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編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和學習資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優秀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一
1.歌詞內容,樂于創編合適的歌表演動作。
2.愛自己的媽媽,愿意幫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課件及表演的視頻。
一.導入歌曲,激發興趣。
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一位有小朋友是怎樣做的?(觀看表演的視頻)。
視頻中的小朋是怎么做的?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播放《好媽媽》課件。視頻中的小朋們是怎么做的?
老師根據小朋友的回答小結。
老師把小朋友們剛剛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歌名就叫《好媽媽》。
2.老師范唱。
3.你們最喜歡歌中的哪一句?
老師根據幼兒說的內容讓幼兒學唱。
三.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創編動作,并請創編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表演。
2.幼兒扮孩子,老師扮媽媽,邊唱邊表演。
3.一半幼兒扮做媽媽、一半幼兒扮做孩子,邊唱邊表演。
4.兩名幼兒一組,一名做媽媽,一名做孩子進行表演唱。
小百科:母親,簡稱母,是一種親屬關系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二
1.能夠跟唱歌曲《好孩子不要媽媽抱》,邊唱邊做動作。
2.知道自己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
3.喜歡用動作表現歌曲,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好孩子不要媽媽抱》
2.自制圖片:小鳥跟在鳥媽媽后面自己飛;小貓跟在媽媽后面叫;好孩子和媽媽手牽手一起走;小兔子和媽媽蹦蹦跳;小鴨子和媽媽搖呀搖,小烏龜和媽媽爬呀爬等圖片。
3. 音樂《好孩子不要媽媽抱》圖譜
活動過程
1.師: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一幾位小客人,我們把他們請出來(出示圖片)。
2.師:誰來啦?小兔子蹦蹦跳,不要媽媽抱。小鴨子搖呀搖,要媽媽抱嗎?(引導幼兒說說“不要媽媽抱”),小貓咪自己叫都不要媽媽抱。(鼓勵幼兒做做小兔子、小貓、小鴨子的動作)
3.師:猜猜看還有誰會來?(幼兒自由想象)
4.出示小鳥,(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小鳥飛)“小鳥自己也不要媽媽抱。”
1.師:小鳥會自己飛,小貓會自己叫。今天老師帶來的歌曲里還有一位朋友會是誰呢?我們一起去聽聽看。(教師范唱加動作)
2.師:除了小鳥和小貓,歌曲還有誰?他要不要媽媽抱?(讓幼兒說)
3.師:讓我們在聽一聽還有一位好朋友是不是“我們”。(伴奏加范唱)
小結: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耳朵真靈巧,是“我們都是好孩子”,要不要媽媽抱?
1.師:這首歌好不好聽?想不想學一學?這么好聽的歌曲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學一學吧,注意小動物出現的前后順序喔。(播放歌曲)
2.師:小動物先出來的是誰,然后是誰?我們猜猜看。(播放音樂,出示圖譜)
3.師:小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這個呀是圖譜,我們現在看著圖譜試一遍好不好?我這次呀要聽聽,我們小二班的朋友有沒有唱對哦,想想清楚再唱哦。(看圖譜歌唱)
小結:小二班的小朋友唱歌真好聽,聲音好勇敢,老師很喜歡。
2.師:誰已經學會這首好聽的歌曲了?你愿意表演給大家看嗎?(邀請幼兒一個人或者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3.師:哇,小朋友們真棒,表演的真棒,這一次我們所有小朋友表演給老師和姐姐們看好不好?要用好聽的聲音唱哦。
活動延伸
1.師:歌曲里面的小貓和小鳥都是好孩子,不要媽媽抱,那我們要不要媽媽抱著來幼兒園?你們平時上幼兒園是怎么進來的?(自己走進來不要媽媽抱)
2.師:原來小2班的朋友都很棒都是自己走來幼兒園,不要媽媽抱的!送給你們大拇指,你們都是好樣的!小二班的小朋友都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想想看我們還會做那些事情呢?(自己吃飯、主動洗手、自己穿衣服等等)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三
1、熟悉樂曲旋律,能跟著音樂合拍地拍打節奏。
2、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著老師做簡單的身體動作。
鋼琴 樂曲《拍手點頭》
1、《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我們大家做得好》
3、《我愛我的小動物》
4、《我愛我的幼兒園》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美妙的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
2、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欣賞。
3、提問:小朋友聽了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感
受樂曲歡快的旋律。)
1、聽了這手快樂的歌曲,你們想干什么?
2、剛才老師看見××小朋友跟著音樂在高興地拍手,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3、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跟著某一幼兒隨音樂拍手一拍一次。
4、教師彈奏旋律,幼兒隨音樂拍打節奏。
1、剛才老師還看見有的小朋友聽見了這首好聽的音樂在點點頭。我們也來學一學。
2、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手叉腰點頭一拍一次。(左右各一次。)
3、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隨音樂叉腰點頭。
4、小朋友們表演的拍手和點頭的動作都非常好看,我們也可以把這兩種動作一起表演,拍兩次手就點兩次頭。就像這樣:教師示范完整表演拍手點頭。
5、好看嗎?那小朋友們也來學學《拍手點頭》吧。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拍手點頭。(老師哼唱旋律,速度開始可稍微慢一些。)
2、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集體表演律動。(教師放慢彈奏速度,咳根據幼兒掌握情況,用語言指導幼兒進行表演。)
3、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上前帶領全班幼兒表演。
4、鼓勵幼兒上前表演律動,并對表演好的孩子獎勵。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四
《走路》這首歌選自小班《小兔乖乖》這個主題。這首歌旋律輕快、歌詞簡單,非常適合小班的'幼兒。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而且愛模仿,歌曲中唱到的小動物又是他們喜歡并常見的動物,他們樂意模仿小動物走路的各種動作。根據幼兒這一年齡特點,因此我設計了這節音樂活動。
本次音樂活動是以“小動物走路”這個情境,引導幼兒學做小動物走路的模仿動作,滿足小班幼兒愛模仿的愿望。活動中教師運用范唱、小動物手偶等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顒拥奈猜曇肓恕袄莵砹恕钡挠螒?,把幼兒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內容與要求】。
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情境中,愿意唱唱跳跳,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感受音樂,模仿動物的肢體動作。
【環境與材料準備】。
手偶、“森林”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開小汽車”進入活動室。(初步感受旋律)。
“我們開著小汽車去玩咯!”
語言節奏:開上小汽車呀,嘟嘟嘟;我們快快開呀,嘟嘟嘟,我們快快開呀,嘟嘟嘟。
2、出示ppt/背景圖(創設“花園”情境)。
“瞧,我們來到了花園里。今天花園里里的小動物們要出來學走路了,聽著音樂想一想誰會來呢?”
3、熟悉音樂旋律。
(1)傾聽音樂。
重點提問:會有哪些小動物出來散散步/走路?
(2)嘗試用動作表現小動物(集體)。
語言節奏:如,大象走路,甩甩鼻子…。
“我們一起聽聽音樂,用你的身體學學你猜的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吧?!?/p>
(3)個別示范,集體模仿(能力較強的幼兒,以個體較好的經驗帶動整體)。
“哪個寶寶愿意來學學小動物,讓大家猜猜你學的是誰?”
1、教師范唱歌曲。
重點提問:到底會有哪些小動物出來走路了呢?(第二遍:還有呢?)。
2、出示小動物手偶。
重點關注: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手偶。
3、再次范唱。
重點提問:(1)小動物是怎么走路的呢?
重點關注:幼兒學動作(小兔子:走出來;小鴨子,坐椅子上;小烏龜椅子上;小貓走出來)。
(2)小動物是怎么排隊出來走路的?……。
4、初步學唱歌曲。
(1)坐在椅子上唱“小動物想邀請小朋友唱唱他們走路的本領。”
(2)走出來唱“小動物還想請小朋友一邊唱,一邊學學他們走路呢?!?/p>
“小動物想邀請小朋友一起到森林里去學學它們走路?!?/p>
5、換情境練習(草地)。
1、游戲《狼來了》:播放大灰狼的音樂。
小結:原來聽到這個音樂就是大灰狼來了,小動物就要找個地方躲起來了。”
2、再次游戲。
“天黑了,小動物們要回家了。”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五
活動目標:
2.分辨行進與停止的交通信號并做相應的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和幼兒討論有關交通信號燈的作用,請幼兒自由表達想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汽車遇到紅燈時,該怎么做?(紅燈停,綠燈行)。
2.小朋友在過人行道時,該怎么做?(紅燈停,綠燈行)。
二、播放cd,請幼兒傾聽并學唱歌曲。
1.你聽到了什么?(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2.看見紅燈怎么樣?看見綠燈怎么樣?
三、反復學習歌曲。
四、游戲:請幼兒扮演汽車司機,教師扮演交通警察,幼兒伴隨音樂開車子,并根據教師出示的交通燈顏色決定行進還是停止。
1.請幼兒扮演小司機,并說說自己開的是什么車?
2.你開的什么車?(鼓勵幼兒想象并說出自己喜歡開的車)。
3.請幼兒從教室的某一處出發,沿著一條路線前進,教師同時播放音樂。
4.教師說“紅燈”,并出示紅色紙模,幼兒原地踏步,停止前進;直到教師說“綠燈”并出示綠色紙模,幼兒再開始繼續前進。
五、活動延伸。
幼兒到戶外,自由組合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1.由于在活動前做了較好的準備,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和練習歌曲,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還能根據歌曲與游戲的指示做出停止、前進的動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兒較多,在游戲室內奔跑不開,臨時做了游戲的調整,將孩子們以組別編號,模仿車輛限號進行分組游戲,但是由于孩子們沒有這樣的經驗積累,同時,小班孩子對數字的理解有差別,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號行駛的游戲規定,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鞏固與練習,這也是大班額下幼兒分組游戲的一種方法。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六
1.學習歌曲《小板凳》,唱準一字雙音。
2.理解記憶歌詞,并嘗試創編部分歌詞。
3.體驗與表達熱情招待客人的快樂。
《小板凳》課件、《小板凳》圖譜活動過程:
一、導入客人話題,引起興趣。
(1)教師:你們家來過客人嗎?來了客人你是怎樣招待的?
(2)教師:今天有一個明明家也來了客人,請你們看一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3)觀看《小板凳》課件。
二、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和熟悉歌曲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主人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教師:剛才,你們看到明明家發生了什么事情?明明是怎么做的?
(2)聽老師范唱。
教師:這個故事里還有一首好聽的歌呢,我們一起來仔細聽一聽。
教師:你從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聽到的,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貼相應的圖片,幼兒聽出來的少的話,教師第二次示范唱。)。
(3)跟隨音樂學唱教師:你們把圖片都聽出來了,現在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唱唱這首好聽的歌。
教師:小朋友叫小板凳別怎么樣?(別歪)阿姨夸誰好乖乖?重點學唱一字雙音,如335“板”字的唱法。
(4)幼兒看圖唱。
教師通過游戲《圖片不見了》引導幼兒多次演唱歌曲。
(5)討論:怎樣把歌曲唱得更好聽?招待客人的時候心情是怎樣?(開心,臉上微笑)。
(6)創編動作,幼兒進行表演唱。
三、幼兒仿編歌曲。
教師:看,又有誰來我們家做客了?(叔叔、爺爺、客人老師、奶奶)幼兒在教師的動作提醒下表演唱。
每一次的教研課都是一次錘煉,每一次的評課都讓自己受益匪淺。在這次的《小板凳》音樂歌唱活動中我收獲有以下幾點。
歌唱活動重在“唱”但唱的時間要把握好。
小班的歌唱活動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發展提點。有休息、有放松的交替歌唱。不可從頭唱到尾。要遵循先老師—師幼—幼幼的結構層層遞進。在創編兒歌的部分我只注意到了幼兒間的交替唱,忽略了老師的唱。時間上顯得太長。
統籌全局,注重細節。
在細節方面做得很欠缺。首先,沒有提起打印教案,其次,在范唱過程中要求幼兒立腰拔背、微笑。
而自己范唱中沒有站起來范唱。最后,在創編環節中圖片準備不充分。當幼兒提到阿姨、奶奶時沒能及時拿出圖片或畫出圖片。
提問準確、精煉。
在歌唱中過多使用“請你們來試一試”此類話語。略顯啰嗦。
切記虎頭蛇尾的結局。
在結束環節因為最后一個詞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此類疊詞轉換成“老師”一詞。導致結束部分顯得雜亂。
總之,教研是一個年輕老師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每次的反思讓我們離成功個更進一步。我相信,通過不斷的學習,我會在幼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早日成為優秀幼兒教師中的一員!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七
3 、在律動表演《爺爺、爸爸和我》時,能配合音樂模仿在生活看到的或體驗到的爺爺、爸爸和小朋友的走路的姿態及神態,體驗x— 、x 、x三種節奏的不同長短。
4 、在音樂戲劇表演和律動表演活動中能與其他同學配合,并體驗到與他們合作表演的快樂。
1 、在律動表演《爺爺、爸爸和我》時,能配合音樂模仿在生活看到的或體驗到的爺爺、爸爸和小朋友的走路的姿態及神態,體驗x— 、x 、x三種節奏的不同長短。
2 、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1 、教科書、鋼琴;
2 、課件、錄音機、磁帶、小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師生問好。
二 、聽賞《小鳥》 《獅王》:
1 、導入:
“今天老師想跟大家講一個《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2 、歌曲學唱。
1) 教師示范唱歌曲。
2) 全曲聽唱法進行教學,教師在全曲演唱時,學生可以邊聽邊擊拍,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
3) 引導學生把握念白部分的節奏,要輕聲念白,象唱歌一樣念白。
3 、歌曲的感情處理。
第一樂句描繪幾只小青蛙四處找家的情景,演唱時輕快活潑。
第二、三樂句采用念白的形式寫成,聲音要自然、明亮,切忌喊叫。
第四樂句表現了小青蛙找到家時的快樂心情,演唱時親切歡快、充滿安全、幸福的感覺。
3 、音樂戲劇表演。
1) 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組,以分組表演為基本組織形式。
2) 學生自己報要擔任的角色。
4 、全班同學音樂戲劇表演。(展示課件里的背景畫面,學生隨著音樂進行表演)
“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小青蛙找家》這首歌曲,還嘗試了音樂戲劇表演,大家的表演非常的到位,效果很好?!?/p>
小班音樂活動:小青蛙的`家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八
1、在讓幼兒了解春天的常見的動植物生長習性的基礎上,學習歌曲。
2、通過音樂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以及給人們帶來的愉悅的心情。
錄音機、雷聲和《下雨了》的磁帶。
一、復習歌曲:小雪花。
1、用好聽的聲音把歌詞連起來唱。
2、能邊唱歌邊用手表現3/4拍的音樂節奏。
二、聽雷聲。
1、t: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給幼兒聽雷聲)。
s:雷聲。
2、t:你們想想有雷聲會有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說“雨”。
三、聽音樂熟悉歌曲的旋律。
1、師生共同欣賞歌曲《下雨了》熟悉歌曲的旋律。
2、教師邊彈琴邊請幼兒欣賞歌曲。
四、幼兒初步學唱歌曲《下雨了》。
1、教師清唱歌曲。
2、請幼兒跟錄音學唱歌曲第一段“嘀嘀噠,嘀嘀噠……小蘑菇的白傘撐開了”。
3、請幼兒跟錄音機學唱歌曲第二段“嘀嘀噠,嘀嘀噠……小朋友撐著雨傘上學了。”
五、再次學唱歌曲。
1、教師重點給幼兒講解歌詞,以利于幼兒的記憶。
2、教師彈琴幼兒唱歌,并多練習幾次。
六、活動延伸。
教師將歌曲的磁帶放在音樂區,讓幼兒在區角活動時邊復習編創便動作。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九
活動難點:能夠試著邊唱邊做動作,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1、故事:有一個小男孩,看到大門口有一只哈巴狗,他長得一雙黑黝黝的眼睛,一對大大的耳朵,他餓得一只摸自己的肚皮。小男孩一想,小狗肯定想吃肉骨頭了。小男孩跑回家拿了好多的肉骨頭給哈巴狗,哈巴狗吃完后,高興的又向小男孩點頭,又向他搖尾巴,小男孩就和哈巴狗成為了好朋友。
2、教師提問:(1) 小男孩在大門口看到了什么?(幼兒說出“哈巴狗”后,教師出示毛絨哈巴狗))
(2) 哈巴狗長什么樣子???
(3) 哈巴狗餓了,它想吃什么呀?
(4) 哈巴狗吃飽后,對小男孩做了什么?
1、放音樂時,讓幼兒做律動,用手打節拍
2、教師邊唱邊做動作給幼兒示范一遍歌曲,然后教師一句一句的教幼兒,教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并要引導幼兒:(1)哈巴狗除了像老師這樣蹲在大門口,還可以怎么蹲?(2)哈巴狗怎么吃肉骨頭?(3)哈巴狗吃完骨頭,怎么向小男孩搖尾巴和點頭的?要讓幼兒有自己獨特的動作,請表演有不同的幼兒上臺示范做給大家看。
1.讓幼兒帶上小狗的頭飾,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試著邊做動作邊唱歌曲數遍
2.請表演好的幼兒站上臺表演,臺下的小朋友可模仿的做,也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請小朋友們都來當哈巴狗,想吃肉骨頭嗎?到外面找找去
活動反思
1.小班幼兒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想象力,當他們聽到聽到音樂會,就會手舞足蹈。哈巴狗這個小動物能夠引起幼兒的注意,提高幼兒對此活動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并理解了歌曲每一句的特點。在授課中,我激發幼兒大膽表演,自由表達、想象和創造。在模仿小哈狗時,幼兒感到了樂趣。
2.在授課中,幼兒有表現出不一樣、突出的模仿動作,沒有注意觀察到。
哈巴狗兒歌:
一只哈巴狗
坐在大門口
眼睛黑黝黝
想吃肉骨頭
一只哈巴狗
吃完肉骨頭
尾巴搖一搖
向我點點頭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
1、 熟悉歌詞,嘗試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 發現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幫助自己記憶歌詞。
3、 創編星星在天空中閃爍的動作加入演唱,提高演唱的興趣。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1、 幼兒用書畫面。
2、 音樂磁帶。
1、《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合攏放開》
3、《這是小兵》
4、《小鳥醒來了》
5、《不再麻煩好媽媽》
1、你看到夏天的晴朗的夜晚天空是什么樣子的?星星又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鼓勵幼兒盡量和同伴表達得不一樣。
3、教師出示幼兒星空畫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星星是什么樣子的?小星星在天空中是什么樣子的?(一閃一閃亮晶晶)天上有多少小星星?(滿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在天上干什么?(掛在天空放光明)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像什么?(好像許多小眼睛)
4、教師在幼兒回答后,輕輕念出歌詞:劉老師把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美景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5、剛才老師念的兒歌的時候你們發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嗎?
6、幼兒回答后,教師進行小結,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哪些地方相同。
1、教師進行范唱,在范唱個過程中注意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老師還會用美妙的聲音把小星星的兒歌唱出來。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1—2遍: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動聽的歌曲。
1、小星星是怎樣在天空中一閃一閃的,你們能來學一學嗎?
2、請小朋友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演唱歌曲:我們一邊按照歌曲的節奏表演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動作,一邊演唱歌曲。
3、我們來接唱歌曲: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然后又是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做客》,知道進門前先敲門;
2、喜歡玩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歌曲《做客》,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今天我們先來聽一首歌,說說看你聽到了什么?”
——播放音樂,幼兒傾聽
——“你們聽到了什么?誰來說說看?”
小結:原來是小客人去朋友家做客。
1、第一次傾聽,模仿敲門聲
——你們有做過客人嗎?我們今天也來做一次小客人。那我們先來聽聽怎么做小客人。
——“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小客人進門前要先做什么了?誰來學一學?”(鼓勵幼兒模仿敲門的動作。)
小結:原來做客人的時候進門前要先敲門,這樣才有禮貌。
2、第二次傾聽,理解歌詞。
——那小客人剛才敲門了,里面有沒有主人呢?他們都說了些什么?
1)用問答的形式學會介紹自己。
——主人聽到敲門聲是怎么說的?(鼓勵幼兒先學會唱:誰呀?你是誰?) ——客人又是怎么回答的?(鼓勵幼兒用回答的形式學會介紹自己。教師扮演主人接唱:喔,***呀,門兒開開請進來,門兒開開請進來)
2)游戲:請小動物進門,學唱“喔,***呀,門兒開開請進來,門兒開開請進來” ——你們都會介紹自己了,都進來了,可還有可愛的小動物朋友還沒有進來呢!你們一起邀請他們進來,把你們的小門準備好,看看誰是很開心很熱情的歡迎小動物,小動物就會進你們的小門哦!
——播放音樂,幼兒學唱“喔,***呀,門兒開開請進來,門兒開開請進來”
——真開心,你們都進來了,也把小動物們也請進來了,你們開心嗎?那我也來問問小動物們,看看他們是不是和你們一樣覺得很好?!澳愫脝幔俊毙游餂]有說話,要不你們幫他們說。讓我來聽聽誰會幫小動物回答?“你好嗎?”(我好呀?。?/p>
3)幼兒依次示范,學唱歌曲后半段。
——我邀請***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他是怎么幫助小動物的。(幼兒示范,教師拉著小朋友的手接唱后面的內容。)
——我們兩個人再邀請其他小朋友上來,讓快樂變得越來越多,好不好?(教師帶著一名幼兒再邀請兩個小朋友上來。依次進行,讓所有的孩子都上臺一起玩。)
——現在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做主人,一組做客人,來玩這個游戲。看看是主人熱情還是小客人有禮貌?小客人要先準備哦?。ń處煄е⒆油嬉魳酚螒蛞坏絻纱巍#?/p>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二
小班孩子年齡小,但都對歌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于自己創編動作就顯的相對較弱,所以為了讓孩子加強這一方面的能力,特準備了此次活動。
1〉重點: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難點;初步嘗試學習創編貼近孩子生活活動的舞蹈動作。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級參加音樂舞蹈,在舞蹈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2,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錄音機,磁帶,鋼琴,空沐浴露瓶,毛巾,臉盆。
一,律動進場。
二,練聲,復習歌曲。
三,教師以啞劇表演的行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段表演,大家猜猜看,老師在干什么,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2〉教師表演,突出洗澡的動作。
3〉請幼兒回答問題:你們是怎么洗澡的,并讓個別幼兒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
四,教師請幼兒認真傾聽歌曲激發幼兒表演的欲望。
1〉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么歌嗎?好聽嗎?
五,教師請幼兒創編動作,并引導幼兒美化動作。
1,師:小朋友都覺的這一首歌這么好聽,那誰來想一想可以加上些什么好看的動作。
六教師完整的表演舞蹈。并加上之前幼兒創編的動作。
1〉師:小朋友今天都這么乖,那么老師也想到一些好看的動作,小朋友們想不想看?。?/p>
2〉教師表演“洗澡歌”
3〉師“好看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跳,那今天我們就來跳這段舞蹈吧。
七,教師喊節奏放慢速度教幼兒基本動作。
1.師:小朋友們大家找一個舒服的位置站好來,認真的和老師學動作,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棒。
八,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完整的做舞蹈動作。
1.師:小朋友學的真棒,我們現在就聽這音樂一起跳起來吧。
九,復習歌曲“螞蟻”
十,律動出場。
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真能干,這么快就把動作學會了,現在我們最后在來一遍好嗎?
由于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的情敘帶動了起來,因此使整節課幼兒激積性很大,都有強烈的對歌曲的創編的欲望,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主動,激積的配合老師,回答相應的問題,這次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幼兒的自主思維及肢體語言表答能力。但創編動作對于這些從沒有接觸此活動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沒辦法讓全體幼兒充份的得到發揮,教師需要進一步培養和引導幼兒去發揮他們自身淺在的創編能力。
一.師生一起隨音樂律動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音樂:大鐘小鐘)。
二.歌曲學習。
1.談話法:讓生談談自己家里的成員,描繪一下爺爺奶奶的樣子、在家怎樣幫助他們等,引出歌詞并展示出來。
2.師生一起有節奏的念歌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詞,并用動作來體現其內容。
3.觀看屏幕上的孩子是怎樣做一個好娃娃的。(熟悉歌詞并開始接觸歌曲旋律)。
4.聽唱法學習歌曲。(聽歌2次,小聲哼唱1次,為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尊敬老人有禮貌呀”那一句或學生不會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學自己說,然后請會唱的同學起來教唱。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5.有感情的唱歌。
三.表演拓展。
1.引導生可以自由發揮,除了歌詞中的人物爺爺奶奶以外,還可以是爸爸媽媽,除了送水,讓座以外,還可以是掃地,切水果等,從而引導學生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進行歌詞的創編,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幫爸爸切水果呀,切呀切水果”。
2.生生互評,師總評。
3.學生自己找小伙伴分角色表演,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突出“家”的氛圍。關鍵在于能隨音樂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動,有角色,有內容,有道具等。
感悟及建議:
思考一:脈絡清晰,談話式導入建立了良好師生關系,本堂課脈絡清晰。以親切的談話式開場,我認為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一下子把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學生帶入了主題:在家要做好娃娃,怎樣做好娃娃。同時,抓住了低年級孩子模仿能力強的特點,讓學生說完就模仿屏幕上的孩子,在模仿時學生已經能隨節奏念歌詞了,這樣即起到了引導作用,有為歌曲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思考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學習并拓展在表演的時候,引導學生除了歌詞內容外,還加入了自己的內容,這樣擺脫了讓聲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使之邊為了自主式,探究式,創造式學習,這樣,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大了。
當學生把歌詞創編成:“爺爺年紀大呀,總是愛睡覺,我給爺爺被子蓋呀,爺爺笑哈哈,姑姑愛跳舞呀,總是愛跳舞,我給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蔽腋惺艿搅诵陆滩囊约靶掠^念帶來的快樂。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三
《魚兒好朋友》是一首比較簡短的歌曲,內容形象有趣,朗朗上口,表現了朋友在一起的快樂,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對剛入園幼兒進行喜歡同伴、樂于和同伴玩耍,進行團結友愛教育的好教材?;顒又凶層變簩⒆约罕扔鞒尚◆~,在學習歌曲、做游戲的過程中,結交自己的好朋友,通過學習歌曲能讓幼兒體驗一個人的孤獨和多個人的歡樂。
1、體驗歌曲中一條小魚的孤單和三條小魚的快樂,引導幼兒知道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快樂的。
2、初步感受三段歌曲的不同速度。
1、《魚兒好朋友》歌曲磁帶,根據歌曲內容制作動畫課件。
2、小魚的頭飾三個。
3、盛水的魚缸,實物金魚三條。
教學流程:實物導入——學唱歌曲——表演歌曲——情感教育。
一、實物導入:
教教師出示盛有一條魚的魚缸:你們看,魚缸里有什么?它是怎樣游泳的?請小朋友學一學小魚游泳的樣子。
二、學唱歌曲:
1、小魚找朋友。
在這么漂亮的魚缸里住著一條小魚,雖然它住在這么漂亮的房子里,但是它一點也不快樂。(用緩慢的速度唱出:“一條魚,水里游,東游西游找朋友?!辈殡S孤獨,苦惱的表情。)。
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引導幼兒討論,理解第一段歌詞。)。
2、和小魚做朋友。
(1)我們去給小魚找朋友吧!有條小魚愿意和它做朋友了,兩條小魚碰在一起,會做些什么動作呢?(請幼兒大膽想像兩條魚在一起的情景,啟發幼兒用簡單的動作、表情來表現)出示兩條小魚在一起相互玩耍的動畫課件,讓幼兒觀看并欣賞歌曲。
教師和幼兒一起模仿魚游的動作,一邊用中速唱出:“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辈殡S高興的表情,理解第二段歌詞內容。
(2)出示另外一條魚。另一條小魚看到兩條小魚這么快樂,也要來和它們做朋友了,三條小魚碰到一起會怎么樣呢?(請幼兒想像三條魚在一起玩耍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合適的動作、表情來表現。)。
讓幼兒觀看三條小魚在一起相互玩耍的動畫課件,并欣賞歌曲。
教師和兩個幼兒一邊做魚游的動作,一邊用較快的速度唱出:“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并伴隨愉快的表情,理解第三段歌詞內容。
三、表演歌曲:
1、播放音樂磁帶,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感受共同游戲的快樂。
2、為三名幼兒戴上頭飾,按照三段歌曲的內容幼兒依次出場,表演小小音樂劇“魚兒好朋友”,提醒幼兒注意表情和動作,以此鞏固幼兒對歌曲的熟悉和理解。
四、情感教育:教育幼兒在生活中多和好朋友一起玩。
三條小魚在一起玩耍多么快樂,我們小朋友之間也要相互團結,相互幫助,這樣我們才會生活得很快樂。
幼兒分組戴頭飾表演歌曲。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四
1、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肢體,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產生喜歡洗澡的情緒。
1、《我愛洗澡》音樂磁帶(自備)。
2、娃娃玩偶一個,臉盆(代替浴缸)一個,香皂一塊。
1、娃娃洗澡。
(1)夏天真熱,媽媽給寶寶洗個澡,涼快涼快吧!
(2)教師扮演媽媽,給娃娃洗澡:嘩啦啦,嘩啦啦……水龍頭快活地唱起歌。媽媽說:“寶寶,寶寶,該洗澡了!”“卟嚕嚕!”媽媽把寶寶放進了浴缸里。“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沫滿身跑。“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腳,亮晶晶的泡泡滿屋飛?!皳潋v!撲騰!”寶寶樂得玩起水來了。
2、大家來洗澡。
(1)娃娃是怎樣洗澡的?請幼兒用語言或動作加以表達。
(2)配上音樂,媽媽再為寶寶洗澡。
(3)請幼兒跟著音樂來洗澡,教師觀察幼兒的舞動情況,及時表揚表現的逼真、有趣的幼兒。
(4)重點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扭動,并用“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腳”等引導語帶動幼兒跟上節奏。
(5)在前奏部分教師喊“寶寶們,洗澡啦——”,邊做擰水龍頭餓動作,然后給每個幼兒“抹肥皂”,帶領幼兒跟隨音樂有節奏的扭動。
3、香寶寶來了。
(1)剛剛洗完澡感覺怎么樣?在家里洗完澡會抹一點什么?
(2)表揚結束,給幼兒“抹香粉(水)”,教師聞一聞幼兒,欣喜地告訴幼兒“香極了”。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五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孩子們特別喜歡。而小班幼兒的思維活動帶有具體形象性,喜歡模仿,對游戲的情節、角色、動作過程容易發生興趣?!缎‰u小雞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兒喜愛的歌曲。歌詞中小雞和母雞媽媽的對話能激起幼兒情感的共鳴,好像在和自己的媽媽對話一樣。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我扮演母雞,請幼兒以小雞的身份做游戲。幼兒在歡快而又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1.通過對唱游戲活動,感受歌曲的對答情趣與親情。
2.在游戲中充分展開想象創編歌曲,體驗對唱活動的快樂情趣。
3.在游戲活動中,學會孵小雞(撕貼)的方法。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
1.各種小動物的胸飾人手-:一只。(小雞、青蛙、小牛、小狗、小貓等)。
2.與幼兒一起創設游戲情景“雞窩”、“草地”、“花園”
3.蛋寶寶(橢圓形黃色蠟光紙)中間用縫紉機踩好小雞的外形。剪好圓形、三角形、雞。
4.錄音機: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比較悠揚的樂曲一段。
1.師:“小雞一一”
幼:“哎一—”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到花園去玩,好嗎?”
幼:“好的一”
教師和幼兒邊唱邊跳進活動室,在花園的籬笆旁坐下。
2.在游戲中學唱新歌《小雞小雞在哪里》。
(1)學對歌詞。
師:“小雞,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幼:“好的?!?/p>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p>
(2)學唱歌曲。
師:“雞媽媽用好聽的聲音來問,你們會用好聽的聲音來回答嗎?”即用琴伴奏。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p>
3.撕貼“小雞”
在學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樂和幼兒來互相打招呼,這樣就讓幼兒對音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樂后,我創設了幾個小情境,將歌詞填入歌曲中,讓幼兒覺得在玩中學會了歌曲。因為一開始在打招呼時,就用了對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時,也就難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還請了個別幼兒來扮演動物媽媽問,其余幼兒回答,這樣的方式幼兒很喜歡,積極性很高,大家還創編出了圖片以外的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呢。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六
執教教師:佟磊配班教師:
教學活動: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音符的家》
活動目標:
1.綜合目標:
讓幼兒了解婦女節,感受母親的偉大,培養感恩之心。
讓幼兒初步感知序數。
2.音樂目標: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線譜的線和間。
演唱以sol、mi、la三音為主的兒歌。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哈嘍歌》進入教室
創造性地根據音樂中的變化表現打招呼的動作
二、教師為幼兒簡單介紹國際婦女節。
三、教師用黑板介紹什么是線?什么是間?
教師:紅的花在哪里?幼兒答:紅的花在這里。
教師:第幾線?幼兒答:第一線。(告訴幼兒從下往上數線)
四、地板游戲
1.教師在地板上貼上兩條線(作為二線一間)
2.師唱:紅花站在第一線,此時幼兒持紅花,站在第一線上。3333333
黃花站在第二線5555555
藍花站在間上啊
2.教師問:紅的花在哪里?幼兒答:紅的花在這里。
3.教師問:第幾線?幼兒答:第一線
五、花兒舞蹈
幼兒分三組,聽教師的口令在相應的位置上做表演第一線的紅花|轉圓圈-||(打招呼、點點頭)
六、退場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七
1、熟悉歌曲的旋律,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給大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編歌詞。
3、積極參與歌唱活動,感受音樂的樂趣。
熟悉歌曲,用工整替換的方法創編歌詞。
能完整的演唱自編的歌曲。
圖譜、小兔。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聽~~~。
(二)學唱新歌。
1、教師范唱第一遍,幼兒傾聽。
師:聽了這么好聽的歌曲,誰能來給這首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小兔子)。
師:那小朋友知不知道小兔子它都有些什么特征?(兩只長耳朵、兩雙紅眼睛、一條短尾巴)。
2、教師范唱第二遍,邊唱邊做動作。
好,接下來請小朋友聽一聽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和小朋友們說的是不是一樣?
3、出示圖譜,尋找問題。
師:請小朋友們來看一看,這圖譜里面有什么圖片你是看不懂得?(教師用歌詞來回答幼兒的問題)。
4、幼兒看著圖譜學唱。
好,接下來請小朋友看著圖譜用美妙的聲音來唱歌。
5、輕,我還沒聽清歌,好不會做好看的動作。
好,立情景表演。
(三)創編歌詞,情景表演。
恩,我們都知道了小兔子是跳、跳、跳著唱歌的,有誰知道別的小動物還會怎么唱歌?恩,誰能來說說看?(說一個小動物,教師出示一張圖片進行粘貼,再用語言總結,最后用記號筆畫上符號)如:小鳥會喳、喳、喳的唱歌。喳、喳、喳,我是一只小小鳥~~~恩,真棒!誰還有不同意見?還有什么動物也會唱歌?(舉例三個到四個)。
(四)活動延伸。
恩,小朋友們都很能干,李老師相信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也會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唱歌,那我們啊下一次再把它們都請出來吧!
小兔子。
1=d2/4。
55│534│5653│5—│44│434│跳跳跳,我是一只。
小白兔,跳跳跳,我有一條短尾巴。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八
1.觀察紙條在空中舞動的曲線。
2.喜歡用紙條做動作,充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
3.初步嘗試看圖譜舞動紙條。
1.《新年到》《喜洋洋》音樂cd、ppt課件。
2.各色皺紋紙剪成的彩條若干。
3.黑板、筆。
1.導入活動。
(1)入場——師幼隨《喜洋洋》音樂進教室。
教師帶領幼兒在《喜洋洋》的音樂背景下模仿貼春聯、放鞭炮等游戲。
(2)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聽著這首歡快的音樂來到這里,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高興)剛剛我們玩了什么游戲?聽到這首音樂你們能想到什么節日呢?(過年)
(3)過年的時候你們都會玩什么?(幼兒自由想象)
(4)那你們知道過年的時候安老師會玩什么呢?出示教師手中的彩條,你們猜一猜安老師會用這兩根彩條來玩什么呢?(跳舞)
(5)教師跳彩條舞,幼兒欣賞。
2.請幼兒嘗試舞動彩條,教師幫助幼兒記錄彩條是怎樣跳舞的。
(1)請幼兒根據觀察到的說出用彩條怎樣跳舞?(請幼兒學一學)怎樣讓彩條飄起來?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讓紙條舞動起來的方法。
(3)請幼兒表演自己的紙條是怎么跳舞的?教師幫助幼兒在黑板上記錄彩條是怎么跳舞的?(弧線、蛇形線、旋轉線、圓形線)
(4)教師引導幼兒看著記錄的各種曲線,用自己的彩條表現。
3.播放《新年到》音樂cd,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大膽地表演。
(1)小朋友們,你們手中的彩條舞動的太漂亮了,請你們和它一起跳起來吧!
(2)播放音樂,請幼兒大膽地跳舞。
4.師幼一起表演舞蹈《新年到》。
(1)播放ppt新年到:小朋友們,聽,什么聲音?(新年的鐘聲)
(2)小朋友們新年到,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唱起來吧!
(3)師幼一起跳彩條舞。
5.活動延伸。
將彩條投放在表演區,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自由表演。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十九
1.在游戲中初步感受節奏的變化。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愉快的情緒。
3.能大單在集體面前表演,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樂器響板、小馬頭飾。
一、故事情景導入
故事大概:在大草原上有一匹小馬,它的名字叫做“小紅馬”。小紅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肚子餓了它就去河的對岸吃青草,每天小紅馬都是快快跑,跑過了小橋吃青草,吃的肚子飽又飽。小紅馬就是這樣過著快快樂樂的生活。
二、學習掌握節奏,更好地記住歌詞。
1.老師提問:小紅馬在跑步時,馬蹄落地時發出的是什么聲音呢?(“呱噠呱噠”的聲音)
2.讓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小紅馬跑步的聲音吧!
3.幼兒感知兩種不同的節奏。如:×× ×× | ×× ×× | × × | × - ||呱噠兒呱噠兒呱噠兒呱噠兒,呱噠兒,駕!
三、學習旋律,演唱歌曲
第一次范唱時,可以讓幼兒用響板模仿馬兒跑步的聲音,增加幼兒的興趣。
老師帶領幼兒,用響板來為歌曲伴奏。
老師: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學習小紅馬跑吧!
四、活動結束
整理材料,裝回袋子,放回盒子。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二十
1、感受音樂,學習合拍優美的.做動作。
2、初步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幼兒熟悉歌曲《小金魚》。
1、隨著《小魚游》的音樂,幼兒模仿小魚的動作來到小河;
指導語:“小魚們我們一起游到小河去做游戲吧!”
2、幼兒練習親切自然的演唱。
教師:“我們一起向小河問好吧!”
3、復習歌曲《小金魚》,鼓勵幼兒邊唱邊自由表演;
教師:“小河輕輕的問:‘誰這么有禮貌呀?’小金魚門邊唱邊跳的告訴小河,好嗎?”
4、演唱歌曲,練習魚游水、吃食、游戲的動作。
教師:“小金魚的舞蹈跳得真好看,你們是怎樣吃蟲子的?”“怎樣在一起做游戲的?”“表演的時候動作要優美,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5、聽音樂做不同的動作。
(1)區分魚游水、吃食與捉魚人的音樂。
教師:“魚游水的音樂十分優美,就好像小金魚自由的擺動尾巴游來游去”?!靶◆~吃食是一口一口的吃的,音樂的節拍也長一些,是一下一下的。”“聽到很急的音樂史,好像發生了什么事?”“對了,捉魚人要來捉魚了。”
(2)根據不同的音樂變換動作。
教師:“小魚們要好好聽音樂,聽到魚游的音樂,做小魚游的動作;聽到節拍長的音樂吃食;聽到很急的音樂表示捕魚人來了,立即回到‘家’?!?/p>
6、開展音樂游戲,調動幼兒的情緒,快樂的玩游戲。
指導語:“小魚們個個機靈敏捷,我們和捕魚人比一比,看看誰的本領大?”
7、結束游戲,自由模仿小魚游水回家。
教師:“天黑了,小魚玩了一天該回家了,我們和小河再見吧!”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二十一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音樂活動,感受樂曲的歡快。
2、能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段的快、慢變化。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情境導入:今天兔媽媽要帶我們小兔子們去找胡蘿卜,我們去的地方有點遠,需要開著。
小車去,兔寶寶們小耳朵可要仔細聽音樂,隨著音樂的節奏開車,千萬不能。
超速哦!兔寶寶們準備好了嗎?出發咯!
2、聽音樂《小兔找蘿卜》能隨音樂合拍做律動。
基本部分:
1、欣賞第一樂段:
教師:1、你們聽聽小兔子在做什么呢?
2、你們能怎么拔蘿卜呢?我們也聽著音樂一起拔蘿卜吧!
2、欣賞第二樂段:
教師:1、小兔子們真能干,你聽到這段音樂和剛才拔蘿卜的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2、你們覺得小兔子又在做什么了?
3、我們聽音樂一起做好吃的蘿卜飯吧!
3、完整欣賞音樂:
教師:小兔子真棒,我們來聽一聽小兔子拔了幾次蘿卜,做了幾次蘿卜飯呢?
(結合ppt提示,帶領幼兒完整理解樂曲)。
4、結合完整音樂,幼兒肢體表現。
(三)結束部分:
1、引導幼兒聽《咿呀咿呀喲》做小跑步的律動退場,在聽到“咿呀咿呀喲”的音樂時,能做剎車停止的動作。
教師:兔寶寶們,我們找到了這么多胡蘿卜,還做了香噴噴的蘿卜飯,我們開車給農場里的。
小動物也送點,好嗎?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二十二
理解歌詞內容,能有力、自豪地歌唱。
知道運動能抵御寒冷。
課件準備:“北風爺爺”對話音頻及圖片;《北風爺爺別神氣》歌曲音頻及伴奏、“北風爺爺別神氣”圖譜。
——冬天到了,北風爺爺可神氣了,“呼呼”地吹著冷風,小動物們都害怕地躲進了家里。但飛飛非常勇敢,他要和北風爺爺比一比。
——飛飛是怎么和北風爺爺比試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飛飛對北風爺爺說了什么?試試用歌詞里的話說一說。
——他做了哪兩個動作把北風爺爺嚇跑了?
——為什么跑跑跑、跳跳跳能把北風爺爺嚇跑呢?(因為運動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暖和,就
不怕北風爺爺了)
1、播放歌曲音頻及圖譜,引導幼兒跟唱歌曲。
2、播放歌曲伴奏及圖譜,鼓勵幼兒有力、自豪地演唱。
——要怎樣唱出飛飛非常勇敢的樣子?(大聲、有力地歌唱)
——除了跑和跳,我們還可以做什么運動嚇跑北風爺爺?(走走走、爬爬爬、踢踢踢)
——試試把你們想的辦法唱出來。
區域活動
在表演區,投放歌曲伴奏《北風爺爺別神氣》,引導幼兒繼續創編歌詞并表演唱。
小班音樂開車歌教案(模板23篇)篇二十三
1、遵守游戲規則,教幼兒學會看簡單的標記,能按箭頭方向前進。
2、發展幼兒雙腳跳、跨步跳的動作能力。
1、教師在活動場地布置好"小水洼"。音樂磁帶《我愛運動》。
2、用藍即時貼剪好"水洼"的輪廓,用黃即時貼剪好小腳印。
3、用紅即時貼剪成箭頭的形狀,粘貼出前進的方向。
一、開始部分聽《我愛運動》的音樂,讓幼兒做韻律操。
二、基本部分
2、教幼兒知道是小水洼后,教師提問:"在下雨天,你們看到小水洼都會怎么做?
3、幼兒學習兒歌,《門前一片雨水洼》:雨停了,天晴了,門前多了片雨水洼,雙腳跳,單腳跨,過了水洼就到你的家。
5、幼兒觀看"小水洼","兩個腳印"和"腳印"的不同含義(雙腳跳,單腳跨)箭頭表示的方向。
6、游戲開始:
7、教師幼兒練習(邊念兒歌邊跳水洼)幼兒排好隊,越過小水洼,
8、活動反復數次,幼兒可邊念兒歌邊行進。
9、播放音樂放松活動。
三、結束:
小朋友們都安全的跨過了雨水洼,干干凈凈的到達朋友的家,可以把學到的兩個本領教給好朋友和朋友一塊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