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學教師先進事跡有感篇一
4月11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病區的最后14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部轉陰,病區危重癥患者實現清零。伴隨著這個好消息,金銀潭醫院最后一支外援醫療隊——江蘇醫療隊,也返程回家了。最后一支離開的隊伍離別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向他們鞠躬致謝。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抗疫”大戰中,“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武漢看金銀潭?!苯疸y潭醫院作為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累計收治了2220名確診患者,在疫情最緊張、最危險的初期接收了大批危重癥患者。
從第一例患者入院開始,張定宇就拖著蹣跚的腳步,日夜鏖戰在一線不眠不休。這位脾氣爆,性子急,訓起人來不留情面的鐵漢子強忍疼痛,拖著雙腿在病房之間奔走。金銀潭醫院的醫護工作者都知道,他們的院長“性子急,嗓門大”、“雷厲風行”、“風風火火”,常常能在走廊里聽見他大聲打電話的聲音:“搞快點,搞快點,這個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馬上就搞!”大家急如星火地穿梭奔忙,發現張定宇的嗓門越來越大,但腳步卻越來越遲緩,雙腿僵硬很不靈便。
上樓時,他必須雙手緊握欄桿往上拉,甚至走著走著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來。有同事上前詢問,他卻擺手不言。這位走路一瘸一拐的院長特別珍惜每一點時間、每一刻時間、每一會兒,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體會到生命的力量。“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彼聊艘粫海届o地提起那個埋在心里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癥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薄斑@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睆埗ㄓ钫f,他從來不說,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
20__年12月29日下午,湖北省疾控中心來電,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出現7名奇怪的發燒患者,所述病狀和同濟醫院那名患者類似。張定宇心頭一陣驚雷,他隱約意識到,一場殘酷的戰斗就要來臨了。箭在弦上,張定宇只有把悲痛放在心里,拼命地與時間賽跑,把一切準備到位:他身后,從一個病區,到一棟樓,到三棟樓;護士從2小時交接班一次,延長到四五個小時一次;醫生更是恨不得把一個人掰成兩個人來用。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過:“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我們面對什么樣的艱難,我們之中,總有那么一群最勇敢最擔當的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脊梁,在最崎嶇艱險處接過時代的纖繩,民族的火炬。
學教師先進事跡有感篇二
作為老師,在生活中,我不斷感受到周圍人們對教師這個行業的向往以及對教師本人的尊敬。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讓教師這個職業受人尊敬、令人感動呢?是對工作一絲不茍的勁頭?是對教學不懈鉆研的激情?學習了吳邵萍老師的先進事跡后,我想,最重要的,應該是我們對孩子、對學生最樸素的愛。正是這份持久的愛,才能換來心與心的貼近,才能支撐起所有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不渝。
吳邵萍,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園長。27年,她用愛澆灌著幼教苗圃,用愛支撐起幼教事業。
她有著幼兒教師特有的親和力,微笑自始至終掛在臉上。她也有著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講起孩子的可愛,她興奮地起身模仿,講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頭大笑。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寫在論文里的話。一個教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一個教師,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的心里才能有你這個老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告訴學生,老師對他們是非常關懷的,老師是愛他們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苯處熓菒鄣氖拐撸驗椤皭邸保瑢W生的成就和幸福成為了自己的收獲;因為“愛”,昔日的學生成為了今天的朋友。顧嚴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焙螞r我們是人民教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更加應該“鐵肩擔道義”。有了這樣的認識自然就會忠誠于教育事業,自然也就會“笑臉看兒童”,對于學生的愛也就有發自內心的真誠,而不會是只表現于職業化的僵硬的笑臉。
有人說:“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從不對學生發火,從不懲罰一個學生,從沒向一個學生家長告過狀,這便是偉大的師愛。”我倒認為一味地賞識學生,廉價地表揚學生,而在教育中沒有了批評甚至懲罰,這不是真正的師愛,也不可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標。因為我們的教育是“成人成才”的教育,而不是哄小孩高興的保姆式打工。因此我認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與追求,使學生人格完善也就應該是師愛的基點和終點。這樣看來,師愛與責任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不可分離的。
自然,處罰必須是恰當的,必須是從師愛出發的。當然,教師發火,處罰學生也會傷害師生感情,教師應該慎用,但出于教育之目的,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必須處罰時,教師應“執之以正”,而不能以傷感情為借口放棄“處罰”這一教育手段,因為我們承擔著父母都不可能完成的教育責任。
教師對于學生的愛源于教育責任,對于學生的愛也是為了完成教育責任。沒有責任的擔當,愛就會只是形式化的,虛假的;同時,沒有愛的真誠,責任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落實,教育任務也不可能完成。因此,我認為:教育必須是愛與責任的完美結合。
學教師先進事跡有感篇三
焦裕祿我們的好領導好黨員,通過深入了解了焦裕祿同志的生平先進事跡和學習他高尚的品德,深有感觸。以前在對焦裕祿同志事跡的認識上比較模糊,光知道個大概,具體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這次通過學習,可以說近距離地觀察了解了焦裕祿同志感人的事跡和崇高的精神。通過參觀學習,內心很受感動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結合參觀學習情況,個人也進行了一些思考,為什么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有45年了,他的事跡至今為人民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為人民所稱頌?現在重溫他的事跡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關鍵就在于他心里時時刻刻裝著百姓,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是學習他熱愛本職的思想。焦裕祿同志,無論是在廠礦企業工作,還是在黨政機關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二是學習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為了盡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堿三大自然災害作斗爭,一直堅持帶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說,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縣委其他領導同志對他有誤解和看法的時候,他堅持顧大局,毫不因為情緒影響工作。因為他堅信有共產主義信仰就是最好的精神支柱。焦裕祿同志的一句話擲地有聲:我相信歷史會給每個人正確的評價。他從歷史責任感的高度來看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這種公而忘私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三是學習他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例如,電影上表現了一個細節,有一對孤寡老人,無依無靠,生活非常艱難。在冬天天氣嚴寒、將下大雪的時候,他首先想到了這兩位老人,一大早就趕到老人家里,噓寒問暖,給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說“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你們的”。我覺得這個細節非常感人。作為一名組工干部,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扎實實工作,為群眾搞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