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將自己的理解和觀點與他人分享,也可以激發他人的思考和討論。在這里,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美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一
啊!那是朱光亞星!他并不耀眼。但他是朱光亞的精神與他的信念為代表的一顆星星。那微弱的亮光彰顯著他默默無聞、不取小利謀大利、不貪小功建大功的愛國精神。
那一顆最亮最火紅!他仿佛是從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炭火中蹦出來飛到天上去的。一根只賺三毛錢,但他靠著這種行善好施、樂于助人的精神,積小善而成大德。他不富有,生活簡樸,但他自己明白:稻香、麥香……德更香。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強。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那世界將會變得多么美好、和諧呀!
“平民英雄”“身邊好人”……其善心壯舉,彰顯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追求,昭示了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激勵著廣大人們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二
《感動中國》這本書講了十二位杰出人物的童年故事,他們分別是:高大威猛的姚明、堅強韌拔的楊利偉、任勞任怨的任長霞,樂觀活潑的劉翔、同情體貼的徐本禹、熱愛母親的田世國。這些是我最佩服的人。
姚明,從小不懈努力,最終成為籃球巨星。
楊利偉,一個連木梯子都不敢爬的普通縣城兒童,但滿懷飛向藍天的夢想,最終成為優秀的航天員。
任長霞,從小夢想當一名警察,也不懈努力,最終成為女警長。
劉翔,從小渴望變形金剛,還和抓人游戲打上了交道,從此和體育結緣,并開始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一名優秀跨欄運動員。
田世國,2004年3月母親患上尿毒癥,他用過多種方法瞞住母親,不顧自己的腰部剛動過手術,自告奮勇捐出自己的腎,把母親獻給自己的一部分又還給了母親。但面對手術的經濟問題,他不得不辭掉律師工作,于12月前往阿聯酋做法律顧問。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母親的病治好。
林浩,一個不到10周歲的普通二年級學生,在大地震中幸存下來,又重新面對死神,救出兩名同學,但他仍然覺得自己不是什么英雄偶像,只是做了一件一個班長應該做到的事。他甚至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不是偶像,我是林浩。"。
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三
也許一個人微薄的力量解決不了什么,而且現在我們還小,力量還很微弱,但是我們每個人在被書中人物感動的同時,真心做一些善事,將感動變為行動,將愛心傳遞,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行動比感動更重要。假期我按照學校的推薦選擇閱讀了《感動中國—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這本書。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被感動得多次熱淚盈眶。我看到了一個個我生活世界之外的世界,在那些世界里,一切美好的情愫以色彩紛呈的美麗形式展現,一切看似歷史塵埃的優良傳統以那么真實而可貴的方式釋放在我們眼前。
《感動中國》這本書里介紹了姚明、楊利偉、任長霞、劉翔、徐本禹、田世國、魏青剛、洪戰輝、邰麗華、丁曉兵、羅映珍、林浩十二個人的感人故事。他們中有運動員、有警官、老師、還有普普通通人。我們對這十二個普通而平凡的名字,也許早已家喻戶曉,但是具體事跡卻不是全部知曉。我仔細的閱讀了全書,深受感動。
從這十二個英雄人物事跡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徐本禹在貧困山區支教和小林浩地震中臨危不懼勇敢救人的事跡。從他們的行為中我深深意識到,我們一定要珍惜現有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也許不能人人都會成為名人,但是至少我們無愧于自己,無愧于關心、愛護我們的父母、親人和老師。我想現在我們也許做不了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點滴做起,把感動化為行動,真心關愛別人。
我放下手中的書,認認真真地和爸爸、媽媽一起把我的小衣服、書包文具、玩具……收拾了一下交給了他們的單位,委托他們把我的東西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小朋友。
也許一個人微薄的力量解決不了什么,而且現在我們還小,力量還很微弱,但是我們每個人在被書中人物感動的同時,真心做一些善事,將感動變為行動,將愛心傳遞,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四
假期里,我讀了《感動中國》這一本書,當我把書合上時,心中的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書中塑造了37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動中國的人物。有輪椅上的英模:張海迪,人間的天使:邰麗華,183個孩子的父親:叢飛……他們每個人都具有舍己為人的可貴品質。其中,叢飛的事跡讓我十分震撼。
1994年時,叢飛是一名優秀的歌手,在一次慈善義演中,他捐出了當時帶的所有現金2400元。此后,孩子們稱呼他為爸爸,朋友們總叫他“叢飛大哥”。
之后,在長達11年時間里,叢飛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自己像玩命一樣瘋狂地演出,一收到演出費就立馬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自己卻身無分文。2005年1月,叢飛演出完畢,一頭栽倒在后臺。經醫生診斷才得知:已經是肺癌晚期!妻子說:“我們不治了。”然而,叢飛家里總共只有1000多元的積蓄!醫院給叢飛看病時,他堅持從保命的錢中拿出兩萬元捐給了貴州的孩子!
2006年4月20日,叢飛永遠地走了。他平生捐了300多萬元,卻只留給自己6個月大的女兒一本相冊。叢飛,在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時,還想著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捐出了他人生最后的一筆錢,這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想: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平凡的人,用真愛傳遞這人世間最美的真情,用真情譜寫著人世間最華美的樂章。所以,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倡導奉獻,樂于奉獻,在奉獻中體現人生的價值,讓生命得到升華!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五
他們來自不同行業:軍人、科學家、醫生、警察、普通百姓……但他們卻用人性至愛持續感動著我們。
才哇:一個普通農民,但是,村民們都叫他“康巴鐵漢”,在一次大地震中,才哇的鄰居告訴剛種地回來的他,說:“才哇,你家塌了,開去看看吧,”才哇剛放下工具走了沒幾步,便看見大家正在賣力的救人,于是,才哇毫不猶豫地跑了過去,幫助村民救人。當才哇回到了他自己家時,他的父母和一位弟弟已經離開了人世。
痛苦猶如一把利箭射入了他的心扉,事后,才哇說:“我才哇就是這樣的人!”是啊,才哇是這樣一個冷靜、沉著、不怕危險、先人后己的人,他用大愛詮釋了什么是中國人。
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才哇這樣心中只裝著大家的人:建筑工人,不怕危險,在幾十米的高空上只把著一根繩子,為我們造樓、刷墻。
公交司機吳斌在生命最后時刻把住了方向盤,把車上的乘客安全的停放的停放在了路邊。
這種先人后己的大愛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
每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都應該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微薄之力,盡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公交車上給殘疾人讓座,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愛心捐款,哪怕是幫助同學補一次課……這些都是愛,只有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充滿陽光了。
讓大愛,在華夏大地譜寫新的篇章吧!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六
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我認識了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榜樣。
張海迪嗎,她雖然癱瘓,可她并沒有埋怨老天爺對她的不公平,而是選擇了堅強,選擇了與命運抗爭。她讓我明白: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王順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馬班郵遞員,可他為人民做出的貢獻卻不普通。王順友在高山峽谷間送郵行程達26萬公里,相當于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征;二十四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百分之百。為了保護郵包,他曾縱身跳入齊腰深的江水,也曾與歹徒搏斗。為了這個簡單又崇高的使命,王順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窮盡青春年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王順友用他的馬背上的郵局傳遞著萬金家書,他的執著讓我感受到了這位綠衣天使的忠誠。平凡不等于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我想:這句話應該是為王順友寫的吧!
雖然書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有不平凡的人生。他們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樣。指引學生自我規劃,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教育著我們。
"雙百"人物的人生軌跡和高尚行為,啟發、引領、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我們要以"雙百"人物的典型來點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們的終身發展之路。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七
星期天,我早上把作業寫完沒事干,就跑進書房隨手拿了一本書來看,書名叫《病房里的感動》。原本只是想隨便看看,可看著看著竟被那故事的主人公—小女孩以及她的媽媽感動了。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小女孩骨折了,那時正是晚上11點。應該是病人太多的緣故,所以病房很緊張。她和她的媽媽就在病房門前,她的媽媽就陪在她的身邊。女孩覺得疼就流下了眼淚,媽媽說:“你一疼就咬我一口,讓我和你一起疼。”這個病房里的病人一夜沒睡,被這位媽媽感動了。其實每個父母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可以令人感動的。
有一次,我發燒,媽媽急忙把我送到醫生家,醫生讓我掛水,媽媽一直陪在我身邊,眼看到了9點,我才把水掛完,媽媽把我送回家,還特意做了一碗我最喜愛的湯,那時候我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媽媽有恩于我,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媽媽,希望讀了這篇文章的人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八
一天,我無意中翻起了感動中國這本書,里面的一篇文章題目吸引了我,使我有想看下去的想法。它就是三輪車上有大愛的主人翁——白芳禮爺爺。
一個74歲的白發老人,為什么還要去蹬三輪車呢?是他沒有生活來源,還是他的兒女不孝順?原來都不是。白爺爺用他蹬三輪車的錢去支助貧困山區的孩子。白爺爺一共捐了35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1994年,白爺爺又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賣掉了家里的兩間老房子,獲得了一萬多元,又向銀行貸了些款,在天津火車站旁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并規定自己每月為那些需要支助的貧困學生捐款8000元,達不到目標就自己去蹬三輪,借錢也要完成!5年后天津火車站進行整改,白爺爺的“支教公司”轉眼變成了廢墟,老人留下了眼淚。而他也已經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輪了。怎么辦?怎么給那些孩子掙錢讀書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給人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一角,兩角,一元,兩元,就這樣湊足了500元,當他把這些錢交給老師時,老人很無奈的說:“我干不動了,以后不能再給那些孩子支助了。這是我最后一筆錢。”老師拿著這些錢哭了。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歲的他靜靜的走了。天津幾千名師生和市民自發來為他送行。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九
看完《感動中國》我有許多感觸。我贊頌黃旭華的隱姓埋名、淡泊名利;對劉盛蘭17年沒吃肉,連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大方的捐款助學感到震撼;對陳俊貴一生守望戰友情而感動;還對段愛平貼工、貼錢、貼命、貼近老百姓而肅然起敬一個個人無一不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感動。
我被黃旭華淡泊名利、隱姓埋名感動。1959年畢業于上海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加科研。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父親臨終前他也不知道,母親從63歲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他要聯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單位,他和同事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成千上萬的數據。1988年,他不顧生命危險,親自下潛300米,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的第一人。是啊,他雖然拋家舍業,隱姓埋名,但是他卻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我想到了水,他就像水一樣。水利萬物而不爭,但是人們卻不能離開水。他雖不爭,但這不爭勝過爭,他的不爭使他變得偉大。我也要向黃旭華學習,學習他的無私、淡泊和他水一般的品質。
我還被劉盛蘭感動。他是一個普通的村民,他在73歲時成了孤寡老人。他為了讓自己老到無力行動時有人陪他,他開始助學,這是他的初衷。可后來,他每天捐款,慢慢的,他對這些學生十分同情,他便省吃儉用,真正無私地幫助這些學生。正如頒獎辭寫道:風燭殘年,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是啊,他以無聲詮釋著大愛。此處無聲勝有聲,他的愛是無聲的,執著是無聲的。正是他這樣默默地堅持,愛也積少成多,最后感動身邊的人。我也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的無私付出,學習他的那份愛心,那份執著。
這些人,雖然平凡,但也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感動,他們甘愿做一滴水、一朵花,在無聲處默默地付出,但帶給我們的是最奪目的光彩。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
邰麗華,這位無聲的天使,她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卻用她自己獨特的語言為國家贏得了巨大的榮譽;邰麗華,這位“美與人性的使者”,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聲音,卻用最美的舞姿震撼了世界,感動了中國;邰麗華,這朵無聲盛開的鮮花!
看完她的故事,我的心怎么也平靜不下來。一閉上眼,滿腦子就都是她的身影,使得我一次又一次打開書本,然而,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卻藏著一顆異常堅強的心,并為此選擇下一條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道路——舞蹈,沒有音樂、沒有節拍,只有教練的手,只有自己,只有日復一日的揮灑汗水,她,在向命運,在向生活挑戰。當然,這其中的酸楚只有默默咽下,終于,不可能成了可能,她成功了。憑借《千手觀音》,不僅讓全國人民記住了她,也讓海外友人,記住了她,她同她的姐妹創造的奇跡,再一次向我們證明:她們不是弱者。她們同樣可以為國爭光,在美麗的光環包圍的時候,在熱烈的掌聲擁抱的時候,她只是謙虛地微笑、點頭,那清澈明凈的眼神似乎告訴我們,贊美的歌曲與她永遠無緣,屬于她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優美的舞姿。
努力的拼搏,使她終于有了展現自我的機會,15歲那年進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雀之靈》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飛翔。在排練中,她幾度讓老師失望地摔門而去。為了能飛起來,為了登上藝術的殿堂,一個旋轉動作,她要練上上千次,多少次練得暈厥過去。多么堅韌執著的女孩!
我們要學習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好學生。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一
《感動中國》這本書以"雙百"人物的英雄事跡、感人細節為教育元素,以學生學習成長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教育主題,兩者有機結合。讀了這本書我感受至深。
葉欣是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翻開歷史,2003年那一頁,一場令國人誠惶誠恐的非典至今記憶猶新。葉欣,一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護士長,她對那職業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跡,同樣被載入史冊。2003年2月24日,葉欣在搶救患者時,被"非典"病毒闖進了已經在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多天的身體,3月4日經確診,葉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離。在隔離期間,她甚至詢問自我科室的覃醫生,看看還有沒有自我能夠力所能及的工作讓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有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1時30分,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職守的好護士呀!
她,生活在無聲世界里,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以歡樂和感恩的心應對身體的不圓滿,以頑強的意志追求自我所熱愛的舞蹈藝術,為世人奉獻著自我的美與愛。她,就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意外失去聽力,但她愛上了舞蹈。雖然教師不看重她,但經過不懈努力,她從開始的轉幾個圈到之后的幾百個,這種質的飛躍讓教師和師妹們敬佩不已!邰麗華領舞的《千手觀音》,在殘奧會上震撼世界,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感動國人。她將美的震撼奉獻給世界,她是人間的天使。
"雙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目中的道德榜樣。《感動中國》就是幫忙我們學習先進道德榜樣的好書。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二
在有著新的一個美好的夢想寄托的20xx年,過去的世事就像是一個個里程碑。過去的`歲月,我們對身邊的世事了解太少,然而,“感動”這個詞,只形容在一剎那,可是,又有多少人才能被用感動這個詞所形容。在教師這個神圣的名義上,你可能會忽略,教師那么多的職責,他(她)們也有自己額外的功課—批作業。然而,對胡忠、謝曉君這兩名西藏孤兒的教師而言,他們就是學生的父母親。每天早上,胡忠要走幾公里的山路來到學校,叫醒孩子們做早操,還要為孩子們做早飯。每當聽到有孤兒時,胡忠就會騎摩托車把孩子接來。但是,胡忠知道,學校里已經有了122名學生了。過了幾年,謝曉君帶著女兒一起來到了西藏。雖然是一家子,但是卻分三個地方居住,一家子很少能在一起。可是,胡忠、謝曉君最掛念的還是家里的外婆和老母親。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三
那晚的電影是最動人的電影,那電影的主角是最感人的主角,那主角的精神是最偉大的精神,小小的人兒,大大的愛,深深的敬佩。
我并不認識他,也從未聽說過他,第一次的相見是在那晚,可惜他已不在人世。王鋒,陌生的名字,王鋒,陌生的人。但現在我認識了,認識了他的人,他的名字,他的精神,他的生命。那小巷帶血的腳印是他人格的寫照,令人恐懼的火焰吞沒不了他,熊熊的烈焰成就了他美麗的的人格。我敬佩他!
我不知他人怎樣認為,我只知自己被深深的感動了,他的逝去并不是默無聲息,他的貢獻并不是不為人知,新聞,報刊,網絡紛紛都在報道,他的事跡傳了一方又一方。一千攝氏度的火焰,阻擋不了他的腳步,敲了一戶又一戶,救了一人又一人,凌亂的血印是最好的證明。政府不是冷眼旁觀,群眾不是不為所動,他們都盡力的貢獻出自己的愛心,令我最感動的是,在他救助了135天后去世了,他的妻子抱著他的骨灰,后面跟著敬禮的軍人,兩旁也站滿了行禮的軍人,這是對他的認可,對他的尊崇,在他骨灰回來的途中,街道兩旁站滿了人,牽著橫幅:英雄一路走好。我哭了,原來老師叫我們備好衛生巾,并不是大驚小怪,是真的感動得令人哭。
英雄一路走好,你身軀被毀滅,你人格永存人間,你的芳香傳遍四方,永遠難忘!王峰,我歌頌你!你令我感動。
不畏生命逝去,只因留愛人間;不畏滔天火海,只因正義永存心間;不畏傷痕累累,只因本性使然!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四
作文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留戀在校園里的每一寸光陰!450字作文文章講的是一個6歲的加拿大男孩。接下來,我們一家人去了袁家寨子做客,講解員給我們講解了那里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一些風俗。今天,我們幾個小伙伴去買棒冰吃?我要學習張嘎,機智勇敢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考驗。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感動中國學習雙百人物規劃精彩人生》的書。這本書既是老師布置給我的暑假任務,也是我心中早已渴望已久的一本關于中國英雄的書。
這本書中將了很多個人民英雄的故事,其中令我最為感動的就是《三輪車上的大愛》與《183個孩子的父親》。
第一個故事《三輪車上的大愛》講的是河北老人白芳禮靠打工、撿破爛、幫別人看自行車......這一類的雜活來賺錢資助學校,到他93歲在20005年9月23日早晨臨終時,他一共捐資助學35萬元。他自己沒有文化,卻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而他的私有賬戶上的存款是零。
第二個故事《183個孩子的父親》講的是遼寧省盤錦市的一位父親,他有183個孩子,他叫叢飛,原名張琮。他原本是一名歌手,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成為了一名義工,他資助了183名貴州、湖南等省的貧困兒童。為了給孩子及時的交上學費,叢飛玩命一樣的瘋狂演出,他常常收到一筆演出費后,馬上就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而自己卻身無分文。20xx年4月20日年僅37歲的叢飛永遠的離開了他愛著和愛她的人們!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了許多偉大的人:魯迅、朱自清......我既看到了他們的人品、人格和精神。從今天開始,我要學習的他們的那種人品、人格與精神。做一個有志氣、有愛心和有志向的人,長大后我要用我的志氣、愛心來報答養育我的父母與祖國!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五
春天是一個收獲感動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我們能夠收獲許多讓我們為之感動的人和事。
在這些人物中,袁隆平爺爺的事跡給我的印象最深。袁爺爺從小生活在農村,看到父母辛辛苦苦種的水稻產量很低,每年收獲的糧食還不夠全家吃飽飯,他就立志“要研制出一種產量高的水稻,解決吃飯的問題。”他大學畢業后就一向在研究稻子,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袁隆平爺爺最終研制出了雜交水稻,讓水稻的產量大大提高了,給農民帶來了福音,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帶來了無價的財富。
這些人物偉大的事跡將永遠感動著我,激勵著我。雖然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出名,可是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六
春天,是一個收獲感動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我們可以收獲許多讓我們為之感動的人和事。
星期四,我們看了《感動中國》,這個節目里講述了11位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的人物,他們是:梁萬俊、田世國、任長霞、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劉翔、牛玉儒、孫必干、中國女排……他們有的是飛行員,有的是警察,有的是運動員,有的僅僅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們卻用樸實無華的行動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有些人與死亡擦肩而過,生活在生死邊緣。
我對田世國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沒有多大成就,但他卻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父母和兒女。在他母親需要換腎時,他毫不猶豫的站了起來,把自己的子腎捐給了母親,為了消除母親的擔心,他在和醫護人員的幫助下,一直都沒有讓母親知道是自己把腎捐給了她。老人家到現在還一直念叨著要親眼見見那位捐腎者,他怎么也不會想到,在他身體里的那個腎是自己大兒子的。看到這兒,我不禁熱淚盈眶,想到自己平常對父母的態度,我很慚愧。別的家庭都是父母給兒女捐腎,而田世國卻給父母捐腎,這怎么會不另人感動呢?平時我在家里是“小公主”,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偶爾會幫媽媽承擔點家務,和田世國比起來,我簡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種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動,我也一定會好好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
這11位獲獎者中,我對劉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xx年8月28日凌晨創造了一個奇跡,12秒91,他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他像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弱,亞洲人也不會輸!劉翔那一個個跨欄動作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那一歷史時刻也會永遠銘刻在心。我真想對劉翔說一聲:“謝謝你!”
這11位獲獎者將永遠留在我心中,將永遠感動著我。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七
前些天,我看了《感動中國——十二位杰出人物》這本書。書上介紹了愛人民的好警官——任長霞;三次跳下水搭救落水者的女性——魏青剛;經歷汶川地震而救助同學的中國少年——林浩……他們的事跡令我感動,也感動著中國人民。
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中國少年——林浩。
在地震的那一刻,同學們都被倒塌的房子給壓住了。在廢墟中二年級的林浩沒有害怕,他鼓勵同學堅強,并積極自救,勇敢地朝外面爬去,經過奮斗終于爬出來。廢墟外人們沉浸在地震的恐懼中,倒塌的房屋隨時又會二次倒下來。林浩這時沒有顧自己,又沖回到廢墟邊救同學,忙著搬石頭,因為他知道時間就是生命。這時,塌墻上一塊磚頭向林浩砸來,他慌忙避開,但還是被磚頭擦破了頭。他顧不上自己流血的頭,繼續救助同學。不斷地呼喊同學,給他們生的希望,嗓子喊啞了,手磨出血了,可他一直堅持著,最后小林浩從廢墟中背出兩位同學。他救出了兩位同學,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他想的全是別人。
“如果我不救出他們,我就不是他們的班長了。”林浩的話一直在我耳畔,他的精神品質是我們所需要的。我讀著這個故事,想著,想著,在我眼前出現了另一幅畫面,也是在地震那時,一位冒著塌方危險的少年舉著鹽水袋,在幫助醫生救助同學,他一直舉著鹽水袋,舉著,舉著,一直安慰廢墟下的同學,要堅持,要等待救援,四五個小時之后,他也沒坐下。我知道他當時很累很累,一定很想休息一下。可他一直堅持著,不停給同學鼓勵。
救援終于成功。廢墟里的同學被安全救出來后。這時,他想把胳膊放下來,可發現胳膊一放下就痛。在災難面前,他們包括被救的同學表現的多么勇敢與堅強啊。他們都是我們心中的陽光少年。
感動中國讀后感心得(熱門18篇)篇十八
又到了一年一度看觀看動感動中國的日子了,我們坐在教室里邊打寫邊看。
我要介紹的是王峰,他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救民英雄,王峰最近幾年好不容易的找了妻子,生了兩個孩子,孩子才兩歲多,王峰冒火救了他們樓上的所有鄰居,就出來了以后,自己全燒焦了,在醫院里救了五十五天,才就好了一點,又坐飛機來到中國的首部就了好幾個時辰,他醒來搖了搖手,一個器官突然壞了,就離開了人世。我佩服王峰的勇敢、不怕死、救別人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看著很弱小,但是,王峰把別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強大,若果是我,我肯定不會沖進去挨家挨戶的敲門去提醒他們這棟樓著火了,大家跑出這棟樓,而且,只要是老人,還都走不動或者是不能走路的,都一個送出了這棟樓了,再能只有20是人傷亡,想我就不會進去,我因該向他學習,這種品質。
這個故事最后在王峰住的地區醫療了好幾天,又送到了中國的首部開始醫療,很多人捐了錢還捐了皮膚,王峰的皮膚才慢慢的長出來,最后王峰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