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激發他們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和追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一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星球上,而生命是這個世界最珍貴的財富。所有的生命,無論大小,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然而,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動物種群減少和生態破壞的問題。保護動物,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動物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幫助維持自然平衡,控制害蟲數量,為我們的食物鏈提供重要環節。如果我們不尊重和保護動物,那么我們的生態系統也將遭受破壞,從而影響到我們自己的生存。
保護動物,首先要了解動物。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有關動物的書籍、觀看動物紀錄片,或者參加有關動物的社區活動,來增進我們對動物的了解。只有深入了解動物的生活方式和需求,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它們。
保護動物,還需要我們行動起來。這包括:不購買非法野生動物制品,積極參與環保活動,支持那些致力于保護野生動物的組織,以及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也加入到保護動物的行動中來。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我們與動物共享這個星球,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動物。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讓生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二
動物,是我們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是地球的主人。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許多動物正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動物的重要性。動物是食物鏈的頂端,它們控制著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對維持地球的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許多動物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如熊貓、大熊貓、獅子、老虎等,它們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然而,人類的過度開發,已經嚴重破壞了動物的生存環境。例如,森林砍伐、污染河流、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都讓動物們無處安身。許多動物因此而瀕臨滅絕,甚至直接從地球上消失。
因此,我們必須采取行動來保護動物。首先,我們應該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系統。其次,我們需要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監管,防止非法獵捕和販賣野生動物。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對保護動物的意識,鼓勵人們參與到保護動物的行動中來。
保護動物,是我們構建和諧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人的行動,都可以為保護動物做出貢獻。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好我們的動物,構建我們美好的家園。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三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學科(學科代碼:090705)隸屬林學二級學科,本學科的鮮明特色在于圍繞國家林業生態建設突出本學科的綜合優勢,服務于我國動植物資源保護及其合理利用領域。
培養目標。
該專業的畢業生應掌握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方面的系統而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熟練的專業實驗技能,了解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以及最新科技成就;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從事野生動植物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任專門生產、技術工作的能力。
動物學(學科代碼:071002)是生物學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它是揭示動物生存和發展規律的生物學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動物的種類組成、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繁殖、發育與遺傳、分類、分布移動和歷史發展,以及其它有關的生命活動的特征和規律。
培養目標。
培養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德、智、體全面發展,自覺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勇于追求真理,愿意獻身于科學和教育事業的高級專業人才。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代碼:090501)是畜牧學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本專業主要運用現代動物育種原理、方法和生物技術進行動物育種、動物種質資源研究、動物胚胎工程、特種經濟動物開發等領域的研究。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高級專門人才。通過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發展動態,具備從事研究、開發和推廣動物良種工程的工作基礎;能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和撰寫論文摘要,具有獨立從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的科學研究、教學和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
森林保護學(學科代碼:090703)是林學的一個二級學科,是關于森林病蟲害及其有害生物防治理論與技術的學科。它以生態學和經濟學原理及方法為基礎,肩負保護森林的重要任務,對我國現代化林業建設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發揮森林有益作用和合理有效地利用森林資源,首先要保護好森林,為其創造優越的生長環境,同時還必須控制一切不利于森林生長發育的條件,保護森林免遭病、蟲、鼠、火等災害。
培養目標。
應掌握森林病理學、森林昆蟲學、農藥學以及有害生物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適應性;了解森林保護學的發展方向,初步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負擔森林保護技術工作的能力;應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能在林業科研院所、高校從事科研、教學和工程技術工作。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四
摘要:天然掩護區是自然的基因庫和試驗室,個中散布著成百上千種野活潑物,它們具有異常高的不雅賞價值、文明價值和科普宣教價值。樹立一套實用于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評價的目標系統和評價模子,并以此來評價在天然掩護區展開野活潑物旅游的合適性,關于將來天然掩護區的可連續成長具有非常嚴重的意義。本文經由過程文獻查閱、專家征詢和數學剖析等辦法,以現實案例聯合實際研討,經由過程層層剖析與商量,慢慢提出了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價值評價的目標系統和評價模子,旨在彌補國際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評價這一范疇的空白。本文得出的結論以下:(1)界定了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評價的主體,即獸類、鳥類和蟲豸類這三方面上。(2)構建了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的評價目標系統,個中不雅賞價值位列第一,權重值為0。65;文明價值位列第二,權重值為0。25;科普宣教價值位列第三,權重值為0。10。并提出了美感度、獨特度、汗青文明內在、平易近俗文明內在、珍稀性和科普性6項評價目標。(3)初次提出了實用于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評價模子,并為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劃分了3種品級,即特等級、優秀級和通俗級。(4)評價了陜西太白山國度級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的總價值。共挑選了其野活潑物238種,個中脊椎類植物挑選了獸類野活潑物30種,鳥類野活潑物141種;無脊椎類植物挑選了蟲豸類67種。經由核算、評價,得出獸類野活潑物旅游資本價值70分,鳥類野活潑物旅游資本價值59分,蟲豸類旅游資本價值56分,對其加權后得出陜西太白山國度級天然掩護區野活潑物旅游資本總價值64分,其資本品級屬于優秀級(60≤s《80),解釋了其野活潑物旅游資本具有較好的競爭力,具有了較高的野活潑物旅游價值,具有較為遼闊的野活潑物旅游開辟遠景。
abstract4。
1.引言7-14。
1.1.選題背景7。
1.2.研究目和意義7-8。
1.2.1.目的7-8。
1.2.2.意義8。
1.3.研究方法8-9。
1.3.1.文獻查閱8。
1.3.2.專家咨詢8。
1.3.3.數學分析8-9。
1.3.4.案例分析9。
1.4.基本概念9-14。
1.4.3.生物旅游資源11。
3.1.評價對象分類20。
3.1.1.野生動物類型的篩選20。
3.3.1.觀賞價值21。
3.3.2.文化價值21。
3.4.1.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22。
3.4.3.評價指標體系結構的確定23。
3.4.5.構造判斷矩陣25。
4.2.4.野生動物旅游資源總價值44。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五
親愛的動物協會中心:
您好!
在這個世界大家庭中,關愛是我們每個人在家庭。社會。集體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受人關愛是一種美好的享受,而關愛他人也需要勇氣的。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在這個大世界中。動物和人類是朋友,理應受到人類的關心和保護!
還記得在以前看到的一篇新聞;在野生動物園中有一頭長頸鹿因患了腸胃潰爛而不治身亡,在人類解剖長頸鹿的尸體后發現它的`肚子里有許多五色繽紛的塑料袋。而這些塑料帶便是使長頸鹿患病的元兇。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矛盾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比如說:我們總在呼吁人們應該保護動物,愛護動物。卻又在利益的沖突下而殘害它們。再比如說:人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應盡早戒煙。但還在止不住地生產售賣香煙;人們總呼吁我們要保護環境,卻在另一方面破壞環境。這些不都是相互矛盾的嗎?所以。盡管我們天天在呼吁提倡人們保護自然。愛護動物,卻始終沒有減小環境被破壞。污染環境。危害生靈。使動物們遭受苦難的事情還在不時的發生。
真些令人矛盾的事情在我看來只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只顧得看見和批評別人在污染環境卻沒有發現其實自己也在破壞環境,所以人們在提倡別人保護的同時應加上從我做起。讓自己以良好的榜樣展現在別人的面前。不要再讓更多的動物因人類的肆意而處于危險之中。讓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這個意識深深的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里生根。發芽。最終長成一棵茁壯的大樹。
讓人類和動物們和平相處,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和睦。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六
關鍵詞:風景資源;可持續發展;保護。
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歷來是一對較難處理的矛盾,而風景資源作為一種不可再生或難以再生的特殊資源,其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就表現得尤為突出。對風景資源的利用,一定要堅持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一旦保護工作未做好,其損失將難以彌補。
在我國,風景資源大多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結合體,大自然景觀往往與5000年的華夏文明融為一體,體現了很高的旅游價值。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旅游需求極為旺盛的今天,如果只強調保護,采取“封閉式”的保護方法,無異于強行割裂了風景與人之間的關系,浪費了風景資源。如果我們不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用掠奪的方式去過度地利用經過漫長歲月發展而成的風景資源,自然風光連同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將會因為人為的破壞而喪失殆盡,風景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也將成為空談。
2.1管理問題。
雖然我國對風景資源的保護一直都很重視,但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國具體執行風景區管理的部門是隸屬于地方政府的“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地方一級的“管委會”,不僅對風景資源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因過多地考慮經濟利益,而忽視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2旅游開發中對生態系統保護不夠重視。
在對風景資源的利用中,有些部門認為是“保護和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合理地組織游人活動,妥善地處理景區的各種矛盾,統籌安排各項措施,為人們提供自然、優美、清新的旅游勝境”。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風景資源的保護主要是強調對景點的保護,而對整個區域生態系統方面的保護重視不夠。
2.3自然資源保護中對風景美的忽略。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就提出了建設中國自然保護網的規劃意見,提出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4項原則:(1)按自然生物地理地帶保護各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群落。(2)我國特有、稀有、珍貴物種的主要分布區內,保護物種種群及其棲息生境或繁殖地、越冬地帶。(3)需要恢復和再生的,具有特殊意義,但易受干擾和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種環境。(4)需要保護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如母樹林、水源林、地質剖面、冰川、地貌景觀、溫泉、化石或歷史遺跡等。從其原則來看,保護中沒有考慮到風景美這一因素,比如,對風景美學質量高的資源是否要保護,這里就未涉及到。因此,在保護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強調保護生態,卻忽略了其中吸引人們觀光旅游美的因素。
3.1確定風景資源保護的內容。
3.1.1保護生態環境質量。
對風景資源的保護,首先體現在對良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必須保護生態環境因子的質量,主要是保護空氣、水、土壤的質量。保護空氣質量,首先,要避免對空氣的污染,在風景區中,禁止建造會產生大氣污染的設施,并盡量避免汽車通行,以步行游覽為主。其次,創造一個空氣流通的環境,以保證空氣清新,但應注意不要產生風洞效應。
3.1.2保持生物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統一的。豐富的植被與動物使自然景觀更為豐富,旅游價值更高。區域完整的生物多樣性代表了自然遺產的大部分,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保證生物物種的持續利用,其內容主要體現在對自然的保護方面。
3.1.3保護文化多樣性。
文化指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群體所代表的,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價值觀和思想觀。文化多樣性包括這些不同的價值觀和思想觀,也包括它們支配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景觀,如宗教以及宗教支配人們去建造的寺堂廟館等都屬于文化的范疇。歷史文化的產物形成了歷史人文景觀,地域文化的產物形成了地方風格,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也包括地方風俗等內容。保護文化多樣性,就是要尊重歷史文化及地域文化存在的權利,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需要保護的歷史人文遺產和地方風格。
3.1.4保護美的特征及科學價值。
由于自然和人類的作用,形成了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有價值的特殊景觀,如海岸、沙丘、河流、古樹、山峰及地質剖面層、火山奇觀等,它們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要予以保護,適當控制游人數量,并限定合理的游覽方式,避免因盲目開發而造成破壞。
3.2確定風景資源保護的級別及措施。
由于風景資源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美學和生態2個方面,因此,其保護級別應依據美學價值和生態價值的評價結果加以確定。劃分風景資源保護級別,可根據風景資源的質量評價結果,確定風景資源的保護級別,并應根據不同的保護級別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3.2.1.1級保護區。
允許游人進入,但僅限于開展以步行觀光為主的活動,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可建造少量必需的小型設施。(1)可建造的設施:自然的彎曲小路;架空的步行路和梁柱結構的架空平臺;安全防護的欄桿;種植局部的補充地被物。(2)禁止的設施和行為:游覽車輛或其它車輛進入(養護管理專用車除外);建造構筑物;挖土、填土或平整土地;任何形式的污染;干擾和破壞具有生態意義和歷史意義的場地。
3.2.2.2級保護區。
進行有限地合理利用,在保護好其中自然景觀(如山地、水體、植被等)的基礎上,可以布置游覽觀光和娛樂活動的內容,如休息區、娛樂區、游覽道等,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們可在林間嬉戲,在水上泛舟,享受大自然的景色。
3.2.3.3級保護區(開發區)。
除了保護好少量有價值的風景要素和生態要素外,集中性地進行建設和改造。主要的旅游設施和地形植被改造都在此區。(1)可建造的設施:行駛車輛的道路;服務中心,含旅館、俱樂部、娛樂場所、商店等;改造和保留特色或民族風格村鎮;公用設施和廢水處理廠;林地和農業利用。(2)禁止的設施和行為:主要商業設施;工業或制造業;環衛填土;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農業開發;現有城鎮的擴張。
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提高素質全面發展,人人參與共同維護,為我國的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
[1]李金路.風景名勝區中的幾個關系[j].中國園林,2002(2)。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七
人類作為藍色星球上智力的動物,逐漸地成為了這漂泊在浩瀚宇宙中孤零零小島上的主宰,掌握著任何其他物種的生殺大權。
人有時候比饕餮更加貪婪。動物美麗的皮毛,人類用它裹著自己孱弱的身軀;動物強壯的身體,人類用它填滿自己臃腫的肥腸。人類更可以厚顏無恥的把有益于自己的昆蟲稱為益蟲,而沒有辦法讓人類榨取的昆蟲便被劃分到害蟲的行列。每年人類都會大刀闊斧地消滅這些所謂的害蟲。可是它們也是生活在這個星球的一份子,它們也是這里的主人。可事實卻像舊社會的大地主強行強占了農民們的土地,還要受害者為他們干苦力。稍稍造成點損失,農民便會遭到滅頂之災。
你有多久沒有聽過蟬叫鳥鳴了呢?也許它們沒日沒夜的歌唱惹惱了沒有心情的你。可是,你知道嗎?蟬要在又黑又冷又濕的泥土里辛苦四年,才能換來一個月在陽光下的歡唱。這難道不值得人去敬畏嗎?它雖然渺小,但他并不卑微!因為它懂得生命最深刻的意義,它不會浪費每一個瞬間去爭取歡唱的機會。而自詡清高的人類呢?有的卻像行尸走肉一樣的活著,成為這個世界的寄生蟲,這才是真正的卑微!
別小看地上的一只螞蟻,如果它和你一樣高大,它可以把卡車輕松舉起;別輕視天上的一只小鳥,如果它有害人之心,它可以與龐大的飛機同歸于盡!
敬畏生命,別讓蟬聲鳥鳴魚越以后只存在于我們的詩句中,而是存在于我們的身邊!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八
第一條自然保護區是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拯救瀕于滅絕的生物物種、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對促進科學技術、生產建設、文化教育、衛生保健等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三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主要任務: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方針、政策和規定,加強管理,開展宣傳教育,保護和發展珍貴稀有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科學研究,探索自然演變規律和合理利用森林和動植物資源的途徑,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第四條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和地方自然保護區。國家自然保護區,由林業部或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管理;地方自然保護區,由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管理。
第五條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
(一)不同自然地帶的典型森林生態系統持區。
(二)珍貴稀有或者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動植物種的主要生存繁殖地區,包括: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主要棲息、繁殖地區;。
候鳥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
珍貴樹種和有特殊價值的植物原生地;。
野生生物模式標本的集中產地。
(三)其他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林區。
第六條根據本辦法第五條規定建立自然保護區,在科研上有重要價值,或者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報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其他自然保護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列為地方自然保護區。
第七條建立自然保護區要注意保護對象的完整性和是適宜的范圍,考慮當地經濟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盡可能避開群眾的土地、山林;確實不能避開的,應當嚴格控制范圍,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合理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
第八條自然保護區的解除和范圍的調整,必須經原審批機關批準;未經批準不得改變自然保護區的性質和范圍。
第九條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屬于事業單位。機構的設置和人員的配備,要注意精干。國家或地方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人員編制、基建投資、事業經費等,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分別納入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計劃,由林業部門統一安排。
第十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可以根據自然資源情況,將自然保護區分為核心區、實驗區。核心區只供進行觀測研究。實驗區可以進行科學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和馴化培育珍稀動植物等活動。
第十一條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統一管理。未經林業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自然保護區建立機構和修筑設施。
第十二條有條件的自然保護區,經林業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在指定的范圍內開展旅游活動。
在自然保護區開展旅游活動,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三)對旅游區必須進行規劃設計,確定合適的旅游點和旅游路線;。
(四)旅游點的建筑和設施要體現民族風格,同自然景觀和諧一致;。
(六)設置防火、衛生等設施,實行嚴格的巡護檢查,防止造成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
第十三條進入自然保護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拍攝影片、登山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林業主管部門的同意。
任何部門、團體、單位與國外簽署涉及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協議,接待外國人到國家自然保護區從事有關活動,必須征得林業部的同意;涉及地方自然保護區的,必須征得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的同意。
經批準進入自然保護區從事上述活動的,必須遵守本辦法和有關規定,并交納保護管理費。
第十四條自然保護區的居民,應當遵守自然保護區的有關規定,固定生產生活活動范圍,在不破壞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從事種植、養殖業,也可以承包自然保護區組織的勞務或保護管理任務,以增加經濟收入。
第十五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會同所在和毗鄰的縣、鄉人民政府及有關單位,組成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委員會,制定保護公約,共同做好保護管理工作。
第十六條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的需要,可以在自然保護區設立公安機構或者配備公安特派員,行政上受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領導,業務上受上級公安機關領導。
自然保護區公安機構的主要任務: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資源和國家財產,維護當地社會治安,依法查處破壞自然保護區的案件。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九
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保護動物從點滴做起,讓動物和我們共存!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
建議書。
歡迎閱讀參考。
在地球剛剛形成時,最先見到是那蔚藍的大海,生命在此繁殖,不停的演變。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成群結隊的魚,五彩斑斕的珊瑚,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魚兒快樂的游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大海就是無與倫比的五線譜。
海里有珊瑚礁,有鯊魚群,有企鵝,有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以前海洋是湛藍湛藍的。可現在海洋不在藍了開始變黑了,開始變渾濁了。大海媽媽開始生氣了,它漸漸的感到后悔,她親手造就了一班來決定讓它變得越來越黑,越來越渾濁的人類。使至今在它懷抱里的寶寶一個個離她遠去。比如藍鯨,根據資料的顯示,近年來不知道多少藍鯨遭受人類的戳殺。為什么呢?就因為人類的貪婪金錢的欲望,人類的殘暴。讓無辜的藍鯨遭受如此巨大危險。
捕魚是可以進行的,人需要營養所以大海媽媽將自己的乳汁給了我們。它那些充滿著營養的乳汁開始傳到世界各地,每天都可以看見新鮮的魚從港口運來。大海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了營養心里欣慰,但人類卻恩將仇報,使海洋受到污染,使海洋里的生物難以生存。
現在的人為了金錢甚至會不惜代價。一些捕魚的人開始濫捕,許多魚在市場賣不出去。便被人們扔進了垃圾桶。此時,大海媽媽在那里不停的哭泣。而人類卻一點也沒體會到大海媽媽的傷心,不會設身處地的為大媽媽著想。
現在地球環境越來越差,人們開始不段排放有毒污水,讓海里的魚逐漸面臨死亡。這種魚一但被人類吃了,后果不堪設想。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食其果。
在錢塘江每年都有壯觀的潮水,使得世界各地的人前來觀看。可近年來似乎跟以往有所不同變得嚴重了,那可能是大海媽媽對人類的所作所為感到傷心。開始落下一滴又一滴的眼淚。
大海媽媽的傷心和生氣原自哪里呢?原自人類,只要人人做好環境保護讓更多的垃圾進垃圾它自己的家—垃圾桶。不要為了金錢損人利己,讓大海媽媽再一次展現它柔美、發自內心的微笑吧!讓大海媽媽覺得人類值得讓大海媽媽驕傲。讓大海媽媽覺得人類在好好的孝順它。人類是愛它的。
大家都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盡量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就算它再兇,別人欺負它也要保護,它們無論如何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上次就被我看見我們班的一個同學欺負一只小狗。
那天,我走在路上,看見班里的同學在欺負一只小狗。他們甚至還對那只小狗使用暴力。我走過去,說:“老師怎么教你的,難道老師上課沒告訴你們要保護動物嗎?如果你們再不停止,我明天就告訴老師去。”只見他拎著書包就往家里跑。我抱起小狗,回了家。在家里,我告訴了媽媽這只小狗的遭遇,媽媽很同情,拿了個醫藥箱就來給小狗上藥。過了幾天,小狗的傷全好了,我把它放生。
保護動物,這是每個人都該做的事情。
親愛的廣大民眾們:
看著鳥兒在天空飛翔,看著魚兒在水中遨游,也許你會認為世界上的動物很多吧!但你是否知道,已有很多動物頻臨滅絕,如:古樸國寶的大熊貓、仰鼻藍面的金絲猴、東方之珠的朱鹮、被稱為長江奇獸的白鰭豚.....你們不要以為我是“危言聳聽”不信的話,我來告訴你們吧!
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群島上生活的渡渡鳥來說,由于他們身上的肉鮮美無比,所以遭到人類大量的捕食,因此在十七世紀就已滅絕。如果當時人類有保護動物的意識,渡渡鳥就不會滅絕。還有在我國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因為它具有的皮毛非常柔軟,舒適,所以被人類用來織成華麗的衣服。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藏羚羊就頻臨滅絕。人類對動物肆意的捕殺,一方面造成了動物對人類敵意的不斷增強,一定程度上破換了動物與人類的友好關系,另一方面造成了動物的大量減少。事實上,一直以來,人類殘害動物的行為一直沒有停歇過。所以你想,這么做能不引起動物的憤怒嗎?怎莫能讓動物不停身而出,奮起反擊呢?這也造成了動物攻擊人類的重要原因。
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他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動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生嚴重后果,造成生態嚴重的不平衡,所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生態平衡使世界便得更美好吧!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
(1994年10月9日國務院令第167號發布,根據月29日國務院第138次常委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1月8日國務院令第588號發布,201月8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第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國家采取有利于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第六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用于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領導。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然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侵占自然保護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
第八條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實行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
國務院林業、農業、地質礦產、水利、海洋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主管有關的自然保護區。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部門的設置和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
第九條對建設、管理自然保護區以及在有關的科學研究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十條凡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建立自然保護區:。
(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域;。
(三)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島嶼、濕地、內陸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五)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需要予以特殊保護的其他自然區域。
第十一條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在國內外有典型意義、在科學上有重大國際影響或者有特殊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除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義或者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級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后,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并提出審批建議,報國務院批準。
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縣、自治縣、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并提出審批建議,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跨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有關行政區域的人民政府協商一致后提出申請,并按照前兩款規定的程序審批。
第十三條申請建立自然保護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報建立自然保護區申報書。
第十四條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由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確定,并標明區界,予以公告。
確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應當兼顧保護對象的完整性和適度性,以及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第十五條自然保護區的撤銷及其性質、范圍、界線的調整或者改變,應當經原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批準。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自然保護區的界標。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有特殊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可以在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后加特殊保護對象的名稱。
第十七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在對全國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的基礎上,擬訂國家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經國務院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后,報國務院批準實施。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該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規劃,按照規定的程序納入國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門的投資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十八條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準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
核心區外圍可以劃定一定面積的緩沖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
緩沖區外圍劃為實驗區,可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游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原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劃定一定面積的外圍保護地帶。
第十九條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職責分工,制定有關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本行政區域內各類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其主管的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者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二十一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自然保護區內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自然保護區的具體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自然保護區;。
(四)組織或者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工作;。
(五)進行自然保護的宣傳教育;。
(六)在不影響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組織開展參觀、旅游等活動。
第二十三條管理自然保護區所需經費,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國家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給予適當的資金補助。
第二十四條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在自然保護區設置公安派出機構,維護自然保護區內的.治安秩序。
第二十五條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單位、居民和經批準進入自然保護區的人員,必須遵守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第二十六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因科學研究的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中,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原有居民確有必要遷出的,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因教學科研的目的,需要進入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采集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經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批準。
從事前款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其活動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第二十九條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在自然保護區組織參觀、旅游活動的,必須按照批準的方案進行,并加強管理;進入自然保護區參觀、旅游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嚴禁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游項目。
第三十條自然保護區的內部未分區的,依照本條例有關核心區和緩沖區的規定管理。
第三十一條外國人進入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事先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報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進入自然保護區的外國人,應當遵守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規定。
第三十二條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采取補救措施。
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建設的項目,不得損害自然保護區內的環境質量;已造成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決定由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三十三條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護區污染或者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擅自移動或者破壞自然保護區界標的;。
(二)未經批準進入自然保護區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的;。
(三)經批準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采集的單位和個人,不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活動成果副本的。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自然保護區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除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處罰的以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對自然保護區造成破壞的,可以處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給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準在自然保護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
(二)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游項目的;。
(三)不按照批準的方案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給自然保護區造成損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責令賠償損失。
第三十九條妨礙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自然保護區重大污染或者破壞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有關類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辦法。
第四十三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四條本條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一
伊男傳媒jyncompanymidea自然保護區管理大二下學期王連龍老師復習資料名詞解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保護特殊生態系統進行科學研究為主要目的而劃定的自然保護區。社區共管:是指讓社區居民參與保護方案的決策,實施和評估,并與保護區形成共同管理自然資源的管理模式。3wwf:世界自然基金會。4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浸制標本:利用各種化學藥劑,將一些較小動植物器官放臵藥液中保存方式。自然保護區管理計劃:是自然保護區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礎性文件,用于指導自然保護區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自然保護區巡護:是指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沿著一定的路線觀察,記錄野生動植物和人類活動情況,并及時將所發現的重要情況上報,盡快采取行動制止非法行為的一項活動。8自然保護區組織管理:就是通過建立組織結構,規定職務或職位,明確責權關系,使保護區組織中的成員相互協作配合,共同勞動,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
a保護了典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b保護了重要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c科學研究天然實驗室。d天然的自然博物館。e生態旅游的原則。
國際重要濕地: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又稱拉姆塞爾公約,公約的全名是:“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是一個政府間的協定,該協定為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國家措施及國際合作構建了框架。
d棲息地/物種管制區e景觀保護區f資源保護區粗略的鑒定動物的年齡,可以從那兒幾方面入手?a依據年輪的組織結構鑒定。
伊男傳媒jyncompanymideab停止和緩慢發展階段(1967-1984)c數量快速發展階段(1985-2000)d質量全面提升階段(2001-至今)mab保護區有何特點?列舉出中國自然保護區中已經加入mab保護區網絡的五個?特點:
a受保護的典型區域,保護價值高。b全球性網絡,數據共享。
c劃區域管理(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
核心區:是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動植物和自然遺跡的集中分布區,該區域需要嚴格保護和管理。緩沖區:用于減緩外界對核心區的干擾。
社區共管:是指讓社區居民參與保護方案的決策,實施和評估,并與保護區形成共同管理自然資源的管理模式。
a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ccpwcnh),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wiiewh),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
b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是1992年6月5日由締約方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的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公約。
a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系統性。
b消除了被動式保護所造成的保護區和當地社區的對立關系。
c使社區從單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受害者變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共同獲利者。d給當地社區提供了充分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機會。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二
1、自然保護區是人類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學研究基地;是保護、發展和研究野生生物資源及自然歷史遺產的();也是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種源的()。
2、自然環境具有地帶性特征,即地帶性分異規律,表現為:()、()以及經度地帶性。
3、全國自然區劃分為三級,其中第一級稱為自然區域,分別是()、()以及()等3個。
4、以()為主,將科研、教學、旅游及()起來,統一經營管理,是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的原則。
5、(),是1994年9月2日由國務院第2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1994年10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7號發布。
二、單選題。
1、根據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狀況、自然資源分布特點等,參照1984年有關部(委、局)編制的《自然保護區區劃》,全國共劃分()自然保護區域。
a.9個b.6個c.3個d.5個。
2、()是無限資源。
a.金屬礦b.森林c.太陽能d.土壤。
a.張家界森林公園b.五大連池c.梵凈山d.西雙版納。
4、內蒙古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命名法。
a.四名制b.三名制c.二名制d.一名制。
5、錫林郭勒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中國()境內。
a.新疆自治區b.內蒙古自治區c.寧夏回族自治區d.西藏自治區。
三、判斷題。
1、青藏高原寒漠區是八個陸地自然區域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區。()。
2、煤和石油等是可更新資源。()。
3、“九寨溝自然保護區”是國家公園類型保護區。()。
4、施光孚將中國自然保護區劃分為6種類型。()。
5、鼎湖山自然保護區是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
四、名詞解釋。
五、簡答題。
2、簡述蒙新高原荒漠區。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三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西部通榆縣境內松遼平原,西與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相連接,總面積1055平方公里,區內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瀲滟,黃榆婆娑起舞,葦海草叢蕩漾,草原碧波萬頃。向海保護區為世界上注明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地,區內有各類野生植物600多種,各類珍禽293種,其中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被稱為“濕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目前石階上僅有的1500多只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中,就有60多只在這里繁衍生息。
向海的魅力在于“美在自然,貴在原始”。向海有“四大桂冠”: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被國家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
“東有長白,西有向海”,通榆向海已經成為吉林省重要的旅游勝地,與聞名天下的長白山旅游區爭光多彩。
電影風光片《家在向海》,曾在中央電視臺多次播放,并在第五屆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電影節上,榮獲代表國家資格獎。1992年,李鵬總理曾把《家在向海》待到了世界環發首腦會議上播放,在外國人的驚嘆聲中,向海逐步走向了世界。
在保護區內有三大水系交匯貫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額爾泰河,北有姚兒河水引水系統,從而形成向海水庫和興隆山水庫兩個大面積的蘆葦沼澤區。風積沙丘呈帶狀分布,草原、湖泊、沼澤、沙丘、榆林、灌叢交錯相間,生態環境多樣,多種生物類型相互滲透。蒙古黃榆千姿百態;蒲草叢生,蘆花搖曳;綠草如茵,百花爭艷。多樣的植被、豐富的資源使向海成為百鳥繁衍生息的安樂窩和春秋遷徙的必經之地。向海是鷹飛鶴舞珍禽薈萃的百鳥樂園。
天工巧合的資源,形成了以丹頂鶴為主的濕地珍禽景觀;以蒙古黃榆為主的天然榆林景觀,以葦蕩蒲草為主的水生植物景觀,以沙灘泳浴為主的人文景觀,以蒙古包“手把肉”為主的民俗景觀,以蒼榆古廟為主的歷史遺跡景觀。
如果說風兒讓樹活了,白浪讓海洋活了,云彩讓天空活了,那么鳥兒則讓海活了。向海是“鳥類天堂”。從水面到天空,由沼澤至草地,自沙丘到葦塘,鳥兒鋪天蓋地,無所不在。在這里,您將欣賞到杜甫“連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境;您將領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最美的還是丹頂鶴,胴體似雪,頭頂丹紅,時而挺身一躍,舞姿翩躚;時而舒展雙翅,一飛沖天,為您上演“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美景。
中國古代的《相鶴經》描述了丹頂鶴的特點、習性。“體尚白,故其色白。聲聞天,故其頭赤。”這是說丹頂鶴的體形特征。除兩翼前端羽毛是黑色外,通體潔白如雪。頭頂呈紅色,鳴叫響亮,有“鶴鳴于九皋,聲聞九天”之說。丹頂鶴是吉祥長壽的象征,所以有“松鶴延年”之說。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他一直與神仙相伴,固有“仙鶴”之稱。
向海是“植物王國”。珍稀書中蒙古黃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層層,千姿百態,令人滿眼蒼翠。融入了蒙古人血性的黃榆似也有靈性,如古藤盤柱,像霸王揮鞭,似游龍過江,堪稱天下一絕。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賓。向海更是“動物王國”。最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當屬人與動物和平相處。當你逐林撥草,在林草深處,會有一只只野兔在向你探頭縮腦;興起追趕,群群麋鹿四野狂奔;水邊狂飲的傻狍子也在傻傻的向你張望;夜深人靜,青紗帳里有哼哼的聲音傳出,那是野豬在覓食。在向海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許多動物都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園,也難怪,就連那兇殘成性的狼在這里也成了保護動物。和諧共處的世界里,一首萬物俱喜的天籟之音在向海唱響。
(觀景塔)。
觀景塔位于游覽區中心,塔高32米,置身塔上眺望四方,景色迷人,風積沙丘起伏延伸,尤如條條黃龍馳騁大地;遼闊的草原綠水茫茫,碧波蕩漾,像海全景盡收眼底。
(博物館)。
踏入保護區博物館,就像進入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園。二百多種珍禽異獸標本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有野狼、禿鷲、野兔、天鵝、白琵鷺、金雕、雁鴨、丹頂鶴等..那一幅幅白鸛筑巢,鶴翔雁舞,仙鶴育雛等真切的照片會把你帶入如夢似幻的神奇的動物世界。
向海,因一廟而得名,這廟便是今天的“香海廟”。
1664年清朝康熙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廟,取名“青海廟”,1784年乾隆帶著劉墉、和珅等34人微服私訪曾下榻于此,因感于“青海廟”的“青”比“大清帝國”的“清”字少了三點水,而視為削去了大清帝國的半壁江山,故怒改廟名,將此廟賜名為“福興寺”,而且親筆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書寫匾額,并留有“云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圣地,瑞鼓祥鐘”兩塊碑文。由于碑文均為木質,不禁風雨,兩塊珍貴的碑文早已不知去向,好在北京雍和宮《福興寺志》還留有當時的記錄。后來因水患廟宇坍塌,藏人瑞安**云游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廟。
“福興寺”的廟會年年如是,平日進香求祈者也絡繹不絕,加之乾隆皇帝君臣34人前后兩次光顧,使得“福興寺”聲名遠播。1928年西藏六世**額爾德尼來寺傳經說法,匯聚喇嘛1080人,前來聽經受法者不計其數,日日香煙繚繞,彌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
隨著抗日戰爭的烽火燃遍東北,1945年前后,“香海寺”成了軍營和難民營。破除迷信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為“向海廟”。此時的“向海廟”已成為無主的空廟。后來廟的一樓被用作小學校,二三樓被廢棄不用,1972年,“向海廟”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聲浪中徹底毀掉。
1994年始,“向海廟”這一歷史名跡又重新修復,已故國家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將其題名為“香海寺”。今天,主體工程修復后的這座廟宇無論是規模還是工藝,都無不向人們展示著它昔日的輝煌。
也許您一進廟門就被院內的幾株參天古榆所吸引,幾百年來他們日夜守衛庇護著向海,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承載著向海的歷史,又記錄著向海的今天,當地人們愛她、信她,奉她為神樹。看到樹上的紅布條或紅絨繩了吧,那是癡心父母在樹上“栓娃子”,以求早生貴子或子女平安。
(千鳥巢)。
如果您想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鳥的氣息,可以向東行至灰沙燕群居的千鳥巢。灰沙燕群居洞穴景觀被當地人稱為“千年巢”。再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這個島的北側是常年季風自然雕砌成的立體平面,有成千上萬個僅有五厘米左右的小洞,這些小洞就是灰沙燕的“家”。它們的家都是“對號入座”的,在各自的小洞里你來我往,川流不息。
(仙鶴島)。
一看的當然還要數人工馴化成功的半散養的丹頂鶴。飛翔時,優美秀逸,并不是發出“呵呵”的鳴叫聲,真是“鶴鳴九皋,聲聞于天”頗為壯觀。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四
位于安徽省貴池、東至兩縣(市)境內,面積33333公頃,1986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白頭鶴等越冬珍禽及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有鳥類142種,其中水禽84種,內含越冬水禽66種。是世界上白頭鶴、白鸛的最大種群的越冬地之一。保護區已被原林業部花卉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列為中國40個有國際意義的保護區之一,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目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收縮展開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于安徽省南部池州市東至縣境內,瀕長江南岸。
自然環境。
保護區為淺水淡水湖,周長約165公里。全湖由小白湖、升金湖、黃盆湖連結而成,湖水來自張溪河與坦埠河,有一條水道與長江相連。湖水水位隨江水水位而漲落。夏季達到2.5~3米,秋季和初冬水位下降,上下兩湖除河道外,露出大片沼澤地、草灘和泥灘,水深僅30厘米。氣候年均溫16.5℃,無霜期24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517.8毫米,4~6月為雨季,冬季干旱。保護區內水生和豐水生維管束植物有55種,主要種有芡、金魚藻、苦草、菱、竹葉眼子菜、苔草、小葉星縮菜等。無國家級保護植物。保護區鳥類資源有70多種,其中候鳥20種,其余為留鳥。它是中國性珍貴水禽保護區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遷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和驛站。湖區魚類資源豐富,有鯉、鯽、鯰魚、青魚、草魚、白鰱等。50年代中期,保護區年產魚量達3000噸。由于捕撈過度,造成水產資源急劇下降,并涉及水禽停留與棲息。湖內軟體動物有18種,如中國圓田螺,褶紋冠蚌等。瀕危動物楊子鱷在保護區曾出現.國家保護動物一級有黑鸛、白鶴、白頭鶴、大鴇、楊子鱷;二級有白枕鶴、灰鶴、小天鵝、紅胸黑雁等。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水生和豐水生維管束植物有55種,主要種有芡、金魚藻、苦草、菱、竹葉眼子菜、苔草、小葉星縮菜等。無國家級保護植物。
動物資源。
綜述。
保護區鳥類資源有70多種,其中候鳥20種,其余為留鳥。它是全國性珍貴水禽保護區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遷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和驛站。越冬鳥集聚在秋季水位下降后形成的湖泊淺水沼澤區。種類有白鷺、大白鷺、蒼鷺、黑鸛、白鶴(100~200只)、白琵鷺(200~250只)、小天鵝、豆雁、鴻雁、花臉鴨、羅紋鴨、針尾鴨。越冬出現的四種鶴類,常見的是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罕見的`是灰鶴。保護區是中國白頭鶴種群最大的越冬區,通常約有200只。白鶴越冬種群較小。此外,還有100只大鴇在湖周平原上越冬。湖區魚類資源豐富,有鯉、鯽、鯰魚、青魚、草魚、白鰱等。50年代中期,保護區年產魚量達3000噸。由于捕撈過度,造成水產資源急劇下降,并涉及水禽停留與棲息。湖內軟體動物有18種,如中國圓田螺,褶紋冠蚌等。瀕危動物楊子鱷在保護區曾出現。國家保護動物一級有黑鸛、白鶴、白頭鶴、大鴇、楊子鱷;二級有白枕鶴、灰鶴、小天鵝、紅胸黑雁等。灰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鶴形目、鶴科。為大型涉禽。體長約120厘米,體重約4.5千克。通體羽色幾乎全為灰色,頭頂裸區部分呈朱紅色。雌雄羽色相同。幼鳥體羽黃褐色。喙暗綠色,先端顏色略淺。脛、跗跖及趾為灰黑色。灰鶴主要棲息灘涂、湖泊水邊、草灘沼澤等濕地環境。雜食性,主食水草、草籽、水生動物,也捕食鼠、蛇、昆蟲,有時到農田啄食谷物。
詳情。
升金湖是長江中下游極少受到污染的淺水湖泊,水質優良,水體穩定。保護區以升金湖為主體,由長升金湖及周圍的灘地組成,區內水生生物資源極其豐富,生物種類繁多,有水生維管束植物38科84種、浮游植物22種;浮游動物13種、底棲動物23種、爬行類21種、魚類62種。豐富的生物資源為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使保護區成為中國東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也是白頭鶴和東方白鸛等珍禽在中國的主要越冬地之。據調查,本區共有鳥類142種,其中越冬候鳥66種。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有白頭鶴、白鶴、黑鸛等5種,屬于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有白枕鶴、小天鵝等16種。已被原林業部卉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列為中國40個有國際意義的保護區之一,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升金湖,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曾稱生金湖,亦名深泥湖,位于東至、貴池境內,湖面總面積3421公頃,東南群山環抱,西傍丘陵崗地,北濱江淮洲圩,湖水清澈如鏡,沿湖煙樹迷蒙,一派江南水鄉好風光。內氣候溫和,無霜期長,人口密度低,環境污染小。湖里有魚類66種,軟體動物18種,水、濕生植物62種,大量越冬候鳥排出的糞便補充了湖區的肥力,使植物生長更為繁茂,又促進了魚類及軟體動物的生長,濕地生態系統呈現良性循環。優美的環境和充足的餌料,吸引捉大量珍稀水禽來此覓食越冬。據統計,這里有秋冬季鳥類103種,越冬停息水禽70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白頭鶴、白鶴、白鸛、黑鸛、黃咀白鷺、大鴇、金雕、白肩雕;二級保護動物有白枕鶴、灰鶴、白琵鷺、小天鵝、白額雁、白尾鷂、紅隼、黑鳶、草鶚。每年來此越冬的白頭鶴和東方白鸛,分別占中國野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越冬鶴鸛6種,占中國二分之一強。因此,升金湖在1986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水禽自然保護區,1988年又被編入《亞洲重要濕地名錄》,受到亞洲濕地局和世界濕地水禽調查局等國際保護管理機構的關注。1991年2月上旬,世界鶴類基金會副主席吉姆.哈里斯先生到升金湖考察,曾經在同一地點看見并計數到白頭鶴358只,白鸛163只,白琵鷺176只。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五
保護區總面積為11223公頃(折168345畝),占三個鄉總面積的27.5%,占全縣總面積的4.9%。由于保護區一般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為了減少人為因素干擾,故在保護區周圍的村莊和耕地均未劃入。在保護區總面積中,包括已建的大中山林場5726公頃。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參加本次的向海之旅。非常榮幸能成為本次為您服務的導游員,自我介紹一下,我姓于,于耀波。前方開車的是司機張師傅,張師傅有多年的駕駛經驗,駕駛技術高超,所以大家在行車過程中可以完全放心。今天就由我們兩個人共同為大家服務。同時給大家提幾點注意事項:首先,希望大家把吃剩下的瓜果皮裝進一個方便袋子里,保持車內環境。其次呢,坐在窗邊的朋友千萬不要把手或頭伸出窗外,以免被其它車輛刮傷。那么最后一點就是請朋友們注意下我們的車是黃色的金龍車,車牌號是吉g01234,希望大家上下車時注意識別。現在我們就開始向向海出發了。
那么我就長話短說,先為大家介紹向海......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81年,地處吉林省西部通榆縣境內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總面積1055平方公里。區內沙丘、草原、沼澤、湖泊相間分布,縱橫交錯,構成典型的濕地多樣性景觀。形成了“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蒲草葦蕩、羊草草原”四大生態景觀。向海保護區為世界著名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地,區內有各類野生植物600多種,各類珍禽293種,其中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被稱為“濕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目前世界上僅有的1500多只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中,就有60多只在這里繁衍生息。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第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第三,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第四,被國家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
電視風光片《家在向海》,曾在中央電視臺多次播放,并在第五屆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電影節上,榮獲代表國家資格獎,吉林電視臺導演程捷被評為特別女性獎。1992年,李鵬總理帶著惟一一部專題片《家在向海》參加在巴西召開的世界環保大會,把向海介紹給了世界。
在保護區內有三大水系交匯貫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額爾泰河,北有洮兒河飲水系統,形成了向海水庫和興隆山水庫兩個大面積的蘆葦沼澤區。天工巧合的資源,形成了以丹頂鶴為主的濕地珍禽景觀,以蒙古黃榆為主的天然榆林景觀;以蘆葦蒲草為主的水生植物景觀;以沙灘泳浴為主的人文景觀,以蒙古包“手把肉”為主的民俗景觀,以蒼榆古廟為主的歷史遺跡景觀。三萬多公頃濕地草原,是向海核心中的核心,是中國六大濕地之首。無所不在。向海湖畔,游禽、涉禽、鳴禽,千禽競秀;草原鳥、濕地鳥、林棲鳥,百鳥爭鳴。湖水間,鴛鴦戲水,天宇間,鷹擊長空,沼澤地上,野鴨鴻雁排隊晚歸。最美的還是丹頂鶴,丹頂鶴除兩翼前端羽毛是黑色外,通體潔白如雪,頭頂呈紅色,鳴叫響亮。鶴采食于淺水之中,吃小魚小蝦。羽毛豐滿,長嘴長頸長壽。在民間,丹頂鶴是吉祥長壽的象征,所以有“松鶴延年”之說。鶴在濕地棲息繁衍,是羽類中的王者,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一直與神仙相伴,故有“仙鶴”之稱。柱,像霸王揮鞭,似游龍過江,稱天下一絕。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一株株杏樹如披著彩衣的仙女,在風中婆娑起舞。觀景塔位于游覽區中心,高32米,置身塔上,眺望四方,風積沙丘起伏延伸,猶如條條黃龍馳騁大地。遼闊的草原綠水茫茫,湖泡河汊星羅棋布,澤邊水畔,禽鳥鳴戲,浩瀚蘆葦,碧波蕩漾,向海全景盡收眼底。
進入保護區博物館,就像進入天然的野生動物園,200多種珍禽異獸標本活靈活現。披霜戴雪的野狼,亮翅舞爪的禿鷲,飛奔擊雪的野兔,舉止凝重的天鵝,嘴似琵琶的白琵鷺,目露兇光的金雕,成群游弋的雁鴨,引頸展翅的丹頂鶴……那一幅白鸛筑巢、鶴翔雁舞、仙鶴育雛等真切的照片會把你帶入如夢似幻的神奇的動物世界。向海,因一廟得名,這廟便是今天的“向海廟”。1664年清康熙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廟,取名“青海廟”,1784年乾隆微服私訪曾下榻于此,因感于“青海廟”的“青”比“大清帝國”的“清”字少了三點水,而視為削去了大清帝國的半壁江山,故怒改廟名,賜名“福興寺”,而且親筆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書寫匾額,并留有“云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圣地,瑞鼓祥鐘”兩塊碑文。由于碑文均為木質,不禁風雨,已不知去向。后因水患廟宇坍塌,藏人瑞安**云游至此,異地又重修新廟。“福興寺”廟會年年如是,平日進香求祈者絡繹不絕,加之乾隆皇帝君臣34人前后兩次光顧,使得“福興寺”聲名遠播。1928年西藏六世**額爾德尼來寺傳經說法,匯聚喇嘛1080人,前來聽經受法著不計其數,日日香煙繚繞,因而得名“香海寺”。“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為“向海廟”,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中被徹底毀掉。1994年始,重新修復。
也許您一進廟門就被院內的幾株參天古榆所吸引,當地的人們奉她為神樹,樹上的紅布條或紅絨繩,是癡心父母用來求早生貴子或子女平安拴上去的。數以萬計的小燕子遮天蔽日地盤旋在島的上空,不斷發出唧唧啾啾的叫聲。島的北側是常年譏諷自然雕砌成的立體平面,有成千上萬個僅有5厘米左右的小洞,這些小洞就是灰沙燕的家。
野外觀鳥,只可遠眺,不過在保護區管理局所在地4公里處的仙鶴島可以一飽珍惜鳥類的英姿,其三面環水,一面臨山,島上植被多樣,灌木蔥蘢,環島水域,蒲草葦蕩,茂密連片。島上籠舍,造型古典雅致,別具一格。珍禽籠內有體態優美的東方白鶴,性情機敏的灰鶴。猛禽籠內有喜食動物內臟的禿鷲,嘴似鋼鉤的白尾海雕。最值得一看的還是要數人工訓化成功的半散半養的丹頂鶴,時而在舍外平臺上亭亭玉立,時而伸頸揚頭,屈膝彎腰,原地踏步,鼓羽亮翅,輕盈起舞。飛翔時前引長頸,后伸長腿,前后相對,優美秀逸,并不時發出“呵呵”的鳴叫聲,真是“鶴鳴九皋,聲聞于天”,頗為壯觀。我們的行程到這就基本結束了,非常開心與大家在一起相處。我想用4個“源”字來表達我的心情:第一個是緣分的緣,我們能夠相識就是緣,都說十年修得同船渡,我們這也是修得同車行了。現在我們就要分開了,緣卻未盡,還只是一個開始。那就是源頭的源,我相信這次旅程是我和各位朋友友誼的開始。第三個是原諒的原,在這次旅程中,我可能有許多做得不好不夠的地方,多虧了大家對我的理解和幫助才能順利完成這次旅程。我在這,真誠地希望大家能原諒。最后是圓滿的圓,朋友們,我們的旅程到這就圓滿地結束了。預祝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七
實習伊始,我們的指導老師李長玲老師,曹xx老師和程功煌老師向我們講述一下實習期間的相關宜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暫且稱這節課是這次實習的動員大會吧!這個會議在413舉行,會上各位指導老師主要跟我們3個實習班講了實習任務;老師聯系方式;標本采集的工具;出外實習所帶用品和出發、回程時間,還有其中的注意事項;實習中需要用到的知識的要點;標本采集后的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
會后,我們各小組分頭對5.8-5.9于雷州珍稀水生動物省級自然保護區外出實習作出各項前期準備,例如工具的整理,煮食用具的準備及實習記錄用品的準備。還有就是組內各成員的工作分配及實習計劃的制作。
2
在搭乘今天中午12:30的校車到雷州珍稀水生動物省級自然保護區實習之前,我們小組對實習用到的工具進行了再次檢查,和野炊工具及用品的整理與檢查。
于興海樓集中完畢后我們即坐車往保護區前進了,途中停留了一下讓我們購買食品。大約1小時后,到達保護區的我們把行李放好就分頭對這里的環境進行了初步的了解。
3
清晨時分,天上星辰仍閃爍著,約為清晨4點45左右,我們從睡夢中醒來,為了趕赴今早約摸6點的潮水退去時機。一切準備就緒后,眾人員于實習基地集好隊,按原定的分工各個小組拿上自己的工具,齊齊出發至海岸邊進行各類標本的采集。
我們組為了能比較全面而有效率的對這里的標本進行采集,因而分為了5個小組,每組平均兩個人。標本采集完畢之后,分組采集果然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我們組采集了很多不同的生物,這個不僅有利于我們這次實習的報告的書寫,更有利于我們鑒定海生生物能力的提高,更是擴充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對海洋生物有了更好地了解。
在雷州珍稀水生動物省級自然保護區休息了一段時間后,我們就做車啟程回去學校,車程大約是1個半小時。安全回到學校后,我們就上去實驗室對此次外出收集的標本進行初步的浸泡處理。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八
紅松洼自然保護區,是一九九四年八月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冀政函[1994]87號文”批準建立的以保護草原生態系統為主的草原自然保護區。建立保護區的目的旨在對紅松洼草原自然生態系統中植物資源的多樣性、動物源、多種類型植被和“皇家獵苑”的自然景觀進行保護,實行合理開發與科學管理;維持草原生物的遺傳多樣性;保護草原生態系統正常的`物保護紅松洼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植物物種資源,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保持生態平衡。同時進行基礎性的科學研究。
目錄地理位置區域特色自然資源旅游特色收縮展開地理位置。
紅松洼自然保護區,位于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8@~117°35@,北緯42°10@~42°20@,總面積7300公頃。
區域特色。
紅松洼草原地處河北省最北部蒙古高原的東南緣,是大興安嶺南部余脈與燕山山脈北端匯合結節處棗塞罕壩東段,屬于不同自然地理區域的過渡地帶,保護區于1994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是一個以亞高山草甸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草原植被具有不同自然氣候地帶的典型代表性。通過有關方面的專家和學者進行實地考察論證,認為紅松洼草原屬自然生態系統類保護區,具有植物物種的多樣性、生境類型的多樣性和自然特征的代表性。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595種,其中飼用植物428種,藥用植物81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藥材植物8種(三級),觀賞植物60多種。植被覆蓋率高,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草原植物和草原地貌景觀壯麗。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科研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觀賞和科研教學基地。
自然資源。
紅松洼自然保護區地處蒙古高原東南沿,地貌屬高原臺地,平均海拔1750m,區內有大小1個,水域面積8hm-2,植被以亞高山草甸為主,建群種主要為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次之。植被覆蓋率在90%以上,為華北亞高山草甸保存最好的區域之一。由于本區位于東北、華北、內蒙古三大植物區系交匯地帶,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每平方米種子植物達25種以上,區內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的藥用植物8種以及白鶴、黑鶴、大鴇、大天鵝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20種,為我國中溫型森林草原地帶的生物物種基因庫,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另一方面,本區位于西遼河和灤河和發源地,處于農牧交錯地帶,生態系統脆弱敏感,穩定度低,容易引起沙化退化。生物資源:本區位于東北、華北、內蒙古三大植物區系交匯地帶,。
旅游特色。
紅松洼牧場風景區位于圍場縣西北部,北鄰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鎮,是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這里風力資源豐富,建有一排排巨大風機組成的風機發電場,這里還飼養著耗牛,獨具特色.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氣候涼爽,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c。紅松洼面積110萬畝,草原面積20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8%,是我縣北方較大的草原風景區.這里動植物種類繁多,水草豐美,是一處新興的旅游勝地。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十九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向海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向海之旅就有我為大家做向導。那么我就長話短說,下面為大家介紹向海......向海地處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吉林省通榆縣西北部,是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十分關注的“自然保留地”。
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地貌以沙化和鹽漬化的平原為主,區內多固定沙丘,沼澤濕地和湖泊分布其間:沙丘上千奇百怪的蒙古黃榆,是世界罕見的生態景觀;一望無際、神秘莫測的蒲草葦蕩,是向海的獨特景觀;三萬多公頃濕地草原,是向海核心中的核心,被世界環保組織定為a級濕地,是中國六大濕地之首。
向海水草豐美,是鳥類的樂園。據專家近幾年觀察,已發現293種。其中,猛禽有金雕、白尾海雕、禿鷲、隼、鶚等20余種。還有天鵝、大鴇、灰雁、白額雁和世界瀕危物種一類保護鳥類白鸛等。向海的鶴最為有名。全世界有鶴類14種,向海占有6種。它們是丹頂鶴、白鶴、灰鶴、白頭鶴、衰羽鶴、白枕鶴。由于向海鶴的種類多,種群大,有“鶴鄉”之美譽。
此外,向海還有狍子、黃羊、蒙古兔、狼等37種獸類;青魚、草魚、鯉魚、鰲花等19種魚類和林蛙、白條飾蛇等14種兩棲爬行動物。
那么向海的歷史沿革是,向海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81年,是經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第27號文批準建立的,為白城專署直屬林業事業單位,后委托通榆縣人民政府代管。1986年7月,國務院第75號文批準向海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為省林業主管部門和縣政府雙重領導。1983年至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和吉林省林業廳投資在保護區進行了一期工程建設,總投資160萬元。在林業主管部門和省、市、縣各級領導及國內外自然機構的關心和支持下,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全體員工,努力拼搏,取得了一定成績。1992年加入“世界濕地公約組織”,被列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中“國際重要濕名錄”,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第五屆意大利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節上,反映向海保護區的專題片《家在向海》奪得了評委會主席特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代表資格獎,吉林電視臺導演程捷被評為特別女性獎。1992年,李鵬總理帶著唯一的一部專題片《家在向海》參加在巴西召開的世界環保大會,把向海介紹給了世界。
1993年5月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994年7月30日,吉林省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使保護區的規范化管理有了法律依據。1993年4月吉林森警總隊派出一支森警大隊進駐向海保護區,配備了森林防火車等設施,切實加強了向海保護區的防火、禁獵等保護工作。1996年在一期工程建設完成的基礎上林業部批準計劃投資939萬元進行一期續建工程建設。1995年經省編制委員會批準向海保護局晉升為縣(處)級事業單位。
1999年10月,由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和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合作編制完成《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00-2015年)》,確定了向海保護區為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濕地生物物種的遺傳基因庫。并使向海保護區朝著健康有序、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1999年內,國家給向海保護區專項投資1065萬元用于分洪入向,造林、種草、封山育林等生態工程建設,初步建立了較完善的保護體系。1999年11月3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將向海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調整為省林業部門和通榆縣雙重管理,以省林業部門為主,整體上劃歸省林業廳管理,作為省林業廳直屬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調整,理順了國家對向海保護區的建設投資渠道,加大了對向海保護區自然保護事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2000年7月5日,吉林省省長洪虎到向海保護區現場辦公,視察了生態工程、博物館、并對涉及向海保護區生存和發展的移民、旅游發展等問題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界同仁的關心下,保護區的全部職工努力拼搏,艱苦奮斗,來迎接大好發展機遇和未來嚴竣的挑戰。
下面給大家3個小時的時間,讓大家自由活動,留念拍照。3個小時后請大家回大我們的旅游車上。
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范文(20篇)篇二十
(1994年10月9日國務院令第167號發布,根據2012月29日國務院第138次常委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1月8日國務院令第588號發布,201月8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第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國家采取有利于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第六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用于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領導。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然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侵占自然保護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
第八條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實行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
國務院林業、農業、地質礦產、水利、海洋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主管有關的自然保護區。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部門的設置和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
第九條對建設、管理自然保護區以及在有關的科學研究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十條凡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建立自然保護區:。
(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域;。
(三)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島嶼、濕地、內陸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五)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需要予以特殊保護的其他自然區域。
第十一條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在國內外有典型意義、在科學上有重大國際影響或者有特殊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除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義或者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級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后,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并提出審批建議,報國務院批準。
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縣、自治縣、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并提出審批建議,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跨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有關行政區域的人民政府協商一致后提出申請,并按照前兩款規定的程序審批。
第十三條申請建立自然保護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報建立自然保護區申報書。
第十四條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由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確定,并標明區界,予以公告。
確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應當兼顧保護對象的完整性和適度性,以及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第十五條自然保護區的撤銷及其性質、范圍、界線的調整或者改變,應當經原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批準。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自然保護區的界標。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有特殊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可以在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后加特殊保護對象的名稱。
第十七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在對全國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的基礎上,擬訂國家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經國務院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后,報國務院批準實施。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該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規劃,按照規定的程序納入國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門的投資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十八條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準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
核心區外圍可以劃定一定面積的緩沖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
緩沖區外圍劃為實驗區,可以進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游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原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劃定一定面積的外圍保護地帶。
第十九條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職責分工,制定有關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本行政區域內各類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其主管的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者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二十一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自然保護區內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自然保護區的具體管理工作。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自然保護區;。
(四)組織或者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工作;。
(六)在不影響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組織開展參觀、旅游等活動。
第二十三條管理自然保護區所需經費,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國家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給予適當的資金補助。
第二十四條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在自然保護區設置公安派出機構,維護自然保護區內的.治安秩序。
第二十五條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單位、居民和經批準進入自然保護區的人員,必須遵守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第二十六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因科學研究的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中,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原有居民確有必要遷出的,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因教學科研的目的,需要進入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采集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經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批準。
從事前款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其活動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第二十九條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在自然保護區組織參觀、旅游活動的,必須按照批準的方案進行,并加強管理;進入自然保護區參觀、旅游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嚴禁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游項目。
第三十條自然保護區的內部未分區的,依照本條例有關核心區和緩沖區的規定管理。
第三十一條外國人進入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事先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報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進入自然保護區的外國人,應當遵守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規定。
第三十二條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采取補救措施。
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建設的項目,不得損害自然保護區內的環境質量;已造成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決定由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三十三條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護區污染或者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擅自移動或者破壞自然保護區界標的;。
(二)未經批準進入自然保護區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的;。
(三)經批準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采集的單位和個人,不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活動成果副本的。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自然保護區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除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處罰的以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對自然保護區造成破壞的,可以處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給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準在自然保護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
(二)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游項目的;。
(三)不按照批準的方案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給自然保護區造成損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責令賠償損失。
第三十九條妨礙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自然保護區重大污染或者破壞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有關類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辦法。
第四十三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四條本條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