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海上日出字篇一
一、教學理念
緊緊把握多元智能的分解目標。突出學生主體學習特征,以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眼、耳、手、腦、體的參與。科學的發揮主導作用,適時、恰當地實行啟發點撥、調動、組織、反饋、調整的主導作用。教師從適應學生的理念出發,提高自己的教學應變能力。
突出“創新智能培養”的教學目標?,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和合作解決問題;注重學生的觀察 聯想 想象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動手實踐,重視學生發散和聚合思維的辯證統一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保護學生學習個性,注意開發學生的個性智能。
二、教學時數: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素質教育目標:
聯系全文正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學會欣賞美的自然現象。
四、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了解晴朗天氣里日出的全過程,體會其壯觀之美。
(二)難點:憑借語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動態過程。
(三)解決辦法:課文重點突破應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把每句話讀懂,體會太陽升起時的特點,同時通過圖文對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誦讀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之美;課文難點:一是利用動態圖畫,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想象基礎,二是利用覆蓋投影片加深理解。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錄像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 教師引導點撥、交待學習方法,(2) 總結學習情況。
(二)學生自學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導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即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麗的。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巴金,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看錄象)。
2、誰看過海上日出?是什么樣子的?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聯系學生生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便于理解課文內容)
(二)整體感知
1、 說說圖1、圖2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學生簡單描繪)
2、 文中哪些段落寫了太陽升起的景象?指3、 名4、 讀課文。
注意正音:一縱一縱(zòng)一剎那(chà)鑲(xiāng)
(三)目標完成過程及重點難點學習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們交待了什么?(時間——天還沒有大亮。地點——在海上。環境——周圍很靜。事件--看日出。“常常”說明“我”多次觀察日出。)
小結第一自然段寫出了作者在看海上日出的時間及周圍環境,點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觀察日出的所得。
講讀第六自然段。
(1)快速瀏覽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熱情贊美了海上日出這一自然景象?找出來讀一讀。
(2)出示: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①說說什么是“奇觀”?這指什么?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奇觀”指雄偉、壯麗而又少見在景象;“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話指海上日出是雄偉、壯麗的景象。)
②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雄偉、壯麗的?是一種奇觀?(不要求回答。)
(討論回答:明確寫了晴朗的天氣和有云情況下的海上日出。)
第二課時
(一)講讀二、三段
1、指名讀,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事情發展順序)
2、用筆勾畫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的詞語,并展開想象。
用投影片幫助插圖,學生觀察并作詳細描述。
圖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圖2:(覆蓋片)天邊出現紅霞
圖3:(覆蓋、抽拉片)在天水相接處出現太陽的小半邊臉,紅紅的。然后太陽一跳一跳的上升。最后定格為本課插圖1呈現的景象。
3、再默讀第三自然段,討論太陽升起時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
(上述內容從色彩和亮光方面讓學生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
4、描寫太陽躍出海面的兩句話,體會用“負著”,“一縱一縱”“沖”“跳”等詞語的好處。
5、 體會用怎樣的感情朗讀這段課文,6、 學生練讀,7、 指8、 名9、 看著投影片并配樂進行有感情朗讀。(使人頗感壯觀)
(二)講讀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出示插圖2,觀察后說一說。
2、 第四自然段,3、 想像云層薄時日出景象,4、 再講給同5、 學聽。
3、云層厚時,作者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默讀課文,展開想像,把想到的畫成兩幅畫。再指名聯系課文說明這樣畫的原因。(用時約10分鐘)
(三)總結、擴展
(無論是晴朗的天氣還是有云的天氣,太陽都能最終沖破云霄,給世界以光明,所以這樣感嘆,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美的熱愛)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晴發痛。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上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上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四)指導背誦
投影片出示全文動態過程,邊看圖邊說,說后按原文背,再指導試背,最后全班齊背。(學生邊背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預習《夕照》留心觀察夕陽西下的景象。
版書設計
知道???????????????????? (多次觀察)
天氣晴朗:
紅而不亮??? 負?? 縱????? (按順序觀察)
偉大的奇觀{
云層薄??????? 躲進云里
有云時:{
云層厚??????? 透出重圍
教學回顧
我緊緊把握“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生采用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能力,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學會欣賞美的自然現象。創新智能落實到了具體的過程中,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海上日出字篇二
佚名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4.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二、學習準備
1、課前自己有可能觀察日出景象,觀察要求:
(1)從日出之前到太陽完全升起來,天空和太陽有什么變化;
(2)太陽升起前后周圍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關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關資料;
3、收集有關描寫日出的詩或文;
三、學時安排
兩學時。
第一課時有感情地朗讀、品評1——3自然段課文;
第二課時誦讀4——6自然段,質疑及交流收集的資料。
四、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4、誦讀、品評二、三自然段,體會出:
(1)作者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寫出了日出前天空的變化。從天空是一片淺藍到出現紅霞,這一變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轉眼間”;“紅霞”給藍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層瑰麗的色彩;“從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既體現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將這幅壯觀的畫面無限延伸,讓人感到視野開闊、心曠神怡。“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這一句可以通過想象畫面來感受:紅霞慢慢布滿了藍色的天空;漸漸煥發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絢麗壯觀。
(2)能熟知日出的整個過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觀察,又與其觀察的認真專注分不開,文中體現為“目不轉睛”。
(3)可結合兩幅插圖理解領會重點的句子: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先將太陽升起的過程形象地比作“負著”“重擔”,又用“慢慢”、“一縱一縱”、“使勁兒”具體描述如何上升,具體的動態又和負著重擔的感覺極吻合,強調了上升的緩慢和吃力。朗讀時可想象太陽升起時吃力的樣子,使自己的語速語調和句子表達的意思一致,從“慢慢”開始速度要慢,“慢慢兒”、“一縱一縱”、“使勁兒”三個詞語氣加重一些。
2)“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可結合上句太陽升起時的艱難來理解:太陽盡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沖出海面便發出奪目的光芒。讀這句話時語速稍快,在“剎那”、“奪目”、“突然”三個詞上要加重語氣。)
5、誦讀、背誦1——3自然段。可以先在同座或小組里練讀、練背,再和他人賽一賽。
6、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鞏固1——3自然段的背誦、體會;收集的資料自己相互交流。
第二學時
1、聽老師報詞語,會寫的寫下來:
(1)目不轉睛;
(2)轉眼間—一會兒—一剎那間;
(3)淺藍—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小半邊臉—跳出海面—發出奪目的光。
2、自由練讀第4、5自然段,抓住“透”、“鑲”、“染”來體會太陽的光芒是不可阻擋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3、品評最后一節,體會出:既贊美了奇妙的自然景觀,更驚嘆于光明的偉大力量,表達了作者熱愛光明、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這句話用反問的句式表達了贊美之情,朗讀時語調稍平,語氣上體現出贊嘆的感情。
4、質疑。
5、練習背誦全文,可按“無云——微云——厚云”的順序背;也可一邊背一邊想象畫面。
6、相互討論“思考-練習”3。
7、交流收集的資料。
海上日出字篇三
教學要求:?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的壯觀,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隨著作家巴金一起去領略的壯麗景象。?
二、檢查預習?
1、分別觀察圖1和圖2,說說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讀音。?
三、講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學習二三自然段。?
(1)說一說圖1景象。?
(2)指名讀文二三段,邊聽邊想象。?
(3)用投影片幫助理解。?
(4)理解重點詞語。?
天水相接、范圍、目不轉睛、一剎那?
(5)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講讀第四五段。?
(1)有云時,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出示掛圖2,指導觀察。?
由于陽光的作用,云有什么變化??
(2)指名讀第四五段。?
想象太陽躲進云層里和太陽透出重圍時,云和海水的變化。?
(3)理解第四五段,讀讀想想。?
(4)讀第五段,體會“鑲”“透”“染”等詞的好處。?
(5)讀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講讀第六段。?
(1)讀文,“奇觀”??
(2)這偉大的奇觀指什么??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用“這不是……么”的句式表達有什么好處??
四、練習朗讀全文。?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并聽寫。?
2、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記。?
二、練寫生字詞。?
三、讀背第一段。?
四、讀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關練習。?
1、朗讀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練習。?
3、自讀第二三段,想象,背誦。?
4、練習背誦第二三段。?
五、讀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讀第四五段。?
2、完成練習3。?
3、想象、記憶文章。?
4、練習背誦第四五段。?
六、看圖,全班試背全文。?
七、指導造句。?
1、“燦爛”“目不轉睛”在課文中說什么??
2、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3、這兩個詞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頭造句。?
八、鞏固生字詞。?
1、自己識記。?
2、聽寫詞語。?
九、作業?:?
1、背誦課文。?
2、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3、預習《燕子》。?
海上日出字篇四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聯系全文正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感受的全過程,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感受的壯觀之美,讓學生學會欣賞美的自然現象。
二、學法引導
仔細觀察圖畫,再朗讀課文,想一想,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景象分別是怎樣的,在書中畫出來,讀一讀有什么感受,和同學交流。
三、重點 難點 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了解晴朗天氣里日出的全過程,體會其壯觀之美。
(二)難點
憑借語言文字想像的動態過程。
(三)解決辦法
課文重點的突破應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把每句話讀懂,體會太陽升起時的特點,同時通過圖文對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誦讀體會的壯觀之美,課文難點一是利用動態圖畫,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想像基礎,二是利用覆蓋投影片加深理解。
四、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錄像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引導點撥、交待學習方法,總結學習情況。
2.學生自學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導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麗的。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巴金,去領略的壯麗景象。
2.誰看過?是什么樣的?當時心情怎樣?
(聯系學生生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便于理解課文內容)
(二)整體感知
1.說說圖1、圖2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學生簡單描繪)
2.文中哪些段落寫了太陽升起的景象?指名讀課文。
注意正音:一縱一縱() 一剎那 鑲
(三)目標完成過程及重點難點學習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們交待了什么?
(時間——天還沒有大亮。地點——在海上。環境——周圍很靜。事件——看日出。“常常”說明“我”多次觀察日出。)
2.小結第一自然段,寫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時間及周圍環境,點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觀察日出的所得。
3.講讀第六自然段。
(1)快速瀏覽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熱情贊美了這一自然景象?找出來讀一讀。
(2)出示: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①說說什么是“奇觀”?這指什么?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
(“奇觀”指雄偉、壯麗而又少見的景象;“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話指是雄偉、壯麗的景象。)
②為什么說是雄偉、壯麗的?是一種奇觀?(不要求回答。)
請同學們默讀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的哪幾種景象?
(討論回答:明確寫了晴朗的天氣和有云情況下的。)
③全文分為幾段?每段講了什么?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我”常常在海上看日出。
第二段(2-3)講作者在晴朗天氣看到的。
第三段(4-5)講作者在有云時看到的日出。
第四段(6)總起來說是偉大的奇觀。
(上述要求可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由于課文層次清晰、內容明了,盡量讓學生自己概括段意)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顧課文脈絡。
2.作者在晴天看到的景象是怎樣的呢?
(二)講讀第二、三段
1.指名讀,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事情發展順序)
2.用筆勾畫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的詞語,并展開想像。
(一片淺藍、轉眼間、一道紅霞、慢慢擴大、越來越亮)
3.理解“目不轉睛”,“知道”的含義以及在文中說明了什么?
(說明作者通過多次、細致的觀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變化規律。)
用投影片幫助理解插圖,學生觀察并作詳細描述。
圖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圖2:(覆蓋片)天邊出現紅霞
(上述內容從色彩和亮光方面讓學生體會的“壯觀”。)
5.讀描寫太陽躍出海面的兩句話,體會用“負著”、“一縱一縱”、“沖”、“跳”等詞語的好處。
6.體會用怎樣的感情朗讀這段課文,學生練讀,指名看著投影片,并配樂進行有感情朗讀。(使人頗感壯觀)
(三)講讀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出示插圖2,觀察后說一說。
2.默讀第四自然段,想像云層薄時日出景象,再講給同學聽。
3.借助投影片 理解太陽躲進云里,海天的景象,看看,讀讀。
4.云層厚時,作者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默讀課文,展開想像,把想到的畫成兩幅畫。
再指名聯系課文說明這樣畫的原因。(用時約10分鐘)
5.指名讀這段課文,思考看到有云情況下的日出有何感受?
(太陽升空,下物都享受它的光澤,作者沐浴在這一片陽光中,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也表達作者感受到無比溫暖、無比欣喜、為之歡呼的感情。)
(四)總結、擴展
1.聯系全文思考:為什么作者感嘆是偉大的奇觀?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無論是晴朗的天氣還是有云的天氣,太陽都能最終沖破云霄,給世界以光明,所以第三段(4-5)講作者在有云時看到的日出。這樣感嘆,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美的熱愛。)
(由于作者善于觀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點,多方面地展開描寫。)
4.作者運用語言有什么特點?
幻燈片出示:比較帶點詞語的意思有何不同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上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上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亮很有光澤。“光芒”指向四面八方發射的強烈光線。)
(五)指導背誦
投影片出示全文動態過程,邊看圖邊說,說后按原文背,再指名引導試背,最后全班齊背。 (學生邊背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
八、布置作業?
1.讀下面的句子,看它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a.比喻 b.擬人 c.反問
1.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 )
2.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 )
3.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
3.背誦全文。
4.預習《夕照》,留心觀察夕陽西下的景象。
九、課后習題解答
[思考·練習第1題]
作者具體描寫了通常情況下、在少云和多云的情況下的不同景色。
在通常情況下,日出前的景色:從一片淺藍的天空,到天水相接處出現紅霞,再到紅霞慢慢擴大。太陽開始露出一小半、紅而不亮;上升時是慢慢的,一跳一跳的,好像很費勁似的;然后沖破云霞,跳出海面,顏色很紅,仍然沒有亮光;接著是太陽發出奪目的亮光,旁邊的云也有了光彩。
云薄時所看到的:有時候太陽躲進云里。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云厚時所看到的:有時候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升起來,人看不見它。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的美景的贊美之情。
海上日出字篇五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4.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重點:理解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
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使用媒體:課件。
四、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海上日出》。
二、啟發談話:
本文選自中國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雜記》。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時所得的總的印象的具體記縣,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大家讀讀課文就會明白了。
三、指導自學。
1、要求輕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2、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4、把作者描寫日出時最美的句子畫下來。
四、交流自學情況(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1、生字新詞:紅霞、范圍、分辨、奇觀,剎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讀得流利、正確。)
3、討論。
①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氣晴朗時、有云的情況下)
②課文可以分幾段?(全文分為四段)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們交代了什么?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說明了什么?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六、作業布置:
1、抄寫生字詞,課外聽寫。
2、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聽寫。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5、導讀第三自然段。
7、齊讀第二段。
三、學習第三段。
2、當云薄時,海邊的日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三段。
6、小結:課文二、三兩段描寫了不同天氣里海上日出美麗雄奇的景象。
四、讀第四段
1、練讀第三段。
2、這句話與全文有什么關系?
五、教學小結: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你覺得可以從《海上日出》這篇文章作者中學習到怎樣的寫作方法?
第一、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第二,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把太陽升出海面的過程描寫得生動、傳神。
第三,課文用詞非常確切、傳神。
3、練習有表情地朗讀全文,并通過多種形式練習背誦全文。
六、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2、有機會自己觀察日出的景象,與課文的描寫作比較,可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設計:
晴朗時:紅霞——擴大、亮——小半邊臉——向上升——跳出海面
紅得可愛
奪目的亮光
有云時:躲、透——水天一色
鑲、透、染——人景合一
海上日出字篇六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出版社s版5年級上冊第7課《海上日出》。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優秀的散文。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海上日出》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優秀的散文。小學語文s 版教材5年級上冊的第7課,它通過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奇偉壯觀的大自然景觀的熱愛和贊美,體現了對光明的追求和向往。課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觀察順序來記敘的。課文描繪了晴朗天氣時日出和有云時日出兩種景象,而有云時又分云薄和云厚兩種現象進行描寫。
《海上日出》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閱讀課文,注意作者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并想想文章采用了哪些表達方法”。所以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多讀感悟課文。讀的形式多樣,可以默讀、自由讀,也可以小組內互讀。通過讀,讓學生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而難點在理解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上,抓住重點詞句,想象畫面,感受海上日出的美麗壯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讀寫。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探究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事物的方法。
4、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本課的教學時間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任務是初讀課文,了解海上日出的全過程,理清層次,學會本課生字詞,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第二課時的任務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掌握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
下面說說我參賽的第二課時的教法、學法。
針對學習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敘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文中的“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這些語句是從動態描寫說出了日出的緩慢。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讓身處山區很少見到海的學生們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更體會不到作者要抒發的情感。
所以,我采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視頻,這種直觀的電教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對美的熏陶,較容易突破教學難點。
本冊教材說明中指出:“特別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并在朗讀的過程中加以理解。”我對2至5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以上幾種方式交替使用,不斷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可采用“看、說、讀、想”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任務。“看”是欣賞日出美景,“說”是說出自己理解的內容,“讀”是讀文中的重點語句,“想”是想自己對內容的感受。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一)復習導入,情景激趣。
為更好地銜接教學內容,我先讓學生自由說說上節課學過的內容,說說自己想象的畫面,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再引導學生:“請同學們來看一段畫面,想想你們想象的是這樣嗎?”適時出示海上日出過程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讀議結合,探索求知,升華情感
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挑選自己喜歡的詞、句、段,反復朗讀,默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你是怎樣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的?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各抒己見,可以用畫畫的方式,或者讀課文,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說。這樣會極大發揮學生各自的優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時,我向學生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并適時演示課件相應的畫面,用觀察畫面指導學生朗讀,就能體會作者當時的那種喜悅心情。通過讓學生多讀感悟課文,體會作者感情。最后,我再采用一段海上日出的朗讀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體會情感,朗讀背誦。
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作者當時欣喜的感情。而指導背誦時,先讓學生自由交流以往背誦方法,再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背誦。
《海上日出》這一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偉大奇觀”這個詞,分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三個方面,結合顏色、動態及云中情景來表現。這樣的板書設計用較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景色的壯麗。
(四)拓展延伸,培養能力。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示一段我在網上制作的日出視頻,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日出美景,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增強欣賞能力,陶冶情操。我們地處山區,課后讓學生觀察自己家鄉的日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練練筆,寫一篇小作文。
附:板書設計:
日出前 淺藍 紅霞
海上日出 日出時 紅得很 可愛 偉大奇觀
云薄透過直射
云厚鑲染
在教學過程中,我本著“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
首先,我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匯報收獲,不牽著學生鼻子走。
其次,在學習時,學生或圈或畫,或讀或說,體現了個性化行為。最后,讀議結合,深化認識,感悟文章。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都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海上日出字篇七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科生自信詞,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練習用“擴大”、“分辨”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自制幻燈片磁帶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住在海邊,大部分同學都看過日出,水來說說日出的景象是怎樣的?指名說說。
二、指導看圖:
1、投影圖片1和圖片2 說說圖商會了怎樣的景象
2、檢查朗讀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一段
①指名讀課文
思考:“我”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講讀第2—3自然段
①微機出示圖片(一)說說圖意
順序:(天空—太陽—海面)
②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
③討論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變化?
重點理解詞語:天水相接范圍目不轉睛
太陽是怎樣升起的?說說過程
理解詞語:一縱一縱一剎那奪目
演示日出的過程欣賞壯觀的景象
④指導朗讀句子(日出過程的句子)
體會用詞的準確
3、講讀4—5自然段
①微機出示圖片(二)
指導觀察云—太陽
②指名讀4—5自然段
理解詞語:分辨燦爛重圍光亮
概括段意
4、講讀第6自然段
齊讀課文
“奇觀”指什么?
這偉大的奇觀指什么?
5、朗讀課文
四、作業?:
1 練習背誦課文
2 識記生字
一、練習背誦課文
1、練習背誦第一段
2、指導背誦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練習2
3、指導背誦4—5自然段
4、同桌練習背誦全文
5、抽查
二、指導書寫練習用“擴大、分辨”造句
1、指導寫生字
2、理解“擴大、分辨”并造句
3、書寫句子
4、聽寫生字
三、小練筆
寫早晨校園的一處景物
四、作業?:
1、熟背課文
2、預習第3課
沖、跳
上升 躲
露半邊 黑云
紅霞 透
淺藍 光亮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對于兩幅日出圖區別之處看不出,只認為第二幅圖是
第一幅圖的延伸。同時“分辨”與“分辯”分不清楚。
海上日出字篇八
1、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日出的全過程。
難點:理解全過程的詞句,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課件1:重點語句的幻燈片。
課件2:日出的影像資料。
1、導語: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許多令人怦然心動的自然景觀,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麗的。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巴金,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
2、誰看到過海上日出?是什么樣的?當時心情怎樣?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1904―2005年。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學,他把旅程見聞整理成《海行雜記》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長小說、戲劇的創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板書課題:海上日出)
1、指名朗讀課文。討論:文章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2、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讀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為什么稱之為“偉大的奇觀”?
畫畫自己喜歡的句子,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組內匯報。)
重點理解:課件出示
1、“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為什么覺得“太陽好像負著重荷?”
(2)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請你聯系生活中見到的日出情景再聯系上下文想想。
引導學生體會太陽上升時,給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覺。
(3)看錄像,談感受。
(4)讀出自己的理解。(個人展示)
(1)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誰比一比讀這一句話。(賽讀)
3、比較帶點詞語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太陽在黑云里放謝的光芒,透過黑云的重圍……”
(3)“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4、指導朗讀
學生練讀(配樂)讀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評價。
5、齊讀最后一段。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背誦自己喜歡的片段。
海上日出字篇九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感受壯觀景象。
初步理解課文,感受的壯觀景象。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電影,電視里我們都看過紅日東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達;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暢;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會給人怎樣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寫下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2.課題,提問:是什么類型的課文?看到題目,你能想到什么?(寫景的課文,日出:是太陽升起來;海上:點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從題目可以看到課文是寫的景象的)
3.范讀課文
1.? 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聽寫生字。
2.輕聲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一剎那:形容時間極短
重圍:層層包圍
奇觀:指少見的雄偉美麗的景象。觀,景象
3.想想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的?引導學生討論各自然段內容并歸納。
第一部分(1)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
第二部分(2—5)敘述了幾次看到的景色,具體描寫了日出過程中景色的變化。
第三部分(6)觀看日出的感受。
奇觀!
2.讓學生思考:尾句中“這”和“奇觀”是指什么,與題目有什么聯系?(“這”和“奇觀”都是指的景象,題目點明了“奇觀”指的是什么?尾句贊美了)。
3.誰能把題目與尾句合成一句話?(真是偉大的奇觀!)
4.“奇觀”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是偉大的奇觀?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時間:天還沒有亮??? 人物:我
地點:海上????????? 事情:看日出
環境:周圍很靜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說明什么?與下文有什么聯系。(說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結:“海上看日出的偉大奇觀是怎樣的?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5.聽寫詞語:
附:設計:
1.?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
這真是偉大的奇觀!
1.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重點:日出的全過程
2.難點:理解全過程的詞句,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1.選取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地方,畫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時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樣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難句。2. 查閱資料理解難句。3.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難句。4 .通過多讀展開想像理解難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的方法來理解句子。指名讀課后練習2 (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具體描寫了的哪種景象“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小組先討論學習,拿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點理解: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為什么覺得太陽像負著重擔?為什么是“一縱一縱地?”請你聯系生活中見到的日出情景再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這句話是寫太陽由露頭兒至跳出海面的上升過程。是動態的。此時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動,所以使作者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先指名說“奇觀”的意思,再說句子意思。(是偉大、雄偉美麗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陳述句讀一讀,再想想反問句在這里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課文中難句的。(1.在難句的上下文,有對這個句子進行解釋說明或提示的文字,讀了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也可以根據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斷出難句的意思。2.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難句,就是聯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過聯想、想象理解句子。)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1.讀背交叉。2.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容串連起來;3.先部分,后整體,一段一段背誦)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在熟讀課文基礎上進行背誦。
附::?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