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歡迎大家共享自己編寫的五年級教案,一起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一
本節課以“理解陶校長的講話及從中受到啟發”為任務,“讓學生了解演講的特點,并堅持做到每天四問”為目標展開教學,具體可分為知識、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來進行培養: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讀《陶校長的演講》,了解陶校長演講的內容及演講的特點。
(二)能力與方法目標:
1、理解能力。
2、演講的能力。
3、從陶校長的演講中體會到陶校長對我們的期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從陶校長的演講中引發對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學做真人。
以聽讀陶校長的演講,讀陶校長的演講,交流陶校長的演講,感悟陶校長的演講進行本教學設計。以聽演講,讀演講,交流演講,增強故事感。讓學生發現陶校長的每天四問之間的聯系通過感情朗讀與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共情。錄音、演講的引入以及體驗式學習,增強娛樂感。從陶校長的演講中體會他對青少年一代的關心,從每天四問中引發對人生的思考。
陶校長的演講
一、學生介紹陶校長,聽他的演講。
(聽錄音,交流預習準備的資料)
二、再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演講的特點。
(根據預習時查找的資料和聽過的錄音進行交流)
三、再仔細讀課文,小組討論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陶校長的演講是怎樣注意演講的特點的?
四、導學第一問:身體有沒有進步?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有關的詞句)
2、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3、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4、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5、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五、自學第一問第二問第三問,學后小組討論下列題目。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
(3)怎樣才能有進步?(教師注意點撥關鍵處)
(4)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六、小組間比賽,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要讀出激情,讀出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2、小組各派代表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小組搶答: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傾吐練習:小組先任選一題,在小組間進行練習,然后推選一代表在全班演講。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七、作業:課后第四題。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口語交際七。
1、知識與技能:
(1)、講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條理,故事情節完整生動,人物形象有特點。
(2)、回憶生活中或書本、電影、電視劇本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能在頭腦中再現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用語言準確描繪人物特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交流人物故事,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口語交際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關鍵:
在口語交際中理清思路,學會表達。
:搜集一些人物故事。
:一課時。
1、課件或小黑板(出示有關詞句等)。
2、課件或錄音機(故事錄音)。
課前序曲:同學們,三國時候,關羽為了離開曹操去追隨大哥劉備,過五關、斬六將,最終隨劉備成就一番事業。今天,我們要挑選幾名故事大王,為其頒發“最佳故事獎”,猜看誰能獲取此殊榮。
第一關:回顧總結,激情導入。
1、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我們接觸到許多形象鮮明的`人物。
出示:()的小兵張嘎()的嚴監生。
()的王熙鳳()的刷子李。
()的托德()的老板。
要求:用適當的詞語來形容人物,說出人物的特點。
2、談話導入:同學們平時通過讀書,看電影、看電視、看戲劇、聽故事等,還有更多的人物形象留在了自己的腦海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講講人物故事。
第二關:緊扣一例,領悟方法。
1、聽故事錄音,想想哪些地方說的特別好,為什么?
2、課堂交流,隨機歸納:
(1)、故事最好比較有趣,情節完整生動。
(2)、講之前要做好準備。
(3)、語言要口語化。
(4)、掌握好語氣和語調。
(5)、處理好語速和節奏。
(6)、要富有感染力。(通過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描繪人物特點)。
第三關:出示人名,打開思路。
1、出示人名:居里夫人、岳飛、黃繼光、錢學森、孫悟空、哪吒、孫臏、諸葛亮……。
2、你了解他們中的哪個人?請你用一兩句話來說說對他們的了解,用一個詞來概括他們有關的故事。
3、抽生簡要說一說。
第四關:運用方法,講述故事。
1、分小組,講人物故事,看誰講的故事情節最生動,人物形象最鮮明。(故事要短小精干)。
2、分小組比賽。
第五關:激烈角逐,全班展示。
1、公布小組獲勝者,并給予精神獎勵。
2、小組討論:用一句最能吸引聽眾的話簡介獲勝者所講的故事,誰的話最能吸引全班同學,誰將獲得“最佳廣告宣傳獎”。
3、小組代表講故事。
4、全班評比。
5、獲勝者獲“最佳故事獎”。
本課小結,頒發獎品(獎杯一座、證書一本、玩具)。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三
第1—3課時(復習字詞)。
教學目標:。
1、掌握本冊生字詞字形,特別把難寫的字掌握。
2、理解本冊重點詞的意思。
3、對本冊中出現的字詞的練習類型加以鞏固和強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多音字會查字典,掌握字詞字形、詞義,能對字詞進行靈活運用。
難點:能改錯別字;理解詞義,會搭配詞語和據詞定義;近義詞辨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本冊一二單元的生字和詞語,讀正音,請學生指出生字詞中容易錯的部分。
二、聽寫這兩個單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學生總結易錯的字,全班講評。
五、復習查字典的方法。
1、回憶三種查字典的方法。
2、教師出題,學生口頭回答。
六、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讀本冊三、四單元的生字和詞語,讀正音,請學生指出生字詞中容易錯的部分。
二、聽寫這兩個單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學生總結易錯的字,全班講評。
五、復習多音字。
1、找出課本中的多音字。
2、學生口頭組詞。
3、同桌互相出題練習。
六、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讀本冊五、七、八單元的生字和詞語,讀正音,請學生指出生字詞中容易錯的部分。
二、聽寫這三個單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學生總結易錯的字,全班講評。
五、復習同反義詞。
1、教師口頭出題,學生回答。
2、總結方法。
3、同桌互相出題練習。
六、教師小結。
第4—6課時(復習句子)。
教學目標:。
1、復習把反問句改陳述句的方法;會擴句和縮句,特別是會縮寫“把”字句。
2、復習省略號的用法,了解省略號在指定句子中的用法,并練習使用省略事情和頓號。初步學會使用破折號的用法和引號的又一用法。
3、復習修改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的句子;會修改多種類型的病句。
4、復習仿效例句改寫句子,把肯定句改為否定句;把時間或地點移到句首等,感受不同的語氣。
5、復習用“清秀”、“悲痛”、“似乎”、“也許”、“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只有……才”、“只要……就……”等詞語寫句子。
6、復習運用“因為……所以……”“只要……就能”“即使……也”“不但……而且……”“不管……總……”“只有……才”“一……就”等關聯詞語填空。
7、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復習仿效例句改寫句子,把句子寫具體;用上有關的詞語寫句子。
難點:標點符號的用法,關聯詞語的用法,和省略號的作用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四課時。
一、復習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1、讓學生在具體的句子練習中進一步鞏固。具體的題目略。
2、復習變換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改寫句子;。
3、復習仿效例句改寫句子,把句子寫具體;。
4、在這些句式的復習中,都以句子的練習與評議為主,在練習與評議中鞏固。
5、在口頭回答是仍然把機會盡量多的`留給學有困難的學生。
二、縮句:
1、讓學生說說一般的完整的句子的類型。
誰(什么)是什么。誰(什么)怎么樣。
誰(什么)干什么。誰(什么)有什么。
誰(什么)能怎么。
2、學生進行書面練習紙上的縮句練習。
貝多芬純熟地彈起了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
少年宮展覽室里展出了同學們創作的描繪春天的圖畫。
我輕輕地把小燕子放向美麗的藍天。
母親黑亮的眸子閃著幸福的光芒。
三、小結。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三則故事。
2、學習故事《牧童和狼》、《蟬和狐貍》,能結合課文重點詞句,聯系生活實際感悟故事給予的豐富而深刻的寓意。
3、選擇一兩個你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1、小組交流:你解決了預習作業中的哪些問題?
2、小組交流:在預習過程中,你還有哪些問題弄不明白?小組內先試著解決,再大組交流。
1、牧童開始大叫“狼來了”的目的是什么?
2、村民們開始怎么做的?幾次受了騙后會想什么?說什么?他們態度為什么前后不同?
3、牧童前后兩次大叫各是什么心理?(練讀句子)說謊的結果怎么樣?
(:學語文要樹立大語文觀,立足書本,超越書本,從語言文字中解讀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5、練讀這個故事。
二、讀故事《蟬和狐貍》、《狐貍和烏鴉》,比較這兩則寓言有哪些異同?烏鴉為什么受騙,而蟬為什么沒受騙?。
1、這兩個故事中,狐貍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
2、蟬為什么沒有受騙?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品讀。
3、為什么烏鴉會上當?結合寓意,談感受。
4、你遇到過或聽說過像狐貍這樣的人嗎?你會怎樣對待這樣的人?
5、練讀這個故事。
(學習建議:通過比較閱讀,我們在讀書的基礎上思考故事的相同點,再深入到每一個故事中,緊扣課文語言,在語言的比較中走進人物內心,聯系生活,找到不同點,豐富感知,領悟寓意。)。
三、選擇一兩個你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1、《牧童和狼》這則故事中,牧童第一次大叫時的心理是,狼真的來了后,他大叫的心理是。
2、《狐貍和烏鴉》中的烏鴉受騙是因為;《蟬和狐貍》中的蟬沒有受騙是因為。我們從這兩則寓言中懂得了。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狐假虎威兔死狐悲雞鳴狗盜蛛絲馬跡杯弓蛇影亡羊補牢。
描寫人物語言的成語:
口若懸河對答如流滔滔不絕高談闊論夸夸其談花言巧語。
(重點推薦: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要學會舉一反三,使自己的知識更為豐富。)。
學了這三則寓言故事,我最想說的是。
一、閱讀《伊索寓言集》,完成以下的習題。
1、《伊索寓言集》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其中我最興趣的一個故事是,它主要講了。(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
2、我知道了《伊索寓言集》的作者是(國家)的一個奴隸,生活在(時間),是個編寓言故事的能手。
(重點推薦:我們要利用語文課本,由精讀到博覽,由課內到課外,做到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以拓寬閱讀面。)。
二、(選做題)找一找生活中的“撒謊”小故事,試著寫一令自己反省的短文,注意學習寓言的語言之簡潔美、內涵美和語句美。(另附紙)。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五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叔公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感受濃濃的愛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奇怪的圣誕包裹”到底奇怪在哪?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叔公對故鄉深深眷戀之情。
一、激情導入:
播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深深的熱愛,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走進《奇怪的圣誕包裹》一文,感受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流利句子,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匯報交流
(1)交流詞語。
(2)交流文章的主要內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交流回報:按照“給叔公送禮物成了頭痛的事-――回憶叔公眷戀祖國的事――全家討論送什么――寄去奇怪的禮物――叔公的回信”這個過程記敘的。
寫小標題:發愁――回憶――討論――郵寄――讀信
四、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學生自讀課文,討論問題:
(1)為什么說圣誕包裹“奇怪”?
(2)從奇怪的圣誕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能否換成“與眾不同”?
2、全班交流,邊理解邊有感情地朗讀,并解決問題:
(1)第17自然段:“故鄉的泥土。”
(2)第20自然段:“祖國的泥土。”
(3)第24自然段:“內容價值――無價之寶;”“中國藥材――令人奇怪。”
(4)第27自然段:“最合我心意。”
3、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能體現叔公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體會叔公對祖國深深地眷戀。
五、拓展閱讀
師生朗讀《鄉愁》一詩,體會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愛。
板書設計:
叔公
奇怪的圣誕包裹泥土和菊花種子
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篇拓展閱讀的課文,學生不難理解課文內容,我就讓學生自讀,然后交流體會,重點體會叔公對故鄉深深眷戀之情,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不過本課生字中有些書面語,平時比較少見,我就給足了學生時間自學并交流。比如“蹂躪”“玄虛”學生不是很理解,我們就一起交流,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六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我能借助注釋,自學與同學交流,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我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及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一)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自由讀詩,讀正確,讀通順。
(二)再讀古詩,了解詩意。
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合作學習。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三)品讀古詩,想象畫面,領悟詩境。
1、師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品讀理解。
(2)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賦予它美好的情感并流暢地描述出來。
2、交流感受,練習朗讀。
以“詩中描述的兒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樣?你覺得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的”,有感情地朗讀。
全班交流。允許有自己的感受。對學生不正確的認識要恰當地進行引導。
(四)結合學生的積累,拓展閱讀。
1、交流已經背誦積累下來的寫兒童生活的古詩詞。
2、拓展閱讀楊萬里其他寫兒童生活的詩。
舟過安仁,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梅子留酸軟齒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芭蕉分綠與窗紗。
怪生無雨都張傘,日長睡起無情思,
不是遮頭是使風,閑看兒童捉柳花。
(五)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默寫《稚子弄冰》。
2、以“散落在詩詞里的童年”為主題畫張手抄報。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七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找出產品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準備做精彩的.描述、
考慮“顧客”針對產品會提出那些質疑?你將如何解答、
小組試買。
認真聆聽同學們的建議,合理采用、
班級特賣場。
每組選出最優秀的“推銷員”,推銷自身的產品、
“顧客”認真聆聽“推銷員”的介紹,對產品提出質疑、
耐心、機智地回答“顧客”的問題,抱著既對消費者負責,又對產品負責的態度、
評出最佳“推銷員”
你認為怎樣才干夠做一名優秀的推銷員?(優秀推銷員的規范是什么?)。
第二、三課時習作。
確定習作內容。
默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和同學交流一下、
確定習作內容、
作文指導,怎樣寫說明文。
回憶一下說明文和一般的記敘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寫說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準備從哪些方面介紹物品,用上哪些說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點?如:外形、質量、用途、價格等,抓住突出的特點,用數字、舉例、對比、打比如、生動描寫等方法,具體描述物品的特點、)。
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資料,但不要大量抄錄、
自主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八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學會生字新詞。
2、邊讀邊想像,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情謳歌書的神奇、美麗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段。
4、體會作者對書的謳歌,培養學生對書的熱愛。
教學重點:
想像詩中描寫的意境,體會書的神奇。
教學難點:
發揮想像仿寫詩歌。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書是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神奇的書》這首詩歌吧?
2、扣題質疑:書神奇在哪?讓我們一起走進書里尋找吧!
1、自讀詩歌,讀準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2、學生自讀詩歌,師巡視。
3、指名朗讀。
4、指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節,說說你的理解。
(2)說說這節詩寫什么?
(3)為什么這樣說書能帶我們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讀第二節,說說你的理解。
(1)理解詞語。
(2)說說這節詩寫什么?
(3)想想書為什么能帶我們領略人生的真諦?
4、同桌互讀第四節,說說這節詩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書裝載了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的含義。
1、讓我們帶著對書的喜愛之情再一次走進書的世界,去領略書的神奇。
2、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討論,圍繞“為什么說書是神奇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學習,既突出了重點,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讀文——談理解——再讀文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1、你讀過哪些書?書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看來大家都對書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現在請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筆,仿照詩歌的前兩節,抒發你對書的感情。(學生進行仿寫)。
(設計意圖:讓閱讀與寫作美麗地攜手,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有機地進行了習作能力的訓練。)。
3、交流點評。
小結:讀書使我們變得豁達,變得高尚,讓我們思想逐漸深刻,目光更加深遠;讓我們繼續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在書的陪伴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4、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1、抄寫文中的好詞,背誦詩歌。
2、收集一些與讀書相關的名言、諺語。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九
知識與能力:
了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
多媒體演示黃河變化的過程,學生從中有所感悟。
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了解黃河近20xx年變化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教育學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黃河圖片、有關黃河的'視頻。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了解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
1、導入: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課件出示地圖,讓學生看看黃河在哪?(學生對黃河有個初步的認識)。
2、檢查預習情況。
(1)看看有哪些同學收集了關于黃河的資料。(學生把自己收集的資料讀一讀)。
(2)預習課文,你讀懂了什么?指生回答。(培養學生預習的好習慣)。
二、各自讀文,感知課文大意。
1、各自讀文,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
2、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讀后進行評價。
4、投影出示20xx年前黃河及兩岸情況圖片,再請學生讀第三自然段,教師給與朗讀上的指導。
5、出示視頻,黃河流域的近況。看了視頻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圍的同學說說,師巡視指導。
三、圍繞幾個主要問題組織學生學習。
1、學生自主學習4--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具體說出黃河變化兩方面的原因。
(2)這兩個原因有聯系嗎?
(3)如果不制止,后果會怎樣?
2、小組合作學習,填在括號里。(師參與學生小組學習給與指導)。
黃河變化的原因兩大原因的聯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
3、交流所填內容。(結合學生說的,師完成部分板書)。
4、請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再多讀幾遍。(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辭等等)。
5、師:從這篇課文中,你懂得了什么?應該怎樣保護環境?
6、拓展延伸:
(1)結合你的生活說說,你知道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針對這種行為我們應怎么辦?
(2)保護環境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想想看你們還知道哪些課文也強調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只有一個地球》……)。
7、作業。
(1)讀課文,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子。
(2)小組合作辦一期以保護環境為內容的手抄報,看看哪組同學做得。
板書設計:
8、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以前——“搖籃”
現在——禍河原因(自然原因、人類破壞)。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
補充拓展資料(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名守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巷戰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長大。(幫助學生理解老舍為什么對母雞會有前后如此大的變化并體會“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
師:現在讓我們在來聽聽母雞的叫聲,你又聽懂了些什么?
出示句子進行說話訓練。
母雞聽到什么東西響了一聲,立刻警戒起來,咕咕地警告雞雛,好像在說:。
當母雞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好像在說:。
在夜間若是有什么動靜,母雞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好像在說:。
(學生選擇其中一句進行操練)。
組織交流。
生:母雞聽到什么東西響了一聲,立刻警戒起來,咕咕地警告雞雛,好像在說:“孩子們有危險,快到媽媽這里來,媽媽保護你們。”
生:當母雞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好像在說:“寶貝兒快過來,媽媽發現這里有好吃的,快來吃呀!”
在夜間若是有什么動靜,母雞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好像在說:“人們啊快醒醒了,有黃鼠狼來了,快來救救我的孩子啊!”
……。
師:我們目睹了母雞的堅強、無畏、無私和不辭辛苦。在這其間所自然流露出來的母性的光輝和力量令我們不禁對母雞肅然起敬。一位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生:齊讀課文的最后2小節(學生在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感受了母雞平凡后的偉大讀出了感情)。
分析:“母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古到今人們對于她的謳歌與詮釋從未有過終止。在課文的最后作者深情地謳歌到“一位母親必定就是一位母親”通過文本細讀我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讓學生在“品析詞句,體會情感”的學習過程中,在朗讀感悟母雞對雞雛的平凡細節中自然地聯想到生活的場景,層層推進,勾起對“母愛”的回憶,從而揭示出:母親是偉大的,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題。
總評:
《有效教學藝術》一書中說到:在新課程的實施中,要使教材變成學生的學本,首先要讓課本變成學生的讀本。要會學,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從會讀課本開始的。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使學生讀課本,讀出興趣來,讀出學習問題來,讀出學習成果來。
中國古代教育家韓愈認為,讀書要“手批目視,口詠其言,心唯其義。”意思是說,翻閱讀本,朗讀其詞,要用心思考和體會書中所講的含義。讀書要讀出含義,領會含義,讀出含義來,這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點。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一
1.認識這篇課的文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1.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兒,是一幅幅美麗的畫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各,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1.自由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蓑”、“遮”的讀音和寫法。
2.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奏。全詩節奏可以這樣劃分: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通過評讀、賽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通詩歌,讀出節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選擇其中的一首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學生自主學習)。
2.交流反饋。
學習《牧童》。
(1)理解字詞。
(2)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a.“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b.“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說說詩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讀。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那么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c.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是一個可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學習《舟過安仁》。
(1)理解字詞。
(2)品讀詩句,入情入境。
a.“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讀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理解詩句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c.你喜歡他們嗎?詩人喜歡嗎?為什么?
(3)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比較兩首詩,你有什么話想對誰說?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二
(1)理解課文4—9段內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4—9段。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地的朗讀感悟文章4—9段的內容。
(2)通過對文章4—9段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文章4—9段的教學,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復習舊知。
1.不一樣的童年有不一樣的快樂,不一樣的生活有不一樣的精彩,鄉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變得豐富多彩,今天,讓我們繼續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2.和老師一起齊讀課題兩遍《天窗》。
3.提出問題: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讀幻燈片。
二、正課。
學習4至7段。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的4-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天窗能給鄉下的孩子們帶來什么?
2、這樣的句子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3、為什么在陣雨來的時候,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陣雨來了時,大人們不許我們在外面玩啊,其實我們反而喜歡怎樣?
b.然而大人們偏就不許,木板窗又了關起來,你的心情會怎樣?c.是啊,我們喜歡在雨里跑跳,但是卻無法盡情享受,于是,在失望與無奈當中,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我們只能(教師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見了……。
g.師生搭配讀4、5段。
4、當夜幕降臨,孩子們被逼著上床“休息”的時候,為什么,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
a.從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從中看書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b.交流匯報。
c.學生讀下面一段話,練習說話、寫話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教師引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練習說話,寫話。
d.朗誦6、7段(音樂起,文中的“你”換成了“我”)。
學習8、9段。
1、師:若不是有了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這天窗使我們產生了這么美好的想象,我們的心靈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說——(課件“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為什么說“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對發明這神奇天窗的大人們說些什么?
3、是啊,當門窗緊閉,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時,只有這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廣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學們,你們看,這里的“天窗”加了引號,它指的是什么呀?
b.理解“無、虛、有、實”
c.為什么作者說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
d.齊讀8、9段。
三、總結拓展。
1、齊讀全文。
2、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了一篇優美的散文,跟隨茅盾一起透過小小的天窗,憑借無窮無盡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謝茅盾先生為我們打開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學習完這篇課文,希望大家能夠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四、作業布置。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填寫練習冊。
3、預習27課。
板書設計計:
天窗。
孩子們的慰藉。
看見想象。
雨腳閃電星云無窮無盡。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三
1、抓住課文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睹物思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抓重點詞句、指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2、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掃清文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理解“一望無邊、左鄰右舍、念念有詞”等詞語。
3、學習課文第1段。
教學準備:課文中的插圖、生字卡等。
教學過程
2、是呀,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是不一樣的。這一池青青的蓮葉,勾起了我無限的思念與遐想,使我的眼前漸漸地浮現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臉,使我生出了許多感動。到底令作者感動的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再一次走進課文《蓮葉青青》,到字里行間去尋找答案。
3、齊讀課題。生:蓮葉青青(讀出色彩的碧綠給人以清涼的感覺再讀蓮葉青青)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2、解決上面質疑中容易解決的問題。
1、出示生字卡,練讀。
2、分自然段讀課文。
3、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1、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反饋學習情況。
3、各個小組修改各段意。
4、重點引導朗讀描寫“祖國”喜愛蓮葉的語句。
1、指定小組朗讀第一段。
2、自主學習第一段,并針對第一段提出質疑。
3、我喜歡蓮葉嗎?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喜歡,我生出了許多感動,心里急急忙忙地尋找著合適的句子。)
4、那么,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詩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嗎?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四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同學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回顧“詞語盤點”
1.同學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記憶競賽、謄寫競賽,引導同學積累本組所學詞語.
交流平臺。
1.圍繞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組內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和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同學口頭交流這段時間課外閱讀的收獲、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所了解的新的讀書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效果加以展示.
1.激情導人.
俺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俺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a.同學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b.嘗試理解:同學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誦名言.
4.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同學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同學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高爾基。
至樂無如讀書.——鄭勝利。
5.鼓勵同學課后將自身喜歡的讀書名言制作成書簽.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五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書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公路邊的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理解這條線索的真正意義;從桃園主人沒有出現,卻只寫了狗和貓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對文中“線索”的理解
一、題目入手,初度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初讀課文,回答問題
(1)《信任》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對課題是怎樣理解的?
(3)這篇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二、圍繞線索,深切領悟
1、公路邊的“桃子自采三里路”是如何引導作者招待桃園的?
3、公路邊的公式把人們引向什么樣的地方?
4、桃林中出現了一張紙、狗和貓,桃園主人沒有出現,你怎樣理解?
[通過學生長談,使學生認識到,信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不需要監督的行為。]
三、提煉中心,悟情明理
1、桃林主人不在,看到紙條上的字時,作者會怎樣想?假如是你,又會怎樣想?
2、付款時,你怎樣理解“我”和丈夫的對話?
3、你如何理解信任和被信任這個問題?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過不被別人信任的經歷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如何才能做到心人與被信任。
[信任與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別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五、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
1、文章是怎樣敘述的?與我們前面學的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文章還有哪些地方的敘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作業
縮寫《信任》
昨天在備課時,發現這篇課文非常好,好在文章內容非常好,好在同學們學是非常容易理解,于是我確定了這幾個教學目標: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積累語言。
根據教學目標,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利用半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預習,全方位的進行預習。
第二節上課伊始,我直接導入,問學生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根據學生的概括,讓學生找到文中相關的自然段,這樣文章的內容和寫作順序就解決了,非常順利。然后我問學生文中對什么的敘述最多,(告示),讓學生找出關于告示的內容,并且把告示和文章內容進行聯系,這樣學生知道告示把作者和先生引到了桃林;再讓學生看最后一個自然段,看告示把作者引到了什么地方?引到了互相信任的的境界,看來這樣同學們已經對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到位了。然后我又讓學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寫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不到五分鐘,一只只小手舉起來了,并且發言非常到位,其中也穿插到了文中沒寫桃林主人,卻寫了狗和貓,為什么?這樣文中的目標全部都解決了,課后問題也解決了,最后還有五分鐘,我讓同學們進行了感情朗讀,同學們的熱情非常高漲,看來這篇課文的學習基本成功了。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六
1.掌握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并運用。
2.聯系語境理解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畢升在發明活字印刷術過程中的努力和投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4.學習抓住關鍵詞概括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過程的方法。
從直接描寫畢升的語言、行為的語句中,感受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為實現夢想的努力和投入。
學習抓住關鍵詞概括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過程的方法。
搜集有關畢升的資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1.同學們,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其中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為我國古代文化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它的發明者就是——(板書:畢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3課。學生齊讀課題《畢升的夢想》。
2.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教師相機梳理問題:畢升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夢想的?結果怎樣?)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畢升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夢想的?結果怎樣?
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學生回答問題。師小結:我們圍繞課題提問,再把這些問題用一段通順的話聯系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歸納主要內容的一個方法。
3.再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勾畫四字詞語。
4.檢查學生生字和詞語掌握的情況。
1.同學們,請你朗讀課文,課文的哪些地方告訴了我們活字印刷術的重要作用?請你讀課文7、8段,一邊讀一邊勾畫。
2.說說為什么活字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讓學生們體會活字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引導學生讀出贊揚的語氣。
3.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真是太了不起了。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時忘我的投入。請你們細細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最能表現畢升為實現夢想廢寢忘食的詞語或句子勾畫出來。
4.抽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相機點撥。
“一個叫畢升的人在雨中慢慢地若有所思地走著,好像絲毫沒有感覺到早春的小雨已打濕了他的衣衫。”引導學生體會“若有所思”的意思,體會“絲毫沒有”的表達效果,再引導學生讀好這個句子。
“一句話讓畢升茅塞頓開,他猛地一拍腦袋:‘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說完,他立即跑出家門。他覺得眼前豁然開朗, 一點兒也沒有聽到妻子在后面的呼喚。”引導學生體會“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意思,體會“一點兒也沒有”的表達效果,再引導學生讀好這個句子。
引導學生抓住“自言自語”“念念不忘”“冥思苦想”體會畢升為實現夢想的執著。(適時板書:若有所思、冥思苦想、念念不忘、自言自語、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同學們,作者正是抓住了這些細節的描寫,才讓我們體會到了畢升在實現夢想過程中的艱辛與投入,我們習作時也應該注意人物的細節描寫,這樣刻畫出來的人物形象才鮮明、生動。
同學們,黑板上的詞語概括了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過程,請根據這些詞語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說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過程。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七
本組課文是以“讀書”為話題,所以,課文內容孩子們很感興趣,因為,其內容關系到生日及生日禮物。本課又是本單元最后一篇課文,講了一個小女孩(作者)13歲生日和14歲生日中發生的意外。可想而知,生日里的意外應該是刻骨銘心的,令作者終生難忘。更何況這兩次的意外都涉及到作者一直崇拜和愛戴的大作家——高爾基呢?所以,課文的條理非常清晰,第一次和第二次意外之間的分界線十分明顯,學生一下子就能將課文分成兩大塊來學習了。
首先,我就提出了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最令你難忘的生日禮物是什么?你收到過以外的禮物嗎?”這兩個問題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然后,引出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接著就用設計問題讓學生找答案的方法學習第一次意外,并感受到“我”是個愛讀書的孩子,而我結識的朋友又是一個關愛“我”的人,當然是從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即從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中體會。第一次意外很快就弄明白了,第二次孩子們就更快地找到了答案:14歲生日那天,高爾基給“我”寄來了兩本書。并且“我”還知道了以前結識的那位朋友竟然是高爾基!我就問學生;“一個大作家,竟然記得一個只見過一次面的孩子的生日,這說明了什么?所以第二次意外,更能讓人體會到高爾基具有怎樣的品質呢?”課文理解到如此程度就可以了。孩子們學得很輕松,這全是因為感興趣所致呢。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八
本冊生字共224個,其中要求會寫的148個。本復習針對要求會寫的148個,但課標要求的積累量遠不止這個,因此復習必須體現前后聯系。
字的復習首選歸類、比較、前后聯系等方法,讓學生在比較中明晰,在歸類中強化。
一、形近字比較并組詞。
芬、芳絢、詢耕、耘瀚、潮漸、慚婪、焚匆、勿竿、竽。
腮、鰓捧、棒祿、綠壁、臂俄、哦斯、欺誘、繡樸、撲。
摩、磨悅、脫詳、祥賣、買綱、鋼販、返戀、蠻予、矛。
萊、菜駭、孩履、覆旬、甸役、設酒、灑羞、差誕、挺。
二、同音字、音近字比較并組詞。
昏、暈韻、均銅、筒昂、仰紡、訪稍、艄筏、伐腦、惱。
劈、避暫、嶄佩、配震、振均、勻廢、費。
三、看下列各組字有什么規律。試著再加偏旁組字。
尾、娓老、姥黑、墨吾、語昆、棍牙、訝卓、掉眉、媚。
采、睬扁、騙巷、港。
四、寫同音字組詞。
yi——洋溢意思友誼異常意義。
jin——胸襟今天金銀禁不住。
cui——翠綠干脆脆生生。
tian---恬靜甜蜜填空。
lin——魚鱗樹林臨近鄰居波光粼粼。
mu——暮色幕布墓地屏幕。
li——厲害歷史勉勵利益例子。
chui—--錘子捶背垂頭喪氣。
yan—--硯臺燕子大雁厭惡鮮艷。
ken——肯干懇切勤懇懇求。
lan——船欄欄桿阻攔籃子藍色。
cong----匆忙蔥姜聰明。
tao——波濤掏出來滔滔不絕。
五、加偏旁組字組詞。
欠:炊煙吹拂道歉飲食款待欣喜。
鬼:慚愧瑰麗魂魄魔鬼魅力。
錄:綠色剝皮俸祿。
乍:奸詐昨天作文。
戈:戳穿穿戴栽樹滿載。
喬:華僑橋梁轎車。
豎心旁:不懈恒心。
“淺”右半部分:餞行一盞燈深淺。
“富”下半部分:逼迫福氣一幅畫副班長。
六、擴詞。
絢凜倫宏剎濁。
七、寫帶有下列部首的字。
門
(見各練習)。
八、寫本冊中表示“看”的意思的字。如“瞧”。
九、整理學生作業中的易錯字集中復習。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十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抓住不同季節的典型景物。
2、表達自己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本單元課文中觀察和描寫的方法,表現季節的特點。
2、按照一定的順序,運用描寫的方法把內容寫具體,表達自己的實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2、培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運用本單元課文中觀察和描寫的方法,表現季節的特點,把內容寫具體。
教學設計: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描述畫面,猜想季節。
1、用簡短的語言,抓住典型景物,表現季節的特點,但不允許說出季節的名稱。
2、指名猜想同學們描述的是哪個季節,要求不僅說出是什么季節。
三、分組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四、品位四季,引導口頭表達。
1、創設情景,學習表達。
你們最喜愛的季節是什么?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為什么?
2、出示范文,引導表達。
要求學生朗讀范文,說說文章為什么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組織討論,相機歸納:抓住春天的特點,抓住典型景物的形態、色彩、變化,從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觸摸到的、想象到的等不同方面,運用比喻、擬人、對比得便法手法進行細致地描寫,描寫有序,語言生動,抒發真情。
3、鼓勵學生抓住季節特點,根據自己的觀察所得,變換觀察角度和表達順序,重選典型景物以及任務的衣著、開展的活動,改寫、補充、續寫范文,啟發學生多角度構思,多角度描寫,防止個避免學生習作千篇一律的現象。
五、描繪四季,鼓勵動筆成文。
第五課時。
一、講明習作的修改要求,強調修改的方法、符號。
二、自我修改,延伸課外。
1、動筆嘗試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給你寫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再次修改。
三、交流習作,互相提升。
1、組內互相交換看對方習作,組內互評。
2、共同評議是否寫出了季節的特點和對季節的喜愛。
3、共同修改。
4、推薦組內同學讀習作,大家欣賞。
四、整體評文,總結閃光之處。
五、展評習作,賞讀優秀作品。
2、選取更多學生的精彩語段組織點評,進一步領悟表達的順序,描寫的方法。
六、精心修改,錘煉習作語言。
鼓勵學生通過自讀自評自改,互讀互評互改,修改習作。
七、修改定稿的習作抄寫在課堂作業本上。
語文a版五年級教案(模板20篇)篇二十
1、能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讀懂文章,推想文中關鍵詞句的意思。提高學生的批讀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能感悟課文借鴿子所闡明的做人的道理。
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推想文中關鍵詞句的意思。
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推想文中關鍵詞句的意思。
教師:ppt燈片
一、引入:(檢查學生第一次與文本對話效果)
1、古語有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不錯的,今天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一篇自主批讀課文,齊讀課題。(8、鴿子)昨天我們已經用學過的讀書方法對課文進行了預習,今天我們將繼續運用我們已有的讀書方法把文章中的一些詞句推想開去。
2、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些什么?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主要內容、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二、嘗試研讀(指導學生深入與文本進行第二交次對話)
1、本文是一篇自主批讀文,我們可以怎么來讀呢?課前的提示與建議中是這么說的(出示提示與建議)師生齊讀。
通過齊讀我們知道了,在讀本文時,可以著重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不錯,我們可以從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進行推想、批注,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推想、批注,更可以對你預習時留下的批注進行補充。現在就請大家默讀課文,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批注。
2、學生自讀課文寫體會,教師巡視,注意在巡視時點撥學生的批讀角度。
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對文章重點句進行再次批讀,第三次與文本對話)
1、有句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的,相信我們每一個同學在讀文時感受都會有所不同,希望大家在交流時能夠充分說出自己的體會,當然,你也可以對別人的發言進行補充。
2、首先讓我們來交流提示與建議中提到的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你從文中找到了哪些?如果沒有找的孩子也別擔心,仔細聆聽同學的發言,相信你會有所收獲喲!
預設1:“我不養它找您干什么!”
生:從這里我體會到作者認為老人的問題多此一舉。
生:我體會到作者就是因為要養鴿子才去找老人的。
生:我體會到作者心里對老人的不屑。
……
預設2:小題大做!撿只鴿子養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后悔不該來。
生:養鴿子和品行修養有關嗎?我不這么認為。
生:我體會到作者很不贊同老人的想法。
……
師:你們是怎么讀懂這個句子的呢?(抓住“小題大做”這個關鍵詞)你真會讀書,知道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來讀出自己的體會。你怎么理解“小題大做”呢?(撿只鴿子養沒什么大不了,老人卻認為這不道德,我認為這就是老人在小題大做。)(老人把養鴿子與人的品行修養聯系起來就是小題大做)了不起,知道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同學們,如果這么一只惹人愛的鴿子自己飛到你家的陽臺上,你會有什么想法呢?既然我們這樣想,那老人的“把別人的鴿子歸為己有是很不道德的話”也會讓我們覺得是(小題大做)。
師:剛才我們怎么進行推想的?首先找出相關的句子(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然后從中抓住關鍵的詞(小題大做)并聯系上下文分別對“小”和“大”進行理解,也就是理解詞語中的重點字,這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推想詞句在文中的意思,最后我們還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推想到自己的想法,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推想開去,這樣我們就能深入地領會文意了。
3、接下來我們繼續交流,你對文中哪些地方還很感興趣,讀出了體會。
a、動作
預設1:我立刻把它抱進屋里。
生:從“立刻、抱”我體會到作者很喜歡這只鴿子。
師:不錯,抓住人物的動作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預設2:我抱著鴿子,踏著對泥土的芬芳……(作者想養鴿子,愛鴿子)
預設3:我撫摩著鴿子,似乎感到它生命的脈搏在跳動!……(喜歡、舍不得)
b、語言
預設1:“鴿子比人還重感情。它失去了親人,就算你養,也不一定能養活。放了它吧!它的主人也許還在焦急地等待著它回家呢!”
生:鴿子的特點:重感情,失去親人,不能養活
生:老人關心鴿子。
師:是啊!老人關心鴿子,希望我能放了它,這讓我們看到了老人那顆(善良的心)這里我們抓住了人物的語言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預設2:“放了它吧!你喜歡,我可以送你一只……”
生:老人非常想給鴿子自由,愛鴿子,老人很善良……
師:是啊!為了能讓我放鴿子,老人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各自與我交換,這不但讓我們看到老人對鴿子的關心,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人“善良,堅強,純樸”的心。
預設3:“鴿子,生來就是為了飛翔。人們說,……”
生:鴿子堅強,鴿子是友愛的象征……
生:我體會到了老人知識淵博……
師:老人滔滔不絕地講著,從他的話語中,我不僅了解了許許多多關于鴿子的故事,更體會到了老人(善良、堅強而又淳樸的心)。
預設4:它從南方起飛,要去黑龍江,是一只參加比賽的鴿子,這場暴雨迫使它降落在你家。
生:我從這句話體會到老爺爺對鴿子非常了解、熟悉。
師:之所以他這么熟悉、這么了解鴿子,是因為老爺爺非常(愛)鴿子。
生:我體會到鴿子師因為暴雨而迫不得已掉落在作者家窗臺的。
預設5:把截獲的鴿子歸為己有,是不道德的。養鴿是一項情趣高雅的運動,養鴿者最注重自己的品行修養。
生:養鴿者要有修養,截獲人家的鴿子養不道德……
預設6:“再見了,一路平安!”
生:我體會到作者舍不得這只鴿子。
師:是啊!望著漸漸遠去的鴿子,我心中是那么的不舍,“再見了,一路平安!”道出了我對鴿子的(祝福),還道出了我對鴿子的(喜愛),此時此刻,我對鴿子的一切都濃縮在了這看似簡單卻意味深長的7個字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可以在“再見了,一路平安!”處講。
c、神態
預設1:“那眼神依然那么和藹,那么親切,不過似乎又多了一份渴求。”
生:我從渴求體會到了老人非常希望各自得到自由……
師:老人渴求我放了鴿子,給鴿子自由,讓我們又一次看到了老人那顆(善良純潔的心)這里我們抓住了人物的神態讀出自己的感受。
預設2:“老人已經懇求了”,這里的懇求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人可敬的品質。
望著遠去的鴿子,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面對這樣一位善良、將強而又淳樸的老人,我的視線模糊了)這淚水是為誰而流?文中還有一處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我的視線模糊了。這里的淚水又是為誰?我的心里分別想到了什么?試著動動筆,批注在旁邊。
指名上臺展示交流。
四、深化中心,回歸整體
1、就因為老人善良、堅強、淳樸的心讓我感動,使我從原本想收養這只鴿子到后邊放飛鴿子,并為它祝福。如今鴿子離開了,或許已經回到了主人的身邊,這事也已經過了很久,可我永遠也沒辦法忘記,我沒有辦法忘記的僅僅是那只鴿子嗎?你覺得還有什么?(老人善良、堅強、淳樸的品質)是啊,也因為它,幫我找回了無私,善良,和友愛。相信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份善良,多一份無私,多一份友愛,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板書設計
8 鴿 子 小 題 大 做
收養 放飛 撿只鴿子 不道德 推想課文
無私 善良 友愛 養沒什么大不了 推想
聯系實際 推想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