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海外華僑愛國事跡介紹海外僑胞的愛國事跡篇一
一把焊槍,能在眼鏡架、金項鏈上“引線繡花”,能在紫銅鍋爐里、電機輪骨架上“修補縫紉”,也能給導彈、戰車、潛艇“把脈問診”……不管什么材質的焊接件,不管多么復雜的工藝、多么嚴苛的標準,只要艾愛國出馬,就基本沒有拿不下的焊接活兒。
在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鋼”)的焊接研究室里,記者見到了焊接顧問艾愛國。他個子不高,一身藍灰色工作服洗得泛白,臉上堆疊的皺紋刻下了歲月的痕跡。
“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痹诤腹徫簧闲燎诠ぷ靼雮€多世紀,艾愛國用深厚的理論素養和精湛的操作技能,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拼搏奉獻精神。
“拼命三郎”——
面對最苦最累的活,總是沖在最前面
五米寬厚板連鑄項目冷卻水循環系統管道安裝現場,艾愛國手搭墻壁用力一蹬,兩步就下到一米多深的坑道。戴上手套,舉著遮光面罩,他比劃著給正在焊接管道的同事們做指導。
三四十厘米寬的作業空間,把艾愛國卡在很靠前的位置。焊花飛濺,彈在厚實的工作服上又四散開去。熱量不斷侵擾著身體,才幾分鐘,他頭上細密的汗珠就凝結成豆大的汗滴,順著臉頰往下淌。
“師父就是這樣,面對最苦最累的活,總是沖在最前面。”艾愛國的徒弟、湘鋼焊接高級技師王國華說。
艾愛國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1969年,艾愛國在湖南株洲攸縣邊遠山村勞動,因為干活最拼命,被全體村民及村里的知青,共同推薦到湘鋼當工人。
“當工人就一定要當個好工人,既要鉆研技術,在思想政治上也要追求進步,爭取早日入黨。”進廠前,父親囑咐他。
在廠里,艾愛國敢于吃別人不愿吃的苦,受別人不愿受的累。
當時,在所有焊接活中,大型銅構件焊接的難度最大。
1991年,艾愛國受命到湘鄉啤酒廠幫助焊一口從歐洲進口的直徑3米多的大型糖化銅鍋。在以仰位焊接銅鍋底部時,數百度的銅粒濺如雨下,劇烈的灼燒感,讓艾愛國疼痛難忍。他咬緊牙根,硬是手執焊槍不松勁。任務完成后,摘下防護用的石棉手套,血泡已經布滿他握焊槍的那只手。
像這樣的急難險重任務,艾愛國承擔了很多。自1985年入黨,艾愛國堅持“做一名共產黨員,我就要做得更多”。
“鋼鐵縫紉大師”——
攻克數百個焊接技術難關
愛學習、肯鉆研——這是老同事眼中的艾愛國。在湘鋼工作的半個多世紀里,他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攻關。
1982年,艾愛國以氣焊三項和電焊五項等科目全優的成績,拿到了鍋爐合格焊工證,成為當時全湘潭唯一一個持有雙證的合格焊工。
1984年,為了解決我國鋼鐵產能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國家組織全國鋼鐵廠集中技術攻關。“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研發,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這種風口是煉鋼高爐輸送焦炭粉的核心裝置,這一零部件在當時國際市場上價格特別高,并很難買到。國產舊有零部件不耐高溫,短則十天,長則兩個月就需停產更換,嚴重制約國內鋼鐵企業發展。
“人家能干,我們為什么不能干?”艾愛國用了100多天時間,先是大膽提出采用當時國內尚未普及的氬弧焊工藝,然后在一次次試驗中不斷創新,對焊機、焊槍逐一改進,摸索出最佳焊接條件,最終成功完成了焊接。
這項技術的成功攻關,直接推動全國鋼鐵產能提升。1987年,艾愛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后來,艾愛國又主持了焊接領域的諸多重大攻關任務。支援首都鋼鐵公司制氧機安裝,推動中厚板x形坡口對接埋弧焊工藝創新,幫助解決我國某大型設備0.2平方米紫銅導板上密集施焊難題……艾愛國累計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
這些年,光紙質版的筆記,艾愛國就整理了至少十幾萬字。58歲時,他又自學電腦。如今,辦公電腦里,他收集整理了有關各類攻關案例的資料,已經有幾十個類別、上千個文件夾。“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到。”艾愛國常這樣說。
“老黃?!薄?/p>
把這門手藝繼續往下傳
一路小跑過來,并腿,立正,“啪”的一聲,歐勇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退伍14年,這個40歲出頭的漢子還保持著在部隊當兵時養成的習慣。
“說起來,當年我去當兵,還是師父幫忙拿的主意。”歐勇告訴記者,1996年,他以技校實習生的身份進入湘鋼,就跟在艾愛國的班組學習。從基礎操作開始,一學就是9年。
2005年,我國海軍某部隊發出征召通知,鼓勵年輕技術工人應征入伍。歐勇打小就有當兵夢,有些激動又有些猶豫,連日不在工作狀態,艾愛國看出了歐勇的心事。
“黨和國家需要你去哪里,就去哪里?!卑瑦蹏Z速不快,但字字有力。有了師父的支持,歐勇立刻報了名。接下來3年,他在部隊保質保量地完成指定的焊接任務。服役期滿,歐勇回到湘鋼,繼續跟著艾愛國學習。如今,歐勇在湘鋼技術質量新材料研究所刻苦鉆研,已經成長為焊接首席技師。
這些年來,艾愛國傾心傳藝。他就像一頭“老黃?!保胤瞰I。據了解,現在湘鋼80%以上的高級焊工,都是艾愛國帶出來的。他們當中,有的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還有很多徒弟學成后,在國內各個大型企業,成為焊接班組的骨干力量。
2003年以來,艾愛國利用工余時間,義務給200多名下崗工人和農村青年授課?!拔覀儧]有工作服,師父就到處找工人換下來不再穿的工作服拿來用,還把自己的新工作服拿來給我們穿;大家學理論有些吃力,師父就一句句、一條條講給我們聽?!爆F在已是中冶京誠湘潭重工設備有限公司鉚焊車間二班班長的劉四青說。
退休以后,艾愛國被湘鋼返聘為焊接顧問。如今,已經71歲的艾愛國,每天仍舊忙碌在克難攻關、傳技授藝的一線。“井水取不盡,力氣用不完。”他要把這門手藝繼續往下傳。
海外華僑愛國事跡介紹海外僑胞的愛國事跡篇二
王兆松先生幼年貧苦,無奈下南洋謀生,經艱辛奮斗,成為馬來西亞著名僑領、企業家。
1875年,王兆松出生于文昌清瀾鎮義門村一個貧困漁民家庭,他的父親是老漁民,成天泡在海水里,家貧如洗。為了尋找一條活路,年僅13歲時王兆松揮淚辭別父母兄長,在鄉鄰的攜領下搭帆船到南洋自食其力。他先是在馬來西亞以撈蝦為業,后又當過冰塊推銷員,他根據不同漁船的需求,主動用舢板把冰塊運到漁船上,用自己的勤勞和誠實換取了珍貴的信譽。稍有積累,便及時買了輛汽車,在推銷冰塊之外,又經營起冰魚運銷業,由于推銷成績突出,被英國商人的一個公司委任為總代理。在此基礎上,王兆松逐步開拓涉足其他項目,除了投資經營房產、種植橡膠、開采錫礦外,還投資經營酒店、戲院等服務行業。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王兆松已成為瓊籍華僑中的知名企業家。
王兆松的成就和為人,深得鄉親以及當地上層人士的信賴和敬重,被推舉為吉隆坡瓊州會館等職,1930年,他被馬來西亞雪蘭峨州政府委任為華人參事局員和太平局紳,是年王兆松55歲。
對于故鄉的公益事業,王兆松一直非常熱忱。1936年,王兆松等人發起成立瓊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旨在開發瓊崖墾殖、礦業、漁、鹽等業。他帶領眾鄉鄰在萬寧置地8000畝,種橡膠400多畝??谷諔馉幤陂g,王兆松率瓊崖華僑積極捐資,支持瓊崖抗日戰爭。時任瓊崖自衛獨立隊總隊長的馮白駒曾親筆給王兆松致函兩封,贊揚愛國華僑“熱誠義舉,無任感佩”。
海南很多醫院、學校都有王兆松的捐獻。1920-年籌建??诤D厢t院時,他捐助大洋1000元,被聘為名譽董事;還3次為瓊海中學(海南中學的前身)捐款,獨資為文昌中學捐建圖書館,即兆松樓;文昌清瀾南島小學、會文冠南小學等,也都有王兆松所捐的教學樓。這些教學樓目前都保持著原來的騎樓風貌,仍在使用。
富了,不忘記窮人,這一美德在王兆松身上充分體現出來。1956年王兆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病故。他的名字一直銘刻在僑鄉人民的心中,他的愛國情懷,在他的子孫中代代相傳。
從1934年起,王兆松每年從國外匯款為文昌家鄉修路,還在通往家鄉的公路上建起5座木橋。后來因為匯款麻煩,王兆松在文昌買下3間鋪面房,以房租支付維修費。又在海口買下2棟樓房(今新華北路“長安旅店”和得勝沙51號),托人代理,租金全數用于公路維修和解決鄉親困難,不足部分再從國外匯款。
1955年,王兆松在吉隆坡病逝,終年80歲。
海外華僑愛國事跡介紹海外僑胞的愛國事跡篇三
有英雄就有懦夫,有愛國者就有賣國者。有一些人雖然是中國人,卻認為中國處處不如外國,在外國人面前挺不起腰桿,甚至說“外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谷彰麑⒓櫜龑ψ鎳猩詈竦那楦?,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挺身而出,率軍抵抗日本的侵略。他在外國人面前,也表現出了豪邁的氣魄。
有一年,吉鴻昌被國民黨政府派到美國去考察。一天,他到郵局寄包裹。美國的一個郵局工作人員聽他說是中國人,就嘲笑說:“中國?我可不知道什么中國!”吉鴻昌聽了,十分生氣??膳阃囊粋€使館人員對他說:“你何必說是中國人呢?說是日本人,他對你的態度就會好了?!?/p>
吉鴻昌頓時感到受了污辱。他想:我們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大國,為什么連是中國人都不敢說呢?他對使館的人說:“你覺得做中國人丟臉嗎?不光彩嗎?我倒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得很!我誓死不當崇洋媚外的洋奴!”
他回到住處,找來一塊木牌,在上面工工整整寫了“我是中國人”幾個字,然后掛在胸前,外出時也不摘下。當美國人驚奇地注視他的時候,他心中十分自豪。
海外華僑愛國事跡介紹海外僑胞的愛國事跡篇四
在與北京二建支援湘鋼建設的焊工共事期間,他偶然接觸到了電焊技術,被深深吸引,遂開始向他們學習。艾愛國經過日夜苦練,終于在1970年成功獲得了湘鋼基建外管道隊招聘的6個焊工名額之一。
當時,他手中沒有焊接技術書籍,只能將焊條說明書視為珍寶,讀懂后細心研究。在學習電焊時沒有面罩,只能用一塊黑玻璃保護自己的眼睛,手和臉都被弧光烤灼,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疤痕。
經過努力,到了1982年,艾愛國成為了湘潭市當時唯一一個持有氣焊合格證和電焊合格證的焊工?;貞浧鹪谝痪€做焊工的歲月,他說那是一份真正的苦差事,特別是做風口焊接時,由于時間長、溫度高,他的手會出現一片片紅色水泡。
艾愛國談起了焊接新型貫流式高爐風口的一次工作經歷,他要將風口的鍛造紫銅與鑄造紫銅牢固地焊接在一起,這種新型風口是純紫銅錐型體,重100多公斤,紫銅焊件散熱快,溫度不易掌握,加之焊件大,鑄件、鍛件的材質結構不同,因此,鑄件和鍛件間的焊接成了攻關的最大難題。
剛接到這個任務時,艾愛國也犯了難,最后,他提出了當時在國內還沒有普及的“手工氬弧焊接法”設想,并草擬了一套焊接工藝。
“完成焊接需要加熱到700多度,周邊和環境的輻射率都很高,所以只能用石棉板擋在前面,手套也是石棉的,即使是夏天,我還得穿毛衣,否則會被火烤疼,”艾愛國說。
盡管這個過程非常辛苦,但艾愛國將其看成是樂趣,他在焊接時非常投入,甚至到了工作完成后才發現自己的手上又起了許多水泡的情況。
艾愛國也分享了一次焊接失敗的經歷。那天,他從早上7點開始焊接,一直堅持到下午1點多鐘,毛衣毛褲都濕透了,一直站著焊接了6個多小時,最后還是失敗了。這次不成功對他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他不甘心,寫信給湘鋼領導,要求獲得再次嘗試的機會。
榮譽的光環沒有讓艾愛國止步。這些年,艾愛國先后參加過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幫助國家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了超過400個焊接技術難關,改進了超過120項工藝。他深入一線,反復論證,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力爭每個項目的設計都有所創新,也為中國焊接技術從弱到強奠定了基礎。
海外華僑愛國事跡介紹海外僑胞的愛國事跡篇五
偷襲珍珠港得逞后,日軍兵臨新加坡城下。此時,新加坡華僑以林江石為領導人,組
織成立了1300多人的星洲華僑義勇軍投入戰斗。
1942年2月6日,義勇軍先后7次打退敵人進攻。9日,義勇軍將附近英軍遺棄的兩個油庫的汽油倒入海中燃起大火,燒毀30多艘日軍登陸艇。據當時日本媒體報道,驕橫的日軍在受到義勇軍打擊后,怎么也不相信他們面對的只是華僑游擊隊。但是,由于駐守新加坡的英軍向日軍全面投降,加之義勇軍勢單力孤,新加坡華僑游擊隊被迫解散。英軍一位中尉曾經感慨地說:“義勇軍組織得太晚了,否則,相信一定能夠阻止敵人的前進?!?/p>
2月16日,氣勢洶洶的日軍進入新加坡市區后,隨即開始以屠殺華僑抗日分子為主要目的的“大驗證”行動,命令男性華僑“聽候良民登記”。在“驗證”中,幾乎每一個華僑都受到了日寇的嚴厲審問,各界華僑成功人士更是日軍迫害的重點對象。凡是被日軍“認定”的抗日華僑,或被捆綁后推入海中淹死,或被活埋,或被毒死,或被集中槍殺,其狀慘不忍睹。許多華僑甚至僅僅因為接受審問時有點緊張就被當作抗日分子殺死。后來,日寇幾乎每攻占一個地方,都要進行類似的“驗證”,致使檳城、怡保、吉隆坡、馬六甲等大中城市中成千上萬的抗日華僑蒙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