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用恰當的詞語和句式表達自己的意思,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真誠和獨特的思考方式。在這里,我們為大家推薦了一些寫得非常好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寫作的指導和啟示。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一
海軍博物館位于青島灣東側,原是海軍駐青部隊小型船艦的停泊之處。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國海軍歷史,陳列的實物小到徽章、軍服,大到飛機、軍艦都有,尤其可以登上退役軍艦實地參觀,軍事迷們千萬不要錯過。
博物館分室內展廳和室外展區,室內展廳主要有中國人民海軍史展室、海軍服裝展室、禮品展室三個展室,室外展區包括武器裝備區和海上展艦區。進博物館先去參觀室內展廳,歷史展室圖文介紹了古代海軍史、近代海軍史和人民海軍史。服裝展室展出軍服、軍銜肩章、勤務符號、進行特種作業的裝具等。
比較有看頭的是1949年以來各個時期的軍服,從解放軍第一批軍服“五0式”,到參照蘇聯和東歐國家軍服樣式的“五五式”軍服,還有“六五式”、“七四式”、“八五式”軍服等。禮品展室展出各國送給我軍的珍貴禮物,蘇聯送的海軍軍官配劍,朝鮮送的一段布滿彈片的上甘嶺枯樹干都是珍貴館藏。
接著到室外展區參觀武器裝備。操場上堆滿了各種炮彈、坦克、飛機,這里比較重要的展品有:周恩來坐過的木殼魚雷快艇、我國首任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大將坐過的伊爾-14飛機和紅旗轎車,還有潛地導彈巨浪1號,這個很厲害,能攜帶核彈頭。
最后到西側港口登上退役軍艦參觀,是博物館最好玩的地方。這里主要有三艘可參觀的軍艦,分別是從蘇聯引進的新中國第一批驅逐艦之一“鞍山”號(舷號101),中國第一艘裝備了防空導彈的護衛艦“鷹潭”號(舷號531),經常出現在軍事雜志封面上、中國自己造的第一艘驅逐艦“濟南”號(舷號105),其中“濟南”號是最大的。你可以在軍艦的甲板間爬上爬下,看看導彈發射架,艦長指揮艙。
海軍博物館東鄰魯迅公園、青島海底世界,西接小青島,西北與棧橋隔海相望,這些景點都與青島火車站離得較近。青島火車站出來,往南走到海邊,景點沿海串成一條線,一般游客都把它們放在一起游覽。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二
今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參觀了青島博物館。
我進到展館里,了解到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先民們從最初的勞動中就開始了工藝品的創造,他們利用天然的或加工合成的材料,制造出具有藝術性的生產和生活用品,這些作品凝聚著先祖們的辛勤勞作,蘊含著他們的審美思想和智慧,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他們如同一顆璀璨的瑰寶,在世界藝術寶庫中閃耀著奪目的光華。祖先們開疆擴土,創造了無數的人間奇跡,取得了輝煌成就,他們崇尚禮儀,尊師重教,使得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屹立在世界東方。
我感受特別深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人民團結一心,浴血奮戰,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無數革命先烈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報效國家。
今天我的收獲很大,感觸也很深。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三
今天我和同學們興高采烈地一起去了一個好地方——青島市博物館。
剛進博物館,里面有兩座佛像,他們是1965年建造的,叫:丈八尺,是因為它們有一丈八尺高,那可真高。
我迫不及待的跑進了第一個館,映入眼簾的是一件青花瓷的大盤子,上面帶著“彩瓷聚珍”。這里聚集了好多,種各樣的稀世珍寶,再往后面陳列著宋代,清代的彩瓷。真是另我大開眼界啊!
第二個館里有許多小泥人,其中我最喜歡彩繪陶湖人傭,他是唐代做的。后面陳列著玉如意,讓我想到了“葫蘆娃”。繼續往下看就是金銅做的東西了,有個叫銅百寶瑞獸尊,它是清代做的,看上去像一只金青蛙,還有五顏六色像鉆石一樣的東西鑲在上面。
接著又走進了第三個館,這里擺設的是青銅做的,有瓶子、矛、銅錢、刀等等好多好多,看著這些,不禁被帶入了歷史中了。突然又被眼前的一尊佛像帶回了現實,佛像的頭和身體都是分開的,是因為人們找了很多都合不上,所以分開來陳設著。
最后參觀了兵器館,這里各式各樣的大炮、手槍……望遠鏡,那邊的大炮最吸引我,模樣很像個木桶,中間有個洞,這就是發射子彈的地方了。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四
20xx年7月13日的下午,我們宣傳部組織同學們去博物館參觀,我早早地來到博物館門口和同學們玩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講解員走來了,于是我們先從一樓開始看,我們先了解三個鎮館之寶的其中一個,北魏“丈八佛”石像,每尊佛像重約30噸,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大佛頭做高髻,面含微笑,赤足于蓮花座上,蓮花瓣下置四方形須彌座。
看完了佛像,我們又來看陶器,我還知道了為什么蛋殼陶是黑陶里最好的一種,原來是它非常薄,是祭天用的,我還看到了一個三只腳的陶瓶,原來這是為了讓它可以盛水多,加熱快。然后,我們還看到了平度東岳石遺址,它是1959年在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岳石村發現的,出土的石,骨,陶器等文物近千件。1960年被考古界命名為岳石文化,岳石文化相當于夏代至早商時期。我們又看到了膠州三里河遺址,它們是各種各樣的陶器,有大陶罐,陶壺,陶杯,還有打獵用的陶球,數都數不清。這時,我看到了即墨北阡遺址,原來,就是一些巨大的海蠣子殼,它們出土時間距今有7000多年了,我想那時候,海里的資源可真豐富呀。
再往前走,我們又看到了青銅器,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個大銅鼎,我們都認為銅應該是青綠色的,可講解員卻說,銅原來是金色的,生了銹以后才變成青綠色的,我們恍然大悟,原來青銅是綠色是錯誤的呀。
接下來,我們又看到了第二個鎮館之寶——北宋鈞窯乳釘鼓式洗,它距今800多年了,它外壁有兩道弧紋,呈珍貴的玫瑰紫色,內壁為天藍色的,上下各部裝飾20枚和18枚乳釘,足部由三個獸頭組成。這件北宋鈞窯乳釘鼓式洗傳世極少,目前發現的不足5件呢。
最后,我們發現了最后一個鎮館之寶,它就是明萬歷《道藏》,聽講解員說這個東西全國僅兩部呢,在嶗山太清宮三清殿正殿神像兩側設有6個烏木大柜,《道藏》即放在大木柜內的烏木抽屜里,共計4516冊。
我覺得,這是我去博物館收獲最大的一次了。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五
我站在博物館的門前,被那拱形的大門和那高大的柱子給深深地吸引了。一進博物館,我仿佛回到古代。給我印象最深的正門大廳內,矗立著兩尊北魏時期的石佛像,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佛像身高一丈八尺,重約30噸,俗稱“丈八佛”。石佛像造型優美,雕刻技法嫻熟,衣紋細到柔和,神態栩栩如生。一樓陳列著血多錢幣和瓷器。貝幣就是其中一種,它是一種原始貨幣,用于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貝幣長2。7厘米,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形體一面有槽齒貝。小巧玲瓏,堅固耐磨,光潔美觀。二樓是復古的建筑、路燈、門牌,一扇扇的門和窗,給人一種家的感覺和溫暖。三樓的藝術品,巧奪天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觀這次博物館之后,讓我收獲了很多知識,也了解了祖國的歷史。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六
在一個暑假假期里,我們一家和表弟一家前往青島旅游。
經過一路的奔波,我們終于來到了海底隧道,付出30元的過路費,我們進入了海底隧道。海底隧道好長啊,隧道內壁是由白、藍兩色的'墻磚裝飾而成,我和弟弟分別拿著dv和數碼相機,興高采烈的拍著照片。突然,我發現隧道頂部有一行大字:“此處進入海底區域”,我連忙說:“啊,進入海底區域了,怎么辦?”弟弟說:“不要緊,如果漏水,這條隧道早就被封閉了”,說得也對,我這樣也只是窮緊張罷了。
走出隧道,我們就到了青島市區,美美的吃了一頓海鮮大餐后,就去了海軍博物館。一進博物館,就看見各式各樣的戰斗機整整齊齊的、一排排的排列著,從殲-3、殲-5、殲-8、以及轟炸機、武裝直升飛機,還有魚雷、深水炸彈、各種導彈、艦炮、高射炮等琳瑯滿目,讓我和弟弟看得目不暇接、贊嘆不已。
我們還到軍艦上去一探究竟,了解了導彈驅逐艦、反潛艦、護衛艦等軍艦用途和構造,了解了水兵們的艱苦生活。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我們還親自進入了潛水艇,進行了內部參觀。下面我就把潛水艇的內部大體構造和大家講述一下,潛艇共分為7大部分:艇首魚雷艙、前蓄電池艙、指揮艙、后蓄電池艙、柴油機艙、推進電機艙、尾部魚雷艙7大部分。在艇首魚雷艙有一個進入潛艇的出入口外,有6具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和6條備用魚雷,前蓄電池艙有許多蓄電池和軍官宿舍、會議室等;在指揮艙中集中了雷達室、聲納室、海圖室以及航海、潛浮、均衡、射擊指揮和兩個巨大的可升降的潛望鏡等;在后蓄電池艙也有許多蓄電池和水兵鋪位;柴油機艙則容納了兩臺大功率的柴油發動機,尾部魚雷艙除了一個向上的出口還有兩個魚雷發射器。
這次青島之行,使我受益匪淺,不但了解了許多飛機、艦艇的軍事知識,更讓我收到了愛國教育,下次我還要來。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七
暑假里,一個天氣晴好的上午,在青島度假的我和老爸乘車到青島市魯迅公園以西的海軍博物館游覽參觀,據說這可是中國唯一的海軍博物館,值得一看。
不到20分鐘,我們就站在了博物館的大門前。買了票,我們順大道往展區前進。道路兩旁鳥鳴陣陣,綠樹成蔭,將酷暑遮擋在外。步行了一百多米,眼前豁然開朗:左側,魚雷導彈排列得井然有序;右翼,飛機艦炮布置得整齊劃一;前方,碧波蕩漾,停泊著三艘淺灰色的軍艦和一艘全身烏黑的潛艇,仿佛整裝待發。海空利器大小有一二百種,令人目不暇接,每種都引人注目。
我們首先參觀魚雷導彈。一個正方形的大塊空地上擺滿了二十多發各式魚雷導彈,每一發都比人粗壯,也比人身長得多。它們多為藍灰色,魚雷為紅色彈頭,尾部帶寬于手掌的螺旋槳,導彈一般有四片梯形尾翼和兩片三角形側翼,看起來威力無比,一觸即發。
隨后,我們來到另一展區,這里停著戰斗機、轟炸機、直升機、魚雷機,共十多架,多為噴氣機。轟炸機是威風的迷彩色,翼展達8米,旁邊地上有5枚西瓜大小的漆黑色的重磅炸彈;直升機、魚雷機是天藍色或綠色,其余戰機一律為銀色,機頭、機翼上各伸出幾挺令人望而生畏的機槍。盡管帶著斑斑銹跡,但它們都曾為共和國立下顯赫戰功,比起現在的“新生力量”也毫不遜色。還有那機槍艦炮組成的方陣,一座座高昂炮口,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白光,透出一股殺氣,可以想象它們曾隨戰艦出生入死,將敵艦轟入深海,將飛機從高空拉下的壯觀場面。
再往前走,本次要參觀的主角們也該亮相了。
碧藍的海水中,半潛著一條76米長的“大黑魚”,身材魁梧,勢不可當,那便是我們中國的033型潛艇。初見真實的潛艇,讓我興奮不已。這艘海底幽靈除艇首外全部為優美的流線形,艇首那隆起的類似長方體的便是聲納探測器,下部可看見四具直徑約一米的魚雷發射管,管身可以鉆進去一個人。潛艇中部高聳著艦橋,上部伸出手臂粗的潛望鏡。我們興致勃勃地登上潛艇并進到了潛艇內部,只見數百個儀表盤星羅棋布,聲納雷達整齊排列,給人以莊嚴神秘冷峻之感。參觀完潛艇之后,我們又親身體驗了潛艇兵那需要超常耐力的生活,同時感受到了扳下魚雷發射器的快感。
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潛艇,我們開始登艦參觀。
我們登上了三艘導彈驅逐艦中最大的一艘——“濟南”艦。從直升機平臺依次往前游覽,平時只在照片上見到的海軍武器便一一展現在眼前:巨大的導彈發射器看起來無可匹敵;高射炮似乎依然可以對天開火;頭頂的雷達完好無損;大口徑的艦炮,艦首兩門,艦尾一門,炮口看著令人發憷;主炮兩側各有一座小型導彈發射器(其實并不小,它們比大碗碗口還粗得多)。整艘艦上武器布局近乎完美,足以給敵人以重創。三艘艦船全部全副武裝,遠看身形矯健,氣度不凡。更令人敬畏的是,它們中的一艘曾在捍衛祖國邊疆的戰役中榮立戰功!
參觀完軍艦,我們又拜訪了一些新型導彈系統、軍用快艇等武器。
整個游覽過程用了兩個多小時,此行我們拍了許多珍貴的照片。每次想起這次參觀,我都無比驕傲,熱血沸騰!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八
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島海軍博物館。
導游詞。
歡迎參考!
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東鄰魯迅公園、西接小青島公園、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與棧橋隔水相望。占地四萬多平方米。198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設室內展廳、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
室內展廳主要展出古代、近代中國海軍、人民海軍歷史資料圖片1200余幅,人民海軍各時期的制式服裝、銜章、徽章、裝具和人民海軍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中接受的230多件珍貴禮品等;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主要陳列退出海軍戰斗序列的中小型艦艇、飛機、導彈、艦(岸)炮、水中兵器、觀通設備、水陸坦克等。
其中重要展品有:敬愛的周檢閱駐青島海軍艦艇部隊時乘坐過的魚雷快艇、鄧小平檢閱過的“巨浪一號”潛地導彈、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大將乘坐過的飛機和紅旗轎車、獨闖國民黨艦艇巢穴的炮艇“解放”號、海軍第一代水上飛機;海上展艦區設在小青島港區,展出了人民海軍第一代驅逐艦“鞍山”號,我國01型艦艦導彈護衛艦“成都”號和首次公開對外展出的33型常規潛艇“長城”號。
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座落于青島市萊陽路八號,東鄰魯迅公園、西接小青島公園、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與棧橋隔水相望。占地四萬多平方米。198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設室內展廳、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室內展廳主要展出古代、近代中國海軍、人民海軍歷史資料圖片1200余幅,人民海軍各時期的制式服裝、銜章、徽章、裝具和人民海軍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中接受的230多件珍貴禮品等;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主要陳列退出海軍戰斗序列的中小型艦艇、飛機、導彈、艦(岸)炮、水中兵器、觀通設備、水陸坦克等。其中重要展品有:敬愛的周檢閱駐青島海軍艦艇部隊時乘坐過的魚雷快艇、鄧小平檢閱過的“巨浪一號”潛地導彈、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大將乘坐過的飛機和紅旗轎車、獨闖國民黨艦艇巢穴的炮艇“解放”號、海軍第一代水上飛機;海上展艦區設在小青島港區,展出了人民海軍第一代驅逐艦“鞍山”號,我國01型艦艦導彈護衛艦“成都”號和首次公開對外展出的33型常規潛艇“長城”號。
海軍博物館是增強全民海洋意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課堂。先后被青島市、山東省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入選國家教委和共青團中央在全國確定的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通過參觀,人們將會看到人民海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艱苦創業、在戰斗中成長、在曲折中前進,不斷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
海軍博物館位于青島灣東側,原是海軍駐青部隊小型船艦的停泊之處。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國海軍歷史,陳列的實物小到徽章、軍服,大到飛機、軍艦都有,尤其可以登上退役軍艦實地參觀,軍事迷們千萬不要錯過。
博物館分室內展廳和室外展區,室內展廳主要有中國人民海軍史展室、海軍服裝展室、禮品展室三個展室,室外展區包括武器裝備區和海上展艦區。進博物館先去參觀室內展廳,歷史展室圖文介紹了古代海軍史、近代海軍史和人民海軍史。服裝展室展出軍服、軍銜肩章、勤務符號、進行特種作業的裝具等。
比較有看頭的是1949年以來各個時期的軍服,從解放軍第一批軍服“五0式”,到參照蘇聯和東歐國家軍服樣式的“五五式”軍服,還有“六五式”、“七四式”、“八五式”軍服等。禮品展室展出各國送給我軍的珍貴禮物,蘇聯送的海軍軍官配劍,朝鮮送的一段布滿彈片的上甘嶺枯樹干都是珍貴館藏。
接著到室外展區參觀武器裝備。操場上堆滿了各種炮彈、坦克、飛機,這里比較重要的展品有:周恩來坐過的木殼魚雷快艇、我國首任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大將坐過的伊爾-14飛機和紅旗轎車,還有潛地導彈巨浪1號,這個很厲害,能攜帶核彈頭。
最后到西側港口登上退役軍艦參觀,是博物館最好玩的地方。這里主要有三艘可參觀的軍艦,分別是從蘇聯引進的新中國第一批驅逐艦之一“鞍山”號(舷號101),中國第一艘裝備了防空導彈的護衛艦“鷹潭”號(舷號531),經常出現在軍事雜志封面上、中國自己造的第一艘驅逐艦“濟南”號(舷號105),其中“濟南”號是最大的。你可以在軍艦的甲板間爬上爬下,看看導彈發射架,艦長指揮艙。
海軍博物館東鄰魯迅公園、青島海底世界,西接小青島,西北與棧橋隔海相望,這些景點都與青島火車站離得較近。青島火車站出來,往南走到海邊,景點沿海串成一條線,一般游客都把它們放在一起游覽。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九
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以及媽媽的同事們一起去青島游玩,并參觀了青島海軍博物館。
室內展區展出中國海軍的歷史和人民海軍各個年代的服飾,以及海軍與世界各國交往中贈送的禮品等。
不過,武器裝備區和海上艦船區更有趣,因為這兩個展區是一些真正的武器與艦船,我還可以進去親身體驗一下當軍的樣子。
武器裝備區主要是一些已退出海軍戰斗序列,也就是退役的小型艦艇、飛機、導彈,從軍艦上拆下的艦(岸)炮、觀通設備、水中兵器等。
最經典的是展區莫屬海上艦船區了,該區位于小青島灣,其中最有特色的是70年代中國人民海軍的33型常規潛艇“長城”號,但技術只有俄羅斯50年代水平。它一九七七年下水,艇長七十六點六米,寬六點七米,一九七八年服役,一九九八年退役,服役時間是我的年齡的兩倍,由此可見它有多么古老。
“長城”號隱蔽性好、突擊力大、自給力、續航力強,可六十晝夜地執行巡邏、偵察、布雷等任務。服役時,是海軍不可缺少的一根“頂梁柱”。
參觀完海軍博物館后,我覺得海軍太神奇,太偉大了。
我長大了想當海軍。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
這次來到青島的海軍博物館,我不僅了解了許多海軍的知識,還明白了海軍的重要性,可謂碩果累累、滿載而歸。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島海軍軍事博物館小學生游記。
作文。
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一進大門三輛坦克和兩輛火箭車就呈現在了我的右手邊,再向里走,道路兩邊停滿了直升機、戰斗機、氣艇、炮艇、巡邏艇。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停在碼頭上的四艘軍艦,每一艘軍艦都有大炮、導彈和高射機槍,尤其是第四艘“濟南號”艦尾上有一個停機坪、兩個機庫,可以停放兩架直升機,艦身上有兩部可以活動的高射機槍,槍管可以上下動,底座可以左右轉動。
我在軍艦上玩的非常興奮,忘記了時間,最后在爸爸再三催促下我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海軍博物館。
我們先看了中國海軍的歷史、軍服、軍銜和外國送給中國海軍的禮物。
接著我們到了在室外的實物展覽區。實物展覽區里有艦炮、水陸兩用坦克、高射炮等。艦炮有70毫米的、80毫米的、90毫米的……最大的是130毫米的。這個艦炮口很大,旁邊的石碑上是這是一艘驅逐艦的主炮。
然后我們去參觀一艘潛水艇。潛水艇的入口很小,只有一個只夠一個人爬進去的洞。潛艇里有許多儀器、儀表。艇首有一個魚雷室,是用來發射魚雷的。其他艦艇如果被魚雷擊中,就很快會沉沒。艇中間有一個艇長室、一個副艇長室、一個政委室和兩個水兵睡的地方。水兵睡的地方有幾個吊床,每個床都有上下鋪,還有一個餐桌和幾個凳子。艇尾是動力室,有兩個柴油機發動機,都有二十九點七噸重。
我們出了狹小潛艇,看好驅逐艦就走了。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青島市的海軍博物館。原來,我一直以為博物館是十分無趣的,但是海軍博物館讓我對博物館有了新的認識。
海軍博物館是海軍組織籌建的一座大型專業性軍事博物館。1988年11月籌建,1989年10月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1993年3月正式列編,1997年3月被山東省定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海軍博物館分為室內、室外兩個部分。室內主要講述了中國海軍的歷史以及恥辱,還有中國海軍軍服的演變。“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史就是從海洋開始的,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我們的國門,我們再也不能讓悲劇重演。控制海洋意味著安全,控制海洋意味著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著勝利。愛我中華,強我海軍。”劉芳的這段話讓我意識的了海軍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為什么中國為什么在二戰中飽受欺凌。
之后,我們去了室外看到了鞍山艦等三艘戰艦。第一次看到戰艦的我十分激動,在戰艦上認真地觀看每一個角落,了解戰艦各部分的每一個結構。
這次來到海軍博物館,我不僅了解了許多海軍的知識,還明白了海軍的重要性,可謂碩果累累、滿載而歸。
今天一大早,我們一家和爸爸同事一家一起去青島游玩。在路上,我們看見了一些墳地、村莊。到了青島市以后,我們簡單的吃過午飯,我們先去海軍博物館玩,我們首先看到了海軍的模型,還看到了海軍的油畫,我們最后看到了外國送給我們的禮物,我最喜歡的是阿根廷送給我們的船藝繩結。我們在室外看到了螺旋槳,并參觀了軍艦和潛水艇。我發現軍艦上的扶手都是用銅做的,我們又看到了固定船的錨,我又看見了用來打飛機的炮。
我參觀潛水艇時發現里面那么窄,魚雷兵的床也是那么窄,我看見了他們的會議室和指揮官的休息室。里面到處是管路和電線,我還發現了幾部電話,是用來跟潛水艇上的人員聯系的。
上岸后,我們走進一艘登陸艦的艦艙內,里面是是賣旅游紀念品的,我最喜歡的是一架白色的航天飛機,它是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的模型,我有點兒愛不釋手,站在那里不肯走,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問我真的很喜歡嗎?我真的很喜歡!爸爸于是就給我買上了,我高興的跳了起來,把飛機舉得高高的。
我在海軍博物館里玩得真開心,下次我還要來!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一
一進大門三輛坦克和兩輛火箭車就呈現在了我的右手邊,再向里走,道路兩邊停滿了直升機、戰斗機、氣艇、炮艇、巡邏艇。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停在碼頭上的四艘軍艦,每一艘軍艦都有大炮、導彈和高射機槍,尤其是第四艘“濟南號”艦尾上有一個停機坪、兩個機庫,可以停放兩架直升機,艦身上有兩部可以活動的高射機槍,槍管可以上下動,底座可以左右轉動。
我在軍艦上玩的非常興奮,忘記了時間,最后在爸爸再三催促下我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海軍博物館。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二
在一個涼爽的夏日早晨,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來到了青島海軍博物館。
只見博物館內陳列了飛機、大炮、水雷、導彈等各種武器裝備。在碼頭停泊著四艘已退役的艦艇,有我國海軍第一艘驅逐艦;有參加過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自衛反擊戰的英雄艦;有新中國第一種防空導彈護衛艦和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這些軍艦我都興致勃勃地上去參觀了。
不過我最感興趣的是那艘潛艇,它停在碼頭,遠看象條大魚。
走近潛艇前部,我發現入口只是一個直徑不足一米的小艙口,胖一點的人和高大的人都有可能卡住,不過像我這樣的小孩子就可以自由出入了。
進入潛艇,首先參觀的是一艙,也叫魚雷艙,里面十分昏暗,懸掛著的水兵床很狹窄,床旁還放著一枚枚魚雷,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潛艇上的人是和魚雷睡在一起的。
走到二艙—電池艙,里面有一個會議室,我了解到會議室的`桌子原來也是一個不錯的鋪位,還可以作為搶救傷員用的“手術臺”。在艙室下部還放著一百十二塊蓄電池。
鉆過又一個艙門就是三艙—指揮艙,這個艙里是各種指揮用的儀器。
接下去參觀的是四艙,里面有一個微型廚房,爸爸說廚房里只能站一個人,如果同時站兩個人,其中有一個人的手臂可能就會被烤熟。
下一個艙就是最艱苦的艙—柴油機艙了,里面有兩臺巨大的柴油機,柴油機運轉時,艙內肯定是又熱又悶,還會有各種怪味和噪音。
在最后我們參觀了電機艙和魚雷艙。從尾艙艙門鉆出來后,陽光又照在了我的身上。
離開博物館的時候,我回頭看去,只見四艘淡灰色的軍艦停泊在碼頭,高大雄偉。高昂的炮口,高聳的桅桿和巨大的導彈發射器給人威風凜凜的感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三
時間一晃而過,彈指之間,已接近尾聲,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諸多不足,回顧過去的一年,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
在日常工作中,我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和職責。對用戶做到細心引導,耐心解釋,從正面引導用戶從體驗產品入手,改變對無線業務的偏見和誤解;對合作伙伴,加強溝通和信息交流,為運營提供有效信息和數據,及時跟進和完善服務細節,打造精細的無線業務產品。
在今年我的主要工作是處理長江手機報業務的用戶投訴。在此期間,我和無線增值部其他同事一起做細做足用戶工作,在規定時限內處理回復三大運營商工單,并根據用戶反饋,給運營提供有效信息,保證業務順利進行。
協助同事做好各大投票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活動開展的期間,做好用戶的咨詢、解釋工作,讓用戶滿意,為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九月底公司組織了黃金周抽黃金活動,在十一活動期間,我全力做好客戶服務工作,與相關部門同事溝通,為客戶解難答疑,做好解釋和說明工作,爭取讓用戶滿意。每處理完一件投訴,得到用戶的理解,我心里就會有個小小的成就感。
下一步,在保證日常工作的平穩進行的同時,我會努力提高業務素質,通過制度約束規范自身行為,使業務能力有所提升,在用戶針對長江手機報的投訴中發現總結問題,整理數據,給手機報及其他無線增值業務的運營提供有效反饋,以便進一步改善服務,從點滴處為打造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存在的問題。
工作上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求穩怕亂,按部就班,不能依據形勢任務的變化,與時俱進,發掘工作中的亮點。究其根源是自我要求不高,思想動力不足。具體表現在遇到困難問題及難纏的用戶,不愛動腦筋,往往會產生急躁情緒;解決方法就是盡量克服這種心理,多方面多渠道尋找解決方法,從用戶角度換位思考,并積極運用有效的公共關系互相溝通,直至用戶滿意為止。
三、解決的方法。
我會將自己的不足化作前進的動力,在工作上時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各項業務知識為提高自身的素質,并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的支持和配合主管的工作,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緊密團結在一塊,將工作更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自己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并積極配合主管的各項工作,努力學習業務知識,我一定會以新的姿態和工作面貌來迎接挑戰,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四
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座落于青島市萊陽路八號,東鄰魯迅公園、西接小青島公園、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與棧橋隔水相望。占地四萬多平方米。198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設室內展廳、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室內展廳主要展出古代、近代中國海軍、人民海軍歷史資料圖片1200余幅,人民海軍各時期的制式服裝、銜章、徽章、裝具和人民海軍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中接受的230多件珍貴禮品等;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主要陳列退出海軍戰斗序列的中小型艦艇、飛機、導彈、艦(岸)炮、水中兵器、觀通設備、水陸坦克等。其中重要展品有:敬愛的周檢閱駐青島海軍艦艇部隊時乘坐過的魚雷快艇、軍委主席鄧小平檢閱過的“巨浪一號”潛地導彈、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大將乘坐過的飛機和紅旗轎車、獨闖國民黨艦艇巢穴的炮艇“解放”號、海軍第一代水上飛機;海上展艦區設在小青島港區,展出了人民海軍第一代驅逐艦“鞍山”號,我國01型艦艦導彈護衛艦“成都”號和首次公開對外展出的33型常規潛艇“長城”號。
海軍博物館是增強全民海洋意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課堂。先后被青島市、山東省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入選國家教委和共青團中央在全國確定的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通過參觀,人們將會看到人民海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艱苦創業、在戰斗中成長、在曲折中前進,不斷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五
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東鄰魯迅公園、西接小青島公園、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與棧橋隔水相望。占地四萬多平方米。198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設室內展廳、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
室內展廳主要展出古代、近代中國海軍、人民海軍歷史資料圖片1200余幅,人民海軍各時期的制式服裝、銜章、徽章、裝具和人民海軍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中接受的230多件珍貴禮品等;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主要陳列退出海軍戰斗序列的中小型艦艇、飛機、導彈、艦(岸)炮、水中兵器、觀通設備、水陸坦克等。
其中重要展品有:敬愛的周檢閱駐青島海軍艦艇部隊時乘坐過的魚雷快艇、軍委主席鄧小平檢閱過的“巨浪一號”潛地導彈、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大將乘坐過的飛機和紅旗轎車、獨闖國民黨艦艇巢穴的炮艇“解放”號、海軍第一代水上飛機;海上展艦區設在小青島港區,展出了人民海軍第一代驅逐艦“鞍山”號,我國01型艦艦導彈護衛艦“成都”號和首次公開對外展出的33型常規潛艇“長城”號。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六
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宣傳部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青島博物館,站在館外的場地上,一種闊大的感覺油然而生,青島博物館的現代美與古典美體現了歷史的交替,莊重與典雅。
從工作人員的講解中我們知道了青島博物館始建于1965年,是國家一級博物館,現有30多個門類的藏品,有書畫、瓷器、玉石器、陶器、古錢幣、石刻等,還有近現代文物和其它文物。
尋著博物館一層層參觀,我們看到每個展區的藏品都非常精巧與珍貴,在青島史話展區,有秦王漢武巡海疆、登瑯琊臺,為青島史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仿日本侵略時期的街景,讓人仿佛回到了那段屈辱的往事。一面面照片墻,有德國占領時的膠州帝國郵政局、天主教堂、德國警察署、德國總督府邸等,還有一大部分展現了學生、學者為反抗侵略者的勇敢行為,以及青島工人舉行的罷工、共產黨軍隊為解放青島不懈奮斗的系列照片,是寶貴的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
參觀了青島博物館,讓我們體驗到了歷史的沉重和中華民族文化的厚重,作為中國人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孫欣。
今天我和同學們興高采烈地一起去了一個好地方——青島市博物館。
剛進博物館,里面有兩座佛像,他們是1965年建造的,叫:丈八尺,是因為它們有一丈八尺高,那可真高。
我迫不及待的跑進了第一個館,映入眼簾的是一件青花瓷的大盤子,上面帶著“彩瓷聚珍”。這里聚集了好多,種各樣的稀世珍寶,再往后面陳列著宋代,清代的彩瓷。真是另我大開眼界啊!
第二個館里有許多小泥人,其中我最喜歡彩繪陶湖人傭,他是唐代做的。后面陳列著玉如意,讓我想到了“葫蘆娃”。繼續往下看就是金銅做的東西了,有個叫銅百寶瑞獸尊,它是清代做的,看上去像一只金青蛙,還有五顏六色像鉆石一樣的東西鑲在上面。
接著又走進了第三個館,這里擺設的是青銅做的,有瓶子、矛、銅錢、刀等等好多好多,看著這些,不禁被帶入了歷史中了。突然又被眼前的一尊佛像帶回了現實,佛像的頭和身體都是分開的,是因為人們找了很多都合不上,所以分開來陳設著。
最后參觀了兵器館,這里各式各樣的大炮、手槍……望遠鏡,那邊的大炮最吸引我,模樣很像個木桶,中間有個洞,這就是發射子彈的地方了。
程琦。
20xx年7月13日的下午,我們宣傳部組織同學們去博物館參觀,我早早地來到博物館門口和同學們玩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講解員走來了,于是我們先從一樓開始看,我們先了解三個鎮館之寶的其中一個,北魏“丈八佛”石像,每尊佛像重約30噸,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大佛頭做高髻,面含微笑,赤足于蓮花座上,蓮花瓣下置四方形須彌座。
看完了佛像,我們又來看陶器,我還知道了為什么蛋殼陶是黑陶里最好的一種,原來是它非常薄,是祭天用的,我還看到了一個三只腳的陶瓶,原來這是為了讓它可以盛水多,加熱快。然后,我們還看到了平度東岳石遺址,它是1959年在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岳石村發現的,出土的石,骨,陶器等文物近千件。1960年被考古界命名為岳石文化,岳石文化相當于夏代至早商時期。我們又看到了膠州三里河遺址,它們是各種各樣的陶器,有大陶罐,陶壺,陶杯,還有打獵用的陶球,數都數不清。這時,我看到了即墨北阡遺址,原來,就是一些巨大的海蠣子殼,它們出土時間距今有7000多年了,我想那時候,海里的資源可真豐富呀。
再往前走,我們又看到了青銅器,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個大銅鼎,我們都認為銅應該是青綠色的,可講解員卻說,銅原來是金色的,生了銹以后才變成青綠色的,我們恍然大悟,原來青銅是綠色是錯誤的呀。
接下來,我們又看到了第二個鎮館之寶——北宋鈞窯乳釘鼓式洗,它距今800多年了,它外壁有兩道弧紋,呈珍貴的玫瑰紫色,內壁為天藍色的,上下各部裝飾20枚和18枚乳釘,足部由三個獸頭組成。這件北宋鈞窯乳釘鼓式洗傳世極少,目前發現的不足5件呢。
最后,我們發現了最后一個鎮館之寶,它就是明萬歷《道藏》,聽講解員說這個東西全國僅兩部呢,在嶗山太清宮三清殿正殿神像兩側設有6個烏木大柜,《道藏》即放在大木柜內的烏木抽屜里,共計4516冊。
我覺得,這是我去博物館收獲最大的一次了。
臧佳雪。
今天,我去了青島市博物館。它是中國地方歷史性博物館。
我站在博物館的門前,被那拱形的大門和那高大的柱子給深深地吸引了。一進博物館,我仿佛回到古代。給我印象最深的正門大廳內,矗立著兩尊北魏時期的石佛像,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佛像身高一丈八尺,重約30噸,俗稱“丈八佛”。石佛像造型優美,雕刻技法嫻熟,衣紋細到柔和,神態栩栩如生。一樓陳列著血多錢幣和瓷器。貝幣就是其中一種,它是一種原始貨幣,用于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貝幣長2。7厘米,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形體一面有槽齒貝。小巧玲瓏,堅固耐磨,光潔美觀。二樓是復古的建筑、路燈、門牌,一扇扇的門和窗,給人一種家的感覺和溫暖。三樓的藝術品,巧奪天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觀這次博物館之后,讓我收獲了很多知識,也了解了祖國的歷史。
朱赫。
我進到展館里,了解到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先民們從最初的勞動中就開始了工藝品的創造,他們利用天然的或加工合成的材料,制造出具有藝術性的生產和生活用品,這些作品凝聚著先祖們的辛勤勞作,蘊含著他們的審美思想和智慧,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他們如同一顆璀璨的瑰寶,在世界藝術寶庫中閃耀著奪目的光華。祖先們開疆擴土,創造了無數的人間奇跡,取得了輝煌成就,他們崇尚禮儀,尊師重教,使得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屹立在世界東方。
我感受特別深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人民團結一心,浴血奮戰,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無數革命先烈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報效國家。
今天我的收獲很大,感觸也很深。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七
一進大門,就看見兩個大螺旋槳和一只大鐵錨,螺旋槳是船艦運動的推進器,鐵錨是船艦停泊時的固定器,動靜結合,寓意深刻。鐵錨上漂亮的寫著“中國海軍博物館”,好氣派!我立馬讓爸爸給我拍了一張照片。
因為時機不巧,展室正在整修,我們只能參觀室外展品,雖然有點遺憾,不過展品仍然好多,什么都新鮮,真讓我目不暇接。首先看到一尊好象是灰太狼用的大炮,介紹說叫“紅夷大炮”,原來認為僅僅是動畫片里的東東,不想實際還真有,居然還是進口貨,而且是現代大炮的太太太爺爺。院子里展覽的有機關炮、戰斗機、轟炸機、魚雷艇及魚雷、各種型號的導彈,我都仔細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我還爬上一種導彈,坐在上面后大聲地說:“看吶,小搗蛋坐上了大導彈!”引得周圍的人們都笑起來。水面上展覽的.有驅逐艦,我到了上面,甲板、機艙房、駕駛室、炮臺到處跑到處看,把爸爸甩在大后面,急得他直喊,怕我樂不思路走迷失了。
最有意思的是參觀潛水艇,黑乎乎、長長的身子,圓圓略帶尖形的頭,稍稍收細的尾,中間一個扁圓柱似的塔,半浮半沉地漂在水面。順著跳板走到艇上面,它隨著水波還在輕輕晃動,我的心也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趕緊抓住欄桿,穩穩神、小心翼翼地走到進口處,順著梯子下到艇里面。哇塞!里面好小、好緊張耶。各種各樣不同顏色的管路、電纜、儀表,密密麻麻,這是潛艇的血管和神經,好復雜,沒有文化真玩不轉它呢!我在書上看到潛艇在水下時,要靠聲納系統和潛望鏡,我讓爸爸幫我找找,不過只找到了潛望鏡,小盆般粗的金屬大圓柱,下面有兩個可折疊的手柄和一個觀察裝置,估計里面也夠復雜的了,真想實際看一看。水兵休息用的床非常窄,而且緊挨著的就是魚雷,我在里面參觀就感到又熱又悶,他們長久地呆在里面,要工作、學習和隨時準備戰斗,真是辛苦,也真值得我們尊敬。要走了,我真想再仔細看一看、玩一玩,最后只能戀戀不舍地離開。再見,潛艇!希望再見時能看到更新、更先進的你的兄弟姐妹。
海軍博物館,我喜歡參觀你,因為你給了我歡樂、愉快,更主要的是給了我知識。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八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青島市的海軍博物館。原來,我一直以為博物館是十分無趣的,但是海軍博物館讓我對博物館有了新的認識。
海軍博物館是海軍組織籌建的一座大型專業性軍事博物館。1988年11月籌建,1989年10月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1993年3月正式列編,1997年3月被山東省定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海軍博物館分為室內、室外兩個部分。室內主要講述了中國海軍的歷史以及恥辱,還有中國海軍軍服的演變。“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史就是從海洋開始的,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我們的國門,我們再也不能讓悲劇重演。控制海洋意味著安全,控制海洋意味著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著勝利。愛我中華,強我海軍。”劉芳的這段話讓我意識的了海軍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為什么中國為什么在二戰中飽受欺凌。
之后,我們去了室外看到了鞍山艦等三艘戰艦。第一次看到戰艦的我十分激動,在戰艦上認真地觀看每一個角落,了解戰艦各部分的每一個結構。
這次來到海軍博物館,我不僅了解了許多海軍的知識,還明白了海軍的重要性,可謂碩果累累、滿載而歸。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十九
今天下午,老師帶領我們走進了海軍的歷史,參觀了海軍博物館。海軍博物館分為三個場所:貝殼館、兵器館和海軍歷史館。
我們先參觀了貝殼館。各式各樣的貝殼展現在眼前,它們有的像潔白的羅扇,有的像鮮紅的蝸牛殼,還有的像小喇叭。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兵器館。水雷、魚雷、深水彈、靶機、海鷹號……哇!這里簡直像個兵器的'天堂,玲瑯滿目的兵器讓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歡一百三十厘米口徑的火炮,威力無窮啊!
最后我們又參觀了海軍歷史館,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場館。海戰歷史分為三個時代:古代、近代和現代,讓時光倒流吧。古代,船的動力轉向都是靠船槳的,因為當時科技不發達,大多數攻擊方式為撞擊。講解員講的非常生動有趣,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仿佛身臨其境。近代,船只擁有了帆、舵和火炮。記得有一艘軍艦火炮多的足以把敵人嚇破膽,但它的樓梯也多的可以嚇死人了。哇哈哈……現代的戰艦,雷達、機槍、高射炮、衛星地位系統等等,設備齊全,應有盡有,那真是今非昔比了。不過現代戰艦改良了,連救生艇也更加精致了。
參觀完所有的場館,大家還是意猶未盡,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海軍博物館。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將來中國海軍力量一定會更強大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二十
今天一大早,我們一家和爸爸同事一家一起去青島游玩。在路上,我們看見了一些墳地、村莊。到了青島市以后,我們簡單的吃過午飯,我們先去海軍博物館玩,我們首先看到了海軍的模型,還看到了海軍的油畫,我們最后看到了外國送給我們的禮物,我最喜歡的是阿根廷送給我們的船藝繩結。我們在室外看到了螺旋槳,并參觀了軍艦和潛水艇。我發現軍艦上的扶手都是用銅做的,我們又看到了固定船的錨,我又看見了用來打飛機的炮。
我參觀潛水艇時發現里面那么窄,魚雷兵的床也是那么窄,我看見了他們的會議室和指揮官的休息室。里面到處是管路和電線,我還發現了幾部電話,是用來跟潛水艇上的人員聯系的。
上岸后,我們走進一艘登陸艦的艦艙內,里面是是賣旅游紀念品的,我最喜歡的是一架白色的航天飛機,它是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的模型,我有點兒愛不釋手,站在那里不肯走,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問我真的很喜歡嗎?我真的很喜歡!爸爸于是就給我買上了,我高興的跳了起來,把飛機舉得高高的。
我在海軍博物館里玩得真開心,下次我還要來!
青島海軍博物館(實用21篇)篇二十一
這個暑假,我去了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紅磚綠瓦,碧水藍天,在青島明凈的空氣中感知青島,非常愜意。在幾天的旅游中,我們去了許多地方,第二海水浴場、棧橋、魯迅公園、奧帆中心等,其中讓我最難忘的是美麗的海軍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是全國三大軍事博物館之一,是青島地區唯一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我們一進入博物館大門,就先看到一座“海軍基地”,里面擺放了許多重要的資料圖片及物品,比如:海軍雕像、徽章、照片、旌旗等。這些都讓覺得海軍很偉大,海軍經歷了光輝的歷程。
出了“海軍基地”。我就匆匆地跑開了,因為我急不可耐地想去參觀國內最大的海上艦艇展覽群,我更想進入水下三米的“魚雷式”潛艇,沿著梯子,我小心翼翼的深入到潛艇里,潛艇里裝備很齊全,有作戰指揮的'各個控制按鈕、有開會討論的空間等等,親身感受了一下威武的海軍當時指揮打仗的情景。
出了潛艇,我們又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所謂的“歷史兵器庫”,在那里看到了退役下來的大炮、飛機、坦克車、裝甲車,這些裝備盡管已經不能參與戰斗,但還是非常壯觀,我忍不住操作著這些武器讓媽媽給我拍了好多照片。
這次參觀海軍博物館,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也為我這次暑假紅色之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真期待下次暑假還能再次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