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貴陽旅游導游詞篇一
黃果樹瀑布距省城貴陽市137公里,位于貴州省西部鎮寧縣和關嶺縣接壤處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從貴陽乘車到黃果樹,約需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
黃果樹大瀑布已經到了,你們看,這就是早已聞名遐邇的中國第一大瀑布。
黃果樹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總高74米,寬81米,夏秋洪水暴漲,瀑布如黃河倒傾,峭壁震顫,谷底轟雷,十里開外,也能聽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強大沖擊力,濺起的水霧可彌漫數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側崖頂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濺起的水霧所籠罩。游人謂之銀雨灑金街。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綹從岸頂上掛下來,遠遠望去,那潔白的水簾飄然而下,揚揚灑灑,如綢緞飄舞,如仙袂飄舉,如淑女浣紗。數百年來,黃果樹瀑布的雄姿一直為許多文人學者所驚嘆。清代貴州著名書法家、頤和園三字的題額者嚴寅亮在望水亭題寫的對聯: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需梭織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動地概括了黃果樹瀑布的壯麗景色。
現在,我們來到了瀑布跌落處---犀牛潭。此潭乃因傳說有神犀潛藏水底而得名。有沒有神犀,誰也沒有見過,但潭水的神秘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駐足潭邊,都會浮想聯篇。若是晴天的上午10時或下午4時左右,由于陽光的折射,你還可以透過瀑布沖擊時濺起的雨霧,看到從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頓生雄姿蓋世,艷麗昭天之感。
這個瀑布為什么起名叫黃果樹瀑布,而不叫其他別的什么瀑布呢?據民間傳說,是因為瀑布邊上有棵高大的黃桷樹,按當地的口音,桷與果讀音相同,所以人們就習慣稱之為黃果樹,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農民都喜歡種黃果,瀑布邊上就有一大片黃果園,因此就把這個瀑布稱之為黃果樹瀑布了。
貴陽旅游導游詞篇二
近些年來貴陽的旅游資源的開發確實比以前快速了很多,旅游資源不多的貴州相對于其它省市來說還是一個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省。在這里的旅游景點是我們的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在國內的很多的電影也在貴州拍攝。這也是充分的體現出來了我們的貴州的景色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的。特別是我們的貴陽,氣候溫和,不冷不熱,爽爽的貴陽被稱為“避暑之都”。像我們比較熟悉的黔靈山公園,河濱公園,森林公園,花溪公園,花溪的十里河灘和平橋,這些都是以山水,樹木為美景而吸引人的,還有我們的青巖古鎮,它是以古老的建筑來吸引游客的,這些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原汁原味的本土建筑,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魅力的;這一點相信我們的廣大的同學們也是應該清楚地。而今天我主要介紹是我們所熟悉的花溪的濕地公園,希望同學們聽了我的講解后能對濕地公園的景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濕地公園主要位于貴陽市花溪區中心城區的北部,距離貴陽市中心僅12km,是全國罕見的城市濕地。在環境上它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原巖溶丘陵區,是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征的城市濕地公園,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形成豐富多樣的風景地貌資源。
獨特性
截至2009年3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批準五批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我國現有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共計30處,其中絕大部分位于東部省份,目前西南地區尚無一處。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申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具有填補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類型空白的意義,易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
特點
濕地類型豐富
濕地公園范圍內有天然的河流濕地、河漫灘,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溝渠等。多樣的濕地類型,為各種生物營造了安全的覓食、棲息、繁殖場所,同時也為開展濕地公園的科普、科研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濕地物種多樣性豐富
據統計,濕地公園內有維管束植物495種,其中濕地高等植物51種,占貴州省內濕地高等植物總數(185種)的27。6%。另外,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種(不包括栽培種);貴州省二級保護植物1種,且為貴州濕地特有種;國家珍惜保護動物3種。
濕地環境質量較高
濕地公園的濕地環境質量較高,尤其是水環境。花溪河水資源充足。另外,花溪河的水質優良,清澈見底,達到ii類地面水水質標準,是貴陽市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點。
濕地景觀資源豐富多彩
且特色鮮明。碧云窩的地質遺珍和十里河灘沿線河灘景觀都屬于特品級景觀資源,區內的花溪公園被譽為“高原明珠”,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文景源,這些景觀資源的質量、數量和價值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典型性,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濕地公園景觀資源的類型與特征
地景
(1)地質遺珍:主要指花溪碧云窩早三疊世中期的紫紅色地表風化殼及溶塌角礫巖的地質遺跡。
(2)山景:主要指花溪河東側沿河的大將山脈,位于花溪公園內的麟山、龜山、蛇山、鳳山以及穆家壩至花溪水庫壩堤兩岸的姐妹峰等。
水景
(1)河灘景觀:本風景名勝區的主體河灘景觀為花溪河秀麗的十里河灘景,共含8個景觀。
(2)涌泉景觀:位于南湖以南的地下涌泉。
生物景
(1)森林:花溪區森林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森林植被類型,碳酸鹽巖植被分布很廣。
1、 園景:區內園景以花溪公園最為突出。新建園景中陽光水鄉農業觀光帶等級最高,牛角島、鐵路橋至麥翁橋之間的休閑綠地、貴大北校區段沿花溪河兩側局部現已建園路和小型硬質場地,但是互相之間無接駁,與周圍市政路也呈分裂狀態;位于董家堰橋南側現有盆景園一處,內有面積較大荷花池。
2,建筑:濕地公園紅線內現有多種類型建筑。包括:自然村落、商業服務建筑、市政建筑、新建居住區及工程構筑物等。
貴陽旅游導游詞篇三
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黃果樹大瀑布雖然沒有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北美洲尼亞加拉大瀑布、委內瑞拉安赫爾大瀑布那般寬闊、高深和雄偉,但是,黃果樹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處,它是世界上處在喀斯特地區最在瀑布,也是最壯觀的瀑布。這個大瀑布就像是一塊奇異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還吸附著一連串豐姿綽約的景致。其中最神奇的一處,就是隱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蘿攀附,水掛珠簾,故曰水簾洞。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沒有的奇特景觀。
女士們、先生們,水簾洞已經到了,這個水簾洞全長134米,它由6個洞窗、3個股洞泉和6個通道所組成。根據中國神話故事改編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水簾洞一場戲,就是這里拍攝。
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離犀牛潭水面僅40米,但洞窗則最寬大,有十幾米寬,位置在第一、二個瀑布中間,大水時兩個瀑布就連成水簾,將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時則次第拉開,從幾米到十幾米不等,閔像可以隨意開合的窗簾。
這是第二洞窗,它離第一洞窗僅4米左右。這是一個靜謐的世界,號稱水晶宮。它是水簾洞的心臟部分,長11米,高9米,寬3米。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凈,水長年保持在一個水位。洞頂懸掛著許多鐘乳石,在麥稈狀鐘乳石上還有名貴的卷曲石。洞壁上還懸著數不清的石幔、石簾。
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陽臺。這個洞窗有1米高,3米長,外面圍有護欄,游人站在護欄后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們把這里稱之為摸瀑臺。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要游覽的景觀是犀牛潭峽谷景觀。你們看,從犀牛腰往下,是一道一道相連的跌水,依次是犀牛潭、三道灘、馬蹄灘、油魚井等等。在這一連串灘潭中,為首的自然是犀牛潭,它深17.7米,經常為濺珠覆蓋,霧珠淹沒。只要有陽光,瀑布濺珠上經常掛著七彩繽紛的彩虹,隨人移動,變幻莫測。
貴陽旅游導游詞篇四
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黃果樹大瀑布雖然沒有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北美洲尼亞加拉大瀑布、委內瑞拉安赫爾大瀑布那般寬闊、高深和雄偉,但是,黃果樹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處,它是世界上處在喀斯特地區最在瀑布,也是最壯觀的瀑布。這個大瀑布就像是一塊奇異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還吸附著一連串豐姿綽約的景致。其中最神奇的一處,就是隱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蘿攀附,水掛珠簾,故曰水簾洞。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沒有的奇特景觀。
女士們、先生們,水簾洞已經到了,這個水簾洞全長134米,它由6個洞窗、3個股洞泉和6個通道所組成。根據中國神話故事改編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水簾洞一場戲,就是這里拍攝。
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離犀牛潭水面僅40米,但洞窗則最寬大,有十幾米寬,位置在第一、二個瀑布中間,大水時兩個瀑布就連成水簾,將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時則次第拉開,從幾米到十幾米不等,閔像可以隨意開合的窗簾。
這是第二洞窗,它離第一洞窗僅4米左右。這是一個靜謐的世界,號稱水晶宮。它是水簾洞的心臟部分,長11米,高9米,寬3米。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凈,水長年保持在一個水位。洞頂懸掛著許多鐘乳石,在麥稈狀鐘乳石上還有名貴的卷曲石。洞壁上還懸著數不清的石幔、石簾。
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陽臺。這個洞窗有1米高,3米長,外面圍有護欄,游人站在護欄后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們把這里稱之為摸瀑臺。
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要游覽的景觀是犀牛潭峽谷景觀。你們看,從犀牛腰往下,是一道一道相連的跌水,依次是犀牛潭、三道灘、馬蹄灘、油魚井等等。在這一連串灘潭中,為首的自然是犀牛潭,它深17.7米,經常為濺珠覆蓋,霧珠淹沒。只要有陽光,瀑布濺珠上經常掛著七彩繽紛的彩虹,隨人移動,變幻莫測。
黃果樹瀑布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黃果樹瀑布地處喀斯特地區,是由水流的侵蝕作用造成的。當溯源侵蝕裂點到達上游時,河水沿著喀斯特裂隙沖刷、溶蝕、沖蝕、磨蝕,管道逐漸擴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當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漸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區特有的襲奪,在明流注入落水洞處,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隨著水流沖蝕及策略崩塌作用不斷加劇,暗河洞穴越來越大,于是沿地表干谷發育了成串分布的豎井及天窗,它們不斷擴大,歸并,垮塌,就造成了現今雄偉壯觀的黃果樹大瀑布和瀑布下游深切險峻的峽谷。
我希望諸位舉起你們的照相機,把黃果樹瀑布拍下來,留在你們的記憶中,宣傳給更多的人,因為,黃果樹瀑布是中國的,同時也是屬于世界的。
貴陽旅游導游詞篇五
朋友們游客,大家好! 走遍神州大地,醉美多彩貴州,歡迎您來到多彩貴州,今天我不是大家的導游,而是大家的朋友,我是一個地道的貴陽人,今天讓我帶您走進我的家鄉,一個避暑之都——貴陽。
朋友們,隨著城市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城市里的高樓像雨后春筍似的紛紛拔地而起,如果在城區,你能看見一座古林參天,植被茂密的大型綜合性城市公園,那實屬不易啊!今天,在咱們貴陽市西北角,就有這樣一座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規模強大的綜合性公園,那就是黔靈山公園。它集黔山的靈秀,貴陽的春色為一體。我們離開喧囂的都市,來到這里,你是否感到特別寧靜和清幽呢?仿佛踏入了一片人間的凈土!它是貴州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來到黔靈山,我就得給大家介紹一下赤松和尚。相傳清康熙十一年,赤松和尚云游到此,在山上倒載了一棵松樹,沒想到它竟活了下來。于是他在松樹旁建起了弘福寺,并把此山名為黔靈山,以黔之山靈,集于此山之意。表示此處為貴州人杰地靈薈萃之地。
進入公園,我們從象王嶺山腳經九曲徑上弘福寺,九曲徑也是當年赤松和尚來此開辟的盤山古道,道路曲曲彎彎,共有380級石梯,俗稱二十四個之字拐,因有九個大彎道而稱九曲徑。九曲徑沿途有許多摩崖石刻,有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黔游記》中提到古佛洞;清人黃中源的題壁第一山等,引導人們走進佛山,其中最醒目的是嘉慶年間臨川徐純書寫的佛字和咸豐年間貴州總兵趙德昌所寫的巨大虎字。為什么佛山上要書寫虎字呢?因為是虎是山中之王。以虎鎮山,以便弘揚佛法。
走完九曲徑,我們就來到紅福寺,弘福寺坐西朝東,其布局猶如一個巨大的甲子,寺院分南中北三軸,正對著山門的是九龍浴佛大型石雕,描繪的是佛主釋迦摩尼的一個的故事,相傳他誕生之時,有九條龍吐水為他沐浴。山門是一座有三個門洞的樓牌式建筑,大家請看,上面的題字;黔南第一山,是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所提寫的。弘福寺三個字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提名的。這山門的三個洞象征著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所以就有了,出家戒后便是遁入空門。
公園的西南是黔靈湖,黔靈山的佛教文化影響力雖不及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但它卻擁有其他佛教望塵莫及的壟斷優勢,獨居都市中心,是中國都市第一佛教名山。它給黔靈山平添了幾分靈秀,像一面明鏡鑲嵌在碧綠的翠湖之中,在湖畔旁的廣場上聳立著貴州解放烈士紀念碑,它是現在貴陽市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會所。順山而下便是麒麟洞了,在洞內有一巨大的石筍,酷是麒麟而得名,洞前有茂盛的紫薇和三百年的石榴樹,洞旁的水月庵更不可小覷,當年發動西安事變的兩位愛國將張學良、楊虎城先后被關押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咱們沿著九曲徑再往上走,就到了筑亭。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見貴陽市全景,大家請看,這是一個萬馬歸槽的寶地,貴陽市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猶如大山的一個孩子。游客朋友們,我給你們一個小小的建議,你不妨站在瞰朱婷的最高處,張開臂膀,深吸一空氣,當風迎面撲來時,清新的空氣一定會給你帶無盡的清爽。
咱們黔靈山匯集了貴州的靈秀,它是一座具有靈氣和福氣的佛山,相信黔靈山的靈氣和福氣會伴隨您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事事順利、吉祥如意。走遍神州大地,最美多彩貴州,期待您,期待更多的朋友再次光臨。謝謝!
貴陽旅游導游詞篇六
六十二年前,美麗的花溪見證了巴金先生與妻子蕭珊海枯石爛的愛情。在花溪,這對相戀了八年的戀人,情定終生!
花溪河蜿蜒曲折的,流水婀娜多姿。河岸兩邊的樹木郁郁蔥蔥,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變成碧綠碧綠的,給人一種清新自然,遠離塵世的浪漫感覺。怪不得花溪河被譽為“中國第一愛河”,我想,也許是因為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蕭珊曾在這里渡過他們新婚蜜月,也有可能因這里的絕美勝景,觸動了人內心的深情,成就了無數的曠世情緣和愛情故事!
花溪有“兩舍”,是東舍、西舍。它是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兩層小樓。西舍曾留下周恩來、鄧穎超等許多偉人的足跡;西舍被稱為“憩園別墅”,曾見證了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蕭珊的海枯石爛的愛情!
1944年,正是抗日戰爭烽火正熾的時候,相戀八年的巴金和蕭珊,在桂林留下旅行結婚的柬帖,便來到貴陽,來到風景如畫的花溪河畔,住進了“花溪小憩”。
1944年5月的一個早晨,他們來到花溪。“花溪小憩”里客人很少,平時幾乎看不到人。人稱貴陽是個“天無三日晴” 的地方。這一年的五月,或許是老天為祝福這對患難情侶,多雨之季卻一連晴了好些天。花溪公園枝茂葉繁,濃蔭蔽日。
就算作喜慶之宴。飯后,踏著如水的月光,說著話,他們挨傍在一起緩緩散步,回“花溪小憩”去。
“花溪小舔”很簡陋,但十分清潔干凈的客房,是他倆的新房。瑩光閃閃的清油燈花中,兩人彼此傾訴著國家的苦難、民族的悲愴,傾訴著友人的流亡、別離的凄涼,傾訴著對于未來的追求、對于美好明天的向往。而淙淙流淌的花溪河水,徹夜不息,傾訴著巴金和蕭珊兩人刻骨銘心的愛情。
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花溪公園在建設之初,這幢白色小樓房便應運而生,那時,它只是一層簡陋而蕭條的小小招待所,空有其名,卻很少有人問津。也許正是由于它的荒冷和孤寂,曾迎來了一對有情人:巴金和蕭珊在此終成眷屬。
那是抗日戰爭烽火連天的歲月。1944年5月,當相戀八年的巴金和蕭珊選擇到花溪公園這個僻靜的“招待所”作為旅行結婚的蜜月之地時,八年的流亡生涯,讓這對戀人不是在逃難的途中,就是在躲避警報的灌木叢中度過,多少痛苦唏噓,多少辛酸苦甜,給這對年輕的心塞滿了苦澀和憂傷。當時,花溪風景區招待所客人稀少,非常幽靜。時年5月4日,巴金和蕭珊悄然來到這里,雖說這是招待所,但卻只供住宿,不管餐食,新婚那天,這對戀人只好到鎮上的小飯館就餐。那時一份清燉雞加兩碟小萊便是他們結婚喜慶的“宴席”。飯后,他倆踏著月色,攜手并肩,緩緩漫步在花溪河畔,他們不曾舉行任何儀式,沒有置一件新衣,也未辦一桌酒席。那晚,他倆住在招待所的一間客房里,伴著熒熒的清油燈,這對戀人徹夜難眠巴金,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一代巨匠,他把“給人間一點溫曖,揩干每只流淚的眼睛,讓每個人歡笑”作為自己寫作的神圣使命,在這里,他開始了小說《《憩園》》的創作。為紀念巴金,這座頗有紀念意義的“招待所”所處之地,先后更名為“花溪小憩”,后來,花溪小憩因為巴金和蕭珊的青睞,使歲月增輝:花溪小憩也因為《《憩園》》這部小說的人情味而無比溫馨,聞名遐邇。
1958年,貴州省政府在花溪興建賓館時,并在原尚武俱樂部西鄰新建兩層樓房,同時用水泥花墻把尚武俱樂部一起圍成一個大院,稱為西舍。為與西舍對稱,花溪小憩也將原有的招待所改建為現在的兩層樓房,故稱為東舍。1992年,花溪組建了旅游公司,于是東舍又改為“憩園別墅”,直至2004年,東舍才恢復了“巴金紀念館”。 穿過“巴金紀念館”,東舍園內的風情草屋更是錯落有致,別具一格,可謂“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昔日,陳毅元帥的這首詩正是對她的惟妙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