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學會了做餅干篇一
今天上午,老師帶我們去彩虹橋做餅干,我激動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我們進了彩虹橋,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抑制住內心的激動等待著開工。老師先發給我們每人一個面墊、搟面棍和肥皂般大小的黃色面塊。老師告訴我們,面塊是由雞蛋、黃油、面粉做成的,然后就給我們示范做餅干的方法。
我學著老師的樣子,首先把面塊用切刀切下來一小塊,然后揉成一個面團,再把面團放到面墊上輕輕一摁,用搟面棍搟成了薄薄的面片。最后用自己喜歡的菠蘿形的模具,放到面片上輕輕一摁,再摁中間的彈簧按鈕。這樣,一個可愛的菠蘿餅干就做好了。接著,我把多余的面用切刀切了下來??墒?,我不小心把這個做好的菠蘿形餅干弄壞了,我又用以上方法重做了一遍,這次終于成功了,我可激動了。我又做了飛機、小熊、房子… …我把做好的這些餅干放在托盤里,等待著放進烤箱。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屋里到處彌漫著奶香味。我的餅干也終于烤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真是又酥又香又甜。
這是我第一次做餅干,我要拿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學會了做餅干篇二
“哈哈,你的掉了!”“哇,你吃進去了,真厲害!”“呀,小心,要掉到地上了啦!”這是哪兒的聲音呢?原來是翁老師讓我們玩“擠眉弄眼吃餅干”的游戲,可好玩了!
首先,翁老師宣布游戲規則:將餅干放到臉上,可以搖頭,可以擠眉弄眼或吐舌頭,但不能用手,用時最短吃到餅干者獲勝。
可是,老師還是讓我和另外兩個人去做第一組。老師在我們臉上放了一塊餅干,然后說:“開始!”我們便開始擠眉弄眼了。
剛開始,我想:這肯定很簡單!可是我做起來才發現其實沒那么簡單。我怎么擠眉弄眼,餅干都紋絲不動。于是,我搖了搖頭,餅干就立刻滑到我嘴邊了,眼看就要成功了,忽然,餅干滑下去了,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走了,唉,真是可惜!
我又看了看其他同學,他們有的伸舌吐舌,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凝神注視,有的擠眉弄眼……個個都有自己的動作,結果弄得地上滿是餅干片、碎了的餅干、餅干渣……這些東西倒是有很多,但勝利者卻是沒幾個。
今天的游戲就在這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它讓我們知道了一個道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都需要慢慢來。
學會了做餅干篇三
是人,都有第一次做某一件事的經歷。而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第一次做曲奇餅干的.經歷吧!
我首先來到房間里鋪上一塊藍色的大布,然后在上面撒上一些面粉。接著,我找來了一個大盆子和一個塑料鏟子。加入10克白糖、25克蛋清和蛋黃再加上一小勺淀粉。用鏟子攪拌均勻。最后加入145克面粉。
接著把盆子放到藍色的大布上。然后用鏟子先穿到最底部,接著向上翻,最后向下壓。就這樣,反復重復這個動作。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大大的、黃黃的面團了。
我把面團拿出來,放在鋪滿面粉的大布上。然后,找來一根搟面杖。接著,我用搟面杖不停地搟呀搟、搟呀搟。最后,那大大的面團變成了一張薄薄的面皮。
我找來了許多可愛漂亮的卡通模型壓子。兩分鐘后,那薄薄的面皮上,多了許多漂亮的圖案。接著,我拿起一個雪白的鏟子輕輕地將多余的面皮剔掉,再用鏟子輕輕的將漂亮的圖案放入烤盤中。所有的圖案都剔完了。我就將烤盤放入烤箱中,靜靜的等待著。
20分鐘后,所有的餅干都烤好了。我將它們一個個小心翼翼的裝入事先準備好的袋子里,準備送給媽媽。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么我要把這美味的餅干送給媽媽嗎?因為今天是母親節!
學會了做餅干篇四
你喜歡吃餅干嗎?你會做餅干嗎?做餅干難嗎?哈哈,讓我告訴你吧——做餅干一點兒也不難,非常容易。
做蔓越莓餅干需要黃油、面粉、白砂糖、雞蛋,當然,還要準備一個烤箱啦。我拿來800克面粉,裝進一個大盆子。然后打入了四個土雞蛋,“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四個雞蛋破殼而出,個個都溜進了那個大盆子里。我又從冰箱拿出一大塊450克的黃油,幫它脫掉呢大衣后拿到微波爐里軟化,軟化后倒入“洗澡盆”中。接著加入一大把紅紅的,被刀切得又小又碎的蔓越莓。最后加入180克白白的,小小的,甜甜的,像雪一樣的白砂糖。
材料準備完后,我又拿出我的“金箍棒”,用“金箍棒”把它攪拌均勻,可總有一些調皮的面粉不肯進“黃油團”里。那些頑皮的面粉,讓我不得不下手揉面團。面粉們啊,面粉們啊,你們能不能加入黃油團呀?下手揉黃油團,面團非常油,但是又是那么柔軟。我揉面團可是越揉越起勁啊,因為揉這又油又軟的面團就好像是在玩橡皮泥,可有趣了。
接著,我就用模具把這些面團變成粗粗的長方體,然后放入冰箱冷凍兩個小時,讓面團變硬。
時間像小馬一樣“嘀嗒,嘀嗒”地溜走了,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我從冰箱拿出硬邦邦的面團,然后把面團切成了一片片長方形,放在烤盤上,接著放進烤箱里烤。
餅干在烤箱里烤著,我時不時戴上那厚厚的手套,去看那香噴噴的餅干。餅干越來越黃,淡黃、深黃、棕黃……過了一會兒,餅干烤好了,那香味撲鼻而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吃著自己做的餅干,我心里美滋滋的。
學會了做餅干篇五
“低面粉、蔓越莓丁、牛奶、雞蛋、模具、攪拌器……”媽媽一邊在購物架上挑選,一邊念叨著,呵呵,很快就可以吃到自己做的餅干嘍。
把低面粉放在一個不銹鋼盆里,取出兩個雞蛋,在盆的邊緣上輕輕一磕,兩個蛋黃調皮地順著蛋清滑梯滑下來,加一些牛奶,攪拌器閃亮登場,順時針轉幾圈,逆時針再轉幾圈,漸漸地,低面粉和蛋液、牛奶變成了彩泥一樣的面團,媽媽嫻熟地把面團分成一個個面球。
開始做形狀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米妮玩具,把面條搟成大大的圓餅,把米妮放上去,按實,拍一拍,打開一看,哇,一個亭亭玉立的“米妮”出現在眼前,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耳朵,正朝我笑呢。第一個就如此成功,信心值一下子爆表,再做一個。拿起一個哆啦a夢,按、壓緊,我拍著胸口,雙手合十:“老天保佑?!蹦闷鹨豢?,啊,怎么會這樣,多啦a夢的一只眼睛沒印出來,成了獨眼龍;三根胡子長在了嘴巴上。你看他哭喪著臉,似乎正在生我的氣呢。看看媽媽,寶寶也是醉了,三行長頸鹿出現在眼前,是在大遷徙嗎?烤箱太小只能做最后一個了。做頭大象?不行不行,太簡單;長頸鹿?媽媽都做一大堆了;小熊?更不行,吃了變成熊孩子可怎么辦呀?咦,做只小兔子吧,我壓,我壓,我壓壓壓,打開一看,一只小兔子正在草地上??幔?,這個pose不錯。
開始烤了,220度,透過玻璃門,米妮、長頸鹿、小兔子在一點點地漲大、顏色也越來越深。
滴的一聲,時間到,打開烤箱,餅干披著金黃色的外衣,里面是玫瑰色的果肉。咬一口,脆脆的,香香的,蔓越莓酸酸的,濃濃的香味兒,把小狗豆豆也吸引過來了,只好給它一塊了,“嘎嘣嘎嘣”吃完一塊又蹭到了我的腿下搖起了尾巴。
好東西要和大家一塊分享,這幾天,媽媽不在家,表姐照顧我累得不輕,我挑了幾塊最漂亮的,向她家走去。
學會了做餅干篇六
“十八般武藝,樣樣是好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我的拿手好戲就是做餅干。
那年爸爸快要過生日了,我一直在琢磨送給他一個特別的禮物。可是送什么好呢?不能太花錢,還能表達心意。有了,爸爸是個“吃貨“,我決定投其所好。我在手機上找到了一些做美食的視頻,爸爸不愛吃甜食,我找到了一個無糖餅干的視頻,開始學做了起來。
我先和好面,把面搟成面餅。然后把它切成小塊,再打兩個雞蛋黃,攪拌成液體,刷到面餅塊上,最后放進了烤箱里。
不一會,烤箱里就傳出來了一股混合雞蛋香和小麥香的面包特有的香味。又過了十五分鐘,烤箱“?!钡囊宦曧懥耍野芽颈P拿出來一看,哇!餅干都烤成了黑色,而且都粘在了烤盤上!第一次做餅干以失敗告終。
怎么回事?我對照著視頻步驟檢查。原來是把溫度調的太高了,盤子上也沒抹油。找到原因后,我嚴格按照步驟重新制作。二十分鐘后,我就端出了一盤香噴噴的烤餅干。餅干表面有一層金黃金黃的蛋液,在燈光的照射下,散發著黃金一般的光澤。餅干彌漫在整個屋子里,看著餅干上面還冒著熱氣,我忍不住捏起一塊一口咬下去,發出“咔擦咔擦”的聲音。
轉眼就到了爸爸生日的那天,我把自己親手做的餅干,放在一個系著絲帶的禮品盒里,送給了爸爸。爸爸興奮地拆開盒子,一邊把餅干往嘴里塞,一邊點頭?!罢娌诲e,比面包店里的都好吃!”媽媽吃完也連連稱贊,還把我做的餅干拍照發在了我們家的群里,獲得大家的點贊。后來,一有空,我就嘗試做不同的餅干,讓媽媽分享給大家,慢慢地,我的手藝越來越好,連親戚家的大人們,都特意來問我做餅干的訣竅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看來努力作一件事,就會有回報呀!
這就是我的拿手好戲——做餅干。
學會了做餅干篇七
1、通過游戲復習鞏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點,并學會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2、初步學習對應粘貼的能力(學習使用雙面膠粘貼)。
3、產生對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彩色復印紙圖形塊若干、泡沫圖形塊若干、小猴子手偶一個、三個小動物(小熊、小松鼠、小鳥)的教具、雙面膠、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門各一個、剪刀若干。
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認識。
通過增加材料的難度引導幼兒正確區分三種圖形。
活動過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動物》導入,鞏同對三種圖形的特征的認識。
教師:前幾天小猴子來咱們幼兒園參加咱們的六一活動特別高興,走的時候幼兒園送給它很多好吃的夾心餅干,小猴子把餅干帶回大森林里送給其他小動物們品嘗,它們都特別喜歡吃。就是這些餅干(教師出示圖形餅干)。
教師:這是什么形狀的餅干呀?
幼兒:三角形。
教師:三角形的餅干長得什么樣呢?
幼兒:有三個角、還有三條邊。
教師:對,那這是什么形狀的餅干呢?
教師引導幼兒一起總結出i種圖形的特點: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圓形的邊是彎彎的合攏的曲線;正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
教師:現在森林里舉行盛大的宴會,那我們送點什么給他們呢?
教師:它們愛吃餅干,我們就給他們做一些餅干吧。
2、操作活動:為小動物做餅干。
(1)出示三種動物教具。
教師:我們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動物來參加宴會(教師一一出示三種動物)。
幼兒:小熊、小松鼠、小鳥。
教師:你們看看它們的嘴分別是什么形狀,嘴的形狀就代表它們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幼兒: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圓形、小鳥是三角形。
(2)為小動物制作它們喜歡吃的三種形狀的餅干。
①將桌子分成三個組,分別制作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兒自愿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制作餅干。
③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給幼兒提供了不同難度、不同層次的兩種材料:一種是已畫好的三種圖形,幼兒直接拿剪刀剪下來即可;另一種要求幼兒自己畫自己剪。
3、給小動物送餅干。
(1)教師向幼兒提出送餅干的要求。
教師:請小朋友們把做好的餅干送給我們的小動物吧,但千萬別送錯哦。
教師: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條小河,小河上有三種不同形狀的路線。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餅干就要踏著正方形的小路過去,做的是三角形餅干就要踏著三角形的小路過河,如果是做圓形餅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圓形的路,千萬不要掉到小河里。
(2)給小動物送餅干。
①將同種圖形擺放成三條路,讓幼兒去送餅干。
教師將三種形狀的泡沫塊擺成三條路線,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要給小動物們送餅干。一名幼兒趕忙跑過小河鉆過三角形門送到鳥媽媽的嘴里,但是他沒有踩著三角形的泡沫塊。
教師走過去問幼兒:你剛才做的是什么形狀的餅干?
幼兒:三角形。
教師:那你應該送給哪個小動物?
幼兒:送給小鳥。
教師:河上有三條小路,你應該走哪條小路呢?
教師:請你看看哪條路鋪的石頭跟你做的餅干是一樣的形狀呢?
幼兒:這條。(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這時,又有一名幼兒跑過來隨意把餅干放在了一只動物的嘴里,扭頭便走。
教師:我剛才看到你做了一個特別好吃的餅干,能告訴我是什么形狀的嗎?
幼兒:正方形。
教師:請你看看哪只小動物嘴巴和你餅干形狀一樣呢?
幼兒:小熊。
教師:那你為什么送給小鳥呢?
幼兒:我特喜歡小鳥。
教師:那你看看小鳥的嘴巴是什么形狀呢?
幼兒:三角形。
幼兒:好。
②將小河的拼擺逐漸增加難度:從同種圖形擺在一起到把各種圖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兒經過尋找、辨別、判斷后才能經過小河。
4、小結:與幼兒清點、驗證送給小動物的餅干是否正確。
(2)教師能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幼兒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個別指導,并能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靈活地調整游戲難度,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上獲得發展。
隱藏的目標相對較多,使幼兒無法全面顧及,如使用剪刀剪圖形對小班幼兒來說有點困難,這樣影響了幼兒送“餅干”的時間,進而影響主要目標的完成。
1、這節活動讓幼兒給小動物做圖形餅干,游戲化的方式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境性比較強,整個活動始終讓幼兒在情境化的游戲中反復操作,從而復習、鞏固了對三種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
2、教師對幼兒的能力和經驗非常了解,看得出幼兒基本都有使用雙面膠的經驗,而且許多幼兒還比較熟練。所以教師讓幼兒用雙面膠粘貼非常合適,縮短了他們送餅干的時間,可以看得出教師之前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分析充分。
3、教師組織的每個環節比較嚴謹,如在過小河時對幼兒的要求提得明確、具體。并且注意觀察,對個別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但建議給小動物送餅干時,教師可以提醒幼兒對它們說一句禮貌的話語,從而有效地落實社會領域的情感目標。