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退役軍人培訓及就業方案篇一
為切實做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工作,提升退役軍人就業能力,健全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將促進退役軍人高質量、穩定就業的政策落實落地,制定本方案。
我市未參加過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或退役軍人安置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的退役軍人(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復員干部)。
全市全年組織實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731人,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
(一)培訓內容。
鼓勵退役軍人結合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工種或項目,參加適應性培訓和技能培訓,提高適應社會經濟的能力和掌握就業所需的知識及技能。適應性培訓應在退役軍人報到后1個月內完成,技能培訓應在一年內完成。
(二)補助政策。
《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退役軍人部發﹝﹞26號)規定,退役軍人退役后可選擇接受一次免費(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培訓,并按規定享受培訓期間生活補助,可與到課率進行掛鉤。
(三)資金籌措。
技能培訓補助經費中央財政按人均約3500元安排,就業補助資金按人均2400元安排,不足部分由縣(市、區)承擔。
(一)確定培訓機構。
由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確定培訓機構,將培訓任務交由師資力量強、實訓條件好、教學質量優、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承擔,鼓勵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
(二)合理設置專業。
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和退役軍人的培訓意愿,合理設置培訓專業,提高培訓與就業的關聯度,按需求進行實用性培訓。
(三)組織報名登記。
由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組織退役軍人報名登記,認真做好政策咨詢和解答工作。
(四)加強教學管理。
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應聯合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督指導,培訓機構要加強教學管理和學員在校期間的日常生活管理。
(五)資金核撥支付。
市財政根據實際培訓完成人數下撥中央補助資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將退役軍人技能培訓納入市以上就業補助資金分配因素。各縣(市、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統籌安排使用退役軍人技能培訓資金。對中央補助資金不足部分,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同級財政部門從就業補助資金中按照不超過2400元/人的標準予以保障,具體撥付方式由各地自行規定。生活補助費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核定培訓人員名冊,按規定撥付。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各地要高度重視,要把退役軍人的培訓就業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工作機制,統籌協調,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抓好落實。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積極會同人社、財政等部門,做好組織報名、確定承訓機構、教學管理、技能鑒定及就業服務、經費保障等工作。
(二)制定方案,完成任務。
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制定好退役軍人參訓實施細則,做好參訓人員統計和年度培訓實施工作,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建立退役軍人技能培訓電子檔案,每月報送不少于2條的民生工程信息(包括工作動態、重要活動、典型經驗、創新做法等)和任務完成進度,年底報送全年任務完成情況、參訓人員信息和年度總結。根據省市關于績效評價的部署和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和績效評價工作。
(三)加大宣傳,增強效果。
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對退役軍人培訓政策、實施過程、結果等情況進行政務公開。堅持調整改進、穩步發展,注重總結經驗、著力提升服務,動員和引導廣大退役軍人積極參加適應性培訓和技能培訓,實現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技能雙提升。
退役軍人培訓及就業方案篇二
??為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縣委、縣政府穩就業、保民生工作部署,切實做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工作,提升退役軍人就業能力,促進退役軍人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根據《關于印發六安市退役軍人技能培訓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六退役軍人發〔20xx〕3號)和《金寨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落實20xx年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金政〔20xx〕18號)精神,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我縣未參加過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或退役軍人安置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退役軍人(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復員干部)。
20xx年,全縣組織實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任150人,培訓合格率90%以上。
未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復員干部可接受一次免費(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培訓,由退役軍人結合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培訓科目。當年度退役軍人崗位適應性培訓納入技能培訓一并實施,原則上退役1個月內完成崗位適應性培訓,年內完成技能培訓,實現角色轉化。
統籌中央技能培訓經費和地方就業補助經費,技能培訓經費中央財政按人均3500元安排,就業補助資金按人均2400元由地方財政安排。退役軍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費用按照5900元/人包干使用,其中:承訓機構培訓費3200元/人,參訓學員生活補助900元/人,誤工補貼1800元/人。
1.確定培訓機構。20xx年,縣內退役軍人培訓機構為安徽金寨職業學校、金寨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安徽金寨職業學校承接退役軍人用工技能培訓和崗位適應性培訓,金寨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承接退役軍人駕駛資格培訓。其他培訓機構根據需要開展定向培訓。
?2.組織報名登記。本年度舉辦兩期退役軍人培訓,5月份舉辦第一期培訓,培訓對象為未參加過免費技能培訓且有培訓需求的歷年度退役軍人;10月份舉辦第二期培訓,培訓對象以本年度秋季退役士兵為主。參訓退役人員填寫技能培訓報名登記表,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備案后組織參訓。
3.科學設置專業。培訓機構以保障高質量就業為導向,實施“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培訓,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和退役軍人個人培訓意愿,結合實際設置培訓專業,科學安排課程設置,按需開展實用性培訓。
4.加強教學管理。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會同縣人社局對退役軍人培訓進行全程監督指導,教學質量評估。協助培訓機構加強日常教學管理和學員在校期間的生活管理。嚴格技能證書資格考試,確保退役軍人培訓取得實效。
5.規范資金撥付。統籌使用退役軍人技能培訓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按財務規定將培訓經費和補助經費撥付到培訓機構和個人。在安徽金寨職業學校參訓的退役人員,食宿統一安排,培訓費用和學員生活補助資金集中核撥到培訓機構。誤工補貼資金核撥到學員個人賬戶,并與參訓學員出勤率掛鉤;在金寨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及縣外易地培訓機構參訓的退役人員,自主墊付培訓費用,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為準,按5900元/人報銷培訓費用。
1、強化宣傳,增強效果。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是我縣33項民生工程之一,是推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有效手段。各鄉鎮(開發區)要廣泛發動,點面結合,強化宣傳,提升效果。要讓技能培訓工程知曉到每一位退役軍人,惠及到就業困難退役軍人。
退役軍人培訓及就業方案篇三
為切實做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工作,提升退役軍人就業能力,健全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將促進退役軍人高質量、穩定就業的政策落實落地,制定本方案。
全市全年組織實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731人,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具體任務分配見附表)。
(一)培訓內容。鼓勵退役軍人結合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工種或項目,參加適應性培訓和技能培訓,提高適應社會經濟的能力和掌握就業所需的知識及技能。適應性培訓應在退役軍人報到后1個月內完成,技能培訓應在一年內完成。
(二)補助政策。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等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退役軍人部發﹝20-﹞26號)規定,退役軍人退役后可選擇接受一次免費(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培訓,并按規定享受培訓期間生活補助,可與到課率進行掛鉤。
(三)資金籌措。技能培訓補助經費中央財政按人均約3500元安排,就業補助資金按人均2400元安排,不足部分由縣(市、區)承擔。
(一)確定培訓機構。由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確定培訓機構,將培訓任務交由師資力量強、實訓條件好、教學質量優、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承擔,鼓勵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
(二)合理設置專業。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和退役軍人的培訓意愿,合理設置培訓專業,提高培訓與就業的關聯度,按需求進行實用性培訓。
(三)組織報名登記。由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組織退役軍人報名登記,認真做好政策咨詢和解答工作。
(四)加強教學管理。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應聯合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督指導,培訓機構要加強教學管理和學員在校期間的日常生活管理。
(五)資金核撥支付。市財政根據實際培訓完成人數下撥中央補助資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將退役軍人技能培訓納入市以上就業補助資金分配因素。各縣(市、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統籌安排使用退役軍人技能培訓資金。對中央補助資金不足部分,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同級財政部門從就業補助資金中按照不超過2400元/人的標準予以保障,具體撥付方式由各地自行規定。生活補助費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核定培訓人員名冊,按規定撥付。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各地要高度重視,要把退役軍人的培訓就業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工作機制,統籌協調,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抓好落實。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積極會同人社、財政等部門,做好組織報名、確定承訓機構、教學管理、技能鑒定及就業服務、經費保障等工作。
(二)制定方案,完成任務。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制定好退役軍人參訓實施細則,做好參訓人員統計和年度培訓實施工作,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建立退役軍人技能培訓電子檔案,每月報送不少于2條的民生工程信息(包括工作動態、重要活動、典型經驗、創新做法等)和任務完成進度,年底報送全年任務完成情況、參訓人員信息和年度總結。根據省市關于績效評價的部署和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和績效評價工作。
(三)加大宣傳,增強效果。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對退役軍人培訓政策、實施過程、結果等情況進行政務公開。堅持調整改進、穩步發展,注重總結經驗、著力提升服務,動員和引導廣大退役軍人積極參加適應性培訓和技能培訓,實現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技能雙提升。
退役軍人培訓及就業方案篇四
根據《2020年33項民生工程省級實施方案》,為切實做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工作,提升退役軍人就業能力,將促進退役軍人高質量、穩定就業的政策落實落地,特制定本方案。
我市未參加過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或退役軍人安置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的退役軍人(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復員干部)。
全市全年組織實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人數1390人,其中埇橋區430人;碭山縣234人;蕭縣275人;靈璧縣265人;泗縣186人,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
(一)培訓內容。鼓勵退役軍人結合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工種或項目,參加適應性培訓和技能培訓,提高適應社會經濟的能力和掌握就業所需的知識及技能。適應性培訓應在退役軍人報到后1個月內完成,技能培訓應在一年內完成。
(二)補助政策。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等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退役軍人部發﹝2018﹞26號)規定,退役軍人退役后可選擇接受一次免費(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培訓,并按規定享受培訓期間生活補助,生活補助費的發放與到課率進行掛鉤。
(三)資金籌措。技能培訓補助經費中央財政按人均約3500元安排,就業補助資金按人均2400元安排,不足部分由市、縣(區)承擔。
(一)確定培訓機構。由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確定培訓機構,將培訓任務交由師資力量強、實訓條件好、教學質量優、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承擔,鼓勵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
(二)合理設置專業。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和退役軍人的培訓意愿,合理設置培訓專業,提高培訓與就業的關聯度,按需求進行實用性培訓。
(三)組織報名登記。由各縣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組織退役士兵報名登記,認真做好政策咨詢和解答工作。
(四)加強教學管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督指導,培訓機構要加強教學管理和學員在校期間的日常生活管理。
(五)資金核撥支付。省財政根據實際培訓完成人數下撥中央補助資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將退役軍人技能培訓納入市以上就業補助資金分配因素。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統籌安排使用退役軍人技能培訓資金。對中央補助資金不足部分,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同級財政部門從就業補助資金中按照不超過2400元/人的標準予以保障,具體撥付方式按照培訓結束結業人數。生活補助費由縣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核定培訓人員名冊,按實際培訓結業人數撥付。
(一)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市、縣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積極會同人社、財政等部門,做好組織報名、確定承訓機構、教學管理、技能鑒定及就業服務、經費保障等工作。
(二)制定方案,完成任務。各縣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根據市技能培訓實施方案制定好退役軍人參訓實施細則,做好參訓人員統計和年度培訓實施工作,建立退役軍人技能培訓電子檔案,實施培訓工作月報制度,每月25日前把退役軍人培訓情況上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各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于12月8日前將退役軍人技能培訓進度情況和年度總結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匯總后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根據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財政廳關于年度績效評價的部署和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和績效評價。
(三)加大宣傳,增強效果。各縣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堅持調整改進、穩步發展,注重總結經驗、著力提升服務,動員和引導轄區內退役軍人積極參加適應性培訓和技能培訓,實現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技能的雙提升。
退役軍人培訓及就業方案篇五
我縣未參加過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或退役軍人安置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退役軍人(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復員干部)。
2021年,全縣組織實施退役軍人技能培訓任150人,培訓合格率90%以上。
未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復員干部可接受一次免費(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培訓,由退役軍人結合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培訓科目。當年度退役軍人崗位適應性培訓納入技能培訓一并實施,原則上退役1個月內完成崗位適應性培訓,年內完成技能培訓,實現角色轉化。
統籌中央技能培訓經費和地方就業補助經費,技能培訓經費中央財政按人均3500元安排,就業補助資金按人均2400元由地方財政安排。退役軍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費用按照5900元/人包干使用,其中:承訓機構培訓費3200元/人,參訓學員生活補助900元/人,誤工補貼1800元/人。
1.確定培訓機構。2021年,縣內退役軍人培訓機構為安徽金寨職業學校、金寨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安徽金寨職業學校承接退役軍人用工技能培訓和崗位適應性培訓,金寨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承接退役軍人駕駛資格培訓。其他培訓機構根據需要開展定向培訓。
?2.組織報名登記。本年度舉辦兩期退役軍人培訓,5月份舉辦第一期培訓,培訓對象為未參加過免費技能培訓且有培訓需求的歷年度退役軍人;10月份舉辦第二期培訓,培訓對象以本年度秋季退役士兵為主。參訓退役人員填寫技能培訓報名登記表,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備案后組織參訓。
3.科學設置專業。培訓機構以保障高質量就業為導向,實施“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培訓,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和退役軍人個人培訓意愿,結合實際設置培訓專業,科學安排課程設置,按需開展實用性培訓。
4.加強教學管理。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會同縣人社局對退役軍人培訓進行全程監督指導,教學質量評估。協助培訓機構加強日常教學管理和學員在校期間的生活管理。嚴格技能證書資格考試,確保退役軍人培訓取得實效。
5.規范資金撥付。統籌使用退役軍人技能培訓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按財務規定將培訓經費和補助經費撥付到培訓機構和個人。在安徽金寨職業學校參訓的退役人員,食宿統一安排,培訓費用和學員生活補助資金集中核撥到培訓機構。誤工補貼資金核撥到學員個人賬戶,并與參訓學員出勤率掛鉤;在金寨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及縣外易地培訓機構參訓的退役人員,自主墊付培訓費用,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為準,按5900元/人報銷培訓費用。
1、強化宣傳,增強效果。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是我縣33項民生工程之一,是推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有效手段。各鄉鎮(開發區)要廣泛發動,點面結合,強化宣傳,提升效果。要讓技能培訓工程知曉到每一位退役軍人,惠及到就業困難退役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