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觸動心靈的交流篇一
一瞬間的感觸,是心靈的漣漪,不能言傳,惟用心去感受。
——題記
此后,她不斷重復哪個動作,試圖找到答案,卻一無所獲。
難道是……
不,不是的……
她偏著頭,望著窗外,有些迷惘,又似乎想起了什么。窗外下起了大雨。
試想,那只是一道幻覺,猶如一顆流星,一閃既逝。
可,為什么,心里卻在竭力否定!
回想,只看見一間暗淡的教室,是小學時的……
一切亦沒約定,亦沒有刻意,來的那么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似曇花一現。或許,這只是偶然,卻讓人牽魂夢索。
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她的眼前騰起了一層白霧,瓢潑的大雨竟能創造出如此朦朧的意境,遠近的一切都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看上去不很真切,卻又那么真實。
她的目光直直地看著前方,把這一切放在心底,細細沉淀……
觸動心靈的交流篇二
一直以來,媽媽在我心里就是個嚴厲的媽媽,我一直以為她一點也不關心我,可自從那天起,這種想法就粉碎了。
記得那是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媽媽為了我能上一個好初中,不惜路途遙遠給我報了一個奧數班。我本來是不太想去的,但聽說那里有許多我的同學,再加上不想惹媽媽生氣,便答應了。去那的路很遠,得先坐半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后還要走十多分鐘才能到,我不禁有些發顫。
到了車站,我郁郁寡歡地看著熙熙攘攘的人們:有吆喝叫賣的擺攤人,有拄著拐棍的爺爺,叼著煙大聲說話的年輕人……突然一群小學生嘰嘰喳喳地跑過來,我一看,我個子比他們高出一大截,頓時勇氣倍增,我也是個小大人啊!
車來了,我從容的上了車,從容地扶住把手,從容地看著窗外,太陽光暖暖地照著大地,也射向了那片紅,反射到我的眼里,熠熠生輝。我一愣,那個穿著紅衣服的人不正是我的媽媽?霎時間,我想起了小時候,年輕的媽媽穿著紅襯衫,陪著我學習、玩耍,那抹紅總是讓我倍感溫暖。昨天,她第一次送我走這條路的時候,雖然只是在前面引路,頭也不回,但看到那耀眼的紅色,我就感到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啊!媽媽,親愛的媽媽,原來您一直都在!
車開了,那熠熠生輝的紅在我的凝望中漸漸消失,但那抹溫暖的紅已經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鐫刻在了我的腦海中,永遠難以忘懷。
觸動心靈的交流篇三
——題記
小鎮被如紗的雨拉上了帷幕。街上似乎只留下了人們匆匆的背影。一把雨傘,頑強地擋住了充滿寒意的雨點。大街上,我與他,還有他的琴聲不期而遇。
他坐在人行道的臺階上,給予他遮擋風雨的,唯有他身旁的那一把老式雨傘。溝壑縱橫的蒼老面龐、兩鬢蒼蒼的白發見證了他經歷的滄桑。他的腿上,依著一把周身漆色斑駁的胡琴,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在琴弦上熟練地游走著,那如歌似泣的琴聲就從琴腔里飛揚出來,在這淅瀝的雨聲里顯得凄涼、悲亢。我打著傘,遠遠地,悲憫地看著他,也被這凄婉的琴聲感動了。而他竟似乎沒有覺察到我這個“觀眾”,只是閉著眼睛陶醉在這悠揚的琴聲中。
驀然,我的視線停在他身邊裝著錢的碗上,我的手情不自禁地伸進了口袋。剛想掏出被捂著暖暖的幾枚硬幣,然而生活的膚淺經歷卻讓我遲疑了。我的腦袋里如炸雷般閃過幾個問號:他是騙子么?他為什么要在雨天里賣藝?難道只是為了騙取人們的同情么?這三個問號像黑夜里燃放的煙花,久久地在我的眼前縈繞,揮之不去。
這時,琴聲一轉,一曲《賽馬》在他的手指間散開,奔放、高亢的音符讓我臉上發熱。我掏出口袋里僅有的幾枚硬幣,恭恭敬敬地放進了那個碗里,輕輕地說了聲“真好聽!”這時他才意識到了有人在跟前,張開污濁的雙眼,琴聲戛然而止。“多謝!”他用沙啞的嗓音對我說著,抱著琴對我微微點頭。多么沉重的“多謝”啊,擠得我的良心無處安放,我漲紅了臉,只是輕輕地搖搖頭。
轉身,我逃也似地離開了,似乎怕被人識破內心的慚愧。身后的琴聲漸又響起,是一首歡快的《良宵》,被雨聲沖得斷斷續續了——只是,連著琴聲的主人也不知道,這琴聲曾多么沉重地觸動了一個女孩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