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一
怪坡長80余米,寬為20米,是一條呈西高東低走勢的斜坡,發現于1990年4月。各種車輛到此不開(蹬) 不走,而上坡不用開(蹬)卻自動向坡上滑行。究其原因,眾說紛壇,有的說是磁場作用,有的是重力位移,有的說是視覺差,但各種說法卻不能自圓其說。怪坡神奇有待進一步探秘揭迷。
沈陽怪坡風景區經過連年開發建設,以從“一坡一景”開發建設成以怪坡為核心, 多景點并存,多功能齊發展的綜合性風景區。經營收入逐年增長,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知名度日益提高 ,成為遼沈地區一枝異花獨放的旅游奇葩。不斷加速開發建設,累計投資5800多萬元,建成各類景觀20余個。自然景觀除怪坡外還有用腳使勁一跺,下面就發出“空空”響聲的“響山”;林木幽深,素稱“六月飛雪”的“松槐幽谷”;具有神話色彩,四季淙淙的“霞妹泉”等。人為景觀有晨鐘暮鼓,香煙繚繞的“鵬恩寺”;如履薄冰,有驚無險的“同心索橋”,九曲升騰,步步蹬高的“518天階”;龍云相間,騰空向上的“龍云石雕”等。同時,景區各種設施配套完善,已形成“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此外,這里地理位置優越,民風純樸,歷史悠久,是旅游參觀的好去處,是投資開發的最好選擇地。
沈陽怪坡風景區(2)怪坡名揚中外,堪稱“華夏一絕”。1997年被評為遼寧五十佳景、沈陽市xx大景觀,并被列為遼寧八大奇觀之一,1999年被評為全國旅游先進集體。
發現于1990年4月,位于沈陽東北新城子區清水臺鎮內的帽山西麓,觀對曠野,背依群山,長80余米,寬約15米,是一條西高東低走勢的斜坡。各種車輛到此下坡不開(加油)不走,而上坡不用開(加油)卻自然向坡上滑行。怪坡問世,神秘加深。專家、學者紛至沓來,探秘揭謎。有的說是重力位移,有的說是磁場效應,還有的說是視覺誤差,但各種說法相互矛盾,不能自圓其說。怪坡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絡繹不絕的中外游客,無不帶著“臨坡不枉此來游”的滿足,又留著“如此奧妙誰造化”的懸念欣然離去。怪坡周圍還有各類景點10余處,如響山、嗡頂、有“六月飛雪”之稱的松林槐谷,還有印山湖、霞妹泉、月牙湖、梨花湖,山有臥龍山、云帽山、長空山、大孤山、龜背山等。人文景觀有鵬思寺、怪堡、怪人展館、迷宮、同心索橋、518蹬天階、游藝射擊場,還有乾隆帝賜文的“七眼透龍碑”等??煞Q作是一座集怪、幽、特、趣的園林。沈陽怪坡已蜚聲海外,堪稱華夏一絕。
沈陽怪坡風景區將進行整體改造,怪坡風景區的規劃面積將由原來的9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改造后將建成沈陽怪坡滑雪場等游樂設施。
沈陽怪坡風景區沈陽怪坡風景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重新規劃后的沈陽怪坡風景區將按照國家aaaaa級風景區的標準進行開發建設。將投資5億元左右,建設沈陽怪坡滑雪嘗沈陽怪坡兒童樂園和沈陽怪坡科幻世界等游樂場所。
為方便鐵嶺、撫順等周邊城市的游客來沈陽怪坡游覽,沈陽市區將開通直達沈陽怪坡風景區的旅游專線。沈陽沈北新區已經與撫順、鐵嶺的相關部門取得聯系,撫順、鐵嶺直達沈陽怪坡風景區的旅游專線也將開通。屆時,鐵嶺、撫順的滑雪愛好者開車幾十分鐘即可到沈陽怪坡。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二
在下乃沈陽人,在外闖蕩了幾年,回來后卻對家鄉的飲食文化不適應了。
不同地區之間有飲食文化差異,很正常。但如果像沈陽這樣太僵化太教條,就有點不正常了。 沈陽本是個移民城市,老幾輩來自晉冀魯豫四面八方,五十六十年代更有各地大批知識分子涌入,不料卻在某些飲食習慣上取得了高度一致,而且多年不容更改。
有幾年,我們的工作地點在市委附近。老同學幫忙,辦了出入證,買了餐券,中午到他們食堂就餐。那時都是在窗口排隊買飯。
這個食堂,除了十來個賣米飯炒菜的窗口,還有兩個窗口賣面食。這倆窗口的規矩與外面飯店一樣----面條沒有“鹵”只有醬,想要黃瓜絲就必須配麻醬,想要雞蛋醬就必須放棄黃瓜絲。想吃“果子”(油條),必須買“漿子”(豆漿)。想吃筋餅,必須買豆腐腦。喝甩袖湯(雞蛋湯),必須買酥餅。誰想“亂配”,根本不行。
后因動遷,又搬到省里某大機關附近。這個食堂更大,教條起來更堅決,比部隊里的紀律還嚴肅。
這些“死規矩”即五個必須,加上買方必須服從賣方,就是“六必須”,估計與“六必居”沒什么關系。
這種飲食上的僵化和教條,在我到過的外地,簡直不可想象。后來人們說,思想僵化是東北地區長期發展緩慢的原因,真是一點兒也不假,或者叫“一假也不點兒”。
現在,飯店已經是個體戶的天下,為了盈利,不再那么教條死板了。食堂則有了自助餐,也可以掩蓋“六必須”了。這些,對于從上到下墨守成規的思維習慣,或許也能產生點影響?但愿!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三
沈陽少帥府是張作霖父子的一處宅院。宅院分三部分,一是張家老宅,二是張學良辦公樓,三是趙四小姐閨樓。
一喟:張學良是個強人
強人,在我國古典小說里是“強盜”的意思?,F在,強人也指有能耐、有本事的人。
張家故居是一座由中院、東院、西院和院外四個風格各異的建筑群組成的古色古香的宅院。大門口兩尊威嚴的石獅把門,兩旁立有上下馬石,門楣正中懸掛著一塊“治國護民”的匾額,頗有王府門風,讓人心生敬畏。
二門前最惹眼的是一棵梧桐樹,寓“栽下梧桐樹,招得鳳凰來”之意。張家究竟是先娶了于鳳至才栽下梧桐樹,還是先栽了梧桐樹后招來于鳳至,不得而知。反正人家的梧桐樹就在那里長著,宅院在那里擱著。
中院是一處青磚結構的三進四合院,為帥府的主體建筑。進得庭院,四周建筑頗像縮小了故宮形制,頗具皇家氣概。其實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本來胡子出身的張作霖即號稱“東北王”。
正房歇山脊,青磚灰瓦,雕梁畫棟,窗下石頭墻基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猴子騎馬的“馬上封侯”圖,有雞鳴牡丹的“大吉富貴”圖······,寄托了宅院主人的人生追求。
室內富麗堂皇,名人字畫,各種精巧玲瓏的小擺件和精雕細刻的紅木家具,讓整個居室顯得無比典雅、凝重,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財富,應該是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榨取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在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年代,張府端的是個銷金窟,淫樂窩,院里院外兩重天啊!張家父子家財萬貫,吃喝嫖賭,揮土如金,還落了個青史留名,真算是能耐!
我不得不嘆服院子主人的“高富帥”!
二喟:張學良是個罪人
緊挨著張府的有一處西洋風格的三層樓房,墻體因用青磚砌成,故俗稱大青樓。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張學良搬入大青樓辦公。
大青樓與張府相比,多了些現代氣派。羅馬式建筑樓內墻壁上的花瓷磚仍是原物,老式電話機、電冰箱、保險柜和寬大的寫字臺、睡床等用具顯示著房子主人的思想已經接受了現代文明社會的熏陶。
大青樓內,最著名的是一處會客廳,因為廳內置放著兩只老虎標本,所以也叫老虎廳。1929年1月10日,震驚全國的“楊、?!笔录?,即張學良處決與其政見不合的東北高級官員楊宇霆、常蔭槐,就在此廳。大青樓自建成到“九·一八”事變,期間歷經兩次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楊?!?、南京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總司令長官、接受全國陸??哲姼笨偹玖钚庞?、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等重大軍事活動,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歷史的見證樓。
恰巧,我們參觀大青樓的時候正是在9月1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81年前,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于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占北大營,次日占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事件爆發后,張學良離開奉天,帶領屬下轉移到錦州,眼睜睜看著3000萬東北同胞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日寇的鐵蹄踐踏著祖國肥沃的土地,這與張府大門上懸掛的“望重長城” 、“桑梓功臣”匾額形成絕妙的諷刺?!熬拧ひ话恕背闪酥袊嗣竦膰鴲u日,自然也成為張學良終身的恥辱。為何張學良流寓海外至死也沒回到他的祖國,他的故鄉?我想,他是愧對祖宗,愧對養育他的這塊黑土地,一種沉重的負罪感讓他無顏見江東父老!
張學良功臣也,罪人也?無須什么人涂脂抹粉,也無需誰來多加解說,他自知。人民自知。
三喟:張學良是個浪人
誰都知道,張學良是個花心大蘿卜,浪蕩公子。
有資料說,張學良的淫蕩是自幼受家庭熏陶的。他還在十幾歲的時候見他的父親張作霖三房六妾,今兒在這個媽媽屋里吸大煙,明兒再那個媽媽屋里喝花酒,他便湊在父親跟前斟酒、點煙泡,獻殷勤,討得父親喜歡。張作霖一高興,兒子要什么給什么。有一次,竟然當著五姨太的面對張學良說:“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外面玩女人,玩玩兒女人不要緊,但千萬不要讓女人玩兒了你!”看,張大帥就是這樣進行家庭教育的!
一九二六年,他與年僅十四歲的少女趙一荻小姐在天津一見鐘情。兩年之后,趙一荻來到奉天。
張學良金屋藏嬌,在大帥府的東側專門辟出一座宅院供趙四小姐居住。這座小院,不僅圍墻是紅色的,樓體是紅色的,就連起脊的樓頂的瓦片都是紅色的,經數年,紅色已經有點褪去,變成了淡淡的紅,讓人看來感覺著那么浪漫,溫馨。二層日式建筑風格的小樓木板封檐,西式仰瓦,精巧別致,接待室、舞廳、餐廳、會客廳、起居室、琴室、臥室、衛生間等一應俱全。鋼琴、席夢思床和桌椅完全是現代風格,給人的感覺很洋氣,宛如進入歐洲某位貴婦人的居室。
平民玩兒女人叫流氓,名人玩兒女人叫風流,高官玩兒女人叫需要,皇帝玩女人叫游龍戲鳳。這就是風月場上的邏輯。夠了,我們可愛的“民族英雄”原來就是這么一個玩意兒!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四
沈陽菜經過長期醞釀而形成的遼寧菜,遼寧菜十分講究火候,同時也非常注重原料的使用,全靠五味給人以樸實的美感,因為醇厚香濃是遼菜的精髓。而且最主要的事遼菜物美價廉,是正確的選擇?,F在一起走進沈陽文化中看看吧。
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城市,經過長時期醞釀而形成的遼寧菜,在沈陽體現的十分完整,經過全國各大菜系的特別是魯菜不斷影響,遼寧菜取材于鄰近地區的山珍野味,烹飪技法則以扒著稱,以煎、炒、烹見長,而且幾乎每道名菜都不同的歷史典故或傳說,能讓人在品味佳肴的同時享受精神上的愉悅。著名的遼寧菜點有蘭花熊掌、鳳腿鮮鮑、麒麟送子、紅梅魚肚、游龍戲鳳等。
在清王朝時期,沈陽曾長期作為北京的陪都,名曰盛京,這里不僅有著全國第二大完整的宮殿建筑群--沈陽故宮,而且有著清王朝遺留下來的諸多飲食文化遺存,比如曾長期風靡全國的滿族飲食文化以及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宮廷飲食文化,都在這里有較為完好的保存。滿漢全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沈陽的美食佳肴歷史悠久,制作精湛,在滿族菜肴基礎上,借鑒和發展了傳統宮廷的精良技術,又薈萃了中國名菜之精華,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滿漢全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沈陽是一個有著近四十個民族聚居的城市,并且因為其特殊的歷史地位,長久以來,全國各地各民族的風味小吃匯集于此,經過不斷的借鑒、融合、創新,現在已經形成了許多非常具有當地特色的風味小吃,如朝鮮族西塔大冷面、老邊餃子、老山記海城餡餅、馬燒麥等。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指: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八大碗用于宴客之際,每桌八個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時都用統一的大海碗。擺放八角形。
各地的朝鮮族八大碗因地產食材不一,因而菜品也不同。承德的朝鮮族八大碗就地取材,柴雞燉蘑菇、白湯羊肉、干豆角燉肉、燉牛肉、燉帶魚、白湯冬瓜等以上八道菜,都是用黑鐵鍋,山柴火精心制作而成,無污染,無異味,屬于純天然食品,深受人們的歡迎。
沈陽的美食佳肴歷史悠久,制作精湛,在滿族菜肴基礎上,借鑒和發展了傳統宮廷的精良技術,又薈萃了中國名菜之精華,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五
中街步行街全長1500米的沈陽中街是沈陽最早的商業街,有369年歷史,也是中國第一條步行街,中街是沈陽歷史悠久、交易繁華的商業區,自明清開設以來,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了。
明末,遼東開原、廣寧、撫順的馬市貿易繁榮,使位于三大馬市中心沈陽的商品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
1625年,“大金”遷都沈陽,經濟更趨繁榮,四平街(今中街)便形成了。吉順絲房、老天合綢緞莊等大百貨商店,多集中在街路的南北兩側;豐富多采、琳朗滿目的小商品行市(市場),都散布在沿銜的胡同里。
這里較著名的行市有:
夜市:在路南緊靠今長江照像館東側的胡同里。每到萬家燈火時開市,到夜闊人靜才歇。這是小百貨、煙酒茶點及賣小吃的熱鬧所在。夜晚,人們可在這里買到可心商品,—品嘗各色風味小吃。
金銀市:在今盛京飯店北側一條狹窄胡同里,是沈城專營的金銀首飾市場。每天清晨,金銀商人都趕到這里來出售首飾,承接加工業務,生意興隆。
銅市:在銅行胡同(今中央路二段銅行里),是制作和買賣銅錫器皿的場所。因它位于沈陽故宮身后,恰在老城中心,故有“銅心鐵膽”之說。這里出賣的器皿很多,有衣鉤、香爐、蠟臺及特制的銅火鍋、水壺、樂器等。
皮市:在皮行胡同(今中央路二段中和里),舊籍對其經營狀況記述不詳。經實地調查,這里是皮行制作和交易之處,俗稱“東皮行”,買賣的商品有皮衣、皮帽、皮鞋及馬具等。
書市:在鼓樓北側西邊的胡同里。這里曾是書本紙張筆墨集中銷售之地。民國年間,日商為了賺錢,競仿造孫中山畫像,印刻在書本、鉛筆上,欺騙市民,但有愛國心的人都買國貨,使日貨銷量銳減。
梨市:在鐘樓向北的東胡同里(今長安寺附近),每日都有一些雜貨鋪和串街小販來此購貨。逢年過節,市內居民也到這里來買過年的糖果糕點及梨、山核、蘋果等。
鳥市:在鐘樓南路東第一條小胡同里(原名月窗胡同),是當年的鳥市及秋后斗蛻蟬的場地。每天清晨,蛻婢叨卿,百鳥瞅瞅,十分熱鬧。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六
十一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到清東陵游覽參觀。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是我國最后一個王朝-清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
我們此行主要游覽了三個陵墓,首先參見的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如今地宮沒有對外開放,我們參觀了地上的建筑,則南向北分別建有功碑亭、拱橋、石像生、下馬碑及各種牌樓,錯落有致、恢宏壯觀。特別是功碑亭,亭內豎立了兩塊石碑,分別鐫刻滿文、漢字,用以記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
然后我們驅車向西大約行駛了十幾分鐘來了裕陵,它是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陵寢,導游介紹說孝陵共修建了9年,耗銀170多萬兩。這也正說明當時的清王朝正處于太平盛世,國富民強時期,所以裕陵的修建極期奢華。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建有三座拱橋,龍鳳柱頭的欄桿,雕刻精美,在清東陵中僅最為雄美。裕陵的地宮遍選天下最好的石材木料,廣招四海精工。內部墻壁四周布滿了精美的佛教題材的雕刻:線條流暢細膩,造型生動傳神,好似一座石雕藝術寶庫。地宮現存放三個棺槨,中間為乾隆皇帝,左右分別是兩位貴妃。裕陵的這些特征反映了乾隆皇帝篤信佛教、同時也是處于鼎盛時期的清王朝綜合國力的反映。
最后我們參觀了慈禧陵,慈安太后駕崩后,慈禧大權獨攬,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重修工程持續了13年。重修后的慈禧陵墓是清代皇陵中最豪華的一座陵寢。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纏繞一條立體鎏金的盤龍,龍首向下,龍尾向上,在龍須上有彈簧,隨著空氣流動,龍須自行擺動,美妙無比。白玉石欄的欄板上用雕刻成鳳在前“飛”,龍在后“追”的圖案。殿前的龍鳳丹壁石是鳳在上龍在下的圖案,采用浮雕加透雕的工藝,鳳舞龍飛,栩栩如生。慈禧陵墓地宮,由二道門組成,地宮正中漢白玉棺床上安放著慈禧太后的棺槨,慈禧把自己的陵寢建得富麗堂皇,她的葬禮竭盡奢華,她企盼到了陰間能繼續過驕奢淫逸的帝王生活。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在她死后僅僅20年的1928年,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東陵盜案”。
清東陵是中國封建皇陵的集成,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體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4a級景區清東陵。我是東陵導游。
也許有人認為,來清東陵參觀,用一個小時就可以參觀完畢,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因為清東陵在歷史上占地幅員遼闊,曾經達到過2500平方公里。這個大的陵區分為兩個部分,以燕山余脈昌瑞山為界,昌瑞山以北為后龍地帶,北接承德,西接密云,過去有重兵把守,防火防洪,封山育林。沒有任何古建筑,昌瑞山以南至金星山為陵墓地,占地80平方公里,在這80平方公里內。共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園寢5座,公主陵1座。埋葬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計161人。
前方車行左側有一天然形成的陵口叫做興隆口,因為經常有鯉魚跳出來!老百姓把那個地方叫做是龍門口。當年的棺木就是從那個位置抬進來的!
正前方的建筑叫做“石牌坊”。高度12.48米,寬度31.35米。是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風風雨雨300多年。共經歷了兩次地震。一次是在康熙20xx年。震中在北京密云,震級6級以上。第二次地震就是在1976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 雖然經歷兩次地震卻沒有絲毫破損,成為清東陵標志性的建筑。
繞過石牌坊在車子的右方可以看到一座陵寢。這座陵寢只剩下明樓和寶鼎了!而埋藏的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也就是康熙的祖母、順治的母親。那么,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為什么被埋葬到風水墻之外了呢?暫且打下伏筆,適當時間解答。
正前方出現的門戶叫做“大紅門”,是清東陵的總門戶,進入大紅門就進入清東陵陵區了!大紅門的兩側都有風水墻,風水墻全長40多華里,西至民長城,東至上關湖水庫。
右方出現一個院落,這個“具服殿”,顧名思義,就是換衣服的地方,皇帝在這里換上白色的孝服并且做短暫的休息!在具服殿的后面有一個凈房,也就是所謂的茅廁。2500平方公里陵區內只有這一處有茅廁。那么大家肯定十分驚訝了!皇帝也是人啊!在陵區內要方便的時候怎么辦呢?皇帝在陵區內上廁所的時候用的是“官房”也就是可以移動的廁所,太監們頂到頭上,皇帝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當然,現在的廁所有的是。
前側高大的建筑物,高度33.33米。名字叫做“圣德神功碑樓”,里面是一塊石碑,石碑上是滿漢合璧洋洋灑灑5000多個漢字鐫刻了順治皇帝一生的豐功偉績。碑樓的四周有四根華表,華表的頂端有四個小動物。這個小動物叫做“蹲龍”,也叫做“望天吼”。南面的臉朝南,北面的臉朝北。意思是“盼君出、望君歸”意思是皇帝貪圖皇宮生活,要時常出去體察民情, 同時也希望皇帝不要過分留戀南方美景。早點回來料理朝政。因此,清朝的皇帝從歷史角度講沒有昏君。清朝入關后共經歷10位皇帝。分別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共有5位皇帝有功德碑樓,因為在道光年間割地賠款所以以后的皇帝就沒有資格建功德碑樓了!
前方低矮的山丘叫做“影壁山”是清東陵的案山,就像是皇帝辦公桌一樣,雖然不大,卻是天然形成,是清東陵風水學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在清東陵游覽可以涉及到很多領域,建筑學,哲學,美學,風水學,天文地理。佛教道教儒教,具有豐富的文化。
然后就是龍鳳門了!像是西游記的南天門,這里曾經是西游記的外景地,據說皇帝的棺木穿過此門就可以進入到極樂世界了!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八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唐山旅游,我是旅行社導游,我代表旅行社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這位司機師傅(手指向司機),他駕駛技術一流,經驗豐富,今天的唐山之旅就將由師傅和我共同為大家服務,我們一定努力讓您感覺象家一樣舒適、順心,懇請您對我們的服務多提寶貴意見。在這里祝大家玩的輕松、游的順心,謝謝。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行程: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清東陵。一同去欣賞探尋這規模宏大、體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從現在開始到抵達我們的目的地大概需要兩個小時,在這段時間里,我將向您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唐山”。
我們唐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它南濱渤海,北依燕山,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北京、天津二市接臨,是具有百年歷史的中國沿海重工業城市。
大家往車窗兩邊看一下,看到什么了?對了,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和干凈的街區,我們唐山啊,是一座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完善,1990年在全國第一個榮獲聯合國人居榮譽獎,1995年被評為“國家級衛生城”;而且在xx年11月已踏入“全國園林城”的行列,更是“雙擁模范城”及“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
唐山的交通四通八達,境內有京哈、京秦、大秦三條干線鐵路和102、112、205國道穿境而過,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環四條高速公路交織成網,京唐港已和120多家港口通航,躋身國內港口20強。
說到這兒啊,讓我想起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的確,唐山不僅是一個交通發達的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更是非常雄厚,xx年唐山國民生產總值1295億,占河北省國民生產總值的1/5,相當于三個中等城市。
朋友們,我們現在已經進入豐潤區,說到豐潤就不能不說一個人,對,就是曠世巨作《紅樓夢》的作者,文學巨匠“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籍豐潤,現在豐潤西約10公里處的“輞川蓮花堂”就是曹雪芹老家的后花園,各位以后有機會不妨尋訪一下一代才子給我們留下的詩情畫意。
好了,游客朋友們,我們已經進入“風水寶地”清東陵,它位于北京以東125公里處的遵化市馬蘭峪境內,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承德五大城市腹地。
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公元1664年入關到19xx年滅亡,共統治中國268年,其間經歷了10個皇帝,除末代皇帝溥儀外,其他9位皇帝分別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縣境內修建了規模宏大、體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東陵和清西陵,另外,在遼寧省沈陽市還建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極的昭陵,以及在新賓縣建有清代遠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寢共有5處,即永陵、福陵、昭陵、清東陵、清西陵,這幾處陵寢都營造得個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的就要數遵化市境內的清東陵了。
朋友們,今天我們沿以前皇帝祭祀時的路線進入整個陵區,讓您身臨其境體驗一下皇帝的感覺。
大家請看,這座五間六拄十一樓的建筑就是清東陵的總門戶“石牌坊”,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石雕圖案非常精美,整座石牌坊挺拔高聳,華美壯觀,堪為不可多得的藝術杰作,雖歷經300多年依然巋然矗立。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大紅門”,它是一座廡殿頂建筑,進入大紅門后我們看到的是孝陵神路,它全長6公里,將孝陵幾十座形制各異,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氣勢宏偉、層次豐富、極為壯觀的陵區中軸線。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寢中最長、最壯觀、最富藝術感染力的神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建筑就是供帝王謁陵時休息、更衣、沐浴之用的具服殿。
我們看到眼前的這座矗立在神路中央的就是“神功圣德碑樓”,樓內荸薺背上馱著用滿漢兩種文字記載著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順治皇帝的“豐功偉績”。碑樓四角處分別有四根華表,在華表的頂端,各坐著一個象龍一樣的小動物,名字叫“吼”,兩個向北望,兩個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歸,意思是提醒皇帝即要走出深宮,去體查民情,也不要貪戀青山秀水,不思國事。
咱們眼前這座山叫做“影壁山”,我們向北看,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你們看象不象是皇帝座在昌瑞山這個龍椅上,面前這個影壁山是龍案,而金星山就是一個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當年順治皇帝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從此昌瑞山便成了清帝“萬年龍虎抱,每夜鬼神朝”的萬年吉壤。
大家看到神路兩邊的雕像了嗎?這就是孝陵石象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您看其中獅子、狻猊、駱駝、象、麒麟、馬、一立一臥,錯落有致,文臣、武將各3對,忠心耿耿的守衛著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古樸粗獷,突出寫意風格,與蒼松翠柏相映,使神道圣潔、莊嚴氣勢非凡。
我們穿過石象生往北,看見的就是龍鳳門了,它是按照神話中的南天門修建的,皇帝之靈經過此門就可以進入天堂。實際上,它起的是收攏視線、突出石象生的作用。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橋,此橋最具特色,它長過百米,型似長虹,最奇妙的是它兩側的欄板是用一種特殊質料的漢白玉雕砌而成,倘若輕輕敲擊會發出金鐘、玉簪一般美妙和諧的聲音,因其所發聲音與五音相似,也被稱為“五音橋”,可以稱的上是當代奇橋。
現在我們來到了孝陵停車場,我們的車一整天都會停在這里,大家請帶好隨身貴重物品,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車的特征是旅游車,車號是冀b,以免上錯車。現在就我們大家可以去參觀由工作人員恢復模擬的一個龐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歲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莊文皇后來給其父順治皇帝祭陵的場面。10點20分我們準時在停車場集合,一起去參觀定東陵的慈禧陵。
大家都到齊了,我們一起從這里步行去參觀定東陵。定東陵是咸豐皇帝的孝貞皇后和孝欽顯皇后的陵寢,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兩陵并排,表面看來規模、形制完全相同。與帝陵相比,后陵沒有大碑樓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規模較小。兩座陵寢同時開工興建,歷時六年同時完工,耗費銀兩各超過200萬兩,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屬上乘,但慈禧還不滿足。東太后駕崩后,西太后大權獨攬,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嚴令原材料不得有絲毫遷就,重修工程持續了xx年直至慈禧死時才休上。
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華的一座陵寢。
這就是慈禧陵了,我們看見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藝之高超、裝修之獨特,均居明清帝后陵之乎,堪稱慈陵之“三絕”。
來,現在我們到殿前看一下這丹陛石,它的圖案打破了龍鳳并排的格局,而是鳳在上飛,龍在下追的圖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藝,鳳足、鳳冠、龍須、龍爪等10處透雕,增強了圖案的立體感,這在當時可是最先進的雕刻藝術??傊?,丹陛石圖案的新穎,風格獨具,風舞龍飛,栩栩如生,可謂石雕中的珍品。
大家請跟我來,我們看隆恩殿圍以漢白玉石欄,為顯示女人當政,在所有欄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鳳在前飛,龍在后追的圖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龍一鳳相間排列的傳統格局,而是在柱頭上全部雕刻翔鳳,而龍則雕在柱身上,里外兩側各一條,形成了“一鳳壓兩龍”的圖案,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像這樣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屬罕見,怎能不稱這之為一絕呢!
步入慈禧陵隆恩門,一眼就看獨具一格的紅褐色門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渾然一體,給人以清心悅目之感。乍看不如宮廷中常見的紅漆彩梁柱那么艷麗,細瞧才可發現木質紋理精細、色彩典雅。這是一種名貴的黃花梨木,多產于海南島。遍訪各處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處。這些名貴的材料,構成了慈禧陵木質精美之一絕。
隆恩殿和東西配殿內金龍和璽彩畫,在原木上直接瀝粉貼金。三殿內外彩畫共有3177條金龍,分為行龍、臥龍、降龍,千姿百態、光彩奪目。我們知道,代表皇權最高威嚴的紫禁城金鑾殿(太和殿)內只有六根貼金明柱;而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纏繞一條半立體銅鎏金的盤龍。龍首向下,龍尾向上,在龍須上設彈簧,隨著空氣流動,龍須自行擺動,美妙無比。三殿墻壁也不同于其它后陵,內壁雕刻成“五福捧壽”、“四角盤龍”、“萬子不到頭”圖案,全部篩掃紅、黃金。整座殿堂金碧輝煌,其精美、豪華令人瞠目,據載,僅三殿用葉子金就超過4500兩。使之顯得更加金碧輝煌。金飾的豪華堪稱一絕。
現在我們進入地宮,慈禧的地宮由五券二門組成,金券正中漢白玉棺床上安放著慈禧太后的棺槨,棺槨分兩層,里為棺、外為槨,均由名貴的金絲楠木制成。
慈禧把自己的陵寢建的如此富麗堂皇,她的葬禮也竭盡奢華。她企盼到了陰間仍能繼續過驕奢淫逸的帝王生活。慈禧死后一年,葬入地宮。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僅僅20xx年后的1920xx年,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寶案”。慈禧陵和乾隆的裕陵,被軍閥孫殿英的士兵掘開。在地宮中,棺槨內和慈禧身上無數世所罕見、價值連城的珍寶被洗劫一空。她的遺體被扔出棺外,慘不忍睹?,F在棺槨內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如今,楠木棺槨華麗可辨,但棺內含恨吞辱的慈禧卻永遠無法“安臥”。正是她對自己死后之葬也要如此驕奢,引來了整個清東陵(除順治孝陵)屢屢被掘的“奇辱大難”。
下面的時間里,我們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參觀過程中請您注意愛護文物,保持環境清潔,注意安全。午餐大家可以按計劃自由用餐。我們的車會一直停在停車場,不要忘記16整準時集合返回市區。
各位朋友們,今天我們游覽了山川秀麗、建筑雄偉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清東陵。通過這一天的接觸,我發現大家都非常友好,大家對我工作也很配合,很支持我,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謝!
在此離別之際,縱有許多的不舍,也不得不說再見,我衷心希望咱們后會有期,重逢在假日。分別之前,希望大家對我的工作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填在意見反饋卡上,以幫助我改進服務,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