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重陽節小學生篇一
作者:江玉中
自從那次月圓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還是比沒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崗
卻年年都有白發人
在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舊在
水一方
【《重陽登高》】
作者:劉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離
靠近,熱談,朋友的心懷不負厚望
獨受一方唯美的凈空
會意的笑開放春花的燦爛
相約重陽,登高望遠
胸窩勃發一股朝氣
意志的繩索仍舊堅硬如鋼
啊,生命。啊,朋友
我們因幻想的心態
再給生命添幾多美麗
秋陽溫馨胸懷,老淚灑向紅葉
一聲仰天長嘆振奮你我
踏著不老青春的火輪
來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簾
【《九月重陽》】
作者:笑狂
思鄉的絲帶纏繞在枝頭
黃葉的嘆息里
是夢的惆悵
登高望遠
夕陽一臉的憂傷
大雁的嗚咽
把秋蟲的琴弦彈響
千里的故土
白發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顏里
都演變成淚的瘋狂
【《喜慶重陽節》】
作者:詩文
九九重陽,
歲歲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養老保障,
醫卡閃光。
娛樂歡暢,
長壽福享。
兒女孝敬,
共祝吉祥。
佳節喜慶,
萬民歡騰。
【《重陽情思》】
作者:遙遙長安
歲歲重陽,
有幸登高紅山上。
心曠神怡,
天闊地廣,
一身清風一身爽。
天上人間,
各在一方,
藍天白云盡遙望。
款款眷戀,
柔柔寸腸,
親情依舊日月長!
【《重陽登山記》
作者:大漠清風
秋風落葉涼初透
情動高山
南山山頭
落葉滿目盡是
凄涼中
感受古道西風
滄桑訴情懷
風中望影人影瘦
望道松柏
依舊翠蒙蒙
九九雙節
今朝思緒南飛雁
南山畔
多少多情人
一曲高歌
訴盡心中孤獨
【《今又重陽》】
作者:江玉中
多少年了,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習慣了流浪的日子,人在他鄉
遺憾的是:過多的忽略了親情,友情
忽略了門前的黃櫨,屋后的山崗
忽略了一年一度的登高望遠
遍插茱萸的人,已經白發蒼蒼
然而,今年我將依舊的忽略,忽略
只有在心中默默地祈禱——
愿親人健康長壽
愿友誼地久天長
【《九重陽偶成》】
作者:舟之
秋高氣爽,
北雁向南翔。
塞外疆南綠洲里,
今日又重陽。
鮮花鋪紫漠,
銀棉綻銀霜。
葉水喧嘩稻粱熟,
黃葉飛天一行行。
最美應是夕陽紅,
登高賦詩村酒香。
遙望昆侖之巔慕士塔格,
肅然起敬披銀裝。
日曰壘成昌,
九九迎重陽。
邊陲風光旖旎秋風勁,
一碧萬頃浮光掠影泛瓊漿。
邀朋聚友,
即興揮毫潑墨,
圍棋調弦,
放歌西域心歡暢。
游歷無早晚,
激情賞花黃。
夢里*逢仙子,
花果山上爭為王。
老翁趕上了好時代,
看輕了利鎖與名韁。
吃喝不用愁,
歲宴有余糧。
年年登高年年高,
時時省心何憂傷。
近朱近墨分涇渭,
種菊東籬
吟風賞月
直到雄雞高唱紅日朗。
重陽節小學生篇二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在重陽節寫下的詩句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菊花飄香的時候,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今年的重陽節,學校大隊部開展了“重陽獻愛心”活動。希望我們發揚民族傳統,讓老人享受節日的快樂。
“外婆,今天中午我要來吃午飯,我還有禮物送您哦!”我神秘地告訴外婆。“知道了。”估計外婆手忙腳華考|zk168亂的忙開了。
中午,我來到外婆家,一進門就發現外婆家小院旁放著一盆臟衣服。我靈機一動,就洗起衣服來,不一會兒,衣服就被我洗得干干凈凈。外婆走出來,見我正在幫她洗衣服,雙手在圍裙雙搓了搓,連連夸我真懂事!
我調皮地說:“外婆,我小時候,我媽媽小時侯,您不知幫我洗過多少衣服,今天這一點算的了什么?”聽了我的話,外婆愣了一下,眼中分明閃著激動的淚花。
聽媽媽說,外婆年輕時生活過得很艱苦,但外婆很勤勞。為了養活一家人,每天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外公一起含辛茹苦地把我媽媽和舅舅拉扯大。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今天祝愿外婆晚年幸福,也祝天下所有老人健康長壽!
重陽節小學生篇三
媽媽說“我們就送一個洗腳桶吧”“嗯,這主意不錯,聽說腳底按摩對老人很有好處。”我說道。
我和媽媽二話不說就來到了超市,給外婆買了個洗腳桶。
第二天,我打了個電話,說“外婆,我們給你送泡腳桶來了!”
“什么?不要不要!你們自己留著用,知道不?”
“不行,我已經在路上了,你就收下吧!”說完我就把電話個掛了。
在重陽節中,我希望全天下的老人都健健康康的。
重陽節小學生篇四
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而且登高也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一個人完成了一件挺難的事是多么高興、激動!而今天,我就體驗了一回勝利的感覺。
我和媽媽、舅舅、妹妹去爬王仙嶺,王仙嶺有五百多米高,山勢很險,而且沒有纜車,要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哇!這怎么爬得上去?”可我們還是一股作氣地爬山。
我們第一個看到的是大瀑布。一股強有力的水流嘩地沖下來,發出“沙沙”的聲音,濺起的小水滴聚攏在一起,形成一大片水霧,整個瀑布蒙上了一層面紗,迷迷蒙蒙,真是雄偉壯觀。
我們繼續爬山。
山呀山,路彎彎,山真陡,一會兒,我們就沒勁了。
“快呀!馬上就到頂峰了!”
除了我,其他人都精疲力竭了。
“加油!加油!”
……
磨了很久,我們終于全部爬上了頂峰。
“我們勝利了!……”聲音傳得很遠,我太激動了,我們挑戰了自己。
登高的“登”是登上頂峰的“登”,也是“一覽眾山小”的登。
重陽節小學生篇五
前天我們班召開了“九九重陽節,濃濃祖孫情”的主題隊會。
我是主持人,首先是第一項升旗:我們全體起立,面向隊旗行隊禮,我又聽到隆重的音樂,還想起北京的升旗是多么隆重!第二項:唱隊歌,那歌聲證明著祖國的偉大,證明著祖國的富強!
接著我們有欣賞了詩朗誦《啊,前輩》,這首詩是那樣的感人,寫出了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然后,我們又給我們的爺爺奶奶頒發了獎狀,那一刻是那樣的溫暖是那樣的使人感動,看見一位位同學擁抱著自己的爺爺奶奶,我都想撲到我的爺爺奶奶身上,真是一個溫馨的環節呀!
下一個環節有許多同學都非常喜歡,嘻嘻也包括我,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今天中午把自己今天總務自己做的飯端過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啊,真是色香味具全呀!有許多同學早已盯著飯好久了,想必早已像吃了吧?還有的同學口水都快滴下來了!
開完這次主題隊會,我還有了一個啟發:不光在重陽節這天幫助老人,給老人捶背、柔肩,陪老人聊天,要每天都這樣對待老人,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現在行動起來吧,我們就是爺爺奶奶的左膀右臂!
重陽節小學生篇六
電視前閃過一個廣告,一位年輕的女子在為一位老人洗腳,老上臉上盡是慈祥的笑容,這時才想到重陽又為老人節。雖然不知老人為女子什么人,但女子的孝心讓人感動不已。
這時,手中的落葉突然吐出了新芽。我猛然醒悟,一片葉的結束,也同樣是一片新葉的開始。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看到這葉,不禁想到上一輩的老人,他們辛辛苦苦為我們創造了如此美好的環境。
我不禁舉杯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衷心地感謝他們。
哦,情系重陽,心系重陽……
重陽節小學生篇七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七夕節、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重陽節。
說起重陽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呢!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老百姓受盡了折磨,有個叫恒景的年青人在東南山練出了非凡的武藝和法術,準備與瘟魔決一死戰。在九月初九的早晨,他發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盞菊花酒,并讓鄉親人跑到高處避瘟魔,自己則留在村子里等著。剛出汝河的瘟魔怒吼一聲,撲到山下,突然問道刺鼻的菊花酒味和濃濃的茱萸香,立刻臉色大變。恒景揮起利劍把瘟魔刺死。從此九月初九登高的習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在傳統觀念中,九月初九登高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后來重陽節又被定為“敬老節”。
今年的重陽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奶奶一起去爬衡山,我們一邊觀賞美不勝收的秋景,一邊細細的品嘗著美味的重陽糕。一路上的菊花欣然怒放,五顏六色的花朵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家家戶戶在門口插上一束茱萸,以保身體健康。
我愛重陽節,因為在這個敬老的節日里,可以和家人一起登高、賞美景。
重陽節小學生篇八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重陽節小學生篇九
今天,我請外公外婆吃早點了。
我平時是個“小氣鬼”,從來都不愿意花自己的錢,但是今天,我很大方地從儲蓄罐里拿出100元錢,請外公外婆吃早飯。
這些錢是我暑假時賣報紙、可樂罐、硬板紙等廢品得來的。
去飲食店的路上,鄰居問我這些錢是哪來的,為什么要請外公外婆吃早飯,我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
外公和外婆吃了我買的早飯,心里甜滋滋的,臉上也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吃完早飯,我還買了一盒重陽糕,準備明天送給爺爺奶奶吃。我還想:明年的重陽節,我一定要請他們吃更好吃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