以來,每37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一倍,再加上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糧食供應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
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20xx年總產量9380億斤,消費量9978億斤,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
為響應省團委的號召我院團委決定在10月16日前后開展多方面的節約糧食系列活動。通過這次活動院團委旨在使得廣大青年團員了解糧食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糧食現況,節約糧食。特此,我院團委將以“八個一”的活動形式來開展節約糧食系列活動。
一、院團委下發一份活動倡議書。
二、院青協開展一次節約糧食專題宣傳展。
三、院宣傳部組織各系更換一期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海報。
四、院廣播臺在糧食日當天開辟一個節約糧食的廣播專欄。
五、宿舍團工委、院自律委在宿舍辦一次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板報。
六、各系團總支開展一次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主題講座。
七、各班團支部組織一次以“我節約,我光榮”為主題的團會。
八、倡議廣大團員青年在生活中樹立一個節約意識。節約每一粒糧食。
我院團委希望各系團總支、廣大團青年積極響應院團委的號召,積極參與到此次節約用糧系類活動中來。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三
老師們、同學們:
當前,全球氣候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日益增多,給糧食和農業領域帶諸多不利影響。同時,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將導致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我國有十三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的7%,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耕地面積仍在逐漸減少,人口仍在不斷增加,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的國家,愛糧節糧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作為一位公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愛糧節糧,你我責重。浪費糧食折射出奢華的思想觀念和浮華的社會心態,沖擊的是思想大堤。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加強青少年愛糧節糧教育,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樹立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新風尚,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xx年10月16日是第6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第26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倡議各中小學校以此為契機,積極行動起,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共創節約型社會,為建設開放明和諧的黃石貢獻力量!
倡議人:xxx。
xx年x月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四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經濟發展之基。值此20xx年第35個世界糧食日、第25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來臨之際,我們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當今世界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產,仍有八億多人處于饑餓之中,饑荒成為人類頭號殺手。我國雖然糧食連年豐收,但人口數量巨大、土地淡水資源不足的國情決定供求長期緊平衡,尚需進口。而現實生活中糧食浪費驚人,一年餐桌上的浪費相當于兩億人的口糧。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愛糧節糧既是傳統美德,又是現實需要,更是責任擔當!
廣大人民群眾要高度認識糧食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認識糧食生產和消費的嚴峻性,確立愛糧節糧意識,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加大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努力營造文明用餐、理性消費的社會風尚。
每個機關企業、學校家庭及個人要從自身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自覺做到節約用糧、科學用糧、適量用糧,提倡不浪費一粒糧、一滴油,提倡不剩飯、不剩菜,養成勤儉節約、飯菜光盤的良好習慣,爭做這愛糧節糧、反對浪費的倡導者、先行者、示范者,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愛糧節糧,你我責重。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共創節約型社會,為建設強富美高的新寶應貢獻力量!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五
親愛的同志們:
大家好!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幾千年來,人們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辛勤地耕作,生息繁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連咿呀學語的孩童都能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家,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全球約30多個國家陷入糧食危機。
昔日“魚米之鄉”的'xxxxxx,已無田可耕,無糧可產,要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在政府抓好宏觀調控的同時,勢必要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的節約。耕種無形的良田——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是全體社會成員光榮而神圣的職責!
浪費是對人民的犯罪。我們千萬不要把白花花的米飯、饅頭丟棄在餐桌上,倒進垃圾桶。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要從小養成愛糧節糧的良好習慣。
食品安全體系和“放心糧油”工程是各級。
黨
委和政府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糧食經營者,要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把衛生安全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衛生標準;廣大市民要熟悉和掌握糧食質量識別、營養學等基本科普知識,提高健康消費與自我保護意識;要積極配合政府維護良好的糧油市場秩序,嚴厲打擊糧食流通中的不法行為,切實履行公民義務。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積極響應。
黨
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作出我們的貢獻!
倡議人:xxx。
xx年x月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六
根據常識,吃面的話要種小麥,吃米的話要種水稻,過程差不多。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田里的土壤翻過,使其變松軟,這樣作物能更快吸收養分。隨后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每一個環節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人的努力并不能保證豐收,還要看天,風調雨順之年,水稻成熟收獲。收獲的喜悅往往是伴隨著汗水的,經過辛苦的收割、干燥、篩選、脫殼、去碎米、提純等等環節最終水稻變成大米。這還沒完,想送到千家萬戶,還需要包裝、入庫、倉儲、物流,銷售環節,至此才最終被端上餐桌,成為中國人日常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七
尊敬的xxx: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這句話說明了糧食是人們生存的必需品,也是讓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更是人們的生活支柱。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
可是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全球9.25億人吃不飽肚皮的情況下,每年有大約13億噸糧食或被浪費、或遭人為流失,這一規模相當于全球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超過全球谷物產量的一半。
1998年我國谷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于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那多驚人的浪費啊。以中國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來計算,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兩億人以上吃一年。全球每年流失或浪費的糧食多達13億噸,近乎占全球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
自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十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這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要學會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必須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明白農民伯伯的辛苦。
所以,我倡議大家,為了節約糧食,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二、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三、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四、飲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五、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六、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七、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飯吃干凈,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同學更是如此,刷了飯卡,打了飯,就一定要吃完。
八、提倡飲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九、跟隨家長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
十、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十一、對垃圾進行分類,盡量減少垃圾排放,減少耕地污染。
十二、積極參加田間勞動,在家中幫助家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三、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
十四、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正因為如此,我呼吁大家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也是每一位中學生道德品質的表現,更是每一位中學生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并成為習慣。請大家記住: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實用18篇)篇十八
各級團組織、全體團員青年:
由于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后果是很嚴重的!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心中應該明確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二戰以來,每37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一倍,再加上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糧食供應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2019年總產量9380億斤,消費量9978億斤,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
為響應省團委的號召我院團委決定在10月16日前后開展多方面的節約糧食系列活動。通過這次活動院團委旨在使得廣大青年團員了解糧食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糧食現況,節約糧食。特此,我院團委將以“八個一”的活動形式來開展節約糧食系列活動。
一、院團委下發一份活動倡議書。
二、院青協開展一次節約糧食專題宣傳展。
三、院宣傳部組織各系更換一期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海報。
四、院廣播臺在糧食日當天開辟一個節約糧食的廣播專欄。
五、宿舍團工委、院自律委在宿舍辦一次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板報。
六、各系團總支開展一次以節約用糧為主題的主題講座。
七、各班團支部組織一次以“我節約,我光榮”為主題的團會。
八、倡議廣大團員青年在生活中樹立一個節約意識。節約每一粒糧食。
我院團委希望各系團總支、廣大團青年積極響應院團委的號召,積極參與到此次節約用糧系類活動中來。
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是經濟社會發展之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大幅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穩步增強。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淡水資源緊缺和耕地質量下降等問題呈加劇趨勢。同時,在糧食生產、流通、加工、消費環節存在大量損失浪費現象,每年損失浪費的糧食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節糧減損工作,浪費糧食的不良風氣必須堅決剎住。值此2019年世界糧食日和愛糧節糧宣傳周之際,我們向全社會倡議:從我做起,節約一粒糧。
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讓愛糧節糧成為社會優良風尚。媒體將愛糧節糧作為經常性的宣傳內容,報道先進典型、曝光浪費糧食的行為。單位、企業等各類組織、機構采取適當方式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加強對大中小學生愛糧節糧教育,持續抓好以節約糧食為主題的團日、隊日活動,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節糧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廣大干部群眾把愛糧節糧作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內容。
從每個人每個家庭做起,養成節約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廣泛深入開展“愛糧之家”和“節糧小竅門”評選活動,引導更多家庭精打細算、科學用糧,粗細搭配、注重營養、健康飲食,不過分追求米面的“精、白、亮”。外出就餐不過度消費,剩飯剩菜打包帶回,杜絕餐桌上的浪費。
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有企業以及廣大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落實公務接待、商務宴請等活動的節約措施,杜絕任何形式的食物浪費。切實抓好在全國大中學校開展的“光盤行動”、“文明餐桌”等活動,把學校食堂建成愛糧節糧的典范,引導幼兒園、托兒所和各類學校愛惜糧食、健康消費。單位食堂和各類餐館、飯店要認真執行配餐規范和用糧標準,堵住各種浪費糧食的漏洞。
采取各種措施,減少糧食生產、流通、存儲、加工環節的損失浪費。引導和幫助農民做好糧食收獲和儲存,努力做到顆粒歸倉。流通和倉儲企業發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科學儲糧、節糧減損的能力和水平。糧食加工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提高成品糧轉化率,延長產業鏈條,搞好原糧綜合利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努力使愛糧節糧在全社會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