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活動推薦,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參觀廟會,體驗傳統風情;編制燈籠,展示個人創造力;制作水燈,送祝福給親朋好友;賞花燈表演,領略燈光藝術;參加猜燈謎比賽,激發智慧和團隊合作精神;舉辦元宵晚會,盡情享受音樂和舞蹈的歡樂;參加元宵節游園活動,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參與元宵節舞龍舞獅表演,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品嘗元宵和其他傳統美食,嘗遍各種口味的美味;參加祈福活動,祈求來年的幸福和平安。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一
咱們南通有句俗語叫做“上燈圓子,落燈面”,于是,我便等待著,盼望著,終于捱到到正月十四——上燈日了!吃完元宵,就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城隍廟看燈會。
歡快地走在人來人往的濠東綠苑里,猛一抬頭,只見一盞盞火紅的孔明燈猶如一葉葉扁舟,在深藍的天空中蕩漾著;一陣陣的歡笑聲回蕩在綠地中,似乎趕走了早春的冷。
一進大門,“三毛樂隊”便敲鑼的敲鑼,打鼓的.打鼓,樂呵呵地歡迎我們的到來,嘿!那架勢還真是有模有樣!
咦?那邊的人怎么黑壓壓的一片,什么東西那么吸引人?我拉著爸爸媽媽擠進人群,嗬!原來是八仙祝壽啊!曹國舅、鐵拐李、呂洞濱、何仙姑、韓湘子、張果老、漢鐘離、藍采和,個個栩栩如生,神采飛揚,仿佛專挑著元宵這個好日子,從天而降,將美好的祝福和愿望帶給人間!盤旋飛舞在燈臺頂端的兩條金色巨龍也歡快地擺動著身姿,抑制不住地喜笑顏開著吶!
看啊!前面的花燈好有創意呢!一個大大的蘿卜,老爺爺來拔,拔不動,還有老奶奶、小白兔、小貓、小狗來幫助!對啦!這可是我從小就聽過的歌,從小就看過的童話——“拔蘿卜”哩!雖然這些燈是假的,但透過老爺爺微微顫動的胡須、小白兔可愛前傾的長耳朵,仿佛看見了從他們臉上滑下的汗珠,仿佛聽見了“嘿咻,嘿咻,嘿咻……”的助威聲,好一副其樂融融的場面!
隨著擁擠的人流,我還看到了“麒麟送子”、“年年有余”、“恭喜發財”……,真是惟妙惟肖、形態各異呢!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一手牽著媽媽溫暖的手,一手拉著大大的兔兒燈,樂顛顛地跑在爸爸的身后,心里滿是元宵節的快樂和無比的幸福!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二
記憶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賞花燈。元宵節那一天,我們全家早早地吃完了湯圓,來到大統華廣場,加入了賞花燈的“洪流”。這里真是歡樂的海洋,歡聲笑語此起彼伏;這里真是燈的世界,不計其數的彩燈齊聚這里,好一派祥和而又繁榮的景象啊!
那金黃的巨龍燈,披著金鱗,正欲騰飛;旁邊的馬燈似乎不甘示弱,撒開四蹄,要與那條金龍一決高低;而那勤勞的小蜜蜂,更是不辭辛勞,不分晝夜地在那雍容華貴的花朵上辛勤地采著花蜜……這么多的花燈看得我眼花繚亂。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三
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一天里,人們要吃元宵,猜各式各樣的燈謎,還要點花燈,看花燈。眼看快到元宵節了,我的小花燈還沒準備。按慣例,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我總會點上花燈,關上全家的燈在家中繞幾圈,體現出節日的氣氛,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我便與爸爸媽媽一齊前往夫子廟,那兒可是觀燈,買燈的地方!
午時,我們一家坐地鐵到三山街,步行五分鐘后便到了南京夫子廟。剛進大門,便看見了游人手上挑著的形形色色的花燈,兔子燈、荷花燈、還有小馬燈、飛機燈、金魚燈等等,我不禁心里癢癢的,真想買一個。
到了內秦淮河南邊,有一座小橋,河中有十幾艘畫舫。我掃視周圍,發現了一頂大大的狀元帽,那樣的帽子,恐怕僅有巨人才戴得了吧!夫子廟老街上熱鬧不已,大家饒有興致的逛著,不時停下來看看自我喜歡的東西。“看那兒!有個“狀元”!”不知是誰說了一句,我們也發現了一位身披紅袍服,頭戴狀元帽,還坐在一匹“大馬”上,兩旁的“衛士”護衛著。我又打量了一眼,發現這位“新科狀元”還穿著雪地靴呢!太穿越了!沿著老街走了一圈,到了花燈市場。市場中最搶鏡的便是荷花燈,顏色,大小都各不相同,今年是馬年,馬燈也分外流行,我也屬馬,便挑了一個梅紅色的小馬燈,準備帶回家,媽媽也挑了一個小小的紅色荷花燈,有些紅紅火火的意思。
當我們快走的時候,天空中飄起了大雪,在那里,我提前祝大家元宵節歡樂!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四
正月十五的夜晚,我吃完元宵上街去賞花燈。
今天的街道格外漂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提著手中的燈籠輕快地奔跑著。街道兩旁到處是燈籠,栩栩如生的金魚燈,古樸典雅的官燈,舞姿婆娑的仙女燈……各種各樣,形態萬千。
我在花海中徜徉,循著音樂望去,一位老婆婆賣著彩燈。一只色彩斑斕的大孔雀尾巴上有無數深藍色的小彩燈,若明若暗。最美的是荷花燈,我買下了一個,淡淡的花瓣如少女的裙擺,綠葉相襯著。輕輕放入河邊,緩緩漂入河中央。我閉上眼,許下一個愿望:“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考上理想的大學。”
夜深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向回家的路。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五
“元宵燈會現在開始!”隨著大隊輔導員的一聲令下,操場上沸騰起來了。只見操場四周的走廊前,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場中間,同學們有的提著燈,有的拉著燈,有的舉著燈,圍成一個大圓圈,慢慢地行走著。在這些五顏六色的燈中,有栩栩如生的兔子燈,閃閃發光的宮燈,活靈活現的魚燈,小巧玲瓏的荷花燈……觀看的同學不停地喝彩,鼓掌,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的歡呼。
“看,飛魚燈,飛魚燈!”一陣歡呼聲把我從夢幻中驚醒。這條飛魚全身通紅,嘴張得圓圓的,黑色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紫紅色的尾巴轉軒擺動,魚身下壞裝著四個小輪盤。這是二年級一位小朋友做的n那小朋友說:“我長大以后,要讓飛魚變成潛水艇,駛向波濤洶涌的海洋,潛到海南島旁邊保衛祖國的南大門。”
啊!這時的操場真是燈的海洋,燈的世界。我看清楚了這盞燈,又錯過了那盞燈。看見了這盞燈,另一盞燈又拉走了。這一盞盞燈都是同學們于月自己的雙手做成的,凝結著同學們的智慧和心血,顯示了同學們的理想和情操。看著這動人的場面,我好像覺得我們新中國的兒童像小鷹一樣展開翅膀,在祖國的懷抱里騰飛!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六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去看花燈。
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呀!大家互相擁擠著,用“人山人海”一詞來形容這場面一點也不過分!
哇!好好看的一只金老鼠啊!瞧這只老鼠,通身發黃,燈泡般的大雙眼,金鼠背上有兩個金元寶,金老鼠搖頭晃腦,仿佛在說:“祝大伙財源廣進,萬事如意!”兩條小鯉魚也躍出水面向大家祝賀!前面的.五個小和尚在敲鑼打鼓迎新春,哈哈!好一幅“金鼠送寶”呀!
“快看哪!是嫦娥!”我大叫到。月宮仙子嫦娥在個干嗎?原來她在追人造衛星呢!可如何追也追不上!旁邊有一架火箭,火箭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中國航天”伴隨科技的進步,祖國的進步,飛天已不是個夢想,現在國內的航天事業在各國遙遙,讓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祝祖國航天事業更上一層樓!
“哇!福娃也來了!”我說。五只奧運吉祥物——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歡聚一堂!它們站在一個旋轉的輪子上,向大家招手。輪子上刻畫的是奧運會精彩的瞬間!張怡寧奮力打乒乓球,郭晶晶奪得奧運金牌,飛人劉翔的跨欄。2008年,奧運將在首都北京舉行。讓大家期待奧運的成功吧!
哇噻!好逼真的一條巨龍!巨龍騰云駕霧,高高在上,巨龍盤旋著,兩條一搖一擺的鯉魚也看著巨龍,栩栩如生的巨龍被人望而生畏。
這不是小鯉魚跳龍門嗎?看!一條小鯉魚破著風浪來到龍門。它告訴大家有恒心,持之以恒,才能達成大家美好的理想!
回家路上,我還想著那些花燈給我的深刻的啟示。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七
“今兒個花燈真漂亮,形態各異顏色多,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繽紛真鮮艷!”回家的路上,我望著這么美的花燈,情不自禁地贊嘆道。
今天下午,我學完素描回家時,發現路兩旁的樹上都裝飾了許多漂亮的花燈,這下我可樂了:這么美的景,怎么能急著回家呢?就纏著老媽陪我觀景。
“wow!houbeautifulthisroad!”我驚呆了,好美!此時天已經暗了下來,路旁樹上那彩色的星星點點的燈亮了起來,遠遠望去,那一片片五彩的“星海”鋪天蓋地,密密麻麻,一閃一閃的。近瞧,就更美了:紅的好像閃爍的火星,黃的好像閃光的金子,藍的好似沖擊的水花,綠的好似無暇的翡翠,白的好似點點純潔的雪花……一行行、一列列,如同一條條彩色的蛟龍在星云中翻騰穿梭。閑庭闊步在“燈海”中,我一抬頭:啊!上面的花燈更美了,真是光彩奪目。看上去,這仿佛是牛郎織女下凡,天上的鳳凰為他們搭的五彩仙云一樣。樹上還掛著紅紅的大燈籠,如同一排排,一個個大大的紅撲撲的蘋果,那么紅艷,那么誘人,真想一口全吃光!看,前面還有流星群呢,樹冠上的“流星”白白的,拖著長長的尾巴,一顆一顆飛瀉下來,“verynice!”我不禁夸到。
下面是滾滾的波濤,兩條大鯉魚向龍門上跳躍著,真是“鯉魚躍龍門,步步高升”呀。
再看這個:一匹健壯無比,全身赤紅的飛馬在龍壇上立著,嘶鳴著,仿佛馬上要躥入蒼穹了。下面的兩條五彩強壯的長龍搖著身子,張著大嘴。我真想騎上天馬,架上金龍,翱翔與藍天之上!還有:金鯉飛躍,龍穿其中,滾滾波濤,最上面還有一個“框金邊,走金線的,大大的、鮮紅的充滿熱情的”春“字……花燈——美!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八
剛跨入大門,便看見孔雀花燈早已在迎接我們了。瞧他們那如寶石般晶瑩剔透的眼睛,頭上那栩栩如生的羽毛,顯得格外有神。等到走遠了,再回頭望去,藍孔雀像一抹小湖泊,紅孔雀則像一輪小太陽。真是色彩明麗,奪人眼球!
賞完孔雀花燈,我們就到了一條小河邊,一組充滿童趣的花燈——“稚童泛舟”映入眼簾。五彩繽紛的燈船上,挨挨擠擠地坐著五個孩童正賣力地劃船呢,船頭的兩個一邊劃動船槳,一邊交頭接耳,似乎藏了什么秘密;而船尾的女童則張大嘴巴,看起來特別驚訝,肯定是在感嘆:“居然有那么多游客來看我們呀!”“哦呵,哦呵!”老遠就聽到了對面的吆喝聲。我拉著媽媽的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咦?那五個小家伙不是福娃嗎?沒想到奧運吉祥物也搖身一變,成了一組別具一格的花燈。他們跳著舞,唱著歌,俏皮的舞步踩著歡快的歌聲,一下子就贏了個滿堂彩,真是好不熱鬧!
我不禁深深地陶醉在這燈會里了:京劇臉譜花燈,雙目炯炯有神,色彩斑斕古典,傳頌著國粹經典;花燈宇航員剛從月亮上歸來,笑著向我們揮手慶祝;天使花燈在空中翩翩起舞,和我們歡樂互動;荷花花燈則在水面上悄然綻放,把湖水染成了一片霞紅。
這花燈真是太美了,我仿佛置身于繁星璀璨的銀河中!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九
元宵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人山人海的xx廣場,欣賞那些精制的花燈。
我看見美麗的瓜鄉少女,手捧一個大而誘人的哈密瓜站在由哈密瓜堆成的寶塔上。寶塔下,五個福娃擁抱著她,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嬉戲玩耍。
我們繼續往前走,突然一個龐然大物映入我的眼簾。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巍然屹立的巨龍。這條巨龍足有20米長,1米寬。龍的眼睛是用明亮的電燈制成的,龍頭還可以自由擺動,真是栩栩如生。我們再往前走,望見xx門門前的一個花燈真是色彩迷人,給xx門又添了幾分姿色。
我們穿過有兩個瓜鄉少年搭成的門就進入了長廊,它前面的兩只一粉一藍的小老鼠吸引了我,我顧不得欣賞福娃花燈和媽媽的叫喊,連忙跑過去要看個究竟。哦!原來是小老鼠在開派隊呢!而且由剛才那兩只小老鼠來跳旋轉舞,多么有趣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桿旁,前面一個燈籠形式的花燈更是美不勝收,而且在最后面告訴我們會永遠和諧永遠美好!
雖然花燈不多,但我從精致的花燈中感受到這種令人驚嘆的美麗!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
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傳說一:漢文帝與火德星君。
西漢時,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燒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來群臣計議,大臣東方朔獻計說,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說情,免此一難。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駕臨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萬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燒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靈涂炭,無奈圣命在身,不敢違犯天條。
正左右為難之際,東方朔又獻一計。當夜,京城長安內外,從皇宮到百姓庭院,都依東方朔之計張燈燃炬,一片通明,與白晝無異。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見那景象果如天火降臨一般,料得足以瞞過玉帝,便回天庭復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燈張炬,以示紀念。
傳說二:天帝的女兒。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死里逃生的經歷,從此每到正月十五,人間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西漢時代,就有了簡單的慶祝活動,但還沒有元宵掛燈的習慣,只是在正月十五日晚祭祀天帝。東漢時,明帝劉莊信仰佛教,命令官民在元宵節掛燈。這是元宵節掛燈的最早記載。因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普遍掛燈,故元宵節又稱為“燈節”。
關于掛彩燈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一
關于元宵節賞燈習俗的由來,歷來流傳有幾種說法。一說過去有元宵燃燈之俗,此俗始于漢代,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虔誠的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關于元宵燃燈觀燈的另一種說法,則說元宵燃燈的習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說”,即農歷正月十五為上元,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農歷十月十五為下元,而主管“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其中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成為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系于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于此。
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為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才算落下帷幕。
傳說一:漢文帝與火德星君。
西漢時,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燒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來群臣計議,大臣東方朔獻計說,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說情,免此一難。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駕臨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萬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燒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靈涂炭,無奈圣命在身,不敢違犯天條。
正左右為難之際,東方朔又獻一計。當夜,京城長安內外,從皇宮到百姓庭院,都依東方朔之計張燈燃炬,一片通明,與白晝無異。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見那景象果如天火降臨一般,料得足以瞞過玉帝,便回天庭復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燈張炬,以示紀念。
傳說二:天帝的女兒。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死里逃生的經歷,從此每到正月十五,人間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于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里面有“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二
元宵節晚上,我們一家人在家中早早地吃好了湯圓,然后一塊兒到街上去賞花燈。
剛走到路口,一支龐大的舞龍隊伍也恰巧經過,舞龍的叔叔們精神抖擻,挺直了腰板,箭步如飛,好似一棵棵不老的青松,將那原本毫無生氣的巨龍舞得活靈活現。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所見之人,都為之喝彩,拍手叫好。月光如流水一般瀉在草坪上,一切事物都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令人浮想聯翩,是一盞盞五彩繽紛的花燈打破了這份沉靜。看,那邊的十二聲肖花燈尤其引人注意。
瞧,十二聲肖的大哥—老鼠正在驕傲地向大家問好;勤勤懇懇的老牛正在不服氣為什么老鼠當老大呢;兇猛的老虎大吼了一聲;嚇得小兔躲到了一邊;勇猛的巨龍正在云海里騰飛;而小蛇則在水里歡快地游;馬兒正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奔跑;羊兒則在“咩咩”叫,小猴子淘氣地爬到樹上摘桃吃;大公雞正在“喔喔”地報鳴;今年是豬年,當然少不了小蛇了,你瞧,它正高興的游來游去呢;而小豬則在窩里睡懶覺呢!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三
正月十五的晚上,吃過晚飯后,踏著皎潔的月色,我和媽媽興沖沖地來到文化公園賞花燈。
文化公園門口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門口有一支小豬樂隊,左三只,右三只,有的在拉小提琴,有的在吹長笛,有的在打鼓......。大門也裝扮地別具一格,拱形的門上,貝貝、京京、歡歡、迎迎、妮妮神氣十足地站在那里,歡迎人們的到來。門上還鑲著幾個大大的字:我和福娃有個約會。
一進公園,映入眼簾的是由米老鼠們組成的帆船隊,他們個個都精神飽滿,準備好了乘風破浪。呀,那里怎么那么多人呢?我擠進密密的人群一看:嘿,原來小動物們正在舉行森林運動會呢。小兔子正奮力地向前跑著。咦,它手里怎么還有一根紅蘿卜呢?哦,原來那是接力棒。小雞裁判正左瞧瞧,右瞅瞅,看看有沒有運動員犯規。那邊的領獎臺上,已經站著小狗、小牛和小鼠。觀眾席上的觀眾都站了起來,為他們鼓掌喝彩!
今年的花燈真是美不勝收,明年,我一定要再來一次。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四
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漢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于農歷正月十五日于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于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燈節。
每到這時,各式花燈高懸街頭五彩繽紛。勝芳花燈多以亭臺禽魚蟲花卉的題材制做。以染色紙綴以各色華麗細條制成,鮮艷奪目。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五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元宵節花燈謎的內容,歡迎閱讀!
一把辛酸淚,寫成紅樓夢。(打一成語)——謎底:水落石出。
嘴巴不多卻能鬧(打一字)——謎底:吵。
買鹽用了1元(打一西晉人名)——謎底:阮咸。
停戰(打一數學名詞)——謎底:求和。
一天左右(打一國家名)——謎底:約旦。
宋室氣數盡(打一春秋人名)——謎底:趙衰。
午后結帳(打三字數學用語)——謎底:未知數。
香山居士年已五十(打一成語)——謎底:樂天知命。
西安一住三星期(打一字)——謎底:醋。
馮諼三彈鋏(打一香港電影)——謎底:無間道。
什么東西能吃不能碰?——答:虧。
救了田雞餓了蛇(打一成語)——謎底:顧此失彼。
飛得高,壓得低,撲向地上捉小雞。(打一動物)——謎底:鷹。
風涼話(打一成語)——謎底:冷言冷語。
高掛免戰牌(打一成語)——謎底:不打自招。
黃包袱,包冷飯,又好吃,又好看。(打一水果)——謎底:石榴。
存心必怕(打一字)——謎底:具。
幫老師越幫越忙(打一成語)——謎底:徒勞無益。
與家兄商量(打一成語)——謎底:從長計議。
小小模樣似黃菊,觸手長刺捕小魚。(打一動物)——謎底:海葵。
便秘有原因(打一成語)——謎底:不解之緣。
玄德先來,云長未到。(打一運動員)——謎底:劉翔。
草堆下面兩只狗(打一字)——謎底:獲。
紅葉御溝流(打一書名)——謎底:韓詩外傳。
寧波(打一常用詞)——謎底:水平。
世上一個寶,人人離不了,不洗倒干凈,洗了就臟了。(打一自然物)——謎底:水。
尖嘴尖牙齒,留著小胡子,賊頭又賊腦,夜里干壞事。(打一動物)——謎底:老鼠。
年已古稀去栽樹(打一字)——謎底:載。
福建省內(打一字)——謎底:門。
胸懷真寬大,江河容得下;日日有漲落,風起涌巨浪。(打一自然物)——謎底:大海。
一間屋子里到處都在漏雨,可是誰也沒被淋濕,為什么?——答:屋里沒人。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六
“元夜漁火萬戶明,車亭跑船繞街行。乍聞喝語連天起,疑見天上金童臨。”2月14日晚,元宵節,走進福鼎市沙埕鎮,看到的是家家戶戶掛紅燈,鄉民沿街慶佳年的景象。八方來客讓這個不大的海濱小鎮頓顯人山人海,他們聞風而來欣賞的是沙埕慶元宵活動的重頭戲,擁有二百六十余年可考歷史的民俗活動——“搬鐵枝”。
在夜幕的映襯下,車鼓亭、功夫扇、舞龍燈、舞線獅等民俗活動輪番上陣。一輛輛花攢錦簇的“鐵枝花車”緩緩地繞著街道前行,車上立著高高的“鐵枝”,主題不一,有“中國夢”、“花好月圓”、“玉兔探月”等,燈光輝映,美輪美奐,樂隊隨后伴奏,精彩紛呈,蔚為壯觀,令人應接不暇,熱鬧非凡。“我連續來兩天了。昨天陪朋友,今天陪家人。這樣的表演確實新奇。雖然以前也有看過,但每回都有不同的亮點。
“鐵枝”俗稱“杠”、“閣”,是沙埕漁家元宵節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多以民間傳說、歷史軼事為主題,于20xx年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有《紅樓夢》、《楊門女將》、《民族大團結》等。據沙埕《劉氏宗譜》記載,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元宵節就已盛行“搬鐵枝”,祈求風調雨順,年年有余,距今已有二百六十年的歷史。
沙埕鐵枝吸收了民俗傳說、傳統戲劇、舞蹈雜技等藝術精華。一臺鐵枝中部由一根鐵條為桿,從底盤分兩根鐵條通往更上層,根據鐵枝內容需要把鐵條制作成各種形狀,按照這臺“枝”的人物角色,遴選適齡的兒童,一般身高在1.2米左右,為他們量身定做枝臺,然后將鐵條焊死,分層固定。小演員坐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簡單情節或雜技動作。而制作一個新鐵枝十分耗時耗力,從構思到成品,由二十多人參與的情況下,還需要至少一星期的時間。
沙埕的元宵節可熱鬧了,下次有空你們一定要來呀。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七
賞花燈是老百姓過元宵節的一件樂事,也是至今仍廣為流傳的一項活動。關于元宵節賞花燈的由來,民間有許多說法,其中一個神話傳說甚是有趣。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猶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一位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時至今日,賞花燈仍然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正月十五那天,各地廟會、公園便紛紛推出賞花燈的活動,屆時天上繁星萬點、地上火樹銀花,人間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八
元宵節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去看花燈。路上看花燈的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來到了第一個花燈面前,它是多么的精致,看到上面畫著一條龍,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再向前面走去,看到了一個古代的燈,是用木頭和紗做好的,上面有三個小孩放鞭炮的畫面。還有幾句詩:寧化清流,歸化,路溢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看了這幾句時,我就覺著無比的明朗。
繼續向前面行,在走到那個大花燈時,看見了很多人,我也過去湊熱鬧,上面演繹著雙龍戲珠,太美麗了。
我還看見了國土局、地稅局、公安局等單位的花燈,都很美麗,我還看到了我們學校的燈呢,上面寫著八個鮮艷的大字,這八個大字就是我們學校的校風:厚德新人,止于至善。
我又去了前方,看到了整整齊齊的十個大字都是一個個的刻在十個燈籠上,寫的是:祝全泗水人民元宵快樂。
又去了前方,有一個燈籠上面寫了很多的燈謎,人們都在那里猜,我也給弟弟出了兩個,我問弟弟:“一個四方小院里種著一棵樹。”我還說:“是一個字。”弟弟猜不上來了。我說:“是困。”我又對弟弟出了一個:“白白胖胖。打一食物。”弟弟還猜不上來,我說:“是湯圓。”弟弟這才恍然大悟。我和家人又向前方走去。
這一次燈會,是又隆重,又漂亮,又有趣的。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十九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去看花燈。
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呀!人們互相擁擠著,用“人山人海”一詞來形容這場面一點也不過分!
哇!好漂亮的一只金老鼠啊!瞧這只老鼠,通身發黃,燈泡般的大眼睛,金鼠背上有兩個金元寶,金老鼠搖頭晃腦,好像在說:“祝大家財源滾滾,萬事如意!”兩條小鯉魚也躍出水面向人們祝賀!前面的五個小和尚在敲鑼打鼓迎新春,哈哈!好一幅“金鼠送寶”呀!
“快看哪!是嫦娥!”我大叫到。月宮仙子嫦娥在個干嗎?原來她在追人造衛星呢!可怎么追也追不上!旁邊有一架火箭,火箭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中國航天”隨著科技的進步,祖國的發展,飛天已不是個夢想,如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在各國遙遙領先,讓我們在新的一年里祝祖國航天事業更上一層樓!
“哇!福娃也來了!”我說。五只奧運吉祥物——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歡聚一堂!它們站在一個旋轉的輪子上,向人們招手。輪子上刻畫的是奧運會精彩的瞬間!張怡寧奮力打乒乓球,郭晶晶奪得奧運金牌,飛人劉翔的跨欄。2017年,奧運將在首都北京舉行。讓我們期待奧運的成功吧!
哇噻!好逼真的一條巨龍!巨龍騰云駕霧,高高在上,巨龍盤旋著,兩條一搖一擺的鯉魚也看著巨龍,栩栩如生的巨龍讓人望而生畏。
這不是小鯉魚跳龍門嗎?看!一條小鯉魚破著風浪來到龍門。它告訴我們有恒心,持之以恒,才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二十
準備材料:一次性紙杯兩只,紅線若干,剪刀,膠水或雙面膠,放焰火剩余的手柄,紅色顏料和水粉筆。
1.取一只紙杯,盡量選擇橫豎有參考圖案的,比如這個蘋果圖案的。沿縱向條紋均勻剪開,成一個個條狀。
2.平齊剪掉多余的杯邊。
3.修去寬邊,因為杯子的杯口是寬些的。
4.一根根向外牽拉一下豎條,成內卷狀。
5.取另一只紙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余剪去。
6.同樣按圖案剪開,為和剛才的條狀對接做準備。
7.先在兩個底部的中心鉆孔穿紅線,然后將兩只紙杯的條狀對應粘接好,燈籠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粘上彩紙包邊,底部中心掛上燈籠穗子,會更有感覺。可以用顏料將燈籠涂成喜慶的紅色。
011.將卡紙兩邊各留0.5-1cm。按等分劃好若干條平行線,然后用裁紙刀切開,如圖:
022.如下圖,先將圖片對折然后展開。
033.在兩端粘上膠水。
044.粘好后,從上往下往中間輕輕壓一下。
055.在上端穿兩個孔,然后穿線,一個可以提的簡易燈籠就完成了。
元宵節花燈感悟(實用21篇)篇二十一
在元宵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有賞花燈的習俗,那么,關于賞花燈,你有怎樣的感想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賞花燈。
作文。
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看花燈,是中國人民不可少的傳統習俗。昨天晚上,我剛完吃湯圓,就到沙埕去看花燈。
夜幕降臨時,我和媽媽興沖沖地來到街上,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們個個興高采烈,喜氣洋洋,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金牛形狀的花燈,金牛體格健壯,宛如奔跑的樣子,好像在恭祝全國人民鼠年牛氣沖天,新春快樂。
牛燈慢慢駛過,隨著人流繼續往下走,便可以看見幾個古代妝扮小的生和姑娘站在空底的轎子中,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向前跳著,又跳向后邊,散開,合攏,跳著舞漸漸到另外一條街。我們欣賞著,勝似夢境之迷離,看得眼花繚亂。
人群漸漸散開,我們來到這條街的丁字路口,又有一個新的花燈鐵枝。幾個小孩被綁在上面,被打扮成孫悟空、觀音、古代書生和古裝的小姑娘的樣子。我真佩服他們,站在那么高的地方,竟然不會害怕,也不會大聲哭出來。
最精彩的還是獅燈搶繡球,兩頭獅子左搖右擺,前跳后竄,看上去非常兇,都想搶到紅繡球,卻都無能為力。突然,有人舉起一把長長的火焰,威武地耍起來。獅子好像生氣了,火冒三丈地,一下子跳出了了舞臺,亂了神,似乎很想搶到熊熊燃燒的火焰。火焰熄滅了,獅子也失去了威武,在舞臺中跳躍。
煙花炮竹聲、節目音樂聲、吶喊聲、敲鑼打鼓聲、笑聲……融成一曲曲美妙動聽的交響曲,真是處處歡聲笑語。
今晚的燈會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令我流連忘返。我期待著明年的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的晚上,爸爸帶著我到中山公園賞花燈。
中山公園里十分擁擠,簡直是人和燈的海洋。公園里的人。有的在賞花燈,有的在賣燈籠,還有的在拍照,熱鬧極了!燈籠有很多種,如:昆蟲世界,卡通世界,獅子戲球……栩栩如生,漂亮極了!
最讓人喜歡的還是“卡通世界”,他把許多卡通人物制作成花燈,如:藍貓,淘氣……每個卡通人物都活靈活現。菲菲嬉皮笑臉,非常惹人喜愛,淘氣正在看書,學習知識,讓人覺得淘氣是個勤奮好學的人。
中山公園的花燈圍繞著和諧廈門,溫馨廈門,也將祖國科技文化成就的造型制作成花燈,讓我即觀賞花燈有能學到很多知識,真是受益非淺。
盼啊,盼啊,終于盼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吃過晚飯,我拉著媽媽和奶奶去賞花燈。
臨江路上上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游人把馬路擠得水泄不通。幾經周折,我終于看到了花燈。哇,各種各樣的花燈真多啊!有“鯉魚跳龍門”、“荷花”、“小豬放鞭炮”、“孫悟空”等,個個栩栩如生,非常好看。你看那荷花粉紅色的花瓣像仙女的裙子,荷葉展綠疊翠,渾圓滾珠,潔白無瑕;你看那孫悟空,他舉著金箍棒,多神氣呀!五彩繽紛的花燈真是應有盡有,美不勝收。
我和奶奶媽媽正在賞燈,忽然,看到一盞盞孔明燈承載了大家的愿望飛上了天空,好看極了!我也悄悄地許了個愿。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好好讀書,認真上課,取得更好的成績。
啊,這個元宵節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
中國有很多很多的傳統節日,例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在那天,我能看見各種各樣的花燈。
那么,元宵節為什么要賞花燈呢?這里面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話說古時候某一年的正月十五,一個文人在皇宮的花園中散步。突然,他聽見從走廊那邊傳來了哭泣的聲音,便走過去看個究竟。
原來是一個宮女在椅子上哭泣。文人問她:“你為什么哭呀?”宮女說:“我叫元宵宮女,這幾天過來,我想回家看一看父母。可是,皇宮中不同意宮女出宮。”聽了這話,文人非常同情她,就為她想了一個好主意。
文人騎馬出宮,來到大街上。他對人們說:“今晚,火神降臨人間,你們都要在門上掛一個小燈籠,誰不掛,誰家就會發生火災。”文人又給皇上寫了一封信,信上面說,今天晚上皇宮中會發生大火災。只有宮中所有人都出宮賞花燈,才能避免這個災難。皇上看完信,立即下令皇宮的所有人在今晚都要出宮賞花燈。
從此,正有十五賞花燈便成為了中國的一種習俗,大家都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