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材料的基礎上,能夠使文章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度的思考。接下來是一些優秀作文的摘錄,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上的靈感和啟示。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一
今天,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我和全班同學一起去博物館春游,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動的。
湖州博物館創建于1962年10月,新館總建筑面積10274平方米,分藏品庫房區、陳列展覽區、觀眾服務區、行政辦公區和設備機房區五大功能區塊。其中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三大基本陳列為《吳興賦——湖州歷史與人文系列》(榮獲第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刀木人生——趙延年藝術陳列》、《物我兩忘:趙紫宸趙蘿蕤趙景德家族紀念館明清古典家具陳列》。
走進博物館,我看到里面擺放著眾多的展覽品,有石刀、絲綢、寶劍、大炮、皇帝的皇袍還有毛筆的作坊……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絲綢,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精美的刺繡和豐富的顏色,熱心的講解員告訴我們:“中國是最早有絲織品的國家,大約在400多年前的夏代,人們就有織一些比較簡單的絲織品。”博物館里還陳列著絲綢的制作原材料和工具,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講解員還告訴我們這個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總數一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35件,二級文物135件,三級文物1256件,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湖州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風貌。
通過這次春游,我學到了很多有關中國的歷史,發現自己對中國歷史的了解頗少,我以后要多看歷史書。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二
今天,我們一家人和小姨她們興致勃勃地去參觀順德博物館。
博物館座落在順德大良新城區文化中心,與圖書館、演藝中心、文化藝術館相毗鄰。
這里,環境優雅,綠樹成蔭。遠遠看去,博物館雄偉壯麗,構筑別具一格,錯落有致,不愧為建筑師的又一杰作。
我們從西門進入,首先參觀負一層,各個展廳陳列著順德近代人的生活習俗與歷史變遷,那些假人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好像在細細述說它們時代的故事......
乘著電梯,我們上到了二樓大廳,這里四面都有很多展廳,有文人秩事展,有古香古色的家具展,還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水晶石展品,但要數最多的還是出土文物展品,如瓷皿,陶瓷等等,還有古代人所用的生活用具,目不暇接,數不勝數。還有壁畫,影像,帶我們穿越時空,進入那恒久而又古老的時代、過著他們一模一樣的生活習俗......
當我從夢幻感覺中清醒過來時,引起了我無限的遐想......那個時代的人是多么單純和善良,勤勞和聰慧......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借鑒。
從博物館出來,回首望去,我說不出有多少個展室,多少件文物和影像資料,簡直是一大本《歷史大全》屹立在那兒,讓人永遠看不完!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三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位于靜安雕塑公園內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其實,這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原來它的舊址是在黃浦區延安東路260號,是上海第一座鋼筋混泥土造成的房子。新館可比延安東路的那幢小老房子大多了。它建筑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呈螺旋形,靈感來自古生物“鸚鵡螺”,同時表示了此館致力于古生物研究。
走過位于二樓的入口,我們進入了“起源之謎”展區。這兒主要講天體的故事。慢慢的,我們又走過一條充滿標本的斜坡,來到了1層。1層畫風突變,使我的身邊圍繞著許多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以及模型。
我最喜歡的,還是位于b1層的“演化之道”。之所以喜歡這兒,當然是因為這里陳列了許多恐龍化石。忽然,我聽到身后一聲吼,就回頭去看。“啊!”我被嚇了一跳。原來,我身后有一只霸王龍正張開大嘴,怒氣沖沖地盯著我。再定睛一看,終于松了口氣。原來它是個模型!我想,世界上從古至今的生物可真是各有各的特點啊!像霸王龍,就十分有點霸王的氣派,光用眼瞪著你就會感到一絲恐懼。在它身后,又是雜食性動物——竊蛋龍(因第一次發現里一個蛋窩很近而得名,其實那窩是它自己的)站在霸王龍身后,它感覺溫順不少啊!在這一層,我又了解了許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物種,如三趾馬等。最后,又講述了他們中的一些是怎么進化為人的。看完了,我真想說一句,自然界的生物千奇百怪、無奇不有,關于大自然,我們還要學習更多!
雖然后來我也去看了“上海故事”、“生存智慧”等展館,但都遠沒有我在演化之道上學習的東西多。
最后不得不提一句,我在紀念品商店里買了一塊三葉蟲化石,為了紀念我在化石區獲得的豐富的收獲!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四
今天,我去了大梁門,來觀賞古馬道博物館。
我們買過票走了進去,只見里邊一團漆黑,看不清是什么,這讓我很是期待。
過了一會兒,我的眼睛漸漸適應了黑暗的環境,開始觀看起來。
原來,古馬道就是古代上城墻時走的道路,上面有高有低,棱角分明,還是一個斜坡。只見坑下方就有兩條古馬道。第一條大概有2到3米長,和現在的人行橫道差不多寬。聽導游講解說,它比1841年建造的新城墻還要早,由于使用年代較短,所以上面的青磚還是棱角分明,紋路清晰。我仔細一看,果然如此。再看第二條,它比第一條要稍微短上一些,也矮了許多。它的使用年代看上去至少要比第一條古馬道要久遠,因為它的東邊基本上已經被壓在了第一條的下邊,而且磨損比較嚴重。通過查看墻上貼的資料,我了解到,它的具體建造時間還有待考證。不過通過專家估算再加上有關文獻的記載,它的建造時間應該在17多少年左右(具體時間我沒記住),可真算得上是古馬道之中的“老壽星”了。
我感到今天真是充實的一天!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五
我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我經常去博物館,植物園和書店。現在就讓我給你們講講我去自然博物館的所見所聞吧!
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年代久遠的動物們的化石,還有動物們的標本。我還做了一些可愛小動物的香皂呢!特別有趣。
我們先到了化石區,我看到了許多恐龍的化石,最矮的比我的個子還矮二分米,最高的都頂到房頂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標本區,看到那一個個生動的動物標本,仿佛來到了動物世界,就連標本區里面的樹都是真樹做的,真讓我吃驚。
最后我們來到了做手工的地方,我一進去,就聞到了一股很香的味道,原來是制作香皂啊!我也決定做一塊試試。我先找到自己喜歡的模子,這樣就可以開始做了。我把蠟切成小塊,放入碗里,然后再把它放進烤箱里加熱,直到它化了再拿出來,接著,把它倒進模子里,最后加入我喜歡的粉紅色,再把它放入冰箱里冷凍,這樣香皂就做好了。
你看,我的課余生活還是很豐富的吧!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既了解了許多自然知識又學會了制作香皂的方法,真是收獲多多呀!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六
西湖龍井茶是舉世聞名的名茶。但,大多時候只是對龍井茶有耳聞,看似了解,其實真的對茶的知識是了解甚少的。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茶葉博物館。
博物館里顯現給我們的是:茶的歷史、茶的演變和種類、制作和品茶等等。我們跟著講解員叔叔走了一圈后,真是大開眼界!原來中國茶有這么多種:休寧松蘿、六安瓜片、閩南北烏龍、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我也知道了六大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我是“腦袋清醒”地進博物館的,進去后發現眼花繚亂,因為茶的知識是“海量”的;去來后“頭昏腦脹”,因為一下學了太多的知識!呵呵,意想不到吧,別小看茶了哦,它們的“人口和種類”也不比人類少!
參觀完博物館的展館,我們到茶園里學習動手自己泡茶、品茶了!
“泡茶不是很簡單嗎?”“但我不太會泡茶,我只會喝茶。”我心里想。可當專業的阿姨給我們來示范時,我好奇死了,全神貫注地看著,噢,原來有這么多的步驟啊。先用熱水倒進玻璃杯里溫熱杯子,接著拿出茶葉罐,倒少許茶葉,不用太多,只需蓋滿杯底即可。接下來就是沖泡了。中國人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發明了“鳳凰三點頭”。其實就是拿起水壺,一提一向下,一提一向下地連續做三次,均勻地將水倒入杯中就行了。
ok!一杯具有中國特色的茶就這樣泡出來了!
啊,今天真是大開眼見,認識了這么多種的茶葉,學會了“泡茶”,下回我要學習茶藝了!在初秋的茶園里我收獲多多,開心多多!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七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首都博物館,我好開心哦!
經過上次去自然博物館的教訓,這回我特地帶上了《語文暑假實踐手冊》。進了博物館,我們就先去看青銅器,因為手冊上面有關于青銅器的作業。一邊觀賞著美麗的青銅器,我注意到了古代的錢。大家猜猜是什么?你保準想不到,是貝殼!以前貝殼就是錢!誰家貝殼多,誰家就有錢。我想,要是現在貝殼是錢的話,哈哈哈……我們家有好幾罐呢!那我就發財了!不過想得美,嘿嘿!古人的裝飾品有些也是用青銅做的。我還看到了古人戴在指甲上的指甲套,原來他們指甲長了就帶它保護一下。我還看了玉器,其中有瑪瑙做的棋子,好漂亮!有紅色的,有白色的,還有透明的,我最喜歡透明的了,看上去很光滑,非常純潔。
接著我們又去看了佛像展。好多好多的佛像,有的佛像比人還大,有的卻比指甲還小,真的是長見識了!我還看到了涅槃的佛,佛在靈柩上,飄在半空中,升上了天空,好神奇啊!
我們有些累了,就稍作休息。我們剛到首都博物館的時候,看到那里有賣蓮蓬的。恰好我昨天一直吵著想吃蓮子,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個玩兒。這是我第一次吃新鮮的蓮子,可是我感覺太苦了,比中藥還苦!我說,蓮子好難吃啊!我嚼了嚼就吐了。媽媽說,里面還有蓮子心呢!唉,真是的……媽媽幫我把蓮子心剝掉了。嗯,真的是好香啊!一股香氣就從我的舌尖滲到了我的肺腑里面。太好吃了!我一連又吃了幾個。
最后我們去了書店,看了好多書,就和媽媽出來了。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八
今天我們小組去手工藝博物館,我們體驗的活動是竹編。買好了票子,走進了手工藝博物館的體驗區。來到體驗竹編的地方。這就開始我人生中的又一次挑戰了。
我心里暗暗地想,我以前編過的,編的好難看,這一次不知道編的怎么樣?但我一定要編得比以前的好看。
我們這時一位叔叔拿了很多的竹條,我摸了摸,好硬啊!叔叔告訴我們這是竹條。把竹條放平,再一上一下地編。會緊一些。
我懷著一顆自信的心開始編,看看簡單的編竹墊,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我總是三根上一根下,我急了,開始不耐煩了。叔叔告訴我,做事要有耐心。又重新給我講解一遍。要把第一和第三根抬起來,然后把第二和第四根毛竹片抬起來。這樣反復的做,直到橫豎各做到九根為止。然后幫你加工一下就可以了。我按照叔叔的方法,不一會兒就完成了。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很多的工藝品。各式各樣,十分有趣。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傳統文化的意義。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九
快樂的暑假生活開始了,每年的暑假生活都豐富多彩的,今年的暑假令我最難忘的是參加了“炫秦風小隊”——參觀西北大學博物館。
首先我們進入是的地球館,里面有很多古代的生物化石,聽解說叔叔說那是4億多年前動物,離現代社會好遙遠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象的化石,它的身體有墻那么高,它腿像柱子一樣長,長長的象牙像兩把長槍,威風凜凜的站在那里,好像說我才是這里的霸主。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生物館,這里有很多生物標本,各種各樣的鳥類,我們都叫不上名字,有野牛和大熊貓等動物的標本,野牛強壯威武,大熊貓憨態可掬,我們的世界可真奇妙。
最后我們進入是的歷史館,里面有各式各樣的文物聽說都是古代的裝飾品和生活用品,可是和我們現在生活用品有天壤之別,它們看起來很舊,顏色也不鮮艷,形狀也很奇怪。
時間過得好快,漸漸暮色降臨,我們不得不戀戀不舍的離開博物館,期待下次有機會再參觀一次。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的五號館介紹了我國水下考古與水下文化遺產、結晶,還展示了二十多年來的水下考古發展歷程和主要成果。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位于北侖區春曉海濱新城洋沙山景區,2020年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博物館外形酷似一艘正待揚帆起航的船駛向一片深藍。博物館共設七個展廳:分別是港通天下、創新之路、臨展廳、海儒之地、水下考古在中國、港口科學探索館、數字海洋體驗館展廳各具風采。時間不多我匆匆看了看簡介,覺得最值得一看的要數五號展廳。或許那滿富科技的潛水裝備,先進的考古技術,令人興嘆的水下文化遺產,更能夠引起我對神秘大海的幻想。
步入五號館展廳,一套潛水服赫然在目,它將近兩米多高,結實的布料早已泛黃,它由頭盔、潛水服、鉛鞋組成,現在只有頭盔還閃著光。這套服裝有70余斤,要是你穿上它,那可是舉步維艱。展廳的右側有兩個展柜,分別陳列著現代化的潛水設備和水下考古儀器最吸引你的肯定是一個檸檬黃的小家伙,一臺水下機器人,它的左右側各裝了一盞燈,上面有一個小小的螺旋槳,能讓它上下自如。它的后方有一根長長的橡皮管,上面的銀色插頭,閃閃發光后面的兩個螺旋槳上的痕跡,像在訴說它的世紀。
展廳右側是半開放式的出水沉船修復中心,我們可以透過玻璃參觀小白膠1號,古代沉船保護場景與修復流程。展廳中央是水下考古的場景。考古員正拿著各種儀器,地上是一艘船的骨架,一旁的籃子里有滿滿一筐瓷器。看起來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澤。
再往里走,便能看到一臺新型的3d游戲機。你只有3分鐘的時間,要在海底找出沉船秘寶。我在里面兜兜轉轉,雖說什么也沒找到,但體會到了一種獨特的海底幽靜神秘的美。里面立體的立體效果別提多逼真了,根本無法用文字表達,只能讓你親自去體驗。
最里面放著一臺電視機,正放著南海一號的打撈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不僅不枯燥,還能讓你學到很多東西。廣東省為打撈這個驚人的發現,訂造了一個長35.6米,寬14.5米,高12米的沉井去迎接它。用水泥塊加壓罩住南海一號,去兩側的泥,對穿36根托底鋼梁,將南海一號從海底撈出,放入它的新家——水晶宮,南海一號在水下沉睡800年后,終于再次呈現在了世人面前,數量驚人的瓷器,也再次煥發出了它的光彩。不是媽媽催促要走,我還沉浸在紀錄片中。
展廳的出口處是陳列室,陳列著已打撈古船的出水文物,青花瓷是數量最多的。可中山艦別具一格。中山艦是我國的一代名艦,經歷了抗日戰爭,于2001年修復完成。墻面上的東西沒有一個男孩子不動心,那就是一桿79式步槍,它由鐵,木制成,還是采用了拉栓式結構,木質的槍身上有一道長長的裂痕,鐵質的槍管看起來年代久遠。雖說已經破損,但還是掩蓋不了它當年的風姿。展示臺上還放著一把德國造駁克槍,長25厘米,寬14厘米。它們可真是不一般。
五號展廳讓我看到了中國考古的輝煌業績,人們正在揭開海底的神秘面紗,開始尋找那久遠的文明和歷史。但愿下次還能再來,目睹其他展廳的不同風采。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一
上周五的早晨,陽光明媚,我們403班一行去寧波博物館春游。
我和第五組的其他四個成員們跟隨著大家的腳步來到了阿拉寧波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展廳內。我一眼就看見了一群人抬著古代結婚時用的花轎!我心中一震,驚奇地想:博物館還主持這么古老的結婚方式呀!可他們為什么不動呢,應該熱熱鬧鬧的呀?走近一看,原來他們是蠟像,真夠逼真的。他們有的是肉嘟嘟的小孩子,雖然是用蠟做的,但他胖胖的身體、圓圓的嘴巴和黑黑的眼睛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孩子沒什么兩樣;有的是談笑風生的成年人,還有幾個壯漢抬著紅通通的大花轎。我仿佛看見了當時新娘和新郎十里紅妝的樣子,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品嘗著豐盛的“酒菜”,有綠油油的青菜、紅彤彤的肉和新鮮的大魚……。饞的我直咽口水,心想:要是我能嘗到那么豐盛的佳肴就好了。場面好不熱鬧,假如我能參與其中,就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十里紅妝。那場面一定異常盛大。
告別了十里紅妝,我又隨著大部隊來到河姆渡遺址展覽區。在那里,我看見了許多陶土做的“原始人”和他們的雞、狗和豬。首先,我看到一個女人正彎下腰去,似乎要去拾某些東西。她的身旁站著一個孩子,眼睛好奇地注視著某處,活像一個“好奇寶寶”。旁邊還有幾個男人和一頭野豬。男人們有的手拿木棍,有的手拿石頭……,他們狠狠地盯著那頭豬似乎想吃了它。那野豬有著十幾厘米長的獠牙,短短的拱鼻,它也兇巴巴地望著男人們,準備奮力反擊。
離開了阿拉寧波館,我們來到博物館的另一面,我驚奇地發現好似一座微型堡壘一樣的玩意兒。這是什么?我仔細看了介紹,才知道原來那是一架大炮!它身長一米五左右,有幾十公斤重吧!它全是烏黑,修長的炮管與堅硬的外殼使它顯得更加威武。我想:它實在太帥氣了,就像一個威武的大將軍啊!假如我能回到那戰爭年代,我肯定會看到它將一顆顆令千百萬敵人聞風喪膽的炮彈射向敵軍陣營,它就是他們的克星。
離開了雄偉的大炮,我們來到圓形的大廳。在萬千展品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一副油畫了。它鑲嵌在美麗邊框里,畫上有著七到八個士兵,有的拿著長矛,有的拿著旗幟,旗幟是一個有紅色鋸齒狀的三角形帥旗,上面寫著大大的“戚”字(是《明朝那些事兒》里的戚繼光)。那些士兵在戚繼光的領導下各個英勇善戰,就像猛虎下山,蛟龍出水一般兇猛。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二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學校組織我們舉行了一次春游活動,來迎接春天。我們四年級要去寧波博物館參觀。
一來到博物館,我就被它雄偉的建筑外形給驚呆了。它的建筑外形是全世界聞名的,它的外墻構思新奇,是用一片片磚瓦、砂石砌成的;面積也十分龐大,一共有3萬平方米,近兩千種文物及展品,每天都有數千個游客來參觀;它的墻上還橫七豎八地開了很多窗子,很像中國的萬里長城上的“小窗口”。我很想知道這些窗口的背后是什么,于是滿懷期待地跑進了博物館。
來到博物館的第三樓竹刻館,一尊尊竹雕像陳列在眼前。它們都是珍貴的文物,因而都被罩在了透明玻璃罩里。我一尊一尊地看過來,停在了一尊雕刻著仙鶴和仙人的竹雕前。這尊竹雕真是太神奇了!它是清朝時候打造的,十分古老;但它的表面依舊保持著原來的光滑,在燈光下還反射出了光澤。雕像中的仙人栩栩如生,摟著飄逸的長胡須,身上的長袍隨風擺動;在他的身邊,單腳站立著一只仙鶴;它亭亭玉立,伸頭梳理著自己的羽毛,讓我不禁想象出仙人與自己的仙鶴一起自由自在地散著步,生活在仙境之中,我感覺也身臨其境。哪里的竹雕能有我們寧波保留的這么精致啊!
最后,我來到了關于寧波發展史的阿拉寧波館。館中有各種各樣的古老的小店鋪,有的賣年糕,有的磨粉,五花八門,充分地展現出了老寧波大街小巷的日常生活。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河姆渡遺址了。河姆渡的參觀區里有許多蠟像,他們形態不一,有的孩子在玩兒,有的大人在耕地,還有婦女抱著嬰兒。那么,為什么河姆渡這么有名呢?原來考古學家發現,河姆渡時期就已經有稻谷了,是距今為止發現最早擁有稻谷的時期。河姆渡時期的人類真聰明呀,創造了稻谷為自己充饑,而不是殺害動物。假如我能穿越時光,我很想回到河姆渡時期,體驗下以前農耕社會的生活。
這次春游的博物館之旅伴隨著我們的快樂,匆匆地流逝而去,但它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愛寧波,我愛寧波那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三
今天,老師帶著我們來到恐龍化石博物館。恐龍耶!化石哦!多么神奇的東西啊!幸虧我是商報小記者,才有這樣一個參觀的好機會。雖然只是見一見這種侏羅紀時代的龐然大物,雖然只是見到它們的化石,我在外面排隊的時候,心里就像藏了一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蹦啊蹦的,似乎就要蹦出我的心口了。
我們走進博物館,首先展現在我眼前的是魚龍的化石,這種2億多年前的生物,長16米哩。看到它那么大,我眼前似乎浮現出它們在《侏羅紀公園》里稱霸一方的形象,我不由得拍拍胸口,心想:幸虧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要不,我的個子這么小,可能還不夠它塞牙縫的呢!
然后我看見了海百合的化石,海百合的樣子好像植物,其實是動物,那海百合長在水底,嘴一張一合,專等微生物來了,它張口就吃,時間長了,眼睛就退化了,真是個懶家伙,我可不喜歡它!我還看見了齒頭、周氏墨魚龍、海龍……的化石,這些化石形狀各異,而且越古老的化石樣子就越簡單。這些化石都是很珍貴的喲!
博物館里的化石又多又奇妙。今天能見到化石真高興啊!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四
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內心的喜悅。因為我終于有機會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博物館一游。
走進博物館的大門,我一眼望見的是一座巨大的牌坊。它如同巨人一樣巍然屹立在大廳的正中央。上面寫著四個金燦燦的大字:會元狀元。我問媽媽,什么是會元狀元?媽媽笑著說:“就是祝福人們能夠事業有成,學習進步,成為各行各業的.狀元呀!”我十分高興,一蹦一跳地跑上去與它合了個影。這時,我抬頭向左望去,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大字:故宮珍藏紫砂壺返鄉展覽。還別說,對于博大精深的宜興紫砂壺工藝,我還是有著一定的興趣。我十分喜愛紫砂壺,也十分敬佩一些古代的紫砂名家,如:邵友蘭、楊彭年、惠孟臣等等。其中,我最為佩服的還是邵友蘭先生。他善于仿古制茶,是清光緒年間較出名的紫砂大師。啊,看著這一個個精美的紫砂壺,融入了多少人的心血!這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汗水與心血締造的傳奇!我在心中默默地感嘆著,思索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這時,我的目光又停留在了一個巧奪天工的紫砂工藝品上。這是一只亭亭玉立的大公雞,它的羽毛鮮艷極了。只見它通體金黃,有些古色古香。背上托著一尊紫砂寶瓶,此寶瓶撤口、束頸、溜肩、孤腹。沙泥呈深紫色,腹部飾金彩繪祥和壽字。這真是件鬼斧神工的大作!雞尊旁,有一幅巨大的畫作,是一位父親正在教兩個孩子識字。父親眉頭微皺,聚精會神的教著;而兩個孩子則滿不在乎,只見他們一臉歡笑,好像在回味某件童年趣事呢?人物形象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這個畫面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令人嘖嘖贊嘆。游覽者無不停下腳步,細細觀察這精妙絕倫的畫作。之后,我又參觀了古詩、畫的展覽廳,同樣令我贊嘆不已。
快到出口了。此時的我內心不禁敬佩起了古代的人民。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創作出了那樣美不勝收的畫作、工藝品。我想,如果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把這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用在學習、生活當中,那還有什么困難能夠打到我們呢?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受益匪淺,我真正懂得了一個道理:成功的秘訣在于不斷的努力。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五
今天,校園記者工作中心組織活動,要去參觀老年人優秀書畫展。心動不如行動,于是我動身前往。
在進入博物館展廳的一剎那,我聽到率先進入展廳的校園記者異口同聲地說:“哇,好漂亮!”這里好看的字、好看的畫多得數不勝數,讓我們目不暇接!
我們大致參觀一遍后,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為我們講解:“書法分為行書、隸書、草書、楷書和篆書,我們平時寫的字大部分都是楷書……”書法的知識學到了,另一位老師說起了繪畫:“畫,就是畫花鳥、魚蟲、動物、人物……”最后,書法老師當眾揮毫,小記者們在下面立刻歡呼起來。
要開始寫字了,書法老師被圍得水泄不通。老師的一筆一畫都寫得那么好看,各有各的樣子,楷書工工整整,草書凌而不亂……總之,是各有千秋,想必是日日勤練的結果。再想想我的字,真是有天壤之別,看來我要好好學習了!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六
展現了青島獨特而深厚的歷史文脈,這也是全國首個建在工業舊址上的郵電博物館。了解了青島郵電的歷史,相當于了解了中國郵電發端史。在這里我們看到最豐富的展品要屬100多部五花八門的電話機了。一樓展廳的電話墻上,100部不同歷史時期的代表性電話機令人眼花繚亂,而在博物館二樓和三樓展廳里,還能見到許多古怪的具有歷史特征與價值的電話機文物。
在這里我最喜歡的一處應該是位于一樓展廳的一間根據1前德國人在青島開設的郵局原型復原的德式慢遞郵局,在這里,信是不需要馬上寄出的,你可以選擇甚至以后、或是未來的某個重要的紀念日,才把信寄給收件人。這讓可以讓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禮物,感受另一種幸福。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七
第二站是青島海產博物館,它坐落在青島這座海洋科技城和游覽勝地景色秀麗的.海濱。青島海產博物館建成于一九三二年,至今已有六十七年的歷史,是亞洲最早的水族館,由水族館、海豚表演館、淡水魚館、標本陳列館和珍稀水生動物館五個展館組成。我們主要觀賞了水族館、淡水魚館、標本陳列館。
在水族館和淡水魚館,我們看到千姿百態的魚類在池中穿游不息,構成光怪陸離的魚類大世界。淡水魚館中生活著來自江、湖、川的中國及世界名魚,展示了淡水魚特有的風采,有來自亞馬遜的古老珍稀魚類:金龍魚、七彩神仙魚等名貴觀賞魚種及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的珍貴品種中華鱘、揚子鱷等。標本陳列館中如花似玉的珊瑚、五光十色的貝類及高等海洋哺乳動物,揭示了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物由低等向高等的進化、演變和發展。所有的所有都是那么美不勝收。青島博物館最后一站是青島博物館,進館前,我們進行了嚴格的安檢,可見博物館的重要性。青島博物館創建于1965年,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館藏文物16萬余件,30余個門類,其中書畫、陶瓷器、錢幣為館藏特色。現有《青島史話》大型基本陳列和山東民間木版年畫、青島籍畫家高鳳翰書畫、古代工藝品、瓷器、貨幣等5個館藏文物專題陳列,展品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及近代,多為歷代名作和館藏精品。其它展廳不定期地舉辦海內外各種博物館的文物和藝術品展覽。公共服務區域配有電子觸摸屏、資料查詢區、資料放映區和觀眾互動區,在這里,我們親身體驗與虛擬文物互動的樂趣。此外,還設有學術報告廳、貴賓接待室、書店、茶吧、及賣品部,并為觀眾提供簡餐。它已成為展示中華民族文化、青島地區歷史文明的窗口和聯結中外文化、文物交流的橋梁。
我影響最深的是陳列于青島市博物館西區大廳中的兩尊北魏石佛像,為青島市博物館鎮館之寶。兩佛對研究北魏時期國家的社會政治、宗教和石雕藝術史以及山東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八
暑假里,媽媽帶我去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玩.
一進大門,我們去參觀了恐龍的化石.我一抬頭,看見一只脖子特別長的恐龍,我斷定那是一只馬門溪龍,他脖子大約有九米,身子有五十二米,是食草恐龍.接著,我去看了恐龍蛋.恐龍蛋有圓形的、橢圓形的,等等,各種各樣,真是稀奇呀!
最后,我們看了一場精彩的立體電影,一個小恐龍找媽媽......
一整天里我們玩的好開心哦,以后還要和媽媽再來這里參觀游玩。
最新六年級博物館之旅大全(19篇)篇十九
今天,我終于來到了蘊藏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溫州博物館。我特別興奮,因為這里有我喜歡的書畫館和陶瓷館,還有令我好奇的歷史館和精美的工藝館。
一進門,我就被濃濃的歷史氣息給包圍了:一座座高大的青銅像挺立在四面八方。漂亮的'嫦娥雙手捧著雪白可愛的月兔仰望著正是圓月的天空,她身上輕柔的紗裙隨風舞動;接著,我又看到了“精衛填海”,精衛整個人向下掛,兩眼緊閉,向水撲去,激起浪花朵朵,贏得許多游客的贊揚。
在歷史館里,我最喜歡的還是水利農業這一塊,里面有許多關于龍舟的知識。而在那一個個玻璃罩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制作龍舟的模型。一個穿著綠色衣服的男子,站在最前頭,他撩起水袖,努力地砍著韁繩;周圍的小伙子一個接一個爬上梯子,鋪著木板;接著,兩個互相招手的人,快速出現在我眼前,他們上面有一位穿著棕色衣服的人,拿著錘子,用力敲著木樁。一幅活靈活現、精美絕倫的畫面巧妙地展現在眼前。
精美的陶瓷館也給我帶來了許多驚喜!令我覺得最新奇的還是一個漂亮的糖果盒,它上面刻著許多精美的圖案:一朵朵嬌嫩的花兒在上面欣然怒放,無數枝莖纏繞得密密麻麻;在糖果盒的頂端,一座精致、堅固的廊橋垂掛著,河邊的蘆葦漫天飛舞,整幅畫面十分生動,我仿佛走進了一個世外桃園。
時間過得飛快,我在知識的海洋里已遨游了很久,在深海里我探索到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