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學書籍的讀后感篇一
讀了《水滸傳》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忠義兩全。《水滸傳》一書記敘了以宋江為首的108條好漢從被逼無奈聚義梁山泊,到被朝廷招安,再到為宋大破遼兵,最后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在我腦海中印下了兩個字:忠、義。
一個“忠”字就包含了對自己的國家、親人、朋友的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只效忠于自己的國家,可謂是忠心耿耿;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面對高俅之子的調戲、凌辱寧死不屈,最后上吊自殺,這也是忠的表現。
“義”字包含了很多內容,108個好漢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就是義;為人民、國家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義。在108個英雄中,我認為最能做到“義”的是一個黑大漢,他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但是他路見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喪盡天良的惡人們聞風喪膽。他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游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們也應該有義氣,擁有強烈的正義感,為了正義,為了真理能奮不顧身。
文學書籍的讀后感篇二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東西,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著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文學書籍的讀后感篇三
《紅巖》是一部紅色經典著作。作者是羅廣斌和楊益言,羅廣斌和楊益言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幸存者,他們是在50年代以充沛的熱情寫下了一系列紀實文學和革命回憶。
《紅巖》主要講了解放戰爭末的重慶。重慶地下黨的工作人員為了配合工人運動,而被國民黨囚禁殺害,他們在監獄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歷經了各種折磨。而他們忍受了各種煎熬,終于等到了解放。最后,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雖然劉思揚等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于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槍炮聲,去迎接黎明時燦爛的曙光。
在這部小說中,人物形象眾多,性格鮮明。其中我最敬佩的是江雪琴江姐和許云峰老許。當江姐的丈夫被敵人殺害,斬首示眾時,她強忍傷痛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去,這一幕充分表達了江姐的堅強和以大局為重;當竹簽子釘入手指她也沒有屈服,為了不暴露越獄計劃,她堅定的走上刑場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堅強。許云峰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共產黨員。當書店有危險的時候他用他高度的政治敏感首先意識到了;當叛徒待國民黨來找他的時候他冷靜地面對保護了同志的安全;當他在宴會上識破了敵人的陰謀,輕松應對;當許云峰知道自己將要犧牲的時候,他一點都不懼怕從容地面對死亡,他臨死前那鏗鏘有力誓言讓我感到震撼,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與江姐同樣的革命精神,只有共產黨才有的革命精神!
看完了這本書我不禁聲淚俱下,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革命前輩為了我們下一代的幸福而作出的犧牲,讓我知道了現在生活來的有多么的不容易,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更讓我體會到了共產黨員堅定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