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環節,一篇優秀的作文可以展現我們對語言運用的掌握。在這里為大家展示一些膾炙人口的優秀作文片段,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啟示和啟發。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一
(一)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鼓聲由低到高,由弱到強的變化。
(二)啟發幼兒能根據歌詞內容,與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歌曲中事物的高興與快樂,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快樂體驗。
(一)第一環節新課導入。
1.老師出示一面鼓,問幼兒:“你會打鼓嗎?”引起幼兒的興趣。
3.再出示一只大熊(頭飾)“大熊也來打鼓啦?!薄痢痢痢力颉痢痢痢力蚬穆暻玫糜謴娪种亍!八麄児拇虻靡粯訂??”通過小老鼠和大熊身體大小、力量強弱的強烈對比,讓幼兒直觀形象地感受到鼓聲的高低強弱變化。
4.“小老鼠和大熊一起打鼓了?!薄痢?︱××0︱××××︱×——︱
(二)第二環節欣賞歌曲,熟悉歌詞,把握歌詞前后順序。
2.欣賞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歌詞內容。提問:歌曲唱了什么?(教師出示相應圖片,順序不對的)
3.欣賞把握歌詞前后順序?!拔覀冊僮屑毬犚槐?,看一看順序如何?如果順序不對請幼兒改過來。
4.按節奏來和老師一起念歌詞,進一步熟悉歌曲
5.分組演唱歌曲
(三)熟悉歌曲,表現歌曲
創編簡單的動作分角色合作表演。請幼兒自由選擇伙伴五人一組嘗試為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和表情。
(四)結束
和老師一起去按照節奏敲鼓吧。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二
動音樂游戲:隊列操。
拓展了解鼓號隊的組成和音樂表示力。
1、要求同學用神氣、自豪和喜悅的情緒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啟發同學處置好休止和強弱的對比。
2、通過音樂游戲“隊列操”培養同學在活動過程中的協調性和與他人的合作意識。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溢童趣的'兒童歌曲,表示了小鼓手神氣、自豪、喜悅之情。演唱時要注意唱準第三句的同音反復。最后的補充句模擬大鼓的聲音,要啟發同學處置好休止和強弱的對比。
音樂游戲“隊列操”是一個有關節奏、音色聽辨的游戲活動,旨在結合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讓同學熟悉大鼓、小軍鼓、大镲的音色,掌握二分、四分、八分節奏和其組合。
學習用神氣、自豪和喜悅的情緒演唱歌曲。
休止和強弱的演唱要準確。
出示實物小軍鼓,引出歌曲《我是小鼓手》。
1、完整地聆聽歌曲。
2、帶領同學按節奏朗讀歌詞。
3、用分句模唱法學唱歌曲。
4、要求同學隨著鋼琴哼唱旋律。
5、分句填唱歌詞。
6、對同學個別唱不準的地方,進行重點教唱。
7、用多種方法練唱歌曲,協助同學掌握音準。
8、回憶小軍鼓、大鼓的演奏方法,然后按大鼓“”、小鼓“”的節奏在第一、第二和補充樂句處為歌曲伴奏,可以徒手敲擊,也可發放少量的打擊樂曲伴奏。
1、引導同學結合課本插圖講解活動的規則。
2、分組講解三種節奏和行進的要求。
3、請三個小朋友分別演奏三種打擊樂器的相應節奏。
4、要求同學聽到什么樂器演奏就依照相應的方向走,行走時要有節奏感。
5、引導同學想一想“還能怎樣敲?怎樣走?”,留給師生創新的空間。
1、介紹號鼓隊中使用的各種樂器和其演奏方法。
2、介紹號鼓隊演奏的場所和其作用。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三
在一次行軍途中,拿破侖的貼身警衛為了救拿破侖而不幸落馬。整個身子落入懸崖,幸虧一根樹枝掛住了他的衣袖,使他沒有跌入萬丈深淵,生死之際,衛兵拼命呼喊拿破侖救命,拿破侖看了一眼結實的樹枝,突然舉起槍對準衛兵的腦門,厲聲吼到:“你若不自己爬上來,我就一槍打死你!”衛兵見求救無用,只好盡力自救,于是使用全身力氣一躍,終于攀上了懸崖。
1拿破侖小時候經常和哥哥約瑟夫一起到奶媽家玩,一次,奶媽做了兩個肉餅給他們吃,看著令人垂咽的肉餅,拿破侖對約瑟夫說:約瑟夫,你知道奶媽還有三張肉餅在那里嗎?約瑟夫表示不解。拿破侖說:還有三張肉餅在廚房的碗廚里。約瑟夫趕緊向廚房跑去,拿破侖對在旁邊的奶媽笑笑迅速將肉餅吞入腹中。
2拿破侖在軍校學習時常常懷念故鄉科西嘉,一次,一位牧師當眾指責拿破侖過于懷念科西嘉,你是法國人,務必知道科西嘉也是屬于法國的。拿破侖立即跳起反駁道:我來這里不是要談論科西嘉的,作為牧師,你無權在這方面訓斥我。
3拿破侖讀三年級時與一個六年級的學生發生爭執打了起來,拿破侖一只眼睛被打腫了,上課玲響了,拿破侖回到了教師。下課了,拿破侖到了六年級學生班級,又是一場,拿破侖第二只眼睛也腫了,變成了一個熊貓。又打到了上課,拿破侖走了,下課拿破侖又出現在班級前,又是一次,第三節下課又來了,六年級學生苦求道,到底怎樣你才肯停止,我要你向我道歉,否則我會打到死。六年級的學生說:對不起,拿破侖說:早說不就行了,扭頭就走了。
4一次,拿破侖在軍校進行軍事訓練,拿破侖討厭枯燥單調的軍訓。當教官要求做槍放下,拿破侖做槍致敬,別的同學做槍致敬時,拿破侖做槍放下。做錯了動作挨了教官一槍托后,拿破侖竟以牙還牙,回敬了教官一槍托,眾學生嚇得面面相覷,教官說:馬吉斯,你來訓服這個危險的島民。馬吉斯是拿破侖少有的好友。
5拿破侖在軍校每周都要受到個別懲罰,剛進軍校不久,拿破侖因不服從管教受到教官懲罰。教官命令拿破侖穿著摟爛的衣裳當著其他一百零九名學生面前跪著吃晚飯。拿破侖不從,他抗議道:我不下跪,先生,在我們家里,我只對上帝下跪。頓時一陣拳打腳踢,拿破侖嘔吐了起來,亢奮的拿破侖被帶到了寢室,后來校方撤銷了處罰。
6拿破侖在遠征埃及前曾在日記中寫道:這個小小的歐洲是不能給我提供足夠的榮譽的,我必須到東方去尋找,所有不朽的盛名都來自東方。7拿破侖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后,普魯士國王被拿破侖的速勝嚇得心驚肉跳,意欲與俄奧聯軍結盟的.普魯士,誠惶誠恐的等待拿破侖的懲罰,派大使準備對拿破侖下最后通碟的,拿破侖的速勝使其不得不隱瞞了來訪的真實目的。拿破侖說:大使先生,命運之神把你祝賀的對象改變了,你以為你的主子對我誠實嗎?你們公然向我宣戰倒還體面些,這樣就可以堂而惶之的為他的各個盟國效勞。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允許多達三萬的俄國士兵從你們的屬國波蘭經過,沒有理由可以為這種行為解釋,這是公然的敵對行動,而我,那里發現敵人我就向那里進軍。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四
天陰沉沉的,下著雨。我正在路邊獨自行走著,心里也是陰沉沉的:數學試卷發下來后,我考得很差,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想起考試前的一段時間,老是貪玩,沒有好好復習,才導致了這次沒有考出好的成績。
我順著她的腿邊一看,才發現她的一條褲腿是空的。我震驚了:她才這么小,就要忍受著斷腿的折磨與痛苦,好可憐呀!我正想著,只見她慢慢地把手撐在地上,準備站起來。她先是艱難地把拐杖立了起來,再慢慢地抬起身子,衣服上滿是灰土,臉上布滿了汗水。過了一會兒,她終于慢慢地站了起來??墒撬齽傁蚯白吡艘徊?,就又摔倒在地上,連手掌也擦破了,流出了血。我看她不顧手痛,馬上做了個姿勢,準備像剛才那樣用手撐在地上,準備再次站起來,可她的身體晃晃悠悠的,一條腿似乎不聽使喚,十分危險!我看著實在有些不忍心、不放心,便連忙跑過去準備扶她起來。
小女孩看見我跑過來幫她,拾起頭對我說:“大姐姐,謝謝你!不用幫助我,我剛出院不久,醫生讓我多鍛煉鍛煉。這點兒困難怎能把我打倒呢?我要多練習練習,爭取盡快康復,讓我能夠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快樂地自己走著去上學。大姐姐,我自己能行的`!”我聽了,趕快退到旁邊,默默地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她艱難地站了起來,目送她一步一步地走遠。
小女孩的言行讓我深受感動。我深深地感到,一次普通的數學考試沒有考好,就灰心喪氣,這一點兒困難就把我打倒了?不行,我要下定決心,一定要向那位殘疾小姑娘學習,克服困難,繼續努力,相信自己下次一定會考im優異成績!
我相信,只要我們遇到困難不逃避、不退縮,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五
1、通過觀察圖片,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能觀察圖譜,學習副歌部分,表現出鼓聲的強弱變化。
3、會根據歌曲節奏,利用身體和生活樂器,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1、大鼓一個。
2、ppt課件。
一、通過敲鼓游戲,探索不同的鼓聲節奏。5′左右
1、教師出示大鼓,請個別幼兒敲鼓探索節奏。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誰?誰想當小鼓手,來敲出好聽的聲音?
2、請幼兒用聲音模仿不同的敲鼓節奏。
師:剛才xx小朋友敲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來用嘴巴學學看!
二、學習副歌部分。8′左右
1、教師敲鼓,請幼兒欣賞節奏。
2、教師出示圖譜。
師:大鼓的歌聲除了節奏不一樣,聲音的大小也可以不一樣。看著這個圖譜,你們能告訴我這一小節鼓的聲音是大還是小?這一小節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請幼兒跟隨琴聲利用周圍可以當鼓的替代物表現出大鼓聲音的強弱變化。)
3、教師敲擊大鼓
師:大鼓又要唱歌了,你們聽!大鼓是怎么唱歌的?和剛剛的聲音又有什么不一樣?
4、教師出示圖譜。
師:原來這次鼓聲有了停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幼兒跟隨琴聲利用周圍可以當鼓的替代物表現出大鼓聲音的強弱變化。)
5、請幼兒跟隨將副歌部分完整練唱。
三、完整地學唱歌曲。15′左右
1、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我們小鼓手敲鼓的聲音真好聽。你們聽,誰聽到了我們的鼓聲?
2、引導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提問:我們的鼓聲被誰最先聽到了?后來又有誰聽到了?
3、學唱歌曲。
用圖片遮擋法幫助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4、提出演唱要求。
師:小鼓手敲鼓的心情怎么樣?
太陽、花兒、小鳥、小朋友聽到好聽的鼓聲心情怎么樣?
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5、完整表演歌曲。
這是一首表現小鼓手的歌曲,鼓聲的變化這部分顯然是較難的,因此,我首先通過敲鼓游戲,引導幼兒探索節奏,在游戲中,讓幼兒感受鼓聲的不同節奏和強弱變化。然后再根據幼兒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緒。最后在幼兒熟悉歌曲的情況下,再要求幼兒邊唱邊做動作,并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此活動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六
1.在游戲情境中,充分感受旋律的特點,樂意聽著音樂表現可愛的小鴨子,有初步學唱新歌的愿望。
2.喜歡親近小動物。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ppt、小鴨子玩具及頭飾。
一、向小鴨子問好。
1.教師提問:你知道什么動物喜歡和水做朋友?(引出鴨子)。
2.出示小鴨子玩具,幼兒與小鴨子問好。
3.用不同的節奏與幼兒對話。
二、學小鴨子走路。
1.“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
2.幼兒模仿小鴨子走路。
三、看小鴨子游泳。
1.“小鴨子走呀走,來到了哪里?”(聽小河水的聲音)。
2.“小鴨子是怎么在水里玩耍的?”
3.看一看小鴨子在水里玩耍。(欣賞視頻)。
(1)豐富:拍拍翅膀、甩甩頭。
(2)幼兒模仿小鴨子在水里玩耍。
四、學小鴨子唱歌。
1.教師表演歌曲。
請幼兒說說小鴨子唱了什么?
2.請幼兒跟著老師表演歌曲。
小鴨子好像在說什么?
3.再次表演歌曲。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七
1、通過觀察圖片,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根據副歌節奏,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重點學習副歌部分,唱出強弱變化。
3、在活動中努力使自己的歌聲與他人歌聲及與琴聲協調一致。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1、《小鼓手》音樂磁帶、錄音機。
2、大鼓一面。
3、已看過幼兒用書:《小鼓手》。
1、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敲鼓游戲,探索不同的鼓聲節奏。
教師出示大鼓,請個別幼兒敲鼓探索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用聲音模仿不同的鼓聲節奏。
師:剛才某某小朋友敲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一起用嘴巴學學看!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副歌部分。
教師演唱副歌部分,幼兒傾聽副歌中鼓聲的節奏。
師:現在我來唱一段歌曲,你們聽一聽歌曲中鼓的節奏是怎樣的。
教師引導幼兒在周圍尋找可以當鼓的替代物,練習敲副歌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隨琴聲敲出副歌節奏。
師:還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動作?我們這次跟著琴聲完整地進行表演。
幼兒邊敲邊唱出副歌,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表現出鼓聲由弱到強的變化。
師:請你們邊唱邊想,小鼓越敲越高興時聲音會有什么變化?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小鼓手》。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看過的《小鼓手》圖片,同時欣賞歌曲,熟悉并記憶歌詞。
教師引導幼兒按歌詞順序講述圖片內容。
師:誰在敲鼓?鼓聲被誰先聽到?誰后聽到?我們來幫助他們排排隊。(小鼓手、太陽、花、小鳥、小朋友)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回憶圖中的情境,一邊隨琴聲輕聲學唱歌曲。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記憶歌詞的不同方法。
幼兒邊自由表演,邊演唱歌曲(分集體、小組、個別練習演唱幾遍)。
這是一首表現小鼓手的歌曲,鼓聲的'變化這部分顯然是較難的,因此,我首先通過敲鼓游戲,引導幼兒探索節奏,在游戲中,讓幼兒感受鼓聲的不同節奏和強弱變化。然后再根據幼兒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緒。最后在幼兒熟悉歌曲的情況下,再要求幼兒邊唱邊做動作,并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此活動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八
1、學唱《我是小鼓手》,繼續感受進行曲的特色,體驗“小鼓手”的自豪情緒,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這種情緒。
1、通過參與隊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競爭意識,在活動中享受表演的快樂和創作成功的喜悅。
1、《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滿童趣的d小調歌曲,表現了小鼓手神氣、自豪、喜悅之情。
2、音樂游戲“隊列操”是一個有關節奏、音色聽辨的游戲活動,旨在結合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讓學生熟悉大鼓、小軍鼓、大镲的音色。
通過各類音樂活動,感悟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責任感。
根據不同的節奏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大鼓、小軍鼓、大镲。
一、學習新歌。
1、導入:上堂課我們當了一回小鼓手,那大家想不想聽一首表現小鼓手的歌曲呢?誰聽出了歌曲中的鼓點聲?模仿一下。
2、聽老師范唱。
3、播放錄音范唱,請幾位學生上臺畫出旋律線。
4、教師“以琴帶唱”法讓學生學唱歌曲。
5、教師用表情、動作指揮學生演唱。
6、師:這首歌怎么演唱才能更加活潑輕快?怎樣才能表現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緒。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唱,還可以在“咚咚”處拍手、敲打樂器,邊走邊唱。
7、采用領唱、齊唱形式演唱一遍歌曲。8、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出示譜例:
大鼓:x—|xx‖。
大镲:x—|x—‖。
小軍鼓:xx|xxx‖。
學生視譜練習,沒有樂器的同學徒手敲擊。選擇合適的'樂句用鼓聲伴奏。(第一、二樂句和補充樂句)。
9、一半學生演唱,一半學生演奏。
10、邊走邊唱。
二、音樂游戲:隊列操。
1、列隊:學生排成一個小方陣,選三個同學分別演奏三件樂器。
2、樂器分別敲打出固定的節奏。(節奏譜如上)。
3、游戲規則:每條節奏對應一種方向或動作——。
大镲表示原地踏步,小軍鼓表示向右轉走,大鼓表示向左轉走。
方陣中的學生聽到什么樂器演奏就按照相應的方向走,行走時要有節奏感,可模仿相應樂器演奏的動作。
三、課堂小結,下課。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及鼓聲強與弱的力度變化。
2、會聽隨鼓聲的大小做相應動作,表現鼓聲的強與弱。
3、培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體驗兩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入場:隨伴奏帶開火車進入課室。
1、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
2、引導小朋友辨聽和模仿火車開來(由弱變強)和火車開走(由強變弱)的聲音。
3、擴散練習:鼓勵幼兒大膽模仿各種小動物來了和走了的聲音(如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等),注意聲音的由弱變強和由強變弱。
(二)主體部分:欣賞歌曲。
1、用動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導語:你們覺得剛剛的`音樂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這首好聽的音樂還可以用來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師隨樂舞蹈。
(3)引導幼兒隨第一段舞蹈,用動作感受歌曲。
2、欣賞第二段,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
(1)感受鼓聲強弱。
指導語:來了好多小鼓手,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仔細聽,他們是怎么敲鼓的?
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感受鼓聲強弱。
引導幼兒用拍手和嘴巴發出的聲音表示鼓聲強弱。
(2)欣賞歌曲。
完整欣賞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聲特點。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由弱到強。
鼓勵幼兒創編舞蹈動作表現鼓聲的最強音,鼓勵幼兒相互學習、模仿,并進一步創編。
3、隨樂完整表演。
結束部分。
指導語:有客人邀請咱們去伴奏呢!(全體隨音樂出場)。
活動反思:
1、為了激發孩子的活動熱情,老師啟發幼兒大膽地表達內心感受,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讓孩子們與同伴一起尋找客人老師的游戲,是孩子們盡情分享、交流的時刻,滿足了幼兒與老師近距離接觸的心理需求。
2、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想象,然后與同伴交流,產生靈感,大膽有創意的表達。
3、老師尊重每位幼兒的想法與創造,只要他們動腦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賞。讓他們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游戲。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十
在音樂活動《小鼓手》活動中,教師在歌曲教學過程中首先完成節奏練習,接下來是節奏樂段的學唱,讓孩子分組模仿大小鼓歌唱,一組大鼓隊一組小鼓隊邊唱著問好一邊因為角色的確立比較大小鼓的音高音色。歌曲教學階段,讓孩子聆聽范唱,旨在給孩子一個音樂的完整的感受。通過不同要求的聆聽音樂,如:小鼓手的歌唱得怎么樣?師:那請小朋友到歌詞里面來找找答案,好在哪里?(引出歌詞:太陽聽了微微笑,花兒聽了臉兒紅,小鳥聽了跳起舞,我們聽了都高興。)請小朋友完整聽,有沒有發現熟悉的旋律?鞏固“咚”部分,再聽,出現了幾次?等等問題來引導孩子欣賞歌曲,讓孩子能夠按層次要求有針對性的理解歌曲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聽辨音樂的能力,教會了孩子聽音樂的方法,養成了聽音樂的習慣,而不是沒有目的的盲目的聽。在歌曲處理中主要是啟發孩子體會小鼓手的自豪情緒,能帶著這種情緒來歌唱表現歌曲。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十一
1、認知:熟悉大鼓、小軍鼓、大镲的音色。
2、能力:學習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聽辨簡單的節奏,嘗試創作。
3、情感:體驗小鼓手的.自豪情緒,并能一自己的方式表現這種情緒。
教學重難點。
處理好休止與強弱的對比。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助教板等。
教學方法。
1、演唱法;
2、表演法。
師生互動。
一、組織活動:(學生在教室列隊,三名學生分別擔任出旗手,護旗手)。
1.中隊長:全體立正,出旗,播放《出旗曲》。中隊長點名,匯報人數,音樂教師擔任中隊輔導員,并宣布活動開始。
2.中隊長:全班齊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4.主持人請老師對同學們的即興演奏進行評點。
二、展開活動:
1.主持人:導入后播放《我是小鼓手》,出示歌曲譜例。
2.有沒有聽出歌中的鼓點聲?誰來模仿一下?
3.主持人:請音樂老師和我們共同唱這首歌,好嗎?
4.播放歌曲范唱,請幾位學生畫出旋律線,其他學生模唱。
從旋律變化和圖的變化給于學生提示,幫助他們很快的熟悉歌曲,學會歌詞。
5.老師用“以親代唱”法讓學生學唱歌曲。
6.教師用表情,動作指揮學生演唱。
7.主持人:這首歌曲怎樣演唱才能更加活潑輕快?怎樣才能表現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緒昵?(生:用領唱和齊唱形式,還可以在冬冬處拍手,敲打樂器,邊走邊唱)。
8.采用領唱和齊唱形式演唱歌曲。
9.主持人:競選小鼓手,每組推薦兩人,推薦一人但認評委,并邀請老師評點。(選出四位小鼓手)。
10.分組討論設計不同隊形。
11.列隊操活動:大鼓向左,小鼓向右,大家原地踏步。
12.教師點評學生隊列操的創作和表演。
13.一邊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敲小鼓伴奏,律動表演。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根據副歌節奏,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重點學習副歌部分,唱出強弱變化。
3、在活動中努力使自己的歌聲與他人歌聲及與琴聲協調一致。
活動準備:
1、《小鼓手》音樂磁帶、錄音機。
2、大鼓一面。
3、已看過幼兒用書:《小鼓手》。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敲鼓游戲,探索不同的鼓聲節奏。
教師出示大鼓,請個別幼兒敲鼓探索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用聲音模仿不同的鼓聲節奏。
師:剛才×××小朋友敲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一起用嘴巴學學看!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副歌部分。
教師演唱副歌部分,幼兒傾聽副歌中鼓聲的節奏。
師:現在我來唱一段歌曲,你們聽一聽歌曲中鼓的節奏是怎樣的。
教師引導幼兒在周圍尋找可以當鼓的替代物,練習敲副歌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隨琴聲敲出副歌節奏。
師:還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動作?我們這次跟著琴聲完整地進行表演。
幼兒邊敲邊唱出副歌,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表現出鼓聲由弱到強的變化。
師:請你們邊唱邊想,小鼓越敲越高興時聲音會有什么變化?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小鼓手》。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看過的《小鼓手》圖片,同時欣賞歌曲,熟悉并記憶歌詞。
教師引導幼兒按歌詞順序講述圖片內容。
師:誰在敲鼓?鼓聲被誰先聽到?誰后聽到?我們來幫助他們排排隊。(小鼓手、太陽、花、小鳥、小朋友)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回憶圖中的情境,一邊隨琴聲輕聲學唱歌曲。
4、教師組織幼兒討論記憶歌詞的不同方法。
幼兒邊自由表演,邊演唱歌曲(分集體、小組、個別練習演唱幾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十三
1.初步學唱歌曲《小鼓手》,感受歌曲歡快的特點,體驗“小鼓手”的自豪情緒。
2.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這種情緒。
鋼琴、自制圖片(小鼓手、太陽、花、鳥、小朋友)。
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特點。
愿意與同伴一起演繹小鼓手神氣自豪的樣子。
一、直接引題: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
(1)幼兒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2)出示圖片,按歌曲順序排列。
2.再次示范唱,鼓勵幼兒回憶,填補空缺,將圖片排列完整。
三、歌曲學唱。
1.清唱跟唱。教師放慢速度,結合圖片跟唱歌曲。
2.教師配合琴聲一起學唱歌曲。
3.演唱歌曲。請部分幼兒表現出小鼓手神氣自豪的樣子進行演唱,其他幼兒伴唱。
四、鼓點表現。
根據歌曲用時弱、時強、特強的表現方式來演繹歌曲。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唱歌曲。
2.學習正確表現音樂的情感,并創編新的歌詞。
3.初步掌握輪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活動準備:
教具:大鼓、鼓錘、節奏、圖片,敲鼓與唱歌的標記。
學具:小鼓、鼓錘、畫夾和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幼兒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動興趣。
(評析:讓幼兒自己在探索中獲得感性經驗,又適合幼兒好動的性格特點。)。
二.學習副歌節奏。
1.幼兒模仿老師敲鼓:
︱︱︱︱。
2.出示小貓、小鹿卡片,引導幼兒注意敲出上述節奏從弱到強的變化。
3.老師按0︱0︱︱×0‖的節奏敲鼓。
提問:鼓聲有什么變化?
你們會唱出這樣的節奏嗎?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兒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幫助幼兒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兒完整演奏副歌節奏。
(評析:借助動物們走路腳步的輕重,幫助幼兒理解節奏的強弱,效果很好。)。
三.學唱歌曲。
1.老師隨琴聲有感情地范唱。
提問:歌里唱了些什么?誰聽到了我的鼓聲?
幼兒回答后,老師出示相應圖片。
2.老師清唱一遍,幫助幼兒加深對歌詞的理解。
3.幼兒看圖片輕聲學唱。
4.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學唱。老師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聲。
5.師生對口形練唱。
6.幼兒一邊唱一邊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7.分組輪唱的方式練唱歌曲。
四.創編歌曲。
1.幼兒討論:“除了太陽、花兒、小鳥和小朋友,還有誰會聽到鼓聲?它們聽了鼓聲會怎么做?”
2.小朋友將自己想到的畫在紙上。
3.小朋友四人一組自由組合,把自己畫的內容編到歌里去,用輪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師請幼兒把自己編的歌唱給大家聽。
5.小朋友分組到客人老師面前表演。
活動反思:
1.為了激發孩子的活動熱情,老師啟發幼兒大膽地表達內心感受,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讓孩子們與同伴一起尋找客人老師的游戲,是孩子們盡情分享、交流的時刻,滿足了幼兒與老師近距離接觸的心理需求。
2.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想象,然后與同伴交流,產生靈感,大膽有創意的表達。
3.老師尊重每位幼兒的想法與創造,只要他們動腦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賞。讓他們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游戲。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及鼓聲強與弱的力度變化。
2、會聽隨鼓聲的大小做相應動作,表現鼓聲的強與弱。
活動準備:
大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入場:隨伴奏帶開火車進入課室。
1、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
2、引導小朋友辨聽和模仿火車開來(由弱變強)和火車開走(由強變弱)的聲音。
3、擴散練習:鼓勵幼兒大膽模仿各種小動物來了和走了的聲音(如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等),注意聲音的由弱變強和由強變弱。
(二)主體部分:欣賞歌曲。
1、用動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導語:你們覺得剛剛的`音樂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這首好聽的音樂還可以用來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師隨樂舞蹈。
(3)引導幼兒隨第一段舞蹈,用動作感受歌曲。
2、欣賞第二段,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
(1)感受鼓聲強弱。
指導語:來了好多小鼓手,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仔細聽,他們是怎么敲鼓的?
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感受鼓聲強弱。
引導幼兒用拍手和嘴巴發出的聲音表示鼓聲強弱。
(2)欣賞歌曲。
完整欣賞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聲特點。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由弱到強。
鼓勵幼兒創編舞蹈動作表現鼓聲的最強音,鼓勵幼兒相互學習、模仿,并進一步創編。
3、隨樂完整表演。
結束部分。
指導語:有客人邀請咱們去伴奏呢!(全體隨音樂出場)。
活動反思:
1.為了激發孩子的活動熱情,老師啟發幼兒大膽地表達內心感受,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讓孩子們與同伴一起尋找客人老師的游戲,是孩子們盡情分享、交流的時刻,滿足了幼兒與老師近距離接觸的心理需求。
2.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想象,然后與同伴交流,產生靈感,大膽有創意的表達。
3.老師尊重每位幼兒的想法與創造,只要他們動腦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賞。讓他們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游戲。
勇敢的小鼓手(優秀16篇)篇十六
目標:1.初步學唱歌曲《小鼓手》,感受歌曲歡快的特點,體驗“小鼓手”的自豪情緒。
2.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這種情緒。
準備:鋼琴、自制圖片(小鼓手、太陽、花、鳥、小朋友)。
重點: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特點。
難點:愿意與同伴一起演繹小鼓手神氣自豪的樣子。
過程:
一、直接引題: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
(1)幼兒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2)出示圖片,按歌曲順序排列。
2.再次示范唱,鼓勵幼兒回憶,填補空缺,將圖片排列完整。
三、歌曲學唱。
1.清唱跟唱。教師放慢速度,結合圖片跟唱歌曲。
2.教師配合琴聲一起學唱歌曲。
3.演唱歌曲。請部分幼兒表現出小鼓手神氣自豪的樣子進行演唱,其他幼兒伴唱。
四、鼓點表現。
根據歌曲用時弱、時強、特強的表現方式來演繹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