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周瑜還有哪些英雄事跡寫兩個篇一
周瑜營中又缺箭了,他想到前一次諸葛亮草船借箭就一肚子火,為了出這口氣,顯顯自己的才能,在手下面前扳回面子,這次決定再去向曹操借三十萬支箭,他令手下準(zhǔn)備好一切,就等著刮東風(fēng)起大霧。
三天過去了,江上一沒風(fēng)二沒霧,只有一輪火紅的太陽。
五天過去了,江上還是沒有一絲風(fēng)也沒有一片霧,周瑜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zhuǎn)。
七天過去了,江上一切如故。周瑜更急了,但別無他法。
第十天四更天,手下突然來報,說江上刮起了大風(fēng)也起了在霧,而且比前一次更大。
周瑜甚是高興,迅速穿上戰(zhàn)袍,親自指揮草船,浩浩蕩蕩出發(fā)了。到曹軍不遠(yuǎn)處,停船擊鼓。
曹操聽到鼓聲,頓時又是一跳,不知敵軍半夜擊鼓是何用意,腦中一片混亂,慌忙之中下令放箭。
眼看周瑜的計劃就要成功了,曹操突然想到了上次就是這樣上了諸葛亮的當(dāng),這次不可能再上了,又馬上命令改放火箭,頓時江上出現(xiàn)了極為壯觀的“流星雨”。
周瑜正在得意洋洋地飲酒作詩,見此情景,當(dāng)時傻了眼,一動不動。
手下風(fēng)勢不妙,道:“都督,咱們趕快撤退吧。”
周瑜這才回過神來,立刻下令撤退,但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所有的船只都被熊熊烈火燒著了。將士們都在救著火,吶喊聲、撲火聲、射箭聲……亂作一團,周瑜看到這些,痛苦萬分。
半個時辰過去了,所有的船只都沒得救了,將士們也全都撇下他們的都督跳到江里各尋生路去了。周瑜也帶著滿身的烈火跳到江里,火烤的肉又碰到冰涼的江水,種種滋味使周瑜不得不大叫“啊——”
“都督,都督,出什么事了?”
周瑜環(huán)顧四周,搖頭苦笑道:“沒什么,做個噩夢而已。”
周瑜還有哪些英雄事跡寫兩個篇二
天地蒼茫,歲月無聲,亙古的長風(fēng)吹起歲月的風(fēng)帆,歷史被如沙的時光悄悄地掩埋,當(dāng)我們回首時,已了無痕跡。然而當(dāng)我們真正回首去聆聽和撫摸這塵封的記憶時,卻總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鳴沙中突兀,回蕩。
如煙往事,似水流年,卻帶不走這樣一個熟悉的名字——周瑜。
人們談到《三國演義》,首先要把諸葛亮抬出來美言幾句,贊頌一番,特別是他神話般的事跡更加讓人激動,那么周瑜呢?一提起你,無不說你氣量狹小,嫉妒遇遇賢才,氣你千方百計要害諸葛亮。然而,你真的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嗎?周瑜盡忠于東吳,是吳國的一員大將,更是頂梁之柱,一生在戰(zhàn)場上馳騁,立下不少功績;你也愛惜人才,對下屬器重有加,又是一位大家公認(rèn)的都督,誰不敬重你呢?
不得不說,《三國演義》把周瑜描寫成了一個氣度褊狹,忌才妒能的人物,被諸葛亮用計氣死了,甚至臨死還說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話,讓一代名將聲譽蒙冤。但歷史上的你胸襟廣闊,氣度寬宏。老將程普因你年輕地位比自己高,對你不服,多次當(dāng)面侮辱你,你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后被你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地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和你成為好友。
周瑜,你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周瑜,你是世間少有的奇男子。你“青年有俊聲”,少年得志統(tǒng)領(lǐng)三軍,南平長江,西治巴蜀;治軍有度才服程普,力辯群臣寧戰(zhàn)不降;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是決勝千里的帥才;羽扇綸巾,輕袍緩帶是儒士風(fēng)范;狂吟舞劍,聽弦歌而知雅意是名士風(fēng)雅;時人無不知“曲有誤,周郎顧”,一曲《長河吟》與《廣陵散》一般成為世間絕響。這樣的人生還嫌不夠精彩,又與小喬配為佳偶,琴瑟相合羨煞世人。
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而歷史長河中,唯有你沉淀在我的心上。
周瑜還有哪些英雄事跡寫兩個篇三
周瑜是江東孫氏集團中一個足智多謀的將領(lǐng)。他用反間之計,一舉除掉了曹操手下兩個得力的水軍將領(lǐng)。
原來,曹軍士兵,多系北方人,不習(xí)水戰(zhàn)。曹操在占領(lǐng)荊州之后,便用降將蔡瑁和張允為都督,訓(xùn)練水軍,為掃平江東做準(zhǔn)備。蔡、張二人,久居荊州,深得水戰(zhàn)之妙。由他們訓(xùn)練水軍,對江東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周瑜深為憂慮。一天,周瑜正在帳中議事,有人通報故人蔣干來訪。周瑜對眾將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這蔣干,字子翼,與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頗厚,現(xiàn)為曹操帳下幕賓。這次,他是主動請命前來江東的,目的是要說動周瑜投降。對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數(shù)。
所以,他一見面就把蔣干的嘴“封”了起來:他命大將太史慈監(jiān)酒,聲稱“今天是老同學(xué)相見,但敘朋友之情,不言軍旅之事,有言之者當(dāng)即斬首”。然后,他又以江東精勇雄壯的士兵、堆積如山的糧草和眾多的文武英杰,夸示蔣干,使得蔣干始終無法開口道出說詞。
歡宴之后,周瑜一定要與蔣干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狀,和衣而臥,嘔吐狼藉,一會兒就鼾聲如雷。那蔣干因心中有事,難以入睡,二更即起,見帳內(nèi)殘燈尚明,桌上堆著文書,便下床偷看,他見有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一封投降書信,不禁大驚,忙將其藏到了身上。
這時,周瑜在床上翻了個身,說起了夢話,道是數(shù)日之內(nèi)要讓蔣干看那曹操的腦袋。蔣干連忙熄燈上床。將近四更時分,只聽得有人進帳喚道:“都督醒了嗎?”周瑜裝作夢醒的樣子,故意問那人說:“床上睡的是什么人?”那人答道:“都督請子翼一同睡覺,怎么忘記了?”周瑜懊悔地說:“我平日從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說過些什么?”那人道:“江北有人過來。”周瑜小聲喝道:“低聲!”又叫:“子翼。”蔣干裝作睡著,一聲不應(yīng)。
周瑜同來人悄悄走出帳外,蔣干則在帳內(nèi)偷聽。只聽來人在外面說:“蔡、張二位都督道:‘急切中無法下手。’”后面的話因聲音太小,無法聽清。一會兒,周瑜回到帳內(nèi),又叫:“子翼。”蔣干不應(yīng),仍然蒙頭假睡。周瑜遂脫衣就寢。蔣干暗想:這周瑜是個精細(xì)人,天亮后若不見了蔡、張二人的書信,豈肯與我干休?因此,剛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機,悄悄溜出帳外,叫上隨身帶的小童,飛快地趕到江邊下船回江北去了。 蔣干回到江北,去見曹操。曹操問道:“子翼,事情辦得怎么樣?”蔣干回答說:“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詞所能打動。”曹操十分不悅,道:“事情沒有辦成,反讓人家笑話!”蔣干說:“雖然沒能說動周瑜,卻為丞相打聽到一件重要事情。請摒退眾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蔣干取出書信,并將聽到的事情一一告訴了曹操。曹操大怒道:“這兩
個賊人竟敢如此大膽!”遂喚蔡瑁、張允入帳,未容二人分辯,即命武士推出斬首。這樣,大戰(zhàn)尚未開始,曹軍最為得力的兩個水軍將領(lǐng),就被周瑜以反間之計輕而易舉地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