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一
十一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到清東陵游覽參觀。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是我國最后一個王朝-清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
我們此行主要游覽了三個陵墓,首先參見的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如今地宮沒有對外開放,我們參觀了地上的建筑,則南向北分別建有功碑亭、拱橋、石像生、下馬碑及各種牌樓,錯落有致、恢宏壯觀。特別是功碑亭,亭內豎立了兩塊石碑,分別鐫刻滿文、漢字,用以記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
然后我們驅車向西大約行駛了十幾分鐘來了裕陵,它是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陵寢,導游介紹說孝陵共修建了9年,耗銀170多萬兩。這也正說明當時的清王朝正處于太平盛世,國富民強時期,所以裕陵的修建極期奢華。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建有三座拱橋,龍鳳柱頭的欄桿,雕刻精美,在清東陵中僅最為雄美。裕陵的地宮遍選天下最好的石材木料,廣招四海精工。內部墻壁四周布滿了精美的佛教題材的雕刻:線條流暢細膩,造型生動傳神,好似一座石雕藝術寶庫。地宮現存放三個棺槨,中間為乾隆皇帝,左右分別是兩位貴妃。裕陵的這些特征反映了乾隆皇帝篤信佛教、同時也是處于鼎盛時期的清王朝綜合國力的反映。
最后我們參觀了慈禧陵,慈安太后駕崩后,慈禧大權獨攬,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重修工程持續了13年。重修后的慈禧陵墓是清代皇陵中最豪華的一座陵寢。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纏繞一條立體鎏金的盤龍,龍首向下,龍尾向上,在龍須上有彈簧,隨著空氣流動,龍須自行擺動,美妙無比。白玉石欄的欄板上用雕刻成鳳在前“飛”,龍在后“追”的圖案。殿前的龍鳳丹壁石是鳳在上龍在下的圖案,采用浮雕加透雕的工藝,鳳舞龍飛,栩栩如生。慈禧陵墓地宮,由二道門組成,地宮正中漢白玉棺床上安放著慈禧太后的棺槨,慈禧把自己的陵寢建得富麗堂皇,她的葬禮竭盡奢華,她企盼到了陰間能繼續過驕奢淫逸的帝王生活。然而,她萬萬沒有想到,在她死后僅僅20年的1928年,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東陵盜案”。
清東陵是中國封建皇陵的集成,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體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二
我們穿過石象生往北,看見的就是龍鳳門了,它是按照神話中的南天門修建的,皇帝之靈經過此門就可以進入天堂。實際上,它起的是收攏視線、突出石象生的作用。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橋,此橋最具特色,它長過百米,型似長虹,最奇妙的是它兩側的欄板是用一種特殊質料的漢白玉雕砌而成,倘若輕輕敲擊會發出金鐘、玉簪一般美妙和諧的聲音,因其所發聲音與五音相似,也被稱為“五音橋”,可以稱的上是當代奇橋。
現在我們來到了孝陵停車場,我們的車一整天都會停在這里,大家請帶好隨身貴重物品,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車的特征是____旅游車,車號是冀b____x,以免上錯車。現在就我們大家可以去參觀由工作人員恢復模擬的一個龐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歲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莊文皇后來給其父順治皇帝祭陵的場面。10點20分我們準時在停車場集合,一起去參觀定東陵的慈禧陵。
大家都到齊了,我們一起從這里步行去參觀定東陵。定東陵是咸豐皇帝的孝貞皇后和孝欽顯皇后的陵寢,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兩陵并排,表面看來規模、形制完全相同。與帝陵相比,后陵沒有大碑樓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規模較小。兩座陵寢同時開工興建,歷時六年同時完工,耗費銀兩各超過200萬兩,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屬上乘,但慈禧還不滿足。東太后駕崩后,西太后大權獨攬,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嚴令原材料不得有絲毫遷就,重修工程持續了__年直至慈禧死時才休上。
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華的一座陵寢。
這就是慈禧陵了,我們看見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藝之高超、裝修之獨特,均居明清帝后陵之乎,堪稱慈陵之“三絕”。
來,現在我們到殿前看一下這丹陛石,它的圖案打破了龍鳳并排的格局,而是鳳在上飛,龍在下追的圖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藝,鳳足、鳳冠、龍須、龍爪等10處透雕,增強了圖案的立體感,這在當時可是最先進的雕刻藝術。總之,丹陛石圖案的新穎,風格獨具,風舞龍飛,栩栩如生,可謂石雕中的珍品。
大家請跟我來,我們看隆恩殿圍以漢白玉石欄,為顯示女人當政,在所有欄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鳳在前飛,龍在后追的圖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龍一鳳相間排列的傳統格局,而是在柱頭上全部雕刻翔鳳,而龍則雕在柱身上,里外兩側各一條,形成了“一鳳壓兩龍”的圖案,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像這樣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屬罕見,怎能不稱這之為一絕呢!
步入慈禧陵隆恩門,一眼就看獨具一格的紅褐色門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渾然一體,給人以清心悅目之感。乍看不如宮廷中常見的紅漆彩梁柱那么艷麗,細瞧才可發現木質紋理精細、色彩典雅。這是一種名貴的黃花梨木,多產于海南島。遍訪各處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處。這些名貴的材料,構成了慈禧陵木質精美之一絕。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三
在下乃沈陽人,在外闖蕩了幾年,回來后卻對家鄉的飲食文化不適應了。
不同地區之間有飲食文化差異,很正常。但如果像沈陽這樣太僵化太教條,就有點不正常了。 沈陽本是個移民城市,老幾輩來自晉冀魯豫四面八方,五十六十年代更有各地大批知識分子涌入,不料卻在某些飲食習慣上取得了高度一致,而且多年不容更改。
有幾年,我們的工作地點在市委附近。老同學幫忙,辦了出入證,買了餐券,中午到他們食堂就餐。那時都是在窗口排隊買飯。
這個食堂,除了十來個賣米飯炒菜的窗口,還有兩個窗口賣面食。這倆窗口的規矩與外面飯店一樣----面條沒有“鹵”只有醬,想要黃瓜絲就必須配麻醬,想要雞蛋醬就必須放棄黃瓜絲。想吃“果子”(油條),必須買“漿子”(豆漿)。想吃筋餅,必須買豆腐腦。喝甩袖湯(雞蛋湯),必須買酥餅。誰想“亂配”,根本不行。
后因動遷,又搬到省里某大機關附近。這個食堂更大,教條起來更堅決,比部隊里的紀律還嚴肅。
這些“死規矩”即五個必須,加上買方必須服從賣方,就是“六必須”,估計與“六必居”沒什么關系。
這種飲食上的僵化和教條,在我到過的外地,簡直不可想象。后來人們說,思想僵化是東北地區長期發展緩慢的原因,真是一點兒也不假,或者叫“一假也不點兒”。
現在,飯店已經是個體戶的天下,為了盈利,不再那么教條死板了。食堂則有了自助餐,也可以掩蓋“六必須”了。這些,對于從上到下墨守成規的思維習慣,或許也能產生點影響?但愿!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四
大家好!
福陵后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萬松聳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萬平方米。福陵中利用地形修筑的"一百零八蹬"(108級臺階),象征著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標志。
福陵公園又稱“東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與沈陽市的昭陵、新賓縣永陵合稱“關外三陵”、“盛京三陵”。東陵公園始建于公元1620___年(天聰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年間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規模宏大、設施完備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歷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國,定陵號為“福陵”,1920___年被當時奉天當局辟福陵為東陵公園,1963年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國務院將其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陵公園地處于沈陽市東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個占地面積為557.3公頃,其中陵寢占地為19公頃,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自南而北地勢漸高,山形迤邐、萬松參天、眾山腑伏、百水回環、層樓朱壁、金瓦生輝、建筑宏偉、氣勢威嚴、幽靜肅穆、古色蒼然,其優美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邃人文景觀早已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勢形成前低后高之勢,南北狹長,從南向北可劃分為三部分:大紅門外區、神道區、方城、寶城區。陵寢建筑規制完備,禮制設施齊全,主要建筑規模宏偉,陵寢建筑群保存較為完整。
20___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的沈陽福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五
沈陽方特歡樂世界即沈陽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位于沈北新區道義先導區。華強核心產業區重點建設三個大型文化科技展示區、七大文化產業專業基地、一個展示中心,以及飛天劇場、主題酒店和商業街等設施。核心區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方特夢幻王國卡通體驗展示區、方特歡 樂世界科幻體驗展示區、數字電影基地、數字動漫基地和主題酒店等設施;二期主要建設方特影視樂園、影視拍攝基地、文化衍生品基地、游戲和教育軟件基地等。
沈陽方特歡樂世界為一期項目,包括星際航班、太空旅行、維蘇威火山等16個大型單體游樂項目,均為自主研發的高科技項目,而且都是娛樂體驗式游戲。游客可以體驗4d影院和各種游藝項目帶來的快樂,也可以乘坐游覽車進入“秦始皇陵墓”,一旦觸動機關,驚醒了守衛,便會經歷一次驚險之旅。待全部工程建成后,預計年接待量將達到500萬人次,這也將成為國內最大的“中國版迪士尼”。該項目將填補中國北方室內旅游空白,也結束了北方冬季除冰雪項目外,沒有其他旅游項目的歷史。
方特歡樂世界占地六十余萬平方米,是一個國際一流的第四代高科技主題公園。它將涵蓋十六個主題娛樂項目,分別是:宇宙博覽會、恐龍危機、嘟比歷險、嘟比脫口秀、維蘇威火山、海螺灣、星際航班、飛越極限、生命之光、兒童王國、火流星、影視特技攝影棚、神秘河谷、卡通城堡、聊齋、大擺錘。
方特歡樂世界以科幻結合互動式娛樂為最大特色,可與美國迪斯尼、環球影城等主題公園相媲美,被譽為“東方科幻神奇”。方特歡樂世界包含主題項目、游樂項目、休閑及景觀項目300多項,其中包括許多世界領先的超大型項目,絕大數項目老少皆宜。
沈陽方特歡樂世界定位為第四代主題公園。第四代主題公園區別于第一代以自然資源作為依托;第二代以都市娛樂為特征;第三代是各種模擬、微縮類型的主題公園。第四代主題公園的特點是科技含量高、互動性強、主題項目群落化三大特點。利用高科技影像技術,結合中西文化為主題背景,創造大型互動娛樂模式,已是國際主流主題公園模式。
由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總投資20億元建設的沈陽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于20__年5月25日奠基,一期項目——沈陽方特歡樂世界主題公園將于20__年7月正式開園。屆時,沈陽及遼寧周邊城市市民將能親身感受國際一流的第四代主題公園的神奇魅力。
沈北新區政府報告提出,確保沈陽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年內開園并積極申報國家5a級旅游景區。目前方特歡樂世界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外部裝修。票價初步定為200元。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六
我是導游員___x,接下來將由我為大家介紹清東陵的歷史、建筑以及這里埋葬的歷史人物和有關傳說,希望大家在清東陵能夠感受皇家山水福祉,并給大家帶來好運和快樂!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內的清東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20___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___年10月15日,全國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公布,清東陵景區成為唐山市首家5a級景區。
清東陵西距北京125公里,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承德五大城市腹地,交通便利,每年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旅游觀光。20___年,清東陵景區被北京市奧組委確定為唯一的一處京外景點,成功地接待了前來參觀的奧運賓客,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
清王朝統治時期,東陵分“后龍”和“前圈”兩部分,陵區南北長125公里,東西寬20公里,占地面積達2500平方公里。“后龍”為“風水來龍”之地,從陵后長城開始向北延至承德,西接密云,東達遵化,層巒疊翠,山秀石奇,氣象萬千。當時,“后龍”禁地派重兵駐守,負責安全保衛。“前圈”是陵寢分布的地方,四周群山環繞,中間野闊川平,東、西各有一泓碧水緩緩流淌,形似一只完美無缺的金甌,可謂景物天成。一座座陵寢依山面野,井然布列在這80平方公里的盆地之內,其間蒼松翠柏、樓殿亭閣、門坊城垣、橋柱碑雕,無一不精,無一不美。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笏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浹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清東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共建有五座皇帝陵、四座皇后陵、五座妃園寢和一座公主園寢。全部陵寢以順治帝的孝陵為中心,東側有康熙帝的景陵,同治皇帝的惠陵,西側有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以及孝莊、孝惠、孝貞(慈安)、孝欽(慈禧)四座皇后陵,還有景妃、景雙妃、裕妃、定妃、惠妃五座妃嬪園寢。
清東陵目前開放的景點有裕陵、裕妃園寢、慈禧陵、慈安陵、展覽館、孝陵、景陵、昭西陵、二郎廟等9處景點。
在清東陵14座陵寢之中,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當數座落在昌瑞山主峰下的順治皇帝的陵寢——孝陵。
沈陽東陵導游詞篇七
沈陽師范大學屬于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八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沈陽師范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范學院。1978年恢復沈陽師范學院校名。20xx年省政府決定并經教育部批準,沈陽師范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沈陽師范大學。
學校現占地面積1879畝,建筑面積76.36萬平方米,藏書180余萬冊。學校共有全日制本、專科生25388人,碩士研究生2964人,留學生450人次/年。現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德才兼備的師資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遼寧電化教育館設在沈陽師范大學。學校現有26個二級學院和13個校屬館部中心及附屬機構,并擁有我國在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兩所孔子學院——黎巴嫩貝魯特圣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和約旦安曼tag孔子學院。現有本科專業6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授權點10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是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是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受單位, 是教育部首批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具有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16個,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高水平重點學科2個,省級特色優勢重點學科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示范性專業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設有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延松劇場藝術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等校屬各類研究機構9個。
學校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年齡結構合理、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710人,其中二級教授13人,教授255人、副教授585人。涌現出一批國家及省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此外,還聘請了多名“兩院”院士和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另有多名外籍教師受聘于沈陽師范大學。學校先后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比利時、丹麥、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3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簽訂了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協議,并互派師生交流、講學,進行科研合作。
目前,全校師生員工認真學習領會全國及遼寧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加快發展,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師教育獨具特色,服務基礎教育貢獻突出,支柱性學科專業省內一流,標志性學科專業全國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