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老有所依觀看老有所依電影深度解析篇一
遺憾的是中國晚了一步,韓國“搶”走了本屬于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又在試圖“搶”李時珍、孔子、西施。于是,唯恐被“搶”,我們只能加快申遺的步伐,筷子、京劇等等均已申遺成功,可見“搶”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一種不甘示弱、奮勇爭先的精神,有了“搶”的意識,才有目標,才有壓力,才有精神,才不敢安于現狀而停滯不前。
成吉思汗大縱鐵騎踏遍歐亞大陸可即之處,搶著建功立業,卻忘了用一顆淡然的心來守江山、安百姓,到頭來兩手空空,身死異處。再說那奸臣和?,搶著聚富斂財,搶著博皇上一笑為自耀門楣,搶著奪百姓口食為自家宮室,最后也只搶得一紙詔令,滿門抄斬!還有那千千萬萬的學子們,未參得書中一義,未悟盡儒家之理,便匆匆忙忙遠赴帝京參加科舉,意欲搶得鰲頭獨占,搶著加官晉爵。而有落榜者,終其一生仍未脫離那“搶”之人群,如范進暮年中舉,任大好青春空蹉跎,豈不悲哉!
日本地震引發核危機,有人謠傳鹽可以防輻射,一時間,超市中的鹽脫銷,商家趁機漲價,掀起了一股“搶鹽潮”。有人甚至調侃,“中國原為鹽荒子孫”。誠然,“搶鹽”所暴露的除了在災難發生時人類求生的本能外,更多的,還是暴露了國民的恐慌心理。
孔子云:民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見,“搶”源自于中國平民長久以來對物質匱乏的恐懼,“搶”源自于中國平民因現實壓力而產生的不安。所以內心的不安及分配的不均,才是造成國人爭搶的重要因素。
林語堂在《風聲鶴唳》中曾寫道:“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讓我們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充分發揮“搶”的積極作用,摒棄愚昧之“搶”,野蠻之“搶”,這樣,社會才會多一份文明,多一份和諧!
老有所依觀看老有所依電影深度解析篇二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2.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閱讀
1.自讀回信,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2.交流:
柯巖老師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你從中悟出了什么?(根據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含義)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結合自身實際在小組內討論。
三、學習書信格式
1.讀了這兩封書信,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從兩方面談: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后學會了與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2.重點學習書信格式。
結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此致”、“祝你”等話,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四、拓展練習
建議學生互通書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溝通、消除誤會等。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2.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閱讀
1.自讀回信,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2.交流:
柯巖老師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老有所依觀看老有所依電影深度解析篇三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1、讀懂信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1課時
1、同學們,如果你想和家人、親戚、朋友或同學溝通想法、分享快樂、傾訴煩惱,你會用哪些方式?(面談、通電話、發電子郵件、書信)
2、從古至今,書信都是人們之間一種重要的溝通方式,書信的內容包羅萬丈,除了分享快樂、傾訴煩惱,還有請求幫助的、匯報情況的等等。
1、自由閱讀課文,看兩封信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簡單概括書信內容。
2、柯巖老師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覺得有道理嗎?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說一說。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2、交流:寫信好友那些好處呢?
(1)學生交流
(2)教師小結:
a、有的地區還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可以用書信與外溝通。
b、不好意思說出來的話,可以用書信表達。
c、有時候見字如見人,書信讓人有溫暖的感覺。
1、自由觀察兩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發現。
2、教師小結邊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書:
(1)稱呼。(把對說信任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正文。(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果說的事多,就應該分段些,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行頂格。)
(3)結尾。(正文完了,結尾應該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該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署名。(結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寫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寫。)
1、出示練習,讓學生根據內容改成書信的格式。
練習內容:今天,小明寫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請哥哥收到信后馬上回家。
2、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3、指名在黑板寫,全班校正。
1、先確定要寫給誰。
2、考慮清楚要說些什么內容。
3、注意書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