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鋼鐵是讀后感篇一
說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想必大家對它并不陌生吧!書里講了一位堅強,勇敢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我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對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說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憑什么使自己繼續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從認識水兵朱赫來以來,他的心被共產黨吸引住了。經過幾番波折,他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他出生入死,英勇殺敵。在戰爭中他也受了不少傷。最嚴重的一次就是被彈片擊中頭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爾沒有忘記黨,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戰斗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我很敬佩保爾的這一點品質,他的確是一個頑強的人,當他負傷不得不退出戰場之時,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為社會的發展做著貢獻。當他被診斷出神經中樞有毛病時,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設法的工作,爭取多為社會做事。最后,他兩腿癱瘓、雙目失明,不得不放棄工作。但他仍然堅決的拿起筆,再次頑強地與命運做起了斗爭。正如貝多芬所說:“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應該屈服于命運,應該奮斗終生,頑強拼搏。在小說中,我最欣賞其中的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保爾,這樣一位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您為我樹立了榜樣?!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讓我收益匪淺。我將把它放在床頭,從中汲取更大的精神力。
鋼鐵是讀后感篇二
人生猶如一條條蜿蜒盤旋、曲折難上的坎坷大道,當我們仰頭了望,那勝利的頂峰仿佛惟有數步之遙,但往往就在提腳而出的一剎那間墜入萬丈深淵。某些人或許回從此不見光明,自毀前途,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慘境;某些人或許能夠重出山谷,但也已黯然失色,妄自蜚薄,最終也變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可另外一些人則截然不同,他們會以超凡的毅力再次向輝煌巔峰發起沖擊,向燦爛的勝利發起挑戰,無論失敗多少次,墜落多少次,他們仍會巍然屹立,直至成功為止,并邁向下一個萬丈高山。而這種人正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作者與主人公。
此書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可謂是一個典型例子,1930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已意識到自己時日不多,他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貢獻出他的一份力。于是他想到了寫作,但對于一個全身癱瘓的盲人談何容易!但他這位鋼鐵巨人至始至終從未言敗。
奧斯特洛夫斯基用他不聽使喚的手指吃力地夾著鉛筆,摸索著,一字一字地寫。這一行往往串到另一行,不得已,只有用硬紙板做成一個文件夾,在上面刻出十行橫向的格子,把白紙放在寫作夾里,鉛筆就可以沿著一條橫格寫去。他的手指始終不能離開寫作夾,以免錯格和重疊。
夜深人靜,他艱難地寫了一張又一張,每寫完一張他就把稿紙扯下來,丟在地上,接著寫下一張。早晨妻子上班前把散落在地上的稿紙收拾好,由親友把手稿中不清楚的字辨認出謄寫在筆記本上。凡是已經寫好的東西奧斯特洛夫斯基都背誦下來,否則記憶斷了線索工作便要終止。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徒勞,只是消磨時光的方法。鄰居戈莉婭則幫助了他。不過奧斯特洛夫斯基對口述的章節很不滿意,嘴唇咬得沁血。只能重頭來過。盡管如此,但奧斯特洛夫斯基憑借其超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難,終于完成了這部曠世巨著。
這部小說也是一部自傳性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正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寫照。保爾出身于貧苦的工人家庭,從小就“窺見了生活的底層,窺見了沉淀和渣滓,也聞到腐爛的氣味”,社會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惡臭,充滿污物。他報復虛偽的神父,也教訓專橫跋扈的富家子弟,但是保爾的反抗只是出于本能的反應,壓迫者無情殘酷的侮辱攻擊,使保爾瘋狂的仇恨從心底迸發而出。
之后保爾與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相識,從朱赫來那里保爾學到了“革命的科學”,懂得了“只有布爾什維克黨才是不屈不撓地跟所有富人作頑強斗爭的革命政黨”,決心做一個“獻身工人階級事業的優秀戰士”,向一切敵人做無情斗爭。在國內戰爭的嚴酷日子里,保爾同戰友“騎著駿馬迅速地在奔馳”,“銀色的軍刀在陽光下閃耀”,狠狠地打擊侵略者和反革命匪徒,“足跡踏遍了全國”。
保爾向階級敵人開戰的同時也向自己頭腦中殘存的舊思想開戰。剛入伍時,他缺乏組織紀律觀念,他覺得自己所在的師團沒有仗、硬仗可打,就要轉隊。之后受到革命書籍與老隊員的影響,逐漸了糾正了觀念,并認為“人支配習慣并不是習慣支配人”。
戰爭后保爾立刻又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由于燃料短缺,寒冬將至,省蘇維埃組織決定于基輔近郊修鐵路,用火車運送燃料。保爾積極響應號召,帶頭施工。筑路隊不僅要戰勝饑餓與傳染病,更要應付匪徒的突襲。保爾不畏艱險,為大伙做了榜樣:遠在在天亮前,保爾就不動聲色起床,勉強地移動著他那簡直僵硬了的腳,獨自走入廚房,把開水、茶預備好以后才叫醒伙伴。
后來保爾一連發燒五天,最終倒在地上。這回大家都以為保爾死了,可他再一次起死回生,他又積極投入工作中去。保爾此后從事共青團和民兵的領導工作,在邊陲與外國反動勢力激烈搏斗,還與暗藏的階級敵人作不懈斗爭。但健康終于背叛了他,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比肉體疾病更令他痛苦的是遠離了工作和集體,他感覺到自己掉了隊。
保爾的一生充滿了無數的曲折,坎坷。他不知有多少次被擊垮在地,不知有多少次失足而“墜崖”。但這位鋼鐵巨人,這位身殘志不殘的“超人”,用其不可比擬的超凡毅力,打敗了一切困難的高峰。他憑借著純潔高尚的道德品質,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抗爭精神成為了一個既平凡又偉大的英雄。
現在,在我的座右銘中,又增添了一句:“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對!保爾柯察金、奧斯特洛夫斯基,你們是我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與榜樣!
鋼鐵是讀后感篇三
開始,我一看到書名,還以為是什么科幻小說。結果,則是大錯特錯,反而講的是一位風格獨特的夢想家埃隆·馬斯克,他更是一位眼光獨到、一再開創商業模式的企業家。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主角名字時,我完全不知道,甚至沒有聽說過他,更不用說他所創造的一個個“奇跡”了。
埃隆·馬斯克從paypal,到特斯拉、space x、太陽城,他的創業歷程中遭遇了無數棘手的事件,但是每一次突破都令全球驚艷。無論鐘情于什么領域,他都可以展現出驚人的專注力。44歲的馬斯克已經涉足顛覆互聯網、 金融、汽車、航空以及能源業。他近乎瘋狂的對科技的專注,使他成為目前最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和科技創業家。
硅谷資深科技記者阿什利·萬斯與馬斯克超過40個小時的深度對話,記錄了他從粗放貧瘠的南非到國際商業世界頂峰的不凡之旅。阿什利也絕不袒護馬斯克,在三年多的時間里,作者首次深入特斯拉、space x等公司,采訪了馬斯克的伙伴、員工、家人、朋友超過300人,真實地講述了馬斯克在創立、運營他那些足夠改變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 x和太陽城)時發生的驚人故事。同時也揭示了企業家和創業者如何專注于創業本身,并同時管理多領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經驗,以及如何在與許多競爭對手交手時不斷推進企業創新的步伐。其實這本書能在商業傳記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作者阿什利·萬斯老練的調查和組織材料的潛力及其獨特寫作風格。
馬斯克是個非常專注和聰明的人,他童年時期就可以一天讀完兩本書(當然不會很厚),在創立 spacex 之前也通過自學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展現出了非常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他意志力的體現之一,100 小時每周的超高工作強度是另一種體現;拒絕不可能,對自己和員工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是一種體現。偉大的人物,或者退一步說,成功的人物基本都會表現出非凡的意志力。他們會全情投入在自己想做的,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上,一切阻礙他們達成目標的因素都會被他們一一清除。
馬斯克與其他的企業家相比似乎更接近一個純粹的夢想家,而不是一個職業商人。他想要追求更偉大的目標,比如太空探索、星際移民和清潔能源。馬斯克以前把價值2億美元的身家砸進不明白何時會成功的spacex和特斯拉,甚至賣掉自我的跑車來籌措資金。但是他從來不把自我所承受的財務壓力透露給拼著老命、沒日沒夜趕工的工程師們身上。2008年,在spacex第三次火箭發射失敗的時候,整個項目的開發成本已經超過了1億4千萬(2004年的預測是2千五百萬美金),火箭發射失敗的那一刻監控室里所有人都快崩潰了,除了馬斯克。他說,“聽我說,我們會成功的,一切會好的,別被嚇倒了。”他不相信坦白自我的弱勢有任何用處,而且他相信自我追求的是正確的道路。其實當時他已經接近破產,美國經濟陷入危機,市場上找不到投資者,他還在和發妻打離婚官司。但是所有的這些壓力他都能扛下來,而且讓所有人相信他,迅速收拾好情緒解決問題,繼續前進。正是因為阿什利敏銳捕捉而且傳神地描繪這些細節,我才夠理解為什么馬斯克是一個充滿了魅力的人。
埃隆·馬斯克的人生經歷,和無數改變世界的偉大實業家的經歷一樣,是那種可以被千百次地寫進小說、搬上銀幕后,每一次重看都依然激動人心的,屬于全人類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