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寫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感悟心得作文篇一
未到退休先下崗,剩下時光咋打發?學點知識吧,還有啥用?工作了幾十年,在部隊當過秘書,寫過材料,受過嘉獎,立過三等功;在地方編過刊物,當過宣傳部長,吹拉彈唱,打球照相,樣樣都會,還不是照樣要退下來嗎?不讀點書吧,大腦就會生銹,我這架50年代出廠的老機器還怎么轉動?不能每天總是罵娘,厭世不公,怨天憂人,把不如意的事情全部歸咎于客觀。這樣性情就會孤僻,失去朋友,得老年癡呆癥,走進與世隔絕的死胡同。在這人生的岔路口上,最終還是讀書幫我解除了困惑,找到了路標。
書是解除困惑的靈丹妙藥,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因為書中有知識,有做人的道理,有精彩的故事,有大自然的奧秘,有生活中的趣事,有強身健體的常識,還有幽默、笑話、漫畫、腦筋急轉彎,等等。每當看到這些,我總是愛不釋手,廢寢忘食。尤其是近年來時間充裕后,讀書的興趣反倒更濃了。于是,我時常與書為伴,廣覽博采,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見書就讀,邊讀邊悟,大大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量;天天早上讀晨報,每天晚上看新聞,這一習慣性動作不僅使自己的耳目更加聰慧了,而且進一步佐證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道理。讀書使人聰明,厭學使人愚昧。多讀書,通古今,讀好書,通四方,好讀書,精神爽,不讀書,肚子漲,尤其是在信息靈通的當今社會,有些事情甚至是可以未卜先知的。這是我最深的讀書感悟。
因為書中有黃金,有經商門道,有指路燈塔,有進步階梯,有你需要的一切東西,只要喜歡就可以去淘。在我看來,書柜就是銀行,藏書就是儲蓄,讀書就是存錢。它不僅僅是保存幾本書籍而已,完全是知識的儲備。不管在什么時候,無論你需要什么或者需要多少,都可以隨時從中提取。我的一位朋友,研究生學歷,93年棄醫經商,現在資產過億,除了自身天賦外,就是因為他讀書多,通天下,能說會道,有豐富的知識和會經營的秘訣,才使他把蛋糕越做越大。我沒有經商的天賦,也不喜歡經商,但我喜歡保存書籍,不管精裝、簡裝、線裝,散文、詩歌、故事,只要是讀物,哪怕一本小冊子,都喜歡收集。這些都為我寫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難得的幫助。總之,只要與書為師,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學以致用,就能獲得物質與精神的雙豐收。
因為書中有文章,有遣詞造句,有寫作常識,有說話技巧,有名篇警句,它不僅能教你怎樣寫文章,還能夠告訴你怎樣寫好文章。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書讀得多了自然就能寫出文章來,從古到今,比比皆是。有些人沒有上過大學,卻能寫出很好的文章,就是因為他讀書多、練筆多。同樣是讀書之人,有的沒進過學堂,就靠自學,最后卻無師自通,成了筆桿子;有的起早貪黑,沒少受罪,結果還是個生葫蘆。會讀讀門道,不會讀讀熱鬧,說得就是這個道理。我喜歡琢磨,一篇好的文章,不只是對它的內容感興趣,重要的是要研究它寫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我喜歡評論,經常對一篇文章說長道短,指手畫腳,挑點毛病。我喜歡摘抄,凡是妙筆之處,都要記錄下來,隨時做好備份。我喜歡聊天,經常于文人墨客在一起談天說地,以從中受到教益。我喜歡舞文弄墨,經常在茶余飯后弄個豆腐塊,寫個小文章等等,這些都為我寫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好記性不如懶筆頭”,“學知識就是為了用”。這是我的口頭禪,也是我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因為書中有禮儀,有文明標準,有道德要求,有法律規定,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老祖宗早就立下了許多規矩,這是每一個中國公民必須知道和遵守的行為準則。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不在于統治者制定了多少條條框框,關鍵看它的教育是否成功,民眾是否知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書怎能達理,不知道怎么執行,只有懂法才能守法。上下五千年,《道德經》、《三字經》、《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許許多多道德規范的制定與發展,《孔融讓梨》、《劈山救母》等許許多多孝老愛親的動人事跡,還有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風氣,啟迪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國人的心智,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每個公民,從而使得我們的民風更加淳樸,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安居樂業。打記事以來,我一直按照老祖宗“學而時習之”的遺訓,經常溫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位卑未敢忘憂國,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責任,百善孝為先,萬事和為貴,不斷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努力為中華民族的美德而讀書,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力爭使其融會貫通,與時俱進。
因為書中有健康,有體育鍛煉的要領,有心理疾病的咨詢,有美味佳肴的制作,還有吃喝拉撒睡的注意事項等等,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這兩年,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往不知道的現在不僅知道而且學會了,感覺自己一下聰明了許多,真的是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了。比如做飯,過去知之不多,如今不敢說做得多好,蒸煮煎炒起碼都會,大部分是看著書比葫蘆畫瓢的,時間久了,就能生出巧來;又如患了疾病,怎么求醫,怎么治療,怎樣護理,應該注意什么,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跌打損傷、頭痛腦熱的治療方法,都是從書本里學到的。再就是體育鍛煉,從書中得知它是人生的基本功、必修課,再忙都要堅持。如今我主要鍛煉項目是爬山,基本做到了每周一次雷打不動,刮風下雨雷打不動。
除此之外,讀書還能修身養性,活躍思維,使人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找到好工作,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等等。
讀書無限好,吾已到黃昏;勸君多讀書,等于儲黃金。
讀書感悟心得作文篇二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證明了一個記者的正直和職業道德,斯諾客觀詳實的報道了中國的主張、綱領,讓全世界知道,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真正的未來在哪里。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是研究黨的歷史、了解領袖們的資料,作為在當時寫成的第一手資料,其中不僅詳細介紹了紅軍的征戰史,并且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進行了報道和解釋,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是第一部把新的中國介紹給世界的書,也是中國人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回顧黨和軍隊的途徑。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國土,而當權者的屠刀則指向人民,整個中國置身于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迫切的需要有人站出來挽救危局。
在黨的初期,由于共產國際的干預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過很大的損失,新生的中國多次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領袖們的睿智使黨走上了正確的道路,確立堅定不移的綱領,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為中國,為中國人民,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頑強抗爭。
只有人民擁護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讓國家看到未來,中國人民沒有被侵略者的刺刀擊退,沒有被當權者的嚇倒,在無數人的流血犧牲之后,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來,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崇高的事業。
在多方打擊和封鎖的情況下,所領導的隊伍卻在逐漸壯大,在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之后,沒有人能再輕視這股不可抵擋的力量,一切關于“無知土匪”的謠言不攻自破,這是一個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政黨,這是一個有著執著信仰、嚴格紀律的政黨。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紅星照耀中國》可以讓我們知道,中國及其軍隊所經受過的苦難、犧牲,今天的幸福來自昨天的奮斗,多少人的流血才造就我們今天的輝煌。
歷史是沉痛的,幸而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強大,但是,昨天的硝煙雖已散去,鮮血雖已干涸,這段歷史卻該永遠保存在后代子孫的記憶。
了解過去,才能更加感受到中國的偉大,這種偉大,將會給中國帶來新的輝煌!
讀書感悟心得作文篇三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樂的時候,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么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
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戰勝蔣__。勇猛戰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
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黨員,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的起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著中國后來人。紅軍將士們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撓,奮勇拼搏的革命精神。
從這里給我的啟示是:我們不能辜負戰士們對我們的期望,要勤奮學習,做一個祖國的棟梁,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讀書感悟心得作文篇四
假期我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它的名字叫《西游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一行四人到西天取經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有四個,分別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師父叫玄奘,是唐朝的一個和尚,所以又叫唐僧。他在觀音菩薩的指引下收服了三個徒弟,并由這三個徒弟保護著去西天取經。他心地善良,對佛祖非常忠心,正是由于他的堅持不懈,才讓這個隊伍團結地完成了取經任務。
大師兄叫孫悟空,也叫齊天大圣、弼馬溫。他是一只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猴子,做了花果山水簾洞的大王又拜師學會了七十二變,還能翻一個跟斗就是十萬八千里的筋斗云,十分厲害。他因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直到唐僧來,才得救。多虧了他的火眼金睛和金箍棒,一路降妖伏魔,取得了勝利。
二師兄叫豬悟能,也叫豬八戒。他原來是天上的天蓬元帥,犯了錯被貶下凡,成了一頭豬精,在高老莊想要娶媳婦時被孫悟空抓到,成為唐僧的二徒弟。他肥頭大耳、好吃懶做,經常扯孫悟空的后腿,造成了不少麻煩,但他可以活躍氣氛,是隊伍里的開心果。
三師弟叫沙悟凈,也叫沙和尚。他原本是天上的卷簾大將,不小心打碎了玉帝的酒杯,被貶到流沙河做妖怪,是孫悟空和豬八戒收伏了他,師徒四個組隊前往西天取經。沙和尚武力不高強,性格也不圓滑,但他很聽話,是一個特別忠厚老實能干活的人。
這四個人性格不同,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他們為了同一個目標,團結一致,打敗了西天路上的白骨精、蜘蛛精等妖怪,通過車遲國斗法、三借芭蕉扇等等考驗,歷經種.種磨難,最終取得真經。
《西游記》里的故事精彩紛呈,我特別佩服吳承恩的想象力。如果你也有興趣,請和我一起走進《西游記》的魔幻世界,和唐僧師徒一起去冒險吧!
讀書感悟心得作文篇五
有幸拜讀安德烈·焦爾當《學習的本質》,初次閱讀便如獲至寶,一口氣看了數小時,停不下來。作者根據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將本書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怎么學習?為什么學習?第二部分、關于學習的新研究;第三部分、學習和文化機構的轉變。這三個部分相互滲透又彼此獨立,使讀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首先,作者強調了“學習者”這一概念,并強調了“學習是學習者在學習”這一理念。通常作為教師而言,我們認為要想學生好好學習,就應該先好好教課,甚至理解為只有好好教課,學生才能好好學習。然而,這一點是不準確的,因為我們忽略的學習這一主觀行為的執行者——學習者,只有學習者個人才能學習,別人不能取而代之。而作為大家共識的一點——教和學之間并無直接關系,也可以很好的證明這一觀點。
學生不可能完全吸收老師所教授的所有東西,換句話說,即教不是學。而當教學如果僅僅被當作一種簡單的知識傳遞時,它便不能引發學習,甚至還會妨礙學習。一系列關于學習的錯誤想法限制、束縛了教學實踐和文化實踐,它們使人們走上了歪路,甚至教師自身也未能避免,很多時候,我們把“教”和“告訴”混為一談。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學生脫節的問題,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把他認為過難的知識砍掉,把能夠證明他所要傳達的信息的論據收集起來,從而完成意義的煉制。為了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在無意中讓學習者失去了學習中有教學意義的方面之一。此外,隨傳遞模式的嚴格執行使學習者逐漸失去了批判思維,而批判思維是學習的動力,而且這種模式還會扼殺想象力、創造力和適應能力。學習者最后會變得滿足于被動接受,不再對任何事負責。
因此,對學習者的先有概念的考慮必須稱為一切教育計劃的出發點。
其次,本書在介紹了要學習的重要性后,又進而提出應該怎樣學。三種傳統主流思想認為:第一種是把學習描述為一種簡單、機械的記錄,知識的獲取通過一個隨時待命的、空白的、始終專注的大腦來進行,學習被看做知識傳遞的直接結果;第二種是建立在訓練的基礎上,進而形成一種原則——學習者在這一傳統下所要做的實際上就是形成條件反射;第三種是所謂的“建構”教學法。它從個體自發的需求和“天然”的興趣出發,提倡思想的自由表達、應變、自主發現和探索。個體不再滿足于接受原始信息,要對其進行研究和選擇。
從此,“傳統”教育進入了一條始終沒有改變過的軌道,只要是學習者的感官處于接收狀態,他就可以學習。教師的職責被定位為盡可能清晰地、循序漸進地進行講述。如果學習者理解不了,那就是他不用心甚至是他“懶惰”的表現。因此,所謂的接受者不僅沒有學到東西,而且感到灰心喪氣,和知識背道而馳在歐洲和美國進行的所有評估都證實了這一點。又一個過去存在且現在仍在繼續的錯誤,是認為學習者思維結構的運件和磁帶是一樣的。然而學習者永遠不可能記住刺激物本身,被記錄的刺激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的思想。學習者對于自己要做什么有自己的想法,在他聽到的話里,他只會記住對他而言有意義的東西。
再者,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分——學校和文化機構的轉變,未來的教師職業應該是怎樣的?怎樣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適合的?顯然,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散播知識,我們已經看到授遞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師必須創造教學情境,促進對質和意義獲取。但是,正如之前所說,學習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進行學習,沒有人能替另一個人完成學習,只有學習者自己才能賦予學習以意義。不過如果沒有他者的參與,學習者也無法學習,即使自學者也是如此。人們必須借助他者——或是因為他者——才能學習,有時則是為了反對他者而學習。這里的他者是各式各樣的:可能是偶然遇到的一個人,一個不經意間啟發了你的陌生人;或者是一個專業人士,給學習者創造了一整套促進其學習的機制。在上述情景中,教師都可以有一席之位。
在我們對學習的認識中,教師的職業性質改變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掌握者,根據事先計劃好的進度傳授知識的某些方面,而是變成了知識和學生之間的“中間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被貶低了。相反,“中間人”促進、豐富、創造者學習的條件。知識從來不是即使獲得的,它是長期的文化煉制的產物,人們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最棘手的任務是要成為學習的啟動者,教師要通過自己提出的問題、做出的反應或是提議的活動,引起學生的好奇和驚訝。老師講了多少話不重要,他的傾聽和在場激勵、促進著學生的表達,他的干預幫助學生發現錯誤和局限。因此教師是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操控著,他不應該只顧著把學生引向自己的教學計劃、闡釋或教學進程,而是必須尊重學生的自由,然他們找到自己的道路和自主權。教師扮演著喚醒者的角色,不應等待學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再促進他們學習。教師可以確保提問、煉制、參與和意識覺醒的時間。他是可以確保一個共學習者與環境、教育情境互動的空間,促進交流與對質。
最后,我們要考慮的是一種整合教育。學習應該成為不同媒介整合的場所。它應該優先在學習過程的上游發揮作用。在整合教育中,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或者維持他的學習動機,讓他的計劃更加成熟。在知識煉制過程中,教師團隊可以提供工具和組織性概念以聚合各類信息。各類媒介可使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教師可以從中汲取材料用于教學,擺脫重復性任務,學生可以從中找到更豐富的材料。在學習的后續階段,學校也可以發揮作用,它可以變成學生進行摸索的地方——學生可以在這里犯錯,這里沒有社會風險,因為人們安排了各種條件用以促進學習,這對摸索至關重要。
學校甚至可以成為研究有益于社會的問題或者解釋公民問題的場所。學校仍然是人們為人生做準備的場所,今天的“做好準備”意味著不再害怕改變,甚至是對改變有所預期。當今世界,變化已成為一種常態,學校尤其應該是一個人們發現、探討世界變化的地方,學生可以自己想象各種解決途徑。
讀書感悟心得作文篇六
閃爍的光芒即使再微弱,也無法被無際的黑暗埋沒。
這句話即使再富有哲理,在這本書中也只是空前的談論罷了。祥子始終扮演著他那固定的角色,如果書中的人物有思想,估計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就這樣被扣上了一頂人生悲催的“帽子”。
本書主要講述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憨厚老實,善良勤懇,堅韌不拔,就如同駱駝一般。隨著農村日益調蔽的發展,他來到了北平開始新的生活,最終選擇了拉車謀生。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然而,他的夢想屢屢破滅,與命運的抗爭最后以失敗告終。同時經歷了三起三落,祥子漸漸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直到最后,祥子成了自暴自棄、行尸走肉般的無業游民。故事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平底層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在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去。”正是因為錢,祥子成為了車夫;正是因為錢,祥子娶了虎妞;正是因為錢,祥子一次又一次在困苦中堅持了下來;也正是因為錢,祥子最后才會墜落。“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說地一點也不假。在金錢和自尊、理想間,人們往往會把自尊、理想拋到九霄云外,選擇金錢。因為他們認為,有錢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沒有得不到的東西。但是,他們錯了,錢能辦成很多的事情,也能買到很多的東西,但換不來健康、幸福和快樂,人的一生,還有什么比這些更加重要的了呢?
都說夢想是人生路上的明燈。也許駱駝一般的祥子就是個典例吧。因為有夢,才成了那個快樂的祥子;因為有夢,才成了那個堅韌的祥子;因為有夢,才成了那個拼搏的祥子。是夢想,讓祥子經歷失敗有再次振作。本來,像祥子這樣執著的人,怎么可能會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呢?可是,祥子所在的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這個黑暗的社會將善良憨厚的祥子變為了一具行尸走肉。
我應該慶幸,我生長在這個如此安穩又美麗的世界里。我們的身邊,也有著許多有夢想如同祥子一般的青少年人。他們沒有和祥子一樣坎坷而又艱辛的經歷,只要他們夠努力就會成功。
夢是為人而生,人是為夢而拼搏。這么美麗的世界,我們怎能虛度光陰,浪費生命?
如果夢想就像海洋,那么,夢想就像明燈。在茫茫大海之中,夢想照亮你前進的步伐,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夠到達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