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愛國人士的故事字愛國人的故事篇一
在我國悠長歷史中,出現了許多愛國人士,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關于愛國人士的小故事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制成旗后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托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并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于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扎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但是,后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后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于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準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宋慶齡自1920xx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中國革命事業,謀求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長歲月里,經過護法運動(1920xx年)、國民大革命(1924—1920xx年)、國共對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解放戰爭(1945—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慮,英勇奮斗,在中國現代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宋慶齡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后,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于在1920xx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臨終前有詩《望大陸》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詩作于1964年公開發表,立刻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1955年,李宗仁在美國公開提出反對“臺w,托管”和“t灣,獨,立”,主張國共再度和談,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中國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下,李宗仁沖破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干擾,擺脫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暗殺,毅然返回祖國,他聲明:“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后,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并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他還希望留在中國臺灣的國民黨人,凜于民族大義,毅然回到祖國懷抱,為完成國家最后統一做出貢獻。分析:為了祖國的和平統一,李宗仁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義,將永遠激勵著為統一大業而奮斗的人們。
愛國人士的故事字愛國人的故事篇二
伴隨著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鮮紅的國旗緩緩地上升。和往常一樣,那一抹赤紅在旗桿頂端迎風飄揚;那浸染了熱血、揮灑著中華精神的旗幟正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等待東方升起同樣一片紅色。
可我們卻聽見:“_!”
下降,再下降,耳邊清晰地傳來滑輪和旗桿摩擦的“吱吱”響聲。紅旗驀然低垂,天邊還未等到旭日升起,便有些泛白。它們是在悼念那些在地震中死難的同胞嗎?沒有汽笛鳴響,沒有車來車往,甚至也沒有喧嘩。所有人,包括我——我站在電視機前,和站在廣場邊的人們一起垂下了頭,一起為汶川默哀。
當國旗定格住的那一刻,一股悲戚涌上我的心頭。我默默地拎起書包,趕去了學校。一路上,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片廢墟的情景,殘垣斷壁,慘絕人寰!
站在學校門口,我排進了一條長隊中,,把手心里一直攥著的五十元錢塞進了捐款箱里。那五十元是我才拿到手的稿費。想想那些在地震中死難的同胞,我突然覺得我想要的新文具不是那么重要了,能為祖國盡一己之力也是好的。
雖然五十元實在是太少太少了,也許它只能買一頂簡單的救災帳篷,或是幾個災民一天的伙食。但那個捐款箱中又有多少張五十元呢?舉國上下又有多少張五十元呢?滴水可以匯成江河,我們的愛心也一定可以聚成所有四川人民美好的明天。
想到這兒,我不由的贊嘆起我的祖國——無論是多大的災難,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論是誰,都將祖國裝在心中最圣潔的一片凈土之上,都盡最大的能力奉獻祖國。
如今,汶川地震已過去一年多了,建國也已60周年,我衷心祝愿: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愛國人士的故事字愛國人的故事篇三
大家都應該知道劉備吧!他總應該愛國吧!他一心就是要共扶漢室,最終打平了天下點三分之一。
自從桃園結義到自立漢中王到死,到諸葛亮,姜維一直沒有停止或放棄共扶漢室。但最終沒有成功。
比如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就是未來共扶漢室。
大家不僅知道劉備他們也是愛國的,那么錢學森也是的吧。
錢學森自從知道中國成立后就一心想回國,去幫助國家。但可怕的美國不停給他金錢,地位和權利,但他什么都不要,就是有一顆愛國的心。可惜錢學森得罪了他們,美國人就不停的去折磨他,不給他吃,也不給喝,就這樣一天比一天瘦,但他想回國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強,最終還是踏上了回國的道路。最終為我國得了好多優異的成績。
你還記得岳飛嗎?就是那個,為了國家而死在戰場上。我記得宋朝滅亡時,當時有很多人還在喊岳飛的名字。
啊!有那么多數不盡的愛國英雄。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并具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我們不僅要熱愛祖國,還需要更努力學習來報答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