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優秀的作文不僅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能夠富有情感和獨特的風格。對于寫作有困惑的同學,不妨閱讀以下優秀作文范文,或許能夠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發。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一
我的媽媽在最近的時間中,腰非常疼,所以她想趴下來,讓我給她拔罐。
媽媽趴在床上,我把媽媽的衣服撩起來,然后,我拿了一個大號罐摁在她的腰上,接著,我把抽氣筒的丙首連續往上拉了一兩下,就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看見了媽媽的皮膚已經在漸漸的接近罐兒的底口,我又拿了一個中號罐把在了大號罐的下面再次拔了五六下,看見了大罐和中罐之間出現了一些凹凸不平的小圓點。媽媽睡了一覺后我就把那兩個罐卸了下來,只見媽媽的皮膚變得通紅,黑紫,我又拔了兩個罐,也變成了兩個通紅的大圓圈,說明媽媽極度上火,都是為了我的學習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媽媽為了我的未來操粹了心。
我發誓:“我要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二
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前行的動力。家風是家庭多年來構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價值觀和人生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從小我的父母就經過言傳身教,潤物無聲的將“助人、誠信、為公”的家風傳承給了我,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深遠影響。
樂于助人,傳遞溫暖。
我成長在內蒙古科爾沁遼闊草原的一角,記憶里小時候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算太好,但媽媽是個熱心腸,樂善好施,濟困憐貧,總是不計回報地幫忙別人。但凡有討吃要飯的來了,自我吃什么就給什么,讓他們吃一頓熱乎飽飯,碰到寒冷的冬季,還要塞上一件厚厚的棉襖。親戚鄰里誰家受困受難了,她必須第一個過去幫忙。記得有一年夏天,我放學回家媽媽對我說,明天要買一臺洗衣機,這樣就不怕我把衣服弄臟了。但第二天回家,我在屋子里轉了好幾圈,也沒見到洗衣機,跑去問媽媽,媽媽說:“今日隔壁牛牛得了闌尾炎,要立即動手術,張阿姨錢不夠,急的直掉眼淚,我就把錢先借你張阿姨了,孩子你要記得,花要葉扶、人要人幫”。媽媽用她做的一件件實事教會我,要始終做一個樂于助人,傳播正能量的人。
誠信做人,信守承諾。
和所有父母一樣,從小我父母十分重視我的學習成績。有一次期末考試,爸爸對我說:“如果你能考班級第一名,就給你買你喜歡的那件衣服。”,結果那次我真得考了第一名,回到家里發現媽媽已經把那件衣服買回來了。爸爸埋怨道:“我就隨口一說,你還真買了,這件衣服很貴的,快去退了吧”,媽媽很嚴肅地說:“你平時工作忙,教育孩子比較少,但給孩子做出了承諾就要兌現,不兌現孩子會以為你在騙她,她也就學會了欺騙,這不是正確的家教。”爸爸十分贊許地看著媽媽說:“你說得對,對孩子要信守承諾,把衣服給孩子吧”。父母以實際行動為我做了榜樣,漸漸的我也懂得了誠信是為人之本,任何時候要信守承諾。
家國情懷,為公為民。
記憶里有一幕印象深刻的場景,我和媽媽站在家門口,望著爸爸的身影越來越小,漸漸消失在路的盡頭。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干部,平日里穿行在大街小巷異常忙碌,誰家里有幾口人做什么,他都明白得一清二楚。他常說:“僅有了解每家每戶的情景,才能更好地為老百姓做實事”“辛苦我一個人不算什么,只期望大家的日子能過得越來越好”。有一年爸爸被推選為優秀黨員,明白這個消息的那天,我們都十分高興地圍繞在爸爸身邊。但爸爸卻很平靜地說:“我做的都是一名黨員應當做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爸爸的言行為我詮釋了什么是為民為公的家國情懷。
家事連著國事,家風連著社風、民風。每個人都要上好“正家風”這門必修課,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走多遠,家庭永遠是人生重要的課堂,好的家風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今后我將時刻謹記“助人、誠信、為公”的家風,在成長的路上砥礪前行,風雨無阻。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三
我家雖然是一個平凡的小家庭,卻有著“不平凡”的家風。說它“不平凡”,并不是說我家的家風有多么“高大上”,而是他在我們家每個人的心中,都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可逾越的。因為在我們看來,家是歡樂的殿堂,家風就是殿堂的規矩,而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家是幸福的港灣,家風就是港灣的航道,而沒有航道就會錯綜復雜;家是繽紛的花園,家風就是花園的沃土,而沒有沃土就沒有芬芳的花朵。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每個成員之間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而這樣的幸福來源于我的家風之一—百善孝為先。
每到刮風下雨天,爸爸媽媽都會囑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不要出門,都會提前買好新鮮的蔬菜;每看到老人們有不舒服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到跟前仔細詢問,或是帶著看病,或是不斷地電話叮囑;每次出去游玩,爸爸媽媽選擇地點都會研究是否適合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的出行。他們總是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我明白,這是他們孝順的表現。
于是,每次下樓梯,我都會在姥姥身邊扶著;每次盛完飯,我總會第一碗給老人;每次出去玩,我都不會走很快,并且都會看看老人跟上了沒有。對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我是如此,對爸爸媽媽我也是關心著呢!
記得,有一次早上起來,我聽說爸爸發燒了,于是我立馬學著媽媽的樣貌拿來了溫度計,先給爸爸試體溫,隨后給爸爸到了一杯溫水,并很嚴肅地對他說:“還在燒,必須要多喝水。”見爸爸迷迷糊糊的答應后,我又拉著媽媽,著手給爸爸按“套路”,熬起了小米粥。按照媽媽說的步驟和方法,我先倒了小半碗小米,用水進行了清洗,隨后坐上鍋,點火,搬來墊高的小凳子,站在上頭,一點一點往鍋里放小米,之后拿湯勺按一個方向不停攪動,快熟了的時候,還不忘讓媽媽拿來一個雞蛋,學著樣貌往鍋里臥了一個雞蛋,半個多小時后,小米粥熬好了,我細心翼翼的給爸爸端了一碗。我能看的出來,爸爸很難受,但他還是堅持的起來“香香地”喝了這碗粥,并且一邊喝,還一邊不住地說好喝,禁不住誘惑,我也喝了一口,“和平日沒什么不一樣呀”,我詫異地問媽媽,媽媽摸著我的頭說,“那是因為你喝到的是粥,可爸爸喝到的是孝心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只是我家的家風故事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時候,它往往出此刻一次次餐桌上的夾菜中,一次次生病時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門時關心的叮囑中。爸爸媽媽對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孝順,我對爸爸媽媽孝順,這就是我們幸福美滿的一家,百善孝為先的家風,它讓我們明白了彼此關愛,它讓我們感受到了友愛和諧。而我也從家風中領悟出了愛的真諦,它更像是一顆火種,只要我們用愛心為它助燃,它必須會照亮更多的人,溫暖更多的人。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四
記得小時候吃飯時,我爸爸先給我爺爺盛飯,爺爺動筷了,我們才敢吃飯,我爺爺就把好的給我吃,我也會再次夾往他的碗中,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母親從小教導我,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要懂禮貌,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要誠實守信,以一顆感恩的心去處事待人,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足常樂,待人以善”這些至理名言今日正以“家訓”的形式出此刻我們的生活中。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庭和睦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僅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五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家規、家訓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期望對后代的策鞭!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向告誡我:百善孝為先!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很窮,買不起好吃的東西,但每到春節,父母總會讓我把自家磨制的面粉,挑選出來好的給爺爺奶奶、姥姥送去一份,每年如此。潛移默化中,直到自我工作了,有了收入,每次回家總會想著給長輩帶點什么;上次回家,雖然自我過的很緊張,舍不得給買東西,把家里的粉皮分了一部分給父母帶著。“和”: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僅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我們家爺爺、爸爸他們都是弟兄五個,每到過年爺爺都會叫我們一大家人去吃飯,每次都是兩三桌,然后分別去伯伯、叔叔家吃飯,從小和睦相處,待人接物有大家庭的職責感。自我成家了,喜歡與鄰里和睦相處,我們家樓層有四個小家庭,只要我回老家,帶的栗子、小米等自家東西就給他們分一點,我們平時相處的很好。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六
愛,像一縷溫暖的陽光,在黑暗中為我照亮前方的路;愛情就像指南針,在我迷失方向時為我指明方向;愛情就像一杯熱茶,溫暖著我的心。愛無處不在,只要你仔細體驗過,你一定能找到它。
我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早餐后,我準備去學校。突然,廚房里傳來媽媽的聲音:“聽天氣預報,下大雨了。”帶上這把傘!”我走出去,看到了晴朗的天空,心想:這么好的天氣怎么能下雨呢?所以我跑出去了。
到了校園,上完前兩節課,天空依然晴朗,我想:快看!帶傘是不明智的。天氣預報一定是錯了!但是誰知道呢,在第三節課上,天空突然從晴朗變成了烏云,然后烏云變成了傾盆大雨。
“叮當聲,叮當聲……”學校已經結束。學生們帶著雨具離開了。沒有雨具的學生也被他們的父母接走了。剩下的學生越少,最后全校只剩下我一個人。雨下得越多,他們越嘲笑我。一開始他們不聽我媽媽的話。現在,我確定沒有人會來接我,因為我媽媽總是發高燒,我爸爸又在出差。他一個月只回來一次。當我絕望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媽媽!這是媽媽!我沖了過去,傘從媽媽的手里掉了下來,她用她冰冷的手抱著我,這時,我覺得鼻子有點酸,眼睛有些熱,眼淚像破碎的珍珠從眼睛里掉了下來,媽媽給了我一把傘,但他卻濕了。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七
我有一個“美食家”媽媽。如果把美食比作一個坑,那我的媽媽已經深陷其中。
每天早上我還沒起床,媽媽就已經在廚房里給我做早餐了。“轟——轟——”榨汁機工作的聲音吵醒了我,我好奇地來到廚房想看媽媽給我做了什么好吃的。“時間還早呢,你趕緊回去睡覺!”媽媽看到我睡眼惺忪的樣子,便讓我回去補補覺。“聲音這么大,我哪里還睡得著呢?”我邊嘀咕,邊拖著身子回到房間,趴在床上。“咚咚——”沒過多久,又傳來一陣響聲。我再一次走出房間,媽媽正在餐桌旁搗鼓著什么。我來到餐桌旁一看,餐桌上有雞蛋、煎餅、青菜、堅果……真豐盛啊!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煎餅,狼吞虎咽起來。
別人的媽媽假期都出去旅游,而我的媽媽一放假就窩在家里看美食節目;別人的媽媽逛街的時候都喜歡買化妝品、衣服,我的媽媽購物時,購物車里全是吃的東西。有一次,媽媽逛街回來,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問她:“今天你買了什么吃的?我要吃!”媽媽“撲哧”一笑,點了一下我的腦袋,說:“生的你也要吃嗎?”我打開袋子一看,有鮑魚、蝦、海螺……媽媽把海鮮放進冰箱后,就打開手機看了起來。我湊過去,嘿,媽媽又在看《我是大廚師》了,這次她看的是如何做油燜大蝦。她一邊看,一邊做筆記,可認真了。
還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西安玩。剛到西安,一放下行李,媽媽就拉著我來到永興坊吃小吃,涼皮、羊肉泡饃、冒氣冰激凌……這里的小吃可多了,我們從中午一直吃到下午。直到拍著鼓鼓的肚子,打了個響亮的飽嗝后,我才突然想起我們今天還有參觀秦始皇兵馬俑的計劃。我急忙對媽媽說:“我們今天還得去看秦始皇兵馬俑呢!”媽媽看了看手表,一臉懊悔地說:“哎呀,現在已經是下午四點了,我們明天再去吧!”
這就是我的“美食家”媽媽,她已經在“美食坑”里越陷越深。其實,我知道媽媽深陷在美食里,是為了讓我吃得更好。有個這樣的媽媽,真好!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余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只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后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并題詩道: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臺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后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九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傳統美德的熏陶與影響。它像陣陣春風悄無聲息地吹拂著整個華夏大地,無形之中滲透入了我們的國風,乃至家風之中。
我生活在一個美滿的五口之家中,每個成員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這一切的幸福都來源于我的家風—百善孝為先。
每當盛夏時節,我的`記憶總會被帶回家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過晚飯后去鍛煉,在她出門后沒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風,狂風把大樹吹打的動搖西擺,還不時的發出一陣陣呼呼的響聲,伴著天空中銀龍般的閃電,豆大的雨點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戶,眼前的場景讓我們心里頓時焦急了起來,顧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傘就向門外跑去,剛到樓下就碰到了滿身雨水的媽媽,當她明白姥姥還未回家后,二話不說拿過我手中的傘就奔入了雨中,看著媽媽在雨中漸漸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閃過一絲擔憂,我站在原地冷風席卷著雨絲時不時的飄到身上,吹的瑟瑟發抖,但我仍踮起腳尖不停的向遠處張望,此刻的時間對我來說是那么漫長,最后我看到了兩個熟悉地身影相攜著朝我這邊走來,懸在我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緊緊抓住了她們的手,此時雨聲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為它已經被我們三人的笑語聲所掩蓋,空氣也不再那么冷了,因為親情的氣息已經溫暖了每個角落。
這只是我家的家風故事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時候,它往往出此刻一次次餐桌上的夾菜中,一次次生病時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門時關心的叮囑中。我從家風中領悟出了善的真諦,它更像是一顆火種,只要我們用善心為它助燃,它必須會,慢慢變得更加強大,那炙熱的烈焰會照亮更多的人,溫暖更多人的心田。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十
摘要:我們走進醫院的病房,很小的一間屋子,屋內被暗紅色的窗簾緊緊裹著,天花板垂下來的燈光微微亮著,沒有一點聲音,俯視著一張鋪著雪白被褥的病床。
我們走進醫院的病房,很小的一間屋子,屋內被暗紅色的窗簾緊緊裹著,天花板垂下來的燈光微微亮著,沒有一點聲音,俯視著一張鋪著雪白被褥的病床。
姥爺就那樣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密密的皺紋自額頭拉到了他的嘴角,嘴里不時發出微弱的聲音,喃喃地說著什么,我湊近了聽,只聽見姥爺嘴里斷斷續續地說著:“您放心吧,父親,我會叮囑孩子們,繼承您的遺志,您安心吧”。說著說著,眼角滑落一絲晶瑩的液體,姥爺又在說夢話了。
我的姥爺80多歲了,身體日漸衰弱。6月的一天,姥爺住進了醫院,住院的第三天剛好是太姥爺犧牲的日子。姥爺的父親肖元凱是一名烈士,在姥爺心里,父親是英雄。據《襄陽縣志》記載,1930年6月12日,太姥爺組織領導樊城區太平店肖莊的農民起義,結果在突破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中寧死不降,壯烈犧牲。從此,姥爺便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思念。
過了一會兒,姥爺醒了,看見我來了,就用他的兩只手握住我,問我:“燕子,沒上班嗎?”“嗯嗯,今天休息。”我回答著。等精神恢復了一點,他又接著說道:“燕兒啊,在單位工作你要勤快,當年你太姥爺也是共產黨員,為了人民解放才犧牲的。咱家是烈士家屬,可不能給太姥爺丟臉,更不能有貪念。你姥爺年輕時經歷過戰爭,也見過八路軍,人家可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啊,你現在當上了公務員,可不能拿群眾東西啊。”其實這樣的話我已聽過太多遍,但讓我真正打心底里感受到此話的分量,還是在我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后,因為經歷,所以懂得。我趕緊回答道:“姥爺,我是一名黨員,遵規守紀意識可強著呢,保證不越雷池一步。”我們相視一笑。
我就是在姥爺的嘮叨聲中長大的。當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姥爺就要求我入黨,做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關于黨,我最初是從太姥爺的故事里知道的,我甚至幻想過共產黨員都是“金剛不壞之身”,怎么砍頭犧牲都不怕。后來才明白,哪有人不畏懼死亡,哪有人沒有欲望,只是把責任與信仰看得比個人利益更重要,只是在抉擇面前堅守自己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當我畢業成為一名公務員時,姥爺更是諄諄教導,告訴我什么是人民公仆,什么是共產黨員的信念。
除了時時叮囑,姥爺還以身作則,以他高尚的情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____年10月,樊城區太平店鎮對太姥爺的墓地進行修繕,并樹立肖莊農民革命紀念碑。____年又新建肖莊革命紀念館。太姥爺的墓地就佇立在山坡上,除了紀念展館,政府為體恤烈士家屬,還蓋了兩間四合院,并多次邀請姥爺去那里住。但是姥爺一口回絕,說:“我不占公家便宜,我不給黨添麻煩,我不要補貼。錢應該花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姥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年清明節、建黨節等重大紀念節日,肖莊農民革命館都會舉辦愛國主義教育、頌黨恩教育等活動,來接受思想洗禮的人絡繹不絕。姥爺每年都會早早去到那里,把院子打掃干凈,對每一個來參觀的人,姥爺都會嘮叨幾句。如果是公務員,就會告誡他要清廉為官,要珍惜黨的培養和人民的信任,把革命先烈的精神薪火相傳;如果是學生,就會告訴孩子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棟梁。如此年年,孜孜不倦。我知道,姥爺是將自己對黨的那份熱愛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了。
姥爺還有一大愛好,看紅色經典劇。他最愛看的是電視劇《潛伏》。這部電視劇反映的一個主題,就是共產黨人的信念戰勝一切。余則成對共產黨的信仰是真實的、無堅不摧的,所以不論情況如何危急,他都無所畏懼地斗爭著,隨時準備為黨的事業犧牲一切。每每看到這里,姥爺都會慷慨激昂,感慨于共產黨人堅強如鐵的意志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根本保障。這時,姥爺還會再一次提醒我:“燕子,你要做一名清清白白、立場堅定的共產黨員,這是你的信仰,也是你的靈魂。”他總是反反復復地說著這樣一句話,提醒我,勉勵我,直到扎根于我的心里。
姥爺的故事很平凡,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體現著共產黨人的自覺。他的信仰有血有肉,實實在在——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凈凈做人,如此便是一生。
每一個人,都會奔往不同的方向,尋求不一樣的東西。但有的人,一路走來,始終不忘開始的方向,始終不忘初心的溫度,一堅持,就是一輩子。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十一
爺爺__年出生于__。__年,高中還沒畢業,他就毅然投筆從戎,考入____分校,成為第十六期學員,畢業后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稅警總團上尉參謀。一次,他陪上級視察前線時,與日寇發生激戰,因腰部中彈負傷,調至軍令部。
爺爺生前經常教育我們要有愛國大義、民族氣節。他年輕時的一些特殊經歷也令我們感到驕傲。
1946年4月,爺爺作為軍調處工作人員陪同中共代表薛子正、王震等到上海視察。
一天,爺爺開著吉普車拉王震將軍前往外灘,半道遇見美軍憲兵的吉普車迎頭駛來。當時上海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中國人路遇美軍必須讓路。可爺爺面對呼嘯而來的美軍憲兵車,視若無睹,直駛而過。車上的美軍既驚又氣,嗚嗷直喊,爺爺不予理睬,繼續前行。
王震將軍贊賞地說:“李代表,你很有民族氣節!”
爺爺說:“上海是中國人的上海!”
同年8月,爺爺赴長春軍調處分部,在此期間,他接觸了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中共高層領導,目睹了共產黨人的坦蕩胸懷,受到極大影響,也由此促成了他于1948年10月在長春起義。
爺爺在世時還經常教導我們,要在逆境中保持一顆平常心。
1956年,爺爺在“肅反”運動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被發配到北大荒,在興凱湖農場參加勞改。在那里,他一待就是22年,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得以平反。
恢復工作后,爺爺非常注重廉潔自律,并對家人嚴加管教。他在友誼縣任政協副主席期間,負責抓副食品生產時,反復告誡家人不許搞任何特殊。
我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次上學路過豆漿館,因口渴進去喝了一碗豆漿。服務員知道我是李學坤的孫子,就沒要錢。爺爺得知后對我大加責罰,讓奶奶領著我把錢送還豆漿館。
作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政協常委、民革黑龍江省委常委、黑龍江省黃埔同學會會長,爺爺離休前社會活動較多,常到省里開會,還要下基層調研,市里要給他配一臺轎車,被他婉言謝絕了。只要他一個人去開會或下基層,近道就步行前往,遠道則搭乘公交車。每當有省外的黃埔校友、民革委員前來省親、辦事,爺爺都是自費在家用便餐接待。有些親友對此深感不解。爺爺認真地說:“公款吃請用的都是群眾的血汗錢,我于心不忍啊!”
爺爺的一生高風亮節,在令我們為之驕傲的同時,也在激勵我們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十二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完美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能夠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此刻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就應怎樣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一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必須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向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么贊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貌。”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么夸獎是因為她長期處于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于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持續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此刻父母眼前。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十三
每一個家庭都有屬于自己的家風家訓,而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家風家訓的熏陶中成長,家風家訓如同雨露般滋潤我們成長。而現在我要說說我的家風家訓。
那是一個深秋的下午清涼的風撫摸著一切,也許正是那輕柔的撫摸,使我忘卻了回家的時間。此時的我正在與我的同學在外邊玩輪滑,颼颼的風從我的耳邊刮過,我們的歡笑聲壓過了一切,一圈一圈在村里繞著,不知道累也不知道休息,一圈又一圈,小孩子的天生好動也許我正符合這一點。其他同學一個又一個的回家,而我卻玩的不亦樂乎。太陽似乎也等的不耐煩,緩緩的下山,只漏出那斜斜的半邊、絲絲的光線為我照亮回家的路,但我絲毫不懂得回家,依舊在那里滑,不知疲倦不知回家。而此時家里的媽媽,卻是急壞了,他們詢問我的同學,在村里到處找。太陽下山了,村里的道路上只有我一個人,也想起了要回家。我悄悄的回了家,看見的是坐在排椅上,同樣才回來的爸爸。不禁訕訕一笑,爸爸立即打電話給媽媽。不一會兒,媽媽回來了,我看見媽媽連外套都沒穿,圍裙也沒摘,她的眼光里滿是擔憂。我低下了頭,但媽媽并沒有責罵我。晚飯過后,我才想起我還有作業沒寫,有些后悔。我在房里寫作業,也許是太認真并沒有察覺媽媽的靠近。“孩子,任何人做事情之前,都要有時間觀念,你可以玩但是不可以一玩就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其他事情。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規劃時間,你就不會順利完成自己一天中應該做的事。就像你的作業一樣,你沒有很好的規劃玩的時間與寫作業的時間,是不會順利完成這兩件事的。孩子,答應媽媽,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規劃好時間,”媽媽在一邊輕輕地說,“這一次媽媽陪你。”“恩。”我輕輕的答應了。那一晚,在媽媽的陪伴下,我在深夜才完成了作業。我想,那一晚我會永遠記住。
從那以后我的家訓里多了一條“會規劃時間”。這條家訓一直在提醒我,而媽媽的那一晚也一直在提醒我。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同學家“瘋狂”的玩著電腦,刺激的游戲把我帶入了另一個世界,“怎樣闖關?”是我腦子里一直在徘徊的問題。這時響起了不愉快的音樂“嘀嘀嘀……”我看向我的手表,那是媽媽為了我能更好的規劃時間給我買的。此時已經6點了。我知道我該回家了,雖有些不舍,但想起那晚的約定,我就告別了同學回家了。此時的媽媽正好做好了晚飯。但是,爸爸卻一直沒回來,我和媽媽邊看電視邊等,而此時卻好巧不巧的,出現了車禍。直到8點,爸爸還沒回來,我的肚子卻一直叫。我的心里漸漸不安,因為爸爸是開車出去的,焦急與不安在我心里徘徊。我終于明白那天媽媽是怎樣的擔憂。9點。門被打開了,是爸爸。媽媽剛要開口責罵,我卻先說了出來“爸爸,你怎么這么晚才回來,你不知道我和媽媽多擔心你啊。任何人做事情之前,都要有時間觀念……,”我把媽媽那天晚上所說的全說了出來,“爸爸,你要答應我,以后做事情要規劃時間,好嗎?”媽媽欣慰的笑了。“好,我答應。”爸爸笑著說。那天其實是我誤會了爸爸,爸爸是因為有些事情耽擱了才沒回家,并不是忘了時間。但那已經證明我懂的了規劃時間的重要。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十四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我們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對于我來說,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這里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說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風,我才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成員。有時,我所學到的家風,是從父母的身上借鑒而來的。我覺得在此方面,父母對我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風就會養成一些優秀的品質,正是有了這樣良好的家風,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家風雖是一個家庭的指路明燈,如若它指引家人做好了,那家中的人也就差不到哪去。它們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某些被認同的準則。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我們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成為德才兼備、人格健全的中學生。
好家風的親情故事(模板15篇)篇十五
家風,是勤儉,是正派,是俠義,是擔當,是仁義……家風的含義可謂萬千,無所不包,很難說具體是什么,但它表現出來的又是具體的,看得見的。今天,板報小編跟大家分享·:家風小故事兩則家風小故事兩則由查字典板報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一群孩子去偷鄰居的蘋果,事后鄰居發現蘋果被盜,只是懷疑,沒有證據顯示是哪些孩子干的,幾個孩子的家長或知道或懶得知道自己的孩子偷蘋果的事,唯有一個孩子的家長認為“事情嚴重”。帶著孩子上門“負荊請罪”,主動提出賠償,蘋果園主人看在家長“知禮懂事”的情況下,原諒了小孩子的“無知”,沒有要求賠償,認為知錯能改就行,孩子想吃蘋果也正常,如果事先“打個招呼”,送點蘋果也未嘗不可,偷是不可取的。后來,這個孩子被一同參與偷蘋果的孩子奚落為“叛徒”,各自“漸行漸遠”。這個孩子參加工作后經常回憶起此事,深深感激自己的父母家風嚴格,要不然自己的境況不知道會怎么樣,當年參與偷蘋果的孩子中,就有兩個“出了問題”。還有一個故事,兩位母親爭論:孩子的性格是內向好還是張揚好?誰也說服不了誰,一位母親認為孩子內向了,進入社會要吃大虧,另外一位母親認為孩子太張揚,進入社會容易犯大錯,在不同的指導思想下,社會交往能力相對弱一些的“內向孩子”,吃了什么好大的虧倒沒有聽說。“張揚孩子”社交能力確實強,其父母又擔心起來,原因是孩子過生日就把同學約到了ktv,學著成人一樣喝酒抽煙跳舞“瘋狂”慶祝,沒有想到這是其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其父母進入娛樂場所從來不讓孩子回避,而是有意帶著孩子以加強社交能力的“鍛煉”,孩子的“過度成熟”怪誰呢?對于一個“不爭氣”的孩子,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反思其家風對他的深刻影響?不難看出,家風事關人的成長甚至人的一生,家風“無節操”“無底線”,后果很嚴重;當然,人品好、有作為的人,其身上也少不了良好家風刻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